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2012年7月,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0周年,以“百年启功与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在会上,启功先生的高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仁珪先生以先师为例,讲述了如何向启先生学习为师之道。

纪念启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地学习、研究启先生,而启先生值得学习、研究的地方太多了,今天在北师大举办的启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我只想谈谈如何向启先生学习当一名好教师。当然,学习当一名好教师所包括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如何“行为世范”。而我这里仅想从纯业务的角度谈谈如何向启先生学习教书。

首先要尽力学习启先生作一名“通才”式的教师。众所周知,启先生精通各种学问,包括文学、文献学、文物学、小学、史学、民俗学、红学、佛学等等,而且又是书法、绘画大师,堪称他谦称的:“庞杂寡要,无家可成焉”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大杂家”。而解放后苏式的学科分类,完全不适用于启先生。我甚至想,当初辅仁大学并入师范大学之后,当时的领导一定很犯难:究竟把启先生分到哪个系?中文系?历史系?还是美术系?分到中文系又该分到哪个教研室?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民间文学?那时还没有什么书法系,如果有,也许就分到那里去了。而最后分到古代文学,又让他教哪一段?先秦?唐宋?还是明清?众所周知,启先生分到古代文学教研室之后,最反对的就是机械死板的分段教学。他曾将把古代文学分成三段或四段比喻为吃鱼,吃鱼可要“中段”,但鱼的中段能硬性规定从第几片鳞起,到第几片鳞止吗?文学的发展难道都是随一代帝王的兴起而兴起,又随一代帝王的灭亡而灭亡,从而可以硬切成几段吗?正因为启先生反对死板的分段,提倡通学,提倡要打下广博的基础知识,提倡对自己非本专业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并巧妙地比喻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把文献学、小学①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到文学的教学中,并戏称这样的学问为“猪跑学”。所以他的教学才能那样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点面结合、举一反三,有如高明的全科医生,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教师,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先秦《左传》的,却教不了汉代的《史记》,尽管这二者之间有那么紧密的联系;教宋诗的却不知宋诗的特点实际滥觞于唐代的韩愈等人。自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就是破碎的、肢解的,那怎么能教会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呢?事实证明,过细的分科绝不利于教学。所以我们应提倡教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古今中外,乃至三教九流都应该略知一二才好。

其次要尽力学习启先生,多讲一些自己的东西和独家的心得体会,少照本宣科地讲一些人云亦云的教条。如果上一条说要学他的博大,这一条就要学他的专深。读启先生的著作和文章,听启先生讲课,我们从不必担心,他写的、讲的,会与别人雷同,因为那都是他自己别具匠心、别具只眼的见解。启先生虽没有大部头的文学史著作,但却有极精到的见地。郭志刚先生在《启功先生二三事》中曾回忆启先生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说:短短二十五字,天上,地下,东西南北,都写到了。东字虽未出现,那晓字已托出东方气象,堪称“二十五字景”。此情此景,在天地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了?那就是“泪”。什么泪?离人之泪;有多少?把大片霜林都染红了。如果为了新奇,改成“总是离人血”成不成?不成,因为那样就会破坏送别整场戏的抒情气氛,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这是艺术必须的“准”。解释得多么精彩,又是多么的简明扼要,绝对是精辟的一家之言。同样的例子还很多,例如讲孟郊的苦吟,而举《闺怨》为例:“妾恨比斑竹,下盘烦怨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讲白居易的浅易而不失韵味,举《勤政殿西老柳》为例:“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都是极为精到,但又被一般文学史家和诗词选家所忽视的作品。再加之如上对“碧云天”那样精彩的讲解,学生的眼界和水平马上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就是水平。

再如要学习启先生提倡学生动手的能力。对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所谓的动手能力,就是写作。现在中文系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视不够。而有些学生又仅仅满足于现代文的写作,有些人还为自己能写一些带有点小资情调的抒情散文和新诗而沾沾自喜。对于古文和古典诗词的写作则没有任何要求。这是一块很大的缺陷。严格地说,上了四年中文本科,甚至再加上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仍从未写过、也不会写古文和古诗词的学生,是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而此病的根源还在教师。很多教师,甚至是教古典文学的教师本身或无暇写作,或不屑于写作。这又与我国长期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的中文系始终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即认为中文系是培养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的,而不是培养作家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科研方面只重视写论文,在教学方面只习惯于采取“嚼馍与人”地、人云亦云式地、照本宣科地讲古代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创作的经验,自然对其中的甘苦、奥妙缺乏由衷的体验和亲历的探究,因而对古人的文章诗词之妙也就缺乏亲历的直觉和只有实践后才能得到的真切体悟,讲解起来就难免隔靴搔痒,不知所云,难以提炼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启先生的讲解为什么能那么精彩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写得一手好文章、好诗词。他不但自己重视创作,也特别鼓励学生动手写作,有些作业特意要求学生用古文完成。有的学生练习写点诗词请他指点,他比收到一份认真完成的作业还要高兴。这对直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大有裨益,很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为师者好好效仿。

另外,启先生带研究生还有很多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如到研究生的宿舍去开课,让研究生到自己家中来听课,而其授课的方法又有独到之处,他戏称之为“熏”,戏称为“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强调一对一的因人施教,这其实是他对老校长陈垣先生教育理念很好的继承与发挥。在此不能尽述了。

以上所谈,可能因专业不同,实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其指导思想和根本精神却是相通的,即要想做一名“学为人师”的教师,在业务上要既要广博,又要精深;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时要因人施教,循循善诱。无论专业怎样不同,我们都应很好地继承他这些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力争作一名像他那样的优秀教师。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换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步,教师点评阶段。教师在学生讲授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正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进行补充和强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利用角色互换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口才表达能力、课件制作等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了互教、互学、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三、以“诵读法”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诵读教学法自古便有,“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文章,二是凭借记忆背诵。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主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让学生大量诵读甚至背诵作品,这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可行的方法。诵读一方面可以是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或者播放名家诵读音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诵读基本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是学生诵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诵读、集体诵读和分角色诵读三种形式。对于短小的、相对简单的诗词可以采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对于感情比较强烈复杂的可以采用个体诵读的方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如果能够读出李白强烈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大半。而对于有一定叙事性故事的篇章,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可以找学生分饰张生和崔莺莺进行分角色诵读。学生只有通过熟读作品,沉浸于审美的享受之中,才能陶冶性情,开拓视野,提高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等原因,也许对于某些作品中的精神、感情无法理解和把握,而当他们默诵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慢慢体会,并于其中时时受到陶冶。因此,适当布置诵读甚至是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且及时地检查、督促,或者在期末考试中增加背诵知识的考核,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以“多媒体辅助法”增加古代文学教学的活力,拓展课堂容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大多数课程都纷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如何使用多媒体是文科专业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追求什么,怎样把传统用语言表现的古代文学具象化,增强原本只有靠语言和纸质教材共同构成的教学立体感,让板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接受知识更为广泛。同时作为以情感为主题的文学,如何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表现人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只是单纯地把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教案,学生由原来的记笔记变成了打印、复制笔记等,这就完全背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链接丰富的图片、古代名曲、配乐朗诵、相关评论以及音像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板书来完成的。比如,在先秦文学的讲授中,学生对那种久远的历史感无法把握,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和考古资料,帮助学生能够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在讲解《西厢记》时,选择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演唱的电视剧版《西厢记》,让学生欣赏惊艳、闹斋、长亭送别等折的表演,课堂效果非常好,平时对戏曲比较反感的学生,也开始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在课上插播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爱课程、中国公开课、百家讲坛等名家讲座的精彩片段,丰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多媒体使用上,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排斥,教师要扬长避短,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引入课堂。

总之,“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中国古代文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等专业应用能力。

作者:吴凤玲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大兴.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黄桂蝉.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传承积淀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然而,很多学生提到古文古诗的学习就兴趣索然甚至有些反感,不知道咬文嚼字的学习那些“之乎者也”到底有多少用?做了近二十年的教师,和很多教师一样,一提到古文古诗教学就满是困惑,不知道在教学上是重文学鉴赏阅读还是重字词落实,是重情感人文熏陶还是重工具技巧,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心驰神往?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古文的教与学,一直是有很大困惑的,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提到的一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所以,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把古文学习做到“知、情、意”一体,让学生真正走近古代文学,全面的吸收我国的文化,塑造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饶有兴趣自主的学习古文,成了我们教师在古文教学中必须得思索与探究的课题了。

二、如何做到“知”“情”结合

我在课堂实践中多次与学生的接触,让我转变了文言文古诗词鉴赏的观念。因为学生在初中古文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背诵翻译”思维,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又有大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当我一提到要上整单元的文言文或者诗词,学生就是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平时较为认真的学生则早已未雨绸缪,着手读读背背的工作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就结合我个人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课例,简单的来谈谈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应该做到――有章可循,明确教学要点。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生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一个教师能给与什么。所以,同样,在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有章可循,而这个“章”就是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明确自己的教学要点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要明确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关键,那么,古诗文的教学和现代白话文的教学就能融会贯通。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将重点放在文学理论知识上,因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就需要其专业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对学科间融会贯通的能力的培养。在此,本文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同时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而作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各科知识的过程中,除了体会其中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习其中的精神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 

 随着当前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刁难”。面对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逐渐趋向于复合型人才。而这些则使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首要难题。此外,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我们应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价值,即所谓的社会效益,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思想、社会公德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其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汉语源远流长,承载着整个国家的辉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有偏差,由于历史、文化、区域差异,错字别字、不规范用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二)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实践应用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具备较强的优势。而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其核心在于“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强化。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模拟招聘情境,锻炼学生口才:自我介绍、面试问答……。因为口才并非单纯的能说会道,它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的综合体现,是用人单位在较短时间内最快获取对应聘者的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手段。教师在模拟招聘或面试结束后对学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单纯的诗词鉴赏等理论教学就与学生的才思泉涌、妙语连连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起来了。 

(三)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例如:2011年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留学生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就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母亲。这虽是个案,但也要引起重视。教师教授先秦诸子散文孔子的《大学》:“为人子,止于孝”时可将“孝”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符合孝道,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的要求。不爱父母焉能爱他人?不爱家庭焉能爱祖国?以此类推,将“爱国”、“礼仪”等美德也作为专题,既学前人文才,又品思想,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师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春. 关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的建议——以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学实践为例. 民族教育研究, 2010, (5): 43-46. 

[2]苏晓芳. 汉语言文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 144-147. 

谈谈对古代文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苏诗诗歌 比喻艺术 取譬设喻 巧比妙喻

苏轼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在其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多。欣赏他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极善于运用比喻,诗歌中精妙比喻,俯拾皆是。值得称道的是,苏诗比喻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独具风格。在此,我谈谈欣赏苏轼诗歌比喻艺术的体会,以就正于同行。

一、取譬设喻,变化多姿

在苏诗中,从用作比喻的事物看,大体上包括以物喻物、以物喻人、以人喻人、以人喻物等形式;从喻体和本体的关系看,明喻、暗喻、借喻这三种类型也皆具备。我们可说苏诗用喻确实“无不可比”,可见其比喻的丰富。但是,苏轼诗中的巧妙比喻、丰富多彩,尤其体现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上。

1.词比。

在苏诗中,有些比喻是用一个词,即一样东西作比的,如《和子由踏青》:“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麋。”以“瓮”喻茧之大,以“麋”喻羊之肥。也有用一个词组作比的,如《游灵隐高峰塔》:“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分别以“攀龙蛇”、“坐牛羊”两个词组喻古松、怪石之形态。

2.句比。

在苏诗中,有些比喻是有一个句子来完成的。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比喻人生漂泊,这是苏轼有名的譬喻,后来演变成成语“雪泥鸿爪”。

3.篇比。

苏轼最为人传诵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以游山观景比喻为人处世,含有深刻哲理。这是以整首诗来作比喻的。

4.连贯比。

“用一联串的不同喻体形象比附一个具体形象或一个抽象概念”,这种比喻方法人们称之为“博喻”,它“不仅能增高诗的形象的密度,尤其能突出本体形象的特征”。如《百步洪》诗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诗以七种形象作比,错综利落。钱钟书先生说:“一联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服在诗人笔下。”陈尔东先生说:苏诗之喻“不止用一种形象来比喻一件事物,常是像明珠一样,不是一颗,而是一串;像射击一样,不是一发,而是连发”。这些话都可以认为是对苏诗博喻的恰当评价。

5.联想比。

一般比喻都是紧扣相似点,这是常规。而联想比则用的是“不是之似”,即要通过联想理解相似点,找到相似处,这种比法人们称之为“曲喻”。如《舟中夜起》开头两句:“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用的就是这种比法。纪昀评论说:“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此从“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化出。诗中是以雨声比喻风吹菰蒲的声音,相似点在声,但不指明,让读者去想象。

6.双关比。

这种比法即在相似点上增加一层双关的意思,比中有比,喻外引喻,这也使得比喻不同寻常。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用西施之美喻西湖之景,不论在什么气候,都是美丽的,形象地写出西湖的美丽多姿。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这诗中的比喻,便会发现此中还有一层双关之意:西湖或晴或雨都可见到它的美姿,又喻示人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

在上述比喻方法中,词比、句比、篇比主要是从比喻的语言表现形式上说的;而从比喻方法上讲,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都是较为巧妙有味的,比起一般化的,单纯以相似点作比的比喻,可以说要更胜一筹。这些比喻之所以新奇巧妙,“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就在于以相似点为中心,赋予更多的艺术因素,就像音乐里加了和声,又像烹饪时佐以调料,因而使人读之余味无穷。

二、巧比妙喻,新颖别致

以上对苏诗的表达形式、方法所作的分析,足见苏轼用喻的丰富多彩,变化多姿。再从其表达作用和效果作进一步赏析,更可见苏诗比喻新颖别致、独具风格的鲜明特色。

1.用比喻描绘细腻的景致。

在《游金山寺》诗中,诗人用“微风万顷靴纹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来形容冬季江波和傍晚的云彩,把微风吹起的江面上的小小波纹,比作皮靴上的细密的皱纹,把留着残霞的暮天色彩,比作鱼尾的赤红色。真可谓观察入微,贴切生动。《吴中田妇叹》描写秋雨连绵,农民无法收获庄稼:“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写南方气候潮湿,又加连日阴雨,于是耙子的木柄长出了菌子,镰刀生锈像穿了一层衣服。这里更可看出诗人观察描写的细腻,比喻巧妙妥帖。

2.用比喻显示磅礴的气势。

苏诗的浪漫主义反映在比喻上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以比喻表现磅礴气势,流泻奔纵,势不可挡。苏轼在《有美堂暴雨》诗中,以“天外黑风吹海立”来形容暴雨铺天盖地,迅猛异常。又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丈敲铿羯鼓催”分别形容横流四溢的雨势和震耳欲聋的雨声,前句从江水猛涨来写雨暴,后句从雨声之大来写雨暴。这一联比喻颇具匠心,暴雨之势渲染得十分突出。尾联更是想象奇特:“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写天帝来这么一场暴雨,有如以水洒面唤起“谪仙”,要诗人为暴雨倾泻出如琼似瑰的好诗文。构思之新奇,比喻之巧妙,不能不使人叹服。

3.用比喻表现深婉的情致。

《海棠》一诗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髟伦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中写春风吹拂,海棠如温柔美女,写香雾笼罩着的月亮如多情男子,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尤其是对月下海棠的喜爱,宁可牺牲睡眠通宵观赏,而经过这花月相互含情的一番比喻,更可见诗人对好花佳月的一往情深。

4.用比喻蕴涵深刻的哲理。

苏轼有不少这样的好诗,写景设喻既表现景物之美,又包含耐人寻味的“理趣”。如《题西林壁》,诗的开头总写庐山“远近高低”的不同形态,然后笔锋一转,对“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山势多变发议论,以游山观景来喻为人处事。欧阳修《远山》一诗也是写看山感受:“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但他只停留在看山感受本身,不像苏轼提出了一个具有哲理意义的问题: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因而认识事物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诗人看山悟出这个道理,便以看山作比喻发表议论,这是对比喻的创造性运用,比喻当中使引人入胜的景色、耐人寻味的诗意与发人深省的道理融为一体。其它像“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f岩”,“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了无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都可谓以比喻表现哲理的好诗句。

我们从对苏诗比喻的形式、表达方法和效果上分析,不难看出,苏诗用喻确实是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独具风格。苏轼在评吴道子的画时就曾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两句话也可看作是他对自己诗歌比喻的自我评价。

认真研究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亚里士多德曾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这是对比喻艺术手法的高度评价。苏轼熟练地驾驭比喻这匹骏马,在艺术的广阔原野上驰骋,创造出许多美丽的诗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宝库,我们用“天才的标识”来给苏诗的比喻以评价,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