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史笔记

古代文学史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学史笔记

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第1篇

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诸多误区:其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这些均不利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的教学误区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奠定学生学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任。近年来,普通高校这门授课时间最长、课时最多、参与教师最多的基石性课程,正逐步丧失其丰沛的活力和能力培养功能,被放逐到“鸡肋”的行列中。这种尴尬的教学效果主要源自以下教学误区。

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无法培养文学感悟力

从高校教学管理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便于检察监督课程进度和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是全部按照教材目录做的编排,教学监督部门也很容易评判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多少和完成情况。从教师方面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讲课方法省力省心,教学难度低。教材已经把相关问题总结得相当完备,而涉及的文学史宏观研究资料丰富易得,备课轻松,讲课出彩。尤其是在课程考核时,教师以教材制作参考答案,评阅试卷按知识点给分,方便精确,不担心学生质疑和管理部门的后期检查,简单省事。学生也认可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大量阅读,反复记诵,悉心体验,古代文学基础不牢,知识面不宽,阐释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不强,能够熟练阅读古文的学生凤毛麟角。而这种教学法恰好回避了学生的尴尬,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几页笔记就能顺利轻松地通过考试,助长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学习误解。古代文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把握力。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的心灵体验和文字表达,要求学习者投入个体的心灵感受和体验。“古代文学是探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学科,不但创作者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样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1]由于忽视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使“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2]架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培育学生的学术能力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法。采取“满堂灌”和“一刀切”最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纷繁复杂的状貌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发言、阐释作品、论证观点等活动显然难以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最便捷的做法即按照固定程式概括、梳理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文学史知识,阐述文学史观点,同时蜻蜓点水地提到大量名作或者名篇名句佐证文学史。例如,李白、杜甫、苏轼都是古代文学发展中“集大成”式的人物,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学生兴趣的焦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名篇名作,缺乏的是依据作品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李、杜的“集大成者”的不同表现。但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往往该简化生平经历没有简化,该深入解析作品却轻描淡写,没有讲透课程的重点。“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3]由于假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平均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取“一刀切”模式,无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用普及古代文学常识代替思维、能力引导。同时,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绝对的处置权,随意授课的现象严重,如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挤压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夸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脱节

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如情趣、气质、意志、修养等。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论文写作、创作等。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出色的语言表达力和写作能力。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未能重视社会应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没能激发古代文学的资源活力。因此,中文专业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独立思维不足、文字表达逊色、发展缺乏后劲等致命缺陷,无法满足社会对中文人才的能力期待与需求。古代文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利于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语言表达。这种教法利于完成教学内容,但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文学能力操练几乎不可能。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递诸多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示范文学问题的提出、论据的搜集、结论的分析论证过程。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只是作为论据罗列出来,教师并未进行精妙传神的赏析。学生无法获得语言表达熏陶和研究思路的启蒙,不能激发学生反复体味揣摩所学知识的动力。加上课后的作品阅读和写作训练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训练,不会赏析作品,不能熟练写作,也不具备思考与分析文学问题的能力,毕业后难以胜任实际的文字工作。

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策略设想

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语言审美力、运用力、创造力、写作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文字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现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走到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吸收古代文学的养分提高专业能力。策略如下:

(一)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该对每节课都能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有效阅读、解析作品的前提是具备并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系统、的文体知识和理论来指导解析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定以文学史为纲领,以作品讲解阐释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揣摩作品的情感和表达机巧,激发学生广泛深入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作品。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如何通过感性的文学感悟洞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流变状态,使阅读真正有效地启迪心智,创新阅读者的意识思维和语言能力?最便捷高效的途径就是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和写作技巧反复揣摩才能真正开启心智,构建并塑造学生的语言体系,完成能力培育的现实目标。

(二)教师重视示范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与研究示范。教师梳理文学发展线索、考证作家生平、阐述作品精妙、分析论证文学争议的种种活动,应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步骤环节的能力培养功能。教师要以文学的语言向学生示范如何体悟典范作品的美感、如何阐释其表达技巧,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古代作品的习惯而非肤浅、机械生硬地肢解作品。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作品的方法,引发其阅读原典的兴趣,积累基本的文学经验,培育出敏锐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学感悟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建立课外持续性学习和评价的平台,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古代文学的能力培养空间主要还在课外。能力的养成有赖于扎实的基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反三隅”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在现代课堂上实现。网络的发展给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及时跟进、指导学生课后的阅读、写作活动,及时回应学生疑问并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当学生的古代文学的学习习惯养成自然后,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也顺理成章。同时,一些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进行的文学训练和学习效果评估也可以借着网络传输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古代文学阅读、能力基础进行摸底,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能力训练作业,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代文学课程是一座充满营养与活力的宝库,承担着重要的精神导向和能力培育责任,应该朝着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发展。确保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不但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还能精妙地阐释古代文学作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独学不用”“学而难用”要不得。想要学生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和授课习惯。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理解文学教学独特性,信任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

作者:田宁 徐剑锋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东瑶.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7.

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性教育;文学本位;师范院校

有句话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而当下的教育现状却恰恰需要反过来说:“理论总是绿色的充满希望的,而现实总是让人灰心。”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课本来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包含着浓郁的诗意,而多年来受功利目标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语文课的流程似乎总脱不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作品分析、提问讨论、总结归纳。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不过是“旧八股”变成了“新八股”。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是需要个性的,语文教学是小手工业,每节课都应该是孤品才对,统一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当然不会有生气有诗意。而机械化的考试和阅卷方式让文字的魅力荡然无存,让多少颗敏感的心灵蒙尘,就此放弃对语言文字的美好向往。高考不允许作诗,指挥棒一挥,诗意就从语文课堂上消失了。语文课本,诗歌寥寥,即使有,也逃不过为考试的标准答案被拆解、肢解甚至尸解的命运。诗歌的缺席就是想象与激情的缺位。没有诗的童年和青春是单调乏味的,它导致了大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失去兴趣。有人说,三年级以后就不必再上语文课了。因为认识了常用字学会了查字典,就完全可以自己阅读了,不需要无休止地再受老师的折磨,直至对语文感觉全无甚至痛恨。这话也许偏激了点,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确是语文教育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那么,语文教育到底缺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不缺技术,缺的是情怀与境界。这又是谁之过呢?或许基础教育应该问责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担当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心灵的感染与审美的熏陶。而师范院校似乎也有理由倒问基础教育,日益功利化的语文教育已经败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也包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虽然改变语文教育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确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而不是坐视毕业生未来语文教学的失败。笔者多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进行“诗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所思所获与同行共享。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指导下,不少院校开始压缩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的学时,增设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而培养小教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在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更是大量地压缩中文专业课程的比重,向实用性的技能课程倾斜。“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只授课72学时。这里,我们不探讨高职教育理念之于小教师资的培养是否科学,大量地削减所谓“不实用”课程是否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我们只探讨在课时压缩的现实面前,如何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古典作品的精华较为系统地呈现给学生?众所周知的故事:一大学教授给大学生做实验。拿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装满了。”之后教授依次将小石子、细沙和水装入看似已满的烧杯,每次都问装满了没有,最后的问题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方位的。试想,如果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水,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终身学习的时代,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课时来满足的。“听君一席话”尚可以“胜读十年书”。课时多固然好,但若给学生的脑子先灌了水,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大石块”?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1)确立诗性教育的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视野。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建立人文背景下、审美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观,有助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笔者认为应该这样构建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层次,在开设“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第三四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接受能力。二是延伸层次,建立了文学史的坐标后,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诵读与欣赏”,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文体发展的背景上,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诵读能力,补足因课时过少造成的对古代文学仅有面而缺乏点的认识之不足。加强诵读指导,突出师范院校培养小教人才的特性;三是拓展层次,第六学期开设“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名著鉴赏”等选修课。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个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文化、文学影响学生生活、生命为宏观目标,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努力使学生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突破了以往过分看重文学史平面的描述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古代文学知识谱系,又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符合小教大专培养目标又适合专科学制的教材框架,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为落脚点,以专题呈现为形式,以文体演进阶段为单元,辅以相关知识典故、最新研究动态和拓展练习等。各章节的标题不再沿用诸如“两汉文学”、“唐代文学”这样的语言客观地概括,而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词语来描述,诸如“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学特征。

(2)构筑人文关怀的诗意课堂,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与基础教育的语文课堂一样,大学的文学课堂缺的也不是技术而是情怀。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必纠结于表面形式上是灌输还是互动,更应该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课程的立意固然重要,但课程的实施更为关键。课堂是实现当下关怀的最好渠道,体现为两方面:①授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文风范。教师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文学、文化、职业及人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民国时期陈寅恪、刘文典、钱穆、吴宓等皆以别具一格的大师风范为人所称颂;②授课教师的生命激情与教学语言。以诗意情怀感染学生情绪,以诗化语言引导诗性思维,这样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堂。叶嘉莹认为诗的好坏,“第一要看有无感发的生命,第二要看能否适当的传达。”[4]笔者认为,这两点用来评价文学课的教学也十分恰当,感发与传达,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文学的思维方式与教语文的职业示范。

(3)引导学生建立诗意人生观,给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文学是人生也是哲学,大学的文学课是生命教育课也是精神成长课,这门课的学习不应该只有课堂教学一个维度,还应该结合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笔者的做法如下:①鼓励个性化表达。就小教大专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是必要的,但以专科教育的现状看,要求学生撰写专业论文是不现实的,与其因目标过高导致学生大量地网上下载应付,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感悟表达出来,论文可,随笔可,创作也可。②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批改纸质作业的方式,将感悟上传至博客,借助微博开展诸如“我们的论语”等主题活动,将学习过程计入学习评价,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为开放性的多元评价。③组织诵读活动。师范院校有着良好的推普传统和诵读氛围,将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诗意课堂引领诗化学习,诗化学习引导诗意生活,当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意义就升华了。

让诗意回归文学课堂,让文学成为生命的底色。文学教育是参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必然要超越功利、超越专业化的狭窄视野,直抵人性、人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2] 俞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

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第3篇

一、高校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建立时间早,积淀深厚的课程。在以往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该门课程“以文学史为讲授的基本线索,作品阅读分析为主体教学内容,选修课为补充”的基本知识模块,在教学观念上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扎实的文史基础,要求学生博闻强识。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类型。因此,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基本上是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主体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们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述,学生则始终以听课和记笔记为主,一直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不过是披着高科技外套的板书而已。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的状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没有上升到教学技术的层次。很显然,这种课堂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是忽略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堂的时间全被教师所占用,而课后又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很难使课堂向课外有效延伸,也很难使学生的知识有效迁移和内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只会掉书袋,缺乏创新能力。

三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从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严重挑战,随着人才的社会化、市场化,一方面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创造意识。总体看来,高校古代文学传统的课堂结构还是比较单一的,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强化课前预习,课中提高教学技术含量,课后练习,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将是我们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引进

首先要说明,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技术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原理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在个体的经验及个性、习惯影响下,对实施中的诸多可操作因素进行选择、组合、运用和监控的行为。它有两种表征形式,一种是通过言语行为的表征,包括教学语言、讲授、提问、课堂讨论、辩论等;另一种是非言语行为表征,包括姿态、眼神、手势、个性及人格倾向等。本文着力探析的是言语表征的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技术行为

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第4篇

典是必要的。阅读文学经典时,首先是注意端正阅读态度;其次是采取课下教师指导,师生共读,讨论交流,深入阅读的方式。最后,对于阅读结果不做苛刻的评价,达到人人阅读,身受影响即可。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文本 阅读态度 深入阅读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功利心很强,这也使得教育改革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因此古代文学因为短期实用性不强而日益边缘化。加之,文学史的编写体例,也使得教师们更加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淡化文本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时不太注重文本阅读。然而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比起文学史中的知识系统更能形象而又深刻地体现古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经典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一.端正学习态度

所谓学习态度,指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行动倾向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态度的三个因素中,情感是核心,起决定性作用。阅读文本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基本方式,因此古代文学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经典文本的阅读态度。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文本前,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1.确立非功利意识,培养情感。

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它的看法: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文化具有非功利的特点,阿诺德曾说:“文化是一种慢功夫,来不得浮躁,因为它着眼于转变人的内心,而不是急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古代文学经典文本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也要明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的心态必须是无功利的,自愿的,是放松惬意,无负担的。它要求的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谈到阅读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其二,就努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就是对而培养情感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对待古代文学,尤其是文学有一番诚意,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其三,明白文学文本经典,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极具艺术魅力,淡化重知识轻经典的思想,这些都为日后平心静气的深入阅读经典阅读做了一定的铺垫。

2.持之以恒的阅读态度。古代文学距离现在时间遥远。其语言系统与现在完全不同。这使得文言文功底不深的青年阅读文学经典带来一定的难度。再者,现在的文化特点虽来源于古代,但是与古代文化毕竟有不同之处。即使在古代,每个时期的文化特色也是不同的,人们的思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透过艰涩的文言文理解与自己时代思想、文化有差异的古代思想与古代文化,难度是很大的。而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恰体现在文学经典中,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系统地阅读古代文学经典才能够理解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与思想精髓。

3.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要坚持科学求真的阅读态度。其表现有三:首先对于经典本身的语言阅读,要准确的弄懂经典语言的含义;其次是要联系作者的时代、思想、系统而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其三是结合经典本身及其有关因素,对它做出自己的评价。要做到这三点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文学经典要吸取精华,避免就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做出片面的评价;二是要相信自己,避免盲从。

二.深入阅读经典文本

在端正了阅读态度之后,最重要的是进行古代文学经典的文本阅读,这些经典内容过多,大多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授,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经典文本,在课外深入阅读。在阅读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师按照自己的教育角度,选一本经典,提供指导方法,学习要求,师生课下共读。比如在先秦文学中,《论语》是一本比较重要著作,但又不适合教师课上详细讲授。因此布置学生课下深入阅读,其教育目的是了解我国的儒家思想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而古代文学中本身就有论语内容讲授。因此在上课前布置论语深入阅读。要求一个学期完成。

2.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一门功课,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方法。虽然,我们并不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去指导课下所布置的文学经典,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上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刚开始,我们在讲授古代文学时,有意的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他们。这样他们就能进行论语文意的疏通了。在讲孟子、荀子时,有意地点出孟子思想特点及有关经典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与孔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对孔子思想的深一步理解。也使得他们有从经典中理解人物思想的意识。

3.作业深入。作业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古代文学课的讲授中也有作业要求。对于文本经典的阅读,也需要老师做出一定的作业设计。分层次,按步骤,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地布置作业。如古代文学的整个学期的作业,可以围绕经典而作。比如要求学生阅读论语,可分为如下几步:首先,要求在上《论语》前搜集孔子及论语的有关资料,等到上课时,准备讲课。之后进入文本阅读,选择较好的论语文本,如论语译注。教之文本阅读方法。其次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文意疏通与零星感悟;再次是让学生分类总结论语所反映的思想;最后是让学生搜集资料看一下,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与文人的影响,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4.讨论交流,活跃思想。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每个人关于文本经典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专门安排一课时。进行经典文本讨论,在讨论前,可以让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发言提纲。老师先收集学生的发言提纲,将观点相近的分组,让他们进一步融合观点,选一人发言。分成几组。课上先让每组代表发言,陈述观点。然后再由其他组的人进行品评。

5.选修课升华认识。如果学校开的有相关经典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深入阅读经典后,选上该选修课。如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论语》,学校开的有《论语解读》,学生可选上,也会有一定收益的。

在深入阅读文学经典时,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人们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是,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之根,学生在阅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其内心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他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高宝营.大学生心理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汤丽萍.阅读经典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研究[D].杭州师范学院,2006.

[4]杨春福.数学“小组讨论学习法”对师生的要求[J].内蒙古教育,2008(4).

古代文学史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逐年发展,教学的思维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出现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化社会发展中,多媒体作为媒介让人们认识到更多新鲜的事物,并拓宽人的知识层面,故此多媒体应用于现代化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媒体作为媒介使用时需结合课程内容,否则两者单独使用,将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也不能实现两者双赢。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语言和板书引入新的课堂教学内容,用以调动课堂教学气氛,但有时教师不能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进度,故而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从教学的内容、策略和方法等角度出发,且安排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通过口述,因而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能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渗入到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在此期间能够整体划一地听讲、看板书或者做课堂笔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听课状态,所以学生容易出现走神以及失去学习兴趣的情况。但是若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计算机控制教学的整个过程,并能在此期间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借助文字与声音给学生呈现出直观的表达式形式,让多媒体的各个要素都能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在有机结合中通过屏幕投射给学生,并配合声音,让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机互动,则可以完成教学训练要求。[1]教学中影音媒体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讲解文学史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文学史及其著作做好详细划分,并将文学史内的一主两翼、三古七段等都做成不同类型的图表,然后辅以影像图片做简单的讲解;在讲授诗经蒹葭内容时,可以辅助名家的抒情和朗诵,如邓丽君的歌曲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学生通过声音和图表并结合朗诵对文学有初步认识,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也能在此基础上容易接受相关的知识内容,并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面进行声嘶力竭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出现昏昏欲睡的教学情境。

二、增强课堂知识容量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开展

能够将图文并茂的声音或者视频等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并将其通过声音和图像表现出来,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中通过动手、动耳和动脑等方式,借助多个感官获取相关的信息,这样不但能有效地缓解教学内容偏多,学生学习课时较少的情况,也利于教师的角色转换,对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积极影响。由于我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所以内容繁杂,而且很多古典诗词多以抒情为主,意境悠远,情感表达更为深沉,故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运用精准的语言做描绘,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历,进行感悟和想象,这样才能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得到精神的陶冶。教学过程中若能辅助相关的信息技术内容,可以将相关的作品形象生动地融合在一起,直观地呈现出来,不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外部刺激,同时也能兴发学生的内在联想,更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进而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改善教学效果,减少繁琐的板书环节,节约课堂教学实践。故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项感官参与,并对提高古代文学的学习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开展

古代文学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诗歌鉴赏能力,如果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那么学生应该能够更快地走进作品,理解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这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历史的图文进行还原,学生在教师讲解中能融入特定的艺术氛围,最终高效地完成诗歌鉴赏。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声音优势将诗歌或者相关文言文的内容做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在朗读中让学生根据内容判断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而这种感性启发也使得教学方式更生动和明了。例如,在讲授黎庶昌的散文时,可以先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相关内容的呈现如果借助多媒体学生能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查阅以及多媒体呈现,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现有资料总结黎庶昌散文的创作背景,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生活的晚清,正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并且黎庶昌曾相当时的同治皇帝上书,讨论国家的革新和改革大计,并得到皇帝的赏识,委以重任。[2]他的老师是,也是晚清重要的人物,因而教师可以在此简要介绍并将的家训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黎庶昌有更深入地了解。后期作者游历各国,对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深入地探究,故此黎庶昌的很多散文都与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学生充分了解作者背景知识后,能在今后的鉴赏中加以借鉴,如果晚清的背景教师无法用语言清晰地描绘出来,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画面给学生呈现出当时的状况,这种呈现方式是语言媒介不能实现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与作者遭遇或者写作形式向类似的文学家,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增强信息传递量

学生要想掌握好良好的古代文学知识,就需要以大量的阅读量为支撑,这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关键性要素。由于当前新的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压缩教学的课时量,因而部分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存在着容量大但课时少的矛盾,但是教师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故此为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只能通过压缩学生的作品阅读量来完成教学目标,但这类教学形式从完成状况上看是能提升教学效率,但若究其根本很多教学目标将不能达成,并且学生在“快餐”教学环境中,学习到的文学作品都趋向于表面,不能深入内里进行探究学习,所以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真谛,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学习兴趣。教学中有关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定主要是判断一堂课的课堂知识容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内容的来源是教师和板书,因而两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速度是制约课堂教学进度的推进的关键要素。学生主要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书本,其他方面的知识获取途径也有,但是获取效率偏低,部分喜欢文学的学生会主动地寻找相关书籍阅读,但受到学业、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地阅读完一本书,就如同假期很多学生都会去图书馆借阅很多书籍,但开学后如果教师询问,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所有借阅的书籍阅读完成,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

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现代部分高校在教学中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因而作为高校教师能够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培训。由于这门技能的掌握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能推进教师的综合素养养成,为此有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教师应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推进不仅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更为重要的是优化教学理念,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换为素质教学模式,不是让学生以考试为目的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喜欢或者感兴趣对古代文学,基于此开展的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并且也能培养出新型的人才,并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3]其次,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学相长,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推进,学生也更具个性化和想法,很多时候提出的问题会发人深省,因而教师也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力争契合时展的教育部分,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型教育工作者。多媒体教学活动接触中,教师不仅需加大对专业化知识的理论学习,更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与PowerPoint、Authorware等相关的软件,并在此培养出教师刻苦钻研的职业精神。教师努力地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使自己在业务方面做到精益求精。

六、结语

教学技术的更新是教学活动的表象,任何教学活动更新的实质都应是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思想,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需更新教学的基础性措施,它不能是一个单纯的教学口号,而应是对现代教学意识的革新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中,不能单纯地看到其对教学活动的推进,更需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学习规律,让教学工具真正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否则多媒体教学设备在高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将会名存实亡。

参考文献:

[1]李云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

[2]朱伟民.多媒体技术在文学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