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管理的风险

工程管理的风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管理的风险

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第1篇

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环境;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33-02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根本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相对缺乏系统、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漏洞较多,急需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总体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

2.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国内著名的建筑行业专家、学者、主管部门领导、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下来的。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二、建筑工程管理因素给建筑企业带来的风险

1.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1)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一般应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但这些资料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

(2)水文气象条件。主要表现在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和其它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都会造成工期的拖延和财产的损失。

(3)施工准备。由于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存在周边环境等方面自然与人为的障碍或“三通――平等”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给工程施工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4)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会影响施工安排,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造成承包人工期推延和经济损失。

(5)技术规范。尤其是技术规范以外的特殊工艺,由于发包人没有明确采用的标准、规范,在工序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工程的验收和结算。

(6)施工技术协调。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与自身技术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工程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存在不能及时协调的困难等;由于发包人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又没有作出及时答复。

2.经济方面的风险

(1)招标文件。这是招标的主要依据,特别是投标者须知,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以及工程量清单等都存在着潜在的经济风险,必须仔细分析研究。

(2)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价格。

(3)资金、材料、设备供应。主要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资金、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

(4)国家政策调整。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都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3.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

(1)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全面、不完善,文字不细致、不严密,致使合同存在漏洞。如在合同条款上,存在不完善或没有转移风险的担保、索赔、保险等相应条款,缺少因第三方影响造成工期延误或经济损失的条款,存在单方面的约束性、过于苛刻的权利等不平衡条款。

(2)发包人资信因素。发包人经济状况恶化,导致履约能力差,无力支付工程款;发包人信誉差,不按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结算,有意拖欠工程款。

(3)分包方面。选择分包商不当,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分包工程,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或发生经济损失。

(4)履约方面。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包人派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等。

三、如何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

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措施,主要有两点。

1.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始终难以全面确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问题,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来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还要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以实现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表面层次的内容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即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革新与完善,并要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以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创新发展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冒进,又不要停滞不前;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片面追求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1]赵龚琪.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前景[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4).

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工程承包合同 风险管理

1. 概述

在任何经济活动中,要取得盈利,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里的风险是指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它如果发生,就会导致经济损失。一般风险与盈利机会同时存在,并成正比,即经济活动的风险越大,盈利机会则越大。

由于承包工程的特点和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承包工程风险很大,范围很广,这往往是造成承包商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现代工程管理中,风险管理已成为衡量承包商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 承包工程的风险

承包中常见的风险有如下四类:

2.1工程的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风险

2.1.1现代工程规模大,功能要求高,需要新技术,特殊的工艺,特殊的施工设备,工期紧迫。

2.1.2现场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施工技术难度大,特殊的自然环境,如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水电供应、建材供应不能保证等。

2.1.3承包商的技术力量、施工力量、装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不足,在投标报价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例如:技术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组织措施存在缺陷和漏洞,计划不周,报价失误。

2.1.4承包商资金供应不足,周转困难。

2.1.5在国际工程中还常常出现对当地法律、语言不熟悉,对技术文件、工程说明和规范理解不正确或出错的现象。

2.2业主资信风险

业主是工程的所有者,是承包商的最重要的合作者。业主资信情况对承包商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经济效益有决定性影响。属于业主资信风险的有如下几方面:

2.2.1业主的经济情况变化,如经济状况恶化,濒于倒闭,无力继续实施工程,无力支付工程款,工程被迫中止。

2.2.2业主的信誉差,不诚实,有意拖欠工程款。

2.2.3业主为了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在工程中苛刻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利,施行罚款或扣款。

2.3外界环境的风险

2.3.1在国际工程中,工程所在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发生战争、禁运、罢工、社会动乱等造成工程中断或终止。

2.3.2经济环境的变化,如通货膨胀、汇率调整、工资和物价上涨。物价和货币风险在承包工程经常出现,而且影响非常大。

2.3.3合同所依据的法律的变化,如新的法律颁布,国家调整税率或增加新税种,新的外汇管理政策等。

2.3.4自然环境的变化,如百年未遇的洪水、地震、台风等,以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

2.4合同风险

上述列举的几类风险,反映在合同中,通过合同定义和分配,则成为合同风险。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有风险条款和一些明显的或隐含着的对承包商不利的条款。

3. 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分析

3.1承包合同风险的特性

合同风险事件是指合同中的不确定性。它有两个特性:

3.1.1合同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一经发生就会给承包商带来损失。风险的对立面是机会,它会带来收益。

3.1.2合同风险是相对的,通过合同条文定义风险及承担者。在工程中,如果风险成为现实,则由承担者主要负责风险控制,并承担相应损失责任。所以对风险的定义属于双方责任划分问题,不同的表达,则有不同的风险,则有不同的风险承担者。

3.2承包合同风险的种类

具体地说,承包合同中的风险可能有如下几种:

3.2.1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

一般工程承包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承包商应承担的风险条款,常见的有:

⑴工程变更的补偿范围和补偿条件。例如某合同规定,工程变更在15%的合同金额内,承包商得不到任何补偿。则在这个范围内的工程量可能增加是承包商的风险。

⑵合同价格的调整条件。如对通货膨胀、汇率变化、税收增加等,合同规定不予调整,则承包商必须承担全部风险。

⑶业主和工程师对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的认可权和各种检查权。在国际工程中,合同和合同条件常赋予业主和工程师对承包商工程和工作的认可权和各种检查权。

⑷其他形式的风险型条款,如索赔有效期限制等。

3.2.2合同条文不全面、不完整,没有将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面表达清楚,没有预计到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3.2.3合同条文不清楚,不细致,不严密。承包商不能清楚地理解合同内容,造成失误。这里有招标文件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能力,承包商的外语水平,专业理解能力或工作不细致等问题。

3.2.4发包商为了转嫁风险提出单方面约束性的、过于苛刻的、责权利不平衡的合同条款。

3.3合同风险分析的影响因素

合同风险管理完全依赖风险分析的准确程度、详细程度和全面性。合同风险分析主要依靠如下几方面因素:

3.3.1承包商对环境状况的了解程度。要精确地分析风险必须作详细的环境调查,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

3.3.2对招标文件分析的全面程度、详细程度和正确性,当然同时又依赖于招标文件的完备程度。

3.3.3对业主和工程师资信和意图了解的深度和准确性。

4. 合同风险的对策

对合同风险一般有如下几种对策:

4.1在报价中考虑

4.1.1提高报价中的不可预见风险费

对风险大的合同,承包商可以提高报价中的风险附加费,为风险作资金准备。

4.1.2采取一些报价策略

在国际工程中,许多承包商采用一些报价策略,以降低、避免或转移风险。

4.1.3在法律和招标文件允许的条件下,在投标书使用保留条件、附加或补充说明。

4.2通过谈判,完善合同条文,双方合理分担风险

通过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条文,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

4.2.1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合同中予以详细地具体地规定,防止意外风险。

4.2.2使风险型条款合理化,力争对责权利不平衡条款,单方面约束性条款作修改或限定,防止独立承担风险。例如:

合同规定,承包商应准时开工,则同时应规定,业主在规定日期内为承包商的劳务人员、机械设备的入关办好各种手续。

4.2.3将一些风险较大的合同责任推给业主,以减少风险。当然,常常也相应地减少收益的机会。

4.2.4通过合同谈判争取在合同条款中增加对承包商权益的保护性条款。

4.3购买保险

工程保险是业主和承包商转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在招标文件中,业主都已指定承包商投保的种类,并在工程开工后就承包商的保险作出审查和批准。

承包商应充分了解这些保险所保的风险范围、保险金计算、赔偿方法、程序、赔偿额等详细情况。

4.4采取技术的、经济的和管理的措施

在承包合同的实施过程中,采取技术的、经济的和管理的措施,以提高应变能力和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4.5在工程过程中加强索赔管理

用索赔和反索赔来弥补或减少损失,这是一个很好的,也是被广泛采用的对策。

4.6其他对策

4.6.1将一些风险大的分项工程分包出去,向分包商转嫁风险。

4.6.2与其它承包商合伙承包,或建立联合体,共同承担风险等。

结语

通过对工程承包合同中荐在风险的分析探讨,能使承包商有效地对合同风险进行管理,从而规避风险、管理风险,尽可能地取得盈利机会。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分包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分包合同管理是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但是,目前欠规范的分包市场环境和分包商较差的履约信誉,特别是分包合同的不规范为总承包企业带来巨大风险。规范分包合同也就成了风险防范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一项工程的分包合同实例介绍分包合同管理中风险的防范。

1 分包工程概况

总承包商A是一家国家大型工程承包商,B是一家二级工程承包商,长期分包A的工程。某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总承包商A将预应力小箱梁的预制、安装(包括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工程分包给B,为保证工程质量,分包采用甲供主材(钢材、水泥和砂石料等)的形式。工程分包合同文本采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分包合同标准文本配合专用合同条款的形式。

2 分包合同常见风险预防范对策

2.1 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

公路工程的合同管理体系由于引进菲迪克条款的理念较为健全,而且合同文件的组成内容很多,很多分包商不了解这些内容,应在合同中明确工程洽商、变更等方面的书面协议和文件在合同文件中具有最高效力,且签署在后的协议和文件效力高于签署在先的;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在整个分包合同执行过程中,签署文件时避免出现与早期文件不一致而且不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内容,就会带来额外的损失。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约定:

组成合同的各个文件应该认为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如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以下述文件次序在先者为准:

(1)分包合同专用条款和专用数据表、工程变更文件、工程量签证单、现场指令;

(2)工程分包合同;

(3)政府各级部门签发的各种工程管理文件;

(4)业主的要求;

(5)在本合同专用条款中可能规定的构成本合同组成部分的其他文件。

2.2 表述缺乏严谨性

合同文件用语很随意、语意含糊,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往往使合同双方在利益冲突时引发争执。因而,合同文件应用词准确、描述详细。以本案例分包合同工程具体内容为例:

乙方在合同期内完成:

①施工操作人员和完成本合同所需全部施工机械设备、机具的进出场、安拆和安全检验;

②预制场地的硬化和施工临建建设;

③预制梁台座的施工安装,模板的购置和拼装;

④甲供材料的接收和保管;

⑤预制梁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注与养护,以及梁上各种预埋件的制作安装;

⑥预应力筋的制作、安装、张拉、压浆和封锚;预制梁的出池、运输与安装;

⑦临时支座制作的提供与安拆,永久支座安装的人工部分工作;

⑧湿接头、横隔板钢筋、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注以及养护;

⑨体系转换;

⑩安全文明施工。

并不仅限于上述列出的与预制预应力箱梁预制和安装以及体系转换有关的全部工作。

2.3 预付款的风险与担保

在目前公路工程中使用较多的小型的分包队伍,缺乏履约的能力或履约能力不足,或没有能力提供预付款担保。这可能给总承包商带来巨大的风险,分包商拿到预付款后卷款逃走的现象很多。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分包商长期与总承包合作,同样对预付款用约定:

甲乙双方合同签订后5天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预付款80万元,以甲方暂扣的乙方××工程质量保证金为担保。第二次在乙方的主要设备(指混凝土搅拌设备、龙门吊等)和模板进场后,甲方向乙方支付预付款120万元,以进场的上述设备和模板作抵押担保。

预付款的扣回:在乙方累计获得甲方工程支付款500万元后分四次扣回。

2.4 工程量签证

工程量签证是分包合同付款的基础,工程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对合同文件的理解给工程量签证带来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一些无法确定工程量、计日工等。甚至某一些员工为个人利益多签工程量或重复签署工程量,这在法律上对总承包商具有有效约束力。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双方约定:

甲方另行安排的本合同以外的工作,甲方将给予签证,按工作量计算;单价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任何与工程量有关的签证均应由甲乙双方现场项目经理或合同签署人共同签署方可生效

工程结束按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结算,执行本合同确定的固定单价和相关条款;结算文件必须有甲方合同签字人签署并盖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2.5 工程款的支付条件

公路工程工程款的支付周期一般为56天,支付条件严格,往往造成工程资金挤压在成品、半成品上。资金紧张或业主资金不能及时到帐时,将给总承包带来很大的履约风险。在本案例总包和分包在合同中进行如下约定化解支付风险:

进度款的拨付,甲方每月末按当月业主核定的乙方实际工程量的90%结算进度款,甲方在收到业主支付的乙方完成工程的进度款后工作10个工作日内支付。工程完成工作量的一半后,甲方不再扣除乙方的保留金,保留金待业主规定的该工程保修期满并在甲方收到工程保留金后10天内支付。

2.6建筑材料费用

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成本的60%~70%,因而材料管理使工程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分包合同中可以按照包工包料价格确定分包单价,同时约定高于市场价格的甲供材料供应价,超过规定损耗按照供应价扣款,促进分包商加强材料管理,同时避免分包商偷工减料,不设置降低材料用量奖励。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双方约定:

本工程钢筋及砼所用的水泥、黄砂、碎石由甲方供应至乙方预制现场,在材料库交货,乙方负责保管,其他材料由乙方负责采购和供应。甲方供应材料费根据双方实际验收的材料数量,在支付进度款时扣除。

砼梁板中所用的钢绞线、锚具、波纹管和波纹管内灌浆用的水泥、减水剂、膨胀剂由甲方免费提供至乙方预制现场给乙方使用。

支座由甲方负责无偿供应(支座由业主提供)给乙方,乙方负责安装;活动橡胶支座中的不锈钢板及与普通钢板的连接件由甲方随支座供应,支座上砂浆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减震橡胶块(箱梁上)由乙方自行采购,按照交通部范本规定,其费用单价含在梁主体单价内。

2.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和文明管理是分包管理的难点,总包和分包在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跨度上用很大差别。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合同化管理,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双方约定:

乙方在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和各种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环境卫生和文明施工方面),应视为完成本合同必须的工作,是合同工作的一部分,包含在合同单价中,不单独结算;分包单位自己负责自己施工场地的环境卫生。

乙方应按甲方及业主要求的文明施工标准安排施工和生活区的卫生管理,否则甲方有权安排他人实施,结算时扣减所发生的费用。

2.8 民工工资支付

民工工资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分包伤违规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屡见不鲜,往往使总包方承担连带责任。为避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双方约定:

根据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要求,乙方必须按期支付民工工资和对外采购费用;若甲方接到乙方未能及时支付民工工资的投诉,甲方立即停止支付乙方工程款,待乙方将上述费用结清后,甲方恢复乙方的工程款的支付。

2.9合同应明确的其他问题

在目前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分包商的任何疏忽、失误合违约都将对总承包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特别是在体现履约、信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为避免此类问题产生,在本案例分包合同中进行如下约定:

1、出现下列情况甲方有权调整或终止本合同,并对乙方按合同金额的5%进行违约处罚。

①质量不能达到本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②施工组织不满足工程需要,施工进度不能达到施工进度计划或合同规定工期要求,并在甲方要求的时间内不能赶上计划进度;

③拒不执行甲方指令;

④乙方将工程分包或转包。

⑤在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给甲方带来不良影响。

2、甲方有权根椐工程需要,和乙方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的执行情况调整分包工程范围,并根椐实施的工程调整结算工程量和工期,结算单价固定不变

3、为保证工程达到约定的目标,甲乙双方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另行签订《工程质量协议书》、《安全管理协议书》、《环境保护协议书》、《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协议》、《建设工程承发包廉洁协议书》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3 合同实施的风险防范

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分包合同管理必须以分包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分包工程管理。施工企业应制定一整套分包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分包单位的遴选或招标、分包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检查、清理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和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均作出明确规定。在分包合同签订前承包商应对合同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全面和条款是否完整;定义是否清楚、准确;合同内容是否公平、合理;风险是否合理分担等进行全面审查。检查合同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用标准的合同文本和结构对照该合同文本,即可发现它缺少或遗漏哪些必需的条款。分析评价每一合同条款执行的法律后果,其中隐含哪些风险。全体项日管理人员和施工组织人员都应对分包合同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分包合同施工,定期检查合同执行的情况。避免和合同条款相违背的行为也是承包商降低合同风险的一种措施。

4 结束语

随着分包市场的逐渐发育和规范,分包合同风险的防范和应对必须建立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细致、合理、公平的分包合同是风险防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成虎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南京:东南大学 1997

[2]李世蓉等译.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意识;防范观念;完善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投资高、影响深远、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水利工程不仅地位重要,而且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把风险管理理论引入水利工程领域,能够对组织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判断,及时了解存在的风险及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对于保证工程的实施,提高工程的效益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水利工程风险管理还存在不足的地方,使得风险管理的作用减弱,因此,完善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是水利工程行业值得思考的话题。

1 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意义

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工程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识别、估算、风险处理方式选择,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等环节,以保障项目财务稳定与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它是一个符合一般管理逻辑的连续过程。“风险管理作为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管理策略,具有基础性和超前性的特征,是消除和防范各类事件发生的根本。”对水利工程风险管理而言,目标的确定、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防范方案的决策、方案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反馈等组成了水利风险管理内容。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利用风险管理理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可采取依靠观察、调研、实地勘测、采访或参考有关资料、咨询专家、广纳建议、咨询有关法规、召开研讨会等方法,结合项目建设全过程,制定出面对既发、未知因素导致的风险预控之道。

其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个过程。在风险管理中,我们应用管理科学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参考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发生概率及因由,从政策、文件、法律技术、资金、监理、审计等方面予以审核,科学地估计风险大小,找出主要的风险源,并评价风险的可能影响,以便以此为依据,对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

最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利于节约项目成本。在科学的风险防控行为中,可减少风险发生概率,降低风险水平,节约项目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2当前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不足

2.1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

一是水利行业在政策引导方面风险管理意识缺失。部分基层部门缺乏对行业状况、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周期变动对水利工程工作影响的前瞻性研究和判断,很少能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影响下,根据本地市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同时对专业化风险防范技术缺乏专业研究和重视;二是对于水利工程的风险度以及工程进度等工作的核定过多依赖评级结果,对资金的运用概算缺乏科学手段予以审计,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对风险的判断、预警也难以及时、到位,监督职能发挥不足。

2.2组织结构的不完善

基于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角度,项目法人来源、审计工作非客观性、日常考评的权威性流失、信息屏蔽时有发生,这一切都会导致风险发生。

2.3概算制度的僵化

首先,概算制度的僵化会增加工程的风险系数。概算、预算和结算都是我国会计制度设计中的刚性规定。

其次,概算制度的僵化会设置寻租机会。如上所述,概算制度成了一种僵化的制度安排:作为水利管理及执行主体难于处理的一条刚性规定;同时有的施工主体会利用制度僵化的现实创造寻租机会。

2.4抵御风险必要技能的缺失

(1)合同风险。合同是阻止他人侵犯,保护己方利益的法律依据。一般说来,风险常常位于合同款项和合同管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出现霸王条款、意思表达不明的情况;尤其是部分执行合同、合同条款的遗漏、合同类型选择不当是经常出现的情形。

(2)承包商风险。现代工程规模大,功能要求高,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所有这些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承包商的资金链断裂、人事安排失误、业主、投资方等合作主体之间合作中断、行业政策突变、不可控外力中断、技术力量、施工力量、装备水平、工程管理水平不足等,在投标报价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造成风险。

(3)市场诚信风险。为了达到不支付或少支付工程款的目的,在合同签订期百般干扰、合同执行期间要求苛刻、故意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力,实行罚款或有意拖欠工程款是一种常见的缺乏诚信的不良市场行为。招标投标暗箱操作、黑恶势力骚扰、变相隐瞒商业信息以达到信息不对称的目的、垄断建材市场以控制市场价格等行为也是常见现象,在工程建造行业,由于市场诚信引发的风险问题很多。

(4)投资风险。常见的表现形式为:业主的经济情况变化无力支付工程款,使工程被迫终止:不可抗拒的外力导致投资回馈难以落实;物价因素和货币风险所引起的困境在承包工程中经常出现。政策变化导致工程流产,由于一些不可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资金到位困难等。

3完善水利工程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在水利工程领域,首先,管理者要有风险管理意识,要改变原来注重上级要求和关系协调而淡化风险管理的观念。其次,应把水利工程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常态,进而把风险管理塑造为一种常态文化。在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的过程中,“摈弃重应急轻风险的思想意识,注重全局,强调整个流程,即关注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3.2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1)由市场选择项目法人。现在很多地方水利工程法人选择采用的往往是非市场行为,具体说即项目法人在水利系统内部是市场竞争,兄弟单位之间的竞争,但是在整个社会市场中,系统之外的单位极难有资格竞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项目法人选择实际上是内部产生,而在系统内部,基本上运行的是一种市场竞争,即竞标是一种有限的市场行为。这种内部产生项目法人的非市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行为。

(2)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保障内审的独立性,理应从制度设计上予以完善。首先,内审人员的地位问题。只向最高管理层负责,使他们脱离利益相关者,以公开公正地展开工作;其次,组织内部理应以正式沟通的手段向所有公司的人员宣布内审人员的任命,内审人员的责任和权利用制度来明确,用相应制度予以保障和规范,从而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步走向内部审计职业化之路。

(3)信息共享

在水利工程部门,用制度形式保证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以落实信息公开、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理应做到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以便更加合理地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之目的。

工程管理的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制度;工程保险

我国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失控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管理不善和手段落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对影响和制约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估计不足,导致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风险引起大量的损失。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加以认识、判断、评价和控制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一直把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附加内容,而不是把它作为项目管理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都分。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复杂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逐渐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如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决策树技术、风险评级技术、模糊数学方法、风险分析模型、风险注册数据库系统等。

现代工程项目的风险有以下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只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而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消除风险。

(2)风险的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的,而是全局的。

(3)不同的主体对同样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人们的承受能力受到收益的大小、投入的大小、项目活动的主体地位和拥有的资源多少影响。

(4)工程项目的风险一般是很大的,其变化是复杂的。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既有确定因素,又含有随机因素、模糊因素和未确知因素的复杂系统,风险的性质、造成的后果在工程建设中极有可能发生变化。

二、风险管理过程

现代风险管理体系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决策和风险控制。一旦风险已经被识别和量测,则管理便进入控制阶段。风险控制的行为有两点;一是预先做好计划,规避风险;二是接受风险,化险为利。前者在于去除风险以避免损失;后者则利用风险以谋求获得高额利润的机会。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甚至整个建筑企业经营的成败。

风险识别是指找出影响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阶段主要侧重于对风险的定性分析。风险识别应根据风险分类,从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是风险因索入手。

风险评估,就是衡量风险对项目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及其程度。风险决策就是根据风险评估的数据进行决策。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专家评分法;(2)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3)决策树法;(4)影响图法;(5)随机网络法;(6)模糊分析法等方法。国内外对风险评估方面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比如动念分析法等,在这里不作具体论述。

风险控制,指的是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只有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才可以说风险管理者成功地管理了风险。

三、保险公司参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强调对项耳目标的主动控制,对工程实现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或干扰因素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避免和减少损失。目前,项目管理界已把风险管理和目标管理列为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认为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业主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压价、回扣、垫资、拖欠工程款等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承包商的利益;另一方面,承包商存在着非法转包、资质挂靠、拖延工期、延付工人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逃避保修责任等行为,导致了工程建设质量低劣以及建筑市场行为混乱等现象。这些行为无疑导致了建筑市场的风险因素加大,管理难度提高,风险成本也相应加大。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现状,作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项目风险管理的制度建立和完善。

在建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市场的风险管理制度中,我们可以借鉴FIDIC系列合同条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FIDIC系列合同条件是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引入并推广的最重要的合同范本之一。1999年FIDIC颁布了新一版的《施工合同条件》,适用于由雇主提供设计,承包商负责施工,工程师进行监理,按实测工程量计价的建筑工程项目。在这个《施工合同条件》中,对风险的分配方式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施工合同条件》的风险分配如下。

(1)风险与责任相称

《施工合同条件》体现了风险与责任相称是公平的体现和合同双方能够达成协议的基础这一原则,表现为业主与承包商的义务、责任明确,各司其职,谁负责,谁承担风险。《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由业主承担不可抗力风险,如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经济环境变化风险,法律变更风险,还承担提供的设计错误风险,使用或占用永久工程的风险等。业主承担风险之外的风险则山承包商承担。

(2)不可预见性风险的分配

《施工合同条件》规定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提交投标书日期前不能合理预见的风险由业主承担,该原则基于招标阶段信息不对称的假设条件。《施工合同条件》所谓“不可预见”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承包商是“有经验的”;二是以“提交投标书日期”为时限;三是要不能“合理预见”。不可预见性的风险分配方式使投标者在投标时将风险限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业主获得的是仅包括了可预见风险费用的合理的低价标。但产生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三个条件中除“提交投标书R期”可以准确界定外,其它两个条件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性,易产生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争议。

(3)业主主导

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合同条件是在招标阶段就由业主单方面提出的,无条件接受合同是中标条件之一。反映出业主处于主导地位。合同条件将业主风险条款之外的其它全部风险落在承包商的身上。对承包商的制约还体现在承包商提交资金担保(履约保函)的制度上。在整个合同期内,业主可根据承包商违约性质和造成的损失迫使承包商停工、返工,可通过扣减履约保证金获得资金补偿,大大降低了业主风险。

(4)对待风险的合作机制。

良好合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业主、承包商和工程师充分沟通和谅解、紧密配合与协作,可以显著地降低各方风险。《施工合同条件》贯穿了合作的思想,鼓励协商、合作。规定业主应负责保证现场业主人员根据有关合作条款与承包商的各项努力进行合作;承包商应为在现场工作的业主人员提供便利。鼓励承包商提出合理化建议(价值工程)、以及相互及时通知告知,协商优先等。

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体系,在其中引入专业的风险分担与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般的新建建筑工程项目如此,对于不确定因素很多、约束条件多的建筑结构加固与整修工程项目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1)实施要点【J】.建筑技术,200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