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班会课程;传统文化思想

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团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水准。但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以及网络文化、传媒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行为盲目从众、沉溺网络游戏;诚信意识缺失、道德防线下降[1]。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维系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更是全球炎黄子孙共有的宝贵财富。其精髓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庸中正的处事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诚实守信、尚礼重义的道德观[2]。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班会课程中的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最终归宿。[3]2013年8月19日,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深刻阐释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也明确回答了传统道德文化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价值何在以及怎样构建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等问题。

班会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课堂中,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培养新的历史条件下符合时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极具现实意义。

1.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中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这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努力向上的开拓精神经过历代先哲志士的弘扬和身体力行,已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具备了这种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2.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于促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整个民族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形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说过:惟有立足本土,拥抱世界,才能有辨别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5]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叹;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把“天下兴亡”看做“匹夫”之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仁人志士的所作所为是民族精神的经典写照,表现出了华夏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渊源流传。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到班会课程中,引导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认识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远大理想,做中国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3.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浸透了怎样做人的伦理精神。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大学生优良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品质的培养。

4.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助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古人把诚信作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要求人真实无妄,诚善于心,言行一致。儒家经典《中庸》中对“诚”这样论述:“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论语・为政》中对信的描述为:“人无可信,不知其可也”;《荀子・不苟》也讲到诚信:“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北宋周敦颐在《通书・诚下》中,提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可见,古人对“诚信”确有深刻的认识。当代高校大学生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融入班会课程,引导他们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君子的衡量标准就是与人相处时要有诚意,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本着诚意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宁可负我,不可负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都是告诉我们应本着友善、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将这些思想融入到班会课程中,引导大学生学会关心人,理解人,帮助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6.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丰富和发展,不断的创新和进步,逐步形成了丰富而有内涵的传统文化思想,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6]在班会课程中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传统文化思想,让当代大学生能在古老文明的熏陶中诗意地栖居,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对外开放,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实现民族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班会课程,挖掘、借鉴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对于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作者单位:衡水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2012

[3] 罗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政治研究,2009(208):96

[4] 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期刊,1986(12):3.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 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43-02

一直以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沉积的精华体现,对引领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在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利用新媒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知识结构、促进大学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实现全面发展,而且对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着重大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的产生及其发展给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新媒体技术通过制作方式、传播方式和控制网络信息方式,引导网民在全面客观地接触受用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髓”,能够激发高校的青年大学生形成一种较能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同时也能够积极和践行应对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实需要。学校教务部门要组织专人协调调整教育目标或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增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国学、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欣赏、文化与生活等,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增多开展关联性活动,强化文化教育育人的效果。同时,要注重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制定有关教师培训的政策,使教师的文化知识结构、文教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扩展和增强,充实师资队伍,为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工作打好坚实的学校教育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强化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明确科学的人生发展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旨要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凝聚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毋庸置疑,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理想而可行的模式。就大学生群体而言,通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用中国先进传统文化来来熏陶大学生,使他们的思想达到崇高的境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培养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有机结合的高尚道德,使他们增强自身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底蕴,强化自强不息、责任担当、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强化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增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的效果决定于主观体验,一方面是优秀传统文化课堂学习的延伸,另一方面是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深化实践。首先,可以尝试采取理论集中学习研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可以采取定期邀请一些精通优秀传统文化的学者或专家对学生进行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报告或专题性讲座。再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迹、红色文化基地、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等,可以大大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实践力度。

二、新媒体拓宽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覆盖面

(一)新媒体充足的信息资源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平台。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由传统的书本、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介向以网络信息、网络社区等形式的网络空间。在超链接方式的作用下新媒体的信息存储量被无限放大,真正使得新媒体成为一个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传播平台、教育引导平台、思想碰撞平台和沟通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热器、热力源。

(二)传播速度的快捷化提升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快捷和高效,增强了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其价值观产生持续影响;由于新的运行方式使大学生能够更迅速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会融合的态势将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积极地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作用,较好地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主体需求。

(三)多方向多元化的传播角度和广泛的受众扩大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化宣传教育既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网络信息量极其丰富,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流,这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地。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的受众广泛,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新媒体,才能更大限度地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彰显文化育人的成果。

三、利用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建设,利用网络互动特性,巩固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1世纪的今天,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交际的重要工具。而高校网站尤其是高校传统文化网站更是高校抢占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制高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思想性、生动性、实践性等多重特点,体现了新媒体在传播文化、弘扬道德、传承法则文明方面的独特优势。传统文化网站为我国高校巩固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发生改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日益增强,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打开了新思路。着眼于高校青年大学生需求和利益,充分把握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向与精神文化多元化的诉求,根据大学生个体性与集群性的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文化网站的内容,将校园文化融入其中,扩大其凝聚力和影响力,以此增加青年大学生的关注度,增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实现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文化”诉求心理相契合。

(二)结合学校文化特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建设队伍中坚力量。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在新媒体的到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通过新媒体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能够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并且能够掌握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的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的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从而实现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相融合。

(三)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模式,重视个性和重性教育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效性。要积极应对新媒体时展趋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就必须大力改进、改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工作方法。当前大学生已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有着前卫的思想、讲究个性、兴趣异常广泛,这就要求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贴近他们学习情景和生活境况,符合他们身心成长规律和行为习惯。此外,由于新媒体具有个体性、主导性、集群性、多元性、开放性、变化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且新媒体传播的途径、方式多样,这也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上找到个人的发展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提升的最佳契合点,又要在教育模式上呈多层次态势发展。在改革与创新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上可以把握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融入人文关怀,营造人本主义教育的相互合作与关爱情境,这些精神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核心和高雅。第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鉴于当前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热忱不高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迎合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特点、接受心理和行为习惯。采用网站、微博、微信、QQ说说等多种新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跨越时空阻隔,从而实现广泛推进和有效实行。第三,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课堂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等进行再加工,优化成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情景交融的教育资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形象感和互动性,充分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青年大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渗透性。第四,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另外,可以开展“平安校园、人人有责”、“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和英雄人物等新时期的先进典型,纳入到传统文化新媒体教育方式的内容中来,在特定社会事件发生的背景下,微博呈现众多更为个性化、私语化的叙事特征,信息上传和意见表达节制与约束,成为典型的自媒体和草根媒介,新媒体教育效果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特色,切实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感召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美国输出价值观的新“武器”[N].中国教育报,2012-03-23.

[2]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0(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课题项目(KY2015YB559);广西教改课题(2014JGA448)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第3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 人类的设计创造活动是在其意识、思想、观念支配下的一种物化行为,无论是显形的物质设计还是隐形的非物质文化设计都是这种思想观念下的产物。中国的设计就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和”的思想。本文主要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就“和”的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作了探讨。

关键词: “和”的思想;非物质文化;设计体现

中图分类号:G0,J0-02文献标识码:A

On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f "Harmoniousness" in the Non

-materiality Cultural Design

XUE Sheng-hui

设计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为生存需要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而采取的某种构想、意愿、规划,并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其行为除了包含普遍认为的所有物质性的创造方式。还应包含人的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的非物质方式的创造。因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创造是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条件。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人的悠然同存、悠久共存。纵观这些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明成果,都无不闪烁着贯穿中国文化主线“和”的思想光辉。也雄辩证明这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穿透力。

“和”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源远流长,为各种思想流派殊途同归。如《周易•乾•彖》所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所谓“乾道”,即天道。所谓“大和”即“太和”,即最高的和谐,也就是本体论上的和。将“和”说成是天道,受天道的支配,万物生长发育既保持各自的本性,又形成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世界是统一的整体。由此天保持了最高的和谐。在此天道被描绘为“和”。

《中庸》则直截了当将和确立为天道。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和是天地万物产生、生存、发展必须遵循的普通法则,天下之理都从中而产生。和是各种具体事物之和的根源,具体事物的和则是作为天道的和的表现。

老子创立的道论,将道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两性的变化是有序的,所谓“阴阳相推”。强调道就是事物的和谐统一关系,道就是和谐,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由此可见,无论从《周易》“五行学说”的宇宙平衡观到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还是道家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尽管都从各自的立场对“和”的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但都将其作为共同的哲学范畴和理论基石。都视“和”为天地之道。所以,它从开始就被注入到中国文化的血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秉承和的思想文脉,不仅将其融入到物品设计、生存空间设计等物质文明的创造中,同时也用和的思想与原理设计医治疾患的方术,娱乐游戏的工具以及文字等非物质性文化。

我国的中医理论就是集和之大成的突出体现。中医攻克病魔时不开刀、不切除,不破坏身体组织,是一种兵不血刃而屈敌的方法。它就是运用和的阴阳平衡原理而设计的。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淮南子•锫垩怠罚┒仲舒在《春秋繁露》十六卷《循天之道》中指出:“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在此,和意味着人的生态和生命基质的平衡与调和,是阴阳的对应与流转、对接与交合之“和”,唯其如此,才有生命的变化与人类群体生命的正固持久、繁衍昌盛。因此,中医在为患者开处方的过程就是在运用和之原理进行设计的过程,只不过它不同于物质的显形设计而是一种隐性设计。其手段就是凭借功效各异、计量不等的草药综合搭配,设计出千变万化的处方。目的是为患者找到失合的病因与复和的路径,使其形成和衷共济的聚“和”之力战胜疾病。它与物质性的设计殊途同归,符合设计的要义在于创造真的善的美的生存质量之本质。这一旨在济世救人的生命平衡方术的设计,堪称是造福众生的伟大设计。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智慧贡献。

中国的围棋作为精神生活中的娱乐工具,无论从弈具的外在形式设计还是内在游戏规则的博弈对局方式上都无不折射出和的哲学思想。将棋子设计成黑白两色的圆形,棋盘呈正方形相间的方形,它蕴涵天圆地方之意和“天人感应”、“阴阳五德”的思辩哲理。这一设计是古人出于维护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基础上的创造,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尊重宇宙规律,敬畏大自然的亲和心理。正如日本设计师杉浦康平所说:“棋盘或都市象征的四角造型与古代中国特别是东汉时代后期倡导的‘天圆地方’说的宇宙观相关。根据天圆地方说,大地是广袤无垠的方形,而天是圆或半球状覆盖大地。这种将世界彻底单纯化的模式对古代中国的种种造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日]杉浦康平著,李建华、扬晶译《造型的诞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131页。)棋子的黑白两色在色系中是最和谐的颜色,既不张扬炫耀,却又清晰醒目,既不刺激过火,又显得平静素雅,是色彩中最富温和的中性色彩。就如同黑夜白昼交替一样,潮起潮落,生死轮回,阴阳互补,和合共生,宇宙间的万物在这黑白对仗中找到最佳的和谐与平衡。

中国人赋予围棋在博弈对局的内涵本质是讲和并非拼杀。它不象国际象棋那样要取胜保全自我,就得大开杀戒以“吃”掉对手棋子而后快,而围棋中却体现着一种和谐理念,围棋落子的目的远非杀伤对方,它是通过智慧与力量的斗智斗力中看谁能占得主动与先机,凭借这种优势状态的保持与维护中凸显其实力最终逼和对方,并不“流血”。因此,中国人设计围棋的初衷不是制造冲突,是化干戈为玉帛,它的最高境界是在社会道德层面上强调的和谐。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一手好棋对于对方而言就是追求和谐,而和谐意味着双赢。

中国文字是华夏先祖通过对天时万象之端,日月星辰之章,烟云雨雾之态的观察探索而创造的语言符号。从设计角度而言它是最具想象力和最符合设计原理的创意作品。其高超的创意性就在于将自然宇宙万物提炼概括成横、竖、撇、捺、点、折、勾的笔划,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组合从而产生出变幻无穷的文字图符,这些高度抽象的元初笔划,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只是一个零件代码,只有通过组合后方才构成各种独立形态,也才具备“象形、会意、形声、象征”真正中国文字的符号特征。这本身就体现了“和”的意义。另外,文字中的笔划形态尤其是早期的象形文字,如日、月、山、水、火、鱼等,都充分显露出自然物象中的“山川之形、草木之形、鸟兽之形、虫鱼之形”的特征及象征意义。比较典型的是园林的“园”字。王受之曾这样解释:“我看繁体的中文‘@’字,外面是个‘口’字形的围墙,中国园林必须有围墙包围,从来没有敞开式的公共园林之说;‘口’字中间是‘袁’字,上面的是‘土’,就是土地和山石,中间一个小‘口’,是水池,下面的‘衣’字,代表的是植物。象形文字‘园’把中国园林住宅的基本要素都尽数收入。” 注:(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节》,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这一设计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和一”的思想。

不仅如此,中国的文字设计从形体结构上还体现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万物化生规律与结构法则。汉字的结构分为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等多种结构形式,这种利用阴阳对称的原理进行文字形式设计,既是对宇宙平衡观的抽象化演绎,同时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稳定完整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平衡、统一、贯通、安稳的心理和谐。尽管世界其他民族也在利用对称的原理进行形式设计,但他们的“对立”是强调“分”,而中国的“对立”是强调“合”,“合”的意义就在于“生成”。

中国汉字尽管由于笔划边旁部首繁多,变化迥异,但最终都能统一到基本的方块形体之中,显示出整齐匀称、美观大方、风格协调的美感。其奥妙就在于每个字都有一个由横、竖笔划组成的平衡中心。这个横竖笔划犹如建筑的柱梁,撇、捺、点、折、勾就象建筑的附件,共同围绕中心进行组合。它们或穿插、并列、避让、呼应,或向背、聚合,在空间分割上追求和谐的布局,在笔划的组织上构建和谐的秩序,使每一个笔划与部首各得其位,穿插有序,互相呼应,结构严密。从而在视觉上形成和谐的整体。笔划在进行结合的过程,就是在寻求相互间的“和”的构成关系,汉字一旦被分解、打破这种“和”的关系,即刻便失去文字的意义。中国汉字的美是什么?是关系的和谐,是组合的有序。每一笔划都是构成和谐整体的关系元素。按照和的编程“密码”,最终“组成一个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同时也就成为一个‘上下相望、左右相近。四隅相招,长短阔狭,临时变适',‘八方点画环拱中心的‘空间单位'。” 注:(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领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管理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系统的学习西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知道中国是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很多的古典宝藏,读史使人明智,知古可以鉴今,因此在学习西方的同时,要总结出古代优秀的传统的管理经验与规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本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主要有两个特点即中国管理硕果累累和于无字处读经典。

(一)中国管理硕果累累

有人说,中国没有系统的管理学,管理学是来自西方的,在这里要区分一个概念就是管理学和管理,中国古代是没有管理学,但是我们有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多民族的国家,跨越洲际的大项目,中国人从来就不缺管理,我国的古代有着很多非常优秀的管理思想。以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为例,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一个享誉古今的大项目,从项目的管理、进度控制、后勤的供应、物流的设计、人员的设置与培训再到质量的控制,这里面有很多宝贵的管理思想。

(二)于无字处读经典

所谓“于无字处读经典”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经典文章的表面的文字上面,要从中发掘出其中的内涵与规律。以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原文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这首诗,老师给我们讲的是,这是写送别和西湖美景的诗。但是我们认真地研读一下这首诗,会发现其实这是一首管理艺术的诗。具体的解释是:当时的林子方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六七品的小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由于表现好要升官但是要到外地,来跟杨万里辞职,于是杨万里写了这首诗。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意思是你毕竟呆在首都临安这个中心的地方啊;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是讲你享受的待遇也跟其它的地方不一样啊;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意思是你就在皇帝的附近,你有无限的机会;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意思是在皇帝的身边你的前途无量。杨万里说这句话的内涵是要劝说林子方不要离开皇帝身边,但是林子方并没有品出这其中的内涵,最终林子方在历史上消失。

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

本文关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的精髓,主要是从人本管理、管理艺术、仁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一)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中国管理思想的精髓,《论语》中孔子说“赦小过,举所知”讲的就是领导用干部的艺术,讲的是领导要用自己了解的干部,原谅他们的缺点,利用好他们的缺点,不要求全责备。之所以说要自己了解的干部,原因是用自己不了解的干部,试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同时你不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因此不能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优势、回避他们的劣势。那么,到底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到底是用中国的“人本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的规范化管理思想呢,应该说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二)领导艺术

《哈佛大学》曾经对一大批成功的领导者、职业经理人进行了跟踪采访,发现这些领导者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日程、关系网、沟通,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几点到几点要干什么,某个事情要找谁等,所有的工作归结到一点都离不开“说”,当领导的人可以不爱说,但是不能不说;可以少说,但是要说到点上。对于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 自己的工作重点要定在什么地方,对于领导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说你自己要咱们拼命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协调你周围的这些人,懂得运用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来为你所服务,长此以往你的工作只会越来越轻松。

(三)仁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个人修养,讲究“仁、和、止、静”尤其对于“仁”来说非常的重视,在一个企业中一个优秀的领导怎么能领导你的团队,让别人听从于你这很重要。论语中对于“仁”有很多的解读,其中包括“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总结,《论语》中关于“仁”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有感恩的心、会分享、能够理解别人、要有善良的动机。孙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仁”也有解读,他说“道者、公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与之生”。如果放到普通的企业里来说的话就是说:上级和下级一条心,可以共患难,共享福。这就是为什么公司的档上领导一般都会签上“同意”这两个字了。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真正的做到“仁”那么他的员工不论企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跟着他。

三、总结

历史不能一模一样的重新上演,但是历史的规律还会上演。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其中不乏非常优秀的管理思想,要对古籍、经典进行探寻、思考,这要求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找出其中那个内在的寓意、内在的规律,从中学习古人的经验,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沿着古人的高度继续前进,中国的管理思想的高度会不断的提升,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会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含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郑立君.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晓真.秩序与末世恐惧——由弹词《四云亭》看晚清的时代意识[J].中国近代史研究.

[4]王树村.记“沪景开彩图·中西月份牌”[J].美术研究,1959.

[5]苏州桃花坞木板[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男尊女卑;具体表现;启示

一、男尊女卑观念的形成

在《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类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这段话反映出了在原始社会里,不分阶级,也不存在剥削,而且男女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在我国古代的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长期存在着群婚制,这就导致了孩子的父亲无法确定,只能按照母亲来确定血统和划分氏族;在经济上,按照自然分工,男子主要负责狩猎,女子则从事植物食品的采集和经营原始农业,相比起来,女人所提供生活资料的可靠性比男性要大的多。因此,“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掌握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逐渐的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男性的养家糊口、耕种、渔猎等能力得以大大发挥,这时才有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出现。

二、男尊女卑思想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里的具体表现

(一)女性在尚未出生时期即面临生命权的被剥夺困境

由于男尊女卑观念意识的深入,出于自身的香火传续等因素,很多父母通过所谓的“性别鉴定”之后,发现是女孩的,便会随即把孩子流掉,甚至在一些传统思想严重的农村或一些落后的山区,女婴出生以后被遗弃的现象时有发生,意识形态的某些观念已经远远超越了生命权。

(二)女性在生命成长周期教育权利的被弱化困境

教育权利的被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女性到了一定的教育程度以后随即被终止,比如在很多农村地区,女性念完初中或者高中以后随即终止教育并开始打工赚钱,甚至这种观念深入到女性本人,念到初中和高中以后自动放弃学业,最终体现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越往上女性数量越少;其二,当一个家庭无力承担几个后代的教育机会的前提下,首先被放弃教育机会的大多数是女性家庭成员。

(三)女性在生命成长周期就业机会和职场升迁机会的缺失困境

在就业市场很多单位和企业招男不招女,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回避某些法律的规定,在女性就业招聘上故意设置重重障碍,很多高校只能采用了女生搭配男生的方式才能把女生推销出去,这使得很多女性在就业上有着强烈的自卑情结,其次在职场升迁几率上,女性升迁的几率大大小于男性升迁的几率,甚至有些地区的女性官位完全只是为了完成某些女性比例指标而设置的,大多是一些副职或者毫无实权的摆设官职。

(四)女性在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姓氏权力的被动困境

这一点也是夫权社会的核心,无论女权主义者如何争取权利,在这一点上是无法撼动的,中外任何国家在这一点核心上居然是惊人的一致,当年希拉里嫁给克林顿以后刚开始不愿随克林顿的夫姓,结果遭到美国州民的咒骂,只能妥协跟从夫姓;女性怀胎十月,最后历经生死之痛分娩的后代必须跟从夫姓;在很多族谱和家谱里,女性成员只能以刘氏王氏这样的标示存在;所以姓氏权力是夫权社会的核心,也构建了整个夫权社会的基础,也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基础,这一点女权主义者是无法撼动和无力撼动的。

综上所述,男尊女卑观念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里根深蒂固,而这个观念也成为了夫权社会的象征。

三、男尊女卑形成原因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我国封建社会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 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或配以畜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靠力气,而男人和女人在体质和体力方面又确实存在自然差距,这种客观存在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有了男尊女卑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男女的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其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男尊女卑是落后的农耕经济的产物,虽然我国现在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并不发达,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又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这就是社会上尤其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客观原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也会导致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逐渐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女性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女人也可以养家糊口,女人也可以造福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将逐渐丧失其客观依据。然而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现实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发生变化,但二者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或许消除这种落后思想比中国的现代化所用时间还要长。

消灭男尊女卑,并不意味着女尊男卑,矫枉未必过正,男女平等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社会由人来组成,人有男女之分,男女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男人或女人,社会都难以存在,更谈不上发展。解放妇女,实现男女平等,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妇女自己的事情,妇女要主动解放自己,包括思想和物质等多方面。世俗的偏见不利于妇女的发展和彻底解放,而人们如果不能突破世俗,就不会有妇女的发展和彻底解放,突破世俗又需要客观事实做基础,社会意识的变化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妇女只有提高在生产中的地位,相应的社会关系才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才会根本改变,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实现男女平等进而也更有利于妇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