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 规律性问题
“规律”亦称“法则”,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国文学史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论指导中国文学史教学,要用相互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注重探索规律性问题。这样做有利于中国文学史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适应新世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的同行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中国文学史中包含哪些应着重探讨的规律性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其间尽管有发展变化,但自始至终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据,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这种特色,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特色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我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会功利,而西方文学则强调“美真统一”,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学术文化杂糅,是杂文学的体制,而西方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纯文学的观念和体制。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表面上重“表现”――“言志”、“吟咏情性”,而其实质是重“再现”,较多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预,较少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为透视社会人生的一面略带感情变形的“镜子”,历代诗论家往往以“诗史”称许诗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文化属于政治伦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道德,以伦理为本位,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美”从属于“善”,与政教伦理密切相关的“美善相兼”的本质,也导致了文、史、哲、政、教混杂在一起的杂文学体制,以及古代诗歌表面重“表现”,实质上重“再现”的特点。
二、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它自身就体现出发生、发展、变化、解体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描述,我们认为陈伯海先生的意见值得借鉴。[2]他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期――先秦两汉。从没有文学或不独立的文学逐渐成长、分化为独立的文学,其演进线索是文学从混合于其它意识形态中逐渐分化出来。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晋六朝隋唐。以诗文为代表的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文质兼备,风骨与声律合一,体式完备,全面开花。其作家群体以寒士阶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上升期。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文学中一些旧质素开始解体,新的质素开始产生,新旧质素处于相互对立、排斥之中,如情与理的对立,雅与俗的对立,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对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体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文学向着异己的、对立的方向转化,并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理清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科学评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中国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一)以复古为通变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有不少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如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反对受六朝绮靡纤弱诗风影响的初唐诗风,韩柳、欧苏打出秦汉古文的旗帜,以创造新的散文文体和语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他们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和西方文学以“新变”为主流的发展道路有明显不同。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渐进式的改良维新、新陈纠葛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雅与俗的相互对立、渗透和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重要规律。就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逐渐由雅到俗,由诗文赋的雅文学到雅俗共赏的词,再发展到通俗本色的戏曲、小说。就某一文体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词在产生阶段本是通俗的民间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词在意境、语言、音律、技巧上逐渐讲究,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讲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词成为贵族文化沙龙中的雅文学,从而失去了大众这一广阔的文学市场而走向衰落。戏曲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由俗变雅的发展过程。在俗和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3]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三)“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每种文体在表现对象、文体功能、体制结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文体特性和规范。而文体的独特性和文体间的互补性正是文学繁荣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小说兼备众体等,都是“破体为文”的尝试。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文章之体可辨别而不堪执着。”[4]既承认文体“艺术换位”的合理性,又审慎掌握其“临界点”,防止破体过“度”的负面影响,在“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中,开拓出一条文学发展演变的道路。另如动荡变革的时代往往出现文学、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文学的新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达到古为今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自强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突出表现。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这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这可说是“立言”不朽的典型。这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强化同情心、责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丰富营养。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天下苍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而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他久别还乡看到幼子饿死的惨状,并没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远戍卒”和“失业徒”,推想到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大乱将会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写下了“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的诗句。杜甫的感情真诚而丰富,他与家人、友人、邻人、万众、国家息息相通,哀乐与共。他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价值。另外,如中国古代文学表现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弘扬个性解放、批判社会黑暗的社会批判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益思想营养。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探索上述规律性问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内在本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与育人相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3.
[2]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鸟瞰[J].文学遗产,1986,(5):1-12.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对于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掌握古代文学各种文体的鉴赏技巧都有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正因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故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找到适当的教学改革路径与方法。以笔者的观察和切身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尤为重要。
1 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家往往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的身分,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留存至今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为后世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当今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使用的文学手段,大多可以在古代文学中找到源头。因此,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读懂各历史阶段重要的文学作品,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意义重大。
此外,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丰富多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内蕴、感情意象可以使学生在怡悦精神和情感满足的艺术享受中增益自身的心灵美和情操美。如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光明幸福的憧憬可以培养他们的崇高理想;仁人志士报国济时、视死如归、持节不渝的忠诚可以激发他们献身国家的浩然正气;哲人学者己饥己溺、民胞物与的博襟可以培养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清流贤达反势利、反庸俗的磊落气度和冰清玉洁涅而不缁的高尚品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自然风光、人文胜迹的讴歌可以培养他们对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之情。而且中华民族文学独有的样式和特色,可以使青年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祖国优秀的思想道德传统,更能够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刻理解理想信念、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用人类创造的财富和知识,丰富武装自己的头脑。可以说,古代文学是我们祖先创造和留传下来的珍贵财富,而古代文学教学,是这一珍贵财富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丰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扎实过硬的专业基础、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对课程的这些重要性,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和课中对学生进行相关讲解和引导教育。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员,学生可能不会再存在“有用无用”的顾虑,而是去想方设法完成好学习任务。
2 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从时间跨度上看,古代文学教学的内容从先秦到近代,纵贯三千年,涉及的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从涉及学科上看,它是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它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与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几乎所有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存在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开阔的知识视野,又能获得审美直觉能力与对经典作品的感悟能力,这就需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大胆改革。一直以来,教师授课都遵循着以文学史为纲的基本线索,以作品阅读分析为辅助,以选修课为补充,力求全方位打好学生古代文学知识基础这样一种思路,笔者认为这是不应改变的。教师需要的是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及如何科学地传授等问题的思考,这是改革的关键。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追寻,文学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体悟等,属于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两个层面怎样才能进行科学的结合,笔者认为关键是课程设置及处理好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基础课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选修课则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两者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应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点带面,其基本知识、发展线索等以教为主,文学流派、作家风格等则以自学为主。作品阅读与分析点面结合,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在知识优化的同时,又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应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应该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这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都是必须的;还应强调关于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的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还要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因为对教师来说,若不收集完备的资料则根本没有发言权;同时要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在新世纪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并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教学中还应注重当代意识与古典领域的交融,注重古今贯通,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文化底蕴,及历史变化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手段单调,教学形式单一,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不够,相互启发、促进不够。然而,作为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话,就应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找到一个良好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改革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设计,提倡在采用传统讲解法的同时,采用讨论法教学,推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热点,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师生形成对话格局。关于讨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一些热点话题,也可以布置课堂讲授的一般性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基本观点,然后在课堂上评述各家观点,有根有据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理解。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动手动脑,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已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新途径。将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以声光画综合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自然亲近古代文学,可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艺术体验和艺术想象营造的“幻象”世界。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的“幻象”就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能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古代文学的许多名诗词、名小说、名戏曲都已经谱成歌曲、拍成电影电视,我们在讲授这些内容时都可以利用,以便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愉悦中受到古代文学的熏陶和影响。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也能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准备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大信息量、增强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学生兴趣,也要注意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根据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文献检索和搜集学术信息非常重要,通过课件,把图书馆电子检索手段与传统的古文学文献查阅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取了更多学术信息,为古代文学学习打下了厚实基础,也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虽然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发扬扎实苦干的精神,锐意改革,加强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方面的引导,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容易克服的。参考文献:
[1]黄连平,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常常陷入“对外汉语教学仅仅是一种语言教学”的误区,而忽视文学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古代文学有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首先,古代文学的定位离不开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199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就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因此,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语言类、文化类、教育类等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古代文学则是培养学生文化类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讲授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文学这一媒介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专业基础课。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不只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与交流,更应该是一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古代文学的定位,应该考虑到这样的专业背景,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里去考察。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课就不仅仅是传授文学知识,而且还是相关文化知识的融合,应该说是一种文化通识课。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思考
古代文学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但迫于古代文学内容的庞杂和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这种陈旧的授课模式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对外汉语专业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养的要求尝试新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实用化
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具有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样的纯理论型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古代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从学科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有限的课时量,精简教学内容,按照由点及面的原则,由作品选到文学史,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讲授内容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例如,对外汉语专业没有开设古代文论等文学理论的课程,但是要学好文学史,准确把握和鉴赏古代经典作品,就需要一些文艺理论的支撑。因此在讲解、分析作品之前,可以根据具体对象适度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辅助教学。此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研究、明清小说、名著选读等专题性的课程,一方面可以进行深度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孟子说过:“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确,提高学生能力水平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事半功倍,使教学重心落到实处。在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背诵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比较教学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从业后会面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跨文化的比较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展文学视野,在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以《儒林外史》教学为例。“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刻画的丑恶形象之一,他吝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分析这一人物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然后两相对照,结合具体的生活国度、时代特点、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得出,四大吝啬鬼贪婪吝啬、自私、寡情,对于金钱的痴迷甚至丧失了人性,是绝对的冷酷无情者。而严监生在形似的表象下与四大吝啬鬼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吝啬,但并不贪婪,克己但并不克人,有时还有着慷慨的一面。对于表达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文学形象,中外文学会采用相似的反映方式,而在相似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这样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物形象也有着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三、关于教材方面的思考
(一)教材选择所面对的问题
对外汉语专业所学的古代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基本上都包括两个部分:文学史和作品选。许多高校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章培恒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一般都选择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007年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其中王澧华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成为一些对外汉语专业的选择。正如许多评论者所说,前者由于容量大、专业性太强,无法解决与对外汉语专业不断被缩减的课时数之间的矛盾,因此并不适合对外汉语专业。后者,是依据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编写的,由文体分卷的文学史和与之相辅相成的作品选两部分构成。与前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符合学习者的目标要求,针对性较强。比如在每卷卷首均有简明清晰的绪论,概括文体特点、介绍鉴赏门径及其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较为适合对外汉语的专业特点。
(二)教材内容的编写设想
1.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的学科定位。
在对外汉语专业中,古代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通识课。所以教材内容应选取每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凸显该时期文学主流。同时,还要打破传统教材编写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持原有的叙述分析的模式下,适度加入动态的、解释性的、多视角的元素来补充单一的叙述模式。比如: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与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学科,应放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去考察。在历史分析和作品解读时要吸收国外汉学研究的认识和成果,并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发展与影响,补充完善教材,让学生了解学术动态,从而使教材内容既能体现专业特色又与当前的学界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活力。
2.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力求贯彻“基础宽厚,重点突出”的原则。
古代文学教材内容是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荟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专业需求的不同,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会有所侧重,以突出它的实用性。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古代文学教材不宜介绍过多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可以适度增加一些实用性的内容。例如:在教材中直接设立章节或者在附录中介绍讲解春联、挽联、碑文等一些至今沿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写作方法。也可以介绍一些关于古代诗词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去尝试古诗词的简单创作。这样,使学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既可以学习到最应该了解的文学知识又增强了写作的水平。
3.在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谋篇布局的合理和编辑手段的革新。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如何有条理地编排各个章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单纯的文学知识讲述基础之上,在每章节增设专业术语释义、学术动态、阅读文献、思考练习等专题。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练习环节的加强,以往的教材通常对练习涉及甚少。然而作为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的重要一环,有针对性的练习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我们要注意编辑手段的多样化,比如古代文学教材的模版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由文学史、作品精读本、泛读本等构成并配以教学专用光盘。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外广泛阅读是教师知识的讲授紧密衔接的,只有在前期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才会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讲述的文学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配以相应的泛读课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学内容的枯燥一直是文学课所面临的通病,如果在教材中配以多媒体光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其次,查阅古代文论资料进一步感受曹操作品的艺术风格。
再次,查阅曹操的生平资料,联系曹操生活的时代、曹操的生平思想,深入理解曹操诗歌古直悲涼的基本内涵。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曹操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有关注民生的天然情怀,因此他的诗多写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民生的苦难、自己渴慕人才及自己的雄心壮志。曹操本人不喜浮华,语言多不修饰,喜用四言、乐府体,因此显得古直。由此可见,在曹操作品的分析中,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与曹操有关的所有资料,在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时候,通过文学与文论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曹操诗歌的基本特点,之后又通过文史结合的方法,联系曹操的生平思想、时代文学思潮深入理解曹操诗歌特点的内涵与成因。
最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如曹操与曹丕、曹植的比较能进一步凸显他的诗歌特色。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都有共同点:文学风格都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但是也有不同: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有英雄气;曹丕的诗偏娟婉约,有文人气;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才子气。这与他们的作品内容、生平思想密不可分。
(二)古代文献课上的训练
如上所述,撰写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搜集文献资料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其中有电子文献的搜索,也有纸质文献的搜索。古代文献教师在讲述文献课时,有理论讲述,也有课堂实践。
比如教师以“欧阳修的词”为题进行课堂练习,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查阅馆藏目录,指导学生写欧阳修的词的版本源流,辨别欧阳修词集的最佳版本,为撰写欧阳修词准备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资料。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与有关文集,指导学生写交游考,为理解作者的思想与部分作品内涵打下基础。
如上所说,除了纸质文献还有电子文献,指导学生查阅电子文献也是必要的。
(三)古代文论课上的训练
古代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古代文论的辅助,因此教师在古代文论课上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写作技巧也是必要的。古代文论课上有关宏观的文学观点、文学思潮体现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有关文章写作构思的方法更值得借鉴。《文心雕龙》在论写作方法和技巧时提出“三准”的原则: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为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设情:是指根据所表现的情志来安排确定通篇的体制。酌事取类:指根据所要体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撮辞举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树立文骨。“三准”确定后,再敷设文采,运用骈偶、比喻、夸张等手段做文章。
在古代文论的讲析中可以以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如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柳宗元的贬谪诗》,根据设情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判断文章所要体现的内容,并得出其体制是学术论文,明白学术论文的特点。其次就是酌事取类,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用讨论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得出结论搜集的有关资料,包括柳宗元诗的研究现状、柳宗元的贬谪诗、柳宗元的生平资料、柳宗元诗歌的古今文论评价、柳宗元风格相近的诗人诗歌资料等。最后就是措辞举要,明确使学生知道措辞举要就是列提纲。
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三准”,还初步理解了硕士毕业论文的体制特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列提纲与运用材料佐证论点的方法,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课堂教学有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特点,这同样可以运用到论文中。论文也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如果把这个难点集中到四年级解决,无形之中增加了论文的写作难度。因此,建议在硕士毕业论文写作之前,撰写学期论文。其方式是按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进程,学期末布置需要撰写的学期论文。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能力有限,可以布置单篇篇目,让学生围绕有关作家的作品、某类文学体裁或某个作品集的特点分析作品,进行鉴赏。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一般是就篇章而谈篇章,不涉及其他资料的引用与论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篇章分析能力。
第二学期仍然是单篇篇目分析的练习,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有关该篇目的评析、论证资料,并学会在分析单篇篇目时,综合利用这些材料并对之加以简单的评价。如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要求学生在分析单篇的基础上,搜集关于该篇的所有资料,甄别之后,并加以利用以论证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第三學期就是命题论文。这种命题论文一般给出明确的角度,让学生围绕命题,搜集与命题有关的所有资料,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论文观点。如“论欧阳修对南唐词的接受”,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南唐词风的资料、欧阳修学习南唐词风的资料、接受美学资料等,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文章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