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教学案例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学阅读 任务型 语言运用能力 文学修养 高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96-02

近几年,各地高考英语卷在试题的选材上力求内容新颖、题材广泛、体现时代要求,文学名著所占比例日益凸显。现教育部正式提出“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这一改革信号,意味着高中阶段部分英语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可提前通过英语高考。如何满足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如阅读材料的限制、教师教学理念的偏颇、师生文学素养薄弱等。笔者曾开设了一堂高中英语文学作品的任务型欣赏阅读教学观摩课,开课主题为北师大版模块一Literature Spot部分的A Christmas Carol一课。在此,把该课教学设计与同行分享,供同行参考。

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设计主题: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一 Literature Spot:A Christmas Carol。

指导依据说明:高中生的文学阅读课重在文本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亲近文本的过程中,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和足够的量。文学作品编排能为学生提供理想输入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输入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作品梗概,甚至与同学合作,改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编演中,升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文学修养。

教学内容分析:Literature Spot这一部分是北师大版教材的精华部分,从选材到练习编排,处处体现着编者的用心良苦和学术高度。因此,开发Literature Spot能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价值。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高一新生,英语语言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局限,这节课主要是汇报学习成果。因此,学生在课前做足了功课(阅读课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写剧本、排练等),但在戏剧的编排和表演方面,教师还是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教学目标分析:(1)分析并弄清小说人物关系;(2)读懂小说的情节;(3)综合各种信息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故事的寓意);(4)紧扣文本中对事物的描述及对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和探讨小说的主题,体会作者的典型写作风格,从而理解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5)有信心面对有一定长度和难度的文章,包容阅读中不影响理解的新单词;(6)能够和乐于与学习伙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分析并弄清小说人物关系,读懂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引感共鸣。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Section 1.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Introduce the author―Charles Dickens.

Introduce London in Dickens’ Time.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收集相关信息、课堂汇报展示、分享探究成果,以此激活、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容。

步骤2:Enjoy the short play A Christmas Carol performed by students.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在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特征了解后才能改编文学作品并进行表演。这一过程可以升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修养。

步骤3:Analyze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and discuss some questions.

10名参加短剧表演的演员再次回到“舞台”上。“台下”学生共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2个任务角色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如该角色进行哪些活动,与主人公是何种关系,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角色表演是否到位。)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做汇报,其余组员和演员本人可以发表不同看法。

主持人提问:(1)What’s the moral of this story? Do you agree with it ?(2)Should the rich give a hand to the poor?(3)Is Scrooge willing to help the poor from the bottom of his heart? Why?

……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故事情节,弄清故事人物关系,理解故事的深刻内涵。

让学生探讨故事寓意的同时引导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况,深刻体会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矛盾,所要倡导的慈爱精神,促使学生实现对小说文本的深刻理解,达到真正欣赏文学的目的。

在讨论时,学生参考书本第30页的交际功能表agreeing and disagreeing,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景进行交际。

步骤4:Introduce the other novels about Christmas written by Dickens.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一、赏识———阅读教学的快捷键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因此,教师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可以说,赏识是阅读教学的快捷键,能大规模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1.赏识学生的喜好,激起对阅读的兴趣

就读书而言,有的人喜欢大声朗读,有的人喜欢默默地读,有的人喜欢与人合作读,有的人喜欢边读边注,你能说哪一种读书方式没有效果吗?不能,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教师要充分地赏识学生的学习喜好,激起对阅读的兴趣。

2.赏识学生的问题,引起对阅读的探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收获,也会有自己的疑惑。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虽然幼稚可笑,但这是学生的思考所得。教师只有赏识学生的提问,才能不断引发学生对阅读的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的质量,丰厚学生的阅读积淀。

3.赏识学生的感受,唤起对阅读的喜爱

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新的“哈姆雷特”产生。每个学生读书的收获是各不相同的,只要不偏离文本的主导价值观,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赏识学生的感受,唤起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获得阅读的乐趣。

二、思考———阅读教学的刷新键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读是阅读教学的“本”,思是阅读教学的“魂”,熟读与精思相结合才成其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营造安静的思考环境,让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意义,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思考是阅读教学的刷新键,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

1.给予思考的时间,保证思考的连续性

读而不思,是目前阅读教学最大的弊端。

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忙于回答教师的提问,答案会是肤浅的、琐碎的,缺少完整的思考过程,更不要说连续思考、深思熟虑了。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以保证思考的连续性,让学生学会周密地思考。

2.营造思考的环境,保证思考的深刻性

学生心态浮躁,不能静心,不会思考。阅读教学一定要营造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好好思考一番,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再开展多向交流,把问题说明,把理说清。安静的思考环境,是保证思考深刻性的基本条件。课堂上学生静静地思考,教师轻轻地巡视,指点迷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三、合作———阅读教学的回车键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主动求知,尝试成功喜悦,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可以说合作是阅读教学的回车键,为学生的阅读开辟了新的学习天地。

1.营造合作的氛围,让学生敢合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勇于探索,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最大限度在时间上给学生以自主,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路,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和教材上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应该允许并提倡学生有自己的思想。

2.把握合作的时机,让学生能合作

课堂中的合作要捕捉良机,错过良机就会影响学生合作的情绪,即使合作也达不到合作的效果。教师可从两方面来把握合作的时机:一方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的关键处、疑难处、新旧知识结合处,组织学生合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组织合作。当学生的思维困于一个小天地而无法突围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当学生有所领悟而不能一下子顿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加强合作的管理,让学生会合作

(1)自主学习是前提。学生根据学习要求独立地进行探究、思考是合作成功的保证。不能让学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讨论交流,这将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方案

小学生学习语言,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今后语文的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对每篇教材中的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思想、道理、褒贬等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并使用让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但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并可以坚持下去。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思考,无意中就积累了语言。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后的竞答,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阅读周"活动,采用一些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课堂上老师可以适时的调动其积极性,课下督促学生的阅读任务,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及时验收成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时会涉及一些较长的语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读得懂,可以先由老师进行范读,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避免读课文时出现读错语句的现象。或者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听课,看文章的插画、看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弄懂课文的含义。老师范读之后,再叫个别同学进行朗读,或者让全班同学齐读几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语言,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只需要去引导他们,抓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中心思想。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倾听并给予解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一些讨论,并鼓励他们多角度看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领会到文中的道理,还可以从中获得很多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多读书,才可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材里面的文章数量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读课外书。

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并不是随意选择的,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后,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课外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从书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由父母陪伴,这样父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还可以及时监督学生阅读学习的状态。家长也可以为学生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通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有童话寓言类、成语故事类、科普知识类、或者一些经典的历史著作。比如四大名著、《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自己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来解疑答惑。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一些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上进心。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的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在课堂讲解课文时,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说出自己的见解。开放式的课堂,就会释放学生的学习能量,学生才能敢于创造与表达。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1、语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的早读任务,或者在课堂上的前5分钟作为学生的朗读时间。朗读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课文,也可以是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如果时间充分,还可以每节课让一名学生来一次小的演讲,可以讲自己课下阅读的故事、新闻、科普知识等,每个学生都要轮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甚至在课下主动为自己几分钟的演讲而努力。

2、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保持读书的热情,语文课可以举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故事会、读书月等活动,也可以进行一些阅读竞速、知识竞答、征文比赛等竞赛。学生在参加活动或竞赛时,都会认真的做准备,并在准备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可能小有成就感。

3、课外阅读时,学生要多做读书笔记,多写读后感,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自己设计一份小报,与同学们互换交流。

五、结语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学会理解、积累并运用语言,而且,阅读过程中,文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揭示的道理,都会在无形中教育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丰富的知识,陶冶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学到如何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焦艳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外;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当今社会对英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考英语阅读文章越来越难,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然而,在朗读、精读、课内读形式下,课本文章简单、语言知识讲解无趣、教学方式刻板,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三、学情分析

四、教材分析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六、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并解决相关问题。2.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3.激发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提升。

七、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并初步掌握一些单词、词组、句式和修辞。

八、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语言。

九、教具准备 多媒体

十、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

1.Video: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the father tells the son some advice

Step II. Match the following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

A B

bully['blI](L20) a. unbelievable

persevere[p :sI'vI ](L29) b. wish sb. success

incredible[In'kredIbl](L45) c. keep trying

Godspeed[‘ d’spi:d] (L92) d. hurt or frighten

设计依据和目的: 通过单词和词义配对,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预习和生词的查阅,同时要求学生跟读单词并及时记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III. Fast reading

1. The purpose of the letter is to _______. 2. Can you tell me what’s the advice? 3. The structure of the letter: Part 1(Paras1-5), Part 2 (Paras6-25), Part 3 (Para 26)

设计依据和目的:通过快速阅读获取写作目的及父亲的四点建议,并由此得出文章的篇章结构及段落大意,从整体上理解全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Step IV. Detailed reading

Task 1: Read Part 1(Paras1-5) and answer.

What does the father think of his advice?What attitude does the son should hold to life challenges?

Task 2: Read (Paras6-9) Life can be cruel and fill in the table.

Task 3: (Paras10-13) Be open to life. Q: What are the four aspects?

Task 4: (Paras14-17)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Read and decide true or false

1. It’s suggested to outdo and impress others. 2. Being satisfied with having enough is a good quality. 3. Enjoy a life journey of happiness, constant learning, continual improvement and love.

Find the word which has the similar meaning as “constant” in Para 15. ___________

Task 5: (Paras18-25) Love should be your rule.

What are others’ living rules? Whom should the son love? Why should the son love his enemy?

Martin Luther King, Jr once said: 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can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设计依据和目的:通过学生仔细阅读,运用各种活动,如回答问题、填写表格、判断正误、名人名言、猜测词义、寻找单词等,培养学生的查找信息、转换信息、总结信息的阅读能力,并一直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课堂热情。

Step V. Further comprehension

Step VI. Language focus

Task 1: Life isn’t a competition. It’s a journey. ――Metaphor(暗喻)

Task 2: Useful phrases

Step VII. Discussion小组讨论

Step VIII. Homework作业

Please write a thank-you letter to your father or mother or anyone that you are grateful.

九、教学反思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的文本信息的阅读,应该要触动人心、发人深省,因此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让学生思考。这篇课外阅读难度较大,笔者首先透彻地研究了文章,将文章中的生词、难句一一标出,并注释。其次,笔者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挖掘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经过一遍一遍的思考、推敲、、重来,笔者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挖掘到了一定的深度,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次挑战,笔者在文章的把握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体上看,整堂课设计合理,结构流畅,并能时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授课效果。

十、结束语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一、 咬定“语言”,开展审美性阅读

【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灰椋鸟美在什么地方?

生:灰椋鸟归林时场面很壮观。

师: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气势壮观呢?

生:灰椋鸟归林时队伍“排空而至”。可见灰椋鸟有很多。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许许多多的鸟黑压压的一大片,遮住了天空,向刺槐林压过来,像旋风一样扑来。

师:是啊,成千上万的鸟飞来了,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有多少这样的大部队啊?除排空而至,你还能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它们的气势?

生:排山倒海、遮天蔽日、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师:读出这种场面这种气势来。

【案例反思】

语文教学的“根”是什么?当然是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该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排空而至”这个词语,通过形象化的描述、成语积累、朗读体会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对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感悟深入而具体,朗读细腻而感人。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语言值得学生品味、借鉴、学习。比如课文题目,再比如课文中一些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关键词句。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抓住这些语言展开多元读写,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与文本、教师、编者进行对话,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层感悟。比如,我们在学习《草原》第一自然段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再将学生已学过的古诗《敕勒歌》与之相比较,通过文中具体的词句,突出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再让学生用具体的语言抒写自己对草原的感受。此时,学生已被草原的美丽所陶醉,“柔和、一碧千里、渲染、翠流”等优美的词语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种力量。“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在与文本语言对话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读写的无穷魅力。

二、 关注“表达”,开展借鉴性阅读

【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为什么把火星与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生: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你知道这是什么句式吗?

生:排比句。

师: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这句话让我知道了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

师:你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至少用上三个“同样”,说说你生活中的某种发现吗?

生:……

【案例反思】

语文到底学什么?除了语言文字,还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习得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借鉴性阅读仿写,从而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让阅读教学更为直观,让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阅读感悟。该案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了文本阅读,从中找出排比句,品味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和作用;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本,也学会了运用排比的方法来表达。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学习排比方法以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一些表达方式,比如: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也可以对文本的构段方式进行模仿,比如总分构段、过渡句的使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点面结合等,从而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习得方法,通过运用更好地促进感悟。

三、 激发“想象”,开展迁移性阅读

【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女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一个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课文中描写春色的成语中,还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调动诗的灵感,试着接着说一说吗?

粉红的桃花

是她

青青的草地

是她

……

生1:粉红的桃花,是她漂亮的裙摆。

生2:青青的草地,是她飘逸的衣衫。

师: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你能再从大自然中选取一个景物,继续调动诗的灵感,赞美大自然吗?

出示: 是她 。

生1: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生2:不息的河流是她奔腾的血液。

……

【案例反思】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元读写是根,深层感悟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学生的阅读广博,不单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也不仅在现有的句段表达方面,还要领悟文本的内涵,展开想象,进行迁移性阅读。这样的读写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如例文中,教师由扶到放,先品味文中大自然的美,再由文中的省略号出发,联系文中成语,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接着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大自然中选取景物,进行续写。在读与写的过程中,大自然母亲的美融入了学生语言中,更融进了学生的心里。

其实,对学生进行迁移性阅读的内容有很多。除了例文中的标点符号,还可以关注文本中的空白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补写,从而拓展文本,强化表达能力。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结尾,以之为起点,继续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当然,更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改写,比如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这样的一个个练习,便让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四、 链接“生活”,开展开放性阅读

【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爱如茉莉》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能联系课文内容,写下你的感受吗?

出示:爱是 。

生1:爱是爸爸直奔医院的身影。

生2:爱是妈妈手脚麻木也不肯动的体贴。

……

师:是啊,平平淡淡情最真,平平淡淡爱永恒。品读了本文,相信同学们对真爱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真爱无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我们去寻找真爱吧!

出示:

在我的心里,真爱就是爸爸_______,就是妈妈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生1:在我的心里,真爱就是奶奶每次上学前的唠叨。

生2:在我的心里,真爱就是每次作业时妈妈递上的一杯茶。

生3:在我的心里,真爱就是获得进步时爸爸的一个抚摸。

……

【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学生对于文本中父母之间的真爱有了很深的感悟,借机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品味生活中的爱,也写上一段,然后集体交流一下。学生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了。

生活即课堂,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片段的回忆。比如,学了《师恩难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老师;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小时候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