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创企业的财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财务分析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2 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活动的总结,为企业进行下一步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2.1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2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分析资料,便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他们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3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财务计划指标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业绩,以便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3 财务分析的目的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是客观的,但是,不同的人员所关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是全面的;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成果密切相关,他们更关心企业的资本盈利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景和投资风险;企业的债权人则主要关心企业能否按期还本付息,他们一般侧重于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综合起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出于以下目的。
3.1 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能力,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
3.2 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
企业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它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素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情况等,为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3.3 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它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争取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不能仅看其获取利润的绝对数,还应分析其相对指标,这些东西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来实现。
4 财务分析的基础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会计所提供的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财务指标,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这些会计核算资料包括日常核算资料和财务报告,但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日常核算资料只作为财务分析的一种补充资料。财务报告是企业向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于本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组织和个人提供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重要经济事项的书面文件。提供财务报告的目的在于为报告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为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他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些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的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常用的三张基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
4.2 利润表
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以“利润=收入―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编制而成的。通过利润表可以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利润增减变化得原因,预测企业利润的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者等各方面提供财务信息。
4.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位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企业对外报送的一张重要会计报表。拓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河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5 财务分析的种类
5.1 按照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
5.1.1 内部分析是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财务状况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仅要利用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也要利用管理会计和其他方面所提供的经济资料,是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有效率,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5.1.2 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的财务分析。因各自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范围也不同,它可以是对企业某一方面进行局部财务分析,也可以是对整个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例如,债权人常常关心的是贷款的风险,这样就需要对企业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而要与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的人,则要对企业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
5.2 按财务分析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
5.2.1 资产负债表分析是以资产负债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企业资产的流动状况、负债水平、偿还债务能力、企业经营的风险等财务状况。
5.2.2 利润表分析是以利润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在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状况时,必须从利润表中获取财务资料,而且即使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应结合利润表。一般而言,获利能力强,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强。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中心逐渐由资产负债表转向利润表。
5.2.3 现金流量表分析是以现金流量表分析为对象所进行的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中介,也是这两张报表的补充。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现金的流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多少现金流入,是从何而来的,又有多少现金流出,都流向何处。通过这种分析了解到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全貌,可以有效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5.3 按财务分析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5.3.1 比率分析法是将企业同一时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三大类,及构成比率是反映经济指标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效率比率是反映某项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间的关系;相关比率是反映经济活动中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项目比值的财务比率。
5.3.2 比较分析法是将统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或不同企业间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存在的差异的分析方法。其分为纵向比较分析法和横向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来确定数额与幅度,确定其存在的差异与程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及企业财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5.4 按照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等。
6 财务分析的程序
6.1 确定财务分析的范围,搜集有关的经济资料
财务分析的范围取决于财务分析的目的,它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也可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如债权人可能只关心企业偿债能力,这样他就不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则需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范围决定了所要搜集的经济资料的数量,范围小,所需资料也少,全面的财务分析,则需要搜集企业各方面的经济资料。
6.2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作出评价
财务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不同,所选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全面的分析方法,则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进行对比,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比较分析企业有关的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6.3 进行因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提出相应的办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7 通过财务分析确定企业的财务战略
7.1 初创期财务战略
7.1.1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测定集团发展速度:合理利用内部财产利用,考虑外部市场的可用资源,适度利用负债经营和财务杠杆,为客户创造价值。
7.1.2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利用金融工具,主动谋取市场机会,规划投资项目。
7.1.3 通过财务分析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管理,为全面落实财务战略服务。
7.1.4 通过财务分析合理采用各种灵活方式扩大集团规模:如开展全方位的兼并、收购活动,壮大集团实力,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进行战略联盟等。
7.2 发展期财务战略
发展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步入发展期的企业集团应采用稳固发展型的财务战略。快速发展的企业集团面对巨大的现金需要;技术开发和巨额的资本投入形成大量的固定资产,并计提大量的折旧;投资欲望高涨可能会导致盲目性增加,会使得财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等。
7.3 成熟期财务战略
7.3.1 成熟期经营风险与财务特征:成熟期的标志是集团的市场份额较大且地位相对稳固。
(1)成本管理成为成熟期财务管理的核心。
(2)成熟期的企业集团现金流入增长快速
(3)财务风险抗御能力雄厚,有足够的实力进行负债融资,以便实现充分利用负债杠杆作用节税与提高股权资本报酬率的双重目的;
7.3.2 成熟期财务战略取向:激进型筹资战略;一元“核心编造”下的多样性投资战略;高比率、现金性股利政策
7.3.3 成熟期财务战略的实施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成本控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规范制度,控制风险。
7.4 调整期财务战略
调整期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一是对现有产品,其经营风险并不大,已有利润及贡献能力并未失去;二是对将要进入的新领域,则可能存在极大的经验风险,具有初创期不可比拟的财务优势与管理优势。
调整期的财务战略是防御型的,财务上既要考虑扩张和发展,又要考虑调整与缩减规模。
总之只有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1)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趋势。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等。
(2)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3)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通过对运营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净利率等。
(5)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比率,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财务状况趋势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比较财务报表法、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法、比较财务比率法和图解法等。
关键词:现金流量;揭示作用;财务分析;经营管理
一、现金流量表的揭示作用及特征
我国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以及企业自身进行财务分析时,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的核心都是利润指标。然而利润指标在企业业绩的反映问题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等局限性,目前,现量流量指标逐渐取代利润指标成为指标体系的核心。除此之外,现金流量表取代了财务状况变动表成为我国企业必须编制的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作为编制的主要报表之一,其对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六个揭示,一个体现”。揭示在一个会计期中企业现金活动的来龙去脉,揭示企业的真实获利能力,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揭示企业的支付能力,揭示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以及揭示企业现金活动及至经营活动中的异常情况。除了以上六个揭示之外,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一个体现”反映出来,即它进一步体现了企业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其数据较为全面地使信息使用者既能纵向了解本企业不同时期发展情况,又能横向与不同企业对比,从而衡量自身财务水平高低。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原来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相比,具有一定特征,包括客观性、相关性、适合性。
客观性: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相比更能保证收益的质量。由于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具有很强的数字操作性,企业可以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来提高利润,所以时常会出现一个企业利润信息很客观但是仍总有现金断流的现象,或是利润规模较小,手头却有闲置资金的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反映信息是以现金收付制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种账实不符的现象,使得报表反映的信息更加可观,揭示会计利润质量的好坏。
相关性: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负债表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并不那么令人可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和丰富。在传统的财务分析中,利用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时点指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会遇到存货、应收款项等流动行不强的项目,以及用资产负债率、投资报酬率等指标存在的应计会计指标的缺陷[1]。
适应性:利用现金流量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更科学地评价企业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对现金流动进行调节的能力,更准确地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二、从现金流量表看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从现金流量的“六个揭示,一个体现”来看现金流量分析内容的灵活性很大,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支付股利分析能力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等。
1.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从组成内容上来看,我国通常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正常情况下的经营现金流量除了要维护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周转外,还应该有足够的补偿经营性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以及支付利息和现金股利的能力。各现金流量都有一定的运作规律,并且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并且现金持有水平应该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企业初创期,现金持有水平不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大量支出为企业的扩张提供保障。而在企业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企业投资资金应该逐步回笼。总得来说,健康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该远远大于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时可能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投资活动的现金会有所减少;或进行额外贷款融资,相应地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加,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通过“现金流入量(流出量)结构比率=单项现金流入量(流出量)/现金流入总量(流出总量)”分析资金来源、现金使用情况是否合理,以及凭借指标“流入流出比=各财务活动过程现金流入量/该财务活动过程的现金流出量”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并可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2]。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发展;策略
一、中小企业初创时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状况
企业在创立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外部融资极为有限;我国中小企业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创立者多模仿别人,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规章制度,尤其在财务制度上更是无章可循,导致权责不分、资金的不必要流失等问题;企业利润有限,致使资金周转更加困难,企业发展缓慢。
(二)中小企业初创期的财务策略
企业应积极向市场上的风险资本传达高收益投资项目的详细信息,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通畅的信息渠道也有利于向银行借款融资。但是要避免背负过高的债务而陷入财务危机。企业投资时就要尽量考虑有巨大市场潜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努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创业者应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为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一般不宜在创立期就实行利润分配,而应将其作为企业的资金积累。
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状况
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所需资金,导致企业发展困难;企业陷入多元化导致企业规模迅速膨胀;但是相应的制度匮乏,财务和经营管理混乱;利润的分配和留存往往都是随意而行,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策略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可以综合考虑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应通过建立比较好的财务制度,提高自身的资信水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充分利用外部融资条件来筹集所需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闲置的资金,可以互相投资等。
企业要防止盲目扩张,要积蓄财力,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通过资本积累与规模扩大的多次交替成长来发展壮大。
要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尤其要对流动性强的资产加强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的方法要合法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并将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企业可以采用定期分配少量利润的政策,保证企业未来成长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所有者现实利益的增长。
三、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状况
再融资行为不规范,资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经营者在成熟期容易忽视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投资项目,短期化倾十分严重;财务制度弊端更加明显。尽管现金流量比较充足,但是利润会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甚至会出现负值的态势。
(二)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在成熟阶段采用多元化财务战略时,要审时度势,根据自身存在的财务问题建立相应的财务策略。
中小企业在对外筹资方面还是应从完善自身信用出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大企业通过银行或是上市筹集资金的筹码。
企业尤其要注意避免盲目投资,应尽量考虑投资那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与此同时,要注重发挥企业的优势,保持企业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的核心竞争力。
采用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责任制并严加实施。
企业在成熟期应采取适中的利润分配制度。
四、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策略
(一)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状况
企业产品销售量和利润急剧下降,市场萎缩,销售增长率出现负数;企业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盲目进行投资,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中小企业管理者或拥有者往往会在企业出现危机时,不是想办法转危为安,反而从企业内部抽走大量现金或资产,从而更加速企业的破产。
(二)中小企业衰退期的财务策略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考虑实行防御型的财务战略。防御不是消极防守,全面退缩,而应减少现金流出并增加现金的流入,积累内部力量来寻找新的机会。在环境有利的条件下,谋求新的更大规模的发展。
企业可采用高负债筹资政策。高负债筹资政策应建立在企业进行合理投资、谨慎地进行资本运作的基础上。剥离不盈利而又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增强新投资领域或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节约支出,盘活现有存量资产,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
衰退期的中小企业应有效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如下程序进行:预测分析-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监督与监察-财务分析与评价。可以采用较高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当然,高现金股利分配应以不损害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资金为限。
本文分析的中小企业4个生命周期阶段是最普遍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除了上述普遍类型以外,还存在着夭折型、突败型、双峰型或多峰型和台阶型。中小企业应从整体上把握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在此基础上制定相
应的企业战略,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巩亦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5(6).
潍坊新高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私人投资100万元成立的小型饲料加工企业。2004年1月投入生产,至年末累计亏损27.14万元。经营亏损加之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较大,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状态。面临存在的问题,企业管理者积极进行自我反省,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2005年扭亏为盈,全年实现盈利45.12万元。企业发生亏损除创建时产品结构不合理,人员管理不善等原因外,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无规范,资金使用无计划,这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三年的实地工作,就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作有益的探索。
一、帮助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将企业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以经营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目前,企业界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牵涉范围广泛,综合程度高,它对企业的资金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进行组织监督和调节,促进企业全面改善生产经营。它的作用经常贯穿于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的全过程,既要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又要组织企业资金合理有效地投放与运用,使财务工作成为提高企业创利能力的有效动力。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企业追求效益以及资本增值的目标,决定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而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多半以销售、生产、技术人员为主,大多数人不懂财务,更不会用财务。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效益差、生命周期短,落后的财务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落后的财务思想突出反映在企业的经营者身上。面对这一情形,笔者与企业经营者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转变了领导的管理意识,全面分析亏损的原因,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财务制度
面对公司初建时混乱的财务管理情形,着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以建立新的财务制度。
(一)清产核资,调整账目,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保管制度公司建立伊始,财务人员选配较为粗放。没有针对岗位性质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在全面清查中,发现现金、存货盘亏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及时调整账目,摸清了家底,并重新选配财务人员。
(二)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设计各种报表,满足决策需要企业原有内部报表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在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并细化了每日、周、月需要报送的报表,使企业经营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收入、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以便根据各种详实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通过深入了解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摸索,建立健全了财务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及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基本财务制度,并编写了工作流程。特别是现金的二级审核制度,存货的日常管理制度及月末盘存制度(存货的日常管理制度强调保管员对存货的管理既要保质又要保量),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及创新,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减少了资产损失及浪费现象。同时,财务工作的规范促进了企业其他工作的规范。
(四)实行会计电算化,使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当中手工记账导致账簿记录准确性低,工作量大。财政部要求到2010年,力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记账中解脱出来,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经营管理当中,完成了会计从传统的核算、监督职能向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的转化。
三、做好财务分析,正确评价企业的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以便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或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企业经营者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要把财务分析的结果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而不是以自己的经验、喜好、主观判断做出决策。企业经营的目的是盈利,而盈利的直接工具就是财务。所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都是辅助的。这一观念被企业管理者接受后,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了具体的财务分析。
(一)通过对产品成本利润的具体分析,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成立伊始,产品品种达20多个,因企业规模较小、品种较多,致使产品生产加工秩序混乱。因技术力量有限,产品质量无保证。通过对产品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进行了有效的筛选。选取了市场潜力大、利润稳定的产品作为企业的主打产品,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潍坊市新高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利润分析表,略,备索)。
(二)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系统分析
1.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设计好适合企业自身会计
分析的报表体系《企业会计制度》提供的会计报表格式是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加以规范的,企业对外报送时必须采用国家统一的格式。企业为了便于会计分析,可以对报表进行局部调整,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特点,设计好适合企业自身会计分析的报表体系,以满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系统分析。
(1)根据管理的要求将资产负债表进行细化因企业规模较小,货币资金、存货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报表时,对货币资金、存货进行细分并按科目列示,同时合并减少了企业很少涉及的科目,如长期投资等。将金额栏改为本月数和上月数,以便于近期对比,及时判断资产的增减情况。
(2)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按月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现金流量表为年报,以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但是现在财务管理理念要求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管理以现金管理为中心。现金流量表年报起着一个年终汇总的作用,失去了对现金使用过程的控制,不能为企业日常合理的调度资金提供依据。企业可以将现金流量表上升为月报,目前上级提供的编制方法不易掌握,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在自身管理中,不必机械套用上级提供的方法。中小企业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较少,可以根据收入凭证、付出凭证汇总表进行简单的汇总,编制适合企业决策需要的现金流量表。
2.选取建立适合企业管理需要的指标体系
目前,常用的指标体系可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每一类中都详细地提供了指标,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选取相应的指标,建立自身的财务指标体系,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书写工作底稿,根据工作底稿撰写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毛利率下降1.18%,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所致。大油每公斤上升0.11元,磷酸氢钙每公斤上升0.07元,两种主要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毛利下降0.36万元。本月管理费用3.57万元,较上月上升0.61万元。车辆加油费上升0.55万元,是导致管理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本月营业费用5.52万元,较上月上升0.69万元。业务员工资福利费上升0.55万元,是导致营业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3)资金周转情况(2006年5月)本月资产总额179.82万元,较上月174.54万元增加5.28万元。主要是因为负债增加3.97万元,净利增加1.31万元所致。现金增加17.2万元,主要是因为净利增加1.3万元,借款增加10万元,收回上月欠款3.17万元以及原材料、个人借款收回、折旧收回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创业教育;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当普遍,比例高达20%—30%,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大学生财务能力欠缺,影响了大学生成功创业。在大力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应用课程,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时展的需求。为满足创业教育需求,我国一些学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如案例教学模式有吕洪雁(2006)提出的三维立体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姚丽琼(2011)提出的“合作性学习模式”、蒋敏周(2011)建议将大学生理财创业计划作为实践教学案例引入到财务管理教学中;宋小萍(2011)和闫华红(2013)提出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蒲林霞(2013)认为,CDIO工科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王璐(2011)提出了问题探究性教学模式。
一、财务管理课程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
(一)增强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意识缺乏是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大学生缺乏筹资分析能力、融资能力差、缺乏投资分析能力、忽视内容部资金的管理与循环等。财务管理课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资金的管理、掌握和运用财务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即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
(二)财务管理内容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过程
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启动资金的预测到利润的分配、从成本的核算到风险的控制、从财务报表的分析到企业经营的决策,每项活动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同时,财务管理也延伸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大到整个企业,小到每个员工,每项经济活动都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指导、约束和审核。
(三)提高了大学生财务管理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获得和使用资金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能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创业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财务管理问题。
(四)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了保障
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直观体现在财务成果上,财务成果是所有创业活动综合的结果。创业要成功,就要保证经营决策正确、经营要合理、风险能控制、产品要畅销、企业制订的计划能贯彻、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财务管理课程,了解和应用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控制和考核,为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了保障。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分析
(一)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意识
据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2%—3%,即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浙江省,成功比例也仅为5%左右。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多样,但主观原因是缺少创业应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特别是一些非财经专业的学生,他们对财务计划和财务风险分析较少,甚至没有,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最终因财务问题导致创业失败所占比例居多。
(二)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
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无论是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还是企业管理都十分重要。大学生作为初创业者,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缺乏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活动关联性的分析能力,如获取资金的筹资能力、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投资能力和长短期资金的转化能力等。财务管理环境分析本身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它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需要的知识多,也有很强的“艺术性”。
(三)现金流观念淡薄
许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不是项目选择不好,而是片面追求规模,不顾自身经济实力,盲目投资,对现金流管理不重视,现金流观念淡薄,最终因资金链条中断而导致创业失败。具体表现在只注重销售、不注重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存货等短期资产的管理不重视、对已有现金流缺乏规划上,造成现金多余或不足。
(四)财务核算缺乏精度
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和会计标准体系,会计账记录简单或记录不清,漏记、错记现象严重。这表现在成本核算不够准确,将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列入成本项目,个人和家庭其他来源的收支与创业投资项目收支混淆;在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分析;对短期资产的管理没有周密计划,随意安排,影响资金流的周转效率;不注重筹资成本的核算,筹资方式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
三、创业教育下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适应大学生自主创业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及应用的需求,培养适应创业需求的创业型人才,本文提出建立三维一体的高仿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一)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这一笼统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过程中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实际培养出只会解释问题而不会实际解决问题的财务管理者。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创业型人才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应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的设定通过设立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将财务理论知识和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通过实际问题直观呈现出来。能力目标包括环境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并具备对环境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独立思考、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素质目标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专业素质是作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仍沿用传统的框架,即财务管理目标、货币时间价值、筹资方式、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营运资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为适应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首先,结构上需要调整,如将投资决策可以放在货币时间价值后讲授,有助于学生对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解,财务分析较综合地体现了会计学的知识,可以将它放在投资决策后讲授;其次,教材内容要更新,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如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一个趋势是物流融资,但教材仍未将其纳入融资内容,讲授时不能仅仅介绍一些大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要考虑到创业初期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介绍更符合它们的融资方式;最后,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补充。如在讲授项目投资时,可以联系会计中的收入成本、折旧等知识,讲授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时联系增加利息与企业利润、所得税间的关系等。同时,学生创业除财会知识外,还涉及创业教育学、市场营销、管理会计、经济法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虽然部分课程会单独开设,但在讲解相关问题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回顾或补充,这样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三)注重行动导向型的高仿真演练设计
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主要是灌鸭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合作性学习”模式,设计以行动导向型的高仿真演练为主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创业的前期工作,如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财务计划和风险分析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的良性循环。其次以“合作性学习”模式作为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构建4—5人的创业团队,以模拟企业为载体,进行高度仿真的模拟竞争经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不同环境下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经营思维能力。最后,根据前两个环节的综合表现,指导优秀团队申报学校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真正实现教学—经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