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组织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摘要:许多地方为了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防止无序竞争,对小型学院进行了合并,由此产生的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院(校),为了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局,在当地政府的参和下,进行了合并或重组。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避免了小学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盘考虑和节约教育资源。和此同时,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也随着行政机构的合并,进行了重新组合。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组合是否优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呢?这个新问题关系到学院合并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必须引起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在合并和建设中校园文化的重组和优选新问题,谈点个人见解,和职教界各位同仁共享。
一、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重要意义
随着学院组织机构的合并,各小学院校园文化都被带到新学院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是必然的,无形的。但却是对新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假如各小学院的优良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组合并发扬光大,将有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gt;2的;反之,假如各小学院原有校园文化中的优点被丢失,缺点相融合,则不利于新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其效果是1+1%26lt;2。由此可见,新学院的组建中,有必要对原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和筛选,找出其优点和缺点,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以便建设更加优秀的新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烟台职业学院是由5个小型职业学院(校)合并而成的,我们假定这5个小型学院(校),就是学院合并后的A、B、C、D、E5个校区。A校区原来的教学制度规定,教师必须提前5分钟走进教室,了解上次课堂教学的效果,稳定学生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有两条优点摘要:一是有利于教师的为人师表,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心得到教师的敬业精神;二是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他四个校区的教学制度中,都没有这个规定。那么,新学院成立后,就应该在有关的教学文件中,对这一规定进行重申。这样以来,新学院的常规教学秩序,就建立在了一个科学、先进的基础之上,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便是教师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功能,这种功能将使学生长期受益。
二、校园文化重组和优选的具体做法
校园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又包括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其具体做法有摘要:
1.组织有关处室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从中进行优选。新学院组建开始,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即校规校纪都要重新制定。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从中优选出最有利于新学院发展和壮大的内部管理制度条款,作为新学院的新制度颁布并实施。例如,教务处分析了各校区原有教学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要求,修改制定出了新的教案、教学计划、试卷分析等格式及要求,颁布并实施。
2.组织各处室有关人员,到同类学院去学习和访问,以便吸收其成熟的办学经验。
烟台职业学院组建初期,学院曾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同类学院去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使本院的新制度、新校风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例如,学院校园内的雕塑、标语、条幅、制度公告以及校徽、校训,都为新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功能。
3.组织全院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研讨,选择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并作为新学院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企业文化探究为名,组织学生和老师探究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联,以及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落后的,不利于学院发展的。并且以研讨会和讲演比赛的方式,组织师生进行了分级研讨,最后,将研讨资料汇总到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汇总和筛选。
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三个目标摘要:
(1)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中的优劣进行了熟悉和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学生学会了研讨现实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调查探究的方法和互联网的更有意义的使用方法。熟悉到上网除了聊天以外,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探究工作。
(3)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师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探究新问题的方法。
4.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两个转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全院师生明确办学方向。
烟台职业学院是由几个小型的职业学院(校)组成的,其中有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都有一套原有的办学理念。为了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学院在全体师生中展开了大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两个摘要:一是如何完成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完成普通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师生熟悉到学院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熟悉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明确了从中职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意义、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最后,选择讨论中形成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校报上,以展示其成果。
5.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评估,严明校风校纪,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在学校的管理中,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内化学校管理,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教师及至学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2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3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3)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还要实行分层管理,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和自治权。
(4)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离不开各种规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因此,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摘要: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绝不只是约束和规范,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和干预,而是应该而且必须有更重要的内涵。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渗透。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美)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
[关键词]组织文化 理论 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40-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文化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同时也是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作为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流问题,其已成为当今管理学的热点研究之一。“组织文化”的不胫而走要归功于四个“最优秀的销售者”:大内的《Z理论》(1981),彼特和沃特曼的《追求卓越》(1982),狄尔和肯尼迪的《企业文化》(1982)及帕思咔尔和阿嗦斯的《日本公司的经营艺术》(1981)。
一、组织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正如斯蒂芬•罗宾斯所说:“组织文化是一个描述的概念,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理念”、一种“认知”。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是组织管理活动有机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割裂、肢解的。在霍桑的实验中,组织文化的概念被最早提及,在那时被称作工作小组文化。然后,在上世纪70年代,组织文化这一词才被正式提出。1970年的时候,波士顿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S.M在其《比较管理――组织文化展望》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组织文化这一概念。接着1971年,德里克在《管理组织学》一书中,把管理和文化明确联系起来,表明“管理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价值观’的科学”。此外,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发表了“组织文化研究”一文,组织文化一词正式进入美国的学术界。此后,在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则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组织文化”这一新兴内容。同时,《司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等美国的权威杂志先后用大量篇幅来讨论“组织文化”问题。
二、组织文化的相关理论
(一)文化差异理论
美国管理学会的管理心理学家厚弗斯德在1980年提出了这一理论,他在40个国家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发表了《文化产生的结局――工作的国际间差异》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对组织管理者产生影响的民族文化差异的四点内容,即:“权力的距离”“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差异与女性差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的四个维度。他认为,管理中的领导方式、组织的结构和激励的内容与民族文化中的这四个维度之间有着巨大影响。首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权力的距离”对管理中的领导方式影响最大。另外,组织结构受到不确定性的避免和权力的距离这两个维度的影响。因为组织的主要作用是权利的分配和减少或防止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第三,组织的激励方式及手段受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男性差异与女性差异的影响。
(二)Z理论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学院的教授欧迟在1982年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是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该书中的理论说明了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应该相互的融合。他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象征,能把公司的价值观、思想观体现出来去影响员工。此文化有几个特点:可以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是一种长期利益;可以使员工看到长远的绩效而不是短期成绩,在评估和晋升中相对缓慢;注重培养员工的多方面技能,以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寻求明确和含蓄之间的平衡;要有明确清楚的价值观念。在Z型公司内部,理念是矛盾的焦点,并不是市场获利的多少;注重集体的决策。Z型公司的决策需要集体做出,并尽量征集全体的意见和想法;激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沟通,学会自我控制及平等对待。Z型公司常常把对于下级和同事的广泛关心作为工作关系的自然内容之一,并注重保持一种强烈的平等和谐氛围。
(三)7S管理框架
1981,帕斯卡尔和欧绶教授合作发表了《日本管理的艺术》一书。在该书中他们把组织文化界定为:组织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并提出了组织文化的7S框架结构,即组织在管理中要注重7个管理要素,分别是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作风以及最高目标等。在这7个因素中,前三者是硬件管理因素,后面四个是软件管理因素,同时,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关系。此外,他们认为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须紧紧抓住这七个要素。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一旦发育成长到习俗化的程度,就会像组织的规章制度一样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种约束和规范作用。在这种文化的规范作用下,可以产生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同时,这样的组织文化还可以形成一种评价标准,以制约员工的感知、判断、态度和行为。
(二)导向作用
组织文化能对整个组织以及组织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起到引导的作用,使之符合组织所确定的目标。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组织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第二,对组织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三)鼓励作用
创造出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要让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被尊重。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会产生一种激励的机制,让每个员工所做的贡献都能体现出来,并受到领导的夸奖。这可以激发他们勇于实现自己的价值观,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不断地积极进取,为企业勇于奉献。
(四)发散作用
一个企业的形象体现在组织文化上。一个优秀的企业,有着好的管理和组织形象,企业的员工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标志之一,它可以激发企业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同时也能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提升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绩效。
(五)协调作用
优秀组织文化的形成促使企业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能让员工对众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统一,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增加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在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中使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大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亲密,减少矛盾和摩擦,给企业带来好的发展。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企业服务。
(六)提高质素作用
员工的素质也影响着企业,它是企业素质的核心之一。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工作,员工的素质也能大幅度提高。具有良好文化的集体是一所“学校”,它给人们带来了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了实践环境和工作条件,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员工具有价值观、思想观,学会生活,提高能力,磨练意志,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概念或范畴,与早期的工业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组织氛围”、后期的“组织绩效”和现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有思想逻辑上的连接,是组织心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历史考察,使我们可以透过纷繁热闹的表层研究,进一步理清组织文化研究的传承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前瞻性。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企业必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中,建立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观。此外,对于组织文化的量化测量,由于研究者背景和各国之间存在文化的差异,因此关心的主题与使用的方法各异,所以在对组织文化的测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同时,在对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中,可以试图结合质的研究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徐长江,时勘.组织文化的变革及其领导策略.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7.
[2]何立.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3]樊耘.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2,5.
[4]罗仲伟,黄群慧,张承耀.21世纪组织文化论坛观点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5):61-63.
论文摘要:许多地方为了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防止无序竞争,对小型学院进行了合并,由此产生的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院(校),为了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局,在当地政府的参与下,进行了合并或重组。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避免了小学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盘考虑和节约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也随着行政机构的合并,进行了重新组合。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组合是否优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学院合并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必须引起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在合并和建设中校园文化的重组和优选问题,谈点个人见解,与职教界各位同仁共享。
一、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的重要意义
随着学院组织机构的合并,各小学院校园文化都被带到新学院进行组合,这种组合是必然的,无形的。但却是对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重大的,如果各小学院的优良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组合并发扬光大,将有利于新学院的发展与壮大,其效果是1+1>2的;反之,如果各小学院原有校园文化中的优点被丢失,缺点相融合,则不利于新学院的发展与壮大,其效果是1+1
二、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的具体做法
校园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又包括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其具体做法有:
1.组织有关处室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从中进行优选。新学院组建开始,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即校规校纪都要重新制定。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从中优选出最有利于新学院发展和壮大的内部管理制度条款,作为新学院的新制度颁布并实施。例如,教务处分析了各校区原有教学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要求,修改制定出了新的教案、教学计划、试卷分析等格式及要求,颁布并实施。
2.组织各处室有关人员,到同类学院去学习和访问,以便吸收其成熟的办学经验。
烟台职业学院组建初期,学院曾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同类学院去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使本院的新制度、新校风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例如,学院校园内的雕塑、标语、条幅、制度公告以及校徽、校训,都为新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组织全院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研讨,选择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并作为新学院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企业文化研究为名,组织学生和老师研究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联,以及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落后的,不利于学院发展的。并且以研讨会和讲演比赛的方式,组织师生进行了分级研讨,最后,将研讨资料汇总到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汇总和筛选。
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三个目标:
(1)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中的优劣进行了认识和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学生学会了研讨现实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和互联网的更有意义的使用方法。认识到上网除了聊天以外,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3)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师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4.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两个转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全院师生明确办学方向。
烟台职业学院是由几个小型的职业学院(校)组成的,其中有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都有一套原有的办学理念。为了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学院在全体师生中展开了大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两个:一是如何完成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完成普通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学院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明确了从中职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意义、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最后,选择讨论中形成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校报上,以展示其成果。
5.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评估,严明校风校纪,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
我国在研究介质电阻率变化的方向性与主应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方面,做过许多研究工作(陆阳泉,温新民,1980;陆阳泉等,1990b;张同俊,1981;陈有发,陆阳泉,1981;陈大元等,1983;陈有发,1993;杜学彬等,2006,2007;杜学彬,2010),然而,由于实验资料不充足,实验样品布极和台站观测布极测线方向偏少,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些局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地电实验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在布极方法、测量仪器自动化程度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利用我们承载介质电阻率实验中的压缩实验资料,研究电阻率变化的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之间的关系.1实验方法为了获取电阻率各向异性测点,我们在标本上以测点为中心,用对称四极法布设互为45°角的4条电阻率测线,每个测点4条测线与最大主压应力的方向见图1.其中,侧线Ⅰ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Ⅱ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夹角为45°;Ⅲ垂直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Ⅳ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夹角为135°.
1)单轴压缩实验采用G5,G14和G22等3块长方体花岗岩标本,尺寸分别为6cm×6cm×12cm,5cm×8cm×16cm和4cm×4cm×8cm.3块标本的测线和测量功能组合、布极图、破裂图、电极布设及标本处理方法见陈峰等(2000).G5标本没有被压破,只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的下降异常时卸压,用显微照像才能看到标本的微裂隙.G14是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标本,其4个电阻率测点对应的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分别为1.28,1.20,1.12和1.38(陈峰等,2003a).
2)二维约束差应力压缩实验采用GT6,GT7和GT8等3块4cm×4cm×8cm的长方体花岗岩标本.3块标本实验的电极布设及标本处理方法、约束方法和布极图见陈峰等(2002).GT6和GT7标本破裂图见图2a,b.
3)低围压三轴差应力压缩实验采用Brgr1,Sr1,Rgr1和Rgr2等4块标本,其材质分别为花岗岩(Brgr1)、凝灰质粗砂岩夹砾石(Sr1)和细晶花岗岩(Rgr1,Rgr2).电极布设在4.6cm×10cm的弦切面上.4块标本的形状和尺寸为5cm×10cm圆柱状切去4.6cm×10cm的弦切面的剩余部分.实验相关的测线和测量功能组合、布极图、破裂图、电极布设及标本处理方法和加载方法见陈峰等(2003a).Sr1标本破裂形态见图2c;Rgr1和Rgr2标本没有被压破,只压到电阻率出现明显的下降异常时卸压,标本破裂形态见图2d,e.标本Brgr1和Sr1也是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标本.Brgr1标本的原始电阻率各向异性系数为1.76(陈峰等,2003a).Sr1标本夹有大颗粒砾石不均匀含岩成分,并有一硅化岩屑凝灰岩脉穿过第Ⅲ方位测线的犃犕电极间、第Ⅳ方位测线的犕犖电极间和第Ⅱ方位测线的犖犅电极间.图3是Sr1标本测量面的背面,该面没有涂绝缘胶,可见到标本含有砾石(砾石1和砾石2)和岩脉,并可见Sr1标本含岩成分不均匀.
4)真三轴差应力压缩实验采用人工合成大模型Big1,其尺寸为100cm×100cm×30cm.该模型的合成材料、电极布设、模型处理方法、测线和测量功能组合及布极图与陈峰等(2003b)的Big5模型相同.其加载方式为:σ3垂直于100cm×100cm的布极面,加载到压实,然后保持该面不变形;σ1平行于图1的Ⅰ方向;σ2垂直于图1的Ⅰ方向,且σ2=1/2σ1.
资料处理方法
在研究电阻率变化的方向性与主应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时,常用的方法为:寻找同一测点多方向测道中电阻率变化最大(最小)幅度值测道的方向与力源最大主压应力方向间的关系,并由下式计算电阻率变化幅度值。
本文仍沿用上式进行资料分析,不同的是,我们不只用实验标本从开始加载到破裂全过程进行分析,而是将实验标本从开始加载到破裂过程分成4个破裂应力段进行分析处理.4个破裂应力段分别为:从开始加载到30%附近(因为某个电阻率测量值所对应的破裂应力不会刚好是30%,下同)、50%附近破裂应力段、80%附近破裂应力段和100%破裂应力段.选择上述4个破裂应力段是基于如下考虑:当实验标本加载到30%附近破裂应力段时,标本还未开始体积膨胀,电阻率变化不大;当加载到50%附近破裂应力段时,标本开始体积膨胀并产生微裂隙,电阻率开始有较大变化;当加载到80%附近破裂应力段时,标本产生微裂隙加速,电阻率出现大幅度变化;当加载到100%破裂应力段时,标本出现大裂隙,甚至破裂毁坏.最后的2个电阻率测值,可能已不满足电阻率测量理论需要连续介质的要求,因此,该破裂应力段对应处理的电阻率资料结果,应考虑最后2个测值可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中的“-”号只表示电阻率变化是下降的,不表示电阻率变化幅度的大小.
计算结果
表1给出了资料处理分析的结果.其中,单轴压缩G5标本大极距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在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但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小极距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在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而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
单轴压缩G14标本左大极距测点,在30%,50%,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都是Ⅰ测线方向;而左小极距测点,4个破裂应力段上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都是Ⅲ测线方向.右大极距测点,在30%和5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在80%附近破裂应力段,Ⅱ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右小极距测点,4个破裂应力段上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都是Ⅲ测线方向.单轴压缩G22标本,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在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Ⅰ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100%破裂应力段,仍是Ⅰ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
二维约束差应力压缩GT6标本,在30%和5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在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GT7标本,在30%和5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在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GT8标本,在30%,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Ⅱ和Ⅲ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
低围压三轴差应力压缩Brgr1标本,在30%,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该标本在74.79%破裂应力后做蠕变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用恒定低围压,在92.3%破裂应力时又用恒定轴压,做蠕变实验58min,测了11个电阻率数据;在95.57%破裂应力时做蠕变实验,测了4个电阻率数据.蠕变实验的电阻率变化幅度,包含在100%破裂应力段中.
低围压三轴差应力压缩Sr1标本,在30%,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Rgr1标本,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Ⅰ测线方向;在50%和8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Rgr2标本,在30%,50%,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都是Ⅳ测线方向.真三轴差应力压缩人工合成大模型Big1,1—5号测点是小极距测点,其犃犅极距为31cm;6号测点,是大极距测点,其犃犅极距为76cm.表2是该模型不同位置、不同极距6个测点视电阻率随破裂应力变化的幅度值.
1号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在50%附近破裂应力段,Ⅱ和Ⅲ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2号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在50%,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3号测点:在30%,50%,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都是Ⅳ测线方向.4号测点:在30%和5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在80%附近破裂应力段,Ⅱ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5号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Ⅲ测线方向;在50%附近破裂应力段,Ⅲ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Ⅳ测线方向.6号大极距测点:在30%附近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Ⅱ测线方向;在50%附近破裂应力段,Ⅱ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且相近;在80%附近和100%破裂应力段,Ⅰ,Ⅱ,Ⅲ和Ⅳ测线方向电阻率变化幅度都相近.
综上,同一位置两个不同极距测点的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不一致;同一测点4个不同破裂应力段,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同一标本不同位置、不同极距测点,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不一致,不同位置相同极距测点,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相同岩性、相同尺寸、相同标本处理和布极方法、相同加载类型的不同编号标本的计算结果不相同.上述结果表明,不同和相同尺寸的标本、模型,不同和相同的布极方式,不同和相同的加载类型所得到的可比的测线中,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与最大主压应力的方向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同样,表1和表2也显示,电阻率变化的极小值方向,也不都是指向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在现有实验条件下,用电阻率变化幅度最大的测线方向确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计算结果重复性差.
讨论与结论
早期用电阻率变化幅度确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研究中,由于当时电阻率测线布极方向偏少(仅3个),实验资料不充足,得到的实验结果有局限性,甚至存在彼此矛盾的现象.例如,陆阳泉和温新民(1980)得到的结果是,“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电阻率变化最大,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电阻率变化最小,与最大主应力成45°方向的电阻率变化居中”;而张同俊(1981)却得到相反的实验结果:“平行于压力方向ρs减小量最大,垂直于压力方向ρs减小量最小”;张金铸和陆阳泉(1983)中图2的一个不同三轴应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大主应力成45°方向的电阻率变化最大;而吕广廷等(1984)中图4的实验结果又显示: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电阻率变化最大.结合我们已做过的实验,陈大元等(1983)指出,“电阻率变化的最大方向并不都是平行于压力方向,而极小方向也不都是垂直于压力方向”.
陈有发(1993)总结了国内外地电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利用同点三向等极距地(视)电阻率法可以确定大地应力场方向.地电阻率及其变化量的极小值方向都是指向主压应力场方向的”.基于此,他认为,“根据京津唐张地区7.8级地震周围地电阻率前兆量小的方向,推断该地区主应力场方向,所得结果与京津唐张地区最大压应力场方向相差36°—98°(平均值51°左右),二者几乎没有重合部分”.在当时实验台站布极偏少,实验资料欠缺的情况下,他把结果不符的最可能的原因归于“小尺度(视为均匀各向同性)岩石电阻率可能接近真电阻率”,“由各向异性奇象可知,受压岩石真电阻率变化极小值方向顺着主压应力方向,与地电阻率变化的极大值方向一致”(陈有发,1993),由此解释唐山7.8级地震地电阻率前兆现象.现在看来,两者方向相差36°—98°如此之大的角度范围,用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奇象是很难解释的.
相反,杜学彬(2010)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normalizedvariationratemethod,简写为NVRM)研究了中国大陆27次犕S≥5.5地震的孕震晚期阶段震中区及附近(相当于下降异常的集中范围)41个台的视电阻率变化,发现超过95%的台出现了与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犘轴)方位有关的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与犘轴方位正交或近于正交的测道,显示快速、大幅度的视电阻率变化;沿犘轴方位或近于该方位的变化幅度最小.杜学彬(2010)和杜学彬等(2007)认为,这些震例表现的这种视各向异性变化与犘轴方位的关系相当符合大多数含水岩(土)标本加载过程中视各向异性变化与最大加载方向的关系.
显然,上述两个用震例地电阻率变化确定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结果是矛盾的.因而,用电阻率变化最大(或最小)方向来确定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中,考虑到岩石原始均匀各向同性标本,且测量值是真电阻率,我们结合G14和Brgr1两块非含岩成分电阻率原始各向异性以及Sr1一块含岩成分不均匀电阻率原始各向异性标本压缩实验的视电阻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本结果与其它标本无明显差别.我们进一步考虑标本受小应力未开始体积膨胀和大破裂、未破裂的情况,发现相关结果均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