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小故事

古代文学小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第1篇

古代文学论文诗僧姚广孝简论

姚广孝为明初禅僧。少时出家,改法名道衍。明洪武年间,姚广孝经人举荐,以僧人身份辅佐燕王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成就了永乐的帝业。姚广孝既有政治作为,亦有诗文造诣。他与当时许多吴中文人往来频繁,为“北郭十友”之一。他作诗清新婉约,颇有特色,且深寓真挚之情。世人评价姚广孝,因其政治作为而常有偏见,视以为异僧,秉有纯粹之功利心。事实上以诗观人,便可深味姚广孝出世间与入世间感性知性郁结之心境。同时,剖析广孝诗,亦可体会其中与文人诗不同之禅意。

姚广孝的诗文主要有《逃虚子诗集》十卷,续集及补遗各一卷,《逃虚类稿》五卷。

此外亦有《道余录》、《佛法不可灭论》及《诸上善人咏》各一卷。其诗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乃“清新婉约,颇存古调”。同时,姚广孝胸怀中所寓之对人世的深挚情感、对宇宙的知性观照,亦点滴弥散于诗文间。这仿佛合了近人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一书中说的“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姚广孝之情志秉性,有一种佛教信仰的参悟,可出人世之局外,以静虑之心观照万物之生灭来去;亦有一种在世生活的热忱,可入人世之局内,体会人间事之酸咸甘苦。故其作诗,既能入其内,以深挚之情感,写现实之生活;亦能出其外,以冷静之理性,写空寂之禅境。

姚广孝诗之特色大致有三;其一,登览山水、访师问友之作,常有深挚之情与睿智之思。此一特色,乃是就姚广孝诗之内容而言。靖难以前的姚广孝,为一方云游僧,行于诸方,与道徒、文士结伴,参禅学道,观览胜概。故其于所到之处、所遇之人,作诗以记,抒之以情,寓之以理。譬如“偶来值禅侣,清谈忘永夕”①;“ 忘彼区中缘,乐此尘外境”②。

因之,在人与事一面,有送别思怀、赠答宴游之作。如“我住城西寺,君归湖上山。马声知驿路,树色认乡关”③,写离别之事。于姚广孝而言,云游经历一方面增益他在哲学与诗学上的修养与磨砺;另一方面则使他与友人相知相交,结下深厚的情谊。所以,“离人千万意,都在短亭中”④。短亭筑在城外,立于路边,其中融入了客游人无限之离别意。且在离情别绪里,更平添一分对往昔乐游之追忆。譬如他写,“去年折花寄邻叟,今年邻叟无何有。可怜见花不见人,肠断东风绕花走。但愿东风休作恶,且使北人相与守。一枝送尔表情亲,侑花得句何须酒。”⑤乃是寄思念之情于东风,追忆与友人把酒言欢、切磋诗艺之真趣。

姚广孝居于吴地,位列“北郭十友”之一,与北郭社的成员常有同游、酬唱之乐。他曾写过《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十首》⑥,乃是与北郭诸友同咏之作。其中有“去官归故里,侨隐倚高林。花月尊前友,松风席上琴”一首,言同里张适辞官退隐山林,诸友人相访之事。当时同往乐圃的,亦有高启、倪瓒等人,众人饮酒、吟诵,颇得逍遥情致。而“巷僻无车马,闲扉掩薜萝。笼驯传信鹤,池蓄换书鹅”一首,则是姚广孝写乐圃林馆幽静、空寂之味。远遁山林,避俗世之喧嚣,乃是元末明初,文士们向往之境。而驯鹤与蓄鹅的闲情逸致,又增添了一分物我同境之美,恰合了禅者圆融于心之参悟。

在景与理一面,则有登览、题画及怀古之作。其中,登览与题画之作,多以今之眼光,或绘自然之景,或抒感怀之情,亦或寓哲理之思。如《洞庭谣》⑦,以“七十二峰在其下”,“太湖三万六千顷”,极写洞庭的磅礴气势,由岚云水气之晦明变化,到阳动开

霁之波平湛湛。山水景物,千态万状,尽在三十二句七言诗里了。又如《题画》⑧一首,写“小小板桥斜路,深深茅屋人家。竹屋夕阴似雨,桃源春暖多花”,以六言道出山里人家之恬淡与真淳。“小小”、“深深”迭音,竹屋、桃源交融,夕阴似雨,春暖多花,似有自然而然、清丽澄彻之味。另一类题画诗,如《题倪云林墨竹》⑨,则常有睹物思人之意。诗中写“开元寺里长同宿,笠泽湖边每共过”,即言姚广孝与倪瓒往昔交往之情谊,淡泊而真挚。

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第2篇

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探索性学习,有益于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是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和耐心培养的。教师要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作品讲授之前,提出问题,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逐渐形成对作品的深层领悟能力。例如,在讲解施耐庵《水浒传》之前,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相关文献和著作的查阅,整理分析水浒戏的发展流变,并引导学生来思考水浒戏中的主要人物(比如李逵)和“小说”中人物在性格特征上的区别,或是分析作品人物的“同而不同”,[2]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以此作为选题,鼓励学生整理资料、分析研讨、梳理观点,写成小型论文或是研究报告。整个过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等方面出发,艺术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但同时又会产生由于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应对不及和限制想象等方面的弊端。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将教学效果最佳化。

1.多媒体教学的前提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万万不可喧宾夺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课件的复述者和演示者。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思考才是课堂的中心环节。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正确运用多媒体,不可滥用、泛用。

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得体会;整体感知;悬念;故事穿插;兴趣;拓展;提升

普高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必修与选修大概有40篇左右的文言文。职高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也不少。每次一上文言文的课,学生就昏昏欲睡,那些“之乎者也”让学生觉得无比厌烦。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总想让这些古代经典的课文,如阳光一样射进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圣人的智慧照亮他们,让古人华丽的辞藻感染他们,但是,学生总是觉得这些文言文面孔冷峻,不愿接近。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难字词理解,二难背诵,三难文言考试……因此老师怕教,学生怕学,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有些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怎样带领学生走进古代文学这座殿堂,让学生浸染古代文化时,传承文化遗产呢?

我在百家讲坛中有了惊喜的发现:借鉴名家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和讲解的方式与风格,可以打破文言文教学的僵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曾播放“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把三国故事讲得通俗易懂,且趣味横生,就是文学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又播出了于丹谈《论语》,原本高深的《论语》在于丹的口中变得浅显易懂,品味起来味道十足,我依然觉得不过瘾,又买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品读,为什么如此深奥的文字他们能讲得如此生动呢?在寻找原因中,我豁然开朗,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一、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不可照本宣科,要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回想名家的讲述,他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活解文本,对原本深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娓娓道来,他们的娴熟先缘于对文本的熟悉,在对文本的研读中对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所以,要使自己的文言文教得精彩,首先要吃透文本,有些教师教一些课文,一看自己比较熟悉,书本往腋下一夹就走上讲坛;有一些老师匆匆读了一遍,教参一看就“胸有成竹”,这样讲解起来只能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要想像于丹那样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古代圣贤思想的精髓传递给读者,只有研读文本。曾记得自己教《勾践灭吴》,给学生翻译课文,边看注解边翻译,讲得枯燥、乏味,我在台上“言之谆谆”,有的学生在台下“听之藐藐”,还有的学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后来再次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这样的讲解形式:我们中国古代社会向来是重男轻女,而在春秋时代的越国却重女轻男,生儿子只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儿却能奖励两壶酒,一头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我预设的题目中,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二、重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走出字词误区

名家们讲解,从来不会从字词入手,总是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说出整体意思,说出自己见解,再从原句中寻找依据,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致形成了几大板快:朗读、翻译、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更有教师逐字逐句翻译,教学进度极其缓慢。看了《百家讲坛》之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做法使文意支离破碎,课堂教学变得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借鉴名家的做法,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用粗读和复述法组织教学,先对照注释,粗读文章,理解大意。传记文应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人物的性格,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归纳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让学生从文中去找相应的语句,把重点字词梳理一遍即可。而散文,应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如《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让学生体会作者难言的创痛;议论文则让学生找观点,列材料,谈认识。如《逍遥游》,作者借“小大之辨”,把朝菌、蟪蛄和鲲、鹏,殇子和彭祖对比,表达出“圣人无己,神人无功,至人无名”的观点。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粗读和复述就是最好的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学生就会领会全文大意,就可以通过文意揣摩那些疑难语句的含义,通过句意把握那些难解字词的意思,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对字词理解不透的问题,又避免了肢解课文的毛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三、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自宋代以来,说书在民间很盛行,说书人说到情节精彩处,观众兴致最浓时,把醒木一拍,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停住了,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对下回的分解非常期待。同样,易中天在说三国时,也利用了观众这一心理,常常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在课堂中,假如我们能很好地采用这一艺术,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穿插故事,开阔学生视野

翻开于丹的《论语》心得,你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旁征博引,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内涵。如里面孔子提到交友一要“仁”,二要“知”,就引了晏子车夫的故事;为了阐述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引用了“和尚背姑娘”的故事。这些趣味横生的故事稀释了《论语》的浓度,于丹像一位优秀的调酒师把一杯杯酒调到恰倒好处,送到了观众的口中,观众轻松地品到了酒的醇香。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假如能适时引用故事,能增进对文章的理解,给课堂带来不少乐趣。

古代文学小故事范文第5篇

一、问题的提出,要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置一些新颖的问题情境,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在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导入时,引用西欧的话: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中国人利用自己的辛勤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外国学者曾感慨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这一问题时,引用鲁迅的话,汉字为什么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一问题时,先讲一个小故事:在未来的某一天,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米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这个现象怎么解释,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电视剧《西游记》中所说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可以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释,这样把深奥枯燥的理论变得浅显,便于学生理解,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所以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通过教学问题的设计,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性、要循序渐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辅助条件,去构建新的思想和概念,而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的思想和新的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不能过于简单,问题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持续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会挫伤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设置过渡型的问题情境,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降低难度。总之,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而且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问题的提出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