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通过健全单位化、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单位化管理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基本原则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格,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建立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监管网络,以及权职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划分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

按照“地理布局、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依据社区实际情况,将社区划分为两种类型7个单位体,

两种类型为自管型和单位型,其中自管型为(原六道湾村一队、五队自建房片区)由社区单元组长,社区民警负责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开展。单位型为(龙润锦城、卧龙a、b区、丽云小区、君悦大厦),由单位组长和社区民警牵头,联络各小区物业及单位负责人,通过由物业提供服务,社区辅助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和实践,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

制,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实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扁平化、精神化、信息化、全覆盖化和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五、人员力量配备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社区书记张宏国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社区单位化、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网格管理的总体协调和系统管理工作,总体实施及各网格综合事务的调处。构建了“书记(主任)——片区组长——包户干部——、楼栋巷道长”四级管理机制。在科学合理的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辖区的稳定,x六道湾建立健全了网格化模式管理制度并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根据辖区特点,社区对划分的七个单元分管组长和片区民警共同负责片区的工作开展。每个小组分配多名工作人员,统一归组长调度,由组长安排每日的工作,即“小组组员向组长负责、组长向社区书记负责”从而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无缝隙、全覆盖。

六、各级职责任务

根据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配备及划分,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及任务。

(一) 书记职责

社区书记负责各职能职责,制定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向社区分管组长及包户干部传达街道相关文件,向分管组长安排相关具体实施方法,召开研判分析会,听取各包户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二)网格组长职责

网格组长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社区书记工作安排,协助书记开展各项工作,依据维稳工作网格化实施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分别对各包户片区进行管理,对包户干部反馈的问题及辖区情况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及时上报社区书记研究解决。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一、拆迁工作有效推进

始终将征地拆迁工作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镇干部的主体作用、村(社区)干部的主要作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旅发大会项目、安置房项目、德促贷款项目拆迁工作为重点,优化组合拆迁力量,着力破解征地拆迁瓶颈,制定切实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年初以来,共协议房屋83户、6421㎡,拆除房屋19户、1442㎡。

二、稳定工作扎实有效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切实做好稳定工作,为全区实施融城发展、产业攻坚、统筹城乡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1件(有登记的14件,口头答复的有17件),已办结9件,办结率达84%,其中上级转办案件4件,已办结4件;上级交办和镇摸排出的积案11件,已办结4件;领导干部接访、下访5件,化解5件;共排查出矛盾纠纷3件,化解3件。目前,我镇共有征地拆迁、川森工、干部、成昆铁路轮换工、计划生育、村干部垫支、工程欠款等不稳定因素11大类、31件,涉稳人员达300余人,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三、民生工作提质扩面

着力从城乡环境的治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纵深推进。以创卫复评工作为契机,采取建立宣传展板、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宣传创卫复评工作意义,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文明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投入5万余元,购置果皮箱30个、垃圾转运车3辆。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整治渠系12公里、塘堰30口;三是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年初以来,全镇兑现各项支农惠农补贴710万余元;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数16224人,参保率为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数为46598人,参合数为91%;落实了城镇低保934户1177人,农村低保1809户2229人,农村五保供养353人。

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

选好配齐人员,全面推行社区网络化管理;加强村(社区)残疾、低保、留守老人、儿童、刑事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帮扶,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建立市民学校,提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建立完善镇、村两级应急网络,提升处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五、党的建设巩固加强

一是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各挂片领导任小组长,成员由镇村干部组成。具体负责村(社区)换届选举的组织实施,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镇48个村(社区)分别成立了换届纪律监察小组,由村(社区)退休干部、老党员等构成,对换届准备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全程监督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二是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三是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教育。四是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对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发挥网络便捷优势,通过短信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内容;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全力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

六、政府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不断转变镇村(社区)干部管理观念、服务方式、服务态度,不断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力度,提升为民服务的技能和本领,真情为基层群众服务,努力做到解决问题要诚心、调查研究要细心、宣传教育要耐心,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二是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更好的发挥“小政府、大服务”窗口作用,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三是进一步健全制度。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镇干部请销假制度》、《镇机关干部上班签到制度》、《镇机关会议制度》、《镇机关首问责任制》、《镇机关限时办结制》等七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出台了《镇2013年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把工作成效与镇干部的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直接挂钩,进一步明确党政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的职责,真正落实了责任,有力促进党政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真正知民情、帮民困、解民忧。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总体目标

以苏南基本现代化、加快五大城区建设、打造美丽为总要求,巩固我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构建“政府推动、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坚持重点整治创建和长效管理并重,结合两整两创和市容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形成覆盖全区各村的长效管理网络,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资金保障,严格督查考核。同时要指导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群众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措施,把公共服务设施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落到实处,具体要求为:

(一)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指导意见,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

(二)村内道路环境干净。对通村到组道路和村内主要道路路面及两侧、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环卫保洁,做到道路路面干净、两侧整洁,无垃圾、无积水、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滋生。

(三)河塘沟渠清洁卫生。建立健全“河长制”责任机制和保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河塘沟渠的清淤和卫生保洁,做到水面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无白色垃圾和漂浮物;坡岸生态美观,无陈年垃圾,无乱建乱堆;河道水系畅通,水质清澈无臭味。

(四)房前屋后院落整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参照城市管理“门前三包”的方式,引导村民各自负责房前屋后和院落的环境卫生保洁,做到垃圾入桶,家禽家畜实行圈养,不随意堆放杂物,无露天粪坑。院落墙面整洁,无乱涂乱画,院内堆放整齐,及时清理和修缮破败房屋。

(五)绿化种植养护到位。保护村内古树名木,爱护花草树木,村内公共绿化由专人负责养护管理;村道两侧、公共活动场所、房前屋后等地带要做到应绿尽绿,引导村民开展庭院绿化和垂直绿化,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六)公共设施配套完好。村内路灯、公共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和公共休闲场所等必须有专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缮,保持各类设备设施的完好配套和正常开放使用。

(七)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杜绝乱搭乱建、整治乱堆乱放和乱涂乱贴等行为,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民房屋出租给他人的,村规民约中必须明确房东职责,加大对承租人的管理和教育,强化承租人的家园意识,自觉维护周边环境,保持村内环境整洁有序。

(八)田园风貌整齐美观。要引导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按规定搭建农业生产用辅助用房,杜绝影响田园风貌和整体环境的乱搭乱建,保持农田整齐,棚舍规范。同时要加强对重要窗口地带及村庄周边抛荒地、废弃地的整治,通过绿化、复垦等措施改善农田环境,美化田园风貌。

三、工作措施

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制度建设和工作创新,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洁。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关于加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明确区城管局为我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全面实施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确保村庄环境管理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分工。区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区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1.区城管局是全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对全市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工作;并具体负责对农村环境卫生及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检查考核工作。

2.区建设局负责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村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监管的指导。

3.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指导和监督各相关工作,确保提升和保持村庄环境质量。

4.各镇、开发区、街道参照城市管理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明确每个管理网格(片区)1名片长,实施分片管理、并分别明确各管理队伍负责人。

(三)落实资金保障。坚持多措并举,分级筹措和落实管理经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村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支持的资金多渠道筹集机制,确保长效管理的持续运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落实日常管护经费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支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倡导志愿者、义工等形式开展村民的环境卫生自我管理,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性格局。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当下,全球正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期。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例已达到51.3%。可以预见,在城市化进程中,会不断涌现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全球8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城市消耗了全球75%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正面临人口膨胀过快、交通拥挤拥堵、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新挑战,各种“城市病”与日剧增,这些都集中考验着政府对城市、对社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智慧城市”或许为医治“城市病”提供了良药。截至2011年5月,我国一线城市百分之百制定了“智慧城市”实施规划;80%以上的二线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任务。目前,上海、北京、深圳、宁波、杭州、武汉、无锡等超过100个城市提出打造“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相关规划、实施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梯队。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校园、智慧工业、智慧节能、智慧定位、智慧公用事业等各项智慧应用工程相继启动。具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征的社区,随着各项智慧应用的逐步落地,也为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氛围和实现基础,智慧社区必然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建设承载着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和互助服务等重任,是智慧城市中一个独具魅力、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发展主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社区建设将呈现新需求、新发展和新格局。

三大趋势勾勒智慧社区新貌

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满足社区管理服务及发展的各种需求,为社区各类群体提供现代政务、商务、文化娱乐、远程教育、家庭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社区服务管理,有力推动社区发展,显著提高居民工作和生活质量。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必将呈现三大发展新趋势:

首先,从服务方面看,社区服务的普惠性、便捷性、差异性更加明显。

普惠性更加明显。随着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日益完善,提供服务透明度更高了,只要符合条件、有意愿,且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都能享受同等服务。比如社区住宅区域的绿化服务,同一区域的居民都能共同享受;对有些保洁、水电修理等收费项目,只要支付相关费用能够“一视同仁”地享受相关服务。近年来,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参建数字社区,借助信息化+商业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覆盖社区人群,积极推进社区电子政务、社区电子医疗、社区电子商务等应用,尤其是新型BTOC商业模式逐步深入社区,实现基于传统模式的创新,普惠服务能力将大大提升。

便捷性更加明显。随着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广泛采用,相关服务信息的、交换、接收等环节更加通畅,社区服务水平将有显著提高。如社区电子超市的出现,使数字小区周边1000米内商家签约可免费申请开网店,商家通过平台发送免费促销短信;社区内业主可通过手机、PC上网店下订单,或者一键呼通商家,与传统B2C相比,社区电子超市具有低成本、配送便捷的优势,这种以销售日用品为主的社区电子超市,将为业主提供一种新颖便捷的生活方式。

多样性更加明显。社区服务提高到一定阶段,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当然,多样化服务也受制于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动关系。比如,基于手机、PC、电视三屏互动的信息化平台出现,能更好地满足业主、物管、小区周边商家信息传递、交互和沟通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又如,数字物管平台不断成熟,将使业主可以通过手机、PC或IPTV登陆平台上传水电气消费数据,查询水电气费用、物管费用、停车费用交纳信息,甚至通过该平台实现费用银行代扣。随着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又将促使服务需求进一步细化与深化。

其次,从管理方面看,社区管理的规范性、可控性、灵活性更加突出。

规范性更加突出。这源于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如2008年浙江绍兴柯亭社区开展社区“四统一”活动试点(即统一办公、统一社区标识、统一制度、统一佩证上岗),促进了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质量提升,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又如2010年,浙江衢州府山街道着力完善社区居委会管理制度建设,健全了考勤制度(含出勤、加班、联络、请销假等)、值班制度、社区干部服务制度(含着装、文明用语)、廉政建设制度、效能建设制度、社区干部责任片区包干制度、诫勉谈话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社区管理制度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日趋规范。

可控性更加突出。这源于社区管理建设的深入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在社区软硬件“两手”同时抓的今天,制度化建设更加严谨。如上海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了《上海市文明社区测评体系》,在申报准入条件、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强调反馈与可控。其中,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分别占总分的90%、10%。基本指标反映文明社区创建的基本情况,有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秩序稳定、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优质、人际关系和睦、道德风尚良好等6个测评项目;特色指标有反映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特色及取得成效的3条指标。同时,要求在数据采集方法上,采取“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汇总审核,体系建设与时俱进。

灵活性更加突出。这源于“以人为本”理念得到深入贯彻。近年来,上海的街镇社区组织了多次社区管理试点,尤其自2003年起先后启动了社区网格化、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求助、社区管理、智慧社区等试点,其在信息化平台支撑下,响应能力、处置能力、协同能力大为提高,能够更加灵活、充分地发挥社区公共资源的优势。如近年出现的社区警务、社区公共设施管理、社区党建等网格化,使各类资源可以根据管理需求进行灵活调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人员、少年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党和政府关爱的人性化服务,其深度和广度均有较大发展,这些已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从发展模式看,社区发展的预见性、自觉性、统合性更加鲜明。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背景下,为社区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将演绎出新的发展模式。当然新模式并没有割断与现有发展模式的关系,已有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将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信息设施、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深入发展基础上,展现出更具魅力的社区发展模式,最显著的表现是“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的紧密关联,这一前所未有的社区形态,在发展模式上将呈现以下三个特性:

良好而系统的预见性为科学发展提供新支撑。现有体制下,街道(社区)干部编制在数十名左右,下辖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面对的社区居民近数万人及数百、数千个驻地单位,传统方式只能过分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对服务需求的掌握只能局限在“眼见耳闻”的范围内,很难形成精确全面的系统分析与判断。而当社区信息化不断深入,社区层面普遍拥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使条、块的信息有了衔接与交换的载体,积累的各类信息资源可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信息分析与提示。比如通过人口信息库可及时掌握本社区各年龄阶人员性别比例及分布情况,以及每年新增退休人数、新增就学和就业人员等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预见性的增强有助于提升服务管理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如某街道区域内因众多商务楼、住宅楼拔地而起,吸引了大批投资客,私房出租现象涌现,加上历史原因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城中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和环境卫生的压力不断增大。针对上述问题,该街道建起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摸清问题症结和转化因素,采取创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提高社区干部综合能力的方式,制定了多项针对性对策:树立社会责任感,强化社区干部主动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树立平民意识,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针对人口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本着立足于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及时总结开展有效的工作方法与步骤,紧紧掌握社区工作主动权。

统合性成为应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有效方法。当前,社区过多地承担行政事务,时常陷于考核、检查、评比、验收的繁杂事务,每个社区仅建立的台账就多达40~60种,社区干部对此要花费大量精力,占用许多为民办实事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智慧化”程度提高,“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有效对应,服务渠道和管理方式更多样、更优化,工作流程更规范、更畅通,并联作业能力和工作协同能力显著增强。在《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30个重点专项和计划的137个(类)项目和任务中,就包括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等众多以社区作为建设主体或应用主体的项目。这些“统合性”举措可使社区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加,促成社区为民、便民、利民新格局。

科学规划方能健康发展

根据国际社会的主流观点,以人为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既然智慧社区是一项创新举措,就需要在工作指导的理念和实践上顺应潮流、驾驭规律。

强调需求导向的基本原则,把工作创新点放在着力解决社区服务管理最紧迫的诉求和反映最大的问题上。强调“需求导向”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某一需求,确定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调节相关资源有序展开工作。贯彻“需求导向”,必须紧紧瞄准社区服务管理最紧迫的诉求和反映最大的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实质上是“权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深刻体现。当前,我国正以“民生优先”为导向,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改革开放成果为全民共享。社区服务的快速发展应当成为实现“民生优先”的重要抓手。国外发达国家在发展社区服务中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即吸引多方参与社区服务供给;确保政府的有效监管;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比例,如挪威、美国用于养老、贫困、卫生、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分别占政府总支出的65%和60%。

把握智慧城市发展主流,在应用场景上尽可能实现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智慧模式下的社区服务管理是指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通过物联网、传感网,实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创新应用,将把传统社区概念中的居民聚集区逐渐演变为具有智慧功能的“信息综合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重视对现有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追求创新全盘否定前期建设成果、推倒重来的建设方式。智慧社区建设必须注重以往建设成果及对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不能以“创新”简单地以往的建设成果,需要颠覆性“推倒重来”的情况是极少的,因此必须慎重对待。具体落实过程中,应把握好三个环节:所有项目必须有长远规划,规划缺失的项目不予立项;所有项目实施方案必须对相关工程、工作成果有分析与梳理,对未来拓展和风险有所考量、有所准备、有所对策,对缺乏前后衔接的项目暂缓实施;参加项目论证和评审,不能仅听实施部门或技术专家的意见,必须有相关受群代表、专业咨询、项目监管方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评议评审。由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完成的《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表明,创建智慧城市“领跑者”的城市(城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其中,信息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和规划方案三项指标超过49%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58.93%、56.07%、54.29%。这表明,注重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注重基本设施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引导的意识正在逐步加强。

重视社区的实际需求,避免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和工作上的“自拉自唱”。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突破瓶颈解决问题,有些问题需要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对此,一些管理者心中可能比较倾向用“标新立异”的方式进行“创新”。要知道标新立异本意是指独树一帜、另起炉灶、别出心裁,但如果出发点是为“创新”而进行形式“创新”,忽视实际需要和实际成效,往往会陷入“自拉自唱”的境地。工作中必须避免主管部门“一厢情愿”的现象。提高项目成功机率(减少失败概率)最有效的办法是“走群众路线”,切实从群众迫切需求出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使主观设想与客观现实相结合,让社区居民群众满意、让用户满意这是最重要的。

重视与总体规划相一致,避免智慧社区建设出现短期效应。要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智慧社区建设必须在智慧城市的大战略引领下进行,这样才能避免因“方向性错误”而造成的“短期效应”。目前,有一些街镇急于求成,在没有全面理解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情况下,匆匆忙忙进行“抢先”,这可能会在短期内解决一些社区需求,但长远未必符合全局趋势,对这种风险应该有所防范。同时,应高度重视分步实施、逐步完善,避免追求大而全、一步到位的“跨越做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及自身特点,任何思路的形成都应最大限度地建立在洞悉这一内在规律和自身特点之上,不能用主观热情代替客观规律。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自身优势和劣势,做到“四个分清”,即分清前后逻辑,分清远近目标,分清急缓任务,分清前后计划。要善于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工作更加紧密。

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主要做法

(一)取消落户门槛,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

1、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不断丰富居住证服务内涵

2011年7月,晋江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2014年8月,进一步修订居住证管理制度,规定流动人口只要年满16周岁、拟在晋江居住1个月以上,可以就地在“市、镇、村、企”四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申领居住证。居住证持有享有的市民化待遇由2011年的22项,增加到2012年的28项,并进一步增加到2014年的30项。到目前,累计申领居住证260多万张,有效期内超过150万张。

2、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多方面方便外来人口落户

晋江市2012年出台、2014年修订《流动人口落户管理实施意见》,实行“无房也可落户”、“先落户后管理”政策。2015年晋江再次对落户政策进行调整:对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将户口迁入居住地;对于居住在出租私房的流动人口,可在房东同意的情况下将户口迁入租住房屋;房东不同意的,可迁入社区公共地址。目前,晋江在19个镇(街道)、392个村(社区)和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集体户,用以解决流动人口符合落户条件又没地方落户的问题,让流动人口“落户无门槛,转入无障碍”。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增设流动人口落户专用窗口。来自吉林的卢某,虽未买房,但从申报材料到正式落户晋江,只花了不到5天的时间。2012年到2016年7月,全市已办理市外流动人口落户26195人。

(二)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外来人口“住得下”

1、保障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平等就学

“不让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确保外来人口享有“同等免费权、同等就学权”。2015年,晋江外地学生20.93万人,全市学生数的占59.6%;其中,93.2%的外地学生就读公办学校。探索开展了异地高考,在全国率先开办“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籍学生”高中班和初中班,异地高考人数从2013年的211人,增加到2016年的2195人。2015年,全市投入生均公用经费2.43亿元,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均公用经费1.46亿元,约占59.92%。

2、加强外来人口社会保障

外来人口在晋江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占到72.8%、62%、72.8%、65%和72.8%。持续推动跨省新晋江人新农合异地结报服务和跨地市县级新农合异地双向即时结报服务,目前新晋江人异地结报点已有重庆市垫江县、丰都县,福建漳浦县、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江西省石城县等5地。允许持有居住证且未参加社会医疗保障的外来人员及其16周岁以下子女自愿参加晋江市新农合,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3、加强外来人口住房保障

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企业员工宿舍、安置房、人才房和积分优待住房等7方面构筑多元化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让流动人口“有房住”。目前已累计向流动人口提供保障性住房3836套、占全市配售配租总数的59.8%。

(三)促进融入融合,确保外来人口“过得好”

实施一系列措施,促进外来人口在工作、生活、情感、政治等全面融入晋江市,确保外来人口留得住、过得好。

1、促进工作上融入

外来人口同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每年举办近百场各类招聘会,帮助4万名以上外来人口找到工作。维护外来人口合法权益,投入2720万元,率先建立企业欠薪保障调剂金,通过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等,维护流动人口合法工作权益,让流动人口“安心工作”。

2、促进生活上融入

成立市级流动人口服务专门机构,形成市、镇、村、企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网络;在新型社区、安置社区中推行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物业管理模式,将矛盾化解于基层;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已覆盖全市98.5%的村居。

3、促进情感上融入

对外来人口“高看一眼,厚爱一分”。2014年8月,出台《流动人口积分优待管理办法》,每年推出1000个公办学校起始学位、1000个安置房购房(或自行购房补助)资格优待,2014―2015年度,全市参加市民化积分排名管理的人数8128人;2015―2016年度,44261人。排名靠前的人员,可优先享受高水平学校学位和购买安置房。安置房价格比市场价平均低2000元左右,购买商品房可享受5万元补助。

此外,全市有341名外来流动人口担任市、镇两级的“两代表一委员”,占全市量的31.7%。居住证包含的30项市民待遇中,包括“参加我市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有与晋江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二、主要成效

(一)落户数量明显增加,落户带动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2012年9―12月,晋江外来人口落户1321人;2013―2015年,分别落户5402、6451、7571人;2016年1―7月,已落户7451,预计到年底前完成超过9000人。落户外来人口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来自湖南永州双牌县农村的邓某,39岁,大专文化,2001年到晋江,是一个有10多人的小企业的企业主,今年一家四口将户口正式转入晋江,在他的带动下,五六个亲戚(都是1980―1985年出生)计划或正在办理户口迁入。

(二)增强了外来人口归属感,稳定了劳动队伍

多年来晋江龙头企业的工人返工率都在95%以上。例如,来自福建建瓯的叶某自2002年起在晋江开了小吃店,2009年女儿凭居住证上了当地的公立小学,2015年将户口从福建小城镇迁到晋江,她表示“晋江环境很好,不排外,在这里有归属感”。很多自小在晋江上学的孩子已经都把自己当作晋江人,湖南永州双牌县的邓某提到,大孩子10岁,在晋江出生,自己虽然还对湖南老家有眷恋,但孩子已经把自己当作晋江人。

(三)优化了人口结构

外来人口落户优化了晋江人口年龄结构,晋江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6.21%,65岁以上占4.17%,老龄人口比重不到全国的一半。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12%,与全国相当。从落户人口的年龄结构看,2016年以来落户人口的5451人中,40岁以下的占91.9%,其中16―40岁的人口占56.7%,60岁以上的85人。

三、启示

(一)即使放开落户限制,流动人口落户也并未井喷

一是居住证附带的公共服务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外来人口的需求。二是外来人口会综合权衡自己在本地扎根的能力,他们通常以自己能够拥有住房、拥有相对较为稳定的工作为标准,落户的26915人,属于购房和投靠落户的占88.2%,凭居住证落户的有196人。调研访谈到的四位落户人员,到晋江都已超过10年。三是农村相关权益仍是外来人口的重要“牵挂”,已经迁户的外来人口中,基本可分两类,一类从其他城镇迁入,不涉及农村相关权益;或者从较为偏远的农村迁入,农村相关资产由父母或兄弟代为持有。

(二)对外来人口多的地区,要妥善处理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关系,特别是本地农村资产问题

晋江实行流动人口落户“先接收、后管理”办法,不需要经村(社区)同意,即可办理落户,针对村(社区)怕增加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管理难度,担心集体资产分红、集体承包地等福利被新落户的人员分摊等问题,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资产确权颁证登记,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明确和固化r村集体资产。

(三)让外来人口同等享有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长期投入

2011年,晋江小学平均班额达到51人,其中超大班额占31%,特大班额占6.4%;之后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平均47人,超大班额11.8%,特大班额0.2%。晋江经过多年来持续增加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大班额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农村权益的规定

外来人口牵挂的农村权益问题,不是仅靠流入地政府的规定能解决,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予以明确。要加强农村“三权”保护,完善农业转移人口退出机制,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和拓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项试点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探索建立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尽快搭建农业转移人口建设用地(宅基地及房屋)、农村集体产权流转、退出的统一平台,让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土地资产和农村权益能够自由交易,并转化为进城资本。

(二)加快社保制度改革步伐,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无忧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社保征缴工作,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缴纳社保的监管,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社保参保率。鼓励各级积极探索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社保体系衔接置换,允许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将城乡居民社保置换为城镇社保。加大跨地区社保转移接续力度,尽快推动省级社保统筹,在省域范围内实现社保转移接续,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