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第1篇

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原有的文化精髓,更要适当地添加一些时代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引领时代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动画是在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但这并不能阻碍两者的融合发展,为在现代动画产业中找到立足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就需要审时度势的了解现代文化的发展特色,在不改变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与现代动画融合在一起。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动画高度融合的代表作包括《阿凡提的故事》《三国演义》《大闹天宫》等,这些现代动画利用先进的动画表现手法,将传统艺术中的剪纸、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融合进去,不仅使广大的青少年群体在动画欣赏中感受到了智慧思想,而且还提高了其对世界的感知、认知能力。

2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动画的影响作用

2.1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动画剧情的影响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以表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意识形态为主,现代动画则以表现文化内涵和文化细节为主。动画制作的成功与否与动画剧情有直接的关系,富有激情、具备观赏性、存在一定悬念的动画作品才能吸引观众眼球,如果动画剧情设计得不合理,再好的动画题材也会失去吸引力,其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那么,现代动画该如何设计动画剧情呢?我们可以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中寻找答案,利用传统文化题材和展现手法来控制情节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题材,如“隋唐英雄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文化题材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广为人们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动画思想的表达难度。例如,《西游记》这部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为了展现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在大战四大天王的剧情设计中,设计者对原有故事剧情节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不仅将孙悟空的机智展现到了极致,而且还增强了动画情节的可续性,使动画本身的艺术价值获得显著提升。动画作品一旦融入了传统艺术素材,在动画表达效果上与之前的单纯虚构动画相比要好很多。可见,传统民间艺术素材对现代动画剧情的启迪,不仅寓教于乐,而且还拓展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提升了动画本身的文化魅力。此外,现代动画也可以将民间艺术中的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戏曲等融入动画制作中,这样可以使动画剧情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2.2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动画人物造型风格的影响

传统民间艺术歌颂的主体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创作目的一般是为了满足创作者自身的精神需求或者补充家庭收入,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讲,民间艺术的创作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戏曲等。民间艺术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具体指民间造型艺术,也就是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中所展现的各种造型艺术。动画中的人物造型风格指剧情中的人物塑造手法、人物个性等,人物造型风格直接影响着剧情的吸引力和人物吸引力。动画作为一种特有的现代艺术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艺术性和商业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动画也形成了多种各不相同的风格阵营,不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经济领域,现代动画和其塑造的各具风格的人物造型,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间艺术可以借助自身的艺术特色对动画人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而且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还会影响动画人物使其产生不同的风格,如北方和南方相比,北方文化影响下的动画人物会更具豪爽、大气之感,而南方文化影响下的动画则更加注重人物思想的细腻表达。

3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动画的和谐发展

3.1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动画产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心理需求分析

当前的动画受众群体对动画作品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预期,主要体现在动画产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之处是否能够被受众群体所接受。传统民间艺术的引入提高了动画受众群体的两大发展要求:一是传统民间艺术知识性的要求。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存在多种艺术形式,而且有些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需要动画创作者具备足够高的探索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动画创作中去,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动画的结合,在扩大接受群体基数的同时,也需要向人们灌输文化知识,使人们更加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二是智慧性的体现,对传统民间艺术认识的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包含的智慧性知识和理念,进而对青少年这一主要动画受众群体产生积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传统艺术与现代动画结合的可能性。

3.2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现代动画的和谐发展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动画的结合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和谐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指传统民间艺术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文化精髓,并利用自身的艺术特色深刻影响动画制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剧情、人物造型风格等,进而在动画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和谐发展需要两者之间的结合不能忽略自身文化主体,要在融合发展中充实各自的发展空间和艺术空间,进而形成一个互促互利的友好发展格局。

4结束语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著作权;保护

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的文化形式,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间艺术的概念,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解释,民间艺术大致可以概括为“由具有传统遗产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的一个群落或者某些个人创制并维系,反映该群落之传统艺术取向的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它来源于民众并流传于民众之中,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民间艺术也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点。民间艺术的形式包含了各种艺术门类,如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杂技与绝技、民间手艺等等。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民间艺术不仅能给人们打来愉悦的艺术享受,更能转化成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促进其艺术形式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行法律对民间艺术的保护还很薄弱,制定相关立法保护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民间艺术往往没有固定的作者和固定的物质载体,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一直是立法的难题之一。最早涉及对民间艺术进行法律保护的法律文件是《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修订的《伯尔尼公约》中规定:民间文艺可视为“作者身份不明”的一类作品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该规定表明:对作者的身份不明但有充分理由推定该作者为本同盟某一成员国国民的未出版作品,由该国法律指定主管当局代表该作者并有权维护和行使作者在本同盟各成员国内的权利。但是该条款把保护的对象局限于已经形成作品的民间艺术而对民间艺术的特有文化和民间艺术形式没有提供全面的保护。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概括并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民间艺术被纳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该公约的生效为民间艺术在全球的法律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民间艺术的保护问题做出详细规定。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经国务院授权,版权局和文化部多次启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草案)》的制定,但是一直没有出台。鉴于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严峻形势,各地方人大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2000年,《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作为我国第一个保护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法规出台,该条例主要是通过行政的手段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行保护,没有具体规定使用者、所有者的权利、义务。此后,《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颁布。这说明我国对民间文化的保护逐渐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民间艺术法律保护的体系

(一)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主体。

保护民间艺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民间艺术的归属问题,只有明确了权利主体,才能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对象之上。笔者认为,若民间艺术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作者是确定的个人或者组织,那么该个人和组织自然能够成为民间艺术的权利人;如果民间艺术作品无法找到确定的作者,则应成立专门的民间艺术保护组织或协会担任民间艺术的权利人。由民间艺术产生的收益可以作为该组织或协会活动的经费以及民间艺术发展的支出;如果民间艺术尚未形成作品,而只是以某种艺术形式、文化形式的方式存在,笔者认为可以由国家作为权利的主体。在此情况下,保护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可以由政府担任或者由政府委托给其他组织代为行使。

(二)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客体。

民间艺术纷繁复杂,因此确定其客体的范围难度很大。明确民间艺术的权利客体即界定民间艺术的范围,笔者认为,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客体是主要包括民间艺术作品和民间艺术形式。民间艺术的形成是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而造就的,因此,民间艺术是具有地区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具体而言,民间艺术的范围大体包括:

1.语言形式。例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神话等。

2.表演形式。例如民歌、民间舞蹈、节庆活动等。

3.传统手工艺。例如笔画、彩画、雕刻、雕塑、陶器、编织、刺绣、服装式样、建筑艺术形式等。

(三)民间艺术保护的权利内容。

权利内容应当包括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两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权利包括署名权、维护民间艺术原生面貌权、继承权与再创作权等;经济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专有使用权、许可使用权等。

(四)民间艺术保护的期限。

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财产权是有期限限制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但是民间艺术通常具有群体创作的特性,因而难以确定具体的保护期限。另外,民间艺术是随着人们的生活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保护期限的起始点和结束点也无法衡量。再次,民间艺术往往是在民众中间通过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形成和传承的,确定的时间范围与民族艺术的形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对民族艺术应当实行永久保护。

参考文献:

[1]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张力伟.浅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7)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第4篇

    一、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主要特色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以及奇特瑰丽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广西地处岭南西部,自古为“百越之地”,属西瓯骆越故地。越文化、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壮族骆越文化均在此交汇,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包括:

    1.地域民族性突出广西是多民族的省份,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广西不同民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例如民居建筑,有汉族庭院式的民居、园林式的山庄、南洋风格的骑楼,有客家围屋,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等等。再如服饰,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又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另外,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公里的左江沿岸,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其中着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广西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白裤瑶的打铜鼓和砍牛送葬、壮族的青蛙节打铜鼓和祭蛙求雨仪式等都体现了广西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2.具备地区国际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在文化上,广西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较长期的民间交往历史,民间习惯、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3.多种民族亚文化并存,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极具兼容性从地域特点来看,以柳州为界,桂北饮食以咸辣为主,其重要民间艺术戏曲——桂剧、彩调剧,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历史血缘关系,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点;桂南以粤文化为主要特征,融合了疍家文化、越文化的元素,民间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和宁明等地的天琴表演同时带有壮族文化的特色,粤剧、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同时并存;桂西以古老壮族的密洛陀文化为主流,是黑衣壮、蓝衣壮等古老壮族聚居区,“蚂拐舞”、红水河沿线的铜鼓文化、壮锦、旧州的绣球等都体现出骆越文化的特点;桂东地区以客家文化和粤文化为主线,舞狮、“舞炮龙”等是粤文化和客家文化遗存的体现。广西各民族长期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一方面又有互相渗透、互为兼容的迹象。比如桂北农村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的干栏式木楼,大同小异;竹竿舞、抛绣球、斗牛等在广西不同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如节日、饮食、娱乐等方面,各民族都有一些相近、相同的习俗。

    4.民族民间艺术保存较完整广西自古远离中原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许多民族的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像侗族的民居建筑、瑶族的服饰,还有许多民族的节日、歌谣、技艺等等,都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现状

    在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广西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第一,广西相对其他少数民族省份兼容性更高,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社会发展进程总体上以融合发展为主,进而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极具兼容性的特点;第二,经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推动,各地的节庆活动开展广泛,区内大部分县市每年都有以本地民族特色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各主办方也相互借鉴,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整合;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有和东盟诸国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必要和需求,为此一个完整的广西文化形象更有利于确立广西的枢纽地位。

    1.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已开始发掘,但分散零乱,缺乏整体形象打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致使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散,桂北的桂剧,桂南的天琴、“碧海丝路”舞剧,桂西的“蚂拐舞”,桂东的舞炮龙、彩架等,虽由当地县市通过节庆活动、外出展演等方式大力打造、宣传,仍不免是“各个山头在唱歌,声大难和”。近几年,广西借助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以民歌为“龙头”,整合了民歌资源和壮锦、铜鼓等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但仅仅依靠一年一次的国际民歌节和单一的民歌诉求,在大众传播形式多样,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广西丰富的地域特色还是无法有效形成整体形象,也不能更好地丰富广西的文化品牌内涵。

    2.在一些项目上,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与传播取得了突破,但未全面铺开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成功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是将广西桂林风景、现代声光影技术、民间传说和民间山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产业化运营项目,它不仅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何和现代主流审美思想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此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也探寻了新的发展模式。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三皮画”(树皮画、猪皮画、牛皮画)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制作,一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靖西县旧州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有400多年,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欧美和国内已经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旧州的绣球年产16万个,年产值达到170万元。这些成功项目都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播。然而,对于广西大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运营与传播,民间资本的参与十分有限,大多要么参与比例较少,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如宾阳的“炮龙节”、武鸣的“三月三歌圩”等。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传播模式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局限性明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是国内诸多省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实质是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平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投资商,拉动经济增长。广西长期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战略,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壮剧《瓦氏夫人》、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舞蹈《壮族大歌》等140多个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全国性评选和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舞台艺术整体突破;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三年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成为西部14个省市区中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传统的歌舞剧《刘三姐》不断加入声部交替咏唱的手法,模仿水波的流动,表现手法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歌品牌的塑造。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文化形象在全国的传播,但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终归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没有形成其本来应有的大众消费土壤。从2009年由自治区文化部门发起主办的“广西戏剧展演”的惨淡门票销售上即可看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主流文化消费理念的契合仍任重道远。

    三、结合地方实际,运用新策略大力推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传播

    文化消费是民族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牢固的本地域或更广阔的文化市场空间,要和主流的文化消费理念相适应。

    1.整合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适应北部湾发展战略

    在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项目中,应采用以壮族“民歌”、“壮锦”和“铜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为主体,广泛融合区内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传播的方式。这主要基于:1、单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推广传播容易淹没;2、形式特点各异、资源分散的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不利于现代文化产业大生产、大制作、大传播的特点;3、整合传播有益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各县市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以大项目的平台整合传播显然比但各县市单独对外宣传更有效率。经过几年来“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拉动,广西在对外传播的艺术文化项目上已经整合了不少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但还比较简单、粗放,应该由内至外的在各个艺术作品、传播渠道上作进一步的整合。

    2.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抢占制高点,推动文化品牌向周边地区传播

    近年来,广西、云南、贵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依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演艺、会展,形成某一诉求的品牌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相比东部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群众文化消费能力,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多种产业并存的土壤,加上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低,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不足”。但同时,这些地区又都是资源大省,因此广西必须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来吸引注意力,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北部湾沿岸”国家是广西重要的艺术文化传播对象,除了历史上双方有更密切的文化传统和相近性外,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也是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向这些国家的传播。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将陕西民间美术中最为耀眼的部分进行总结、整理,通过对陕西民间美术中几种主要艺术形式作以简要介绍,将这些民间美术形式的现在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针对民间美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陕西 民间美术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民间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化形态。通过民间美术这种表现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许多民间美术形式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消失不见了,现存的民间美术形式作为传统民间美术中的精华,依然在民间存活下来,继续沿着各自原始思维的传统文化内容不断发展,并以其与新的文化时代的结合继续发展下去。

在中国民间美术宽广繁盛的园圃里,陕西民间美术是特别惹人注目的一畦。陕西民间美术的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分布较为广泛,在关中、汉中、延安一带的民间美术较为著名。它的古老朴实、形式多样、造型稚拙、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是最具本土文化色彩的美术形式。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品在陕西数不胜数,分布也较为广泛,如凤翔的泥塑,陕北的剪纸,宝鸡的马勺脸谱,富县熏画等等,都极具地方特色。下面就将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作以简要的介绍,并将这些仍存活于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进行简要分析。

二 拴马桩、拴娃石

拴马桩、拴娃石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具地方特色和民俗氛围的品种之一,它广泛流行于北方一些省份,其中以陕西省最为集中、最为精彩。在黄土高原上能涌现出这么多年代久远、技术精湛的珍品绝非偶然,有着其内在的地理、历史、文化原因。

从拴马桩和看桩的遗存时代来看,以明代和清代的居多,也有少量更早的元代作品。而至今保留地域较为广泛,陕西中部、北部数量较多,而蒲城、韩城的石雕最为著名,保留下的也最为完整,数目也最多。同样,拴娃石是民间用来拴娃娃的小石狮,又叫“炕头狮”。拴娃石这种民间美术形式虽然在整个西北地区都较为流行,但在陕西的蒲城、韩城、绥德地区,由于当地的石料较为丰富,石雕技艺最为著名,所以保留下的也最为完整,数目也最多。

拴马桩与拴娃石之所以可以从众多历史民间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使用特性是分不开的,这两种民间美术从最初的实用功能到现代的收藏,都与其出神入化的工艺和逸趣横生的题材有着紧密的关联。

先说拴马桩,从实用到艺术收藏,拴马桩在不同时代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价值。拴马桩的雕刻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广泛。常见的有驾鹰狩猎的骑手,牵狮驯象的驭者,弹阮拨琴的乐伎,街头综艺表演杂耍的艺人,执缰跃马驰骋疆场的将士,还有表现狮、猴等动物母爱的题材。使人尤感兴趣的是雕刻猴子的石桩特别多,这大概和神话小说《西游记》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艺人在拴马桩上多以猴子为题材进行创作,意在起到对马的震慑和保护作用。古人创立拴马桩,是从拴马和镇宅的实用角度出发,从而利用精湛的技艺,将这种民间美术形式提升到一种精益的程度。而现代人正是带着对于这种民间工艺的叹服,感受着那个时代的艺术带给现代人的审美启迪。

再谈拴娃石,它与狮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它的题材与拴马桩比较而言范围较窄,然而民间艺人在这个狭小的拴娃石狮的天地里,却创造出了一个气象万千的艺术世界。这些小狮子的造型千奇百怪、个性有别、天真有趣、惹人喜爱。民间口诀曰:“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只眼睛一张口。”艺人在雕刻时,大都极力夸张狮子头部的特征,在眼睛和嘴的表情上下功夫,大胆创造,精心雕琢。虽然这些石狮的造型千差万别,但是都带有一种共同的特征,即充满浪漫天真的稚拙感和蓬勃旺盛的生机。拴娃石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其艺术传递载体的功能和实用性能密不可分。首先,因为狮子在民间观念中是祥瑞动物,如同恪尽职守的卫士一样,能起到镇宅避邪的作用,所以现代陕西农家依然有“雕个石狮放在炕头,用红绳拴在娃娃身上”的习俗。在人们的观念中,依然存在着通过拴娃石佑护孩子不受魔怪侵害,长命富贵的美好愿望。其次,它的实用性使其至今保留着原始的最初特征:用途一,小孩和分量极重的石狮拴在一起,无法到处乱爬,防止了摔到炕下的危险。孩子醒了,有小狮子作伴玩耍,不会哭闹,大人可以放心出外劳动、做事;用途二,孩子长大后,石狮置于案头镇宅,还可以起到装饰、美化房屋的作用。炕头石狮可谓一物多用。

人们对于时尚的追求,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人们对于传统的、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不会改变的。正是因为古老传统的生活意识形态代代相传,使拴马桩和拴娃石这两种民间美术形式,至今依然被现代人津津乐道。所以,作为极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的拴马桩和拴娃石这两种民间美术形式,至今仍在陕西地区盛行。当然,今天更多的是作为艺术品,成为陕西地区的典型艺术形式。

三 马勺社火脸谱

陕西马勺社火脸谱,以它绚丽色彩、感想淳厚的风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现着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马勺社火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马勺原本是用来喂马的器具,圆形是用来盛水的,长形是用来添加饲料的,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古人将马勺社火脸谱作为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表演,祈求来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至今宝鸡地区存有“耍社火”这一传统习惯,而现代马勺社火脸谱,更多的则是观赏型艺术品。

马勺社火脸谱这种艺术形式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它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程。而现代社火马勺脸谱这种民间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更趋于稳重,意境更加深远,依然延续着其本有的粗犷造型、稚拙纹样、浓烈色彩、奇特想象,将线条穿插变化,忠奸善恶各具特色,既单纯又细腻,使得作品更加突显大红大绿的西部特色。马勺社火脸谱以其便利的取材方式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手法一直沿用至今,保持着其艺术特性。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为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从美学角度来讲,马勺社火脸谱的装饰效果极佳,不失为一件极其珍贵的手工艺术收藏品。

四 皮影

陕西是中国皮影的发祥地,皮影艺术普及、成熟,同时又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是近代陕西地方戏曲的前身。其造型艺术既继承了汉画像石的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的传统特点,又融汇了宋代“院体画”精致工丽的艺术特色,历经千年锤炼,造型完整、纹样讲究、结构严谨、雕刻精美,是十分成熟的民间艺术品类。陕西皮影分布广泛,在陕西各地,至今都流传着以皮影为载体的表演形式。

相传自汉文帝开始,皮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演了两千多年,而陕西的皮影,则堪称“天下第一”,不仅是中国戏剧的源头,也是“世界皮影之父”和“世界皮影之鼻祖”。因此,陕西皮影戏洋溢着较多的原始意念元素,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追求情感上的“真”,体现了劳动人们的集体智慧和千百年来传承性劳作的积淀。当代艺术家通过对于皮影的深入学习、研究,以及对传统资源的整合,使传统民间艺术再生,给中国的艺术文化带来新的气息,为中国的艺术家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创作灵感。陕西皮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分支,并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文艺形式。如:唐山皮影、浦城皮影、陇东民间皮影,都吸收了一些陕西皮影的精华。

皮影艺术能够发展延续,首先,与其强烈又和谐的艺术效果密不可分。陕西皮影在采用传统纹样构成的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整体造型完整大方、朴素,纹样也讲究,兼有精工细刻、色彩华丽的特点。在艺术用色上,皮影色彩单纯又艳丽,在原色的对比中又加以黑色来统一,形成一种极至之美。其次,皮影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着民间艺术爱好者。皮影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活”的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组成部分。

五 展望

作为陕西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朵奇葩,不论是拴马桩、拴娃石,还是马勺社火脸谱、皮影艺术,它们之所以可以保留至今,有赖于与时俱进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历史研究意义。在传统与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改变进程中,它们还保持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使用价值,艺术表现形式和展现内容,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更新着。无论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还是已开发的新的民间美术形式,都要跟随时代的脚步,都要与生活的节奏合拍。只有具有独特魅力并且富于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形式,才能被认同,才能被继承。当然,这其中也不能不提及民间艺术保护体系的完善。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是多样的,对于本国或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国际化对于现代艺术的冲击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学习西方和中国传统中的精粹并加以融合,发扬本土文化的优长,走独特的设计之路,传承本土独有的艺术形式,才是真正充满希望的中国特色艺术之路。

六 结语

通过对陕西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形式的研究,笔者受益匪浅,不但被民间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而且在总结分析之中得到以下提示。随着生产技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些已开发或还不为人所知的民间工艺美术正在或者已经消失,对于这一现象的存在,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具体的保护措施也只局限于纪录这种方式。而有些还未被大众所接触到的民间工艺由于没有受到一定的重视或由于技术的发展而被时代所抛弃而消亡,而且速度很快。我们的社会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而这些民间工艺美术的明天又会是怎样呢?全球化的速度在加快,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新元素和西方化的东西,而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渐渐走向纯艺术领域,甚至被“猎奇”的角度被大众所接受,长此以往,在各种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充斥的社会中,许多民间工艺美术会很快走向消亡,民间工艺美术与它所生存的环境分不开,许多民间工艺美术的存在是依附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的,尊重民族传统,保护民族风俗,发扬传统文化环境,是使民间工艺美术发展和光大的有力保障。

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俗中的一部分,这小小的一部分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它同民风、民俗息息相关,与民族发展相辅相成,从某种角度讲,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映照和缩影。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于民族文化和中华历史的研究,所以,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还要不断继续并深入下去。继承优良的本土文化形式,传承本土文化艺术,是现代设计师和民间艺术家不可小视的任务。我们要善于发现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发扬并继承本土文化的传神之处,将我们自己的艺术之路以本有的、特有的方式继续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易心:《中国民间美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郑德东:《陕西民间装饰》,《景德镇陶瓷》,1997年版。

[3] 许征云:《陕西拴马桩拴娃石赏析》,《民间荟萃》,2006年版。

[4] 吴佳钦:《中国民间艺术――陕西民间皮影》,《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期。

[5] 钟玮:《谈陕西民间刺绣的艺术造型特征》,《四川丝绸》,2005年第3期。

[6] 张静:《陕西皮影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 魏力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