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1.1重点部位构成

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有手术室、门诊注射室、口腔科、内镜检查室、门诊换药室、急诊抢救室、观察室等。手术室、门诊注射室、口腔科患者多以治疗为主,在这些地方停留的病员数量较多,流动性大,获得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注射室一旦消毒液体、注射器具等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较多人数的感染,因其感染的群体性,波及面广,对病员造成危害也较大。口腔科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唾液,自身的感染风险较高;手术室、口腔科的各种器械较多,容易通过多种途径造成感染,也会给消毒灭菌带来困难。

1.2内镜室感染预防问题

内镜室有关幽门螺杆菌、肝炎病毒(HBV和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都有可能经内镜传播,其中胃肠镜以幽门螺杆菌、沙门菌、假单胞菌;气管镜以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假单胞菌感染为主[2]。对内镜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医院感染的重要问题。

1.3门诊手术室和换药室感染管理问题

近年来,门诊手术数量增加,控制门诊手术室、换药室感染也成了门诊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手术切口感染,但多数感染是因术中细菌进入伤口所致,所以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严格保持门诊手术室的无菌环境,换药室也要尽量保持相对无菌。

2医院重点部位感染分布

2.1人群分布

①年龄分布:何多多等报道[3],感染与患者年龄呈“V”形分布。婴幼儿及老年患者感染病种广,感染率高,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老年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相对低下,侵入性操作较多,且多伴基础疾病,是构成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②性别分布:牛凤梅调查发现[4],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但某些部位感染有性别差异,如泌尿系感染女性较男性高。③患不同基础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1996年监测报告,以恶性肿瘤患者发病率最高,达9.5%,其次为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患者,发病率为7.1%,而良性肿瘤及未定型肿瘤、妊娠及产褥期并发症及精神病患者发病率较低,均在3.0%以下。④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无危险因素者高[5],如心脏外科术后行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4d以上者为4d以下者的20.1倍,手术时间5h以上者为5h以下者的3.7倍。

2.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美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5.7%其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系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肺炎菌血症和其他部位感染,其中泌尿系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占整个感染部位的42.0%和24.0%。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8.0%,以下呼吸道感染、外科切口部位感染、消化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为主,这4个感染部位占整个感染部位的70.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和外科切口部位感染分别占33.0%和21.0%。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随手术切口的不同而异,手术切口污染程度愈重,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愈高。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1自身因素

高危科室患者从年龄上看,老年科、儿科由于老幼体弱者较多,机体抵抗力弱;从住院时间上看,神经内科患者病程及治疗周期长;从接受药物治疗看,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3.2医源性感染因素

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严谨可成为感染源,如侵入性操作、各种插管(导尿管、吸氧管、气管插管等)不及时清洁更换,将致病菌带入体内增加感染的机会;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许多耐药菌株的产生;激素用量过大、过滥使机体免疫力有下降趋势[6]。

3.3环境因素

病室是病员密集的地方,由于通风不够造成交叉感染机率大,加上陪护人员的增加,致使环境中微生物含量升高;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如对出院患者的床单元终末处理及晨晚间护理不符合湿式打扫要求,也使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增多。

4医院感染产生的原因和问题

4.1医院感染产生的原因

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断出现,旧的病原微生物抬头;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使用,特别是介入性治疗;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广泛使用静脉置管,导管菌血症占全部医源性菌血症的75%,菌血症发生率达4.2%[7];机械通气设备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再加之患者抵抗力的下降,卫生资源的限制等诸多因素是构成医院感染的原因。

4.2存在的问题

各医疗机构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其主要的问题是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医院中心供应室存在问题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清洗消毒的意识不强,医院的医疗器械和设备陈旧,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管理不严。

5、医院感染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控制的管理思路

笔者认为,单纯依靠医院自身已很难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必须通过卫生系统各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方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控制效果。以笔者多年来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来看,必须确保以下各项管理及技术措施的实施方能确保医院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

5.1加强科室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在医院感染的管理中,组织制度建设应摆在首位。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协调各科室组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内日常工作的监督及消毒灭菌管理,分工明确,实现目标管理。院感科对各部门的环境监测结果,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建立各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消毒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等。

5.2加强院内预防隔离措施,深化“标准预防”理念

将有传染性或疑似传染性患者按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病原菌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进行保护性隔离,其有效性已得到欧美国家一些医院的认可实施[8],但我国尚缺乏系统、明确、严格的执行措施。目前,各种相关的隔离措施已被广泛探讨,正在逐步将“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基本规范转化为严格的规章制度。

5.3严格无菌质量的监控

各科室的无菌质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首要条件,为了提高无菌效果,主要对各种器械、物品、布类的消毒与无菌进行质控管理。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常规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的无菌质控,对内镜室、口腔科、妇产科、手术室根据消毒液作用时间的长短每月定期做细菌培养,保证消毒液无菌合格率达100%。搞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所有可能与医护人员及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各个诊疗室空气、各类器械、医护人员的手等。

5.4重视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感染护理

5.4.1重视护理单元管理

对供应室、手术室、产房等重点护理单元,严格规范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及半污染区范围,操作流程合理,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按《规范》要求认真做好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5.4.2病区环境管理

规范病区治疗室、抢救室、换药室等的陈设,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晨间护理湿式清扫,污染的卧具及时更换,据资料显示,患者用过24h的床铺上可以检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9]。因此,保持病床清洁、平整、舒适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门诊医疗;手术室;交叉感染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ection related factor and the control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status of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enacted and implemente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disinfection, detention and infection monitoring system, strictly implemented the asepsis operating rules, and created a valid operation environment. Results :The I stage heal rate was 95.2%,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in the normal range. Conclusion:Strengthe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in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ospital infection and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incisional wound.

[KEY WORDS] Outpatient clinic; Operating room; Cross infection

门诊手术室是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等进行换药处置的场所, 担负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是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发展、医疗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极重要环节,是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4]。对门诊手术室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管理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门诊手术室2007年2 月~2008年11 月,共完成门诊各类手术2 005 例, 年龄1~73岁,平均年龄40.46岁,其中, 各类无菌手术1 135例,外伤伤口438例(切割,撕裂,碾压伤),急性浅2度和深2度烫伤150例,急性感染伤口219例,咬伤伤口63例(以狗咬伤为主)。

1.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过医院换药室不作为重点科室, 因此在房屋的布局及物品的配置上存在一定欠缺, 导致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同室甚至同柜存放。器械物品数量难以保障大量患者使用。当患者突然增多时, 物品准备不足, 只能用短时浸泡消毒代替压力灭菌消毒, 难以保证灭菌效果。

1.2.2 换药室人员无菌观念差 对空气环境的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有少数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有章不循, 概念不清, 不按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 手术接台时, 出入已经消毒和正在消毒的环境中, 造成空气流动, 致空气污染。无菌意识不强, 违反无菌操作原则, 工作不细致。例如, 门诊手术类型相对较小,时间短, 台上人员无菌手套破损时, 认为手术即将结束了, 不及时更换, 违背了无菌原则的规定。特殊污染伤口清洗不能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忽视某些操作环节。再者,门诊患者、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自由进出换药室观看清创、拆线、换药过程, 常引起环境污染而发生切口或创面感染。

1.2.3 自我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有的工作人员只重视工作完成, 而忽视自我保护, 手术操作中安装、拆卸刀片不用持针器, 感染手术不注意防护, 不戴防护目镜、面罩、手套。工作中手持无针罩的注射器面对他人或自己造成误伤, 将用过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扔在不耐刺的容器中, 处理时造成刺伤或不按规定回收利器等。

1.2.4 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 医疗废弃物若处理不当, 将引起二次感染和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一次性医疗手术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一些进口材质较好的一次性物品往往经灭菌消毒处理后再次使用,所承担的风险往往得不偿失。对医疗废弃物分类不重视, 锐利器械未及时入利器盒会造成对工作人员的不必要伤害。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脓液、分泌物的污物不按垃圾分类集中统一处理焚烧, 吸引器瓶内的血液不经消毒液处理, 以上污物的处理不妥, 均可造成环境的污染、医院感染的发生。

1.3 控制感染的措施

1.3.1 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门诊手术室人员应固定由1~2 名经过手术专科培训, 具有丰富的手术室工作经验, 无菌观念强, 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组成。医院感染控制部门随时对门诊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予以指导, 每周对手术室进行室间空气、无菌操作、消毒液效能、消毒效果与质量、无菌物品的保存、医务人员洗手制度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进行监测、检查, 加强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1.3.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要求执行, 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 了解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1.3.3 手术室人员控制感染对策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手术室次数,减少人员流动,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都按规定更换手术室所备的衣、裤、口罩、鞋帽。做好手术之间的空气消毒工作,在现有条件下,接台手术之间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采取每日及术后及时进行清洁卫生消毒, 用500 mg/L优氯净液拖擦地面,擦拭无影灯、器械桌及物体表面等,并开窗通风30 min,再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1 h,使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干净、干燥、空气流通。每周彻底刷洗手术室地面、墙壁1次,每月对物体表面、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和细菌培养1次, 控制菌落≤200 cfu/m3。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1次,并每季度监测1次强度。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有效的外科洗手制度, 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 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 并做到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5 cfu/m3。手术前手术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 更换手术衣, 正规洗手, 戴一次性无菌手套。手术护士在打开手术包前, 必须严格核对消毒有效时间及检查消毒指示带, 开包后, 查看消毒指示剂溶解程度, 确认后方可使用, 如有疑虑一律不可使用。手术部位皮肤严格消毒并用双层洞巾覆盖暴露手术切口, 如多部位手术, 需及时更换洞巾, 不可重复使用, 以防术中感染。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凡有接触或可疑接触有菌处的手套、器械等应及时更换, 手术护士应监督手术全过程的无菌操作。

1.3.4 手术室物品控制感染对策 高压灭菌不能代替洗涤质量,加强清洗,认真彻底的擦洗可减少原始菌的数量。为保证洗涤的质量,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仪器的清洗。对无感染的手术器械,可不需消毒液浸泡,但对感染或可疑感染的手术采用2 000 mg/L“健之素”4泡腾片消毒液浸泡30 min, 经过彻底的酶洗液浸泡清洗, 液化去除血污、残留的组织,避免了有机物等因素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确保了灭菌质量的第一关。所有的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片,剪刀,缝针) 、布类,凡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一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不能高压蒸汽消毒的如电钻、电刀、纤维管等, 用40%甲醛8 mL+高锰酸钾4 g/m3+水4 mL氧化薰蒸12 h; 对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等精密手术器械用灭菌机进行灭菌, 凡有一次性用品的则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由供应室统一发放, 统一销毁,做到用后处理,是防止回收重复使用的关键,用后立即毁型处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2.5 完善门诊手术室感染的监控工作 由护士长带头对手术室医院感染进行严格监控管理。手术室按照预防医学的规律正常运行, 保证手术的患者不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侵袭和影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控制和降低手术室的医院内感染。尤其是对医院感染薄弱环节的管理,如无菌技术操作,消毒液的使用, 工作人员的洗手质量, 侵袭性操作,吸氧装置污染等,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对消毒灭菌质量进行全面监测, 对无菌切口感染患者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整改措施及时到位。

2 结果

手术2期愈合率95.2%,术后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0.45%。

3 讨论

手术室控制感染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 也是医院最基本的常规建设之一[5], 不仅要经常性的强化监控意识,做好基础预防工作, 更要适应手术室医院感染特点的变化,不断提高手术室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监测管理的手段和水平[14],我们注重了对每一个环节的重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达到了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余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629630.

2 李晓华.诊伤口护理中心的专科护理建设与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2):57.

3 周海波, 周海鸥.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6):463464.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手术室;消毒隔离;宫腔镜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对患者的康复进程有直接影响,如影响患者手术后恢复,感染等。随着内镜在医学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和逐渐普及门诊手术室增加宫腔镜,这些内镜价格比较昂贵,大都容易损坏,而且多不易清洗,若长期不能彻底清洗,内镜的表面就会形成一种生物膜,轻者影响消毒效果,严重者甚至手术无法进行[1]。常规的内镜清洗方法不可能将表明的生物膜彻底去除,从而造成消毒不严格,引起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严重者引起爆发性医源性感染,后果不堪设想[2]。为了保证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顺利开展,严格落实执行《内镜清洁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门诊宫腔镜进行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和精心保养,我院门诊手术室认真履行与全面落实好门诊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清洁工作管理,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对优化手术室管理尤为重要[3,4]。为此,本文对我院过去2年的手术室管理资料及其现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了手术室消毒隔离优化管理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实施方法

基础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优化管理措施。具体增加如下:①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全体人员对医院感染及防护的意识。向清洁人员明确说明洗手、消毒、隔离、灭菌、生活垃圾处理及医疗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及实际意义[5],培训他们能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方法,严格践行手术室的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拖把、抹布、刷子等洁具的使用规范,手术室消毒用品的使用和放置要求,提高他们防止医院感染的意识,使其熟练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技能,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②保持手术室空气的净化效果和消毒质量,要分工合理,权责分明。进出手术室应及时关门。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每天监测消毒液浓度,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及各室空气细菌培养1次并做好记录;地板用2%次氯酸钠消毒液湿式擦摘,严格区分清洁与感染手术。护士长随时检查工作情况,一定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③对手术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实施专业的工作技能培训,对门诊宫腔镜严格落实执行《内镜清洁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宫腔镜进行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和精心保养,让他们充分了解工作范围及自我防护的具体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对手卫生方法的宣教,使其明确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同时对手术室锐器处理方法进行指导。

2 评价方法

对我院实施手术室消毒隔离优化管理后的2010,2011年的手术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按相关规程进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管理办法》的标准,评价管理后的效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我院定期(1次/月)对内镜器械的功能状态进行检查和细菌培养。

3 结果

2010年物体表面检测58份合格率为99%,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60份进行检测合格率为99%,宫腔镜检查及手术600例,宫腔镜检测均未发现内镜器械有污垢、陈旧性血迹,细菌培养阴性。2011年物体表面检测58份合格率为100%,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60份进行检测合格率为100%,宫腔镜检查及手术800例均未发现内镜器械有污垢、陈旧性血迹,细菌培养阴性。实施手术室消毒优化管理,我院的手术室消毒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病原菌检测合格率不断上升。

3 讨论

在具体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中,对手术室的污物要进行严格的分装、及时的清除。同时要注意防止泄漏,进行定点存放,定期进行处理。手术室的平车内外分明,使用爱尔施消毒液擦拭,1次每周。保持手术间的物品清洁。在具体手术中,要根据手术的性质,对手术室的清洁卫生进行加强管理,对无影灯、麻醉机、器械台等手术器械要使用湿式打扫[6]。即便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术前术后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在使用清水擦拭后,再使用爱尔施消毒液进行擦试[7]。对于宫腔镜,避免了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任何残留在器械上的有机污物如血液、脓液等都会影响灭菌剂及灭菌气体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和作用,且会产生细菌保护膜,从而影响灭菌效果。医疗器械清洗和灭菌质量的优劣是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器械清洗和灭菌的质量。器械的清洗者一关至关重要,专科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卸装、清洗方法,是保证内镜能彻底灭菌成功的关键手术室各班工作职责合理分工,具体操作,手术完毕随时清理手术室垃圾。

参 考 文 献

[1] 朱桂舣.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2006,22(6):55-56.

[2] 黄慧敏,张皖瑜,尹湘毅,等.消化内镜清洗消毒T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51-4852.

[3] 陈小娣,钱小毛.手术室环境消毒质量现状及其监管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 532-533.

[4] 赵桂萍.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13):103-104.

[5] 刘灿兰,刘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16(8):847-849.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引进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引进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后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83例,女性67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为(46.5±2.8)岁。观察组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为21~74岁,平均为(46.4±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观察和分析后得出,主要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使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有章可依。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一些旧的、不合理的制度未得到及时修订或废除,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部分医院及医护人员对新规章制度的掌握及理解不够,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及医患、护患纠纷。第二,护理人员自身问题。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强度高、工作量较大,精神不易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部分护理人员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自身约束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专业技术不熟练,无法正确操作仪器,知识面狭窄,遇到问题时处理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思维;一些年资较轻的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常出现错写、漏写等情况。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较快,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手术室护理的性质决定了其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但是大部分护理人员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护理人员的自身问题给护理工作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三,操作不当。在接待患者时出现查对错误、接错患者、放错手术室等人为问题。脊柱损伤的患者在接送时未保护好脊柱,在移动患者时导致患者出现二次损伤。用药、输血及输液前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术后对物品、器械清点有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未对手术物品、器械进行查对,造成异物遗留。施术时,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在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谨,未严格洗手、消毒等,导致患者伤口出现感染。标本及污染器械未放入特定的区域,造成污染。器械护士在未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将标本丢弃,或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标本混淆,对送检结果产生影响。

1.2.2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引进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健全制度、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规范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等。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手术室护理时未引进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1.3统计学

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对本文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观察组出现0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0.00%;对照组出现6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占4.00%;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进行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且涉及的器材、药品种类繁多,手术室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隐患,不仅对手术效率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可影响手术效果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关研究表明,及时发现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分析,掌握护理工作中需加强的环节,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引进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卫生部颁布的新制度及自身特点,对旧制度进行及时修改和添加。吸取实践中发现的经验加教训,对标本管理、交接班制度等易出现差错的工作细节及制度进行完善。由专门的人员定期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抓好制度的落实情况,严格依据规章制度办事,切忌,仅做表面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另外,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有章可依,规定每位工作人员需遵守每一个环节上的操作规程,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第二,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管理人员根据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对手术室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手术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尽量不休班,手术少时可合理安排休班,休班弹性化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新老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学历高低进行合理搭配,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对专业技术不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教育及实践检验,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技能。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树立职业神圣感及使命感,从而调动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方式。做好查对工作,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核对病历及腕带信息,将患者送至规定的手术间。巡回护士及手术医师共同核对,确定无误后才能进行手术。的摆放需符合手术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安全及功能位等,避免出现肌肉、神经及血管损伤。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在其受压部位垫上软垫,必要时进行术中按摩。

门诊手术室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

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 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