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署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即OA系统)为平台,积极部署和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基本完成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的转型,部分先进地区还实现了项目全覆盖,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一般涵义

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对审计质量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

(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犹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样。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利益,更事关审计部门的切身利益。控制审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审计机关的一项核心工作。

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新内涵

(一)信息化条件为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技术基础。

1.风险管理理论。所谓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论即风险管理理论。

2.风险控制理论改变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目前风险控制理论已在各个经济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根据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事实上是对各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二)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

1.存在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

2.存在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

3.存在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

4.存在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等。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五环节”审计风险的控制

(一)加强审计立项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项目立项时,要以审计对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等情况作深入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以防止到现场实施审计阶段,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不兼容,数据采集第一关就无法实现,致使后续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无法发挥。

(二)加强审前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审计软件中预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工作。首先要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审前调查;其次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迅速发现审计重点,并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策略和步骤;第三要运用审计软件科学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加强审计现场实施环节的风险控制

1.数据采集环节。审计人员应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自主地获取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等方面的完整数据。为排除被审计单位有意识隐瞒、修改部分数据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检查数据是否发生遗漏、是否为审计时间范围的电子数据、是否是“结账”后的数据、并从核对总金额、借贷是否平衡、凭证是否断、重号、钩稽关系等方面检查其是否与相配套的纸质账册和报表一致。

2.数据预处理环节。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表示代码化等诸多影响,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这个环节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数据不失真。

3.数据分析环节。在审计数据的分析阶段,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情况,找准薄弱环节,选择审计重点,深化实施审计方案,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

四、加强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控制

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和水平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

可以利用AO系统的报告模板功能,做好以下四方面质量控制:一是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防止问题定性表面化;二是审计报告立意要高,防止内容庸俗化;三是审计结论要客观准确,防止言而无据;四是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防止纯理论化。

五、加强审计后续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记录载体的转变,对审计证据、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实行电子数据(含电子审计证据)保存使用责任制度。二是加快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商场现代化》,2008

[2]张晓琼.信息化时代审前调查的标准化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62-02

1项目风险控制的定义

项目风险控制就是,作为项目经理,有必要有能力全面掌握从项目筹建到项目结束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数,施行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总结的三部原则,使项目按照预期目标发展。

2项目风险的分类

即质量风险、进度风险、资金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四方面。

3项目风险的认识

3.1质量风险

3.1.1人员组成因素

工程质量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工程一出质量问题,一般人毫不犹豫就会想到监理怎么管的?为什么没有检查到?很多人认为只要现场的质检员、监理或甲方代表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就能管出优质工程。但在实际中,监理再苦再累,看到管到的也是局部,判定某分项工程是否合格是通过国家规范引用的概率论原理抽查,以一定比例以点带面做出判断。如:国标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1.5规定:钢筋焊接接头外观检查时,每一检验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焊接接头。检查结果,当外观质量各小项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抽检数的10%,则该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

行内有句俗话:工程质量掌握在工人手里。施工队伍的选择对工程质量起到根本的作用。如果再细化,我们作为业主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落实施工单位作业人员队伍,不能只看单位资质或几个管理人员就判断优劣。但这点作为业主是很难控制的,因为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业主无法知道技术工人队伍组建情况,只有通过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掌握。

优秀的现场监理人员也是必须的。业主在与监理公司鉴定合同时,应该仔细查阅监理人员的资料,避免滥竽充数,保证监理队伍的人员质量。业主对现场监理人员有更换的权力。

3.1.2设计方案因素

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功能使用要求、限额设计,而且要因地制宜,材料常规,施工组织方便。如果施工工艺复杂或难掌握,定会造成较的质量误差。例如:云天化高中部还建工程中,原设计图有10m高,80mm厚的现浇遮阳板与结构层楼板连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很难保证,容易发生漏振、不密实的质量问题。经与设计商定后改为预制安装,施工方便,操作简单,质量好控制。作为业主,图纸审核不仅仅是审费用、审遗漏,还要检查图纸的可施工性。

前者是指施工质量,当面对设计质量、设计风格时,我们则是无能为力,由于各种关系,项目管理者往往没有权限修改。如:建筑外观格调与周围环境不搭配、建筑风格与使用功能不协调、外墙涂料抗污不能满足本地要求等等都属于设计质量问题。

3.1.3其他因素

上述两点的质量风险,我们公司控制力度也较差,需要更好的体制完善。相对的,与施工直接相关的,如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机具等的正确选择,各种检验检查制度都比较完善,实施都很方便。这类因数对工程质量起到直接作用,也被各层领导关注,所以运做较好。

3.2进度风险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宏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产生的根源看,来源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协作单位、自然条件等等。常见风险因素如下:

1)业主风险因素。即业主使用要求改变而进行设计变更;提供的施工场地条件不能满足工程正常需要;不能及时向施工单位或供应商付款等。公司的基础建设项目中也常遇到这类问题,建设过程中或工程建设完工后业主才发现某项使用功能没有考虑到,提出增加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又要重新组织材料、人员进场,往往使得工程迟迟不能完工。施工单位最怕就是施工过程中增加内容,那样会打乱他们的工程计划和施工节奏,造成其他部位窝工,甚至影响到工程结算,增加施工企业内部资金压力;

2)勘察设计风险因素。即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设计内容不完善,有缺陷或错误;施工图纸供应不及时、不配套,或出现重大差错等;

3)施工技术风险因素。即施工工艺错误;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不可靠技术的应用等;

4)自然环境风险因素。即复杂的工程地质;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地下埋葬文物的保护处理;洪水、地震、台风等不可抵抗力等。例如正在施工的某工程,由于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前期也没做地质勘察,对岩石层、粘土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不明。施工单位进场后,土方开挖施工时,才发现岩石层很浅,几乎都需要爆破施工。使得无法实现原计划工期,而且工程费用巨增。这是典型对自然环境风险因素考虑不周;

5)社会环境风险因素。即外单位临近工程干扰;节假日交通、市容整顿的限制;临时停水、停电、断路;甚至法律及制度变化,骚乱、罢工、企业倒闭等。例如云天化高中部还建三期室外运动场工程,不仅受到雨季影响,而且因为水富县30周年县庆文艺演出选择在运动场布置,为大力支持水富县政府布置会场,拆除了大量施工临时设施,等县庆结束后再恢复施工。又如麻子沟灰渣场改造工程,县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解决农民征地赔偿问题,当地农民多次集体示威,阻挡施工单位车辆进入现场,希望政府出面解决土地问题。业主在工程建设筹备初期就要对社会风险因素做出分析,特别是对政治性工程,要了解改工程启动原因,分析利弊方可能会带来什么困难,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另外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把施工单位的当地协调能力作为重要考察点;

6)组织管理风险因素。即各种申请审批手续的延误;合同签定遗漏条款;计划安排不周密,组织协调不力,导致停工待料、相关作业脱节;领导指挥失当,使参加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各专业、各施工过程之间交接、配合上发生矛盾等;

7)材料、设备风险因素。即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供应环节的差错,品种、规格、质量、数目、时间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施工设备不配套,选型不当,安装失误等。公司正在筹建的煤化工项目,在材料、设备选型方面做的很详细,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无论是作为业主还是施工单位,项目进度风险控制,必须进行WBS分解,认真分析,每项风险都必须做相应的预案,当风险来临时才能从容应对。进度风险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投入后各方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验证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体现出企业发展势头。

3.3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控制不是简单的业主付款不及时,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压力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业主,对资金风险控制应该站在项目建设全局且最高的角度控制。即从项目资金筹备——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竣工结算——施工企业内分包结算——包工头与农民工结算的全工程跟踪。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严禁施工单位把工程款用在与本工程无关的地方,建立相应的手段进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钱要到农民工手里要经过很长分层结算过程,如果某个中间环节延误,农民工拿不到钱会给建设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业主应该把各环节的工作时间加以详细的期限和保证措施写入合同中。例如,**工程,项目竣工后几个月了,由于中间环节延误,农民工迟迟拿不到钱而引起公愤,在公司大修期间准备静坐公司大门,好在工程部、保卫部的及时调节没有发生。无论责任在哪一方,都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资金风险还有汇率浮动、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个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处理,合同里应有处理预案。

3.4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重与泰山。现在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安全一票否决制,工程质量再好,出了安全事故一样被否定成绩。作为业主,控制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一定要细话抓落实,不能一味只在会议上强调,具体应该抓如下几个方面:

1)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具体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检查现场安全员资格证书,大项目要求施工单位编写针对该工程的安全生产计划书。有的施工单位上报安全管理人员名单与实际不相符,安全员无资格证书等;

2)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根据公司化工性质,要对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化工常识培训,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交底等;

3)施工机具安全。包括施工用水、用电、作业工具的使用安全。防触电、防设备伤人;

4)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劳保用品的正确佩带,用品质量是否可靠等;

5)施工方案编制的安全性。从安全角度审核施工方案可实施性,不能因为工期进度、费用等理由拿安全去冒险;

6)现场安全围护。这个是要求有经验的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临边做可靠围护,防高空坠落、防硬物碰伤、防垮塌;

7)安全应急预案。有必要预防,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能马上启动简洁有效的方案来处理问题。

4结论

根据以上总结,我认为,目前公司在项目建设风险控制中,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各级领导也很重视,各种培训、教育制度比较完善;但在质量风险控制的人员因素和资金风险控制中的建设款流向监督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需要各级领导和项目管理者共同完善。

总之,风险控制重点是事前控制,编制预防措施,再按计划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逐一抓落实。

参考文献

[1]苏伟伦主编.项目策划与运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Five steps to Risk Assessment, UK, 1999.

[5][美]Harold Kerzner 著.应用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美]罗伯特.威索基等著:《有效的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PMI Standard Committe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I,2004.

[8]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美]斯坦利.波特尼著.如何做好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工程建设大发展是这一新阶段的典型特点。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建设、以房地产开发为代表的城市化进程、以三峡为代表的世纪工程等都是工程建设的代表作。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的建筑工程风险控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仍不健全。

1.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1.1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建筑工程涉及内容极为复杂,包括工程环境评估、工程设计、实际施工建设、建成验收、后期评价等不同组成部分。风险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风险指影响工程项目正常完成的不确定性。建筑工程风险控制就是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对各种潜在的工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防范,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设计要求如期完成的过程。

1.2风险特点与控制过程

与其他项目相比,建筑工程项目有很多独有的特点,这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具有独特性。综合起来,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具有风险量巨大、风险损失严重、风险防范多元性等特点。建筑工程风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其发生的形态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风险,按照获利与否可分为投机风险和绝对风险,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

建筑工程风险控制过程较为复杂,总体来说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后评价等5个阶段和步骤。这五个阶段和步骤幸福想成,缺一不可。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风险控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2.建筑工程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尽管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事故频频出现,但建筑企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大部分建筑工程并没有成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没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这与风险控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有关系,更与建筑企业没有科学的风险控制意识有关。部分企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控制内容,但大多是零碎的、局部的、短时的,风险控制效果不佳。

薄弱的风险控制意识是建筑企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建筑企业就难以组织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工作,风险控制工作的缺乏导致施工事故频发。

2.2风险控制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任何性质的管理。控制工作都需要一个的健全的组织和一个完善的制度。在这个组织和制度下,相关的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进而进行积极有效的防范。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对潜在风险的识别、预警与防范能力较差,降低了其对各种项目风险的管理能力,增加了项目运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3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风险控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风险控制经验不足的缺点较为突出。建筑工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具有预测性,这些特点都对风险控制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工程风险控制缺少专业人才和设备,风险管理、控制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的风险控制还处于直觉控制阶段,这种手段应对风险量日益增加的建筑工程的效果可想而知。伴随着工程项目的发展,风险管理人员越来越意识到专业人才和设备、风险控制经验对于建筑工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2.险数据库建设滞后

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涵盖了风险控制预测的所有问题。问题是没有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以建立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包括风险的表现形式、处置措施等。通过这个数据库,建筑工程风险控制人员可以迅速地确定一个项目工程存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3.如何更好地进行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3.1增强建筑企业风险控制意识

一个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长远意识。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投入经费、复杂程度等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程度和建筑工程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大。到那时,风险控制好、工程质量高的建筑企业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一个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这种危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只有从现在开始,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意识,加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才能在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因为风险控制的实现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除企业的管理者之外,所有企业的员工亦应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建筑工程的所有参与者一起建立起风险控制意识,建筑工程才能实现真正的风险控制。

3.2健全风险控制组织,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只有风险控制意识是不行的,建筑企业还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组织和制度。控制组织建设应该具有系统性,既有总部机构,又有各部门分支机构。只有这样,风险控制的各部门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使建筑工程的各部门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同时使企业的风险控制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风险控制制度方面,应避免泛泛而谈,而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这方面,应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以使制定的具体制度极不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又可实现最大程度的风险控制。

3.3注重提高专业素质

只有所有风险控制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才能上升。专业素质既包括专业职能素质,也包括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同样工程建设下的更小消耗,道德素养的提高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腐败等现象,这同样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控制水平。

3.4建立针对性的风险数据库

每一个建筑企业的业务方向有所差别,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企业应注重建立自己的风险数据库,而不是只进行风险控制而不做风险管理后评价。专业的风险数据库可以使企业的风险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建筑企业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风险控制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专业素质不高,风险数据库建设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健全风险控制组织,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注重提高专业素质,建立针对性的风险数据库等措施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滕剑敏.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在烟台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耿小清.论入世后我国建筑工程保险的发展和完善[D].上海财经大学,2005.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自留

中图分类号: U415.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项目风险管理,然而项目的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或者几个孤立的环节能够控制的,需要全过程的控制;从多数建筑集团的管控方式看,集团本部并不操作项目,如中建、上海建工集团等,总部对下属企业多采用战略型管控,即使在工程局层面,操作的也是数量极少的大型项目,要从集团整体的角度、组织各个层次定位、人员的道德和能力等诸多方面来控制项目的风险,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那么从集团的角度,到底应该如何控制项目的风险?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协会(PMI)一直推广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好的习惯做法都可以看作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如今,风险管理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建筑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使决策更加科学,保证项目实施阶段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

第一,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决策质量。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是,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的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第二,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决策,当项目实施时若风险来临则能够准确应对,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风险管理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是否科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的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为了全面充分认识项目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并从其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可分为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

1.项目外风险是指有工程项目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

(1)自然风险:

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客观存在的不利自然条件引起的风险,通常由恶劣的气象条件、恶劣的现场条件、不利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引起。

(2)政治风险:

是指政治方面的各种事件和原因引起的风险,通常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发生变化、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等。

(3)经济风险:

是指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主要由宏观经济形式不利、投资环境差、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引起。

2.项目内风险是指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技术因素可分为:

(1)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工程方案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落后、施工技术和方案不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失败等。此外,还包括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未达到要求等。

(2)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缺乏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目标不适当、项目规划不恰当等;进度计划方面,进度调整规则不适当、材料设备供应不畅通、设计图纸供应滞后等;成本控制方面,工期延误、不适当的工程变更、预算偏低、不恰当的采购策略等。

三、建筑工程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小损失。采取这些措施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费用,但与承担风险比较,这些费用要远远少于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当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本急剧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盲目赶进度、降成本,没有注意规避风险。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在施工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事态扩大和情况恶化,并就产生损失的大小和原因进分析、确认,属于业主的责任要提出索赔,例如业主延期付款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均可提出索赔。

施工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主要有:

1.风险回避

通过回避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

这是风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具有以下特点:

(1)回避也许是不可能的。风险定义越广,回避就越不可能。

(2)回避失去了从中获益的可能性。

(3)回避是一种风险,有可能产生新的风险。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因此,风险管理者为了实施风险回避对策,在确定产生风险的所有活动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规章制度。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方法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风险。同样,损失控制是以处理风险本身为对象而不是设立某种基金来对付。根据不同的目的,损失控制可分为:

(1)损失预防手段,如安全计划等;

(2)损失减少手段,包括损失最小化方案(如灾难计划等)、损失挽救方案(如应急计划等)。

损失预防手段是减少或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损失减少手段是试图降低损失的潜在严重性。损失方案可以将损失预防手段和损失减少手段组合起来应用。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在众多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发生的严重性,就是对这五个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而且以人为因素最为重要。因此,损失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施工计划、相关的工程技术规格和工程现场内外的布置,以及项目的特点等,以识别潜在的损失发生点,并提出预防或减少损失的措施,从而制订一系列指导性计划,来指导人们如何避免损失的发生、损失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程度并及时恢复施工。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应急计划是风险控制计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安全计划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预防损的发生;灾难计划则为人们提供处理各种紧急事故的程序;而应急计划的目的是在事故发生后,以最小的计划使施工恢复正常。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例如,对一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的施工任务,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在施工中的不可预见费用及事件,则可以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确由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保险,通过缴纳保险费,将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即其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形式。

(1)合同转移。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明确自己和发包方之间的风险承担责任。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这一条,是否隐含着风险。通过对施工合同的全面把握来减少自己承担的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2)工程保险。通过保险,投保人将自己本应承担的归咎责任和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与其他风险处理手段相比,工程保险更优越,在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种方法相对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这种手段有时是无意识的,即当初并不曾预测的,不曾有意识地采取种种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但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即承包商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若干风险主动留给自己。在施工中,对于那些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规避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面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处理风险的准备。

决定风险自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自留费用低于保险公司所收取的费用;

(2)企业的期望损失低于保险人的估计;

(3)企业有较多的风险单位,且企业有能力准确地预测其损失;

(4)企业的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较小;

(5)短期内企业有承受最大潜在损失或最大期望损失的经济能力;

(6)风险管理目标可以承受年度损失的重大差异;

(7)费用和损失支付分布于很长的时间里,因而导致很大的机会成本;

(8)投资机会很好。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风险管理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建筑工程由于自身投资多,工期长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自身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是一个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工程项目,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时完成,而且也是增大企业效益,适应当前建筑市场要求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项目质量风险控制的内容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结合我国的风险投资实践,对于风险投资项目运作中的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是风险控制。进行科学的管理风险控制,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险投资项目管理风险控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风险投资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显示出其对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作用。风险投资是专指萌芽状态中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这种投资的高风险性和高回报率要大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风险投资的资金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中,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大多数是由技术创新而产生的高科技项目,过去同行业的历史资料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风险以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殊性。风险企业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投资失败的风险统称为风险投资的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组织风险、决策风险、过程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风险控制,对于有效运用风险投资这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风险投资项目实现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团队建设———组织风险控制的核心工作

风险投资项目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项目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如果不及时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就会造成项目规模高速膨胀与组织结构落后的矛盾,成为风险的根源。

风险投资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新型事物,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组织的管理。与传统项目相比,风险投资项目不但要求项目组织内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对项目的风险性有较高的认识,并且这种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协调运用。而只有高性能项目团队才能实现这种充分协调,所以在项目组织风险控制中,团队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团队在现有传统组织结构中的引进,改变了组织过程实施的方式。即组织过程变成了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不是职能部门,项目经理变成了“过程所有者”。为了从事项目的人员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团队应围绕着用于获得过程流的焦点进行建设。如果项目人员和工作要求不相匹配,有冲突,士气低,将会影响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更会使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受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作为项目经理,如果能营造一个让参与者发挥自己才干的适当环境,会使项目成员的忠诚度高度提升,增强项目团队性能的发挥。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项目团队,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推动力和障碍。

推动力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正面因素,可以加强团队的有效性,它们和团队性能是正相关的。障碍是同项目环境相联系的负面因素,它们被认为妨碍了团队性能,在统计上同性能是负相关的。在置信度为95%或更高时,这些团队特性和团队性能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通过推动力的把握和障碍的排除来创建高性能的项目团队,是组织风险控制的关键内容,是项目成功非常必要的条件。

二、项目评价———决策风险控制的首要工作

我国许多风险投资出现严重亏损,很大程度上在于投资项目本身先天不足,是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决策风险是指风险项目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由于风险项目具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快的特点,使得对于项目的决策尤为重要,决策一旦失误将会直接导致项目的失败。

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价值评估是投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如果在进行价值评估过程中,仅靠风险投资家、市场的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会使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为风险投资项目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远远大于传统的投资项目,所以如何从模拟风险的角度以及能够反映这种风险的价值范围方面预测价值,是进行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的关键。全面的价值评估工作主要取决于对企业及其所在行业普遍的经济环境的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评估方法,拥有较多的财务、统计数据,采用科学的态度去认真分析和预测,才能得到真实可靠的结论。因为风险投资项目历史财务数据相对较少,或者没有可比项目数据,评估时应采用类似项目和自身的历史数据相互替代的方法来进行。在取用同类项目数据时,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以及信息的丰富程度、稳定程度。选取了合适的财务数据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预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及选定项目的必要收益率或资本成本(折现率)。为了计算由该项目引起的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需要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将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调整到统一时点进行比较。估测项目预期现金流量具体工作包括: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计算扣除调整项目后的营业净利润与投资成本,将企业经过审计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别细化分析;了解企业的战略地位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制定绩效前景;预测个别详列科目;检验总体预测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合企业经营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分析预测得出和风险相适应的企业预计现金流量表,以此为基础计算出的项目的净现值。估测并调整项目必要收益率工作包括:权益资本成本估算;债务资本成本估算;确定目标市场价值权数;估计不同的企业的报酬率随整个市场平均报酬率变动的情况;估计根据机会成本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将与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报酬加入到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当中,形成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从而合理选定折现率。

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选定的投资方案,还要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运用杠杆原理,协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由于营业风险是一个项目资本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且由于技术、效率及其生产上的因素,企业通常无法控制项目的营业杠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总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杠杆程度有限的组合,来控制企业的总风险。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施过程风险控制

项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风险项目往往起源于一种想法,并采取一种概念化的形式,要求有足够的物质要素,使组织中关键的决策制定者选择该项目。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以一种连续的生命周期的模式,强调了进行风险项目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投资项目由于其预期的市场容量往往事先不能确定,致使对项目的过程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产生风险,这种风险贯穿了风险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于风险投资项目的特点,项目各阶段不应仅满足应完成的任务,必须随着项目运作过程环境的变化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以及项目参数的调整。根据这种变化表现的强烈程度,要求项目经理通过改变分派到整个项目和各项工作的混合资源,来相应地做出动态反映。这项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新领域。任何企业的运营都需要信息,源于项目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决策必须基于及时的和适当的信息。信息流在质量和速度上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有了这些,才能有效地和高效地使用资源,满足项目的要求。风险的产生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全,因此为了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就要优化整个信息流程。项目风险信息整理伴随着风险及管理信息的产生、收集、处理及发送过程展开。这种信息既包括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管理支持信息,还包括项目自身风险与风险管理政策的信息以及企业外部可以给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支持等信息,是一种全方位立体性的信息网络。借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组织者可以准确地发现并协调风险管理活动、根据风险控制效用报告组织未来计划等活动。对于每一阶段的工作,信息使用者可在在界面上得出该项工作的风险等级,明确这一风险正面与反面的后果,还可以发现其他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最佳的风险管理实践及风险评价工具。例如在项目计划阶段,输入该项目信息内容,查询系统会提供一个逻辑的树状结构,一方面指出项目中必须的工作要素,另一方面提供该项目可以借鉴的网络信息以及计划实施的模拟流程等。根据风险表现的强烈程度,项目经理通过改变分派到整个项目和各项工作的混合资源,来相应地做出动态反映。根据新的资源的配比情况,项目成本、时间和性能参数也要随之调整,即以已完成方面的新数据重新安排未完成阶段的工作。通过对项目过程风险动态、适时地控制,可以保证项目阶段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风险起始于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结束于项目退出以后,贯穿了风险投资项目的整个运作过程。根据情况的变化,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管理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把握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避免和减少风险,保证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戴维。I.克利兰著,杨爱华等译。项目管理战略设计与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杨乃定。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中国软科学,2002(6)

3.王景涛编著。新编风险投资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