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经济价值

海洋经济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海洋经济价值

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60-03

当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将推动广东逐步形成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国务院将广东省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并于2011年7月原则同意《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海洋规划》),这为广东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建立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系统是《海洋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利于从多角度对广东省及14个沿海市海洋经济进行评估,引导海洋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础

1.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广东省将试点构建广东省海洋经济运行数据监测网络、监测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系统等内容,建立涉海企业名录库和直报系统,采用多种监测手段,实现对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相关产业、海洋经济发展环境等相关信息的采集、审核、汇总和整理等任务,完成对广东省海洋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环境的监测,为评估指标的设置提供了数据支持。

2.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国民经济运行等各个领域已开展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例如,在综合评估方面,中国统计学会(2011)开展了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提出了包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45项指标;广东省政府提出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包括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卫生和健康、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等10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幸福指标体系;殷克东、方胜民(2008)开展了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分设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151个,四级指标229个,五级指标104个,六级指标57个的海洋强国指标体系;王冰(2011)开展了海洋经济系统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资源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以及环境体系为一级指标,下设18个分层二级指标,200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生态文明区建设指标体系(国家海洋局,2011,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海洋经济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3个一级指标,海洋经济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污染压力、减灾防灾能力、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等6个二级类指标以及28个三级类鼓励性、选择性、约束性指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充分反映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定位以及建设广东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发挥导向、引领作用,激励各地区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同时兼顾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数据的可获得性,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指标设置与 “十二五”规划纲要等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标、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相衔接,以增强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

3.主客观相结合原则。指标数据设置既包括通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直接获得的企业、行业、地区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客观数据,以客观指标反映地区发展的数量特征,又包括由公众参与构成的主观指标,充分考察公众对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切身感受,提高公众对于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4.开放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现实海洋经济运行反映,其第一要义就是要反映海洋经济运行的特点,随着海洋经济运行监测的不断深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将根据实际进行增删完善。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对海洋经济综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难度较大。本文尝试建立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分为海洋经济竞争力指数、海洋科教创新与转化力指数、海洋生态文明支撑力指数、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指数、沿海地区社会发展基础指数等五个准则层,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科技发展基础水平、海洋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海洋生态活力及结构等16个要素层,共53个指标因子。

1.经济竞争力子系统。经济竞争力子系统是海洋综合发展指数的核心,分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发展质量三个要素层,共14个指标因子。其中经济增长要素层选取人均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指数、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沿海地区)海洋GDP的比重作为海洋经济增长的指标因子,以反映广东省海洋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波动率以及在全省海洋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结构优化选取海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海洋产业霍夫曼系数、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等因子反映分析海洋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程度、变动方向以及海洋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质量选取海洋产业贡献度、海域使用金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海洋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要素投入弹性系数等因子反映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财税、就业等方面的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以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科教创新子系统。科技进步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科技进步是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海洋经济效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也是衡量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海洋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海洋科教创新子系统共分为科技发展基础水平、海洋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海洋科技转化能力三个要素层,共9个指标因子。其中海洋科技发展基础水平选取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海洋每千从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数、海洋科技人员人均科研经费、海洋科研机构数量等因子反映区域海洋科技发展基础及潜力。海洋科技成果产出能力选取海洋科技论文和专著年发表数量、省级以上海洋科技成果鉴定数、年度海洋专利授权量等因子。

3.生态文明子系统。生态文明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生态文明子系统分为海洋生态活力及结构、海洋资源集约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海洋文化发展及宣传等四个要素层,共13个指标。

4.综合管理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分为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海洋事务管理能力、海洋事务服务能力等三个要素层,共9个指标因子。选取预报准确率应急反应、速度满意率、应急措施保障程度满意率、海洋法律、规章及相关规划普及率、海域审批效率满意率海洋执法检查投诉率、执法次数、执法人员数量和海洋行政管理信息化程度等因子,通过公众参与获得公众对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的认同程度。

5.社会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选取居民消费、沿海地区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沿海地区发展基础的指标因子,这些因子主要取自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海洋经济;潜力;价值量;收益还原法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9(2010)06-0151-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和环境问题。目前,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不争事实,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订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涵义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依据勘察的海洋资源及开发条件信息,对其未来海洋资源进行工业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在计算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即: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海洋资源总价值(未来贴现价值)-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

2 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潜力分析

此处主要评估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潜力,主要海洋资源包括: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以下采用收益还原法对我国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2.1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经济价值

2.1.1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价可采用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P:A/i=R-C/i (1)

式中:P表示海洋渔业资源价值;A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纯收益;R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理论上需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还原利率。但实际计算时,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范围在3.3%~20%之间,年均增长9.8%。取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为3.3%~20%之间,平均为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为5.55%~22.25%之间,平均为11.05%。

据测算,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567万t(其中黄渤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03×10t,东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279×104 t,南海北部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80×104-190×104 t)。2006年我国海水水产品产量2887.68万t,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1445.64万t,海洋渔业增加值为1708.1亿元。因此,经计算得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合理年纯收益近似为1190.5亿元(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近似采用当年海洋渔业的年增加值,其中计算时采用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计算)。因此,根据公式(1),可得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总价值范围在5350.56亿~21450.45亿元之间,平均价值为10773.76亿元。

2.1.2 港址资源价值

港址资源包括已开发利用的港址资源和未开发利用的港址资源。对于已开发利用的港址,可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港址资源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如下:

P=A/i=(R-C)/i (2)

式中:P表示港址资源价值;A表示港口运营的年纯收益;R表示港口运营的年总收入;C表示港口运营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港址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还原利率取8%。

2006年,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2842.1亿元,则可近似为港址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到我国港址资源价值为35526.25亿元。

2.1.3 海洋石油资源价值

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价值可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收益还原法评估。市场价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P=Pe×Q×r (3)

式中:P表示资源总储量价值;Pe表示资源单位采出量价值;Q表示资源储量;r表示资源回收率(%)。

2006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原油产量3239.91万t,实现增加值668.9亿元,单位海洋石油开采量价值为2064.56元/t。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的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t,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t。假设回收率为30%,采用市场价值评估,则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价值为152364.5亿元。

2.1.4 海盐资源价值

海盐资源价值评估,可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假设海盐生产年收入扣除年成本(包括投资成本、生产成本、税费、劳动者报酬等)后的年纯收益和还原利率不变,海盐资源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如下:

P:A/i=R-C/i (4)

式中:P表示海盐资源价值,A表示海盐生产的年纯收益,R表示海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盐开发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还原利率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盐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但实际计算时,海盐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盐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年~2008年我国海洋盐业增加值增长率在-1.1%~17.4%之间,平均为3.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范围在1.15%~19.65%之间,平均为6.23%。

2006年,我国海盐产量3100.89万t,海洋盐业增加值44亿元,则近似确定海洋盐业职员开发的年纯收益为44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我国沿海海盐资源价值为223.92亿元~3826.09亿元,平均价值为706.26亿元。

2.1.5 滨海旅游资源价值

滨海景观资源价值评估采用或然价值法、收益还原法和成果参照法。2006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2619.6亿

元,则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近似为2619.6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其还原利率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但实际计算时,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难以计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计算。2000年~2008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在0.2%~34.2%之间,平均为14.06%。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范围在2.45%~36.45%之间,平均为16.31%。根据收益还原法计算,我国滨海旅游资源价值为7186.83亿~106922.4亿元,平均价值为16061.31亿元。

2.2 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根据陈新明,我国在太平洋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专属区,目前控制了4.2亿t干结核量,11175.52万t锰,406.4万t铜,514.42万t镍,98.49万t钴的资源量,可形成年产300万t干结核、开采周期20年的深海产业。初步测算,投资该规模的产业总资本14亿~19亿美元,回收期7~12年,可获利润40亿~50亿美元。

根据测算,未来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26亿~36亿美元,平均为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212亿元。

3 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海洋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环境污染造成渔业损失、风暴潮和赤潮造成的灾害损失等。

3.1 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

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次数仍然较多,损失较大。根据农业部和国家环境部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2~2007年,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污染造成直接损失为2.43~10.8亿元,平均为5.6亿元,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4~42.7亿元,平均为31.86亿元(见表1)。根据收益还原法,取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估的还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据收益还原法,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总计为493.69亿元~769.37亿元,平均为288.33亿元。

3.2 海洋灾害造成的渔业损失

我国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风暴潮灾害、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其中风暴潮灾害和赤潮对海洋经济影响较为严重。我国沿海风暴潮主要造成沿海养殖业、港口设施等方面损失,赤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损失。我国2000~2007年风暴潮灾害和赤潮灾害损失(见表2)。2000~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和赤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平均为133.23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取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估的还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据收益还原法,我国海洋灾害造成损失的现值为598.79亿元~2400.54亿元,平均为1205.7亿元。

4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综合分析

通过计算可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在199737.16亿元~320335.57亿元,平均为214150.1亿元,见表3。

5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开发潜力在5350.56亿~21450.45亿元之间,平均为10 773.76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潜力为35 526.25亿元,海洋石油资源可开采潜力为152 364.5亿元,海洋盐业发展潜力在223.92亿~3826.09亿元之间,平均为706.26亿元,滨海旅游业发展潜力为7 186.83亿~106 922.4亿元,平均为16 061.31亿元。未来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26~36亿美元,平均为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212亿元。

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旅游;开发;经济效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2(a)-103-03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旅游资源要素的转变,不再强调单一的自然资源,而是在突显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旅游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旅游转变了单一的旅游形态,转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富有审美情感、更加具有价值的人类财富。文学旅游资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鲜明特性,这无不展现出文学旅游开发将带来的价值体系。从实质而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成为文学与旅游两大主体并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弘扬、经济价值中经济拉动力与环境经济的创造力,都强调新时期下文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等的诉求,为文学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让文学旅游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更加突显。因此,文学旅游开发的内外环境良好,在构建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同时,强化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取,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1文学旅游开发的价值体系

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学与旅游双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依托文学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旅游的开发中,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主要在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及环境价值的体现,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文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并重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之下“,文学地”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也是以文化构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举。依托文学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势必十分可观。当前,文学旅游成为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学遗产保护、文学遗产弘扬为切入口,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齐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学遗产的美学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经济链,更符合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价值的多元化,也强调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过于将“文化”作为商品的卖点,这反而无法实现文学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应强化文学价值的延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打造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链。在突出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尊重文学的主体地位。

1.2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文化价值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文学价值的外溢,强调文化价值引导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是文化价值深厚的旅游胜地。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到“红色革命”,这些都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元素,让文化内涵丰富的庐山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文化价值构建下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庐山的文学多样化,文人骚客的诗文、山水景观的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美融合,让丰富的文化元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成为庐山文学旅游的亮点。因此,在文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兼容,让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更加完备的审美情趣吸引游客走进旅游文化,这比单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单一的自然环境观赏更符合现代民众对审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环境价值

倡导“绿色、环保”的新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旅游发展中环境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之举。一方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资源的消耗中,经济效益逐渐消退,无法构建长期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对环境价值的构建,让环境保护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京杭大运河申遗,就是对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价值构建的典型例子。让传统文化的传扬与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文学价值上,同时也彰显在环境价值之中,这是经济效益可持续获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文学旅游开发是新时期旅游与文学并重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经济及文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构建好如图1所示的经济效益体系,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环境价值构建了其现有的经济效益体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与影响,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抛弃环境价值或文学价值,而单独促进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显然是与文学旅游开发的要旨相违背的,也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获取。为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原则;二是要构建好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在体验式的开发策略之下,激活文学旅游资源,拉动旅游大开发下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强化旅游开发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旅游下的文化价值创造。为此,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市场导向原则”“、高品位建设原则”和“多元化发展原则”,是构建可持续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学旅游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就是要依托市场活力,实现文学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将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方向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而言,我国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学氛围。并且,25~40岁的游客成为了文学旅游的主流市场,对文学旅游的兴趣浓厚。为此,在文学旅游开发中,要强化市场导向下的发展推进,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时,让经济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学价值,而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更多的文学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坚持高品位建设原则,提升文学辐射力度的经济价值。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文学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坚持高品位建设的原则,提升文学的辐射力度,进而拉动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媒介,扩大文学旅游中文学内涵的宣传内容,让良好的文学旅游产品契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学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文化熏陶。最后,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开发更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文学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文学为主体的开发原则,将文学旅游资源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城乡更加丰富的文学旅游价值。通过将文学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学旅游带动下更多经济效益链的产生。特别是文学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联姻”,不仅将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扩大,也让环境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是文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2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强调文学旅游产品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文学旅游资源不能脱离其“文学”内涵的本质属性,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之下,进一步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首先,在文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文学的艺术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深挖文学审美意境的同时,让文学审美意境吸引游客,扩大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文学旅游资源中的文学艺术进行串联,艺术品位的提升,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学熏陶,这样的文学旅游资源更符合现代人对文学旅游的追求。文学旅游有了市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势必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

在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中,体验式的交互开发,是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激活文学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首先,以游客为主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效果,让文学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学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上,要强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带动文学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学旅游资源的激活,是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从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在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学资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学资源的内容、展现形式都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文学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要激活文学旅游资源,让文学内涵充分展现;让文学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让游客在体验中获取良好的文学熏陶,这才是文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为此,在构建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链中,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从本质上,提升文学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学、旅游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婷婷.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高密文学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刘亮亮.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开发途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5).

[3]郭文全.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2(04).

[4]王良艳.九寨沟藏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洪芳.传播学视角下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3(09).

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资源价值观;计量方法

环境会计是以综合货币计量和实物量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资源的、法规和国际公认准则为依据,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资源污染,预防、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环境资源绩效,以及环境资源运动对会计主体经营业绩的一门学科。由于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所反映和控制的对象极其复杂,它的间接对象是环境资源的物流运动,即从环境资源的形成、获取,到环境资源的开发创新的整个过程;它的直接对象是环境资源的价值运动,即环境资源价值、环境资源的耗费、环境资源损失、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的经营开发收入、绿色收入和绿色利润等。因此,如何对其进行计量成为环境会计方法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要把环境资源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并对其进行计量,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环境资源价值观。最初提出环境资源价值观概念的是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Weisbrod.B.A和K1uti11a,J.V,他们认为环境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它为人民生产活动提供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第二,它为人类及其它生命体提供生存场所;第三,它对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扩散、贮存、同化的作用,即环境对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第四,它提供景观服务。优美的大是胜地,为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福利提供天然的物质资源。可见,环境资源价值除了作为生产资料表现为市场价格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与非经济功能,这与传统的价值论认为没有劳动参与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自然资源没有实现价值的观点截然不同。环境资源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它们的价值是固有的,不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具有多样性价值,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谴价值、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Pearce, D. Barbier, E and Markandya., McNeely, J. A. et. al., 1990],这些价值的存在和相应的价值观的确立,使环境资源成为会计计量和核算的对象成为可能和必要。

二、环境会计的主要计量方法

为了便于收集资料和相对准确地计量,我们将环境会计的间接核算对象划分为九大类别:即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再生资源和环境资源(狭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来计量和核算环境会计的直接反映和控制的对象——环境资源(广义的)①的耗减成本、环境资源的损失成本、环境资源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环境资源的保护成本、环境资源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及环境资源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这六项价值指标成为环境会计应直接计量和核算的对象。

根据现代资源的环境经济学的观点,环境资源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1)现实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环境资源,用其它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投入的估计值。(2)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护或保存某一环境资源,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环境资源的供给。(3)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对某一环境资源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态价值。存在价值可以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周德群等,1998].例如,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问卷调查的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高达78亿美元。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对上述九类环境资源分别进行价值计量和核算。

1.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计量。由于这三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较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场估价法进行计量核算,即以现期经济活动对上述三种资源的耗减量(Qi)和相应的市场价格(Pi)为基础,来计算该种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但考虑到现行的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使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代际的公平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因此,价格明显偏低,应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价格。Ps表示资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权益,是国家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获得的权益补偿,它一般通过“绝对地租”、“级差地租I”、“垄断地租”等形式表现出来。国家通过Ps形成专门的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节约利用,新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Ps表示资源的未来价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于这种资源受未来替代资源或技术状况的影响,准确估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但当未来的替代资源的成本小于的资源成本时,Pt=0.Pc表示该种资源的开采及耗用可能对生态造成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综上所述,这三种资源的耗减价值为:Ci=Qi(Pi+Ps+Pc+Pt)

2.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计量。这两种资源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它是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现以耕地为例计算其每亩价格。

每亩耕地价格=每亩土地净收益/收益还原率

=(农作物种植业的每亩产值-每亩成本总额-每亩投资的机会成本)/收益还原率上式中收益还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风险调整系数和通胀率。

这样出的每亩耕地价格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即为每亩耕地的耗减价值。其它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也可按此计算。

①狭义的环境资源主要是指反映大气保护、城市噪音、固体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泄漏、废弃、污染量等方面的质量指标;广义的环境资源还包括其它类别的物质资源。本文环境计量和核算的是广义环境资源。

3.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计量。之所以计量、核算这两种资源的价值,是出于对生态平衡及与协调的考虑,因此,对这两种资源应重点计量其生态价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维护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为不损害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长期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减少避免某些活动,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不改变产出结果但通过新技术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投入;不更改经济活动本身但同时开展预防资源耗减或恶化及恢复资源的活动。这一时期因采取以上行动而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为该时期的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维护成本。对这两种资源的计量核算,采用“有无法”基本上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与市场估价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上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再生资源的价值计量。由于再生资源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市场价格参照书,因此可套用市场估价法,其计量核算过程在前面已有阐述。

5.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价值,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即针对环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人们为了避免能观察到的变化所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但由于这种估计结果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而缺乏统一性、可复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程度较差,因此,必须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复原成本法。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恢复到原状所需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适用于环境污染对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的价值估算。

(2)替代品评价法。当某项环境资源的价值无法直接计量时,可通过估价替代品,即某些与所要估计的项目大致具有同等效用或相等牺牲的项目的价值来确定环境资源价值。这种方法主要用来估量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所折合的价值量。国外多采用Misham公式来计量,其公式为E1∑YtPtT(1-r)-(t-T)式中E1为人体健康损失费;Yt为预测个人在t年的工资收益额;PtT为某人从T年活到t年的概率;r为T年到t年的有效社会贴现率。

海洋经济价值范文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材料及试剂

    贻贝购自浙江省舟山市南珍市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等购自北京亚太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仪器

    德国Sart0rius AG公司BSAl24S型电子天平;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SSW型微电脑电热恒温槽;上海标本模型厂DS-l型高速组织捣碎机;日本HITACHI公司CFl6RXII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洪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TN-300自动凯氏定氮仪以及索氏脂肪抽提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坩埚等。

    1.3实验方法

    酶活力测定F0lin酚法;

    总氮量测定凯氏定氮法测定;

    水解度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上清液和酶解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水解度公式为:水解度(%):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酶解液中蛋白质总量×100%;蛋白质回收率(%)=酶解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贻贝中蛋白质总量×100。

    脂肪测定索氏提取法;

    水分测定常压干燥法;

    灰分的测定灼烧称重法;

    2 工艺流程

    贻贝肉匀浆加酶水解灭酶脱苦脱腥抽滤水解液调等电点离心干燥。

    3 工艺关键控制点

    3.1选酶 确定所使用的酶及该酶进行水解试验最适用酶量、pH、时间、温度条件。

    3.2灭酶 90℃条件下水浴加热15min,使灭活酶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杀菌效果。

    3.3脱苦脱腥 用硅藻土对滤液脱色除臭,抽滤得滤液。

    3.4调配水解液 用酸滴定水解液,达到等电点时,蛋白质呈絮状沉淀析出。

    3.5离心取蛋白 10000r/min离心15min后去除上清液,得到贻贝蛋白质。

    3.6干燥制粉 真空冷冻干燥得到蛋白粉成品。

    4 结果与讨论

    4.1原料一般营养成分分析

    贻贝贝肉一般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原料水分含量最高,达80.47%;灰分含量最底1.16%。根据对贻贝成分分析,对其加工利用时,主要考虑蛋白质的利用率。鉴于贻贝蛋白质含量为12.11%,可以利用其加工成蛋白粉。在加工蛋白粉时,选择合适的酶进行水解液的制备是关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4.2酶种选择

    称取贻贝肉63克,放于锥形瓶中加入水126mL,使肉:水=1:2,摇匀加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选择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分别在各种酶在合适条件下对原料分别进行水解,以水解度和蛋白质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水解效果见表2。并进行感官评价见表3。

    由表2可知,对于同一种蛋白质,采用不同的蛋白酶,由于酶本身的特性不同,酶水解的位点也不尽相同,使得水解效果不一。由试验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蛋白质水解度不断增加,到达一定时间后增加缓慢,且苦腥味加重。比较可知,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相对较为理想,胃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水解效果都不佳。同时,中性蛋白酶由微生物发酵制得,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则选择中性蛋白酶水解贻贝较为合适。

    由表2可知,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酶解适宜条件下进行水解试验时,中性蛋白酶在其最佳酶解条件下水解效果最好。因此,选择中性蛋白酶作为实验用酶。

    4.3中性蛋白酶适宜条件的确定

    4.3.1水解时间的选择

    采用中性蛋白酶在酶解初期的l h内,酶解反应速率最大,水解率达到26%左右,之后水解率不断增加,3 h后,水解效果增加不明显,反映基本达到平衡。为了获得较好的水解效果,但同时也考虑到水解时间,本试验选择水解时间为4h,见图1。

    4.3.2温度的选择

    在E/S=4000 U/g,pH=7,固液比为1:2,温度为40、50、55℃时进行酶解(图2)。由图2可看出,反应在第4h后,最终水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55%条件下,最终水解度反而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中性蛋白酶的酶解适宜温度在50%为宜。

    4.3.3pH的选择

    在E/S=4000 U/g,固液比为1:2,温度为50℃的条件下,分别将pH值调整为6.5、7.0、7.5时,水解度也不同(图3)。图3表明,当pH降低时,水解效果不佳,水解率较低。而pH=7.5时,酶水解速率最大,可见中性蛋白酶水解翡翠贻贝的最适pH=7.5。

    4.3.4酶用量的确定

    中性蛋白酶是一种内切蛋白酶,作用的位点有一定的选择性。在pH=7.5,固液比为1:2,温度为50~C条件下,酶使用量不同,水解结果有所差别(图4)。由图4可看出,酶用量增加能提高水解度,其中加酶在5000U/g时所达到的最终水解效果和6000U/g的最终水解度接近。查阅资料后,此结果可解释为,酶用量在5000U/g以下时,酶解后期,底物能与酶结合的位点偏少,出现水解率随酶用量增加而水解效果不佳的现象。本着成本因素的考虑,选择4000U/g较为合适。

    4.3.5固液比的确定

    在E/S=4000 U/g,温度为50℃,pH=7.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加水量的选择,其水解效果不同(图5)。由图5可知,随着固液比比值增大,水解度也增大。从实验结果角度出发,采用固液比为1:2。

    4.4贻贝蛋白粉的制备

    脱苦脱腥后的贻贝蛋白水解液经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成品,无不良气味。

    5 结束语

    翡翠贻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集营养、保健、防病于一体的食品。贻贝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低,但必需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系列的EPA和DHA的含量甚高。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人体所必需的锰、锌、硒、钻和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贻贝肉风味独特,牛磺酸的含量丰富,具有特殊的类似于蚝的香味。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海洋水产品。

    经测定其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2.11%,水分含量为80.47%,粗脂肪含量为1.34%.粗灰分含量为l_16%。同时,实验利用酶法水解贻贝制蛋白粉工艺,得到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贻贝制蛋白粉。其各自最佳实验条件分别为:温度50'E、55℃、37℃,pH为7.5、7.0和2.0,固液比1:2,酶浓度为0.2%。三种酶经实验比较得,中性酶水解效果最佳,水解时间4 h,蛋白质回收率95.47%,水解度49.93%。其水解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温度50℃,为pH=7.5,水解时间4 h。木瓜蛋白酶水解效果较差。

    本试验制得的水解液,因是不完全水解,故水解液中存在着较多的游离氨基和蛋白质。因此,水解液可能比贻贝肉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以用来作为其他食品的辅料,提高营养价值。如将水解液加入面粉中制作海鲜挂面,可以提高挂面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可干燥成为高消化率的贻贝粉,还可以在水解液中加入一些调味料和香料(如葱、蒜、姜、辣椒等),经干燥后制作方便食品(如快食面)的海鲜调味料。本实验为了更好的提高贻贝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有效的合理利用贻贝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