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高考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课程内涵目标
高中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是指对必修课程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那一部分内容进行开发,通过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挖掘、延伸、拓展与提高而形成的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不足的弥补。目标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厚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其课程理念是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升母语素养、引领专业方向、发展个性潜能。
二、课程开发原则
1.补充原则。围绕必修课程未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那些空白、盲区进行开发,弥补教材缺失,丰富教材形式,拓展教材内容,延伸教材空间,加深教材内涵,细化教材知识点,改革课内课外教法,让课堂更精彩更丰富,让教育内涵更深刻更厚重,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厚实学生的基础,最终达到让学生主体生命充盈和丰厚的目的。
2.生本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要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空间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实现学生潜能的开发,情感的提升,个体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3.多元原则。课程建设目标上体现多维性,课程体系结构上体现多层次,课程实施形态和课程资源开发上体现多途径,课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体现多样化,课程评价方式上呈现多元化,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4.校本原则。基于学校生源现状,本着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突出学校文化特色,立足学校已有基础,充分挖掘语文教师课程开发潜能,鼓励语文教师从知识结构、个性特长、人生经验等方面进行开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做到依托校本教育资源,适合教学对象认知水平,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三、课程开发方式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课程开发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课程选择。课程选择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学程的修改,有选择地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一方式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主要任务就是选择模块的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选修课划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语言文字应用五个系列,并对每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每一系列有哪些模块,课程标准仅做了部分示范性举例,供课程开发者思考。
据笔者查阅,目前许多国家或地方出版社,依据课程标准选修课课程目标以及“教科书编写建议”、选修课举例等相关内容,组织力量开发了供学校选择采用的选修课教材。这些选修课教材,都是按照课程标准划分的五大系列编写的,在各系列下设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一本教材,当下约有六十余种。这些教材尽管还不成熟,但已经给教师开设选修课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资源。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选修系列目标要求,结合自己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软硬件的现状,在各出版社提供的选修课教材中进行选择使用。
二是课程改编。课程改编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学程的修改、补充与拓展,或者根据课程内容、结构安排等不同理解而进行的调整,或以拓宽课程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这一开发方式的重点是“取舍加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取舍选择外,还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取舍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比如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一书,共九个单元,每单元二部作品,内容丰富,选编精当,涵盖了古今诸多名家的代表作,但要在一个学期内教完绝无可能。笔者根据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力点,依据学生的学情并结合浙江省历年高考小说文本考试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对本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重组,再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叫二次开发,这种改编必须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在高中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系列各模块的开发中,这种改编是最实用的一种方式。
三是课程创编。课程创编是指全新的课程单元的开发,它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本校本地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一方式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要素,都要学校或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这一方式开发的课程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学校、教师最有创造空间,但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要求也是最高。
四、课程开发内容
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应该开发些什么内容,有没有指导意见?笔者以为政策指导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语文必修教材所缺少不全的,就是选修课程需要开发的。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发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群为例,作些阐述,权当抛砖引玉。
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重组、整合,在全面落实国家必修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开发出了三个层级六大类的语文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个层级是基础型、拓展型和提高型。
基础型。宗旨:夯实共同基础。强调对语文思想的教学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构建必修课程核心知识结构,夯实语文基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促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实现层次递进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拓展型。宗旨:满足个性发展。旨在拓宽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强化素质,培育专业兴趣,了解文学文化等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后续学习和个性发展所需的知识和眼界。
提高型。宗旨:体现术有专攻。提高型选修课程是针对有潜质、有较高志向、有特殊语文课程需求的学生群体而开设的,如语文学科竞赛课程、大学自主招生辅导课程、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等,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六大类是教材拓展类、知识综合类、探究创新类、网络信息类、乡土文化类、交流表达类。
1.教材拓展类
(1)开设缘由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点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架空基础知识大谈语文能力或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再完美的目标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鉴于此,我们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教材的体例,建立一个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教材拓展类选修课程群,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加深,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程目标
①让学生获得教材缺失的部分知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更细化地掌握教材知识点,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中获得应有的提升。
②在扎实落实教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文本的感情世界产生沟通与共鸣,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课程内容
2.知识综合类
(1)开设缘由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该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鉴于此,我们根据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整合现有课程、参照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综合型课程群。
(2)课程目标
①联系社会生活,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了解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
②提高对知识掌握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增强思维的综合分析力、判断力与推测力,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整理生活,丰富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综合思考。
(3)课程内容
3.探究创新类
(1)开设缘由
高中语文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以生动的、丰富的、实践的、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创造的选修课内容,帮助学生变适应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注重对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2)课程目标
①拓宽学习视野,变适应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注重对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方法的掌握,重点关注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②培养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思维习惯,自我突破、自我超越、激发潜能,增强创新信心,提升创新精神,充分发展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③增强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唤起个性化创造意识,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3)课程内容
4.网络信息类
(1)开设缘由
电视、网络、MP3等大众传媒的普及,让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动态的、色彩斑阑的世界,特别是对汉语的演绎更是别样精彩。语文教学就应密切关注现代传媒,适度地将现代传媒引入语文教学,利用它所提供的资源服务于语文的教与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时空立体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超前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课程目标
①关注现代传媒,学习、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其应用于语文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语文学习的速度与效率。
②培养搜集、筛选、传播、创新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高效阅读及表达的能力,培养开放性思维、超前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③在信息获取、交流和利用过程中获得价值认同,从而提升对语文信息的鉴别和批判能力,为自主学习素养的形成奠基。
(3)课程内容
5.乡土文化类
(1)开设缘由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乡土文化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和谐课堂教学。
(2)课程目标
①理解乡土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乡土文化,积极参加发掘、整理乡土文化活动,为丰富乡土文化作出贡献。
②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增强弘扬祖国民族文化的时代责任,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增添语文学习趣味,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③唤起学生的乡土情结和区域认同感,增强传承、发扬、保护本地文化的意识和利用以及开发本地乡土文化资源的意识。
(3)课程内容
6.交流表达类
(1)开设缘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作文指导,是在五个大模块的二十个专题之后,附加了以“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为体例的写作教学内容。这种编排填补了高一至高二一个半学年的时间里作文教学在“教材”方面的空白,让作文教学有了抓手。但是,每一写作专题完全跟着专题内涵来设计写作内容,几乎不考虑文体写作需求,这样,由于受阅读文本编写体例(以人文内涵为专题)的制约,使用起来就出现了写作指导几无序列与系统性的问题。教材编排的无序,导致指导的随意、散漫,学生的写作也跟着无序、散乱,文体规范的达成也就往往落空。为了有利于学生写作知识的积累,写作框架的建构,写作习惯的培养和写作技能的形成,我们构建了交流表达类选修课程群。
(2)课程目标
①学会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研究性作文及常用实用文体的一般写法;学会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高考作文的一般写法。
②增强写作兴趣,增加写作积累和写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能力,为适应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与社会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③养成积极参与生活的态度,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养成真实表达情感的习惯,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2)汉字:①能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②能够辨识简单的形似字;③理解常见的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语音和意义;④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
(3)词语:①理解掌握“文章示例”所列文章中的常用词语;②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③能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彩;④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4)句子:能够正确运用句子表情达意。
(5)识记“文章示例”所列文章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
关键词: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教育亦然。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一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值得运用和借鉴的。
当然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状况、学习环境、年龄等特点,避免设置过于高深或走过场、走形式的简单情境,同时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通过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书本至上的思想在学生和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作为书本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总是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课堂上学生很少会对书本知识和老师的话产生疑问,学生质疑的意识很淡薄。质疑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知识,使正确的概念和原理在自己的头脑中更加坚定,如果没有质疑精神,只是人云亦云,简单相信课本知识,那么所学的知识必定是非常肤浅的。
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对课本知识有关原理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作业或考试中,不要拘泥于老师的“个人看法”或者“标准答案”,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敢于向老师发起疑问。另外,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唯一一种观点,有的争议直到现在仍然在进行,我们对这些观点就要善于质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众多的观点中提炼出自己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创新意识得到更好的锻炼,这才是我们对政治学习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主要还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一般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对教材的框题、节题等进行提问。教材中的框题、节题往往是对教材的高度概括,对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设问,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而真正吃透教材,把握知识间的联系。(2)对相关、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对照比较,从中去寻找问题。当然,教师的引导除了要注意方法外,还要准确地把握时机,对于学生的质疑态度要中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从学生自身的基础出发,抓住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了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出问题,所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和环境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是课堂的主人,当做是自己的同事和朋友来对待,不再使学生在地位上觉得“低人一等”。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的感觉,尽量使自己的课堂风气能趋于民主化,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既是自己的“良师”,更是自己的“益友”,真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反复宣传“言者无罪”的思想,明确告诉学生盲目相信书本不好,老师喜欢学生“善疑”,从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三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时,我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四是对大胆发问的同学,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四、做好问题评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喜欢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问题评价,因为这往往也决定了学生是否会继续对提问题保持高涨的兴趣。
作为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阅历都很有限,提出的问题往往很难达到老师的要求,也许有时过于深奥,有时可能过于肤浅,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要表现出充分的重视及足够的尊重,赞扬要满怀内心的真诚,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然对待不同的学生,问题评价可以因人而异,对于优秀学生的回答老师要进行客观甚至是提出苛刻的要求,促使其能严格要求自己,以防止骄傲情绪的蔓延;对后进生和学困生,要积极挖掘他们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性的问题评价,使他们养成爱提问题,多提问题,提好问题的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问题评价的时候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是教师的口头表扬,或者是作业中的书面表扬,也可以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相评价。虽然现阶段考试仍然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检测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健康的学习生活,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要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学生;生产实习;问题;对策;思考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第一批教学教改专业。为有效推进教改进程,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该院从教学改革入手,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标,试行1+0.5+1+0.5的教改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彰显职业教育特点。但教改试行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教改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学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不足
试行的教学改革模式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进校后,经过一学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于第三学期统一安排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生产岗位进行为期五个月的生产实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企业,感知企业文化,丰富社会阅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初到企业,由于环境的差异,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让同学们感到新鲜。青年学生特有的好奇心和对新事物的热情使学生在实习初期热情很高。这种好奇心和热情很快随着环境的熟悉,单一而平凡的实践操作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思想情绪的波动,对重复工作内容的厌烦。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理论,不应到企业参加生产劳动,把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割裂开来;认为生产实习对学生学习没有多大作用。再者,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较好的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理解和思考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把生产实习当做单纯的生产劳动,完全忽视感性认识对专业学习的基础性作用,主观能动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少数学生生产实习收效甚微。
2、对社会需求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单纯强调专业对口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种需求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个人在选择职业(工作岗位)的同时,社会也在选择个体(劳动者)。在这种双向选择中,社会是主动的,即社会上有这样一份工作需要具备这方面能力的人来做,完成这项任务,而不是因为某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学历、技能,社会为他设定该项工作以及适合他的岗位,让他来做。让社会适应个体显然是不客观、不现实的。
整个实习阶段学生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在校学生。这种双重身份,极易让学生在遇到困惑或困难时,找到借口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保护。实习中,初触社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随着简单、重复的劳动过程逐渐淡漠,在与人相处遇到困难时、因企业制度的约束不能随心所欲时,他们向往在校的生活,便以实习专业不对口、工作时间太长、生活不适应等为由,向企业和学校双方提出提前结束实习或更换工种或改善生活条件等看似合情合理的要求。如:装配钳工,维修钳工,普车,数控车,普铣,数控铣等不同实习岗位,总有学生提出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从事机械装配的认为应该从事机械加工;从事普通机械加工的,认为应该在数控加工岗位上;在数控加工岗位上的,认为所加工的零件应由自己编程等等。
这是一种主观上强化学生意识的表现,学生片面强调专业学习或专业对口,认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专业对口。无疑,学生强调学有所用、专业对口是正确的。但是,学生认为的专业对口是以个人主观喜好为前提的,从自己的一时兴趣出发,感兴趣的工作是专业对口;不敢兴趣的工作就错误的认为是专业不对口。殊不知专业对口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专业对口指的是某行业而不是具体的某岗位。导致学生产生片面认识的原因,是学生对社会分工、社会需求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不懂得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及社会需求的客观性。社会分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社会需求是社会所需要的某方面的人才,不是你学什么,懂什么,而是要求你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劳动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同时更看重的是劳动者所从事的行业中能做什么,为社会提供怎样质量的服务,即劳动者技能的高低。高技能的人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只懂专业不具备专业技能是不受欢迎的。正是因为学生对专业对口与社会客观需求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才会忽略实践的重要性,从而遏制了专业技能的提高。
3、纪律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薄
企业和学校作为不同的社会团体,在管理模式、方式和手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明显的区别在于企业以完成生产任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主要用经济手段实施管理;学校以培养人、教育人,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目标,主要以引导、指导、疏导的方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习惯学校管理模式,不适应企业管理方式。例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迟到、旷课、未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只是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学生怎样做,顺利完成学业。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方式,不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更不可能危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企业不同,作为一名员工,无论工作时间迟到,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等,首先采取的就是经济制裁方式,迟到扣工资,产品返工不计报酬等,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是自己经济利益受到影响,身心受到伤害,轻者发牢骚,重者抱怨社会不公。学生实习中对企业采用经济手段管理方式不能理解和接受,这种观念的存在,一方面学生在实习中只把自己当成学生,没有认识到在企业实习,企业给一个适合的岗位,自己就是企业的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未能从观念上融入企业,反映出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学生因自身过错受到相应处罚后产生的思想上的松懈、行为上的反叛,反映出学生纪律观念淡薄、团队意识欠缺,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以上三个方面是试行新教学模式,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为切实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完善学生生产实习管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二、关于完善学生生产实习管理对策的思考
1、灌输职业教育特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调查显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多数学生对所报考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当现实与求学目的超过他们理想化的范畴时,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实习中反映出的厌烦情绪、行为上的反叛和被动等等,从不同角度暴露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知之甚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教改某些环节的顺利实施,制约了职教特点的彰显。因此,学校应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学生逐步灌输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定位,确保学生明确职业教育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培养懂专业、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技能型教育。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为提高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全面了解职教特点,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才能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充分认识实践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就会成为参与实践的主导者。
2、淡化专业对口意识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学生进校后接受某一专业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实习中学生片面强调专业对口,反映出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的片面性。我们所说的专业,是指一种类型,或一个行业。专业对口是指在这一行业从事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具体工作;也就是说专业对口应该是宽泛的范畴。实习中学生强调的专业对口是狭隘的、片面的,是特指某个岗位、某项具体的工作,或产品的加工手段(方式)。这种认识若不加以引导使之得到转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而且会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后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加以引导,使学生认真对待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技能。正确理解专业对口、树立专业宽口径观念,为学好专业、提高技能、选择职业奠定良好的专业思想基础。
3、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如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等等。学生在社会群体中是一种特殊的角色,即以学习为己任,主要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夯实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但部分学生把学生这一角色的责任理解为学习好,其他事情与己无关,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实习中表现出对产品质量的忽视,工作上马马虎虎,更有少数学生甚至在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中不能及时完成角色转换,主观上始终定位于一名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为第一己任。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发觉前方有那么多需要自己担当的事。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主人翁,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做人良知。因此,学校应利用学生生产实习的有利时机,结合产品质量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责任大于天”,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