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板 财务指标 预警模型 超日太阳

中小板上市公司大都是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中小型公司,依靠一项核心技术开发新产品。对于高收益、高风险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来说,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提前预知各种财务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化解措施。

一、公司背景

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日太阳”)成立于2003年6月26日,主营太阳能材料及设备,硅太阳能组件95%以上出口。截至2013年3月,公司的资产由最开始的5亿元增加至76亿元,但近期因“资金链断裂”、“老总被传跑路”、“超日债将违约”等报道而备受争议。2012年12月公司带上“ST”的帽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接连被停牌?本文通过对该公司近几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尝试找到答案。

二、单变量财务预警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1)公司2008、2009年的盈利指标处于较高水平,但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总资产利润率由最高的13.46降为 -23.13,净资产利润率由28.39降为 -150.74,营业利润率由14.79降为 -108.24,其他的盈利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2)公司主要市场在海外,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光伏市场行业不景气,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销售量减少,销售价格降低,导致销售毛利大幅下跌。欧元汇率持续下跌,且应收账款以欧元计价,除去欧元套期保值业务所缓冲的部分影响,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影响公司的利润。

(二)偿债能力分析。(1)由表1数据可知,除了刚上市的2010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不高,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超日太阳”的资产负债率在上市后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利息保障倍数大幅减少,表明公司在未来可能出现长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2)尽管公司的各项偿债指标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偿债信誉较好,但是从流动性角度看,流动负债在负债中所占比重大,在企业出现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会加大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危机。

(三)成长能力分析。(1)从表2可以看出,上市之前,公司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高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之后各指标波动较大,持续降低至负值,说明公司的经营发展出现危机。(2)企业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价格大幅降低,汇兑损益、计提减值准备增加。2011年“超日太阳”实现营业收入共33.32亿元,同比增长24.04%;然而净利润却亏损0.55亿元,下降126.55%。

(四)营运能力分析。从下页表3可知,各项营运指标都呈下降趋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困难,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设备利用率低下,销售缓慢,出现财务预警的信号。该公司的多家子公司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投资决策的失误也进一步对母公司的经营状态产生不利影响。

三、多变量财务预警分析

(一)Z-Score 模型。以2010-2012年超日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报表数据为预警数据,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公司面临的情况,建立Z-Score财务预警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4X4+0.999X5 。

通常情况下Z值越低,表明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Altman提出了用于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果Z值大于2.675,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较小;若Z值小于1.81,表明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危机;如果Z值处于1.8与2.675之间,进入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是极其不稳定的。

通过分析表4中数据发现,“超日太阳”的Z值自2010年以来均低于1.81,且出现不稳定变化趋势,另外,比较每年的单项指标发现代表获利能力的指标下降最多,分别为253%、490%,该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企业应该引起重视。

(二)野田式企业实力测定法。日本的野田武辉从各个财务报表的诸多数据中选取了包括增长性、综合收益性、短期流动性、长期安全性在内的4个用于判定企业危险程度的基本要素,从人均销售额、总资本经常利润率、流动比率和固定长期适合率4个指标反映财务状况。野田式企业实力测定法需要将准备进行判别的起因与同行业企业这4项财务比率的平均值相比较,其中前三类指标=5×案例企业指标/标准值,固定长期适合率=5×标准值/案例企业指标。企业危机程度的评判原则:4-5分为安全;2-4分为警戒;2分以下为危险。

从表5、表6可以看出,该公司在长期资金筹措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是很大,但短期周转资金不足。另外缺乏发展后劲,收益为负值,难以返还欠款,不得不依靠短期负债来弥补长期负债。

四、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我国光伏产业的原材料、终端市场均不在国内,国内的企业只生产附加值最低的组件,当该行业出现危机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超日太阳”原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光伏系统商,但为了追求高的毛利遂转为供给中介电站,该战略决策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受到欧债危机蔓延及欧美“双反”的影响,全球光伏行业不景气,光伏产品的销售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尽管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但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仍然导致了企业综合毛利率下降。欧元汇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企业期末应收账款按期末汇率重新估算产生了大额的账面汇兑损失,“超日太阳”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汇兑损失对公司造成了亏损现象。

(二)内部环境因素。公司为了追求利润,转为投资光伏电站行业,从2011年初开始,“超日太阳”通过设立或收购境外投资公司,与天华控股等公司合作投建包括青海锦国兴、美国的SunPerfect Solar.lnc等子公司。电站行业的投资周期长,回收款项困难,政策风险较大,尤其是德意等光伏大国再度调整新能源政策,包括加快削减太阳能补贴,政府补贴政策极为不稳定。

“超日太阳”的收入确认存在不规范入账现象,企业出售组件给自建的光伏电站,没有将电站项目计入合并报表并抵消内部交易。截至2012年底,“超日太阳”的应收账款239 650 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48 619万元,在光伏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大多数境外客户应收账款还款困难,应收账款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五、结论

本文运用多种财务预警模型分析“超日太阳”的财务状况,结果显示,早在2010年该公司就存在财务问题,2011年欧债危机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潜在的危机彻底爆发。各企业应以此为警示,除了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还要加强对危机的治理,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的损害程度。

参考文献:

1.高民杰,袁兴林.企业危机预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第2篇

一、加快财务公司业务转型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财务公司应从过去获取利差为主的业务经营模式向综合服务模式转化,拓宽收益来源,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经营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财务公司应对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实现资产负债总额上平衡,结构上合理。在确保财务公司最低资本回报率,以及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基础上确定各项业务规模,通过总体的信用风险经济资产,指导确定贷款总规模。

(二)提高非信贷利息收入

财务公司应加大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非传统金融业务的占比,降低利率波动对财务公司盈利的影响。例如统筹集团资产保险资源;在集团内部进行供应链票据一条龙服务;对集团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财务管理顾问、资产管理顾问服务。在同业合作方面,扩大交易对手范围,与资本实力强的机构合作,寻找资源优化配置机会。

二、研究财务公司利率定价机制

财务公司应提高利率自主定价能力,制定科学合理、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利率,完善组织架构、确定定价方法与模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资金管理功效,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和竞争力,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有效地服务集团发展战略和整体利益。

(一)完善利率定价的组织机构

建立利率定价组织架构,明确决策体系以及利率定价职能部门、利率定价执行部门和利率定价监督检查部门,形成前台报价、审核、后台管理的定价流程和体系。

(二)制定利率定价标准

制定包含利率定价、授权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等在内的管理制度,细化分工和流程,制定各项业务利率定价及调整方案,确定定价授权范围和标准。

(三)对存款定价进行规范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应积极尝试结合产品特性、市场利率、经营成本、预期收益以及客户综合贡献度等情况,推行主动负债管理,实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

(四)对贷款定价进行规范

以成本加成为基础定价方法,根据资金成本、经营费用、风险溢价、目标利润、市场竞争因素和客户综合贡献度等进行调整并确定贷款利率。风险溢价根据贷款期限、担保方式、行业状况及财务公司对企业的分类评级等因素加以量化。客户综合贡献度根据成员单位在集团的战略地位、利润贡献、与财务公司业务合作情况、资金归集程度等因素加以综合量化。

三、增强财务公司风险防范能力

财务公司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风险偏好也会进行相应调整,在此过程中应更注重稳健经营。量化风险成本,逐步实现按照产品、客户以及业务经营单位等多维贡献度的核算与分析。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注重资产质量,增加应对不同经济环境变化的手段和能力。

利率市场化使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应通过资产组合、定价模型等方式进行管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证券化,提高负债方的稳定性,拓展财务公司发债空间。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利率敏感性资产及负债的平衡管理,控制利率敏感性缺口、减少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

四、打造财务公司专业化人才队伍

财务公司应加快金融人才队伍培养,形成专业化金融团队,促进财务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以双赢为目标”的服务理念,树立专业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管理目标,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推动财务公司与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合作发展,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服务平台功能。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公司;面临挑战;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财务公司的性质

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专业化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从财务公司的性质可以看出,财务公司实际上是产业金融背景,“产融结合”是财务公司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与财务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换言之,可以将财务公司集中管理和使用企业集团资金的职能重新定位成为成员单位和集团提供金融支持。这样不仅对财务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创新有利,还能为所属集团、相关产业链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新形势下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新形势下财务公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也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机构。

(一)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国家大力推进“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指导性国际化的战略,外汇管理政策日渐放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给企业集团的国际化道路提供金融支持,财务公司国际化成为当前的必要选择。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商业环境复杂多变,财务公司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时差、币种汇率和信息沟通不畅等因素使企业难以实时获得境外资金存量的准确信息,影响决策效率;2.外汇管制使外资受限,资金安全存在隐患;3.别国资金管理制度和分散的境外资金现状使得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结算存在一定困难;4.对国际上政治经济局势和商业环境等方面难以把握,对“走出去”过程中蕴含的各类风险评估不够全面,容易导致经营困难或出现潜在亏损[2]。

(二) 行业形势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财务公司的生存环境出现本质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变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行业竞争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具有服务范围广泛、体系完善的优势,严重冲击甚至威胁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生存环境;2.随着金融业务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各类商业银行率先加大对金融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先进的金融功能可直接介入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业务中,甚至可以取代财务公司资金结算环节中的某些功能;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资金结算业务挂靠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为成员单位进行转账结算需要增加商业银行转账结算环节,影响资金流转。

(三) 企业集团需求变化为财务公司带来的挑战

现今,国际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国内商业环境复杂多变,集团发展所需的金融支持也更加广泛和复杂。

企业集团需求变化使财务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有:1.现今形势下,企业集团为谋求发展,需要不断扩张规模、深化管理改革、推进产品升级、大力拓展市场、推进跨国经营等,这就需要财务公司达到集团所要求的金融功能和金融运作能力,而财务公司现有的金融功能显然还没有适应这些变化;2.在新形势下,企业集团资金归集基本已达到顶点,财务公司靠资金规模扩张和利差收入实现增长的经营模式与企业集团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这对未来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三、完善建议

(一)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建议

1.获得国际金融咨询支持,积极拓展跨境业务。财务公司应该积极拓展跨境业务,努力获得国际金融咨询的专业意见或者组建一支专业化金融团队,深入研究所涉及境外国家商业环境和相关政策,利用自身金融专业能力为集团跨境业务发展提供专业金融支持,协助集团走好国际化道路。

2.构建外汇风险管理体制,统筹管理外汇风险。财务公司应该根据集团国际战略要求和风险偏好,结合自身金融业务资质,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平台,为集团境内外成员单位制定具体的外汇风险管理及避险方案。财务公司通过统筹管理企业集团整体外汇资金流向,制定相匹配的外汇收付政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汇兑损失。

3.建立全球融资平台,统筹管理集团资金。财务公司应该在境外金融自由区构建全球融资平台,利用银行国际信息网络,集中管理授信融资渠道,充分利用集团整体优势,统筹管理境内外融资市场,避免分散融资,以获得最低的融资成本,使企业集团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运营。

(二)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的建议

财务公司应该趁着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加大对金融业务电子化的资金投入,推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产品,为集团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资金使用提供更多的操作便利。吸取商业银行及替代性金融机构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财务公司电子商业潜能,尽量减少资金结算、信贷等业务中间环节,为集团成员单位资金使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便利性和安全保障。

(三)应对集团需求变化的建议

1.着力申请债券承销资质,推动业务结构多元化。为应对结构性金融资源配置,财务公司应该寻求更加稳定的、长期的资金来源渠道,即发行金融债券。发行金融债券不仅可以迅速扩大资本规模,有效应对集团资金需求,提高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可以调整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因此,财务公司应该申请债券相关资质,尽快落实金融债券相关操作细则,以促使财务公司能真正进入发行金融债券的操作阶段,为财务公司业务结构多元化提供条件。

2.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开展买方信贷业务。财务公司应该在服务于主业的情况下,延伸“产业链”,即开展买方信贷业务。买方信贷业务是指为促进企业进一步销售产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向企业产品的批发购买者提供资金支持而开展的融资业务[3]。财务公司向集团产品经销商提供融资,有利于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的信用控制并安全管理随后的信贷资产,保证财务公司资产配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收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基于财务公司的性质,客观分析了新形势下财务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提出了应对各类挑战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财务公司深化改革、不断发展。

参考文I:

[1]白玉龙.关于成立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2(11).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第4篇

7月9日,美的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美的电器(000527,sz)公告称,该公司与其关联公司合资成立美的集团财务公司事项已得到银监会的批复,美的电器将协同美的集团在6个月内完成财务公司筹建工作,财务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受此消息激励,7月10日,美的股票开盘后直线上行,一度大涨近8%。

美的电器的公告还透露,即将成立的美的财务公司,由美的集团出资2.75亿元,控股55%;美的电器出资2亿元,持股40%;美的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威灵控股有限公司(00382,HK)的全资子公司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出资0.25亿元,持股5%。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黄晓明表示,财务公司可帮助集团有效整合产业经营带来的资源。他还直言,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有意借此机会,在家电主业之外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据了解,大型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多数都会成立财务公司,为公司及合作者做资金融通,方便公司在资本上进行运作。业内观点也认为,通过参股财务公司,上市公司一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则可以分享该财务公司未来的成长价值。

目前,国内已有75家企业集团成立了自己的财务公司。同属家电行业的海尔集团早在2002年6月就成立了财务公司,随后格力集团、TCL集团等家电集团都先后成立了财务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李东生还引进了香港东亚银行作为自己财务公司的外资股东。

竞争对手走在前面

在美的电器的财务公司蹒跚起步之时,“类金融”业务已是主要竞争对手――格力电器(000651,sZ)经营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财务表现优异的重要因素。

据格力电器财务公司的员工介绍,为了提高浮存现金(会计账簿的现金余额与实际存在银行的现金余额之间的差额)的使用效果,格力电器参与发起设立并逐步控股了格力财务公司。财务公司首先承担的是内部银行的角色,是集团内部资金往来平台;同时,格力电器通过这一平台向经销商发放信贷支持,以促进终端产品的销售。

“类金融”业务大大降低了格力电器的资金成本。根据财报显示,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率长期维持在75%-80%之间,远高于同期青岛海尔的10%-40%和美的电器的60%-70%。与后二者的财务费用居高不下所不同的是,格力电器的财务费用基本为负数,由此显现格力电器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不仅是格力电器,海尔集团张瑞敏、海信集团周厚健等都通过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实现了外汇资金集中管理。

对海尔集团而言,伴随着全面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步伐,在实施“走进去”、“走上去”的全球化战略目标中,诸如大额的汇兑成本及结算费用、外汇资金资源集团内部优化配置、集团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管理和集团金融资源全球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跨国资金监控与集中管理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在上述背景下,海尔集团利用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外汇资金转账结算业务的操作平台,通过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专户对境内外汇资金进行集中运营管理,在外汇管理局核定的5亿美元跨境放款额度内,通过设定境外放款综合头寸进行跨境资金集中运作,为中资公司境外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

据海尔集团财务公司一位姓赵的经理介绍,为支持境外公司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海尔集团充分利用外汇局核定跨境放款额度,为负责欧洲市场开拓的子公司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境外放款,缓解其资金问题,每年还节省利息支出315万美元。据悉,他们在今年又利用境外集中的外汇资金向泰国子公司提供了140万美元贷款,增强了海外公司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而“集中管理+内部结售汇”模式则是以海信集团为代表,由海信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作为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的职能部门。通过全额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能够全方位控制其内部成员对外收款、付款,对内资金结算,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财务公司门槛降低

设立财务公司固然有相当多的积极因素,但也并非“一本万利”,如果在组织结构设置上并不适合集团需要,或者是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反而会成为大型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1996年底,由史玉柱一手创建的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危机,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巨人大厦被迫停工,发展良好的生物工程由于被抽走发展资金而衰败,集团资金周转不灵。而由于巨人集团财务组织结构的设置上,采用的是控股型组织结构形式,在使各下属单位(子公司)保持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却又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

以巨人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为例,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内部人员侵吞造成公司资产的流失严重。这是财务组织管理严重不足的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4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申请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操作规程指引》,办法不再硬性要求引人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条件,企业集团可选择聘请境外高管和风控人员替代。

华彩集团公司管控咨询集团董事白万纲表示,银监会的规定标志着财务公司进入门槛大幅度降低了。由于引入境外机构投资者已经不是设立财务公司的必要条件,企业集团在人员配置上的主动权将大大增强。

财务公司经营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脱媒 Q条例 商业银行 金融中介 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 多元化综合经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的范围、质量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绩效,而几乎所有金融活动都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展开的,因此,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投融资渠道不断增加,与银行存款和贷款相比,直接投资或直接融资在成本与收益方面更占有优势,商业银行在此发展进程中,其“金融中介”的地位被逐渐削弱,一个新的概念――“脱媒”便应运而生。事实上,现在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正是“金融脱媒”。那么什么是“金融脱媒”?

一、西方的“金融脱媒”

1929年之后,美国经历了一场经济大萧条,金融市场开始了一个管制时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金融管理条例,其中第Q条明确要求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银行对于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设定最高限度”,即禁止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会员银行对它所吸收的活期存款(30天以下)支付利息,并对上述银行所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了2.5%的利率上限,且一直维持至1957年。Q条例的实行一方面使商业银行获得了低成本资金,但另一方面使人们感到将存款存到商业银行是不合算的,因此就有一些机构提供类似于存款的工具,以逃避Q条例的限制。于是金融“脱媒”出现了。

“金融脱媒”这个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名词在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其实,这只是一种狭义的说法。

从金融市场运行的核心机构这一角度考察,金融市场可划分为借贷市场(间接融资)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随着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证券市场的功能日趋凸现,而银行的媒介作用则趋于萎缩。因此,广义地讲,金融脱媒不仅是指存款资金直接流向高息资产,而且是指资金需求方抛开金融中介直接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务工具。

二、金融脱媒在中国的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银行业同样面临着“金融脱媒”问题的困扰。 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支配地位,银行储蓄成为居民金融投资的基本渠道。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多样化投资工具的日益普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储蓄分流不断加快,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伴随着中国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种提供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金融创新工具也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决策有了更多的选择,对银行的资金依赖性不断降低。2009年,我国直接和间接融资总量是11.6万亿元左右,其中9.6万亿元是间接融资,2万亿元左右是直接融资,占比17%。

直接融资不但成本更为低廉,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自我完善,对于提升企业市场认可度和自身形象大有裨益,因此,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都倾向于绕开银行这个金融中介直接从市场融资。

1.IPO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成立,一些业绩优良的大公司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对银行的依赖性逐步降低,银行公司客户群体的质量趋于下降,对银行业的公司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截至2009年底,沪深A股市场总市值为24.2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目前国有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000余家,其国有权益和实现利润分别约占全国国有企业的17%和46%,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万亿元。

2.集团财务公司的涌现

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大型国企创办财务公司并获得经营牌照的,已经有88家拥有资产5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2000]第3号令《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精神突出了财务公司作为一类金融机构的特色,确定了“财务公司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办法允许财务公司有融资功能、投资功能以及中介功能等。财务公司具备依法融资、投资、中介功能,作为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依托于集团,为集团服务,支持企业集团发展。随着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3.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公司债的发行造成了银行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其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2009年,短期融资券共发行263期合计4612.05亿元,发行期数同比下降2.23%,发行金额同比上升6.31%;中期票据在2009年的发行规模达到174期6987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24.39%和302.25%;企业债在2009年的发行规模达到189期4237.33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2.50%和77.90%。

另外一方面,国家的政策导向对于直接融资市场非常有利。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用“积极”一词来描述扩大直接融资。可见,直接融资市场在中国将有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中国的“金融脱媒”将更加严重。长期在社会信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中国商业银行将临着严的峻挑战。

三、商业银行何去何从

多年坐享高利差“盛宴”的中国银行业已进入一个硝烟弥漫市场环境。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旧有的经营方式显得僵化陈旧。主动适应,加快变革,早日实现由传统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飞跃,是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是互补的,而非互斥。资本市场的发展,挤占了银行传统业务的规模,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

1.美国的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经营危机,美国商业银行在全面改革中调整了经营战略,转变了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利用资本市场高速发展这一重要资源,通过上市,美国商业银行实现了自身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起了稳定的资本补足机制,很好地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保证了商业银行股权的高度分散,防止集权,杜绝了大股东操纵银行的现象,从而便于银行管理层能够作出更为客观和专业的经营决策。

(2)调整业务构成。在保有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努力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调整业务结构,提升银行零售业务、资本市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新业务和新产品为银行开辟了新的空间和增长点。

(3)重视中间业务收入。大力开展不占用风险资产的表外业务,丰富利润来源。

2. 中国商业银行的可考虑对策

显而易见,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立行”指导方针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金融脱媒”深化促使商业银行依赖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化为:既依赖传统网点吸收存款,也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既依赖传统的信贷业务,也依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可以寻求的对策如下:

(1) 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扩大资本来源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市场化的并购活动实现银行业务的迅速扩张,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发展,为银行争取更广大的客户群体;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2) 以客户为中心,变单一经营为多元综合经营。不断推出更加适合客户和市场的产品,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大力推进综合化经营步伐,努力形成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相对均衡的盈利格局,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确保在金融脱媒的情况下实现盈利的稳定增长。综合化经营不仅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还能有效地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最终增加盈利。在资产业务方面,大力发展票据融资、股票质押贷款、债券质押融资、证券承销贷款、企业并购贷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等业务,以及通过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大力发展基金投资业务,投资买卖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以及有可能推出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在负债业务方面,发行金融债,吸收证券结算中的交易结算资金、市场保证金、风险基金以及一级市场上的申购资金,吸收金融同业存款等。

(3) 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面对2010年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稀缺,监管部门调控严格、贷款余额按月控制,信贷利差收窄、市场竞争加剧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表外业务收入已成为中国金融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和竞争焦点。中间业务的优势在于对经济周期依赖较小、占用资本金较少、风险控制较易。因此,中间业务发展的规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发展能力。

从数据看,2009年前三季度,工行实现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整个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8.2%,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中行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为345.13亿元,同比增长8.39%,其中第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达115.58亿元,较去年第三季度大幅增长21.97%;建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57.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4%;交行实现净手续费收入85.33亿元,同比增长25.23%。

还需要加快发展资金清算结算、基金托管、企业年金业务、证券买卖、保险、财务顾问、理财服务、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业务、企业并购等新型中间业务。

(4)由“批发银行”向“主体银行”转变,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和个人信贷市场。目前,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在拓宽;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来说自有资金偏少,融资渠道偏窄又急于发展,这样的企业必将成为银行今后的主要客户群体和主要的盈利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拓展中小企业业务和居民金融业务,大力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与改善。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以降低交易成本,则是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的关键。

不经意间,“金融脱媒”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随着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面对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显现, 日益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中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和转换业务经营模式、调整客户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和加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等措施,实现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宪. 努力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平台[J]. 中国金融,2006(12):16-18

[2].赵立航. 混业经营模式分析与抉择[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1-89

[3]韩莹.试析金融脱媒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J].新疆财经,2007,(1):56-59.

[4]苏福国.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与证券,2007,(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