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不难发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2006年2月15日,我国了以公允价值运用为最大亮点的会计准则体系,目前新准则体系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概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公允价值研究的重点,也是深入公允价值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公允价值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会计上提及公允价值可追溯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而后正式的定义,是在1970年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四集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或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是最早的公允价值的定义了,这时人们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虽然还比较简单、不够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人们开始寻求更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会计界的热点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研究机构也都对此进行研究,并先后提出了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其涵义总的来说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特征

本文重点介绍三个与公允价值的动因相关的三个相关特征:

(一)估计性。估计性即除非计量日与实际交易日重叠,公允价值一般都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而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估计得出的。在初始计量时,由于计量日就是计量对象的形成之日,公允价值即是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但在进行后续计量时,实际交易价格并没有发生,此时,公允价值一般就是假设的交易价格或靠估计得出的交易价格。

(二)时空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信息,必须是与决策相关及时的信息。公允价值之所以能够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是因为它是会计环境的产物,它反映现行经济情况对资产或负债的影响在市场上的评价,今天的公允价值可能在时空的变化下、经济情况的变化下变得不再公允了,在新的时点上又会产生新的公允价值。

(三)虚拟性。形成公允价值的交易及交易双方,并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可以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交易及交易双方。而在历史成本会计中,对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是在交易真实发生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形成历史成本交易的双方是特定的、真实的。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动因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现代会计目标。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存在必须服务于一定的目标。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关于会计目标亦称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不同的会计目标观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

1、公允价值符合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者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重要理论基础是委托一理论,该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为了抑制或减少人出于自身利益而对会计信息进行随意操纵的“败德行为”,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因而强调以事实性数据为基础并具有可验证性,即在特定情况下,只能按照唯一认可的原则将可验证的事实加工成数据。因此,在这种观点下,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过去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但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一旦初始确认计量后仅做部分调整,如折旧等不再进行后续确认计量或新开始计量的特性,使其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2、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决策理论,决策有用观主要是向现在的尤其是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计量往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就是这些计量属性的复合。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现在、面向未来,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的变化,提供对经济决策最为相关的会计信息。总之,公允价值符合决策有用观。

(二)公允价值计量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收益,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众所周知,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而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很明显,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企业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

(1)估值技术的可靠性下降了。持续通货膨胀,剧烈物价变动使得历史成本会计收到了冲击。当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成本与收入的比配就缺少了逻辑上的统一性,存货成本、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已经不在具有可比性,企业的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严重虚胖,这将导致财务状况失实。因此,如果按历史成本的会计信息,难以真实的反映一个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2)历史成本会计的相关性很差。对使用者的决策需求是相关的,这是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的;相关性是指信息导致不同的决策能力来使得使用者形成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宜结果的预期,这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见解。历史成本在更多情况下不能提高投资人需要的相关信息,因为它不反应当前的市场价值。(3)历史成本会计的自然趋向。历史成本会计下的资产可以用隐藏的储备,而在繁荣时却不可以。这是历史成本会计的另一种周期性。假如认识到繁荣时期用历史成本计量金融工具的银行业可以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来增加杠杆率。那么这样对于正确的解释历史成本会计的负周期性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历史成本会计不可取代公允价值会计。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报告取消了历史成本会计继续存在的意义,它不得不让位给公允价值会计。

二、公允价值的运用的必然性

(1)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会计国际化必然要求。在会计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离得太远,与国际惯例缺乏可比性将阻碍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交融。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使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2)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新会计业务的不断涌现是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直接动力,近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理论与实务提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注入了无限动力。二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了动力。三是公司治理的加强和法制建设的完善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展望

(1)公允价值将来应该会越来越被重视且广为采用。就会计职业界而言,随着人们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进一步认识,对会计公允的评价也越来越切实地基于会计基本目标,因为公允意味着会计真正成为了为信息所需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全方位决策信息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审计职业界来说,公允一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工作目标之一。至于评估职业界,可以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为公允而生,为公允而存的。在现阶段,我国应积极进行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其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2)加快会计准则的实施,积极推进我国市场信息化建设。我国与国际一样,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基础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有活跃市场的报价;同类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采用估值技术(涉及对现金流、对折现率的判断)确定。我国应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认,但是,在市场不充分的情况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则是一个难题。同时公允价值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这不能不说是公允价值的一大缺陷。但是,公允价值存在的缺陷不能也不应成为回归历史成本的理由,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才是理性的选择。并且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总之,目前国际上已经普遍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切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地信息。

参 考 文 献

[1]崔宏,李文玲.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河北财会.2002(2)

[2]葛家澍.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卢永华.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J].金融会计.1999(11)

[4]陈容.浅析公允价值计量[J].企业导报.2010(5)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

1 引言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大幅滑坡,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但经济目前还未进入强劲反弹的道路。从物价来看,2007年4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07年全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2月CPI指数高达8.7%,创历史新高。随后几个月CPI和PPI大幅回落,已连续数月为负值,截至2009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1.8% PPI降8.2%。同时货币供应量高位趋稳,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同时我国对外依存度扩大,内外失衡,虚拟经济也在不断膨胀,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增长率上升虽然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但有着密切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迫使总需求的“主动增加”,尤其是促进了资产价格的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并引起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就会对宏观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2 西方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货币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不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货币就是中性的,不然货币就是非中性的。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中性的理解在程度上也不完全一致。代表性观点有:(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主张货币经济只不过是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启到媒介作用,对实际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2)威克塞尔货币非中性论,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中引入了“自然利率”的概念,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影响价格。把利率作为货币与产出的枢纽,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主张货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际经济: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和总就业量的变化;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它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4)新古典主义的货币中性论认为,宏观经济总量的解释只是建立在单个人的最优化选择的基础上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通过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和长期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差别,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的观点。

3 货币与经济关系计量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控制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使其按照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同步连续地变化,货币当局就能提供一个可为经济稳定发展的货币背景。对此,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货币存量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下面,我们选择1978-2008年间的M0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 增长率(年度数据)作为我们实证的数据区间,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政策的稳定性进行计量考察。

(1) 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分析。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应用统计计量分析软件Eviews,得到了M0供应量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m0和cpi的相关系数为0328686642237996,m0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35392280266161正如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许多实证所验证的那样,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的长期周期性变动与相应的货币收入(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和稳定的。另外,根据它们之间的点线图,我们可以得出,M0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即它们具有长期的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动是否是即期还不明显,我们将在下文给出分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经济波动较大时一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较大的波动。

(2) M0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得如下检验结果。对于通货膨胀不是货币供应量Granger 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0.80471,表明通货膨胀不是M0 增长率Granger 原因的概率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而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 0.01037,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M0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 成因。对于GDP 增长率与M0 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 因果关系,我们得不出类似的结论。

(3) M2 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回归分析。由上面的相关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很有理由地运用货币供应量的两因素模型对三者进行回归分析。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CPI =94.87505(8.602099)+

37.59689 M0(-1)(8.692193) +

16.14602 M0(-2)(8.603579)+

7.041960 M0(-3)

R=0.533619 F=9.153363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检验,并且整个方程的F 检验也是显着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显着地影响。另外,我们也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GDP =0.097290+0.068918 M0(-1)(0.045173)+

-0.030353 M0(-2)(0.045646) +

-0.053743 M0(-3) (0.045180)

R=0.147209 F=1.380957

它的回归系数的t值不显着,方程也不显着。这说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没有显着的关系。

4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合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我们上面的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显着的。同时,货币总量的变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经济变动受到货币变动影响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因此,当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存在明显波动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197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基本上遵循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政策主张。然而,由于经济的大幅度增长,投资的狂热和相对无序,货币当局无法摸清经济运行的规律而又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导致了货币供应不连续、不平稳、无规律地变动。这种货币供应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经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中期物价持续上涨和经济波动。如在1990-1996年间,我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率平均都在25%以上,由此直接导致了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泡沫经济和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同样的原因也造成了1988年和1989年高通货膨胀(分别为18.5%和17.8%)和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恐慌。同时,由于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缺乏考虑,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的突发性反过来使得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被动性,从而进一步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如1997年以来,我们虽然制止了高通货膨胀,却又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1998、1999、2000年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2.6%、-3%、-15%),在某种程度上这不能说不是在治理通货膨胀时由货币政策的突发性造成的,目前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对以上分析结论,以及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背景,我们提出以下政策主张:

(1)根据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来指导货币供应政策。由于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是由实际的劳动力增长率、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因此,为了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至于对长期经济发展冲击,引起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就必须使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紧跟真实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进行连续、平稳的供应货币。稳定的货币供应还会使一般公众建立起对货币政策的信任,使货币当局的政策在执行时更为有效和及时。 转贴于

(2)货币政策应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标。由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当货币增长引起物价水平上涨后,公众预期价格将会持续上涨,投资者愿意投资,借款者愿意借款,这样就使利率不断上涨,经济趋于狂热,结果泡沫经济和危机就随之而来;反之,物价下跌后,公众相反的行为使利率不断下跌,最后也会使经济趋于崩溃,并且这种影响过程是逐渐的、长期的。因此,为了消除物价的恶性影响,盯住稳定的物价目标是可取的,而这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与推动物价涨跌间稳定的关系来达到这个目的,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的实证结果那样。

(3)加强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主导地位。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富有弹性,财政政策对利率的缺乏弹性,使得财政政策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是无效的。

因为财政政策只是对现存的货币总量进行再分配和使用,它排挤了“私人”投资而转为“政府”投资,这种投资的“乘数”效应会大大降低。而根据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所确定的货币政策,当它与财政政策共同实施时,可产生繁荣的经济增长,这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J].财经研究,2002,(4):38.

[2]汪红驹.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J].世界经济,2002,(5):5561.

[3]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127.

[4]黄凤忖.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依存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4,(10):9596.

[5]闰慧.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现金M0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4):152.

[6]任立民.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的协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92.

[7]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8):3343.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贷风险;管理设想;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本世纪初,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确立了审贷分离制度。在复杂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各行能落实国家产业、信贷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控制风险,确保了业务的健康发展。但是2008年以来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波动,特别是2012年以来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大幅反弹现象,风险管控压力加大。除了客观上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环境等重要因素外,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和存在的新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关。笔者结合宁波地区实际,对近年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就基层行(城市分行、支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想与建议。

一、近年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近几年发生的不良贷款原因,可分为客户和银行自身两方面因素。

(一)客户原因

1.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严重亏损,拖欠款增加,经营周转困难,导致资金流断裂。

2.由于实际控制人对经济形势判断不准确,盲目投资、快速扩张,但是收益未达到预期,最终导致资金断裂。

3.企业涉及民间借贷,难以承受高额财务成本,最终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偿还银行借款。

4.被担保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借款企业代偿或被查封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

5.受上下游、关联企业等拖累,借款企业难以持续经营。

(二)银行自身原因

1.贷前调查不彻底。主观上部分信贷经营人员在处理业务营销与风险把控的关系时,更偏向业务营销,贷前调查不彻底,甚至视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为业务发展的阻碍;客观上部分信贷经营人员调查能力不够。如未认真审查核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未全面了解实际控制人名下关联企业信息,不了解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状况,对企业或有负债状况审查不严格;未及时掌握企业涉及法律诉讼、民间借贷的信息等。

2.审批阶段把关不严。由于种种原因使审批申报资料关键信息传导失真,信息不对称,或迫于业务发展压力,或审批人主客观因素等原因,导致审批关口未能把控住。

3.贷中发放阶段审查不严格。没有动态了解企业风险变化,支用审查流于形式,特别是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严,或未落实贷款发放条件,没有把好银行资金流出的最后一道关口。

4.贷后管理不到位。对客户风险监管与排查不到位,未及时掌握客户风险变化情况。如有的企业经营产品市场大幅下滑,信贷资金被挪用,关联企业出现风险事项等。银行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客户并进行有效应对。

5.部分产品设计存在缺陷。如“联贷联保”、“小额保证保险贷款”主要是对风险控制措施考虑不够充分,风险敞口难以全覆盖;“个人消费贷款”额度过高,不符合社会消费习惯,实际资金用途难监督,容易被挪用。

6.风险预警制度未落实,处置不力。在客户风险苗头暴露后出于侥幸心理,未按规定进行预警,未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甚至通过继续授信等方式拖延风险暴露时间,贻误最佳处置时机。

二、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更趋复杂,银行同业竞争激烈。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思想麻痹,风险控制的主动性不足,业务流程控制失效,激励约束机制效果欠佳,队伍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要求。

1.面对同业竞争与业务考核,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意识被淡化,缺乏持续性

由于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为保持市场份额、增加收入,各银行必然加大对基层行的考核力度,在社会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业务增长快,资产质量问题不容易暴露,基层行风险管理意识逐渐淡化,各环节的力度放松。一旦经济形势下滑,不良资产就会大量暴露出来,此时才开始警觉起来。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力度时紧时松,缺乏持续性。

2.重流程,轻实质,经营管理中存在风险隐患

近年,各大银行积极推进流程银行、信贷工厂经营管理模式,强化合规经营,经营管理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思想上出现固化,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线管理制度下,严密设计的流程有时出现失效现象。主要体现在关键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真;管理只注重形式,结果控制失效。分析不良贷款企业案例后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在案发前后我们掌握的信息资料迥异。由于对客户调查不充分,或出于侥幸心理,有意、无意地隐瞒关键信息,预警制度失灵等,后面再严密的流程也难以弥补,流程管理和风险控制就会流于形式。

3.业务流程不断叠加、影响授信效率与风险管理效果

授信业务申报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业务部门审核,内容多达十几项,并且只增不减。每笔授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2个及以上经营管理部门审核后才能进入授信审批程序。实际上出现了多头审批,降低了授信流程的效率与风险控制的效果。

4.经营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调整,风险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在分行层面,客户与产品管理、风险管理及信贷审批等部门工作方式需要结合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适时调整。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新老问题缺乏解决的主动性,例如,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问题,关键信息不对称、传导失真问题;流程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本位主义问题;对客户动态管理的有效性问题等。

5.队伍建设有待于加强

近些年,银行扩张迅速,新员工队伍大幅增加,各银行间信贷相关人员频繁流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大,客户营销、调查与风险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6.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

银行经营往往存在业绩表现在前、风险暴露延后的特点,加上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人事管理方面的特殊性,与中小型股份制银行相比,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方面滞后,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匹配。

三、强化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设想与建议

(一)树立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有效发展为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授信工作主要部门:信贷经营部门、信贷管理部门与风险控制管理部门在思想和行动上需要保持一致。防止出现看似完美,实际上只是形式主义、工作互相推委、本位主义等,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确保以促进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便捷服务和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实现。

1.确立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本部门、本岗位的责任,落实“一岗位双责”

由于银行信贷经营的特殊性,信贷经营与风险控制岗位都承担着双重责任:推动业务发展与有效控制风险。在加强条线管理、要求各行其责的同时更需要明确双重责任,使有关部门、岗位始终以推动业务快速、健康、有效发展为授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降低本位主义影响。防止只顾发展业务,不顾风险控制;或只管风险控制,业务发展与己无关等状况的出现。具体可以通过创导正确的授信经营管理理念,调整业务流程与部门及岗位职责来落实。

2.共同做好客户选择和风险管控工作,促进银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客户授信主要经过营销、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申报授信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环节。目前除了授信审批主要在分行完成外,其他基本在经办行完成,由于经办行业务人员素质、经验参差不齐,对政策理解把握也不一样,分行有关部门对经办行有重点的、主动的、制度化的支持,特别是帮助经办行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及贷后管理等环节,共同做好客户选择、制定方案和风险管控工作。

3.信贷经营管理工作应简化后台,重心向前移

几年来,各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了城区经营管理扁平化、设立城区单点型支行、风险管理集中、部门职能调整等探索性的改革,分支机构管理人员不断壮大,管理方面得到加强。但是对基层的服务与支持改进并不大。员工大多数精力是围着分行、部门的大小会议转,或根据上级布置做些突击检查。相关经营部门应简化后台工作,工作重点面向基层、前台,多做些实实在在的有效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应加强服务与支持基层的团队建设,特别是需要充实经办行客户经理与产品经理,提高基层行的风险控制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授信工作流程

1.优化授信工作流程的目标:是有利于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授信流程,有利于选择客户、优化授信方案,守住风险底线,提高效率。流程能确保客户经理、经营管理部门采集的第一手信息能全面真实的传递到决策环节,给审批决策提供依据,以得到正确判断。从客户选择到审批决策必须是符合基层经营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彻底改变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与流程,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授信流程。

2.目前授信工作流程的主要缺点:一是申报环节的审核工作主要集中在分行经营部门,每笔授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多个经营管理部门核准后才能进入授信审批程序,在分行同一层面进行多部门的核审查、审批,其实际意义并不大,且影响效率。二是由于客户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发放、贷后管理等环节主要由经办行完成,分行部门参与少;同时审查、审批主要在分行,看似分工、职责明确,实际上容易出现思想上互相推委,信息传递失真,控制环节走形式。

3.建议改进的授信工作流程:通过对安全控制与流程效率的再审视,改进一些不必要的流程控制,提高流程效率。一是减少在同一管理层面进行多部门的审查、审批内容,尽量由经办行对具体授信业务从分析客户价值与风险控制两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申报的充分理由,给分行审批决策提供依据,做到责、权、利对等。二是分行有关经营管理部门工作重心应该移向流程的两头:帮助支行客户选择、谈判与制定方案;指导与监督支用审批、与贷后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产品经理团队、贷后管理团队,明确职责,有重点地参与、指导与监督。

(三)主动风险管理,提高其前置性和有效性

1.培育可持续的风险管理文化

银行经营着庞大的资产,同时也经营着的风险。在发展业务的同时要牢牢把握住风险底线,确保风险可控。持续的风险管理才有持续经营效益。通过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及奖罚等措施在员工中牢固确立持续的风险管理文化,使之浸透客户营销、信用评级、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及贷后管理等各环节。

2.要充分重视贷前调查、贷后管理

贷前调查是基础,也是第一道关口。调查时需要严格审查相关信息,特别是需要核实重要财务数据、销售订单等事项;掌握企业涉及法律诉讼、民间借贷及企业主个人习惯、爱好等对企业偿债能力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清查企业或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被担保企业情况,防范关联企业、被担保企业风险转嫁;审查风险缓释措施的有效性等。

贷后管理是客户日常管理的重点。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与企业经营变化,贷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投资战略变化。对企业规模扩张、跨行业投资要进行分析;对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企业要警惕;严格审查贷款资金用途;关注关联交易、关联担保风险。如出现风险苗头,要及时预警,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

同时要加强信息收集,加大与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可能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事项,关注信贷客户交易对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有效防范信贷欺诈。

3.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复杂、财务管理不规范、抵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使银行在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方面难度更大。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具有针对性:客户调查与贷后跟踪更需要注重现场与社会环境调查;经营者人品、声誉调查;关注个人资产负债情况、投资行为;对客户授信总量控制,防止授信总量超过实际经营所需资金,导致部分小企业财务负担过重,或企业将多余资金用于经营之外的其他投资,从而产生风险。

4.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管控

风险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基础上要开展区域、行业、客户及产品的风险评估,为经营部门及审批部门提供指导与参考。如出现区域、行业、客户及产品的风险苗头,应该预先采取措施,防止风险集中爆发。一要控制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钢贸、房地产等行业信贷风险,化解平台客户由于政策收紧带来的风险隐患;二要做好大额授信客户风险诊断,摸清风险敞口,掌握未来关键时点的客户偿债能力变化;三要加强表外业务、理财业务、票据业务等业务管理,警惕担保链、资金链、产业链传染蔓延,防范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后影响相关产品,造成系统性风险。

5.确保信息畅通

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信息传递畅通基础上的,所以保证银行经营管理各方面信息的畅通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如贷前调查信息能否完整、真实地传导到审批环节是审批决策正确性的前提;再如发现重大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前的各类先兆性迹象并及时预警,为采取保全应对处置措施或及早实施信贷退出争取宝贵的时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上下级机构、前后台、部门之间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加强沟通,紧密协调,建立高效快速的反应机制、重大风险事项的应对机制。杜绝对风险事项遮遮掩掩延误风险处置的最佳时机的事件发生。

(四)发挥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岗位职责清晰,奖惩严明

实际上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比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完善,管理工具也较多,但有时效果不如部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管理环节多、人事制度难突破、奖惩措施不落地,使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发挥得不理想。

1.发挥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的作用。严格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有关制度及相关信贷政策,并在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区域实际进行落实;强化非现场监测和风险预警,建立并动态调整日常关注客户名单,进行排序,确定重点关注客户,对重点关注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按金额进行分层管理;充分利风险计量工具增强组合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收益水平;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及银监会征信咨询系统,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

2.本着“谁放、谁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有效控制操作风险;落实监督,加强教育,严防道德风险。

3.要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尊重历史,尽责免责,认责有据”的原则,规范、认真地进行责任认定工作,责任认定不只对不良资产,还应该对重要制度未执行(如风险预警未执行)进行责任认定,做到奖惩分明,杜绝管理上的严重错误发生。

4.经营管理人员交流调整,应该建立追索制度,有效防止经营管理者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

(五)提高人员队伍结构、业务素质与履职能力

一直以来,后台管理机构庞大、人员众多,而前台经营部门,特别是客户经理人数相对少,并且流动性大,这是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后台工作内容与流程,能简则简,梳理工作量,优化人员结构,特别是需要增加一线客户经理的数量与质量,这是保证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

目前真实经济形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失信;会计诚信;重塑形象

中国会计最缺什么?是我们的准则、制度没有与国际惯例完全对接吗?不是。是会计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吗?也不是。最缺的其实就是最质朴、最淳厚、最容易遗失的东西:诚信。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所有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求会计人员共同探讨。

1.造成会计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诚信基础已经动摇。造成会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

1.1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具有不相同的信息。由于现实的经济并非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前提。

首先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我国的会计陷入“囚徒困境”。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制造虚假信息者又能获得好处,使得会计信息制造者竞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再次,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次品驱逐良品。

我国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投机盛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缺乏研究,造成市场对虚假信息的大量需求,必然导致虚假信息供给的增加,结果导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挤出市场。

1.2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在日常经济中,由于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的选择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

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诸如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是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制造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三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四是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使原有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1.3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其他股东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

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

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是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实现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不规范,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

1.4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公司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就是: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关键时刻就会出现诚信问题。而目前的状况是,守信者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失信者未得到严厉的制裁。许多人和企业都从“失信”中捞到好处,甚至一些擅长做假账的人员还成了一些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正是因为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才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另外,我国对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而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

正是由于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不造假的机会成本过于高昂,才会不断上演公司会计造假的闹剧。

2.如何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思考

2.1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

一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二是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三是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

2.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三是改变激励措施;四是调整持股结构;五是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六是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

2.3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加大惩罚力度。对恶意造假者,要加大处罚力度,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

二是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者,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讼。

三是实行市场退出机制。我国要尽快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其驱逐出相关行业。

2.4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对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

当公司出现失信,导致投资者受到损害时,保险公司必须负责赔偿。

2.5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

对会计造假行为,我们不仅要加大惩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强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诚信工程:

一是着力打造信用政府,提高政府的信用度。

二是建立信用档案。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