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考评方式;基础课程;激励约束
一、考评的难点与传统考评方式的弊端
公共基础课程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不同于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纯公共课”,也不同于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纯专业课”,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公共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它和“纯公共课”不一样,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不选修这类课程,但都必须修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不过相同的是,一般都采取大班教学,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一百五六十人。另一方面,它和“纯专业课”不同,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没有专业课程那样具有“操作性”。有学生认为,学英语课可以和外国人交流,学计算机课可以使用电脑,学证券投资学可以炒股,学国际贸易实务会跟单做外贸,学经济学原理能干什么呀?简直“百无一用”。事实上,专业基础课程很重要,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当下不少急功近利的学生往往忽略“磨刀”的重要性。加上专业基础课抽象度较高,理论性较强,操作性较差,如果不系统学习和训练,要学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专业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置公共基础课程于极为尴尬的境地。
对于诸如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即便考评方式有一些小缺陷,可能也不那么重要,因为学生有积极性自主学习,即便没有考试,也可能会去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但是,对于诸如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可能不了解其重要性,或者因为如上所述感觉“没用”而忽略其重要性,如果没有一套有效激励和约束学生学习的考评机制,不少学生可能就失去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具体表现为逃课、“逃学”或简单应付。
学生考评机制很重要,但是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并非易事,突出的困难和“纯公共课”的大班教学一样,在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考评方式主要是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如每次上课的时候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30%),然后是统一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的比重(比如70%),最后综合这两个指标,给出总成绩,对学生的总评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于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来说,这种考评方式约束效率低,激励效果差,且非常不公平。
二、考评机制的关键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良好的考评机制就是这种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主要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感觉学习很快乐,有劲头。负向激励主要是约束学生偷懒,使得他如果平时不学习则无法通过考评进而不能获得学分甚至不能正常毕业。
从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课程组在两个班进行了考评方式的改革探索,采取30%+20%+ 40%+10%的考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每次课布置课后练习,但不需要交作业,不过要进行两次开卷测验和一次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统一的期末闭卷考试,学完“消费者理论”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30%,学完“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再测验一次,成绩权重为20%,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为40%。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调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将其读书笔记、文献综述、小型调研报告和课堂讨论的结论进行整理,在公共教学博客平台上撰写经济学思考的小论文,依据数量和质量而定成绩,成绩权重为10%。
1. 以约束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
许多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已经不再实行平时测验了,但是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令人意外。在改革尝试中尽管每次课还是布置课后作业,但不需要上交,而是在下一次课对作业进行简单的讲解。代替上交作业的做法,是两次集中的课堂测验,即在课程内容进行1/3和2/3进度的时间点,分别拿出一堂课时间随堂开卷测验,规定50分钟做完上交,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但是不可以抄袭,否则视为0分。以往考评的情况,是平时作业成绩权重为30%,期末成绩权重为70%,如前所述,这一考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少数平时很努力的学生,可能期末考试没有考好,没有拿到奖学金,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反而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很高。二是布置的平时作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抄作业的,浪费助教和老师的时间。通过考评机制改革尝试,课程组采取了30%+20%+40%的测验和期末考试权重,一方面因为有平时测验,学生平时不学习的话,即便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当然这不太可能),平时测验成绩低,总评成绩也不会很高。从实施情况来看,90%以上的学生赞同这一考评方式,认为“阶段性测验很好,可以避免大部分学生期末抱佛脚,减轻期末复习负担”,“平时考试的时候忙一点,期末就轻松一些,促使平时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没有放松”。只有不到10%的学生持不赞成意见,不赞成的原因是,平时测验是随堂开卷考试,不可能像期末分开坐,而且监考也不够严,难于杜绝抄袭情况。与此同时,有将近90%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评是公平的,认为“不公平”的学生的理由是在平时测验中难于杜绝少数相互抄袭的“水分”,而不是这一制度本身。
通过这种考评方式,该学期学生的成绩创历史新高,特别说明的是,这是在期末考试难度也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取得的。有意思的是,第一次测验的成绩明显比第二次测验的成绩普遍要低,这可能与在第8周进行第一次测验、许多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原因有关。
2. 以激励性为主的考评方式——博客运用及其效果
在2011年秋季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课程组首先在两个班做了一个尝试,开通了一个公共的教学博客平台(happyeconomics.163.blog),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撰写小文章,根据小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纳入总评成绩的考核,权重为10%。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撰写课程论文的变体,但是以往要求学生交课程论文质量较差,应付抄袭较多,学生之间也无法分享各自的思考。而以公共博客的形式出现,字数不限,大多在300~500字左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从已经撰写的文章主题来看,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来分析观察到的各类经济现象,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或模型,三是对经济学教学或课本学习的质疑和求教,四是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的读书笔记或者听讲座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博客上撰写文章的热情很高,短短4个月下来,总计短文约350篇。平均每位学生撰写1.5篇,平均浏览次数为3次以上。75%~83%的学生都很热爱或喜欢这个公共博客。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公共交流经济学思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激励大家用经济学原理思考现实问题,学以致用;而且从经济学视角看世界非常有趣,生活中的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用经济学来分析,把课堂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其经济学含义,感觉微观经济学不再空泛,而是贴近生活,就在身边,有现实意义;而且从博客中看到身边人的思维和身边的故事,看到自己平时未留意、从未想到的一些观点、想法、思路和研究方法,引发自己的思考,开拓思维和拓宽知识面;博客上大家“各抒己见、自由开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灵活新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生动实际,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二课堂”,很好地调动大家平时积极观察和思考经济现象的积极性。
总体上看,开设经济学公共博客,并计入总评成绩,成效显著。从撰写文章的质量来看整体不错,大都是原创的文章,“抄袭”的很少,原因之一是实名制撰写博客,如果抄袭,学生和老师有目共睹。而且在学期后期文章的质量比开学之初有明显的提高。在学期结束第二次问卷中,问“学习微观经济学,你会运用经济学思维看待各类经济现象吗?”在要求运用博客撰写经济学小文章的另一个班90%以上的学生平常有经济学思考的习惯,只有不到7.5%的学生没有这样做。而平时没有运用博客写小文章要求的丙班有14.5%的学生不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
从改革试验结果来看,鼓励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进行小型的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将读书笔记或者综述、调查报告、讨论结论撰写到博客平台上,并根据在博客上撰写帖子的数量和质量计入平时成绩,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通过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运用经济学解释现象的兴趣,慢慢地引导学生开始走上自主地、研究式地课程学习的道路。
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考评机制创新的总结与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课程组探索考评机制创新的初步尝试可以总结如下图所示:
建立公共基础课程大班教学有效考评机制的核心理念在于以考评体系为引领,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激励与约束。就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考评机制改革尝试来看,不应该忽略传统考评即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的做法,这是约束学生进行平时学习,进行基本的课程训练,进而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需要。因而,在改革尝试过程中给予了近90%的权重。此外,增加了创新的尝试,就是开通网上教学博客平台,鼓励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必要的扩展学习,如课后阅读参考资料,或从事必要的课程调研,进行自主思考和研究性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评论,并把这些思考写在博客上,和同学们分享,并计入平时成绩,这是激励性的考评措施,尽管只有10%的权重,但是效果很好,通过这一举措的引导,事实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忘记了这10分的考评,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成绩成为副产品,不再是“逼我学”,而是“我爱学”。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中经济学的教学面临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较难理解、掌握、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的难题;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选择”、“决策”为主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通过这些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学是高职教育中工商经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其课程理论性很强,高职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较差,加之经济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大都来自西方,抽象和逻辑性很强,高职学生对于传统的说理性教学方法,普遍感到经济学原理很抽象、难理解,远离现实、远离生活。改进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让经济学成为高职学生能够学习、容易掌握、善于运用的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对于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发展,也极为重要。
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以“选择”、“决策”为主线贯穿整个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全过程,用以显著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来强化高职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选择”、“决策”为主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这种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生吞活剥,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具体方法,教师一旦不教,学生就束手无策,学生毕业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面对现实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一筹莫展,人云亦云,不能作出理性的选择,决策随意,殆误工作生活。
经济学作为一门选择、决策的科学,探讨的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适宜恰当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行为,使消费者满足最大化或生产者利益最大化;或者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满足程度或利益目标的条件下,通过理性正确的选择,使消耗的资源、成本最小。“选择”、“决策”作为主线贯穿着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中。
一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法以致影响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的选择取舍,一边是作为选择的决策的经济学,整个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中都充盈着理性选择的光辉、智性决策的灵动,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矛盾与反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怪圈呢?
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该可以而且能够有效地消除这种怪圈。即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作用从“教”为主转入以“导”为主,指导、诱导、疏导。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探究各种经济现象和发现各类经济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研究”欲望,让他们成为“选择”、“决策”的主体,也就是学生应从旁观者角色进入主体角色,作为消费者如何理性思考,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在既定的收入或支出条件下,购买商品与服务,获得最大的满足,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经营者、老板,如何来合理配置资源(土地、资本、劳动等),选择适当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投入成本最小,获得最大的产量,也就是经济学中的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这样,高职学生的学习从“要他学”转成“我要学”、“我做主”,经济学理论上的选择与决策等认知成为学生具体实在的选择决策思考、实践体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二、以问题为纽带,强化高职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
对于高职学生和高职教育,强调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在高职教育中打下了扎实基础,就业创业就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不断变化竞争环境,而且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学习、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教学终究是一种挑战,要成为具体的践行,而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要以问题为纽带,让问题连接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让问题串联经济学知识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趋势,以问题为起点,引发思考、比较、探究、运用到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明晰各类经济现象,分析、理解、揭示各种经济行为的内在原因,预测未来。
下面以经济学起源、发展、变化、趋势中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为例,看如何开展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实践。
1.“看不见的手”与经济学的诞生。
经济学的起源、发展、演化离不开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经济行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是如何创造经济学的呢?他就是思考着这样的问题: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转动的,经济究竟是怎么发展的;思来想去,最后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转动靠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时,没有人想到社会利益,他想到的都是利己,是个人利益。但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拉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社会利益还好得多,他认为自己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真正内核。
在著名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书中提出“看不见的手”这样的理论,从他开始,人类有了经济学,他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要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每个人都会自动按照价格机制,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样经济就会发展了。在他的思想指导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得到了发展,然后是西欧,之后是美国,斯密的思想统治了资本主义世界150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们用他的思想来管理一个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只做守夜人,直到今天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不休:政府究竟该不该管着经济?还是政府应该“回家”去?那么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运行机制如何?国家为什么不要干预经济,只做守夜人?从这些大问题进一步引伸出诸如需求、供给、价格机制、弹性理论、均衡理论等一系列相关次级问题,这些大大小小问题,环环相扣,足以吸引高职学生的好奇、兴趣,让他们在经济学的海洋中探宝拾贝,获得知识的充实、精神的愉悦。
2.“看得见的手”与经济学的发展
“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就真的像亚当.斯密描述的这么完美吗?其实不然。到了1929年,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然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没有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幸免。这时人们不禁要问: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管经济就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怎么失业问题解决不了?怎么银行都倒闭了?怎么股市都崩盘了?经济到底怎么才能恢复过来呢?这不仅是现实严酷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经济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时英国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经济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他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你们没着了,我有着,我的这一着叫“看得见的手”。那什么是“看得见的手”呢?它管用吗?如何用呢?这些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经济学的重大转折变化,引发学生进入经济学的殿堂里,使学生视野从微观转向宏观,从个量转向总量来认识把握经济运行规律。
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家可以加大财政赤字发行公债,直接投资,把经济刺激起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凯恩斯认为供给不会自动创造需求,政府要去刺激需求,拉动经济,靠“看得见的手”,靠国家干预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
正是从他开始,西方国家的经济真的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复苏,美国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采用了他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修了很多铁路,铺了很多公路,使美国经济起飞得这么快。
也就是从凯恩斯开始,人们看经济问题已经从微观转向宏观,从个量转向了总量。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历史从他开始。他的思想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又一次繁荣。美国、英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从经济衰退中走了出来,出现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各国都开始对经济宏观调控。
从“看得见的手”这个大问题,引发进而了解、理解经济总量以及相关的诸多概念、知识、方法。诸如:国民收入、GDP、经济增长率、总供给、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使学生始于问题,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回答 、解释 、解决经济问题。不断探究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联系上下知识,起到强化问题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的积极作用。
三、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高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高职学生进入角色,成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的“选择”、“决策”主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追根问底、了解熟悉知识的前因后果,融会贯通,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这些都需要有具体的载体、媒介,来依托、来凭借,也就是需要得力的道具、平台。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逐步探索案例教学是一个极为有用的工具、手段。许多经济学基本原理、知识、方法,如果平铺直叙,言而无物,高职学生倍感经济学理论性太深、逻辑性太强,深奥难懂,不知所云。而用案例将经济学理论知识、方法与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行为联系起来。高职学生便有了感觉,思维便有了灵动,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教与学互动、教与学相长,不仅经济学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境界。可见以案例为抓手,注重高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搞好案例教学,要在精编案例、精读案例上下功夫,以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精编案例,以切合教学内容为上。案例教学,不是唯案例而案例,拿手段、工具作为目的,要根据教学内容精编案例,使案例内容与教学内容吻合、贴切,短小精干并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盎然,在相互讨论、争辩中不知不觉获得经济学知识、思维方法,这样学习不再枯燥吃力、困难厌恶,成为精神的愉悦、情感的体验。
边际效用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而且是经济学中消费行为理论中的重要知识点,跨越到心理学、行为学学科,学生理解不易;比如理解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妨以央视春晚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案例内容可编排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因此,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去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何时,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评价越来越差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引发为什么人们对春晚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这样的案例,学生求知、探索、研究的欲望强烈,很快进入学习“选择”、“决策”的主角,用自己的理解、认知解释这一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集合各个学习主体的不同见解,加以教师从中启发、诱导、指导,举一反三,使高职学生很快较全面的认识把握住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和运用。
而精读案例,以学以致用为要。将上述春晚案例中分析、归纳、整理出的感性知识,上升到高职学生现有知识所能涉及到的领域,加以散发、延伸、深化,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就像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管理措施、人力资源激励等方面,它们都发挥着作用,任何简单相同或相似的重复,人们感到的满足程度或管理者预期要获得的管理效果都是递减的;要改变这一状况,唯有创新、创造差异、创造特色,才能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制约。
不错,经济学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同时经济学又是致用之学;经济学的教学在理论传授学习的同时,客观要求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更要注重后者:应用知识;要从不会用到会用,从一般会用到善于应用;为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显然,高职教师任重道远,需不断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得失,有的放矢,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一、会计专业本科生学风态度调查
(一)良好学风标准的讨论 在进行学风讨论前,首先要分析在学生心中什么是良好的学风,通过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进度”的比例最多,表明这部分同学更多将学风看作是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笔者认为学风是个系统工程,能够在学习态度、学习氛围、课堂活动、课外活动、组织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综合表现出来,如迟到早退、旷课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考试作弊、学习和学术氛围等方面都可以将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风体现出来。选择“班级同学间比、学、赶、帮、超,课外活动丰富精彩”的比例仅为30.55%,可见在大部分同学心中并没有将学风看作一种综合的行为风尚,这也折射出本专业学风宣传与建设的迫切性。
(二)本专业学习兴趣的调查 提高学习兴趣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情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大学会计专业教育要精心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和相关课程的认识,做到鼓励直接兴趣,引导间接兴趣,启迪被动兴趣,使学生能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然而,表2的调查结果却反映,有高达72.93%的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可见当前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虽然有66.17%的同学选择“并不十分喜欢但尽量学好”,但可以想象,这部分同学也只是抱着应试教育和择业的心理,很难保证其能够积极地投入本专业的学习。可见,当前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育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这应当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落实。
(三)自身学习态度的评价 学习态度是对学习的一种自我认识,学习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需要有坚韧的自控能力,有了这种自控能力,学生便能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未来教育结构、内容、范围委员会”(又称Bedfo~委员会)的报告,“大学会计教育应强调培养学生在离校之后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我要学习”的学习态度,很难想象他会在毕业后能够主动地进行“终生学习”。因此,大学会计本科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如考证、考研、择业等),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这对学生的大学学习、甚至毕业之后的实际工作都是受益匪浅的。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只有15.13%的同学选择“全力以赴,精益求精”、45.39%的同学选择“比较努力,力争上游”,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大学的学习机会不够珍视,对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由此可见,如何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塑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将这部分同学引导回学习是当前学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课程看法调查
(一)对基础课的态度我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一般采用“3+A+B”模式,“3”指作为培养基础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A”指专业选修课,“B”指可供学生选择的其他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理论课、三大基础课(外语、数学、计算机)、军事教育和体育等课程;学科基础课是管理学类学科所属各专业都应掌握的学科共同课程,包括会计学基础、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体现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主干课,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特点,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多数学生对基础课比较重视,选择“非常重视”的占45.58%,选择“听从学院的安排”占34.01%。重视基础课也是会计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如哈佛大学商学院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的原理,在其毕业时应该可以看懂诸如《科学》、《自然》等这类科学杂志中的科普性质的文章;我国清华大学要求学生要学习物理学导论、物理试验、现代生物导论、大学物理(双语)等较深入的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在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学风培养过程中,要引导其对基础课程的兴趣,通过课外讲座、模拟实验、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其走进科学、了解社会,真正体现应用性本科会计教育“重基础、宽口径”的特点。
(二)对选修课的态度 一个学校的学风状况在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上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在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学分制培养模式下,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自由组合空间的选修制度,保证每个学生既要学完规定的基础类必修课,还要学习足够学分的选修课。选修课一般由学生根据自我兴趣、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自由选择,但选修课一般管理相对宽松、学习和考核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如果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话,容易出现课堂纪律差、不交作业、迟到早退、旷课等风气,给学风建设造成负面的影响。表5对学生对待选修课态度的评价进行了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有高达41.72%的同学选择“挣学分”,这也暴露了当前会计专业学风建设中的弱点――学生缺乏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国际上一流大学非常注重学生通过选修课来加强自我主动学习能力的锻炼,如哈佛大学商学院给学生选课以极大的自主性,学生在入学时不需要定专业,可以自由听课,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专业的时间放在第二学年末,即使是选择了会计专业,也基本是选修课,“必修
课”的数量非常少。
三、影响会计专业学风相关因素的看法
(一)是否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进入会计专业 为了了解学生选择会计专业的原因,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6,从中可以看出,出于自己喜欢想从事该方面职业的同学仅占29.25%,绝大多数学生出于“该专业热门、父母决定、专业调整”等原因进入了会计专业。如果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而进入会计专业,教师只能通过大学期间的专业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对本专业的兴趣。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仅将大学会计教育当作职业选择的敲门砖,这些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英语四、六级、电算化培训、CPA、ACCA等证书中,反而忽视了大学期间各种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是一种片面的应试化学习行为,使大学会计教育所强调的“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目标失去了意义,这种教育模式也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势必会导致一种短期、功利、浮躁的学习态度,不利于造就严谨、扎实、富涵底蕴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