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独立;开设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从课程构成而言,它应该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专题选修课程,这些内容组成相互补充,才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学面貌和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体系性。

然而,目前在大学汉语言文学院系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开设情况不尽相同:有些是分开开设的;有些是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合并学习的,却往往只配套发教材,仅作为文学史教学的补充或参考,并不独立开课。随着“全面发展,合理调整课程课时”要求的实施,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和选修课课时减少的情况,各专业院系普遍开始重视作品选课程,将其独立开设。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自身存在学术含量低,辅意味强的特点,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都不重视。因此,本文即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独立开设的意义略陈管见,以为商榷,希望能引起更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以共同提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水平。

一、为学习文学史进行铺垫和打下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并从理论的层面分析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特点和探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文学流派及现象的形成原因。按理来说,这门课必须要有充分的作品阅读量作为基础,具有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具体感知作为前提,才能真正掌握和领会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和价值评判。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应该承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准备和补充任务。由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普遍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是指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学史前或与此同时,能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状况有一个直观且较为全面的把握,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多种文学样式的作品展示古代文学的基本状况,不必侧重理论性的分析与阐述。“代表性”是指作品选课程应该结合文学史课程的框架线索,结合各朝代文学史发展的特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作品,为学习文学史进行铺垫和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所构建的框架下理解文学作品,比起读者个体对于作品领悟的美学感受,更加强调的是理论阐述和价值判断。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不能停留在词语典故的注释和内容理解的层次上,而应针对古代文学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从优美的语言和形式入手、进而理解典型的意象内涵、把握细腻和复杂的情感、感悟独特的情境等等的感受能力,由此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另外,《中国古代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还要让学生掌握描述、分析作品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述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古代文学的欣赏氛围,对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学习古代文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少不了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即对某一特定作品的相关材料,如史实、作家传记、古注、评论、其他有关作品等的索引、选择、理解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它在某个或某些作品系列或时代背景中的关联性,它的精神意义也是在历代评论中累积而成的。所以,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往往特别依赖对相关作品和资料的掌握程度。理解字词,需要查阅《辞源》、《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字典》、《说文解字》等;了解写作背景,需要翻阅作者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的史料;理解作品内涵,需要洞悉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了解作品的影响,需要涉猎历代后学对其的品鉴评语……教材中带注释的选录作品数量极有限,如果仅限于此的学习,一来是和文学史例举篇目重合,二来也远远未达到古代文学阅读应有的数量。最有意义的是,通过独立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能够拓宽开放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水平。

基于本人这些年来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感受,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应对目前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可以不尽相同,但不能忽视的核心是应该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论学习作基础铺垫。与此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能力,广泛而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这也将有利于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思路窄、缺乏理论深度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不仅仅是将其看作一门附属的课程,一定能改善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喜爱古代文学的兴趣,让更多优美的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3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第2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加强他们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第3篇

儒家思想中提到的“用世精神”,其一般展现在修身和治国以及平天下等方面。其表达的含义就是人生于世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且展现自己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用世精神”核心是提醒世人应该以及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与社会,对人生充满了激情,要勇敢面对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磨难,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儒家思想中的“用世精神”还警示人们,虽然社会生活中人类的作用力十分小,难以改变人世间存在的不幸和磨难,可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与努力,就算无法改变现状可以能够做到无怨无悔。孔子是儒家思想中“用世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其一生都在为社会和治国之道所奋斗与奔波。尽管未能实现自己远大政治理想,可是其成为了圣人。在某个方面而言,在古代若想实现从政的理想,就必须受到君主的赏识。对此,在政治方面而言,大部分文学作者只有利用文学创作方式,才可以使世人知道自己用世才能。通过分析我国古代的所有历史文学发展流程,不断是李白、范仲淹或是苏轼等,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各个程度方面都展现出“用世精神”,并且在文学作品表达时因为作者处于用世的阶段存在差异,所以表达的文学情感也就不同。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儒家思想

(一)文学载体中展现的儒家思想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具备各种各样的载体方式,在各种载体方式中所展现的儒家思想也存在一定差异。从儒家思想中的“用世精神”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若想展现出儒家“用世精神”,就要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呈现文学性和服务性与一身的精神思想,对此该过程形成了大量的文学体裁类型。同时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在各种程度上都展现出了作者“用世精神”。而有些文学作品不仅充分表达的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深刻呈现出儒家思想的“用世精神”,还展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例如李白的文学作品,具备独特的个性,其是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再如陶渊明,其展现的是田园风情,是田园派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治国用世之道,尽管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用世精神”,可是也存在比较浓厚的个性与人格特征。另外,从文学发展史方面而言,文学发展在时代变迁和朝代的更替下,形成了各种文学风格与体裁,比如说诗歌和小说,而唐代传奇是十分辉煌的一页。我国唐朝传奇小说的初期创作目的具备比较强的实用性,关注创作文学作品的验证和文学作品创作人员的诗文以及写作造诣等。同时传奇小说具备的特点就是创作过程给连贯和情节跌宕起伏以及创作时间比较长等,尽管在儒家思想表达方面不如诗歌方便和快捷,可是表达的意义更为深远,同时比较通俗易懂,有利于百姓阅读。经过对两种体裁文学作品进行研究与分析,其中诗歌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受到君王的赏识,然而传奇小说比较关注的是百姓生活过程,对实现自我理想完成警示。比如冯梦龙《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等,都在向百姓传导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文学作品中展现的崇德重情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和秩序,儒家对人类塑造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等方面,还有三纲五常的秩序等。虽然有效思想已无法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可是部分思想依然是社会所需求的。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部分诗文都展现出儒家精神,比如说鲁提辖和金氏妇女并未谋面,但是听说父女俩受到镇关西的欺负,就教训了镇关西一顿。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出难分难舍之情,还有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仅安慰了朋友,还安慰了分离而无法相见的朋友之情。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都展现出了儒家思想。另外,建立于人生理想追求和自我完善以及消极淡然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实现了奇妙的融合。比如《屈原》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上述的几种思想。在这个方面而言,古代创作的文学作品一般表达的是对祖国和乡土以及友人的热爱,也表达对封建统治下一些黑暗势力的恨,其是质朴和单纯的观念。

(三)文学作品创作方式展现的儒家思想

在儒家思想的“用世精神”方面而言,从诗大序阶段的“言志”思想慢慢发展至“情态”思想,再从“写意”思想发展至“传神”思想,一系列思想方式使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创作方式方面,更加注重对创作人心理状态的强调以及表现,并且实现内在精神和神韵的统一,而此过程主要沿着浪漫主义不断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受到儒家思想的“用世精神”影响,我国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人基本上全是表现型的创作人,并不是再现型创作人类型。比如杜诗一般比较少提供现实主义的细节,就算在“三吏”和“三别”而言,依然是将主观情怀抒发作为主体,其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人所揭示的现实,一般建立于积极入世情感与态度上,在本质上而言,其是具备部分写实成分的抒情诗。另外,例如孔子周游列国,不断游说各路诸侯,希望可以得到君王的重用。虽然孔子最后并未实现人生理想,可是在后续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并没有提及用世追求的有关事迹,主要表达出了孔子的自我感受和感悟。由此表明,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人儒家思想的“用世精神”,在文学作品相关表达方式中得到应用。

三、结束语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第4篇

关于空白,“原指书画作品中笔墨未涉及之处,介入文学以后,其涵义就更为广泛起来,它既指物理领域的语言文字的形式空白,也指心理领域的审美意象空白。文学的审美和创作都具有空白的特征。空白的观念和形式在文学审美和创作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独特作用”〔1〕,由此,文学审美和创作中空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空白理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空白理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化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大多讲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在言外”的含蓄美,而对直白式的感情表露不甚欣赏支持。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能够感受到那种余意未尽的滋味。《诗经·秦风·蒹葭》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通用的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云:“河滨芦苇的露水凝结为霜,触动了诗人思念‘伊人’之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2〕63诗中的“伊人”,以及“ 凄迷恍惚”的艺术境界均具有“空白”的体味空间。再如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祖” 的晏殊,其《浣溪沙》云:“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本首词在伤春怀人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夕阳”、“落花”两种流逝难返的意象,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情爱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时光迫促、生命有限的沉思和体悟〔2〕29。通过上述举例不难发现,文字组合形成的效果往往远超出表面的字意,究其原因,文学作品的空白化描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最美的事物,不是对其进行面面俱到的精细描写,而是象写意画似的通过简练的笔法,把事物的内在神韵传达出来,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因此,具体到古代文学的教学,既然所涉及的对象内容本身就存在着空白性的描写,那么让学生感受这种空白所带来的审美感觉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2.文本解读的“诗无达诂”

所谓“诗无达诂”,是董仲舒论《诗》的一个重要命题,揭示了古诗欣赏的一般特点。《春秋繁露·精华》云:“所闻《诗》无达诂。”达即通达、晓畅,诂即解释、阐说。此命题说诗没有通达完备的解脱。“诗无达诂”为汉儒们解诗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从诗歌欣赏角度看,此论又有合理处。诗歌以含蓄委婉为审美特点,言在此而意在彼,味外有味,象外有象,诗中的意义空白为读者发挥想象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可有不同的解释〔3〕94。的确如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生活经验、学识理解等对诗歌——文学作品做出自己的阐释。既然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像数学计算“1加1等于2”般精确,那么除了文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义之外,背后蕴涵的深刻含义读者可以进行再创作式的阅读理解。如对《诗经·卫风·氓》的主旨意义,《诗序》认为:“《氓》,刺时也。宣工之时,礼仪消亡。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背弃。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偶。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佚也。”此种论调当然是以封建的观点歪曲理解本篇的思想意义,实际上,“本篇题旨和《谷风》相似,也是写弃妇之作。篇中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感情悲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首诗可以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同解释,这其中与“诗无达诂”的观念不无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读者应该对文学作品做出正确、恰如其分的合适分析,而不是歪曲作品的价值意义。从另一侧面来看,文本解读的“诗无达诂”为空白理论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3.创作者主体思想观念的限定性

尽管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空白描写,文本解读亦“诗无达诂”,但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这些都不能成为读者随意发挥,不顾文本做出不符合实际解释的借口。相反,读者应该更加深入细致的研读作品,结合具体的作品情况进行解读。在这里,为说明读者运用“空白理论”的可行性,主要对创作者的主体思想观念给予简要介绍。

文学作品都渗透了写作主体的思想观念,不过,对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而言,其写作者的思想观念往往都不外乎受到儒道释三种思想的影响,更确切地说,都不脱这三种思想观念的范围界限。儒家认为,文学的价值及功用就在“以文载道”,文是为“道”服务的,强调儒家的现实政治作用;而老庄道家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言不尽意”,主张“得意而忘言”,“行不言之教”。这些思想观念无不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我们从陶渊明、谢灵运、王维、苏轼、曹雪芹这些一流作家的作品中均可见出 〔3〕。简言之,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作出的概述:“《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古代文学的优秀之作,都是受作者思想观念的影响,而创作者的主体观念又大致不脱儒道释,这样就为读者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空白理论”的应用亦不致毫无规律,无从下手。换言之,可以从读者的创作思想观念入手,合理地发挥“空白”之处,以对文学作品有全面细致的把握。

二、空白理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目前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要点。可以说,讲授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对相关问题做出更为深刻准确的理解。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说,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只能采用讲授法,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知识之外,更应该从获得的知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就有了其必要性。而此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方法,它是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扩展式的阅读,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辨别,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最终对问题给予全面深刻的阐释。

转贴于

具体到古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型的学习模式更是可以无处不在,随时进行。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爱情婚恋的诗篇很多,但具体到不同的文本之中,又具有不同的情感特点,甚至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很多看似描写爱情婚恋的诗篇,却具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寓意,有着诸多“空白之处”。本文由收集整理

在此,仅举曹植的《美女篇》为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此首诗歌,看似是对美女盛年不嫁的感叹,篇中对美女外貌美、装束美、品质美都给予了大量的笔墨,如此般美女却“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不禁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诗歌表面描写的为爱情,而实际上,“本篇是以美女比喻君子,用美女的盛年不嫁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反映了作者壮志未伸的苦闷。”〔4〕通过分析可见,文本的表面意思与内在蕴涵有隔离之处,而其中文字表达的空白部分,需要读者“知人论世”,依据相关的文献材料,传统文化的特点等等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得到答案。而由此诗,联系到封建社会女子的身份地位,其中可以言说的又何其少!

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步让学生对看似没有疑问的内容,换个角度,或者结合所学,结合知识积累等给予充分发掘,补充文本背后的空白,这样既可以提供文本解读的多角度性,用不同的视角解释文本的深刻内涵,同时,对内化学生的知识储备亦有极大的辅助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研究型的学习模式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特点较强,日常学习、生活接触的信息繁多,各自的兴趣爱好有所差异,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更是无所不包,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体均有众多佳作,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百花争艳,各有姿彩,而只有对古代文学中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发展的时代历程和特色。落实到学习过程中,除了老师的讲授之外,学生可以成立相关的学习兴趣小组,互相交流,启发,充分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这里的空白包括作者创作构思写作之过程,作品文本的表现张力等,以便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兴趣小组,必须重视实践,也就是说,依据所学到的知识,兴趣小组的学生或是要亲自进行相关的文学作品写作,或是亲自表演作品内容,或是组织实地参观等等,在实践中体会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比如可以成立诗歌创作小组、戏曲表演小组、社会文化考察小组,当然,这些小组亦不是割裂的存在,学生可以成立参加不同的组别,目的是让古代文学的学习不仅有纯文本的分析,而且能够多样化,多角度挖掘文本背后广阔的空白意蕴,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优秀文学遗产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思维与视角;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25-01

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从作品鉴赏本身看,传统的鉴赏方法往往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多方面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肢解一部作品,可以说全面有余但个性不足,虽然“面面俱到”却难以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而且只是就作品论作品。为此,我们应该跳出来,把作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探讨。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转换鉴赏思维和视角,结合传统经验和时代需求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改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是通过改革转换学生的鉴赏思维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学有所用,有利于我们的实际需求。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实践探索

( 一)创新性思维

当下,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任重而道远,古代文学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有一定的担当和责任,那么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古代文学的课堂上,要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我们首先从古代文学课堂上的作品鉴赏思维入手,其研究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眼,以“教学相长”为基本原则,以“实现课堂和课外双重效果”为根本目标,去进行创新性探索。争取营造一个语言新、问题新的新的和谐氛围,使教师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创新性思维具体表现为:

1.从教师的角度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现象并不少见,通常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多方面鉴赏并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肢解一部作品,虽然“面面俱到”却难以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更缺少联系实际需要这一层面。大多数学生也是被动去听,记笔记、背笔记来应对考试,理解、感受、体验文本并学有所用付诸于实践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对教师来说,改变传统教法、设计好课堂、增强自身修养尤为重要。改变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全新的观念融入到课堂当中。当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时,可以把一些新奇问题穿插融入进来,如: 提出“你自由吗,庄子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 庄子超凡绝俗,追求自然、自由,孔孟周游列国,致力于实现仁政的理想,追求建功立业,他们谁更可贵? 谁更可取? 在当今社会,是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庄子? 这个社会还需要他吗? 你想成为他吗?”等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创设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去回答问题,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见识,拓宽视野,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把这样的状态和创新性思维投入到教学中去,才会更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教师自身的思维视角不断更新息息相关。

2.从学生的角度

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 要求他们也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其逐步适应由束缚到自主,由思索到讨论,由体悟到创造的过程。课上自读并思考讨论回答出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课外学生大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开展一些定期交流、辩论比赛的活动,一方面检验了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使这个收获有了一个施展的平台。

(二)综合性视角

很多研究者已从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选择采用针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需求去探索,具体表现为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角。

1.审美与实用相结合

文学作品鉴赏的根本还是要注重所具有的审美性: 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关照作品,从艺术美、情感美等角度去评析作品,比如: 我们赏读陆游《钗头凤》,要抓住其音律节奏和谐的语言美,那透过“一双红酥手”的间接形象美,还有那“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美人、美酒、美景的境界美,这些都是艺术层面的审视,我们还应该把握作品的情感美,堪称千古绝唱的爱恋与相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让我们在审美愉悦中享受到了这种人类普遍情感,感应到人美情更美。除了审美,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现实的应用。比如: 在注重鉴赏审美的同时,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学生的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自己的专业及实践技能。如果针对考研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外找一些相关的历年考研试题,在鉴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一提,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复习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偏重。如果面对部分未来要做中学教师的同学,因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模式存在问题,如何适应并改变中学的教学,在鉴赏教学中也可渗透并涉猎到相关的层面。还有很多同学毕业要从事其他的工作,如: 文化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办公室管理和文员、秘书工作,那鉴赏时的思维训练及领略精神内涵的层面对其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帮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应坚持传统文论和西方理论相结合,使理论丰富起来,更能全面地阐述作品。比如: 通过中国传统与西方现论相结合解读杜甫的《登高》,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自然要用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样的传统文论,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进行更具体深刻的分析。在赏读过程中,我们可运用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的文本有很大的关联性,研究文本应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探讨,所以我们应以这种开放性的视角去审视《登高》,把其放在唐代甚至整个诗歌史上研究其地位和价值更有意义。解读作品应该多维度,作者、作品还有读者,如果从不同时代读者对《登高》的阅读接受来加以补充阐释,可以丰富我们对其的解读。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适时地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 作品鉴赏就是评价作品,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写一写短小的文艺评论,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基础。还可以针对所讲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即兴地创作,例如散文、散文诗等文学文体,要求学生课下将课上所写加以整理,并在下节课前加以点评。而且如果鉴赏的篇目很适合朗诵,也可以给学生上讲台上诵读的机会,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