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字词释义 难点 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36-01
1. 高中语文字词释义教学的难点
1.1 字词成语的内容很多,本身没有太多的确定性
从总体上讲,高中语文的字词释义包含的方面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要掌握高中六册语文课本上的生字词,同时还要分门别类地总结并掌握与课本相关的词语、成语,学会准确地认识字词,音调、字形都要求准确无误地读写;在文言文中除了掌握课本上的实词和虚词,还要在字词释义的教学中学会拓展,总结相关的实词和虚词。由于高中的语文在这方面的考察上没有确定的考试内容,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种由于不确定性造成的考试的盲目性,使得高中语文的字词释义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击破。这是高中语文字词释义教学的最大的难点所在。
1.2词语的多重意义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力
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词语的多重意义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尤其是在文言文中,有关虚词的认识和解释是一个难点。例如“以”字的用法,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等,在这几句话中,以的解释有着很大的不同。类似的还有,之、而、于等等。很多的学生在高中语文字词释义的学习中,不能够把这些字词的意思完整地理解和归纳下来,在解释词语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这些意思理解偏,很难做到准确地理解。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需要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另一大难题。
1.3 字词释义学习的重心认识
高中语文的字词释义教学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对这些知识重心的认识上的偏颇,高考语文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语文课外的知识,对于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直接考察的很少。但是又因为教学大纲要求对于语文课本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学习和考试两方面的冲突,给高中语文的字词释义教学造成了困扰。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和浅显,但是要想取得考试上的成功,就需要旁征博引,努力地学习语文课本之外的字词释义的相关内容。因此要想取得高中语文教学的成功就需要实现字词释义学习重心的稳固,权衡各种因素,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略。
2. 如何取得高中语文字词释义教学的突破
2.1师生应在平时的阅读和训练中积累并理解词义
高中语文的字词释义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语文的平时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总结和归纳,将平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一一总结下来,这样能够大大地增强学习的效果。就拿高中成语的学习来说,容易出现的积累问题是:谦敬错位、褒贬误用、对象不当等,例如,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心劳日拙:做坏事的人费尽心机,即越来越无法得逞,处境一天不如一天,含贬义;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不能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形容创业的艰苦。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很多的成语释义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临阵磨枪。
2.2联系特殊的语境来辨别词语的意义
文言文的虚词尤其需要的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释义,拿“之”来说,它的意义有很多,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自然之子;表示修饰,莫逆之交、不速之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虚用,久而久之;动词,往,到,吾欲之南海;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果单单是给出某字的意思,就很容易地把意思理解偏,只有结合相关的语境才能够充分地理解这些字义。这种学习的方法也正好给字词释义的学习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尤其是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先大致地揣摩句子的意思,然后推断出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2.3重视对于课本内容的回顾和把握
从整体上说高中的语文学习是比较注重能力的训练和挖掘的,如果只是一味地依靠于课本的知识,很难将语文学习好;但是如果完完全全地忽视了语文课本的学习,这种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要先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和重要的字词掌握好,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扩充和总结,力求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的语文素质提高,这样对于解决字词释义的问题就显得很简单。在这里所说的语文素质,或者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文感悟能力、灵感等等,能够在不自觉中将语文的字词释义问题解决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不断地取得考试的成功。所以要想不断地实现语文字词释义学习的提高,就要求能够将课本和课外这两方面权衡起来。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高考我校语文学科上线率和优秀率都有新的突破,为2011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重要篇目的教学。
2、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六册相关内容的选讲。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4、第一轮复习: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归纳。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的障碍。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三、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 2、立意 3、选材4、构思 5、行文 6、拟题 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 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进行排比句、转折句、比喻句、对偶句、是字句、因果句等文采训练。
(二)创造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突破(训练目标:有创新)
2、善于出新(训练目标:有创新)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阶段:教材疏理:(9。3——9。24)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五、六册教材
1
7
9.3——9。10
一、二册教材
1
7
9.11——9。17
三、四册教材
1
7
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9。25——3。7)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古诗鉴赏
2.5
17
9.25——10。14
文言文阅读
3.5
25
10.13——11。12
现代文阅读
6
4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7
49
12.28——3。8
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
1
7
3.9——3。16
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明确重、难点,把握内部联系(3。17——5。15)。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查缺补漏(5。16——5。31)。
七、教师具体要求:
1、备课
(1)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发挥资源优势,避免内耗,力求高质高效
(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3)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充分利用早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两周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注重课后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回复。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3、听课。
同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老教师先上。尽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4、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4)对艺术体育类学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5)关于培优补困。鼓励语文“跛脚生”和“希望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关注他们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具体办法是: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5、作业与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有作业就有批改” 的要求,对学生作文一定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文学积累 教学目标
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探析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改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注重文学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与学生的文学素养密不可分。而文学素养又与学生的文学积累的数量有较大关系。但是不少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度低。甚至出现“重理轻文”的现象。学生在高度的考试压力下,难以静下心来认真进行文学知识的积累。因为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积淀,因此面对语文知识的分析时只能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建议学校可以开设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诸如《青年文摘》等此类读物,开阔学生视野,拓宽思路,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基本发展情况,文学素养和能力水平等客观地进行设置。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具有自主发展的个体,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离骚》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反映这首词晦涩难懂,不易掌握掌握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诗词的源头和瑰宝,但由于距离当代时间久远,虽然语言风格虽然清丽雅致,但在形式和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学生学习《离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辞的韵律,骚体诗一般是由二字节奏和三字节奏组合,上下句之间往往用“兮”字连接,读起来错落有致而又不缺乏韵律感。还应引导学生归纳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意义、特殊句式等。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屈原的形象特征归纳其性格特征,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这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才是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要注重文学积累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等两方面,为大家展示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希望为今后研究此类课题的老师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一、注重积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推进,文言文阅读的数量和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导致部分高中生对文言文学习难以产生兴趣。针对这种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文言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言,要想学好文言文,学生必须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积累,即通过阅读和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内容,让学生涵养文言文语感,进而提高自身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习水平。语感是指在言语表达和理解过程中,主体对语意和使用方式的直接感知,是对语言具有较强感知力的表现,能够敏锐、强烈的感知到语言所表述的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相关内容,特别是对文言文学习而言,语感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劝学》《师说》等文言文经典篇目,以便培B学生的语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早读课和其他课余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文言文篇目,同时做到对文言文大意有一定的理解,以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大量的文言文经典篇目阅读和背诵,使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文知识,而这不仅能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知识,可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
二、重视应用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主要题型,高考选用的文言文阅读篇目大多都是课外的文言文,但从所考的知识点来看,所涉及的文言文知识又都来自文本。如《书沈通明事》这篇文言文阅读是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该题目的第五个问题是对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知识点的考查。答案中,D项“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是错误的,该知识点在文本中所涉及的是文言文《六国论》中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只要学生对该篇目有一定的掌握,具备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就能够选中正确答案。
从本质上而言,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文言文知识是课本所涉及的文言文知识点。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文本开展文言文教学,对文本教材包含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而学生也应学好文本,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以便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而达到提升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必修一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归纳整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对文言文篇目所涉及的词类活用、重点字词、通假字等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在《劝学》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而”的几种用法进行重点讲解,如表并列、表转折、表修饰等基本用法,并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这一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劝学》中,“而”字的用法是以表修饰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突出“而”字的这种基本用法。在《师说》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之”字的几种用法应进行重点讲解,“之”的基本用法有代词、动词、结构助词等。《师说》中所涉及“之”字的用法是放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此外,在每篇文言文教学完毕后,教师可以利用“默写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比如词类活用、重点语句、通假字,等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文言文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96-01
“归纳”作为名词来理解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作为动词来运用,强调用推理方法来概括、分析和总结问题。归纳推理的结论既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概括(从个别上升为一般),又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外推(扩展到新的范围),是人们寻求新结果,探求新知识的重要工具。“总结”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总和各方面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主阵地。
一 发挥教师课堂小结的示范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前松后紧,下课铃声响,老师的课就戛然而止,匆匆布置家庭作业就结束了,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也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认为课堂小结无所谓,重在教学的过程。缺乏课堂小结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些虎头蛇尾,显得不够完美。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需要艺术创造。课堂小结属于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彩的课堂小结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产生让学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对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行为主义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这个观点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归纳总结也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内化与综合。语文由字词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段落,再由段落融合在一起变成篇章。如果缺乏归纳总结,语文的学习是零乱的,学生难以体验到立意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中生能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离不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具体引导,如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等。
三 留给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为一节课,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了,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都有明文规定,教师课堂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减去无效的教学环节,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教师时间的管理,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四 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些图式
知识的输入像蜜蜂采花粉,在于点滴;知识的输出像是酝酿,在于融合。采一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纯正的;采多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营养的。学生年龄不断增长,思维不断扩张,心智模式不断成熟,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用一些图式来帮助记忆,效果会更好。如气泡图、蜘蛛图、问题树状成线状结构、鱼状结构、表格、饼状结构、柱状结构、逻辑框架结构等。
五 建立错题集促进归纳总结
学生做错题目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认知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导致,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邃思考其粗心的原因。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反思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运用反思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预习新知识。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