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作品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边缘化 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①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③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
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④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⑤。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⑥。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⑦。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⑨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⑩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
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
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①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②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③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④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⑤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⑥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⑦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⑧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教学古文的时候,既要解决字词句和有关常识的问题,又要进行文学欣赏教育。与现代文的文学欣赏教育相比,古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更为深刻与细腻,而在很多方面又没有现成的分析模式可以依循。特别是文言文诗词的教学,其欣赏的角度更是千变万化莫衷一是。这样就使大面积教学古文的赏析教学显得水平不高,讲析、点拨、指导不到位。解决的策略如下: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
古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落实到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古文中的特殊句式等,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从而真正理解作品的主旨大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在实际的教学仅仅注重教师的“讲”,那么往往是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但是面对课外古文的时候又是一头雾水。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突出传授阅读的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教材中的《捕蛇者说》,教师可以采取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内容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采取中间突破的方法,扣住“我”与蒋氏的对话,尤其是蒋氏的哭诉,以此了解蒋氏的悲惨遭遇,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纵观全文,引导学生从表达形式上认识文章开头叙写蛇毒的目的以及“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并且抓住文章主体部分的几组对比,进而认识蒋氏冒死捕蛇的痛苦经历,以及为下文主旨的揭示的铺垫作用 至此,学生对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产生了感性认识最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文章内容中去,从阅读与写作的相结合的角度,探究内容决定形式的思维轨迹,文章由蛇毒特殊的医药功能引出“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由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引出作者的感慨,由“更役复税”的设想引出蒋氏的哭诉,由蒋氏的哭诉联想到孔子所言“苛政猛于虎也”的论断,并以“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事实来佐证“苛政猛于虎也”的判断的确凿性,最后,作者寄希望于统治者,能从这篇“说”中得到一点信息。
这次的教学中,教学实践是从内容——形式——内容,这样学生也就会初步了解到阅读古文的一般方法是内容——形式——内容,也就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再由本质到现象的领悟过程。
二、利用教材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中所选的古文都是文质兼美,学生在阅读这些古文的时候,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通过文中的美的因素,诱导学生展开想像,亲身去体验、感悟。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很多,就像是朗读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想像,把课文中的情境再现。
例如,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类写景散文时,就可培养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再造性想像,把握其整体的美。作者在文中描写出了特有的情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该文是前景后情,有近景:潭中鱼戏;有中景:闻水声、伐竹道、见全石为底,翠蔓飘拂的小潭;有远景:斗折蛇行、不知其源的小溪。近、中、远景共同组合成一幅整体画面,画面的背景给人以僻远、幽静、孤冷、凄清的感觉,而在这一背景上突现的则是坐在潭上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人——柳宗元。此情此景不正突出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之特殊吗?教师在学生再造性想像后插入作者贬谪永州的遭遇,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通篇表现一种“凄”情,一种“冷”境,对字、词及修辞材料的掌握也将更加准确,体会更加深刻,对于此类的文章,学生也已具备了迁移理解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灵动最丰富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还能陶冶情性,让学生感受和品位美的语言,从而深化热爱语文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现代文和古文两个方面浅谈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的古代文学阅读教学中,要紧跟新课改的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甘其勋.运用文章科技引领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
[2] 周晔.学习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1期.
[3] 何兆一《语文美育散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核心是儒家和道家,儒家思想产生于先秦,经过历朝历代官方的提倡和自身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根基;道家思想主张探索宇宙、人生真理,是古代士人精神的依托之所,这两大思潮和来自外域的佛教信仰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的基石。唐朝散文家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里的“道”即是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想。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史部分详细介绍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潮流,选录儒、道、墨、法等诸子散文,这些文章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哲学著述,在欣赏这些美文的同时,也能了解诸子学说,如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儒,逍遥天地之间,与道合一的老庄哲学,表达社会底层民众思想的墨家和农家等。先秦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根基,其后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
讲述两汉文学就必须提及儒术独尊的思想形式,介绍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则不能不关注玄学和佛学,唐代诗歌与当时的音乐、绘画、社会思潮关系密切,讲述宋代诗文则必然与程朱理学和禅学相联系。虽然文学史对各时代的思想学术背景简而述之,但从总体上来说,通过古代文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尤其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文学前后相继,在数千年的文学发展中,思考社会人生、感悟生命历程是其永恒的主题。
读屈原的《离骚》,让人深深浸于对国家一往情深的热爱之中;读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对过往数千年的个体生命经历和时间、历史发展有了辩证的认识和思考;陶潜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而下令人追羡不已。李太白倜傥不群,诗歌热情激荡,千年而下,读之依然能涤荡心魂;读杜子美之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佞当道,武将好大喜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图景。先秦的诗文、两汉的文赋、汉魏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不书写和抒发了古代士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邃情怀,记载了古人对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
二、古代文学课程的历史思维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关系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悠久的历史被不间断地记载,从武王灭商,秦、汉易代的经验中,继任的统治者无不鉴于前朝,反思历史,形成了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古代文学课程以文学发展为主线,以“知人论世”的原则和方法分析描述,对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思想做了概述,在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讨论文学现象。袁行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的范畴,撰写文学是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文学作品中的史传散文也是历史文献,从《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张中丞后传》、《五代史伶官传序》等史传散文中,读者在体会古文笔法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历史文化,思考历史发展规律。
通过古代文学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社会风俗变迁等历史常识,在反思历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在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融入其中,使得如江河之水奔涌而前的时间更加丰富多姿,充满感性色彩。在古代文学史学习过程中,作者生平介绍环节,可以使学生体会多种多样的人生状态、情感经历、生命抉择,从而以古人的生命智慧充实启发自身的心灵与智慧,培养理性精神。先秦的庄子倜傥不羁,与道合一,以他的人生实践着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东晋陶渊明安贫乐道,恬淡冲默,开拓了属于古代士人的一片精神净土;李白风流潇洒,卓尔不群,身体力行了浪漫主义的人生情怀;杜甫忧国忧民,感念黎元苍生,历经艰辛,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寄寓身世之悲;辛弃疾文治武功,英豪一世,一腔爱国志向尽赋予短歌慢吟中;曹雪芹阅尽人生富贵贫贱,倾注一生,铸成红楼一梦。
文学是借助语言的形式唤起接受者的美感意识,实现个人自由意志的过程,文学史则把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置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中全面介绍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以及与创作相关的社会、宗教、哲学心理,很多古代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画家。古代文学中包蕴的丰富多姿、各具特色的生命历程可以让学生感悟生命,思考社会,培养其丰富的情感和理性判断能力。在学习古代文学这门课程时,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国家朝代兴衰、政令张弛,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变化、文人思想变化等,都互相关联密不可分。通过古代文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掌握东方美学独有的神韵,了解我们民族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而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丰富的、源源不断的养分,成为人文素养的精神源泉。
三、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学审美特质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关系
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
(1)意美以感心,意境之美可以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
(2)音美以感耳,汉语本身具有的乐音、节奏之美形成诵读效果;
(3)形美以感目,汉字为方块字,具有对称和谐美、肢体语言美和绘画语言美。
古代文学文情并茂,情理相兼,诗歌、散文、辞赋、戏曲、小说等各具魅力。从孔子的诗教,到文以载道,再到明清小说的说教,中国文学形成了优良的表现社会人生的传统。“兴、观、群、怨”奠定了文学与社会生活、个体情感体会的基础;“文质彬彬”又提出文学表现形式要有文采,具有外在的审美特质。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本着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原则,大量选取历代作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历代作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存在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和探索。屈原的《离骚》是古代文学中最长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作者以写实与虚构幻想相结合的手法,叙述其发愤图强、关心国家命运,遭小人陷害志向难以伸展,但又九死而不悔的高尚节操。陶渊明以他的人生经历,为后代士人营造了一份精神净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之情与读者心灵相通。李太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千年而下,依然令人动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以白描手法,抒写了离乡远游的孤独之情。
《西游记》的本色语言和奇幻的叙事艺术,《红楼梦》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聊斋志异》叙写的鬼神世界,《窦娥冤》所叙述的千年冤情,《西厢记》中凄美委婉的才子佳人爱情等,这些无不具有浓郁的东方美学特质。中华民族在三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无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文学作品,形成了多种多样,既独具特点又前后相继的写作手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古代是一个悠远而漫长的历史阶段,从中国文学发生至封建社会结束,几乎占去了中国文学史十分之九的篇幅,从这些遗留下来经过筛选编写的文学读本中,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近十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考查出现频繁,分值渐增。可见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文学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最大难点(甚至是盲点)之一”(刘真福)。那么,如何高效优质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呢?本文试结合接受美学来进行探讨。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其中姚斯承袭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伽达默尔的“理解视野”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提出的“期待视野”概念,对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有很大借鉴价值。
“期待视野”指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也应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感情,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联系。”(《文艺的大众化》)可见,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才能初步读解文学作品。如读《诗经·伐檀》第一章。首先,穑(sè)、廛(chán)、县(xuán)、huán@①(huán)等字音要会读。坎坎(砍树声)、干(河岸)、稼(种植)、穑(收获)、廛(一亩半地)、尔(你)、县(通“悬”)、彼(那)、素餐(白吃)等词义能解。“置之河之干兮“即置之于河之干兮”这个省略句式能懂。其它如知道伐檀、@②猎是怎么回事。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扎实地学习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但是,文学作品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发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依现实生活逻辑看这是荒唐怪诞的,但这种文学语言却极富审美功用。因为“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加以表现的审美意识形态。”如果仅凭语言文字知识、文化生活知识,我们读出的只是《伐檀》的表层意思,而读不出深层意味。读解文学作品必须能对其内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美与语言、结构等形式美进行感知、理解、评析,也即审美。所以,必须构建审美心理结构。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就是由此而发的。他认为“期待视野”由几方面因素构成:“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知的作品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这就告诉我们:(一)要熟知并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影视文学等文体的主要特征。这样阅读时就会有选择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如不能用读戏剧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能用读诗歌的方法去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也就是说平时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第四册主要是文学作品。我们可在作品教学前让学生阅读《中国文学鉴赏》(袁行霈)、《谈读诗与趣味培养》(朱光潜)、《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现当代小说鉴赏》(杨义)、《古代小说鉴赏》(吴小如)及《现当代戏剧鉴赏》、《古代戏剧鉴赏》等知识短文,也可选修《文学鉴赏常识》、《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美学常识》等课程。(二)充分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内涵、形式包括题材、情节、主题等,即需要一定的文学史知识。新大纲中也强调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新教材第四册也附录了《中国古代文学概述》(方智范)和《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殷国明)。另外,还可选修《文史常识》等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仍有16篇外国文学作品,所以也应介绍相关的外国文学简史。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处于一定的时空之中,具备一定的文学史知识即建立了一个参照系。(三)积累一些文学创作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虽然新大纲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但近年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即可写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所以平时不能只要求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实用文体。尝试文学创作,更能把握作者的匠心,有利于文学鉴赏。只有具备以上三点才能真正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这三方面形成“一种既定的先已构成的期待视野……它可以引导读者的(大众的)的理解,造成全面接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转贴于
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所构成的框架完善与否将决定文学鉴赏能力的高低。如《西游记》,小孩读出的是八十一难的惊险、孙悟空的神通等,而专家读出的是情节模式的变幻莫测、人物塑造时神、人、物三性合一的高妙新奇。正如托·斯·艾略特所说:“头脑最简单的人可以看到情节,较有思想的人可以看到性格与性格冲突,文学知识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看到词语的表达方式,对音乐敏感的人可以看到节奏,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听众则可以发现某种逐渐揭示出来的内容意义”(《文学理论》)。文学阅读鉴赏就是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作品)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以求适应)。姚斯认为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文学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距离。每次对新作品的接受,都会否定先前的接受经验,并由新经验再产生新的接受意识,这就造成“视野的变化”。皮亚杰倡导的发生认识论也认为,就一般而言,个体每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以原来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产生愉悦,而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的图式无法同化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在同化与顺化、暂时平衡与新的平衡交替过程中逐步深化。相应地,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不断调整、重组,日臻完善,鉴赏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图式才能使读者的内在图式(期待视野)产生变化呢?姚斯指出:“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熟知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要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反过来说,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越高,越能加大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越有利于内在图式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而“通俗或娱乐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这种接受美学不需要视野的任何变化,根据流行趣味标准,实现人们的期待”。可见,阅读言情、武侠之类的通俗娱乐作品是难以提高鉴赏水平的,必须经常、反复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所以,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我们平时进行文学教学,不能仅把课本当书本,要让学生将课本与《语文读本》结合起来学习,更要自读新大纲中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甚至更多的经典作品。
总之,只有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和文学、审美知识,大量反复地阅读经典作品,建立和完善认知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在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中逐步培养起文学阅读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字库未存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