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木大类专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类招生 工程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最近几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中,许多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都采取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所谓大类招生,就是将原来的本科招生专业并入该专业所属的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院系或相近的一级学科下面招生。如按照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划分,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其下设管理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四个二级学科专业,招生时,在招生专业上不以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招生,全部按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或土木工程等招生。待学生进校一段时间学习了基础平台课程后,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意愿,二次分配到二级学科专业中学习。
按大类招生可以使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牢固基础,实现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尤其是对一些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对很多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的学生很有指导意义。即让学生进入高校后,待他们对各专业的实力、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后,给予他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于弥补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但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大类招生运行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培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经济的需要,工作适应能力差,学生不如原来按具体专业招生的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其次,在教学中出现课程关系混乱,专业间矛盾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本文拟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专业建设的一点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特设计了三种调查问卷,包括教师调查问卷,企业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向目前我国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在校学生对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向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同行对工程管理实行大类招生的看法和建议。教师问卷发放60份,收回59份,学生问卷发放100份,收回90份,企业问卷发放50份,收回48份。
一、工程管理大类招生的基本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本科教育中,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招生中,有25所学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其中,实行大类招生的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有17所,第二批本科一般院校有8所。工程管理归属于土建类(或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0所,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3所,归属于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招生的学校有1所。具体统计见表 1所示。
各学校的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基本都是从2004年以后开始的,只有个别学校在1999年没有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时,在其他相近专业中开设了工程管理方向,但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类招生。
也有的学校虽然实施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专业单列招生,没有列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中。如南昌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虽按大类招生,但却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下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二个专业。又如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各专业也按大类招生,而把工程管理单列招生。
所有学校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中,总共有三种培养模式:“1+3模式”、“1.5+2.5模式”和“2+2模式”。其中按“1+3模式”培养的学校有15所,按“1.5+2.5模式”培养的学校有8所,按“2+2模式”培养的学校有2所。
二、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高等学校目前招生发展的趋势。但是,根据最近几年工程管理大类招生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任课教师的反应情况看,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现拥有在校学生近300人。2007年招生时,工程管理放在管理学大类下招生,采取“2+2模式”培养,即前二年所开课程与所有管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相同。许多工程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全部放在第5学期。由于时间紧迫,一些专业主干课,如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也必须放在第5学期。这样完全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根据课程的相关关系,工程制图和土木工程概论必须先于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开设,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又必须先于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开设。
2.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课程之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按大类招生,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参与讨论的人员和专业众多,为了“和谐”,人为地加入了一些与工程管理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分配不均,个别学期负担过重
按大类招生,只有后二年才能安排工程管理的专业课,而后二年中,第7学期学生将投入大量的时间找工作,第8学期学生全部做毕业设计(论文),其实,真正用于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只有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样一来,大量的课程必须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这二个学期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许多先行知识没有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分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都是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的理论课程是16学时、18学时或20学时为1学分,实践课程有1周1学分、1周1.5学分,甚至个别是1周2学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理论课程是16学时1学分,实践课程是1周1.5学分。从实际看,实践课程折合的学分数太高,开设几门实践课后学分总数就超过了学校规定的学分总数限额。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应该降低实践课的折合学分数,以增加实践课的门数。笔者认为1周1学分比较合理。
5.二次选专业时矛盾突出
按大类招生,学生二次选择专业时已经进校相当长的时间了,学生对学校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比较了解。所以,对于那些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选择的人非常火爆,而对那些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则门庭冷落。以我校为例,2009年学生在二次选专业时,选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招生人数的200%,而其它专业最少的只有4人填报。这不仅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更加剧了专业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矛盾。
6.影响专业布局
学生在二次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来理性选择以外,部分人具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选什么专业,就跟从选择,没有从自身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来理性选择。如一些艰苦专业、冷门专业或虽然容易就业但工资低的专业,选择的人数很少。此外,由于学生的阅历所限,只能看见眼前的就业情况,难以预测几年后的就业前景,也导致学生从众地选择专业。这使得一些专业选择的人数非常少,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需的专业。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影响了专业的合理布局,甚至会对某些专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专业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大类招生下工程管理发展建议
1.归属到土建类招生
工程管理不同于管理学门类其他专业,有其特殊性。工程管理是一个跨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专业。按照建设部制订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是培养适应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根据这个目标,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应该有二条主线:土木工程知识体系和经济管理知识体系。那么,如果按大类招生,工程管理既可以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也可以归属于管理学类招生。
但是,工程管理是对工程实施的管理,工程在先,管理在后,没有工程,就没有管理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管理应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即使由于行政机构设置的影响,不能把工程管理归属于土木工程类(或土建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中,也必须先开设土木工程类课程,或者虽然行政上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系),但仍与土建类专业一起实施大类培养计划。
就工程管理专业大类招生问题,笔者专门对本校在校学生、本校本专业老师、本校其他专业老师和部分其他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了学生196人,教师50人。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可见,90%的教师和97%的学生反对工程管理专业按大类招生。即使按大类招生,82%的教师和99%的学生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放在土建类招生。
不同的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安排有很大的不同,且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从表2可见,对大类招生前几年各专业培养方案相同的问题回答中,98%的教师和99.5%的学生认为前0.5~1年的培养方案相同,即都认为大类招生应该采取“0.5+3.5模式”,或“1+3模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本专业安排,都希望多学习些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应该采取“1+3模式”较好。
3.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专业培养计划存在许多不足,如前面提到的课程关系、学分比例等。通过优化专业培养计划,去掉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密切的课程,重新编排课程教学时间,减少部分理论课课时和学分,同时与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加实践课数量和学分。通过优化,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和实用。
4.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做好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二次选专业学生从众心理问题,专业老师应加强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不能泛泛而谈,应详细体现将来的工作行业、工作内容和对专业知识、学生个性的要求。使学生通过专业介绍,可以清除地看清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工作。此外,有科研课题的老师,还应启发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学习。学工组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5~10年后各专业的需求状况,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
此外,大类下招生的其他专业,还应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实力和就业率,以吸引学生。
大类招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必然要经历波折,只有反复论证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改进,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袁弘,应晓英.大类招生环境下药剂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海峡药学,2009,(8).
关键词:力学 课程体系 优化 考试改革
为改革本科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加速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按“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按学科大类设置平台课程并加速建设,促进平台课程精品化。
1 建设目的
(1)按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2)整合与优化校内教学资源,构建学科大类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建设内容和范围
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船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二是同类或相近专业。各学院原则上不能重复开设相同的平台课程,只能由教学质量较高的学院为主开设。
横向平台课程是指教学覆盖面大的学科基础课程。建设重点是:一方面要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
3 建设目标
(1)教学条件建设
①建立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基本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②建立齐全的教学文件档案;
③建立和严格执行互相听课、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等制度;
④完善开发《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网络教学课件并实现网上运行;
⑤完成并出版能反映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模块化教材D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教程;
⑥编写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配套的习题集。
(2)教学改革
①课程内容改革既要注重使学生能建立扎实的力学基础,又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②在采用多讯道教学手段的同时,根据授课内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严格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坚持课程组统一(背靠背)命题、流水作业评分,实现学生整体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并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实行闭卷考试和实验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 建设程序
争取通过学校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与管理。学科平台课程建设程序如下:
(1)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需要,提出建设学科平台课程的需求。相关学院根据建设需求,推荐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申报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项目。
(2)项目申报人提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认真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院批准。
(3)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申报人提交的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经专家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学校与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学院三方签订《平台课程建设合同书》。
(4)学校根据《平台课程建设合同书》对建设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经费管理和质量管理。
(5)各学院根据学科平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平台课程模块,制订所设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
5 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教学方面
在开设力学的同时,开设高等数学,由于高等数学不过关,导致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相关计算的问题并没有深入;同时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因此对较难的知识教学中并没有完全突破。部分学生对于力学的学习兴趣及重视度不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中学学习内容少,老师讲课慢、细,课堂消化等特点。尽快实现学习方法上的转化,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2)考核方面
以往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重结果轻过程”。考核方式期末闭卷70%,平时30%左右。考试试题和平时作业多是识记性题目和模拟性业务题,大多只有固定答案,内容主要为各章节知识点的验证,平时作业或者有少量调研分析,案例讨论,但因为平时成绩占比重低,学生不重视,难以达到能力考核的作用。 因为对于教师而言,知识传授更容易些,而组织重在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而言,完成识记性的作业更容易一些;而案例研讨、案例设计、企业实务调研、撰写课程论文等作业难度较大,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对策及改进措施
( 1)考试的内容改革
以期末考试为主,在期末考试中,制定完整的理论考试试题,将其作成标准化试题,试题要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难易程度适中,题目多样化。
加大设计题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充分的应用到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验充分的结合。
(2)转变观念,树立“能力”培养
在考核形式上采取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最终评定的考试总体包含了两部分的内容:理论考试环节和课堂提问环节。在整个考试体系中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3)平时成绩改革
平时成绩主要是对日常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实验实操、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
7 建设成效
(1)教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原来的单班授课改成合班,既节省了开支,又优化了资源。
(2)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调配,教室使用率得到优化,实验设备利用充分,网络教学更加合理。
(3)管理资源趋于规范,教学档案条理清晰,便于操作。
(4)通过改革考试成绩明显提高,本届工业工程专业学生73人,其中:优秀16人,占21.92%,良好25人,占34.25%,中等17人,占23.29%,及格8人,占10.96%, 不及格7人,占9.59%,平均分78.99。往届工业工程专业学生90人,优秀12人,占13.33%,良好32人,占35.56%,中等14人,占15.56%,及格13人,占14.44%, 不及格19人,占21.11%,平均分72.31。考试中各项指标都有提高,说明改革成效突出。
参考文献
[1]钱令希,钱伟长,郑哲敏,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关键词实验 教学改革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实验教学又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实验教学如何能更好的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层培养更多更好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问题在于高校原有的教育模式与市场错位,培养的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解决此问题必须加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观念上的滞后
尽管各级管理部门一再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在高校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实验教学大多数还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存在,这样从思想上就不能对实验教学引起真正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1.2实验内容较为陈旧
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比较多,按不同的课程体系划分的独立实验多,而综合性的实验及设计实验少,再加上实验内容陈旧,不能与学生已积累的知识及专业研究方向结合,因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结果是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实践动手能力太差,一旦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新的工作挑战就无法适从。
1.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实验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么操作,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和实验师安排好的实验程序“照猫画虎”、“按图索骥”被动地做实验,使实验过程缺少思考、讨论,自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无法得到培养,更不能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与成功经验
2.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首先,要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把实验教学看作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在教学模式上,要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将实验教学从单一的验证理论培养延伸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另外,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既要重视实验教学对理论的验证功能,又要重视实验教学对理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作用。如:在材料实验中心,通过开展“学生实验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活动或组织学生参与教师部分的科研课题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重点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抛弃过去刻板、程序化的教学方式和注入式封闭型教学方法,推行启发式、开放型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过程对学生的各种创新智力要素进行有目的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设计、安装调试仪器、处理数据、操作分析异常现象,归纳、深化,开拓视野,培养其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科学素养。采取“学为主体,教为引导”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做实验”变为“我要做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2.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紧跟当前科技发展,缺乏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实验中心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开设具有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强的能够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教学实验项目,削减陈旧的、以验证理论为主且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针对实验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实验分为必做的基础实验、教师指导下的设计综合实验,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要求和实验室条件完成实验。另外,教师把科研工作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材料实验中心结合实际条件,把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整合成几个学科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导思想,结合材料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我校学科专业特色和需求,建立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为理论教学服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材料实验中心的教学改革:
(1)调整实验内容,适当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项目,进一步增加和充实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继续推进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逐渐增加学生对实验项目的选择范围,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倡导实验全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拥有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我校学科专业特色,搭建材料类 、土木建筑类、岩土类、机电类四大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每个平台均包含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3)根据大类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形成材料合成制备与加工、材料结构分析表征、材料性能检测、材料计算模拟等四个实验模块,分为基础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及探索创新性三个层次的实验项目体系。
(4)适当引进现代化教学方法,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内容的理解。
(5)继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适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更好地保证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前沿性。
2.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对学生的实验指导能力
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实验人员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实验室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为了更好地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必须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调整实验教师队伍结构,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放眼于社会,不要仅局限于校内的老中青教师之间的传帮带,可以以兼职形式引进有实践能力的高级教师指导实验(实习),特别是要引进企业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或专家指导实验,包括聘请部分具有创新能力、高水平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因为专职教师熟悉教学内容,而兼职教师清楚社会需要,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保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其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要不断调整和更新。而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学人员的培养和再培训工作,为实验室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研讨、考察和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对学生的实验指导能力。
2.4强化考核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合理的考核方法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要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将实验单独考核,允许多种形式考查和考试,重平时成绩、重动手能力,重联想思维,重创新意识。我校材料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师的考核采用年度考核和两年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度考核由学校布置,学院负责,进行聘任考核;聘期考核由学校组织,统一进行;学校建立了有效的工作竞争机制,采取晋职晋级、评优、表彰、奖励等有效手段,调动实验教师的工作积级性;对学生的实验考核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并用,把笔试、口试和操作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口头提问和预习思考题的回答情况来评定预习成绩;操作成绩由教师通过巡视辅导和检查数据记录来现场打分;实验报告成绩由教师课后批阅含有原始数据的实验报告来确定。在期末,教师应采取笔试加实际操作的方法,或者操作考试与提交相关的科技论文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对自带题目的学生,评分成绩提升一个档次,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
2.5完善材料实验中心管理,为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创造条件
传统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开放程度低,学生动手机会少,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学思维的形成。为了保障和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材料实验中心采取时间上开放、项目上开放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或到实验室预约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为确保实验中心开放的顺利进行,制定了“材料实验中心开放管理办法”、“材料实验中心开放的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为了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中心引进了一定数量的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如:多功能综合实验设备,以现代化测试手段,供学生独立或分组实验。因此,材料实验中心无论是在时间开放上,还是在实验设备的配置上都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创造了条件。
3 结语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在实践中产生,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就要创新。面临21世纪我国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挑战,更应加强我校实验中心教学改革,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833140
注释
关键词:科学史;应用型本科;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6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多数借鉴国外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培养模式,在理论认识和教育实践方面目前还都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和管理工作,因此也就产生了在培养过程中融入科学史这样以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的课程教育问题。
一、科学史的作用
科学史是一门较新的学科,科学史教育在培养学生获得科学素养方面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它比较全面和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本身以及与其内外相关的因素,因此有利于学生了解每项科学成果产生的曲折经历,体会到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艰辛,激发他们投身科研、服务大众的激情。具体来说,科学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科学和认识科学的应用,具有一般普及性教育方面的功能。同时,科学是由不同文化中不同的人来创造的,科学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晶,许多人对科学传统或传承做出了贡献。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演变可以看出,科学的革新要打破传统的认识,并且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曾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科学史可以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依据,研究科技政策史,有利于科技政策的开发和创新,引导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通过科学史的教学,不仅能学到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自身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开阔视野,更能把握科学的概念和方向。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按照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人才划分为理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通常,社会发展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过程,是发现、创新、应用和生产的过程。理论学术型人才,富有创新和研究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发现和创新的重任;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和创新变成实践,主要承担应用和实际生产的任务。从提高生产效益和工艺水平上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为直接和显著。按照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创新程度、解决问题的复杂度,还可以将应用型人才再划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主要定位在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上。工程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将科学原理和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活动,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他们也就是社会上常说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应用型人才在拥有“应用”特征的同时,还应该拥有“高素质”的特征。在知识方面,高素质体现在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在知识广度上,他(她)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技能;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扎实的应用性知识;另外,还要有一定的人文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在知识深度上,他(她)们要从“够用”和“实用”的基本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要从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向掌握完整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转变。在能力方面,高素质体现在他(她)们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以技术规范为基础,具有从事某种岗位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同时,这些人才还要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制造出符合实际的产品或服务。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必要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科学史教育其基本出发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符合国家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其次满足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要求,最后适应科技发明与发现的多层次性要求。
(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品质,包括:良好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判断力、较强的思维能力。拥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对待事情要善于正确运用科学的观点去判断,不能盲从或目无一切;对待问题要善于从抽象角度出发,用科学的观点去解释和解决问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属于国家高级技术类人才,担负着技术转化和应用的职责,应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体力量,其对待技术问题的看法,也即技术观,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科学素质。
(二)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要求
科学家是发现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而工程师是创造一个不曾有过的世界;科学家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工程师的作用是与自然协调地发展人类社会。新世纪的工程师面临着技术高速发展、全球化、计算机普及以及信息交流迅速的大环境,对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要求影响到工程师的培养效果。在创造性上,科学家强调原创,谁先发表,谁就是领先,就是原创;工程师则不一样,在纽约建一栋结构复杂的大楼和在上海盖一栋结构复杂的大楼,两者地基条件不同、设计方案不同,不能说谁比谁强,都是技术上的创新。对新世纪工程师来讲,不一定要原创,可以是创新,也可以是不同条件下的新的实践。因此,对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一个要求,就是要强调创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应用知识解决现有的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工程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历史传承的因素,科学史是一个良好媒介,研究技术发展史,可以更快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另一个要求,就是把知识要求放在能力要求的后面。因为知识发展很快,想把所有的知识传递完,没有足够的时间,怎么办?只有把学生的能力训练出来。因此,对学生来讲,知识、能力和素质都非常重要,但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能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知识更重要,这是新时代对工程师教育三个层次方面的要求。还有,对新世纪工程师的一个要求,就是对技术的热情。没有对技术的热情、对本专业的热爱,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成果的。科学史的教育和熏陶,正好能传达这些思想。在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成功与失败中,引领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献身科技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热情。
(三)科技发明与发现的多层次性要求
科技发明与发现并不是理论学术型人才和科学家的专利,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层面都有发明和发现的因素,应该说科技发明与发现具有多层次性。工厂车间生产工艺的革新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方法变革等,都会在日常的生产中出现,这些多数都是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领域。高尖端科技的研究由高尖端理论型人才去解决;常规民用科技的开发与革新,显然离不开应用型层次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也需要灌输创新意识和传授创新方法,这些也需要科学史教育作为辅助的手段。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科学史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科学史通识课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初期,开设科学史通识课程。具体学习方式可以采用传统课堂授课、专题讲座和在线自学等多种形式。科学史通识课的学习效果,可以采取写学习报告或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的早期就了解有关科学史的系统理论知识,为后期学习各自专业课程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将科学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将科学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是针对各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历史上科学家或工程师们所产生过的争论、质疑和错误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了解到目前该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由来、优缺点以及发展方向等,在高一层面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有着深刻的认识,为下一步应用或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以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的内容包括桥梁的设计、施工与养护等。就桥梁材料而言,目前有钢筋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桥梁以及新型材料桥梁,各种材料桥梁的特点和构造很多,学生一时难以完全掌握。通过教学设计,在讲述桥梁材料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添加桥梁材料演变历史的讲解,让学生知晓不同材料的桥梁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原因和应用方法,了解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桥梁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学生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带着科学史的观点,分析自己所做的课程设计与前人的科技成果有无不同之处、有无改进之处和有无实际价值之处,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和课程设计以及获得学分的同时,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提升,这样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三)适当地进行科学训练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当地进行科学训练。科学训练是针对小部分学生群体,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科学训练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开展科技大赛或设计大赛等。通过各种竞赛对学生进行科学强化训练,快速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对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有很大益处。
五、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不需要进行科学史教育,回答是肯定的。这样做符合国家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满足新世纪工程师教育的要求,并且适应科技发明与发现的多层次性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专业视角,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江哓原.科学史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
[3]陆勇,童鹰.论科技史教育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7(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