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最新课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范文第1篇

一、要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石,更是考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依据。因此,自主学习必须立足于历史教材,从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入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历史相关资料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编排及知识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标的要求等选择不同的自学阅读的方法。教学实践中,阅读方法运用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提纲式”阅读法。对时间跨度大、教材容量多,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学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知识要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如学习《中华民族的的》这一节,就可以列出这样自学的提纲:(1)列举出1931年到抗战结束时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2)列举日军在侵略中国时所犯下的罪行;(3)比较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上的表现;(4)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抓住教材重点,理清思路,带着目标去看书,并完成一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最后由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正确的结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能真正的动起来,学生主动性的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

二是“图表式”阅读法。新的初中历史教材一个最新的特点就是有不少精美的图表,这些插图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给我们呈现了较为直观、全面的历史信息,是培养学生最鲜活的资料。图表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充分重视图表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作到图文转换,应用图表说明历史问题,寻求各种历史规律、历史特征和历史因果的答案,也能把图表用语言文字准确的揭示图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尤其是在经济史模块中,更应该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的能力。

三是“习题式”阅读法。所谓“习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知识转化为习题,让学生带着习题去看书自学,边阅读边做习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那部分教材,也适用于复习时。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时,选编习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习题要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习题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

四是“线索式”阅读法。新教材的又一重要变化和鲜明特点就是以专题的方式进行编排,这样就便于在一个专题的学习中抓住主要线索,用线索式阅读方法进行自学。如在学习“前的中国近代史”这一专题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一专题中包含两个线索:一是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深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断深化形成;二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抗争,寻求强国之路的探索。而这两条线索却又是在同一过程中相互交织的,相互促进的。这样,就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专题的内容,形成对历史知识的全面认识。

以上几种阅读自学历史教材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总之,立足于教材,建立在自学和课堂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把阅读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并长期坚持,不断改进,就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就能做到符合新课标要求,达到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注重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教学中,问题如果不是由学生提出来的,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谈不上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的过程,已经有了发现问题的萌芽,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诱导、表扬,从而激励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二是利用讨论质疑问难。尽量做到在每一节历史课中都要展开讨论,要积极利用这些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联想发问的能力。

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整合;初中历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77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需要有效地使用各类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把教科书的课程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为教学服务。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整合反过来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内部的和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历史教师想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对教科书内部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历史教科书每课(除活动课外)的课文一般都由导入框、课文(宋体字)、阅读课文(楷体字)、专栏的文献资料(竖排字)、图表、动脑筋、注释和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10部分组成。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是不可能一一讲解、面面俱到的。这就需要教师按实际情况来区分主次,适当取舍,合理调配,自主整合。

二、对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内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适当补充一些教科书所没有的历史材料和历史细节,以充实历史事件的过程或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同时,教师也要适时的介绍本学科最新的史学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这些内容和情况。教师要成为史学信息的获得者和者,需要加强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渗透。

三、对教科书内外课程资源进行多样整合

所谓多样整合,就是课程资源的呈现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若还像以前一样光凭一本书、一张嘴走进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教科书内外的课程资源得到了有机的整合与应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师要经受得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新考验

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授课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而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是不能对历史现象提出问题,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的。因此采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反思的新教学形式是合乎今天的教学实际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驾驭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在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就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析疑解惑,合作交流。由此可见,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这就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倘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很难担负这一项教学任务的。

2.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同志的著名论断。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动力之源。而课程整合就是一种教育创新,也是一种创新教学。可想而知,一个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是不敢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他只会按教科书的编排按部就班地授课,而这种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也是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3. 教师要博览群书,形成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

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更呈现出开放性、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课堂、课后,学生总是有许多各式各样异想天开、新奇有趣的想法、疑难,期待与老师交流和得到解释。另外,教科书中也有一些隐性问题含而不露,也需要教师去发掘、研究。开放性的教学使历史学科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自然、哲学、地理等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源泉,以适应新课标教学的要求。

4. 教师要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主要的思想方法和步骤是:(1)更新技术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2)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努力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来改革教学。(3)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熟悉所教学科内容在网络上的资源分布情况,以便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4)掌握教学评价的新方法,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及时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历史最新课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实践,从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三方面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讲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为历史教学灌注“活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的生命源于生活。教师只有把教材与生活中相关的素材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1.1 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孕含的“生活”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人教社新教材不仅包含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还增加了不少社会生活、习俗,即社会史的内容,显得更加亲切、丰满和人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认识立体化的历史,丰富生活常识。比如,七年纪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基本属于社会史范畴,介绍了宋人衣食住行乐五大方面的内容,看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去上千年,没啥联系,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很快就能与现代习俗做比较,找异同,寻沿革,讲看法,课堂很快就能“活”起来。“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既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又传扬了民族习俗,正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1.2 尽力发掘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长学生的生活智慧。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帮助学生知古鉴今,拓展思维,追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历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尽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可以安排活动,让学生在野外去体会,想象“北京人的一天”,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探讨问题:北京人用火的重大意义?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如何等等问题,在探究中加深了印象。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枯燥的书本因为有了生命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1.3 适时适度导入乡土历史,拉近学生与课本历史的距离。把课本上的历史与乡土历史相联系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课本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课本知识,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以更好地理解现在,更坚定的走向未来。在学习抗战历史时,我适当的补充了“德阳历史”中川军的抗战,用多媒体展示了川军抗战的壮烈场景,给学生以强烈震撼。适时、适度补充乡土历史,既加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2.讲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为历史教学增添“情”“趣”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它要求我们教师都应朝着这一方向努力,使教学趣味化、游戏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意愿和学习主动力趋于一致,而不是主要靠外界力量强迫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实现教学过程的趣味化呢?

2.1 导入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颖有趣的导入,可以象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奋之门,对于新课的讲授很有帮助。如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用多媒体显示华盛顿、林肯图像和一段文字:2000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结果,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占据前三位,猜一猜,林肯和华盛顿的实际排名怎样?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已有的知识判断学生总认为华盛顿排第一)为什么林肯在美国人民心中地位如此崇高呢?用猜谜式方法,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此引起他们的兴趣、好奇,进而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讲授。其实,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有成功的经验,有的讲故事,有的猜谜语,有的放音乐,手段不一而足,但目的只有一个——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2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历史教学应以问题教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这种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也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如学习“法国大革命”,我依据教材里的两张图片,法国社会三个等级示意图和一幅漫画“多重压迫下的法国农民”,设计了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和探究:示意图和漫画告诉了我们法国当时什么样的现状?根据你的理解什么人的反抗意愿最强?为什么人们把这场革命叫资产阶级革命呢?资产阶级想在这场革命中得到什么呢?结果怎样呢?你认为这场革命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对图片的话题兴趣在我的问题引导下,思维很快调动起来。当然,教师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联系教学内容把握最恰当的切入口,设置的问题也要考虑: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反映?学生感兴趣吗?学生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解决问题后学生能否生成新的认识?能否更深入地学习历史?一般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的积极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引起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使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这样学生不仅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2.3 结语巧设疑点,诱发学生无限想象。

写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即精巧、吸引人的开头,丰富的内容,点题有力的结尾。因此,在结语时,除了点明重点,点破难点之外,为了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制造悬念、突显疑点也是我们的惯用手法。比如在“”一课的结语中,我们可以这样地设疑点: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它毕竟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看看那些搞复辟倒退的人是怎样一种可耻的下场就会明白这个问题。又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的结语中我联系下文设置了一个问题:明朝的朱元璋抽不抽烟?疑点的设置,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渴望,产生期盼,其内心深处埋下了一根无形的线,时刻牵动他的心,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究学习”的心境,引发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新的内容,从而为上好后面的课程做好铺垫。

3.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历史教学增添“异彩”

3.1 教师可以凭借实物、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教学,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图片、动画、录像、影视片断将历史重现,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兴趣,促进对历史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

3.3 适时适度地插入故事。有人把历史课的趣味化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史话教学”,以为上历史课就应当大量地讲故事。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偏颇。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材的具体内容,适时适度地插入一些历史故事,对于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还是有帮助的。如讲“”时,我就插入了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不仅使个别正在走神的学生收回了思想,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在嘲笑清朝将领愚昧无知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4 要注重进行学科渗透。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能给学生新鲜感、趣味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将其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

3.5 巧妙运用对联、诗歌。如学习“”,介绍时,我引用了时人专为写的两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暗含王八、),“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暗含对不起中国人民)。学生通过对对联的理解加深了对的认识,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