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工商总局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实有企业1408.31万户(含分支机构,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7.62%。内资企业1364.22万户,增长7.85%。其中,私营企业1136.27万户,增长10.76%;外商投资企业44.09万户,增长0.93%;个体工商户实有4134.7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6.13%;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82.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7.97%,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民营企业改革“三步走”战略方向

民营需要准确抓住发展切入点进行改革,才能够实现企业顺利转型。这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将市场营销方面作为民企改革主要切入点

改革开放后,市场竞争加剧,大量民营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而破产。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民营企业没有掌握产业资源的上中游市场,只能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与外资企业制约下分享下游市场的边角利润;二是,民营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与大型企业集团争夺社会市场资源控制权。

实现民营企业的稳定快速转型,关键在于企业营销理念的更新。民营企业营销改革关键点在于立足原有优势产品,开发自主产品,使产品体系焕然一新,并集中力量,利用有限资金迅速掌握上游市场资源渠道,逐步摆脱国内大中型企业对民企发展的资源限制。

(二)推进行政人事管理现代化改革,实现民营企业稳定快速转型

高效能的行政管理可使企业运转有序,增强公司整体执行能力,在行业竟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目前,大多数民企都普遍存在着权力集中缺乏制约、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比例失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实现公司稳定快速转型,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健全人事制度。民企在管理层面要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健全企业行政工作人事制度,增强公司在人才引进和储备方面的竞争力;实行和完善管理人员负责制。这要求公司职能部门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公司行政执行力。民营企业发展必须合理设计行政组织机构,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 强化公司行政执行力;更新企业发展观念,用心眼光看待市场发展,形成与时俱进的企业创新文化。

(三)推进公司管理的系统化建设,寻求有效运行机制

目前,民营企业发展虽然不可能与大型国有企业获得相同的政策机会和财政支持,因此民营企业要更加细心汲取大型企业发展经验,更加深入的进行企业改革,坚持“以改革没发展,以创新求效益”的思路”。完善企业管理的系统化创建及运行,实现人力调整到位,人员执行力提高,认识得以统一,系统的建立定然将对于企业的利益的提升起到极大化的效果。这一系统要求高级专业管理团队协作建立,实现企业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

三、民营企业遵循“三步走”发展预估效果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第2篇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局面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原因,也有金融制度和政策限制的因素。

首先,部分民营企业信誉、形象欠佳,使银行对民营企业态度冷淡。我国早期的民营企业是在传统体制的边缘和缝隙中成长起来的,经营者多为工人、农民、小商贩或供销人员,很多是政策催生,他们缺乏现代企业经营者的理念,执行的是家族垄断的产权制度、隐私式的财务会计制度、任人惟亲的人事制度和家长式的治理制度,企业形象先天不足。从财务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料不全、数据失真、信息失实的问题;从抵押来看,明显薄弱;从经营手段审视,粗放、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甚至一些民营企业为急于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不择手段,从而失去诚信,败坏了民企整体信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焦璞先生提供了一个数据,60%以上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是3B或者3B以下的等级,银行难免对其谨小慎微,贷款自然举步维艰。

其次,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低,民营企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我国现行证券市场设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向社会公众直接融资问题,入市门槛较高。2005年10月通过修订的《证券法》和《公司法》规定,企业发行股票上市时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人民币;企业发行债券时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一般民营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是不能进入现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最终仍然需要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因此,完善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方式。私募股权基金的出现,无疑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工具。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Equity),是指按照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直接对非上市实业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也被称为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产业投资基金定义为“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即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委托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投资期限较长,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所以说它是民营企业融资的最佳途径之一。

首先,私募股权基金的迅速壮大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信托法》的颁布,《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的修改,基本消除了各类私募股权基金及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作的法律障碍,发展私募股权市场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资本市场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更加透明,以及创业板即将设立,使大批机构投资者不断涌入到直接股权投资市场中来。目前,在私募股权基金中,不仅有凯雷、软银、鼎辉、清科等国内外著名私募股权基金的身影,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从资产配置和提高收益的要求考虑,也开始进军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探索综合经营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在政策逐渐放宽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直接股权投资试点,甚至丰富的民间资本也积极地参与到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中来。经过近一年多来的暴发性增长,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拥有的资金规模已经很大,大规模的资金为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第3篇

我国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资金问题、管理制度问题等等,导致人才成长环境欠佳,因此要吸引和稳定员工队伍就存在较大的难度,人才的高流动性和人才匮乏成为导致民营企业不能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其中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关节点。

而在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员工队伍稳定性差。离职率是企业用以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离职率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和满意情况。离职率过高,一般就表明企业员工的情绪较为波动、劳资关系紧张并存在较严重的矛盾,企业的凝聚力下降,这样导致了人力资源成本增加、组织效率下降。尤其是民营企业人才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

二、民营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

通过对这几个民营企业的员工离职原因进行调查和访谈,并且查阅相关中西方文献及研究成果得出,目前造成我国的民营企业离职率过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环境因素、民营企业自身的因素和员工个人主观因素,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一)环境因素

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各种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竞争也相当激烈,与外资企业和国企的差距在短期内还存在。劳动者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受整个人才市场的就业机会和失业率等环境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承担比大型企业更多的经营风险,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这是员工非常关心的焦点性问题。

(二)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在民营企业中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中,企业自身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有效、运转情况良好的企业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企业自身下手进行研究分析原因,是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企业的人才观念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滞后。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至今还不是十分成熟,尤其是很多家族企业,他们对于人才的认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人事工作的执行和落实环节也问题很多。

第一是薪酬与福利待遇,民营企业往往没有非常科学的薪酬体系、优厚的福利待遇,这往往是造成员工离职的关键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薪酬不公平、对福利制度不满意等;其次是员工招聘与配置,招聘是人才进入企业的源头,只有在源头上把好关,建立和招到符合岗位模型的人才是关键的一步,另外在人才配置上和岗位晋升渠道上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员工高离职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民营企业在对人才的认识和看法上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片面性,许多企业片面地认为人才就是技术人才,存在着重技术和资金、轻管理的错误观念。总体来说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第二,多数民营企业缺乏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凝练才能形成。我国多数民营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在企业文化方面并没有下很大的功夫,因此很难建立和形成自身明确而良好的企业文化,不能靠企业文化来凝聚和吸收人才。

第三,工作本身的因素。在企业自身的因素中,企业中所设立的这一工作岗位本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首先是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条件,包括企业员工每天的工作地点远近、工作时间的长短,以及工作条件的优劣;其次是工作与自我设想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工作与员工本来设想和期待的差距太大的话,员工的离职率还是特别高的;再次是工作的重复性和工作负荷,工作本身如果重复性太大,企业又没有采取一些技巧和措施,加上工作负荷大,自然离职率就不会低。最后是工作的自主性,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他们对于工作的自主性以及工作的明确性有较高的要求,以发挥自身的能力,因而工作的自主性不容忽视。

(三)员工主观方面的因素

其实员工离职也不能完全归于是企业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离职源于员工自身的主观因素。虽说是员工的主观因素,但是将员工主观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的话,则更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解决措施。

首先是从员工心理角度来看,主要有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卷入度、工作的安全感等等;其次是员工个人特征变量,如年龄、性别、工作时间、教育水平等,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因素。在员工个人特征中,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期和判断,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员工依据各方面信息和自身思考,在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做出的职业发展选择。另外还有与工作无关的个人因素,如配偶、家庭负担等。

三、对于民营企业稳定人才队伍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导致民营企业高离职率的因素,以及对部分民营企业的实际考察,主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了降低民营企业员工离职率的对策:

(一)民营企业管理战略的调整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破家族管理模式。要通过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员工发展的、有利于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企业氛围,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首先就要克服家族模式的人事管理制度,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将先进的西方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

第二,加强战略管理,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缺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于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者都对于市场经济缺乏全面的研究,而一味看重眼前利益,没有对企业经营风险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防范。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为企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影响员工的凝聚力,使他们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步骤,以全新的心态投入工作。

(二)从招聘和员工配置工作中进行全面控制

首先招聘前必须建立公司完整的岗位模型体系。对于要招聘的人才有一个严格的量化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做到人岗匹配,这是招聘的基础工作,也是降低离职率的基础。其次,招聘过程科学化并且严格化。在招聘过程中要制定具体的可行方案,为企业招到能力强并且合适的人才。最后,员工配置合理,有明确的晋升途径。对于新员工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员工配置,要做到人岗匹配。另外明确的晋升途径对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有一套规范合理的晋升制度,这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也非常重要。

(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大的民营企业而言,我国多数民营企业普遍不够重视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新员工入职后的培训往往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规划,经常是一年半年才做次员工培训,而且还缺乏相应的计划。那么对于员工个人有针对性的培训就更少了。

虽然多数民营企业资金有限,很难对每位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但是企业让然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注重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制定培训体制的过程中,尤其是要对企业的核心员工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帮助其建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晋升途径,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对于非核心员工,同样要重视他们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尽快的提升自己,实现职业目标。

(四)提供公平合理、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

较低的薪资水平并不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因此,企业不应该也没必要一味地压低员工的工资收入,而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资水平,努力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一般企业里面的员工薪酬水平都会有差异,这通常取决于他们的工龄、岗位性质、工作难度以及不可替代性等等,因此适度的薪资差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薪酬制度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福利制度,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因此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尽力做到公平合理并且不失竞争性。第一,企业内部员工与同行业员工相比,其所获薪酬是公平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部应该开展薪酬调查,确定市场的平均薪酬水平,保证员工收人不低于平均水平;第二,要让员工与公司内部其他员工所做的贡献相比,其所获薪酬是公平合理的。企业必须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为了保证这种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作,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薪酬调查、公平的绩效评估。另外公司为达到员工需求的最大满足,有效地激励各个层次的员工,还应根据各个层次员工的喜好以及需求设置合理的福利政策,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工作。

(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员工更快的融入组织,从而能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并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能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共享利润从而产生与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使员工感受到一个美好未来。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费用预算

1费用预算责任网络

A民营企业为了强化费用管理,急需推动费用预算实施,在2012年度对交际费、会务费、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培训费纳入预算管理控制。为了促进该民营企业在预算年度能够及时按照实际经营状况的变化情况,实施动态预算管理,采取以季为周期,按月滚动的费用预算编制方法。

该民营企业费用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为主体,跨职能部门设立费用预算责任网络。费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控制部门。预算控制部门是指经营班子、行政事务部、驻外办、财务部、车队、人力资源部等。

2费用预算的编制

从费用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为两个层面:部门全年工作计划表和6项费用计划表。各部门工作计划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研究基础上,根据该民营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的,是6项费用预算的基础表,包括差旅计划、会议计划、培训计划、交际计划、办公费用计划、汽车油耗计划、汽车修理计划等。这些工作计划是编制年度6项费用预算表的重要依据。

月度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的基本思路:“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1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当月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本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下3个月的预测,在保证季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适当调整2月和3月的预算值,编制2~4月的月度预算。之后每月依此类推,20~25日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预算目标和对未来的预测,增加1个月的预算,保持预算周期始终为3个月。

3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本月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本季度预算总额、未来的预测和年度目标,相应调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预算目标,并根据调整后的二季度预算目标编制4~6月的月度预算,保证年度目标的实现。

6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下半年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预算目标,若需要进行年度目标的调整,则重新编制下半年年度预算,根据调整后的年度目标确定三季度和四季度的预算目标值,并依据调整后的目标值编制7~9月的月度预算;若不需要进行年度目标的调整,则根据上半年年度目标执行情况和下半年的预测,确定第三季度的目标值,编制7~9月的月度预算。

10月份预算执行结束前,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未来预测,编制本年11月、12月和下一年1月的月度预算。

11月初,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费用预算,下年度的年度预算在本年12月中旬最终确定。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11月和12月仍然继续编制11月~1月,12月~2月,1月~3月的月度滚动预算。通过月度滚动预算的编制,不断提高下年度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该民营企业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该民营企业年度预算费用总额的一定比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3费用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下达的费用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费用预算指标是制订考核指标的重要依据,根据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报最终决策人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预算内支出,按照该民营企业现有制度审核批准。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帐制度,各预算职能部门建立费用预算执行台帐,每月末与财务部核对。

各职能部门都要建立费用预算记录台帐(也可用EXCEL电子表格管理),按费用预算项目详细记录费用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费用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有以下内容: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每月25日,人力资源部根据财务部提交的上月费用预算执行考核意见、该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4费用预算的调整步骤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费用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如预算调整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可直接按第六步程序开始);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预算管理委员会签字同意的调整申请表上交财务部;

(3)财务部对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递交预算管理办公室;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属于重大调整),预算管理办公室需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

(5)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费用预算调整后,由预算管理办公室下达给财务部;

(6)财务部留存费用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费用预算调整通知书”,同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职能部门。

5结语

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范文第5篇

参加调查的1 050家民营科技企业共分布在57个领域,其中企业数量前20位的是:医药制造业,软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纺织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饮料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计算机服务业。

其分别占总企业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9.52%、7.43%、7.24%、5.9%、5.33%、5.24%、4.86%、4.67%、3.62%、3.43%、3.33%、3.05%、2.86%、2.76%、2.67%、2.29%、2%、2%、1.81%、1.52%、1.52%。

二、基本财务状况

(一)资产情况

资产总额过亿元的企业分布在29个领域。其中资产总额过10亿元的行业12个,分别为: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商务服务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前四个领域资产总额接近50亿元。

(二)收入概况

1、总收入情况

企业全年总收入为:323.89亿元。年总收入1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域分布在27个行业,其中总收入过10亿元的分布在10个领域,分别占总收入额的比率为:15.67%,11.67%,8.69%,8.41%,7.32%,7.23%,6.33%,5.31%。3.43%,3.29%。

2、科技收支情况

①科技经费情况

全省当年科技经费总额为:12.17亿元,其中排前20位的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商务服务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软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食品制造业,渔业,饮料制造业,娱乐业。当年科技经费总额分别为:2.523亿元,1.57亿元,1.43亿元,1.36亿元,0.51亿元,0.50亿元,0.49亿元,0.46亿元,0.41亿元,0.40亿元,0.39亿元,0.38亿元,0.23亿元,0.18亿元,0.16亿元,0.15亿元,0.14亿元,0.12亿元,0.11亿元,O.10亿元。

②技术性收入情况

2004年全省技术性收入为8.44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总额1千万元以上的行业为:软件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服务业,塑料制品业。技术性收入分别为:2.24亿元,0.82亿元,0.68亿元,0.58亿元,0.54亿元,0.53亿元,0.45亿元,0.42亿元,0.39亿元,0.25亿元,0.24亿元,0.23亿元,0.15亿元,0.14亿元,0.13亿元。

3、出口创汇

当年出口创汇总额为4.72亿元,有出口创汇额的行业有27个,其中创汇额1 000万元以上的行业11个,分别占总出口创汇额的:20.14%,15.22%,14.16%,11.71%,9.79%,6.34%,4.31%,3.94%,3.14%,3.13%,2.31%。

4、税金情况

全年已纳税总额为18.04亿元,纳税1 000万元以上的行业分布在23个行业,其中纳税过亿元的行业分布在: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就比例而言:医药制造业排利税大户之首,占全部企业已纳税额的24.72%,其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9.53%,再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分别占7.43%,7.32%。

5、利润情况

有利润企业存在于27个行业,其中净利润过亿元企业行业分布在6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商务服务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亏损行业4个,分别为:环境管理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娱乐业。其中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为娱乐业,亏损额约为1 000万元。

三、对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行业分布的情况的思考

1、资产净利润率

在考察的行业中资产净利润率高于10%的行业有11个,其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此指标高达1 400%,此指标与净利润成正比,反映出此行业在各行业中的全部资产获利能力较强,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折射出社会投资看好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2、净资产收益率

排前11位行业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是最高的,达到了约2 300%。超过100%的还有文化艺术业达到124%,但其资产负债率达到约100%,这与其经营行为、行业运作的惯例有一定关系。上述两个行业对投资者来说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净资产收益率未超过100%的行业中零售业,建筑装饰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他金融活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畜牧业,卫生,计算机服务业,橡胶制品业是其它行业中投资者获利相对较高的行业。

企业数量排前20位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行业为10家。超过30家企业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为:软件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资产总额过10亿元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有4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软件业。而资产总额近50亿元的行业的四家企业中,净资产负债率:医药制造业为3.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6.47%,商务服务业4.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84%,都不到10%,但相对较高的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有4个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软件业。

企业长期职工人数超过1 000人,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为: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软件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净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排序为:22.91%,18.85%,16.06%,14.74%,13.70%,13.41%,11.95%,11.86%,11.06%,10.62%,10.55%。反映出人均净资产收益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软件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由以上可见:企业数量、资产总额、年总收入、企业长期职工人数都达一定规模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行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软件业。

技术性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行业中,净资产负债率超过10%的为:软件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服务业,塑料制品业。分别为16.06%,11.86%,13.41%,10.62%,13.70%,14.74%,10.55%,22.96%,18.85%。其中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和塑料制品业为此比率最高的,但前两个行业的技术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是10%以上,而塑料制品业只占5%。

由此看出: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的经营主要是靠技术技撑的,比其它行业技术及服务平均水平要求要高。

纳税过亿元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只有一个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10.62%,此行业为传统的工业行业,传统纳税大户。纳税总额超过1 000万元的行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的行业有12个,规模化的具有良好纳税的行业为: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软件业,渔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

由此看出:具有良好的收益且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的行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软件业,渔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

四、几点建议

(一)对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但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

①直接注入资金,国家参股,政策支持,税收保障。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对社会有一定影响的有良好前景的行业,政府采取建立国有参股企业,引导社会资金,让政府和企业共同摸索经验。

②政策支持,税收保障。此类行业国家无需参股,但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环境支持。间接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因素的行业,投资者有投资愿望的行业实行政府引导,政策保障。

(二)规范行业秩序、营造经营环境

对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回报率不高的行业,政府首先应关注其引起现状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讲,不正当竞争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局部的运行可能会形成利益,但就总体来说是有损社会发展的。就局部服从全局,短期服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应根据原因有目标有目的改进现行行业运作状况,减少行业在不正当竞争中所受到的影响。

(三)长期扶持

具有一定规模并具良好的收益且为国家创造大量税收的行业政府应给予长期的扶持。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