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认识

现阶段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施工单位已完成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满意为目的。对于监管力度直接的影响着整项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单位为了客观的给出评价,让客户能够信赖与满意,一般的情况下委托给相应的工程监理企业,这样会更加的直观的反应真实的情况,对于其企业的专业性更加的认可。这项工作在我国是刚刚的起步阶段,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在现代的工程项目之中的地位越来重要无可替代,越来越得到多方的认可。

1、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

在建设单位委托工程监理企业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的条件下,在建设单位有了初步的项目投资意向之后,工程监理企业可协助建设单位选择适当的工程咨询机构,管理工程咨询合同的实施,并对咨询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或者直接从事工程咨询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建设方案。这样,不仅可使项目投资更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方向,而且可使项目投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2、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面的建设行为

工程监理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都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场准则。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自律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为此,首先需要政府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建设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这是基本的约束,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3、有利于促使承建单位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建筑行业的产品有其特殊的性质,一般的情况下,工程的耗费大,使用时间长,在社会的影响深远。对于我们工程监理方面的监督管理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在监督的过程中想要保证质量,就要求监理人员都要懂得技术,懂得管理的专业性人才。

4、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最大化

建设工程投资最大化有以下三种不同表现:

(1)在满足建设工程预定功能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建设投资额最少。

(2)在满足建设工程预定功能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建设工程寿命周期费用 (或全寿命费用) 最少。

5、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建设监理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并且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但是应当承认,目前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建设工程建立实现预期效果,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法制建设,走法制化的道路

目前,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建设工程监理的条款不少,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数量更多,这充分反应了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但从加入 WTO 的角度看,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方面。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然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及能力等原因。但是应当看出,随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建设单位将对工程投资效益越加重视,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监理将日益增多。从发展趋势看,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将是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的趋向。

3、适应市场需求,优化工程监理企业结构

工程监理企业应当通过市场机制和必要的行业政策引导,在工程监理行业逐步建立起综合性监理企业与专业性监理企业相结合、大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的企业结构; 按工程内容分,建设起能承担全过程、全方位监理任务的综合性监理企业和能承担某一专业监理任务的监理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结构。

4、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于监理的工作性质来说是一种具有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对有工程监理企业的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要随之提高了,已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近几年来的科学技术的迅猛的发展,无论是在机器设备方面,还是在工艺,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了我们身边的各个方面都时刻的发生着变化,从业人员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就要从员工入手,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是自己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责任,此外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进行详细的了解,一边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对于工程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方面,一定要加强,一定要公平公正,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弘扬企业精神,使员工为企业创造口碑的效果,这样能够是企业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发展的大趋势,今天的建设工程成为当今最具发展的一个行业。本文就工程监管这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这个方向上对于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以法律法规为标准,对于质量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不断地提升监理人业务水平,使之更专业,有更高的可信度。此外,在法律法规方面也要不断的完善,以便于更好对监理企业的更好的控制,这样有利于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每个刚刚兴起的学科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找出解决方案,更好的发挥企业自身的作用。我相信明天我们的监理企业会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贞平等.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1

[2]伍军保,张天晓.关于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几点探讨,2012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64-02

1 前言

建筑工程监理制通过委托监理合同和相关建筑工程合同对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监督约束,规范建筑工程参与方的建设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不当建设行为,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不良后果。另外,监理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避免建设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的发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监理企业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行为,并接受政府的监督管理。

2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特点

我国从1988年开始实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以来,至今已经有24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经过实践发展,我国的监理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筑工程监理制与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主要制度共同构成了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但由于我国国情、历史文化、制度等许多因素影响,建设工程监理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政府强制性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一开始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也是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了主管建筑工程监理相关工作的专门组织机构,并且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等,根据《建筑法》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并明确规定实行强制监理的建筑工程范围。

2.2 服务对象单一性

在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不仅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管理或咨询服务,也为承建单位提供项目管理或咨询服务。而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监理企业只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即只为建设单位提供服务,而不能接受承建单位的委托为其提供项目管理服务。

2.3 市场准入的双重控制性

我国《建筑法》、《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对监理企业资质和执业人员的执业资格采取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以上的监理人员要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同时也要求不同资质等级的监理企业要有相应数量的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人员。这种双重控制不仅规范了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市场,而且保证了监理队伍的基本素质。

2.4 监理工作的监督性

我国监理企业有一定的特殊地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是委托-关系,与承建单位无任何合同关系,只有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但根据业主和委托监理合同的授权,有权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督或者预先防范,对于发生的不当建设行为有权要求其改正,特殊情况或重大问题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请求纠正。

3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

3.1 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主要是以施工阶段监理为主,表现为“三控二管一协调”。监理企业要从单一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和从单一的质量控制向投资、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发展,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3.2 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2000年12月原建设部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了《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工程监理行业相继出台《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并相继修订完成《建筑工程监理规范》、《建筑工程监理合同文本》、《建筑工程监理取费标准》等标准规范文件。《建筑工程监理条例》、《建筑工程监理管理规定》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规定》出台并得到贯彻执行,进一步完善了工程监理责任体系,推行了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整个工程监理行业行为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法制化。

3.3 项目管理人才将成为监理企业竞争的核心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由于缺乏大量优秀的熟悉国际相关法律、操作规范以及国际通行惯例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中遇到很大的障碍和困难。为迎接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新时期的工程监理人员应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

3.4 建筑工程监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监理企业不仅要与来自不同行业的更多的竞争者竞争,而且要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工程咨询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所带来的挑战。与国外知名工程咨询公司相比,不管是在经营理念、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上,还是在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均远远落后。国外工程咨询公司将在建设市场与我们展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因此,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建筑工程监理市场竞争将更加的激烈。

3.5 监理行业的社会责任将不断加大

2000年1月30日施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承担法律责任。这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监理的质量、安全等事故责任,使建设监理行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

3.6 政府对建筑工程监理的管理从微观转向宏观调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发育完善和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政府要逐步转变职能,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对建筑工程监理的管理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重点放在制定、补充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等以及加强宏观调控上,为工程监理行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和公平公正竞争的环境。比如取消强制监理和政府定价,但也要有一个过程,现阶段政府可以主要在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上实行强制监理和政府定价。

3.7 我国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

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我国工程咨询设计企业比较积极地主动开拓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市场,积极学习吸收国际工程咨询服务的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加强,许多国际知名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对华投资规模、范围、数量等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组团到国外考察学习会谈,邀请国外专家讲学,开展国际同行间业务交流、互访活动,了解国际学术权威的专题报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前沿动态等;为我国监理企业与国际知名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合作创造了平台,不仅提高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展现了我国的项目管理发展水平,将会加快工程监理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3.8 监理行业组织结构将趋于更加合理、优化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工程监理企业也不例外。监理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适时调整企业结构,逐步建立起具备全方位、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的大型监理企业与能承担某一专业或阶段工程监理任务的中小型监理企业相结合的合理的企业结构,实现工程监理行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最优化,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辉.对监理市场现状的分析及建议[J].才智,2011,(30):27-31.

[2]黄建清.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7,33(30):19-22.

[3]范恒玮.国内外工程建筑监理的发展现状之对比[J].科技致富向导,2010,(19):15-18.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软件危机;构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中间件

1软件工程的出现

1.1软件危机

20世纪中期,计算机刚被从军用领域转向民用领域使用,那时编写程序的工作被视同为艺术家的创作。当时的计算机硬件非常昂贵,编程人员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处理器能力和存储器空间约束下,编写出执行速度快、体积小的程序。程序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迷惑的技巧。这时的软件生产非常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

到了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得到较大扩展,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软件自身的复杂度急剧上升,传统的开发方法无法适应用户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对软件的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危机”。

为解决这个问题,1968年NATO会议上首次提出“软件工程”(SotfwraeEngineeirng)的概念,提出把软件开发从“艺术”和“个体行为”向“工程”和“群体协同工作”转化。其基本思想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照预算和进度,实现满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工程。从此也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软件工程。

迄今为之,为了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软件工程界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法、语言和工具,解决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但是,由于软件固有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见性,软件开发周期长、代价高和质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IEEE在2002年发表的报告指出,即使是IT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在2001年美国本土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中平均每1000行代码中有0.37个错误,对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这个比例更高。

1.2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差异

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载体,而真正具有意义的是载体上的计算机或信息。

软件既不同于通常的精神产品,也不同于常见的物质产品。作家的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供人阅读欣赏。若把软件也看成是一种作品,却发现其价值在于供人们使用,无人喜欢读它的源代码。

软件也与传统的工业产品不同。工业产品在设计好之后,主要的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的开销等,但生产任何软件的主要成本是设计、实现软件时的成本,以及软件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成本,在生产线上制造软件的成本非常低。用户购买某种商品后,就拥有了该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是用户买来的软件却只拥有它的有限“使用权”。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而磨损、报废,但软件在使用过程不会有任何磨损,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用户1年前使用的软件和5年后使用该软件无任何差别。传统的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生产过程可见、可触摸,也容易衡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进展。可是软件的开发过程在人的大脑里,很难度量其进度。

所谓的“软件工程”就是要这种过程“可视化”、“定量化”,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变成看得见的“文档”或者其他看得见的东西。

2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

30多年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尽管目前离彻底解决“软件危机”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是否能彻底解决目前也存在争议),但软件工程的方法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面向对象语言和方法、软件过程及软件过程改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并应用到实践中。目前软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分成技术和管理两类。

2.1技术的角度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开发范型关注软件工程的方向,即如何才是正确的编写满足需求的软件;软件设计方法关注软件工程的“途径”,即研究怎样完成从高层概念模型到低层概念模型的映射。

软件工程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时重点放在软件复用上。参考目前成熟的工业产品的开发模式,软件复用可以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它以已有的成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开发应用系统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新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上。通过使用软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避免重新开发时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软件构件技术(softwarecomponenttechnology)、领域工程(domainen—gineering)、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architecture)等。

软件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可复用构件是指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目前,构件的概念即包括源代码,也包括需求、需求规约、系统和软件的体系结构、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数据以及其他对开发活动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称为可复用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有目的的进行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如何描述构件;如何对构件进行分类、组织及检索等。

研究实践表明,由于某个特定领域需要的软件具有相似的需求,因此软件复用在特定领域内更容易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了领域工程。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涵盖了建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包括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CMU/SEI)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已经提出了一些领域分析方法。

如果软件复用仅停留在代码阶段,开发人员得到的好处是有限的。软件体系结构技术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发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用体系结构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软件工程研究中引人体系结构这个术语,其核心内容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它包括如下一些实体: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限制、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拓扑结构、设计原则与指导方针。

2.2工程管理的角度

参考其他成熟工程领域中的做法,软件工程也研究管理学理论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软件项目管理方法抛弃了以前个人的作坊式开发方式,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顺利实施。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软件管理方法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文档等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其开发风险也越小。软件项目管理已经是公认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根据在前面提到的软件与其他产品的区别,软件项目管理具有一些与其他项目管理不同的特性软件项目管理中遵循着一些原则,例如:软件项目中需要平衡需求、资源、工期、质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大规模的项目要拆分成几个小项目,从而减小项目的管理风险,并且使目标具体明确;依靠一套规范的过程来实时控制项目进度,并确保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具有很高的可见度;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合理控制项目组的规模控制原则;有效的积累知识,做到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目前在软件项目管理方面有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定制的ISO9003标准,它给出了衡量软件质量的准则;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CMM(CapabilityMaturity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则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方法。

3软件工程的新发展

20世纪末开始流行的Internet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范围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资源丰富的计算平台,未来如何在Internet平台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虚拟环境,使所有资源能够高效、可信地为所有用户服务,成为软件技术的研究热点。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 项目管理

一、何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任何项目一般的分为五个阶段:概念、计划实施、结束、运行和维护。项目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筹划激励、沟通、检查、控制活动。包括: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工作结构分析、责任分配等。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分包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顾客要求的逐渐提高,促使建筑市场由原计划经济格局,向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成熟发达的专业分包体系过渡。对于大型建筑企业,加强分包管理是迫切而重要的工作。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团队管理执行。项目团队发包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自行处理,公司审批的方式。发包方式应以公司集权的方式发包为主,两者相结合的形式。由公司集中发包的方式,可以发现。不论总承包、分包商、都是由项目工作联系起来的,都是以合同关系来联系的,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总包商可根据项目任务情况灵活机动地组织相关分包商,形成任务小组,但必须强调的是,总包方必须安排有专门的人或部门负责协调各分包商的工作。由于这种组织结构是以项目分包合同为基础的,在法律约束下,对分包商的激励、处罚、控制难度有所增加,但却强化了项目管理的规范化。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质量管理;进度控制;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协调。

二、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趋势

(一)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趋势。

就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和项目管理特点而言,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先后采用了三种形式: 最先采用的是业主自行管理模式,其特征为业主与设计、施工方直接签定合同, 业主组成相应机构直接行使对项目的管理权;而到了20 世纪九十年代,业主委托承包商承包建设模式( 即EPC 模式) 在西方国家成为了项目建设的主流形式,这是由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并负责试运行服务,也叫“交钥匙”承包;而近年来,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公司为了适应项目建设大型化、一体化以及项目大规模融资和分散项目风险的需要,推出了一种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 即PMC模式) 。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入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 方式运作。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能更加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加入WTO 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名成员国,我国的企业可以与其他成员方企业拥有同等的权利, 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在“贸易自由化”原则指导下,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程序, 将有更多的公司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美国著名杂志《财富》曾这样论述:21 世纪初,项目管理将有巨大的发展, 项目管理将成为一种潮流,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年轻人首选的职业。这一动向提醒我们,项目管理正成为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甚至可以说,项目管理将是知识经济的旅伴。知识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 带来新的财富。这个过程单靠工业、农业那样的重复、批量的生产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网络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离不开电脑手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致力于项目最终成果和业主要求的流线型管理过程,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重心是成本、进度和质量, 强调采CPM和PERT等技术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基本上是以封闭、静态的视角来控制流程。但是在知识经济这个变革已经成为常态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只能在混沌中发展,在动态中追求最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工程监理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 实践发展 理论演进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业园区是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器,也是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速效良方。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区域一体化等新背景的出现,城市工业园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方向。急需对国内外城市工业园区的实践发展与理论演进行研究概述。

国外工业园区实践发展及理论演进

(1)先驱探索:二战前的工业园区

国外工业园区的雏形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厂制”,为追求利润,大量的工厂“扎推”形成了工厂区(Factories Cluster)。这些工厂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控制,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工厂主和企业家们纷纷建设工业村(Industrial Village)或公司城(Company Town)来解决由工业居住功能混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带有个人理想主义色彩的实践揭开了工业园区发展的序幕,是工业园区的早期探索。

早期城市规划思想家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和 “带形城市”等理论形成了工业园区的规划模式。《雅典》的提出大力推动了城市工业园区的产生。沙里宁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也逐渐运用于后来大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中。

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工业园区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阿尔佛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从工业区位角度阐述产业聚集问题。廖什(August Losch)提出市场区位论,以最大利润论代替韦伯的最低成本论。之后的经济学家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完善和改进,提出了针对工业区位的多种经济因素综合分析方法。马歇尔的“产业集聚理论”探讨了企业集聚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而随后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在前苏联的实践对基于特定政策产生的工业园区作了先驱的探索。

(2)理性起步:二战后至1960年代的工业园区

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互为诉求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从而带动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工业区的“郊区化”。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先导地位越发突出,需要一种发展高技术,并使其产业化的有效载体。这时期工业园区类型有工业卫星城,城郊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以及科技工业园。

二战之后,“适度分散”成为共识,恩温和帕克对田园城市中分散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出了卫星城理论,对城郊工业园及工业卫星城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率先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更强化了工业园区的政策先导性和范围边界性。

(3)转型发展:1970-1980年的的工业园区

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消费市场饱和导致生产下降,导致经济衰退,发达国家急需通过已经起步的工业园区发展,全面振兴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进一步加大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力度,以出口加工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横向扩张和纵向升级的双向拓展局面,起到了推动生产国际化、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先导作用。8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竞争局势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多数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应运而生。同时,为了复苏冷战结束后停滞的经济,西方各国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时期,更多学科开始关注并研究工业园区,产生大量相关理论。如:斯格特的“生产组合”理论、皮奥勒和萨贝尔的“弹性专业化”理论、克鲁格曼的“新产业空间”理论、萨克森宁、达维特等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波特的竞争力“钻石理论”等。这些理论被直接或间接用于指导工业园区的实践,同时也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功能综合、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等。

(4)全新图景:1990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

90年代以来各国各种类型的加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更是发展迅猛,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功能综合、发展加速的趋势,但是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日益扩大的资源开发量以及废弃物排放量。如何在发展经济,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代人类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提出,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地发展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新一轮理论研究成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国内工业园区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

比较于国外工业园区,国内的园区实践发展历程短且简单,理论研究少且薄弱,但实践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1)初步探索:1970年代以前的工业园区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一五”时期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当时的工业园区只是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在偏远地带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类型单一,基本只是劳动和土地密集型领域的工业混合体,混杂在无污染和污染工业之间。但它们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建设进入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积极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改造进程,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2)产生起步:1980年代-1990年代的工业园区

从 1980 年代初到1990 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道,建立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生并发展。这一阶段的工业园区有了更好的用地规划,从用途和相容性上对工业进行了分类,且对各种用地内的建设指标、空间形态等有了更加详细的量化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越来越广泛地涉及到研究与开发等知识型活动,所以愈发重视工业运行所处的环境,新的园区更着眼环境美化和绿地建设,工业园区趋向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建设。

(3)整顿发展:1990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

1990年代后,我国各省、市、县甚至乡镇也纷纷建立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区。全国范围内开发区的低水平重复和大面积开发,造成了大范围的耕地占用和浪费,分散了项目的集聚度,造成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宏观经济的过热。为此,国务院从1993年开始了长达6年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兴起并大量建设,工业园区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的发展格局。2000年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从沿海、沿江城市逐渐向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并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为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也开始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4)理论研究

国内对于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于空间结构与布局等宏观方面,而物质层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以王缉慈为代表的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理论,吴季松等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及其他三元参与理论、五元驱动理论、公司地理论、园区规模经济论等研究在工业园区宏观层面做了较多的探讨。这些理论多是基于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发展的区域发展理论。

物质层面的有《城市规划原理》中对工业用地规划结合不同产业类型和实际案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城市工业布置基础》中,详细阐述了城市工业布置和工业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分析了在城市工业布置方面的实际问题和经验教训。《高科技新产业新的空间―科学工业园区研究》全面考察了科学工业园区的历史变革、形态特征、系统结构、整体功能、环境条件、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创新等问题。《理想空间―现代产业园规划》结合目前产业区规划编制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区规划案例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和总结了新形势下的产业区规划策略。其他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期刊文章,多数是基于具体的工程案例,对工业园区的某一方面得出一些经验总结,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论述。

结语

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为推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和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工业园区实践与理论发展进程,期望以此推动更广泛的工业园区的研究,并实现城市工业园区的科学发展、推进城市与区域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兴刚.城市开发区的理论和实践[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0

[2]钟坚.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由来、发展及运行机制[J].特区经济,2000(II):47-49

[3]顾朝林等.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4]历无畏、王振主编,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