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二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1篇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1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 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

(2) 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

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5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2篇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人口模式

时代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迁移原因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

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

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控制人口规模

2.

转变发展模式

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四步识图学习法 电气二次装置 职业岗位技能 断路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58-04

电力系统的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装置。一次设备指生产、变换、输送、分配、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电动机,等等。一次设备构成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直观,通过变压器吊芯、电动机拆装等对一次设备的安装实训项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一次设备的构成部分,从而较容易掌握其构成及工作原理。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等作用的装置,主要包括测量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断路器控制回路装置、中央信号回路装置等。二次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可靠供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装置具有构成元件较多、装置接线复杂、装置构成不够清晰直观等特点,因而必须结合二次装置的原理接线图等二次图纸才能更有效地掌握二次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识读二次装置的原理图是电气二次岗位的基本职业岗位技能。由于目前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功能比较完善,因而电力系统二次装置的原理接线图大多较为复杂。对于电力高职生来说,由于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识读二次装置原理接线图往往倍感吃力,而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的推广与应用,将大大提高电力高职生二次图纸的识读能力,为将来的电力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的内涵

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是从二次装置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采用哪些元件如何进行接线来实现的设计的角度逐步地去熟悉二次装置的构成原理,其思路清晰,印象深刻,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二次装置的原理构成,熟悉装置中每一个元件的作用及接线,在二次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掌握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学生能做到化繁为简,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快速适应新的二次装置和不同厂家的二次装置,迅速成长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技能骨干,并且具备对二次装置进行研发设计和技术改造等能力。

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学习法,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熟悉装置的作用。电力系统的二次装置是对电力系统内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等作用的装置,因而在识读二次装置原理图之前,首先要初步熟悉二次装置针对相应的一次设备所起的主要作用。

第二步:基本功能的拆分。仅仅根据二次装置的主要作用,还无法着手进行构成整套二次装置的具体设计,还必须在熟悉装置主要作用的基础上,将二次装置的功能进行拆分,具体分析为实现装置的主要作用而需要满足的各项基本要求。

第三步:分项逐步设计。针对实现二次装置的每一项基本要求,按照由主到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逐项地进行装置构成的过程设计。在实现每一项基本要求的设计过程中,分别分析应采取哪些二次元件,并设计具体的接线方式。

第四步:归总分析装置动作原理。将实现各个基本要求的所有元件、支路汇总构成整套二次装置原理图,依据原理图纸分析二次装置的动作过程及现象,进一步掌握二次装置的作用及构成原理。

经过基于设计理念的四步识图法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做到深刻透彻地理解二次装置的整体构成原理,熟悉装置的动作过程及现象,而且对原理图纸中的每一个元件、每一个支路均通晓它们的接设计及在装置中的具体作用,将来在电气运行岗位中能对装置进行正确的操作,在检修岗位中能根据装置出现的故障现象快速判断故障所在的支路或故障元件,从而实现及时有效地处理故障。

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 历史活动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历史活动的形式

1.1课前三分钟回顾

要求学生每天有一人到讲台前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其他学生点评。回顾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对上节课的认识和看法、上节课的历史基础知识,也可以是其它相关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我特意将一些优秀的学生安排在前几名,并在课前做指导,从内容、语言、仪表等方面把关,使其发挥示范作用。实验后,其它学生们对他们的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并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点评时学生也很激动,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自己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表现。

此活动得学生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他们能大大方方的走到讲台前,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在问题上作到出新。如赵静的讲三国时,模仿单田芳,语言精练,字正腔圆,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王雪娟的《怜李清照》,使全班同学泪眼朦胧;冯伟的诸葛亮的逸事,使学生领略了知识性的趣味性;韩娜的激情话改革,使学生精神振奋;南极的《孔子生平》使学生懂得了知识的渊博源于日常的积累。

1.2小组合作式学习

现代教育要求历史教学培养的人才应具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看问

作者简介:丁景良(1970.2),男,山东阳谷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题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动”基础上的“互动”,小组学习是实现学生互动的重要形式,是学生信息、经验相互交流的一个好方式。课堂教学中,我建立了精神放松、形式自由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创设条件。在划分小组时,开始我是根据学生成绩划分的,进入高二、文理科分班后,我的小组以宿舍为单位来划分。这样学生的合作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延伸到宿舍。学生合作的机会增多了,默契程度增强了,效果也更好了。

1.3情境表演

在学习完必修三后,我设计了一次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自选内容,脱稿,学生自己主持。任务布置后,学生特别兴奋,找唐诗、宋词、诗选、席慕容诗集,根据个人嗓音、气质、爱好,选择内容,背诵。经过一周的准备,在周二的晚上主持人的激情开场,一下子将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们纷纷表演,有李白的《将进酒》、有的《七律》、有苏轼的《江城子》、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他们兴趣盎然,动情朗诵,得到了一次诗歌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同样,在学过明清小说后,我安排学生写小说,在班级内发表,学生写的特别认真,有言情小说,有哲理小说,有讽刺小说;有的寓情于景,有的细腻感人;有几千字的短篇,也有精彩的微型小说。此次活动后,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提高了,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学业上的切磋。

学习完元杂剧、明清小说后,, 402宿舍排演的话剧《豆蔻春绸》别出心裁,将古代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和现代四个女孩放在一个时空内来展现,既表现了现代女孩的时尚,也对当前部分女孩的玩世不恭给予了批,给学生以全新的震撼,成为学生的永久记忆。

1.4每天一抄记

在高一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高考的需要,每天由课代表抄写三个历史概念、特殊事件、历史结论,我定期检查。坚持两个月后,我进行检测,对掌握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掌握差的学生进行督促。一学期的后两个月我让学生抄写容易出错的概念和知识点,第二学期的前两个月,我让学生抄写容易混淆的知识,高二分班后,我根据高考的动向让学生每天抄写三个特殊时间或儒家代表人物或是一个思想观点、一个科技成果、一件外国历史上的大事,还可以是一个历史转型时期的新事物或伟人的思想。这样,可以使知识化整为零,对加强学生的历史修养很有帮助。

2、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的意义

2.1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老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开展的课前三分钟回顾、合作式学习、比比看谁的记忆力好、历史片段写作、话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历史知识,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出学生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

2.2培养了学生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历史活动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历史的生活实用性,即实践性,其本质是实践。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创造条件或环境,设计、组织或实施活动内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动手、通过体验、通过活动来应用历史知识,提高能力。

2.3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历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复习课堂内所学知识,巩固、加深和提高;它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向能力迁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

此外,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历史素养得到了提升,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高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效性 实用性 互动性 趣味性

历史知识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历史教材中的章节标题为主体内容,以历史基本线索为主要导向,一设疑导向思维艺术为主要方法,采取双向交流,层层铺叙,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对各个历史知识点之间纵横的逻辑思维联系进行宏观,微观的立体传授知识的过程,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去驾驶历史知识及其结构体系,达到培养学生系统化思维的目的。

俗话说:“登高而望远”,“登泰山而晓天下”,人只有放眼于高角度,高层次的目标,方能较客观地分析、评议、归纳、比较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

高层次、高素养的时代特征决定了高中历史的基本任务是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注定了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从事情出发,强化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后果(影响)进行精辟的分析,加强对重要历史任务、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及分析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理想效果。

随着课堂教学思维,理论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在自我完善,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同时,采用历史知识网络教学模式势在必然,它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把握历史基本知识,基本历史线索,历史概念及其相关联系。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常说:“历史象一条河”。那么历史教材就是这条长河的远距离浓缩。怎样知道这条历史长河的来龙去脉呢?历史的发展遵循何种规律呢?历史各章节,各段落有何特点呢?历史与其他学科有何密切的联系呢?历史知识网络体系能使我们从从容容融入这一“思”的境界。这就是要求课堂一展开,历史教师就象建筑设计师一样启发学生营造“思”的阶梯,巧设疑问多立挫点,确立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与学生共同编织这节课的立体知识大厦,并结合幻灯,图像录相,挂图,录音等电化手段相应辅助,优美的板书艺术,盛情盎然的语感,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层层捕捉历史基础知识,善于挖掘历史隐形知识。如讲授高二《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美苏争霸》,首先教师应用幻灯,录像,图像形式勾勒这节课的立体知识结构,营建历史知识大厦,确立教学目标,知识的重点,难点,思想教育内容等,而后通过多种史料巧立疑问渡入新课,如教师在讲明历史知识结构后设疑:“美国在二战后能够成为头号强国的原因?具体表现?”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都不先正面回答,而是运用幻灯,文献,史料,挂图等让学生分析理解二战的前因(背景),过程,后果(影响),教师通过为断的设疑导引,使学生轻松愉快的了解其基本原因:

1.美国本土远离欧亚战场,没有遭到炮火的洗劫。

2.美国利用大战之机大做军火物质生意,获利很大。

3.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拓展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又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新兴产业。

4.进行改革,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通过列举大量图片、文献、史料,并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归纳,学生也较容易明确美国成为二战后初期头号强国的两点表现:

1.经济上,“藏金之富甲于天下”,其工业生产总值到1948年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体系1/2强,黄金储量占74.5%。

2.军事上,垄断了原子武器,拥有1200多万人常规力量,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各军事基地。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空前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不久美国通过各种途径,确定了它在政治,经济上的霸主地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极力推行全球扩张霸权主义政策。但是美国的霸权政策遭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抵制,苏联成为二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正是这种契合、互送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事物的发展演变,历史知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轻松愉快地接受历史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学科的主体功能,呈现了历史事件,历史事物的相关联系,历史演变,深层分析的特征,帮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认识历史现象及其本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处理史料的能力。其操作工艺如:

二、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单独或固定的操作模式,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高思维高素质能力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势必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系统逻辑思维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高知识技能为主导。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有需要,它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论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第一线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时代的挑战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人力的竞争。鉴此,历史知识网络体系教学它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知识并重的原则,它能使学生宏观上驾驭教材,处理史料,分析实质问题能力的提高(即提高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法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高考“大跨度,高概括”的考核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目的是对教材主体内容宏观,微观多层次,多形式的优化组合,加强分析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相关联系,促使学生明确历史知识的脉络体系,做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因而历史教师讲授时应立足于宏观知识,善于捕捉,传授微观知识。“粗中有细,细中有粗”详细分析各种事件的前因,后果,性质,并加大论证,比较,归纳,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历史知识及其规律。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重引导轻灌输,训练方法恰当,内容少而精。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骄傲也罢自豪也罢,都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的一种主动形式。诚然,一堂质量较高的课堂教学都必须给学生驰骋思维的广阔天空,教师,教材,教法及其他教学手段都以“学生”这一教育主体服务,并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多方激起学生“思”波澜,泛皱多面波纹,在思维中最大限量地获取教村知识,思想,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系统化,发挥学生主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