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第1篇

    作为广义的概念,诗歌在中国古代涵盖了古诗、词、曲、民歌等内容。从认知、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来说,古诗、词、曲的实现途径和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设计了三个实践教学目标:识记、背诵名篇;理解、鉴赏古诗;对古诗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方案并付诸实践。下面依次谈谈具体操作。

    1.识记与背诵。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有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就按学号顺序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最多10人,安排一名指导老师,按照系部制定的职业及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在两年理论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也依赖于这一前提,二者紧密配合,互为体系的组成部分。一定阶段的内容结束后,老师给出必背篇目,每个小组的成员到本组小组长那里背诵过关,小组长做出详细记录并评分;小组长集中到学习委员那里过关并评分;学习委员的背诵情况则由任课教师直接负责。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进行不定时不定人数的随机抽查背诵,抽查到的同学的背诵情况若与小组长记录情况不符,本组同学需抽时间接受学习委员的检查过关。这种方法比之期末试卷中的填空默写更能落到实处。此外,职业技能训练中每学期都有古诗背诵的任务。

    2.理解与鉴赏。这一目标和实践任务安排在第二学期专业技能训练中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学生对给出的古诗篇目进行鉴赏,写出书面的小文章,同组成员间互相交流,老师评改。

    3.古诗解读、讲好一首古诗。古诗解读安排在第三学期专业技能训练的“文本解读”中,学生从分析文本的角度写出书面的文章,小组交流教师评改。诗歌部分结束后,安排时间由各组准备教案,选派一人在课堂上讲一首古代诗词。

    4.在识记、理解、鉴赏、深入认识之后,分班组织古诗词朗诵会,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个感情上的升华。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期间参赛选手可以请老师指导。班委做好会务工作。朗诵完毕,由学习委员、普通同学、老师组成的评委评分并确定名次,给出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扎实的过关,到综合性活动朗诵古诗词、讲一首古诗词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可以表现的游刃有余,也为他们今后在中小学课堂上讲授古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散文部分

    古代散文一个是语言的隔阂,一个是与政治、道德的紧密联系,都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费劲。而要集中在课堂上去疏通文意,再去理解、分析文章,是很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去自主学习,搞清楚文中的字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大体上搞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课堂上,大家先互相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然后再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写法、结构等。

    1.课前预习。在每次课前一周布置预习内容,包括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读法意义、文章大意结构以及相关的问题。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网络等自主学习,并分组整理学习成果。

    2.汇报学习成果。用一堂课时间让学生分组解决上述基本问题,采用面对全班讲解的方式,过后老师不再重复,只对缺漏的部分做出补充。

    3.提高与升华。解决基本问题之后,针对选文中涉及的观点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论辩,如王安石在《读孟尝君传》中认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得一士”就可以称霸天下,让学生结合战国历史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树立自己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学生口头讨论之后,形成文字,在此过程中学习古人立论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散文部分的实践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点燃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课堂气氛也从之前老师一言堂时的沉闷而变得比较活跃。

    三、小说与戏剧部分

    小说和戏剧都属于叙事性文体,很多古代的小说和戏剧也都搬上了现代荧屏。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仍然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具体操作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1.小说

    唐传奇、明清小说的故事是学生之前都有一定了解的。因此很大一部分内容基本上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大家互相讲一讲小说所写的故事、对人物的看法以及对主题的讨论,自由发表观点。老师只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和主题趋向进行总结和点拨。这样就有效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也避免了在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叙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其中了,会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2.戏剧

    戏剧部分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比较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虽然它与现代影视在性质、作用上有一致之处,但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学生很难直观地去把握古代戏剧的真正面貌。所以在进入这一部分之前,先放映电影《霸王别姬》,里面有许多古代戏剧唱段、扮相等,虽然主要是京剧,但已经足以让学生对古代戏剧有所认识了。看完之后,就结合影片内容讲解古代戏剧的一些常识,并让学生写观后感。

    3.综合性实践活动

    小说、戏剧部分结束以后,布置学生按照分组,每组同学选取古代小说或戏剧中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的舞台剧。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在班上表演并上交剧本。学生通过选题、改编、分派角色到具体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乃至心理活动,不止对戏剧和小说的文体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古老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近感。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第2篇

一、通过多种调查,了解语文学习习惯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语文等角度设置问题,了解学生现有的语文学习习惯。

我们的调查表明,目前,初入高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整体上是被动的,尽管部分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但预习的手段主要是浏览,没有真正把查阅资料、深入思考、积极质疑等带入预习中。由于预习时缺少积极的思维,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听仍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另外,由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知识也比较浅近,许多语文学习的要点,如语法知识、逻辑知识、阅读方法等被淡化,再加上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比较差,如无法独立阅读一些略有难度的文章,作文中经常出现语病,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有写作的习惯。

二、研究学习实际,重视课堂实践

要使学生改变已经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语文教师就必须利用课堂这个最主要的阵地合理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利用学案引导。学案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引导,以学定教,让学生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语文学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学习目的;二是教材的背景介绍;三是质疑,让学生在预习时充分思考,提出疑问;四是教学的部分环节,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处理过程;五是巩固训练;六是资料链接,拓展阅读。学案的印制、保存、修改都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在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源,如作家生平、作品评价等。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在课前制作多种类型的课件,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一是制作PPT课件,让课堂教学的容量得以扩大;二是利用影像资料,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三是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及时展示给所有学习者。

利用网络空间。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我们会在论坛或博客中上传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在相关的网站中阅读,其中包括对教材的理解、设计的教案、编写的训练题目、教师撰写的文章等;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站上阅读课外读物,拓展阅读范围。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提炼知识,撰写阅读体会,或模仿写作。

开展多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如要求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名著或其他资料中的一句有意义的话,范围包括中外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等谈论立志、人生、学习等方面的名言,要讲清话语的含义、适用范围等;推荐一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与现代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故事,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启示;介绍成语或古诗,讲清成语的语义、出处,用成语说一段主题鲜明的话语,讲解古诗时,要有作者简介,有诗歌的意象、构成的画面、体现的意境、运用的手法等方面的简要介绍。这些活动能够逐步教会学生调动自我学习的意识,学会查找资料,运用语言,从而改变现有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为完成上述学习任务,必须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或查找网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最新的信息,也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会如何利用素材。学生在推荐上述内容时,可通过PPT作重点介绍。

三、网络素材与传统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为改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素材比较陈旧的现状,我们广泛阅读传统文本,搜集网络信息,根据教材的模块设计,向学生推荐相应的阅读内容。如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向学生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让学生词读鉴赏文章,学习鉴赏方法,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向学生推荐网络上有关唐诗宋词鉴赏的网页、博客或其他素材,引导学生对传统阅读材料中的观点与网络文章中的观点加以比较,形成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还可以在网站中大量阅读名家的散文作品。在积累成语时,指导学生了解成语约定俗成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并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这些成语在当代社会中的使用情况,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语境的需要,及语言使用的规范性。

四、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我们在网络上建立QQ群、个人博客或微博,实现网上互动,更好地与学生交流,解决远距离沟通难的问题,使学生的疑难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利用这些信息手段,教师将最新的语文学习资料上传,让学生能够共享;教师撰写博文,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撰写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将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时告诉教师,以迅速地解决相关的、口]题。

五、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愉悦

教师指导学生组织了多种语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活动中学会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使学生在参观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同时将生活中所得作为书本学习的基础,活动结束后,师生将活动情况发至网络,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可以开设名著学习等方面的讲座,在讲座中穿插适当的课件或视频,给学生介绍读书的方法。可以组织学生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学习唐诗时,组织学生分组备课,由授课代表组织全组成员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经过审核、修改,形成教案,制作课件,再经过试讲,授课人最后指导学生完成整个学习过程;课后将课堂实录制成光盘,发给学生,并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上课或听课的感受。彳刍=此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利用、PPT课件的制作、光盘的刻录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撑。可以向学生推荐网易、搜狐网上的公开课视频,让学生观看来自麻省理工、哈佛等名校专家开设的“古希腊文明”等国际课程的讲座以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六、优化评价体系,让学生有充分的成就感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第3篇

1 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三大难题

1.1 语文教材与语文考题不一致。语文教学面临的难题就是,语文教材与高考题目不能结合起来。我们老师改变不了二者的不一致,但我们得想办法让二者一致,这就是所说的“题在课外,能力在课内”。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教材教学生解题的能力,训练他们解题需要的思维。

1.2 教材的教授与考题结合,缺乏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任何实践活动的方法、过程都有继承性,不论好坏、对错。现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或多或少地受着自己老师的影响,大学的和中学的。

1.3 教学过程(环节)缺乏科学性。课前预习,我们老师是否给了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或者说学生预习了没有?如果没有充分阅读,对文章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课上讲解得再多,再清楚,对学生来说也是收获不大,下课就会忘了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再者,“理解”是讲课的一个目的。通过你的讲解学生能理解,不通过你讲解,学生照样能理解,那么“讲”是不科学的。第三,怎样让学生理解?这里也有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如果学生根据他已有的知识进行推导达到理解,那么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的;如果通过你的讲解尤其是在他没有什么体验、感悟的情况下通过你的讲解达到理解,那就不科学了。因为语文“理解”了的结果往往需要记忆。而你讲了学生才理解,他是记忆不住的。就语文这一科来说,学生不理解的不多,但理解了考试时仍不会的则很多。理解应与记忆结合,那样教学过程才科学。

2 树立“双自主”理念,做好常规教学中三个环节的工作

2.1 备课:备课之前要了解高考对知识能力有哪些具体要求:字的音形义,词语的运用,标点符号,文学、文化、文体常识等属知识;语句含义的解释,重要信息的把握提取,要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属分析概括能力;把握文中形象特点,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属鉴赏能力。对这些内容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不然就不能自觉地或者叫不能主动地使“双自主”有明确的目的。

备课时先从文章中找出这些知识点、能力点,甚至像高考题那样,将这些出成考题的形式。这样你就能有针对地把文章的要点、难点做一个分析,你的目的也就明确了。然后看教参,修正你对文章要点、难点的把握与理解。然后确定哪些地方需要讲,哪些地方需要提问,哪些知识材料需要补充,怎样讲,怎样补充,是利用投影还是打印篇子,还是口头讲述,最后形成教案。这样备课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是,教参真正成了辅助,而以往备课基本上就是按教参上的内容上课。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第4篇

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改革的主体化价值

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认为,人是哲学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哲学的宗旨就是要探索人之为人的奥秘。强调“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去把握。探索人的奥秘要理解人的存在方式,并按着人的存在方式理解和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存在方式是什么?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理解,人首先是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物存在。但同时,人作为改造世界的力量,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他们改造世界的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这样,人便作为自然生命的异化力量而存在,它使人的活动变成异化劳动,使人的生活对象化的变成类生活,并生成人的类本质,从而异于其他动物的生命状态。这说明,人不仅“自然的”存在着,而且“社会的”存在着;不仅有自然的生命状态,而且有超自然的生命状态;不仅有有限的生命,而且有无限的生命;不仅有自然本性,而且有社会本性。而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本质,也就必然是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从哲学的人本高度反观教育的主体价值,我认为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必须促进参加者的全面发展,必须有效实现人的社会化。

首先,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首要追求,为此,课程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的创设要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学习天性,发挥学习潜能”。

其次,教育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强调“生本教育”并不是单纯发展学生。事实上,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学生也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发展的,离开了教师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离开了教师工作的自主能动性、离开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教育的“乌托邦”。

再次,教育要促进管理者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不单纯是学生的事,也不单纯是教师的事,甚至不单纯是一个学校的事。因此,只有促进管理者、评价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实现人的社会化,才能使各方面形成合力,改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二、有效文化传承: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

从哲学视域看,文化无论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还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都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教育就是人类传承文明的方式。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人类以“超验”形式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依哲学对人类活动的把握,人的现实活动无非包括两大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根源上讲,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生成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又在深化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开拓改造世界的前景。这种不断发展着的世界和不断发展着的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矛盾和人类追求的永恒愿景,彰显着人类不断提高的主体能力和永恒面对的认识课题。在破解这一难题的历程中,人类找到了把通过实践业已创造的人类文明传播下去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和主体能力的方法,那就是教育!

教育作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和开发民智的活动,以其目的性、计划性、高效性为历代推崇,也标志着人类不同于其他生命世界的独特个性。它不断延展着人类渴望发展的意志,也不断扩大着人类与其他生命世界的差距。

以哲学的形上视角探讨教育活动的形下价值,我认为,教育活动只有成为师生双方的共同愿景,课堂生活只有成为师生共享的精神乐园,学习活动只有成为参加者头脑风暴、体验成功的过程,才能因激发参加者的积极性而调动参加者的全部智能,才能因课堂高效、发展全面而完成传承文化、播撒文明的使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将这一观点转换成哲学语言就是――教育旨在实现主体的价值化。人并非天然具有社会品格,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培育和生成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才能融入社会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完成由生物个体向社会成员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文化结构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思想模式,而是一个自我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价值系统。与此相联系,教学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师生有效的成长空间,才能完成主体的价值化过程。因此,教育才有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自我的不断超越,才能以坚毅的品格、拓荒者的面貌和推动者的英姿完成与社会的互动过程。

把教育的形上价值转化为可操作的形下活动,要求课堂生活必须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全员性、探究性,能启迪思维、激发灵感、锻造心智,提升对问题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三、坚持“三贴近”:课程改革的实践特性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过程的知识客体不是原生事物,而是人类实践经验的价值化形式――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不是按自己的意志、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以知识客体为媒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改造认识主体的主观世界的目的。这种特殊性一方面决定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不是面对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另一方面又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借助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整理和论证中感悟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思维的品质,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现教学相长: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思孟学派编著的《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教育著作,它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教育法则――“教学相长”,强调教师以教为学,不断进步。

随着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发展,专家学者对“教学相长”的理解也作了引申,认为它揭示了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进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笔者认为,“教学相长”揭示了教育发展的真谛,是教学活动应努力实现的价值目标。因为:

1.“教学相长”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而人的社会化又因社会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动态演进的过程,与此相联系,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能使广大师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格养成方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育,才能使教师在自身成长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中体验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不是失落感;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和自我成长中获得成功的欢乐,教育才真正成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可以说,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能给师生和社会一份可信的期待。

2.“教学相长”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把备课看成是教师钻研教材、整理知识逻辑的活动,把上课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变成演出“教案剧”的“舞台”,讲授课本知识成了课堂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教师的教学主旨,学生成为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群众演员或听众,他们缺少生成和展现才能的机会,更因缺少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品格。这样的教学无法达到师生和谐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没有从人本的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不能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理解师生教与学的全面“相长”是教育发展的真谛。

从人本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它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教学只有实现“相长”才有利于实现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价值。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付出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对他而言,不只是为学生的成长所作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所以,每一位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应以教为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应“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都应积极投身教学的改革,使每节课都能实现生命满足的愿望。同样的道理,学生只有认识到课堂学习对自己生命的成长意义,才能以主人(学习的主人)的姿态倾全部精力于课堂,才能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才能在多维的互动关系中达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养成品格的目标,才能以强烈的求知渴望感染和启迪教师,激发教师的灵感,从而使课堂弥漫着和谐的空气,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教学相长”源于教与学的矛盾运动

“让课堂充满阳光,促师生和谐成长”应成为现代教育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师生之间互相埋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与此相联系,一方面是教师由知识分子嬗变成“常识分子”,一方面是学生由听讲变成“逃课”。这些令人惋惜的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不容轻视的道理:教育并非在每一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天然具有“相长”的品质。教学实现“相长”是以师生之间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并使之正态发展为条件的。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实现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如果在价值观上认同这一点,就能在学习的征途上倾注全部精力、克服重重困难、想出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课堂的学习生活。这种学习的自主意识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仅是学生“知不足”而“能自反”的内在基础,而且通过课堂积极创新的思维,给教师以启迪、激活教师的灵感。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们“以教为学”,因而,它又构成教师“知困”而“能自强”的外因条件。这些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必须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为学生接受,我们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劳动的果实,体验成功的欢乐。

其次,“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具有不成熟性,不应在自然状态下成长,而应在教育中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工作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不成熟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在于包办学生的学习,不在于使所有学生达到“同一个好效果”,不在于教给他们一生要用的全部知识,而在于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使“干瘪”的教材丰满起来、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从而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在于以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为学生创造真正的学习生活;在于以自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彩的思维,使其具备在未来的继续学习中所需的思维品质;在于以自身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具备创造未来美好生活所需的良好的行为品格和道德品质。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明确自我存在的价值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在学生的进步中收获自己,从而以十分努力的工作完成自我价值的对象化过程。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范文第5篇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顾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情况,一味照搬网络资源及参考资料上的教学思路,模仿套用他人的教学设计,“克隆”出一节节雷同的课堂。而有价值的教育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创新和富有个性的借鉴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价值。

那么,是什么衍生了“克隆课堂”?

一是老化的观念。观念是改革的先导。尽管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但许多教师的观念并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或墨守陈规,或“穿新鞋走老路”。例如:缺乏课程意识,认为学科教材就是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局限于文本解读,课程拓展不够;缺乏生成意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前预设,“绑架”学生的思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局限于师问生答,碎问碎答充斥课堂等现象。由于观念老化,许多教师缺乏探索、创新的意识,生吞活剥某种教学模式、优秀课例,形成了“八股”式课堂,落入“克隆”的窠臼。

二是异化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本是集同学科教师的智慧,相互协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好方法。但是,有些学校误读了集体备课的本意,一味地追求“统一”和“集体”,更有教师把集体备课当成减轻备课压力的机会,使集体备课异化成“各人备一节,复印大家用”或者“网上复制,稍作修改,共同使用”,以致出现了雷同的课堂。

三是泛化的资料。当前,市场和网络上的教学参考资料琳琅满目,学校配备的教师用书品种齐全。这些参考资料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面面俱到,教师备课乐得省时省力,照搬套用现成的“优秀教案”,下载并使用相同的教学课件,结果造成了“同课同构”课堂,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四是神化的课例。新课改以来,各类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评课层出不穷,为教师送去了各种“经典课”和“示范课”。部分教师对这些优秀课例奉若神明,不加以区别和筛选,也不用借鉴和学习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优秀课例,而是一股脑儿地接受、模仿,从而“克隆”出一节又一节类似于“近亲繁殖”的课堂。

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有价值的教学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创新的和富有个性的,必须是为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积极支持的。因此,生搬硬套、甚至东施效颦的“克隆课堂”必须予以拒绝,让课堂富有个性,充满生机。这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潜心解读课标。教学方式转变之难,难在思想观念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必须从潜心解读新课标开始。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和评价效果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研读课程标准,才可能吃透精髓,领悟、贯彻和实施新课改精神,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例如,新课标着力强调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高频率使用了“引导”一词,出现达14次之多。语文教师如果不能逐句解读,领会要求,显然在课堂上是无法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教师引导的有效程度还要看引导的针对性,即面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教师引导的语言和方式、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必然是不同的。这显然是“克隆课堂”无法达到的。我在引导学生品赏《小石潭记》描写“潭中小鱼”时,一个班级是引导学生分别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静态描写的句子、拟人描写的句子、表现作者情绪的句子”;而另一个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归纳总结出该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法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体现出学情的差异性和引导的针对性。

语文新课标还定位了语文课程的实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单是“实践性”,新课标要求教师:课堂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由学生集体进行的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积累”,重点突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等。教师有了这样的解读,并以此指导教学,才可能把课上活,上实,上出特色。

基于这一精神,我把文言文教学过程总结为“注、顺、读、品、背、积”六环节。注,即在文本中标注出难读的字音和重要的词意;顺,即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基本要求是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地说出句子的大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读,即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效的朗读,通过读进一步对话文本,理解文本,培养文言文语感;品,即引导学生在理解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深入地引导学生品“情”、品“景”、品“道”,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以期收到培养鉴赏能力、传承古代文明的功效;背,即背诵,在学生头脑存储文言语感和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积,即积累文言句式、文言词汇、文学常识、古代文化知识等。实践证明,只要七年级和八年级把握住这六个环节,学生到了九年级,对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浅易的文言文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正是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二,悉心了解学情。学生是施教的对象,更是指导和服务的对象,要指导和服务好学生,教师就必须悉心了解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个班级没有一模一样的学生,一个学校也不会有一模一样的班级,即便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使用的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如果换一个时间、换一所学校、换一个班级、换一位教师,也未必能达成同样的教学效果。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有效的。“因材施教”是永恒的最基本的教育准则。所以,“材”之不同,决定了课堂是不能“克隆”的。

教师了解学情,一要研究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无缝对接;二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使教学能够支持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二者必须统筹兼顾,缺一不可。教师了解学情的方法有:(1)谈话法。走进学生,走近家长,“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和家长对话。(2)问卷调查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有价值的学情信息。(3)观察法。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课堂反应以及课外作业书写、花费时间、准确程度等,适时、合理地调整教学预设和教学活动。

我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一段时,前两位学生由于缺乏真情实感,尽管朗读流利、语气深沉,却总感觉没有读出父爱的“味儿”,感染力不足。于是,我请第三位同学来读。这位同学果然读得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感动了全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到,他的父亲晚年得子,身体不好还坚持在外打工,对儿子寄予厚望,充满慈爱,曾因为给儿子买苹果被大雨淋病。这位同学或许正是对父爱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和文本产生了共鸣,才读出了文本深厚的感情。固然,引导学生读出情感的办法很多,但他的朗读只能是“这一个”,岂能克隆呢?

第三,用心研究课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更新课程意识,转变课程的功能,扭转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例子”的意识。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挖掘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创新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应当有着自己的解读和体悟。

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打破常规解读文本藩篱,仅把原文当做“例子”,多方开掘,纵横勾连,把该诗与《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和《假如生活重新开头》编织成三个教学板块,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品读理解、思考练笔,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体现了余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凸显其高屋建瓴的课程观。试想,没有余老师这样的教学素养和对课程的独特建构,单靠“移花接木”岂能上出这样富有生命力的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