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的风险分析

企业的风险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风险分析

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

美国学者haynes最早提出风险的概念,海恩斯将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美国学者willet把风险与偶然和不确定性联系。风险具有以下特征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风险是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的本质是速度,确切地说是人的反应速度与事物的变化速度之比。

1 企业风险及其相关概念综述

企业风险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dickson和giglierano提出,他们把企业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沉没的船”风险和“错失的船”风险。“沉没的船”风险是指新业务由于未达到满意的销售额、利润或投资收益率等目标而失败的可能性。“错失的船”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竞争者抢占先机或是市场机会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商机的可能性。

通常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主要四个方面:内部来源,来自于企业内部、企业结构及企业所处场地;附近或邻近来源,来自于邻近企业周围社区或地理区域内的企业或建筑;外部或区域来源,来自于周围社区或地理区域的企业;遥远或视线外来源,来自于社区或区域以外的企业(包括国内来源和国际来源)。总的来说企业风险是指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可以划归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营运风险等。

2 美的电器风险分析

2.1 战略风险分析

战略风险是指公司因做出错误的战略决定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常见的战略风险包括:企业的目标与方针、市场潜在的威胁、业务的范围(深度与广度)、品牌及形象的建立。

2.1.1 多品牌战略及产品高端化风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的想通过品牌多元化的战略以期更好的满足和占据各个细分市场。最近,美的微波炉“双高战略”,即高端品牌和高端产品,把“蒸立方”打造成为高端品牌,同时,了x5、x3、c7等零售价超过2500,甚至达到10000元的高端产品,并且美的电器近两年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空气能热水器的发展。为此美的提出了“双50%”战略,即在3到5年的时间内占领空气能热水器市场份额的50%,同时力争空气能热水器占据热水器行业的50%。

毋庸置疑,在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大环境下,人民收入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势必会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此时美的加大开发高端品牌的力度代表了时代的趋势,有利于其未来持续的发展,但是品牌的多元化也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比如之前美的在收购“小天鹅”洗衣机,其品牌重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品牌定位混淆的情况。其中“小天鹅”定位于中高端,“美的”专注于高端,“荣事达”侧重于低端的三级、四级市场。可是“小天鹅”和“美的”却在中高端市场产生重叠,定位模糊并且分界不清,这势必会影响到各个品牌的形象的建立与渗透。特别是对于定位在高端市场的家电产品,如若产品的品牌形象不能根深蒂固,则其销售会受到巨大影响,进而会影响公司的运营。

2.1.2 国际化经营战略风险

2010年美的电器在其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海外全资控股子公司以5748万美元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事项,未来五年,凭借持续引领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海外市场本土化布局的国际化发展能力,美的将在国际家电舞台展示更巨大的实力。美的此次收购,是基于埃及在非洲所处的战略位置以及miraco公司在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miraco公司在当地享有很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埃及空调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优质的渠道资源。通过收购,美的获得投资miraco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继而成为美的开拓非洲市场的优质平台,美的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与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美的通过一系列国外收购可以加快扩张其国外业务,然而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美的在国外收购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大多数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问题,比如说渠道的整合和消费市场的消费行为模式难以把握,这势必影响其在非洲市场的发展。因而要如何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迅速掌握情况,整合渠道,进而保持产品的价廉物美将会是美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2.2 市场风险

2.2.1 原材料价格波动

由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和资源稀缺性影响,公司主要生产原料特别是作为空调重要原料之一的铜价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的成本管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2.2.2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人民币升值使家电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有所削弱,在我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背景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使公司面临汇兑损失风险。

2.2.3 贸易壁垒、技术壁垒

在关税壁垒降低的同时,国家间的非关税壁垒作用日渐凸显,在我国家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均不断提高了节能环保指标和废旧家电回收无害化标准。非关税壁垒及某些国家、地区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引起的贸易摩擦,均加重了家电企业的成本费用负担,并对企业的市场拓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2.3 营运风险

日前,美的紫砂煲用泥巴做原料的行为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美的公司售价上千元、宣称“全部选用纯正紫砂

烧制”的内胆,实际上是用田土、黄土、黑土等普通陶土添加

铁红粉、二氧化锰等化学颜料配制加工而成的“伪紫砂”。

美的公司随后发出道歉声明称“天然紫砂内胆”属宣传不实,昆明、武汉等地美的紫砂煲开始下架,并接受顾客退货。

此次“紫砂锅”事件折射出了美的在高速发展进程中质量控制的疏漏。这也是众多分析人员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认为美的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极易出现“高速风险”,也即过度注重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了企业的本质。譬如说丰田公司的“召回门”事件,这折射出了高速发展企业中一个特别容易出现的倾向,那就是忽视产品质量。若公司的一个产品出现问题,则会殃及池鱼,其它产品的销售也会跟着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产品质量危机事件频发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对于质量格外的敏感。美的在激烈的家电市场行业一直进行着低价的“血腥营销”,那么在维持低价的同时美的电器是否会继续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这将是美的需要严谨防范的一个风险点。

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第2篇

1.1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会有一系列文字评价、客户信用评估、财务分析及贷后监督等规范的程序。我国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方面尽管承担了一些信用风险,如贸易融资、债券投资和银行承兑等,但在度量信用风险上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例如在银行内部开展信用评级和计量客户信用风险时,普遍推广应用计算贷款风险程度和专家分析的方法,这对我国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我国银行普遍运用的是定性分析,而财务分析技术相对落后,例如对历史财务数据比较倚重,而对客户的管理水平、偿债能力、还款意愿和竞争能力等方面缺乏深入分析。由于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评判标准尚未成熟,还没有依据中小企业的具体特点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准则,中小企业评估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全面的风险分析,这就造成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进行设计时常会面临一些困境:难以及时反映出一些潜在的风险,最终产生了现实的风险;使得有些相对较好的项目与企业失去了融资机会;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的实际控制力,融资额度的核定通常是依据个人主观判断,这使得客户从客观上产生了较大的还款压力,在放贷时就已经埋藏了潜在的还款风险等。

1.2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实际使用资金的是中小企业,它们对资金实际所投资的项目的具体贷款偿还率、还款意愿、风险与收益及财务状况等方面掌握了大量有效信息,然而提供资金的银行,它们由于无法直接参与或完全监控资金的具体运作,缺乏对相关信息的全面了解。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会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风险。因为与银行相比中小企业拥有大量的有效信息,当市场上同时出现了信贷质量好的和差的中小企业,银行无法对单个中小企业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出具体风险水平,贷款利率只能依据在市场上所有中小企业的平均风险状况而定,这就造成了那些风险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因贷款成本高于它们的预期值,从而迫使它们选择其他融资途径,进而从信贷市场退出。这样市场上留下来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的风险较高,银行将信贷资金发放给这些企业后,将会抬高其平均风险水平,而银行将会再次提高贷款利率,长此以往将会使大量的优质企业被排挤出信贷市场,而那些积极主动申请贷款的企业实质是信贷风险较高的企业,它们极有可能会发生信贷风险,这就是逆向选择。其二,存在道德风险。在申请贷款时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会尽量包装自身,竭尽全力去隐瞒对贷款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甚至直接提供虚假信息,以此获得贷款。贷后由于收益与承担的风险不对等,同时银行也无法时刻有效监控中小企业,这样中小企业就可能会改变资金用途,将直接影响到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1.3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

银行在具体操作中,信贷管理中的贷后管理成了薄弱环节。首先,贷后检查工作不完善,在近些年的各种审查中普遍存在贷后管理薄弱问题。其次,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建设比较落后,主要是在贷后没有进行充分的信息采集。最后,贷后管理的意识不强,存在许多不良信贷习惯。另外,银行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了重视贷款而轻视管理的现象。

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2.1针对中小企业完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首先,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必要的风险管理模型。我国银行业虽然进行风险管理有一定时间,但相关数据的积累还不够,同时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要建立完整的客户数据库,这就要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前提下,研究出满足自身需要的风险管理模型。其次,确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办法。要想准确评估出中小企业的风险,就要求掌握中小企业真实的财务与经营情况,不能仅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财务与非财务因素相结合。对中小企业要验证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分析中小企业在资产、权益资本、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具体增长情况,并判断出其发展能力。其增长情况可以体现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也是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小企业分析上下游关系来了解其经营情况,主要的分析内容有:与上下游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与上下游客户关系是否稳定及结算方式等。最后,加大建设信用征信系统的力度。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系统工程,只要加大建设信用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的力度,就能从本质上优化银行风险管理,为银行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应将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信用体系视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重要环节。

2.2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的具体信息

银行需要从总分支三个层次来掌握中小企业的信息,尤其是与风险有直接关系的信息。支行是防范风险的第一关,需要对目标客户群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时,支行的相关负责人和客户经理需要与企业的领导者进行直接交流,主要是为了了解企业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经营管理理念、文化程度、业余嗜好等,这些都是信贷审查的组成部分。分行除了掌握重点客户群的信息外,更应侧重了解本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整体经营情况。总行应从行业的角度来考虑,控制好行业组合风险与贷款总体投向的问题。银行必须从完善其内部信贷运行机制入手,尽量减少行内的信息不对称。在整个信用链中银行与中小企业是重要的节点,只有实现互利互惠,才能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巩固,这一方面双方必须达成共识。

2.3建立科学有效的贷后管理体系

一是进行定期检查,信贷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授信企业,对授信企业的业务往来、交易记录、营运及财务资料等进行检查,对授信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动态掌控,存在异常现象及时向上级回报,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少损失;二是对授信企业及时更新基本资料,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与材料,还要随时向征信部门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三是多关注一些法律诉讼事件,相关人员从外界专门收集相关资料,查看是否有本行的授信企业被牵连其中,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论

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物流外包;利益;风险;风险预防

一、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利益分析

(一)物流业务外包可以降低成本

物流业务外包主要是通过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工作。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物流配送人员和技术人员、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优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优势对物品保存、运输、卸载、客户交流等进行专业操作,降低企业在物流运输、储存和物流人员工资等上面的成本,同时也减轻企业的物流工作量。

(二)物流业务外包可以让企业集中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将物流运输、产品存储、送货上门等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管理投资和运输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企业花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企业核心业务上,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配置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烟草工业把烟草运输等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可以专心研发优质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更好的为人们健康服务。

(三)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更好的服务客户

第三方物流公司配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运输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能方便快捷的处理客户的订单,提高订单处理效率,然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点对点的上门送货服务,缩短从订货到收货的时间,给客户留下好印象,博得回头率。同时通过即时通讯可以对物品流通进行全面监控,查看产品送货时间和地点,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企业帮助和督促专业物流公司人员培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根据企业生产产品效率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物流公司的人力和网络系统,进行对应的外包工作,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物流管理成本,减少产品库存和资金占有率,避免在物流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减少企业物流工作环节,让企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产品的采购和研发上,不断优化产品配置和生产结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要点分析

(一)削弱企业物流业务控制能力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就是让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参与企业产品储存、运输和送货等多个物流环节,物流公司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当其掌握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或者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时,企业与物流公司双方的物流业务控制地位可能就会发生变化,企业的物流业务控制能力将被削弱且受制于物流公司,长此下去双方合作将持续不下去,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影响企业和客户关系,造成客户流失

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将产品的运输、送货、客户服务全权由物流公司负责,无法及时的与客户直接进行交流,客户需求和反馈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物流公司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从订货、运输、送货、售后服务整个流程的工作,且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会获取客户的好感和信任。若企业选取的物流公司专业性不强,在运输中存在拖延时间、产品受损等问题,而又不能第一时间得知客户的反馈和意见,客户就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供货企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固有客户流失,带来经济损失。

(三)商业信息泄露,严重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对物流业务占重要地位的企业来说,物流系统不仅关系到企业日常生产,而且还关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一旦物流业务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企业核心业务、商业机密以及信息资源被泄露或盗取,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烟草工业是一个市场前景好、商机大的行业,当其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时,会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共同构建信息平台,对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调查,即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掌握采购渠道、客户服务、市场发展等信息,而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对象不仅是一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将企业的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外,还包括企业选择合作对象的失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营战略意见不统一,会给双方合作造成困难,影响业务外包质量。同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和管理难度大,也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隐患。

三、预防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选择信誉好、专业能力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要综合考虑物流公司的规模、专业性、信誉等因素,签订合作合同,对商业机密不能泄露、分成等信息明文规定,一旦违背合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交流,及时的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提高物流业务能力。此外,要建立竞争机制,企业要适当的实行分散外包策略,提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竞争意识,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综合考核及评价,一旦发现严重问题,要及时的更换合作对象,让企业处于主动地位。

(二)企业要重视物流信息管理,构建客户服务平台

企业除了要加强与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外,还要加强自身物流信息管理。具体来说,企业要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定位,衡量物流业务外包的利弊,然后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企业不能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要重视物流信息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加强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和沟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调整,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起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赢得客户的信赖。

结束语

物流外包行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受到制造企业的青睐和欢迎,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物流业务外包行业专业性不强、选取合作对象不当等原因,给企业带来风险,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要树立物流外包风险意识,不断创新改革,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充分发挥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第4篇

一、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析

(一)信用担保机构本身产生的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及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不完善性都可能引起担保风险。

1、 担保机构体系规划能力低导致的风险。表现为:担保能力低,不能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失去凝聚力;效益与成本无法均衡,过高的企业费用率,使担保机构刚成立时,就面临倒闭风险;担保机构对担保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低,增加了代偿损失可能。

2、 操作失误产生的风险。表现为业务人员对担保业务不熟练或经验不足,造成操作不当,或对担保对象判断不准,担保条件把握不严或违规操作造成担保资金损失。另外业务人员故意违规操作或暗箱操作导致出现代偿损失。

3、 犯罪风险。表现为:内部犯罪,如内部人员贪污,侵占挪用担保资金、收受贿赂、、以保谋私、使信用担保机构蒙受损失;贷款银行骗保,造成担保损失;担保从业人员与受保企业、贷款银行相互勾结套取贷款或担保、使担保资金受损。

(二)来自中小企业的风险

中小企业的风险是指受保企业违约所引起的风险。

1、 信用风险。我国的经济运行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社会信用严重缺失,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正常的信用关系被扭曲。“债务人是老爷”,“欠债有理”等现象在社会经济活动比比皆是。由于整个社会信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对借款人或被担保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严格的惩罚制度,信用问题和道德风险呈日益恶化的趋势,不少企业没有还款意愿,有的企业即使还得起债务,也拖欠不还,甚至千方百计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逃、废、甩、赖”债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甚至一厂多套账目,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合同关系中不诚信行为、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等也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商誉。不良的社会信用和企业信用环境,给信用担保带来了潜在风险。

2、 经营者素质和竞争力风险。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文化层次低、经营素质不良,表现为管理上独断专行,项目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由于经营者素质低,企业整体实力差,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脆弱使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其所面临的竞争力风险与经营风险明显增大。

3、技术和市场风险。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小企业人均固定资产装备为204万元,仅为大企业的24%,其结果是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后劲不足,无长远的技术优势,技术风险突出。另外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与大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加大了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

4、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担保谈判中有明显的信息优势。隐瞒经营信息或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使信用担保风险进一步增大。

(三)来自政府部门的风险

1、政府部门的不适当干预。由于担保机构大多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政府作为审批人、出资人,其行为明显地影响着担保机构的运作,通常会以行政命令指定担保形式,直接干预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活动,将信用担保资金变为中小企业的救济金或第二财政,严重影响了资本金的安全。

2、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不稳定性。财政资金的投入是担保机构实力扩张和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地县(区)级担保机构成立的财政承诺资金大多不能到位,导致担保机构无法继续运作。另外政府无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也会使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摇摆不定。

(四)来自贷款银行的风险

贷款银行对象选择是否正确,贷款操作是否规范,也直接影响着信用担保资金的安全。如果贷款银行出于转移贷款风险的动机而有意放宽贷款条件,或放松对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与审批,使本来不应获得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进入信贷行列,势必给信用担保机构留下巨大的风险隐患。同样,如果贷款银行将贷款安全性寄托在信用保证上,不如实履行信用担保关系中的义务与责任,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随意放贷,或者以贷谋私,违规操作,甚至银行与企业相互串通,提供虚假信息,共同骗取担保,则担保机构同样会遭受巨大风险。另外担保机构承担100%的连带责任,也使得来自银行的风险加大。

(五)来自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风险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政策,银行的服务对象,大额贷款也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加上证券、债务市场基本上没有对中小企业开放,使得中小企业,特别占绝对多数的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社会环境中奋力抗争。虽然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并鼓励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但《促进法》中并没有就担保业务的具体环节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1995年出台的《担保法》虽然对保证方式作出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运作中,担保机构根本没有选择余地,对担保人的权益保护也过于笼统。除此之外,部门出台的法规也主要针对国有集体企业,难以对我国所有中小企业提供规范的有约束力的法规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担保业的健康发展。

(六)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健全、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保前判断、解决中小企业风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没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支撑,中小企业难以健康发展,信用担保机构也就难以实现良性运作。因为,通过一些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撑、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服务,能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与决策水平,帮助其对症下药,摆脱困境,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我国,除了10个试点城市,大多数地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残缺不全,还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同时,又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资金的安全。

二、建立健全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

担保机构销售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得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信用担保风险管理机制可分为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内控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补偿机制四个方面。

(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1、保前风险预警管理。即然担保机构销售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风险主要来自受保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等。其对风险管理应延伸至保前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并作为信用担保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支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而引起财务支出困难,也是信用担保出现的典型风险形式。由于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因,银行与担保机构一般不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作为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依据。担保机构可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①资本金。由于银行贷款对单个企业信用担保贷款的年度规模控制在资本金的10%以内,因此评价分析受保企业的资本金实力具有现实意义。②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长期投资和流动资产是企业经营实力的体现,也是判断企业信用能力的重要依据。③负债。合理的负债是企业得以扩张经营的重要保证。重点关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及行业或同类企业平均值、或有负债的规模。④收益风险控制。近二年企业收益应不低于同类企业的平均值,同时关注企业近二年的费用变化是否有异常及可能的原因。⑤现金流量。企业稳定、长期充足的现金流量是其还款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首先必须核实企业具有在贷款期限内产生足以偿还贷款的净现金流量。⑥其他因素。同业商会、同类企业、消费者对受保企业的了解、评价是保前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同类企业通过同业商会或与受保企业日常交往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如经营者的社会信用、行业中的威望、企业近几年业务增长情况、企业和经营者违纪记录等。如发现经营者有故意逃债记录或赌博陋习,应坚持放弃提供信用担保。

2、保中风险预警管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担保机构对保中贷款风险预警还没有引起重视。据笔者走访几家商业银行和一家担保机构后发现,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对保中贷款风险预警管理几乎是空白,导致这种现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银行方面。客观上担保机构承担100%连带责任,即使出现代偿,银行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损失,主观上银行认为保中贷款风险预警管理太烦琐,又花费人力物力,即使出现财务风险,也缺乏运作手段。因此,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规范贷款担保和贷款合同条款,发挥各自在不同方面获取信息的优势,及时交流信息,可防患于未然。如果信贷企业擅自改变用途,把贷款用于还旧债,或用于其它投机活动,或反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时,银行、担保机构都应及时通知信贷企业提前归还贷款,另外,从保中风险预警管理中反映出企业在财务、人事、经营管理、银行账户上的不良信号,也可为银行、担保机构对该企业的下一轮贷款是否给予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建立风险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信用担保机构为确保担保业务正确且有效实施,对组织与人的相互有效协调、制约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程序与方法。

1、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提升组织机构的控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运转,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对总经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跨部门设立评估组、加强对贷款担保项目的保前管理;设立审查组,(审查组成员由部门、股东代表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即建立评估组――审查组――总经理的贷款担保三级管理制度。

2、 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如深圳市中小信用担保中心的做法,项目审核实行A、B角制,审核过程分初审和终审二次上会制、限额审批制和定期核查制、评审委员会核准制和专家会审制;保后跟踪管理上,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后检查措施,要求项目经理定期到被担保企业调查和了解情况,按时填写保后检查记录,一旦出现不良信号,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完善相关制度的设立。如担保限额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业务报告制度、离职审计制度、反担保制度、目标预警制度等。

(三)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风险分散机制对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是非常有效。通过担保债务的风险分散,使得每笔担保的金额减少,从而降低担保债务发生代偿损失的概率。风险分散的办法主要有:一是增加股东、担保金的户数,扩大受保面。二是控制对单个企业担保债务比例,即单个企业的年度担保债务,不能超过担保资本金的10%,单个企业担保贷款放大倍数控制在3-5范围。三是切实落实有效的反担保措施,要求受保企业提供合法有效流动性强的资产以抵押、质押等方式作为反担保,如提供信用连保,还应和法人代表无限责任反担保相结合。银行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按受保企业的信用等级,银行承担20%-30%的责任,担保机构承担70%-80%。

(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企业的风险分析范文第5篇

1.经营上的独特性。一般的生产企业经营品种相对单一,而外贸企业涉及的产品品类繁杂,涉及行业众多。与一般的商贸业务比较,外贸企业业务涉及到众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牵涉环节众多,因而单证、票据、文件要求较高,处理过程较为繁杂,牵涉面很广。而且,近年来,随着外贸竞争日益激烈,外贸企业的交易条件明显恶化,DA、TT等放账业务比例增大,账期延长,极易导致客户违约风险。同时,由于合同执行地在国外,运输过程较为漫长,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加大处理难度。

2.财务结构的独特性。一般的外贸企业自有资金较少,负债率较高,主要依赖客户资金和银行借款运转。在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是其中的重点。相对应的,外贸公司自有资金和长期负债等长期资金相对较少,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类债务,如票据质押短期贷款、客户短期资金占用等。因此,应避免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短期资产长期化。同时,对于出口型企业,外币应收账款远大于外币应付账款,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提高财务风险;对于进口型企业,外币应付账款大于外币应收账款,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财务风险。

3.内控基础相对薄弱。在传统的外贸企业中,由于业务两头在外,业务采购销售合一,业务员占据绝对主动地位。企业的客户、订单、流程等知识载体个人化特征日趋突出,导致企业对业务人员个体的过度依赖,企业的内控基础薄弱。由此,在管理方面,表现为许多外贸企业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度约束,业务人员包办了业务的全过程,而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不审核、不监控、不提醒情况时有发生。在信用管理方面,企业缺乏严格内部控制和客户管理体系,在客户信用调查方面严重依赖中信保。

4.对政策了解不及时或应对不当。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开始转型,对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下降,导致外贸政策环境频繁变化,包括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出口退税率已经连续降低。在税务征管方面,从2009年开始,由于电子信息的广泛使用,税务部门可以通过调用海关、外管方面的信息,税务部门对外贸企业的检查力度在增强等。而多数人意识还停留在传统外贸环境中,缺乏了解政策变化积极性,更难做到恰当应对。

二、加强外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建议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发现风险点,并提前实施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步骤主要包括:(1)积极利用信息系统,强化数据的分析,建立企业正常运转的指标体系,为后续监控提供基础;(2)加强日常数据监控,实施指标包括日常现金收支,贷款占用、银行资源等,短期指标包括企业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变动,及时发展异常情况;(3)建立风险管理应对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异常情况,要提前制定改进方案,如压缩授信规模、限期清理高龄存货等。

2.规范内部控制建设。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外贸企业应参照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外贸企业的特点,规定业务处理程序;定期职务轮换;适当授权和分权;实行限制接近制度;分离不相容职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制度。对于不相容的职务,要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另一方面,公司高层要给予内控制度足够的重视,提升制度执行力,才能保障内控的顺利推行。

3.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设立信用管理的专职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客户资信的调查、分析、评估,建立和管理客户信用档案;未经信用部门审核,业务部门不得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和采购协议。要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和外部环境,制订企业的信用政策;对于重大的业务和金额,要有信用管理部门牵头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制度,任何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决策;重视应收款项的清理,按照应收帐款性质、债务人情况和账龄,分类管理,对超过信用额度、已经逾期的应收帐款,要提醒相关部门注意收款风险,对有逾期账款的客户必须收妥货款后才能备货出运。

4.加强部门的沟通和信息搜集。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归口管理的原则,让各自不同的部门负债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政策的搜集。并在企业内部建立部门间定期沟通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反馈政策变动。如财务部和运营部要定期进行存货的实地盘点,保证存货安全,账实相符,对残损变质积压的高龄存货提醒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变现,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