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词歌赋;语言文学;意境美;工艺美

中图分类号:H1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89-01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丽需要我们沉下心去体会,那种安静、忧伤、动情的阅读都可以在古典文学中找到最佳答案。放目远观中国诗歌文化历史,我们目之所及的全都是一幅幅宏伟雄壮、惊天动地的画卷。中国诗歌永远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意境美与工艺美就是它的灵魂。本文主要从我国诗词歌赋意境美与工艺美两大特点入手,来深入了解中华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诗词歌赋的意境美

(一)清新明丽之美。说起清新秀丽之美,那就不得不提李白、谢灵运、孟浩然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们所创作的山水诗,大多用清新秀丽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清新动人的山水画,在我们眼里,他们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中来”,要多唯美有多唯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也是农家生活里的别样风景;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将夜晚的清静和月光的皎洁表达得诗情画意。

(二)唯美含蓄之美。含蓄的美,多为表达人的情感,写景时又有别样的空灵悠远之美,语言干净深刻。所表达的情感也耐人寻味。《诗经》中“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段佳句,一直被人传唱,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更是赋予它深刻的内涵。看似写景,实抒情。《望江南》中,“天上月,遥望一团银,夜久更澜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虚实结合,实写夜凉风起,凉意渐生,来烘托后面的负心人带来的心意渐凉之感,写景部分语句干净简练,意境油然升起。

(三)气势磅礴之美。气势磅礴必然伴随着奔放雄壮的阳刚之气,它的浑厚,侧重在对景色描写时的磅礴和大气,旷达侧重于对人的精神烘托,一般多采用夸张、直抒胸臆、想象等表现手法,具有着满腹豪情的浪漫主义特征。例如曹操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著名的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直被人朗诵至今,当作警句鼓舞人心。

(四)悲壮沉重之美。沉重悲壮的美多带有一种悲天悯人、感叹身世、怀才不遇的情怀在其中。著名的有屈原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陈子昂的经典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共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如此等等,通过对现实情怀的书写,表达自己的无奈、愤慨之情。

二、诗词歌赋的工艺美

诗词歌赋的工艺美,大多体现在诗歌的体式上。对于形式以及表现手法的尽善尽美,也更加烘托出了意境的美感,两者相辅相成。诗歌的体式可分为两种,那就是近体诗和古体诗。其中古体诗也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之分;近体诗则分为绝句和律诗。在唐朝之前,诗人所作诗歌皆不受体裁、字数以及声韵对仗的限制,诗人可以自由发挥,这就是古体诗;然而自唐初以来,诗歌在这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就形成了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在近体诗上绝句与律诗的区分,是句数的差别,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它们都要求音韵和谐,颔联和颈联要求工整对仗。诗歌发展到如今,有了成熟的文学样式,都要求具有体制、格律、音三大特征。表现手法也是丰富多样,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比兴、对比、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诗歌的文艺美发挥到极致,也使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达到了浑然天成、自然和谐之美。

三、结束语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感,是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不可替代的一抹抹清流,晶莹剔透且日久弥新,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物欲横流,但对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发扬,我们还是可以找到自我,充实内心。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谈诗词欣赏要领[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33-234.

[2]于华东.诗词创作中的意境与语言艺术[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614-618.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第2篇

摘要:汉语文学概念内涵丰富,既包括以文言文为主的古典文学,也包括以后兴起的近现代文学,同时也包含了21世纪以来受到网络文化影响的当代文学及网络文学。古典文学以及五四之后的新文学,其所注重的依旧是文学的内部关系,而当代文学以及网络文学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入到了时代变迁的层面上。无论哪个时代的汉语文学,其概念的构建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入,因为其目的还是为了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汉语文学概念的构建,就应当融入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而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则十分符合这一要求。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文学;理论意义;路径探索

我国传统文化分类繁多,其中茶文化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的奇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茶文化,包含了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建筑学、艺术、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汉语文学作为一种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现实的形象化艺术形式,其与茶文化一样,也囊括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我国茶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于文学的融合,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因此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过程中,茶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茶文化在汉语文学概念构建中的理论意义这个角度来试论一二。

1汉语文学概念构建的意义及价值

汉语文学概念是以国家、民族文化、政治体制等为基本依据来界定的文学范畴,其本身带有较为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我国古典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君权神授”、“忠君爱国”等,统治者试图用儒家、佛家等平和积极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当时的文学当中,以此来让社会政治更加稳定和谐。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明代的《三言二拍》,书中通过一个个描写善恶有报的故事,来劝导和警示世人要行好事、做好人。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人们的民智逐渐觉醒,因此近代文学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多的是自由、平等、民主,如鲁迅的《呐喊》,钱钟书的《围城》等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这一时代特征。而当代文学,则更加富有时代色彩,与当前这个蓬勃向上、迅猛发展的时代息息相关。但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当代文学,其本质上都是用汉语来展现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等。而汉语本身作为一种象形文字,不会因为语言的变化而发生特别剧烈的变动,具有很好的延续性,因此汉语文学就天然地构成了一个无法用国家和政治去分割的整体形态。所以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汉语文学都具有很好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其美感、韵味、表达方式、抒情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宏观层次上都大致统一,这也让汉语文学概念在语言规范上有了明确的内涵。

汉语文学概念有着十分深厚且深刻的历史依据,同时也有着鲜明而强烈的理论意义。作为一种学科概念,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有着相当的现实趋势和实践价值。首先,这样的学术价值体现在汉语之于文学的本体意义上。无论是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家,还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文学家,汉语作为其母语,不仅是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同时也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归宿和家园。20世纪五十年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着一批爱好文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做白马文艺社的文学组织,写作了大量具有较高质量的汉语文学作品,并受到了著名学者的夸奖,同时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三文艺中心”。而另外两个文艺中心,一个是在中国大陆,另一个是在我国的宝岛台湾。当然话说回来,无论是从汉语文学的数量还是质量上,美国的汉语文学都无法同大陆与台湾相比,但当时的文坛将其三者并列起来,其实是在有意识地建构起汉语文学概念,是将汉语文学世界统一起来的一种尝试。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可以将汉语文学作为一种学术概念和学科名称来确立或是运用,进而能够改变过去那种各种概念和名称混乱、夹杂以及模糊的状况,从而为汉语文学这门学科开辟更加宽广的理论空间。总而言之,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必定要突出汉语这一语言元素,因为利用一语言去定义一类文学概念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学术趋势。在建构过程中,我们要把汉语文学的过去和现在有机统一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深入挖掘其审美价值、表达方式以及叙述风格等,并充分发挥文学理论力量,把我们的汉语文学概念上升到一个更好的层次,从而使之与英语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以及德语文学拥有一样的学术地位。

2汉语文学概念中的茶文化内容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其将近两千年的形成以及发展历史中,先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后来又跟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相互交融碰撞,从文化的范畴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在茶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士大夫特别是其中的文人墨客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给茶文化融进去了大量的精神文化,同时更是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来描写茶文化,来讴歌茶文化,通过文学把茶文化的内涵展示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来看几种以茶文化为主的汉语文学概念。首先,来看看茶文化与汉语诗歌文学的融合。茶文化虽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但是却繁荣于唐宋两朝。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唐宋两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比较繁荣,这也就让当时社会上的文化创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而唐朝和宋朝在诗歌的风格上也略有不同,唐朝的诗歌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主,内容大多大气磅礴,或是深沉幽雅,作者也往往在诗歌中抒发自己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情感。宋朝的诗歌以词牌为主,内容大多婉转阴柔,作者多把个人的感情融入到词牌当中。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因为唐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且国力强盛,对文人的约束较少,因此有唐一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朝气蓬勃且百花齐放的态势。而宋朝的市井经济较为繁荣,但是在军事上却较为羸弱。市井的繁荣催生了一大批以写词为生的人,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但是在军事上的羸弱就让宋朝不如唐朝那么强硬,因此文人们在文学创作中,以阴柔婉约伤感的内容为主。而茶文化也是在唐宋两朝得到快速发展,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的推动,这势必会将茶文化与汉语文学的创作融合起来。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多以诗歌为主。彼时,人们以品茗为高雅之事,并以咏茶为时尚,关于茶的诗歌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有唐一代,与茶有关的诗歌就多达五百多首。唐代的一些文人喜欢茶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以白居易为例,他一日三顿都离不开茶叶,早上要喝早茶、中午要喝午茶,下午同样如此。在他的众多茶诗中,对茶的描述十分详细,除了上午茶、下午茶外,还有饭后茶、寝前茶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文人与茶之间的亲密关系。纵观唐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纯地去描写茶事活动,如唐代文学家陆龟蒙所写的诗歌《茶人》,就通过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一幅茶人在雨后上山采茶的图景,不仅写出了茶人采茶的不易,同时也描写了茶人生活环境的偏僻和恶劣。而另外一位唐代诗人李郢则在诗歌中写出了唐代流行的制茶方式:“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另外,白居易的茶诗则将唐代人饮茶的习惯记录了下来。另一方面,唐代茶文化的文学创作还在茶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理念,也就是“借茶喻人”、“以茶抒情”。这一点在王维晚期的一些山水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维擅长写山水诗歌,其晚年退隐山林,一心向佛。而茶文化在融入了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的诸多精神内涵后,也上升到了哲学和精神的高度,能够让人明心见性。因此,像王维这样的文人,就热衷于通过茶来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茶的文学创作,来让自己修身养性,内心更加平和。有宋一代,市井文化高度繁荣,这让茶文化融入了更多的平民色彩,变得亲切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唐代时有点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宋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市井文化有关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当时社会上流行斗茶,也就是饮茶者进行煎茶、分茶等技巧的比赛,当时茶肆遍地都是,也为斗茶的流行提供了众多场所。因此宋代文人在很多散文、杂文中都对斗茶进行过详细的描写,包括斗茶的环节、细节,以及斗茶者的神态、身份等内容都有比较详尽的叙述。在这要说一说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关于宋朝茶文化的描写。《水浒传》尽管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但是其写的却是北宋的故事,而且明代离宋朝不远,因此很多描写都比较忠实还原了宋代的饮茶风俗。

如书中多次出现“茶肆”、“茶博士”等场景以及人物,并且将其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体现了宋代市井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与茶文化有关的宋词。宋朝文人填词的内容大多婉转而阴柔,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宋朝军事羸弱,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这对文人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文学家李清照为例,在经历了国破人亡后,孤单飘零的她经常写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词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之情,其诗词的主色调以低沉阴柔为主。元明清三朝,随着各种文学体裁的兴起,茶文化在汉语文学中也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如戏剧、小说等。这个时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与唐宋时代又大不一样,文学创作者多借用茶这一载体,来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百态。如《镜花缘》、《红楼梦》等。到了近代,茶文化的内容更是在文学作品中俯仰皆是。近代的茶文化文学创作,延续了明清的特点,多是用茶来反映社会现实。如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散文、张爱玲的小说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一个小小的茶馆,浓缩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是近代茶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集大成者。

3茶文化对汉语文学概念建构的意义

首先,茶文化可以丰富汉语文学概念的内容。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与众多学科紧密相连,如艺术、音乐、建筑、农业等等。将其融入到汉语文学概念建构中,一方面可以让读者通过茶文化去更好地感受到汉语文学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去体会到那种积极向上、善良平和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读者透过文字领悟到时代和社会的背景,如老舍的《茶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其次,茶文化能够提高汉语文学概念的国际地位。近代以来,我国饱受欺凌,这也让我国的文化特别是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而西方文学的强势导致我国很多文人言必称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等西方文学,而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学不甚自信,甚至还有一些自卑心理。而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我国历朝历代的文人以及我们的民族性格,同时更是在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文化,日本的茶道,英国的茶文化等。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的重要文化输出,是一股强势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昔日强盛的标志。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文学创作者的文化自信和文学自信,同时也会让世界转变对汉语文学的看法和态度,从一个更高更正面的角度去审视观察和评论汉语文学概念。将茶文化融入汉语文学概念的建构中,可以让汉语文学的意境更加深厚。

文学尤其是小说,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微型缩影,里面蕴含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红楼梦》为例,不仅书中的人物与茶有关,如贾宝玉身边的几个侍从,都是以茶事活动中各个环节来命名,其分别是焙茗、引泉、扫花、挑云、伴鹤,名字第一个字,是茶叶在采摘、引水、烹煮过程中的动作,这也可见茶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另外,《红楼梦》还用茶来展现主要人物的性格,如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眉,就体现出了她的尊贵地位。另外,林黛玉只喝龙井茶,也体现出她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的特征。总而言之,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将其与汉语文学概念建构联系起来,可以丰富汉语文学的内容、提高汉语文字的精妙程度、加深汉语文学的意蕴,也能够更好地去展现人生中的百般滋味。

参考文献

[1]罗璇.宋代咏茶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王海燕.老舍作品中的茶文化[J].名作欣赏,2015(14):155-156.

[3]邵山.茶润人和:论王旭烽“茶小说”的精神内涵[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学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8-61.

[5]朱寿桐.另起新概念:试说“汉语文学”[J].东南学术,2004(2):165-168.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第3篇

游仙诗的发展流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首先,先秦两汉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初始阶段。先秦文学作品是游仙诗的源头,对后世游仙诗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庄子》《离骚》就是其中的代表。《庄子》中的故事多以寓言为主,语言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在《庄子》中,他描写了许多神仙的形象,如姑射山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御风而行的列子等。庄子通过对这些神人与神仙的描写,着重要表达自己思想中的逍遥精神。无所依、无所侍的神仙形象与庄子所要表达的自由、逍遥的主题十分契合。其实,在先秦时期,《楚辞》中的《远游》已具有游仙的色彩。《文心雕龙•辨骚》中有这样的描述:“托云龙,说迂怪”“诡异之辞”“谲怪之谈”,这些评价很好地体现了《离骚》中想象奇特,杂糅神话传说的特征。在“美人”“香草”的审美意象之下,诗人上天入地,周游于山水之间,从不愿被世俗社会的污浊所淹没,集中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生命的高尚品质。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游仙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高峰的到来并不是偶然,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战乱,文人对于生命的感受、对于自我的关注更加凸显。面对无法解决的生与死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们转而祈求外界力量的帮助,于是服药求仙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苦难的途径。游仙诗的创作就是为了摆脱生命有限的困扰,在诗歌的世界更好地表达理想、愿望的艺术呈现方式。除了社会政治的因素外,魏晋玄学的发展、道教的兴盛都是游仙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兴盛的原因所在。例如,在曹植的《仙人篇》中“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五游咏》中“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苦思行》中“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在神仙世界畅游的曹植,他的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作为诗歌体裁确立下来的游仙诗是由曹植来完成的,而东晋的郭璞却是游仙诗的集大成者。最后,唐宋两代是游仙诗发展的繁荣时期,此后便逐渐衰落。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作为唐代文学的标志性代表便是诗歌。唐代诗歌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作为诗歌体裁中的“游仙诗”也在唐代达到了繁荣的阶段。宋代诗歌体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理趣”,因此在唐诗之外,自成面目。所以说游仙诗在唐宋两代达到高峰,这主要表现在:一,游仙诗的数量之多;二,许多诗歌大家,如李白、白居易、李贺等,都有游仙诗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使得游仙诗在艺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时期创作游仙诗最重要的诗人是李白,他的游仙诗作品数量高达62首。李白性格狂放不羁、喜欢自由,“仙人有待乘仙鹤,海客无心随白鸥”“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鉴”……这些游仙诗集中体现了李白在缥缈的仙界放浪形骸,张扬个性的人生理想。

二、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种独特的诗歌题材。虽然游仙诗在众多诗歌题材分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在整个诗歌史上,游仙诗的存在意义重大。一方面,游仙诗的出现,使诗歌样式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亮点。游仙诗多以寻仙访道、游历仙境、人神交会、炼丹服药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转而走向神仙世界,以求内心的隐遁之情。在诗人笔下建构的神仙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游仙诗中的仙境建构多与“梦境”相关,给人一种缥缈、梦幻之感。在创作时,游仙诗多借梦境来仙游,道游,以此将仙境的神奇、瑰丽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不受现实的羁绊。以梦境来建构神仙世界,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力。郭璞的19首《游仙诗》多描绘他在梦境中所游的神仙世界,如“仿佛若士姿,梦想游列缺”的诗句就是这种梦境仙游的体现。再比如,李白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是在通过梦游来描写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莺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这个烟雾缭绕、幽深无底的仙境中,一群神仙披彩霞为衣,驱长风为马,翩跹而至,曼妙至极。李白用诗人敏感的心体悟着社会人生,最终借助游仙诗表现了自己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最后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有力拨千斤之力,将诗人孤傲的性格、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十分具有感染力。其次,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美轮美奂,这与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曹植《仙人篇》:“湘娥为之弹琴,秦女为之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通过对湘娥、琴女、河伯等仙人进行描写来表现神仙的生活。再比如在郭璞的游仙诗中飞泉、紫烟、翡翠、流水……意象的搭配将神仙世界描绘得如此干净、美好,令人读后顿生向往之情。郭璞的游仙诗较前人比较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游仙诗的创作上,他将隐逸与求仙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为游仙诗注入了新的内容,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境界。再如李白的游仙诗中对于意象的选用更加多样,极富表现色彩。“蓬海”“玉液”“紫霞”“鸾车”“飞龙”……李白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更加大胆,感彩浓郁。

三、游仙诗的美学价值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门德尔松;生平;钢琴作品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54-02

门德尔松 (Felix Mendelssohn ,原名: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 ),出生于德国汉堡(Hamburg, Germany.)的德国犹太人家庭,他是作曲家、钢琴家、风琴弹奏家、乐队指挥家,也是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12岁开始创作,17岁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27岁在莱比锡任指挥,1843年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时病故。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的交响曲《苏格兰》、 《意大利》,序曲《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是著名作品。门德尔松作为19世纪欧洲浪漫派作曲家杰出代表之一。由于从小受到严格的音乐训练和顺利的生活创作经历,使得他的作品浸透着柔美的诗情,让人萦绕难忘。门德尔松对古典音乐传统的潜心研习,使他的音乐风格在浪漫中具有古典音乐的典雅之美,在严谨的结构布局中凸显精美的诗意。他的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聆听门德尔松的音乐,会给听众带来强烈的幸福感,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同时也传递着一种乐观精神的生活态度。

一、音乐人生及发展

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的富商家庭,父母以及姐姐范妮都酷爱音乐,使他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成长。他的一生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809―1826年)。中期(1826―1835年)。晚期(1835―1847年)。

(一) 早期――音乐结缘期

门德尔松四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八岁师从莱尔特学习和声,受到了老师对巴赫热爱与尊重的影响,11岁已写成了50余首作品。1821年,12岁的门德尔松会见歌德,在歌德面前演奏成为“每日的音乐课”。之后,从1821―1830年,门德尔松五次访问歌德,使他的创作活动和德国古典文学结下不解之缘。1825年,他创作两幕喜歌剧《卡马秋的婚礼》和《弦乐八重奏》,1826年他还根据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创作了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英国画家莱克为该剧作了一幅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水彩画。画中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仙王奥布朗,仙后提泰妮亚和小精灵迫克,众精灵在他们面前欢快的舞蹈,体现了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中期人生――音乐升华期

1826―1829年间门德尔松深受柏林大学地理历史以及美学思想的影响,在柏林歌唱学院亲自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在巴赫死后79年间没再演出过,这次重演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和对巴赫作品价值的重新认识,有力地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管弦乐序曲《寂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行》。从1829年20岁开始,就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和航行。他游历了英伦三岛、意大利、瑞士、法国等国家,体验了巴黎等国上层社会的音乐生活,受益匪浅。同时他还拜访了德国的海涅以及肖邦等艺术家,共同探讨人生及音乐。作为指挥家与钢琴家的门德尔松,也酷爱文学和美术。他喜爱优美的风景,每到一处,总要留下几幅素描和水彩画,与此同时也把这种爱好体现在了他的音乐上。在游览苏格兰和赫布里底群岛时,他孕育了《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的构思。在这期间,完成了管弦乐序曲《赫布里底群岛》(1830)(也称《芬格尔山洞》),《第四意大利交响曲》(1833年),《宗教改革交响曲》(1830―1832年),《第一钢琴协奏曲》(1832年),《无词歌》(1834年)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三) 晚期人生――辉煌的音乐作品期

1835―1843年间,他担任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厅(Gewandhaus)管弦乐团指挥。在莱比锡组织“历史音乐会”的系列活动。1843年,他建立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在其任教。门德尔松,以他在音乐界的威望,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的音乐生活做出重要贡献,并为后来德国古典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有清唱剧《圣保罗》(1834―1836),《伊利亚》(1846),完成《苏格兰交响曲》(1842),管弦乐序曲《美丽的梅露辛娜》(1833),钢琴《严肃变奏曲》(1841),《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其余7册《无词歌》及大量的合唱与重唱作品。由于超负荷的工作消耗了他的精力,在挚爱的姐姐芬妮逝世半年后,门德尔松于1847年11月卒于莱比锡,年仅38岁。

二、门德尔松的多重身份

(一)作曲家

门德尔松的音乐虽然不能深刻地反映现实,缺乏深刻的思想性,强烈的感情,戏剧性的冲突和深刻性及英雄性,但其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结构完整,从所选的内容和题材到所用的手法都有其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门德尔松的作品,无论对于德国或世界来讲,仍不失为可贵的文化遗产,不失为人类文化,尤其是德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优秀代表。

(二)指挥家

出色地完成了1929年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演出,引起人们对被遗忘的巴赫作品注意与重视。巴赫在音乐史上得以确立为世人所公认的地位,是和他对巴赫音乐作品的发掘分不开的。1835年出任莱比锡乐队指挥,他在提高乐队素质方面所做的努力,对近代音乐演奏事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家

作为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创办人之一,他对近代音乐教育事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其他伟大作曲家比较起来,他不够深刻严肃和伟大,但是,他的创作是形式和技巧完美的典范,是美好悦耳的典范。

三、钢琴作品特点分析

门德尔松的创作很丰富,包括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歌,诗篇,经文歌等宗教题材作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钢琴作品:为钢琴做的《无词歌》8集,为钢琴和小提琴写了数篇协奏曲,还有许多奏鸣曲及重奏的室内乐作品。门德尔松作为一名钢琴家,他的创作与演奏与当时炫耀表面技巧的钢琴演奏风格决然不同,他在运用钢琴的技巧方面很谨慎,绝不滥用,继承了贝多芬,莫扎特的优良传统。他的钢琴作品包含以下特征:

第一,通过生活中习见的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具体。例如《无词歌》第27首《葬礼进行曲》,柱式和弦以及三连音的运用使得全曲充斥着悲伤的情怀。其中一段音乐材料模仿了钟声,使人们自然联想到沉重,悲痛,感伤的葬礼场景,直截了当地表达出痛苦的感觉,体现出了浪漫主义注重自我内心情感抒发的特点。

第二,富于歌唱性,接近当时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声乐曲,有些像是带伴奏的独唱曲,有些像二重唱,有些像是四声部的合唱曲。例如钢琴幻想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优美的旋律线条仿佛是在诉说,在歌唱着门德尔松的一生,通过对一朵玫瑰在盛夏中的环境里生存景象的描写,将凄凉,感慨的思绪很好地融入了音符中,使得这首钢琴曲不再是旋律线条的拼凑,而是一位歌唱家在歌唱自己的一生,发人深思。

第三,形式简单完美,和声织体富于个性。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虽然创作技巧相比李斯特等人稍显逊色,但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以及在钢琴独奏曲上表达出的高超艺术性是无人能及的。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简单,但富于创造性的他又会在曲子中间穿插令人意想不到的曲式结构,让人爱上他的音乐。在和声织体运用上,除了自然体系中的正、副三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的运用外,他还用半音体系中和弦,例如副属七和弦、副减七和弦等。在调式运用上,大小调式交替常被大量采用。

四、对当前钢琴音乐创作的启示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门德尔松的创作理念对当今的钢琴音乐创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当今的钢琴音乐作品既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也要跟随在音乐历史上留下著作的音乐家的足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今音乐领域的发展。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笔者认为门德尔松创作理念对当今钢琴创作有以下几条借鉴意义:

第一,音乐的质朴性。音乐应该成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思想和情感可以用纯粹的音乐媒介来传达和识别,应该明晰音乐的初衷是美和真理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音乐形式手法的简练性。门德尔松曾说过:“主题要简洁,而细节是属于从属地位的,主题要贯穿始终。”他理性的头脑传达给我们一种理念:主次要分明,避免冗长■的音乐细节。

第三,音乐的浪漫优美性。音乐要传递给听众一种美的享受,高超的炫技技术能体现作曲家的作曲功底,但音乐的内涵和意义则更要在一首作品中完美展现。

第四,音乐的大众接受性。一首能被大众接受,并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才是一首成功有意义的作品。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要与大众的认知和心理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31-33.

[2]李金菁.浅议门德尔松葬礼进行曲音乐风格的特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8-81.

[3]张晓蕾.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8):21-22.

古典文学体裁分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弗莱彻;汉诗英译;主要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11-0157-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45

1 . 引言

威廉・约翰・班布里奇・弗莱彻(William John Bainbridge Fletcher, 1879-1933)是英国外交官、翻译家,以韵体译诗见长,是英美格律体译诗的代表性翻译家之一,在汉诗英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译作《英译唐诗选》(1919)和《英译唐诗选续集》(1925),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欣赏和研究价值。朱徽称“弗莱彻(William John Bainbrige Fletcher)译的《中国诗歌精华》(Gems from Chinese Verse, 1918)和《中国诗歌精华续篇》(More Gems from Chinese Verse, 1919)”为20世纪头30年间,美国“一批学者诗人翻译出版了多种以唐代诗歌为主的中国古典诗歌”实例之一(2004:84)。高玉昆也认为弗莱彻(W. J. Fletcher)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著名的唐诗英译家之一,他提到:“弗莱彻在1918年出版的《汉诗英韵选珍》(Gems from Chinese Vers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Verse),……也是运用比较严谨的英诗格律翻译唐诗”(2003:147-151)。江岚也赞誉了“弗莱彻的两本译著,《英译唐诗选》(1919)和《英译唐诗选续集》(1925)的公开出版,……是英译世界唐诗译介从起步阶段走向纵深发展阶段的里程碑”(2013:137)。弗莱彻的译著数量少,除了以

上提及两种译著外,尚未发现他在汉学研究方面其他的著述,但是其作品代表了当时唐诗西传起步阶段的最高成就。弗莱彻的格律体英译整饬、典雅、严谨、中规中矩。回顾与分析他的英译特征,表现为:译者隐身、文化趋同、韵体直译、主流诗学。以下笔者将对他的汉诗英译主要特征一一进行简析。

2 . 弗莱彻汉诗英译主要特征

2 . 1 译者隐身

该理论是当代美籍意大利译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的。由于英语世界和非英语世界之间存在着文化和权力关系的失调,译者在翻译后者的文学作品时,假如不正确地运用“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会使英美读者以为他们是在读用英文创作的作品,而非原作译文,这就导致“译者隐身”。其后果是泯灭了原作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是“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表现(韦努蒂,1995:20)。如果我们以这个理论来考察约一个世纪之前的弗莱彻的汉诗英译,他是以西方传统重构中国古诗,将中国古诗装入维多利亚时期的英诗模式中,让英美读者感觉不到是在读翻译的中国古诗,这正是“译者隐身”的突出表现。因为当时是殖民主义时期,中国跟英语国家之间文化和权力关系严重失衡,所以,采用翻译的“归化”策略则显得合情合理,这种策略的采用也正是当时时代的产物。除了弗莱彻以外,英国著名翻译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翟里斯(Hebert Allen Giles, 1845-1935)也是运用韵体翻译汉诗的典型代表,可见“译者隐身”在那时是相当盛行的。下面我们以弗莱彻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译诗为例分析这一特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ADIEU

Athwart the northern gate the green hills swell,

White water round the eastern city flows.

When once we here have bade a long farewell,

Your lone sail struggling up on the current goes.

Those floating clouds are like the wanderer’s heart,

Yon sinking sun recalls departed days.

Your hand waves us adieu; and lo! you start,

And dismally your horse retiring neighs.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送别友人的诗。诗中郁郁葱葱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流水,瑰丽萧瑟的落日,漂流不定的白云,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色彩璀璨、难舍难分、情景交融的离别画面。意象美、人情美、意蕴美、绘画美,流动于全诗之中。再看译诗,弗莱彻将原诗分为两节,每节4行诗句,偶数行采用英诗中常见的退行方式。从外在节奏看,除了第四行诗句外,每行的音节数为10个,音步数为5步,以对应原诗每行五个字数。主导节奏为抑扬格(抑为轻读,扬为重读)以对应原诗中的平仄。如果我们用符号“-”表示抑,“′”表示扬,第一句则可以标注为-′|-′|-′|-′|-′|。从押韵方式上看,译诗采用的“交韵”,即韵尾为ababcdcd,属于典型的四行组诗(quatrain)。在选词上,弗莱彻使用了外来词adieu以及古英语词汇yon,而使译诗具有典雅、古色古香的韵致之美。在这种严格的韵律包装下,译诗的句式均衡、整齐、考究、简洁、优美,可以说是译者循规蹈矩地运用传统英语格律诗翻译的成功之作。由此,西方读者已经无法感受到原诗的韵味和民族文化特色,这正是“译者隐身”的典范。

2 . 2 文化趋同

当代译论家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在论述文学翻译的时候,以“文化趋同”(acculturation)阐释译者为了适应译入语读者的习惯和兴趣,有意使原作的风格与形式趋于跟译入语文化相似或相同(勒菲弗尔,2001)。弗莱彻的格律体汉诗英译,是使中国古诗适应当时英美读者的欣赏兴趣。从译诗的形式风格到遣词造句等,都体现了“文化趋同”的特征。以下仍用例子说明。

田家杂兴

储光羲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

衣食既有余,时时会宾友。

夏来菰米饭,秋至酒。

儒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

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

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RUSTIC FELICITY

My little farm fivescore of silk trees grows

And acres five of grain in ordered rows.

Thus having food and clothing and to spare

My bounty often with my friends I share.

The Summer brings the Ku-mi rice so fine;

Chrysanthemums in Autumn spice the wine.

My jolly spouse is glad my friends to see;

And my young son obeys me readily.

At eye I dawdle in the garden fair

With elms and willows shaded everywhere.

When, wine-elated, Night forbids me stay,

Through door and window grateful breezes play.

Bright, shoal and plain I see the Milky Way;

And high and low the Bear o’er Heaven sway.

As yet intact some Bottle bear their Seal.

And shall tomorrow their contents reveal?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人向我们展现了旖旎的田园景色和恬静质朴的农家生活。气韵浑厚,描绘细致、缜密。情感真诚、自然。风格朴实、真切,辞藻无华丽造作之嫌。尤其是最后几句,描绘了诗人酒醉夜归时的所见、所感。虽然诗人已喝得一塌糊涂,但仍对家中收藏的陈年老酒念念不忘。盎然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令读者忍俊不禁。原诗共16行,弗莱彻以四个四行诗组翻译,使之符合格律体英诗之规范。译诗每行音步包括五音步和四音步,以五音步为主,力求对应原诗每行中的五个汉字。译者在翻译原诗的前四句以及第九与第十句时,分别合二为一,译成了三句长句,同时考虑到每句过长,而采用跨行连续的办法,从视觉上对应原文的形式。译诗押尾韵,韵式为aabb,ccdd,eeff,gghh,依然采取英语格律诗中常见的抑扬格节奏。弗莱彻的整体处理方式都体现出典型格律体风格。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误译,如“凉风吹户牖”译为“Through door and window grateful breezes play(宜人的微风在戏弄着门和窗).”译诗只译出了字面之意。笔者以为这句话不仅仅拘泥于此,而是暗含凉风从窗户吹进来,令人感到格外清爽无比。另外,将“北斗”译为“the Bear”,也欠缺准确。当然,瑕不掩瑜,整首译诗情感丰沛,措辞直白,朗朗上口。从译诗的形式风格到遣词造句等,都展现了维多利亚诗风特点,即当时英美读者所熟悉的诗歌类型。因此,他的译诗体现了“文化趋同”的特征,迎合当时英美读者的口味和兴趣。

2 . 3 韵体直译

从以上对弗莱彻作品分析来看,其音韵结构和遣词造句都严格按照维多利亚时期的格律体诗歌形式。他的译文力求贴近原文内容,通俗、可读性强。我们以下例说明。

秋兴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ODE TO AUTUMN Before the Autumn’s pearling dew the maple woods decay.

O’er Magic Hill and Wizard Gorge broods desolation’s sway.

The billows of the river leap to touch the boiling sky.

The storm-clouds driven o’er the Pass o’ver Earth as shadows fly.

The asters twice have opened a fresh year’s tears to view.

The lone boat once tied up acquires old longings ever new.

All round, their winter clothes to make, the rule and scissors ply.

Till sunset thuds the busy block o’ver Po-ti’s towers high.

这首诗是《秋兴八首》中的第一首。全诗以“秋”为主线,描写了诗人暮年流落他乡、疾病缠身、知交零落的凄惨境地。作者寓情于景,以满目凄凉的秋景来表达对自己的悲惨遭遇、国家破败的命运的感叹以及郁郁不得志的心境。此诗格律精美、工整,意境萧瑟、悲壮、雄浑,词藻风华、深厚,是典型的杜律风格,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原诗共8句,译诗也是8句,押尾韵,在韵式上为齐整的aabbccdd双行韵(couplet rhyme),每行诗为抑扬格,是英诗中常见的韵律体。在诗歌形式上,弗莱彻注重再现中国诗歌的特点,即用译文中英文的重音节和原诗的每一个汉字相对应。并且使用跨行连续的办法来避免因译诗句子过长而破坏诗行外观上的整齐。在传达原诗的内容与意境上,弗莱彻采用直译办法再现原汁原味。以第一句“玉露凋伤枫树林”为例,译文是“Before the Autumn’s pearling dew the maple woods decay”,“pearling dew”对应“玉露”,“decay”对应“凋伤”,“the maple woods”对应“枫树林”,至于译文中的“Before the Autumn’s”译者根据原文中隐含内容而增加的。其余的译文也较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贴近原文的风格,没有随心所欲地删减原诗的意象和情境。值得一提的是,弗莱彻对于“直译”的处理总体上并不是那么拘谨,为了使译文流畅简洁,音韵悠扬,除了第三句是按照原序翻译外,其余都对语序进行了或多或少地调整。当然,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要达到文化传达的任务,出现小瑕疵是在所难免的。如原诗的第四句“塞上风云接地阴”中的“接地阴”指的是上空的乌云浓黑,仿佛要压到地面上来,而不是译者所译的“o’ver the earth as shadows fly(如阴影在地上飞旋)”,与原文意趣相距较远,有为了与上句中的“sky”凑韵之嫌。

2 . 4 主流诗学

在当代翻译理论中,勒菲弗尔关于在文学体系中制约文学翻译功能的几大要素,即意识形态、专业人士、赞助力量和主流诗学(ideology, professional, patronage and dominant poetics)等具有较深远的影响(Jeremy Munday, 2001: 128-129)。其中的“主流诗学”观念,就包括了文学手法、体裁、中心思想、人物原型和场景,以及象征等。在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文化中,所译作品是否符合当时的文学主流规范,对于不了解原文的目的语读者来说,是他们接受和评价译作的主要依据。早期的汉学家一般都采用格律体,使译文符合当时的主流诗学。弗莱彻也不例外,从以上实例分析来判断,他的译诗同样受到当时当地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和诗学形态的影响,即展示维多利亚诗风特点,力求译诗与英诗格律契合,力图淡化、改写原作品中的异质因素,使之能在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等方面归化、适应当世,不至于惊世骇俗,遭到摈斥。

3 . 结语

虽然弗莱彻的译著仅有两本,但是其内容囊括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作品,所选译的作品体裁涵盖古体、近体、新歌行体、新乐府等。内容有咏史、状景、抒情,向西方读者展现出唐代“百花齐放”的诗歌繁荣气象和“百家争鸣”的流派纷呈。从接受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只有读者的参与,它才有存在的价值”(江建文,1999:59)。文学翻译也是如此,弗莱彻译诗风格“信达而兼雅”(吕叔湘,2002:8)。通过分析近一个世纪之前的弗莱彻译诗特征,使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和评价这位格律体翻译家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当今的汉诗英译乃至文学翻译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Lawrence V.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Jeremy M.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Susan B. & L. André. eds.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高玉昆.唐诗比较研究新论[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

江建文.美的感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江岚.唐诗西传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