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理论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完善制订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自身是影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基础的元素。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性或行动的可能性,是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重要中介,反映了理论成果指向实践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面对学术规范的衡量、实践需要的期盼,应该自觉把推进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纳入学科整体性建设的范畴中来,主动为理论成果设计实践转化的行动计划,加大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自觉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理论上的“实然”并不等同于实践中的“必然”和效果上的“应然”,只有以详细的行动计划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才能实现理论成果的有效“落地”。自2006年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出版和发表的专著、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尽管有许多理论研究者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关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指导实践”,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整日凌空蹈虚、空话连篇,忙于构建所谓的学术框架;一些研究人员醉心玩弄词藻、废话新说,痴迷于构建华丽的话语体系。”有的理论成果仍仅具有典型的个体利益特征,忽视成果的社会实践效益,缺乏实践指导价值;有的理论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自洽之中,满足于“形而上”的研究意图,很少关注或没有关注到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问题,难以实现与现实需要的有效对接。可以说,理论成果忽视或缺乏实践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5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存在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研究繁荣”背后实效缺失现象的存在。改进这种风气蔓延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始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策。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基本方式;推进学科建设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实践转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问题;二是对正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升问题。就前者来说,在学科建设中,通过编写教材、调整教学计划、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适时地把学科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专业的时代适应,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与时俱进。现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来自于后者,即如何运用学科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问题。仅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例来说,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源多样、专业背景各异,成为理论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成效不显。有调查显示,只有31%的受访者能做到经常浏览他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只有24%的受访者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应用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理论成果进不了教育实践者的头脑、成不了教育实践的指导、进不了教育实践的平台,以致于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许多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因素,找不到理论归纳和指导,对于一种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能成为“经验中的存在”,基本上是围绕自己工作的反复总结和重演。而一线工作者的经验性成果恰恰又被理论研究者所难得一顾,导致了双向转化均存在断裂的现象。可见,在人才培养培训上,“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理论或摆脱理论,这是双重脱离,也是双重失范。”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
政策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政治属性,更加需要运用制度支持、政策保障等手段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必须尽可能地转化为政策规定,由此推进理论成果转化效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独特的咨政功能。从目前来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时,都能较好地吸纳和借鉴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由于受到目前理论成果自身实践性或实践转化不足的制约,也给这种吸收和借鉴留下实践的遗憾和操作的空白,一些政策规定过于宏观,重导向轻操作,缺乏现实操作的指导意义和规范要求,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逐层衰减、边际效应明显。
(四)加强指导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还表现为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指导。一是以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二是以已有的理论为起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逻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水平。因此,能否有效指导实践研究也是检验理论成果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要鼓励和提倡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以“脚底板”式的实地调查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公里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起有效的勾连与融通。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受到研究团队构成中实践队伍吸纳不足、现实问题价值“过于微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之外,实践操作性课题难以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竞争中获得立项也是重要因素,这就进一步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导向,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着力点
(一)加大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自觉
实践发展是保持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来源,也是检验理论正确性和生命力的向度。一是研究的视野要向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以实践问题促研究,提高理论成果的现实针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理论成果的实践自觉,尽可能地把理论成果变成可以直接实践的行动计划,或者把行动计划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提高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效率。三是要加大实践研究的政策扶持,在各级课题立项、成果评选中给予倾斜,着力于引导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打破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瓶颈,以实践探索的经验和成效来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果。四是要增强学术刊物的实践取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类刊物要转变唯理论、纯理论办刊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类文章以一定的刊发空间,这既有利于调动一线实践者的研究热情,促进实践探索,也有利于理论研究者了解实践的进展情况和问题,使学术刊物成为沟通两支队伍、展示两方面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增强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互补,实现研究成果的整体价值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涉及到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三支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程度还取决于这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深度。当前,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各自开辟了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这两个领域在实践意义上存在交集,但在现实运行中却处于“平行不相交”局面,而又同时影响着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显然,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制定中,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语往往超过实践工作者的现实呼声,使得许多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却依然停留于理论论证上,难以彻底地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三支队伍之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联系。一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吸纳三支队伍的不同意见,做到既尊重理论规律,也关注现实问题,使政策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来。二是优化研究队伍结构,重视吸收一线工作者参与理论研究,加大研究成果的实践取向,同时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现实资料,使理论研究能够与实践发展需求相一致。三是在政策制定中既要问政于专家学者,也要问需于实践工作者,既要着眼于推进学科理论的发展,更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教育实效的提升。
(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成果转化能力
实际工作者的理论转化能力是关乎转化效率的能动因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或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或形成实践的惰性和惯性,不少人持有一种保守态度,不想或不会尝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也不会主动地思考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转化能力将成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一是要提高对理论成果学习的自觉性,做到主动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论成果;主动思考,把理论成果作为化解现实困惑、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二是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依托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等,开展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培训工作,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作为能否从事这个职业、晋升职务职称的考核指标,以此增强推进学习的约束性。三是调动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活力,深入开展实践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自觉,增强对理论成果的认知和感悟,使实践者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从而形成两支队伍、两个领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有效互补、良性转化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对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管理和激励,增强评价的导向性
关键词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融合互动
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基本关系的探讨
与人类社会其他活动相比较而论,教育实践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与发展的,然而从本质而言,教育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与内容,这亦是教育学能够界定其学科观点与内涵的客观基础。当前我国教育学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是原创性的教育理论匮乏系统性与体系性。其实,这最终取决于教育实践在广度上的拓展与深度上的挖掘,只有潜心去了解与认知我国当前具体的教育实践,才能切实把握与解决关涉教育学理论的原创性与体系性问题,即“只有深入当代中国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取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原创的问题、资源和智慧”。[1]鉴于此,要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毋庸置疑需要正确认知教育实践的价值,诠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内在关联。客观而言,教育实践只是人类实践的一个范畴与组成部分,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必然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同时,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亦需要均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在这两者之间,要凸显“人是目的”的价值理性与特色。从宏观教育实践的视阈而言,理应秉持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变,原因在于过去人们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教育情境性与自由性的重视与强调。从实践的层面对教育进行研究理应以全局性的基点切入,在多层面的思维范式下开展本体性教育实践探讨与创新,阐释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教育实践者的工作机制,从而建构教育的实践体系。从实践哲学的层面来剖析教育实践的本质属性与内涵,理应认知到教育实践的目的是一种合乎道德与理性的价值实现,而在以前,乃至当前的教育理念是把教育作为训练与培养的工具,即强调教育的工具性、技术性与程式性,从深层次上丧失了教育的理性原则与伦理秉性的恪守,重新界定教育实践,理应使教育变为一种向善的与道德理性的行动,即“回归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善的、理性的伦理行动,成为以终极目的为原则的实践”。[2]
在探讨与研究关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层面上,人们一致的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理论的创新是当务之急,即原创性的教育理论是进行教育开拓性的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不能脱节,理论要参与到教育活动的价值建构之中,以具体的教育实践为基础与依据,从而去领悟与感知教育理论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继而去梳理与总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衔接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亦可以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去考察与反思“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念实质,即在研讨与探寻实践哲学的历史嬗变中去完善与健全教育学本身,其研判的核心问题是实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以一种怎么样的转化逻辑来达到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之间的交互形成。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其一是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其二是教育方法论的改良与超越;其三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融合互动。
二、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
客观而言,教育学研究伊始并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而是从类似学科中学习与借鉴而来,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得以完善与构建,常见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实证研究、思辨研究与量质互变研究等,这几种研究范式固然有其存在与构建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往往亦会出现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量质互变研究的二元对立模式。为了突破这一研究的窘境,当前学术界较倾向于问题取向与学科取向的研究范式,在这种研究范式中,教育学理论界努力从客观中立性的角度切入研究当前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问题,简言之,促进从事教育学研究的理论家与实践家通力合作构建一种中观性理论体系,“要求研究者在选择和解决问题时,应当强调微观化的研究对象、目光向下的研究视角、不确定的问题边界和‘他者’的研究立场”。[3]在对教育研究范式进行反思与重构的同时,亦亟需重新审视与争取在教育研究方法论上有所调整与创新,通常而言,教育研究方法论是由三个范畴构成,即“世界观体系的方法论原理、教育学科研究的特有方法、教育研究中具体使用的各种方式方法与手段三个层次组成”。[4]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到一种导引与评价的功能,具体到我国当下的教育研究方法论而言,理应认知到形而上学方法的研究意义与作用,科学掌握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时代价值,特别是要重视对元教育学的研究,力图构建一种涵盖描述、规范、解释与批判四种作用的教育研究链条。其实,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路径是对传统方法的扬弃与改善,在对旧式研究方法质疑与批判的基础上构建系统性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在此构建过程中,我们在承继历史的同时,也应该移植西方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如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建构实在论,具体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在学科建设上,应当加强科际整合;在研究取向上,应当重视本土路径;在学术旨趣上,应当回归教育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应当尊重多元范式”。[5]
一、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
教育理论的实质是通过一些教育的发展的概念、教育的主观判断或者是对教育的各种命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推理以及各种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对比较系统性的概括。教育理论具有这样三个基本的特征点:
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想法一些对教育理论的命题以及推理构成的。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概念、主观的想法或判断等基本的思想方法来组成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想法,只是对教育方法笼统概括,即使是正规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对教育出现的现象的各类看法。
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本质或教育课堂的大体的概括。教育理论在实质上超越于课堂上实际的状况与现实的,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概括的体系,但是它在内容上是一书面的形式来叙述教育实践和经验的,而不是对教育实践和现象的直接看法,而是间接的书面的抽象的大体的反映。
第三,教育理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单个的教育概念或教育想法,不会通过一定的思想上的逻辑形式,不能形成一定的整体性、连贯性,也不能形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实践与教育实施的系统性的反应,那也许只是一种通过四面八方组织的一些各种教育的想法或教育的概括。
二、教育理论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首先,教育理论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才会投入十分的精力去设想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如今,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要了,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来讲是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是对课堂教育质量的保证。意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人的主观是意识想法得到了重视,行动上才会得到相应付出,人们的行动往往会受思想上的支配,只有思想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行动上才会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其次,教师对于教育理论要做好设想,对于课堂实践的内容进行各方面的设想,这样,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才会相对顺利的让学生接受。设想教育理论的时候在注意把课堂上能发生的各种状况都要想到,并将其在书面上作好记录,以备不时之须。例如,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把备课内容背得滚瓜乱熟,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更深层次的发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讲一些别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填充学生们的知识面。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准备教案,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将教育理论记录在书面上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把教育理论记录下来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三、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体现,是对教育理论的反应,教育理论的好坏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反应出来,所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生相依的。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古板的课堂教育了,而是向着创新课堂的发展,这样看来教育理论的好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创新课堂的形成,学生们新型课堂的成立,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理论都占着非常大的比重。教育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是不明而喻的,只有把教育理论做好了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系统性的体现,把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都想到,教育实践也会进行的相对顺利一些,教育实践就是教育理论实施的舞台,只有把舞台组建的金碧辉煌,才会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课堂上的45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理论就是组建舞台的材料,只有充分的利用这些材料,舞台才会被装饰的气势宏伟,学生们才会在这样的气氛与环境中目不转睛的盯着教师表演的内容,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
(一)兴趣导向性原则
兴趣导向性原则,即从幼儿自身的兴趣点出发,引导并帮助幼儿完成阅读。在江阴市峭岐中心幼儿园的100份抽样调查中发现,在孩子自己选择的阅读媒介中,选择动画片的比例高于纸质图书,前者为67%,后者为27%。而对于图书媒介来说,71%的孩子在阅读中更喜欢关注形象生动的图画,17%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更喜欢色彩鲜艳,只有8%的孩子在阅读中关注画面中的文字。因此,兴趣导向性原则在教学中可以被进一步阐述为:介于教学硬件水平的制约,教师应当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采用图画生动、色彩艳丽、故事性强的各种阅读媒介来引导并帮助幼儿提升阅读能力。
(二)生活导向性原则
生活导向性原则,即充分发挥幼儿园及班级中的条件优势,加强对幼儿的语言阅读教育。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现成“教材”可以说无处不在,而且很多都可以让孩子们十分感兴趣,如玩具上的说明,幼儿园内标志上的文字等。而且,在上文提及的抽样调查中,当问及孩子是否愿意学习识字进而自己在报纸中找到动画片的播放时间或学习玩具的游戏规则时,有94%的孩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可见,教师让孩子们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既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能力。
(三)教育目的性原则
教育目的性原则,即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或提供的讲解要具有教育性或教育的目的性。幼儿时期,正值观察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此时,对于辨别能力较弱的他们,选择优质的阅读图书,进行有目的性的培养对其今后的人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上文提及的抽样调查中,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遵循“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性别差异化原则。可见,在教育目的性的引导下,男孩与女孩阅读读物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差异性,尽量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二、有效的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实践
(一)从口语入手,增强幼儿对语音与语法的感知力
儿童口语能力的强弱往往关系到儿童阅读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基础的牢固与否,而儿童口语发展的水平对其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根据我所带班级中孩子的特性,我发现其对具有绕口令特征的语言兴趣浓厚,且对许多同音或近似音的字词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和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组织一些以指导孩子们学习感知和辨认语音为目的的活动,并引导孩子们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文字先行,提升幼儿对文字与符号的敏感度
对文字的识别可以说是幼儿通向阅读之路的重要一步。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对其的识别如能用符号或图画来讲解,则有利于孩子们对其记忆与理解。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我特意参考了《说文解字》中的讲解,如“人”“日”“目”“羊”“手”“弓”“册”等字,我均采用了图画加文字的讲解,这样既使孩子们记住了文字的写法,又使他们理解了文字的本源含义。而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还可以从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外在环境方面进行影响。
(三)以故事为主,培养幼儿对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性
故事在激发幼儿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养成性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每天给孩子们一个固定的读书时间,使其养成读书是生活中重要部分的良好习惯。在读书后,我还会让孩子们口述自己听到故事音频、看到的故事画面以及读到的故事情节,而这些,均有利于培养其读后反思与质疑习惯的养成。
三、有效的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中应注意的细节
(一)阅读材料与阅读形式
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中,最常发生的问题就是阅读材料与阅读形式的单一性问题,教师对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可以从多方面出发,如以故事性材料为主,绕口令、儿歌为辅。而在阅读形式上,教师可以在开展完集体阅读活动后,增加延伸阅读的内容,如:亲子阅读、童话剧表演等,而增加各领域相互渗透的阅读活动也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听音乐、编故事等。
(二)幼儿园资源与家庭资源
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中,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辅之以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十分必要。让孩子带自己的图书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换阅读,是一个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孩子在交换阅读中不但可以加强交流,还可以培养幼儿分享的品质。
(三)阅读场所与阅读习惯
在幼儿的早读中,一个安静而整洁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使孩子静下心来专心阅读,还有助于孩子平和心态的养成。而对孩子阅读习惯,如坐姿、翻书、指读、不折书、不撕书、不用脏手去翻书等等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其身心的发展影响密切。
参考文献: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浅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
【关键词】生本教育 反思 科学精神 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的一些伟大的教育思想依旧启迪着今日的我们。时代不同了,但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何其相似。他的对教育本质的思考、生活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精神都给新课程标准以很大的启示。教育教学不是没有变革,而是不够深刻。生本教育理论的提出给了我们一些惊喜,同时不可否认的还带来一些忧虑,启示我们对当今教改再度做出深深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论思想,早些时候就有所听闻,而当亲耳听闻,亲眼所见郝思乐教授对其做了阐述与示例后,心中不免再次为之震动,心中涌动着蓬勃的血气。变革势在必行,传统教育教学课堂模式一定要打破。提出课改已经有几十年了。回溯教育教学改革之路我们看到已有很多很多变化。然而,中学的课堂到底发生什么变化了?当下的教学又不断在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可是主体变了吗?生本教育理论值得倡导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由快乐的获得知识,发现问题,体会喜悦;让教师由控制生命而转变为激扬生命。我认为,这也应该是对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最生动的解析。但是,至今生本教育却未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从几个省市的几所学校教改课堂中我们也一度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清风,可是凤毛麟角的几例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实际上教改之路举步维艰。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点:第一,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大战役一定要打;第二,在整个教改中我们对科学精神和国民的创造力的培养一定要强化。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教改现状:
一、从教育教学对象角度的反思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倡导了很多年,但只是一个高调的论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依然无可逾越。就拿市里的几所不错的中学来说吧,教学研讨和课堂上课根本就是两码事。真正的声音是:我们学校的孩子都是好学生,知识接受得快,课堂容量大,放不了,一旦放下去,计划都完不成,谁来保证高考重本率呢?
而我们的学生说:老师给讲解,听起来更清楚些、更快捷些。问:那么多你能记住吗?回答:课下多看看多复习一会、少休息一会就行,还是这样好,安全有保证。家长们说:都让孩子自己学,要老师干什么呢?观念很难改变。几千年来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师道功能似乎已经坚不可摧了。
我们的孩子也已经习惯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维,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没有关系,“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是不二的信条。中外教育对照,我们看到中国的孩子和美国的孩子最大的差别是,我们的小孩更习惯于等待和适应,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等待老师来安排本节课的题目,本节课的目标,到最后是本道题的答案。而到了大学就算是读了研那也是识记本学段的科研内容,依样完成本学段的科研论文。至于为什么要完成,那是导师的问题,不用我来操心,过关就一切OK。而国外的孩子更多的是自由的学习。教师能给你最大的选择空间,然后自由学习,快乐发现,最后自豪地展示,以至于终究有一天,能够饶有乐趣的去创造。
二、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目标的反思
当前,教育的功利主义以及传统中保守的思想,使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教育应有的追求,忽略了培养科学精神和培养民族创新力这一远大任务,也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看作了一种普遍性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用最最简单的词语加以概括——人才和素养。教学生涯中,让我看到的记得的是,学习的功能或者说目的似乎就这样简单:学习——生活——位置。而学习中的科学、创造的层次,科学精神、探索精神从我们的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从来都是那样的模糊,甚至虚无。而人类这极为宝贵的想象力、猎奇想法、冒险意识和探索精神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涯中就被如此不经意的给抹去了。中国的孩子们真的不是创造性人才,真的不是未来的科学者探索者发现者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