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公司的企业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以价值成本为核心,通过财务管理推动企业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生产信息流的整合;为经营管理提供周密细致的财务分析,为决策分配提供准确高效的财务依据,以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1]。
1.财务信息化建设对集团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由分权经营转向集中管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信息集中、资源共享、集中管控的财务信息化体系,使财务资源成为集团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对集团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1 财务集中化管理,加强集团企业内部控制
集团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可以将各地区、各行业的子公司通过统一的财务核算集中到同一体系下,减少各自独立核算的差异,提高了集团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一致性,为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了可靠的评价标准,为集团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统一会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由于集团企业跨地跨行,点多面广,因此会计核算级次多,而传统的财务工作是各基层核算单位独立核算,财务数据经逐级合并后上报到集团总部,财务信息滞后,效率低下。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形成统一的核算体系,减少了核算层次,保证集团总部能够及时了解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3 财务信息化是优化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把财务系统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企业和社会的有机联系,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无障碍地及时获取财务业务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信息,整合企业内部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现阶段的筹资、投资、采购、生产等各环节情况,正确地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结合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需求,实现企业价值增长,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并保证了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优势,是集团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3]。
2.当前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集团建设的重要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财务信息化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模式较落后
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贯穿企业管理思想、财务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然而,不少企业管理者信息化意识薄弱,对财务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充足的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片面认为只需要在集团企业中做到计算机、财务软件以及局域网的相互连接就等于实现了财务信息化,其思想仅停留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上,而忽视了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软件条件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致使缺乏良好的软环境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化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集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2 财务信息质量较低
信息质量主要包括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相关性、重要性等特性。由于集团企业涉及行业多,组织规模大,核算层级较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与挑战。现阶段,大多数集团企业还没有全面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集团各子公司依然采用独立建账、独立核算,逐层上报后汇总等传统核算的财务工作模式,财务信息传递层级较多,导致信息滞后的现象严重。
2.3 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集团型企业虽然技术人才济济,但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不少企业财务人员缺乏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其财务管理能力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企业发展进程中,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即使实施了财务信息化。也因为自身的局限,不懂得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难以适应新的操作方式。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进程。
2.4 财务软件及信息系统不满足财务信息化需要
随着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财务软件,给集团企业的选择造成了很多困扰,结果导致集团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不能满足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财务软件的开发人员缺乏对相关企业财务系统的了解,软件的设计不尽合理,难以满足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集团企业缺乏对自身财务体系的认识,导致选择不当的财务软件,与财务管理契合度较低。
2.5 财务信息化的保密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都没有设置防火墙,缺乏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极易造成企业财务信息和其他资料的泄露。财务数字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核心机密.除了政府、银行、税务和企业领导管理层,一般不对外公布。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内部、外部的许多网络使用者都能相对容易地得到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的竞争对手来说,这无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财务信息化的保密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3.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意识
信息化建设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全方位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管理层应该端正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信息理财的观念,结合农机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合理安排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模块,促进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并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执行情况,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4]。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
集团公司要从发展战略出发,按照财务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结合集团所属各单位信息化水平,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财务信息系统既要满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又要充分考虑未来集团企业发展战略;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设定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工作[5]。
3.3 加大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财务信息化区别于传统会计核算的最大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要全力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在财会人员的技能培训上,划拨足够的预算经费,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仅要求其掌握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计算机操作系统,尤其是本企业的财务处理软件,成为“财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使财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服务。
3.4 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逐步实现软件功能的创新
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系统软件功能的配合。企业要保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要能够承担建设重任,在购入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后,要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处理特征和管理的特殊需求,吸收消化国外和国内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改进软件功能,并将新的处理技术普及到所有相关部门,提高企业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3.5 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集团企业可以借助社会上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公司或者自行研发设计安全预警程序,为财务信息系统构建严密的安全保护体系。首先,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分工,从财务系统操作到数据资料的管理,都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利用岗位之间的职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6]。其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设置系统防火墙,防止在会计专用软件上安装和下载各种其他软件,对存在风险的岗位,科学分配权限,做好授权安排和密码控制,严格要求根据数据类型和业务性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备份,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防范,防止保密信息和数据的泄露。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提高企业财务运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燕.论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1,(18):20-212.
[2]李泽峰.浅谈集团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经济师,2011(12):172-173.
[3]林家宇 浅谈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0(2):136-137.
[4]王啸 简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J].中国质量,2008(2):37-40.
一、资金安全风险分析
(一)合规风险
合规管理是财务公司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是涉及到财务公司全部业务活动的风险管理。财务公司的经营活动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还须符合金融监管部门和集团的监管政策。法律风险方面,财务公司业务的相对封闭性,面临的法律风险要比商业银行小得多。财务公司与其大股东、服务对象同属一个集团,相互之间比较了解,也存在一定的行政调控关系,产生的矛盾演变成法律纠纷的可能性较小。此外,服务对象的有限性也使交易对手的道德风险比商业银行低。
(二)流动性风险
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外部因素。具体来自于货币政策紧缩、市场资金面的紧松变化、外部临时支付骤然增加及外来资金风险的连锁效应等。例如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财务公司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5%提高至16.5%。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必然减少财务公司可用资金,降低流动性,增大流动性风险。
内部因素。集团企业的存款是财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团内部资金集中度不高,计划性不强,一旦出现支付过于集中、不能安排好资金来源对象分散化和期限结构等,则会加剧了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就大多数集团财务公司而言,其基本都是从资金结算中心模式衍生而来,因而管理的重心仍然以传统的集团内部结算、资金管理、存贷款为主,业务缺乏必要的拓展与创新,金融服务功能缺乏多元化,这也大大压缩了财务公司的获利空间,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公司治理机制失效和内部控制的失效。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来源于公司治理机制失效的操作风险大,而来源于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小。
二、财务公司资金安全管理内部控制要点
(一)牢固树立合规经营意识
持续关注法律、金融政策和监管要求的最新发展,正确理解政策精髓,准确把握其对财务公司经营的影响,及时为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
定期评价公司的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定期对业务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确保各项制度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求。
确保公司的各项合规政策、程序和操作流程切实得到执行。通过内部稽核和审计,对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促进管理制度执行到位。
确立合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收集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做好风险预警。
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财务公司自身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二)流动性风险控制
金融企业有较强的杠杆操作性质,资产负债率比较高,资产和负债一般都直接涉及资金流动,波动性相对一般企业要大,因此,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头寸管理是必要的。针对引起支付风险的各种因素,财务公司开展工作有:
密切关注国外国内经济、政治状况,分析各项经济数据、指标,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历史状况和数据,开展专题研究,推导出因素模型,以反映市场对宏观政治经济的反应方向和反应程度。
密切关注每日资金市场状况,对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进行分析,在大的资金面供求状况相对确定的情况下测度缺口水平,从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流动性状况,为流动性管理提供依据。
深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扩大财务公司资金来源。集团企业的存款是财务公司生存之本,要千方百计促进集团资金集中,建成以财务公司为中心的“现金池”,“现金池”越大,沉淀资金越稳定。
加强资金计划安排合理性和预见性,提高报备数据准确度。集团企业特别是股份公司,由于在财务公司存款占比很重,支付周期较为集中且支付金额大,如能较好把握资金计划则能有效减低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根据市场状况和公司资产业务(涉及资金运用),匹配资金来源期限结构和资金运用期限结构,做到短、中、长期的搭配,保证资金的充分有效使用,同时不至于出现瞬间的支付高峰而出现支付危机。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稳定的资金补充机制。根据资金缺口期限运用信贷资产转让、票据转贴现等长期融资手段,及法人账户透支以及信用拆借等短期融资手段补充流动性。
(三)操作风险
在岗位职责方面,财务公司各业务部门按照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设立岗位责任制,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岗位或独自完成业务办理的全过程操作。在操作规范上,各项业务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遇特殊事项需按权限审批。对于资金支付建立报备跟踪制度,及时汇总资金计划部以便统筹安排。在资金预算业务上,明确资金预算编制的流程与口径,及时汇总成员单位资金预算,预算变动须按流程审批;建立预算追踪与考核制度,及时对比预算数据与执行数据,并出具有关预算报告。应对集团企业预算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落实考核制度。
【关键词】 财务公司; 财务集约化; 风险管控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产物,在企业集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名列2008年《财务》全球企业500强第24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作为其专业的财务公司,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其角色定位是国家电网坚强的资金管理平台。
一、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在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建设’为根本保证,以建设坚强资金管理平台为核心,积极服务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全面增强公司‘三个能力’,努力实现‘三个发展’任务”。该工作思路的明确提出,使公司广大财务人员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对切实承担起中国电财赋予业务部的“资金归集平台、金融服务窗口和风险防范前沿”重大的职能与责任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对业务部的发展任务有了更准确的认识。深入贯彻公司“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未来竞争能力,是江苏业务部目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业务部风险分析
中国电财主要业务是为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成员单位以及经银监会核准的服务对象办理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承兑、贴现、债券承销以及证券投资、财务顾问等业务,截至2010年9月,中国电财拥有5家区域分公司及20家省级业务部。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级的组织架构赋予了角色定位、业务的层次性与差异性,风险在各层级的表现形式及防控重点也不尽相同。进行风险全面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充分考虑公司总部、分公司、业务部三个层面的业务特点,对风险管控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并确保不同层级风险管控体系的衔接及一致性(如图1)。
业务部作为金融服务窗口和资金归集平台,也是风险防范的前沿。以江苏业务部为例,其主要业务包括信贷业务、营业结算业务和资金业务等。
(一)信贷业务
业务部严格执行公司信贷制度和流程开展信贷业务,配合分公司做好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
由图2可知,江苏业务部在整个信贷流程中涉及业务受理和贷后管理两步。业务部建立、健全贷款业务台账,并与华东分公司信贷部、营业部及时核对,确保各项贷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贷款利率执行方面,如遇有利率调整,按照华东分公司的调整利率通知配合进行相应调整。业务部及时按规定提前发出贷款付息通知和《贷款到期通知书》。业务部信贷合同和档案原件均由分公司统一归档管理。业务部贷后检查按照公司总部规定的时间间隔要求,配合华东分公司信贷部做好贷款单位资金使用、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信息。
(二)营业结算业务
营业结算业务中涉及内部账户和集团账户两类账户。内部账户是指客户单位在中国电财开立的账户,集团账户是指按规定可以直接在商业银行开立并可以进行相关结算的账户。在集团账户业务中,江苏业务部开立的是一级账户,成员单位是二级账户,二级账户的变化实时反映在一级账户中,由此实现一级账户、二级账户的联动,从而集中资金。而内部账户的收款业务中,业务部根据银行收款回单同时在会计核算系统中增记客户单位账户和江苏业务部总账户数额;内部账户的付款业务中,在汇总客户单位的付款凭证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客户支付额度及时与银行进行换票。营业结算业务中应该关注操作风险,严格按照制度与规定,将全面风险管控理念嵌入到标准化的流程之中。
(三)资金业务
在资金管理方面,业务部严格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办理内部融资业务,经业务运营系统、书面申请单双重审批控制,经业务部领导审批签字后方可出款。业务发生后及时更新内部融资业务台账,保证利息计算准确、资金划转及时。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业务部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和业务部资金备付安全。
三、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的建议
业务部应该结合自身需求和阶段性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工作,由上到下,由点及面,层层深入,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与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控等理论的学习,就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基础工作
针对公司“两会”提出的公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业务部要自我解剖,对症下药,处理好安全和效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为业务部全面完成各项经营任务保驾护航。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中国电财基层业务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应结合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有关要求,围绕业绩考核指标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部门要积极行动、参与,开展好互动和交流沟通,真正找出公司发展中的风险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降低风险,实现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业务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落实公司业务部建设方案的要求,切实克服业务部人员数量较少和风险控制力量相对薄弱的困难,主动进位,极尽责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强风险、内控、合规管理,充分发挥业务部资金归集、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职能,为网省公司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强化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执行力
依托三级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和优化,构建统一的业务模式和操作规范,形成与财务集约化管理相匹配的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流程体系;通过滚动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指导意见,提高制度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构建适应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调整、适应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强化执行力建设,有效提升内控水平。
(四)改进风险监测与评估技术,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
先进的风险管理需要先进的管理工具支撑。结合银监会现场检查意见,公司应当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完善风险评估方法,提高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公司上下应协调互动,在现有关键风险指标(KRI)的基础上,按照操作风险所处的地理、客户、产品、流程及价值链中的位置,进一步拓展应用KRI指标的广度和深度,真正发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包含对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进行评估的二维评级体系,深入挖掘客户因素和内部控制机制风险因素,通过精准度量风险,依据风险水平计量,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设立最低备付预警额度、备付率、存贷比等资金监测指标,设置预警边界,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根据流动性缺口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制定备付资金调节方案,确保资金备付安全。
(五)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而采取的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采取止损行动的步骤和纲领,以预先作出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预案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机构、部门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系统的总体预案。针对国家电网财务集约化管理带来的内外部变化,在已制定各类风险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各项工作的相应应急预案,提高在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对风险事件反应的灵敏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针对各类风险,结合业务部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细化应对措施。加强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明确重大突发风险事件应急演练的过程和处置程序,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和重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继续加强内部员工的持续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能胜任本职工作;继续深化、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人才的专业序列通道;积极加强重视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培养一支通晓财务、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同时,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结合公司开展的企业文化“四统一”主题实践活动,统一布置,统一推进,加强宣传沟通,增强员工主动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行诚信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使员工从“要我做正确的事”向“我要正确地做事”转变,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杜胜利,王宏淼.财务公司――企业金融功能与内部金融服务体系之构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冯云飞.中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5).
[3] 龚娟娟.我国财务公司功能与业务创新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
[4] 韩月纪.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J]经济论坛,2007(19).
[5] 何华,李诗.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理人,2006(16).
[6] 李伟.国内外财务公司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06(2).
[7] 马亚军.电网企业“十一五”融资之道[J].国家电网,2007(7).
[8] 庞明芳,刘沪湘,来广志等.中国电财为集团资金集中结算模式创新研究[G].中国电财获奖课题论文汇编,2008.
[9] 史可新.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功能,强化集团资金集约化管理――中石化财务公司案例分析[J].中国电财,2009(8).
财经部会计专业目前是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在校生近800人;每年毕业人数250人左右。一直以来,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高,对口实习见习工作也很难开展。会计专业学生对口实习、就业率低,关键的原因是:校外实训基地少,学生在毕业时缺乏必要的就业能力。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结合工学结合、六层推进的“宝安模式”,经过几年的大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财经类专业没有工科类专业集群式就业岗位群的优势,它既受学历制约,又受岗位数量少的制约,校企合作不容易推行!但深圳地区经济发达,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为减轻经营成本,习惯将记账工作委托财务公司完成,大量的财务公司应运而生。需要大量的初级会计从业者的财务公司,为我们的校企合作及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
2010年初,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财经部与深圳市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设立了“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
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主营企业记账及报税等业务。会计专业与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口的,同时该司还有会计师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学校选择记账公司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一方面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将学生的培养能力定位为:让学生初步掌握一般个体或小型企业的财务账目的处理能力,同时兼备企业报税能力。第二方面是考虑公司雄厚的专业力量,可以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材的编写、还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第三方面公司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给学生顶岗实习,同时接收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第四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该公司能够在为客户保密的前提下,将不同类型企业的账目资料提供给学生训练,同时可以将最新的企业资讯传递给学校,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该企业总部设在深圳中心区福田,办公场地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实习,学生在学校与实训基地之间奔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反复研究,校企双方决定将合作的方式延伸到校园,由学校提供场地,将“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分别设立在校内和校外。“车间进校园”的做法,几年前山东、浙江包括东莞长安职校都有先例,不过大多是机械制造类的工科项目,财经类专业尚属少见。“车间进校园”,实现了“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学校非常重视和支持“车间进校园”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并将其列入“千所示范校建设”的特色项目中。目前第一、二期建设投资已经全部完成,有一间60平米的手工模拟实训室;一间100平方米的可供60人使用的实训实验室,其中包括可供实训实习的电脑 60台,分别有用友U8和金蝶记账软件各一套,以及装订机、票据打印机、复印机等相应办公设备,第三期投资也在落实中。
“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则信实训实习基地”是基于校企双赢的基础上建立的。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并组织学生成立了JOB俱乐部配合公司的营销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营销活动,树立了创业意识,初步培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使企业在整个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实习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留用或向客户推荐直接上岗就业;第三方面,由于不少学生家长本身就是个体或小微企业老板,可以借助学生的优势,开拓业务,挖掘客户资源。
2 “车间进校园”的实践
经过摸索和磨合,目前企业将指导学生参加实训的工作流程归纳为“三阶段、八步骤”:
“三阶段”是:上岗前培训阶段;岗位能力培训阶段;独立上岗操作阶段。
“八步骤”是:
第一步,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学习教育。
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公司的文化背景及规章制度,树立进了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上班的观念。
第二步,了解业务流程。
让学生了解记账业务的具体流程,熟悉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
第三步,学习会计凭证、账簿的装订。
凭证、账簿的装订工作是会计事务中最基础的工作,在装订凭证前,学生应该学会会计凭证与原始单据对应插单后再进行装订,这也是作为会计的成果。所以装订会计凭证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四步,学习手工记账。
为了让学生将理论能够灵活应用到工作上,我们先采用手工做分录的方式做账,将部分客户往年的年度帐按月份做完一个年度。
第五步,学习熟悉财务软件,掌握用友软件的远程登录记账方法。
用友软件在本地可以同时登陆8个客户端,在远程也可同时登陆6个客户端,在软件上让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电脑记账。
第六步,正式上岗、电脑记账。
第七步,独立完成会计事务。
经过了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与实践,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完成一个客户的全盘帐套处理,包括电脑录入凭证、复核、结账、对账、打印凭证账簿等工作。
第八步,学习网上税务申报。
学生通过做账熟悉客户情况,在网上学习国、地税的税务申报工作。
以上每一个步骤,公司都有专人负责学生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评估合格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
整个流程大约3至5个月,实习生经过系统的训练,完全可以胜任中小型小规模企业的财务处理工作。
3 “车间进校园”的成效
三年来,实训基地累计指导了600多人次的专业实训,接收了101位学生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承接了财经部2008、2009、2010、2011级学生《基础会计》、《会计单项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等课程的仿真实训。多位学生由于表现优异,已被正则信记账有限公司录用,负责做账、报税和营销工作。公司提供实训岗位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为财经部24位专业教师组织了12次的业务培训,接收了14位专业教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聘请财经部部分教师参与基地的管理;学校聘请公司4位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为财经部在校学生的仿真实训提供了10多套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资料;合作编写了《小企业会计模拟实训》、《小企业纳税模拟实训》等教材
(讲义稿),并参与了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会计专业精品课程”的编写工作。
关键词:跨国集团 财务风险控制 海尔集团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54-02
跨国公司的称谓来源于联合国,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通过实地研究各个跨国企业后确定了这一称谓并赋予了定义。跨国公司主要是只以本国为中心,通过境外注册资本,在境外设立子、分公司,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跨国公司作为在国外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单位,和一般企业有明显的区别:跨国公司的目标是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而一般企业是仅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对于其分公司子公司,一般采取参股控股的方式进行操纵,而一般企业不具有这一特点。
资料显示,2010年,世界对外投资总额大幅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接受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步入黄金时期,截止2014年年底,累积成立境外投资企业30000多家,分部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复杂的经营环境,给跨国公司带来更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使得跨国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加具有破坏性。在这些中国跨国企业之中,只有三成的企业获得了盈利能够良性发展,而接近一半的公司都面临困境,陷入亏损的境地。追究其原因,一是投资较为分散,且没有核心的创造性产品;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我国跨国集团的风险防范意识匮乏。
风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仅仅是指风险带来损失的特性,风险的大小即是风险造成损失的多少;广义的风险强调的是风险的两面性,即收益的多少和损失的大小,说明的是风险既有可能带来收益又有可能造成损失。本文采取的风险概念是指狭义的风险。跨国财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概念并没有本质区别,即当公司“走出去”之后,就会受到不同国家法律、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供应链断裂或者面临无法偿还利息本金的违约风险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知名的家用电器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海尔的业务不仅局限于电器,而且已经向电子科技,金融等高端领域延伸,已经发展成为了大型综合跨国集团。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的前身“青岛冰箱总厂”创立于1984年。同年12月26日,当张瑞敏带着新来的领导班子来到这里时,就面临着第一次财务危机。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冰箱厂出现了147万元的亏空,比较当时的物价水平,这无疑是一笔让人望而生畏的巨资。同时,产品滞销,财务亏空的境地也带来了员工精神层面上面的危机,从普通操作组装工人到车间主任,从财务人员到决策管理阶层,大伙儿想的不是产品、销量,而是像贫民一样满脑子都是以后的生计。
海尔当时的应对策略是:稳固人心和破而后立。由于海尔卓越的品质,它生产的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在冰箱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获得了长足发展。海尔成功渡过了第一次财务风险。
二、海尔的海外投资
一般而言,跨国公司打入国外市场都会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比如很多中国跨国公司都会以中国香港为突破口进入东南亚市场。而海尔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最为成熟,世界上最难进入的美国市场。海尔的目的很明显,目标也很明确,就是用最严苛的美国律法和市场准入规则来打磨自己。
自然,海尔在美国也遇到了财务风险。这些风险来源于一下几个因素:第一是竞价劣势,这几乎也是所有外来企业所遇到的挑战。首先,海尔必须支付美国工人的工资,不同于中国这些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美国公民的生活和发展成本决定了高额的工资。其次是管理费用的增加,为了适应美国的市场规则,海尔必须花费一定的软件成本,控管成本以及远距离控制所增加通讯、交通费用。对于新生的跨国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第二是多元化风险,在国内市场获得发展后,海尔并非是一家单纯生产冰箱的企业,它已经将产业链延伸到了科技、贸易、工业、金融等其他领域。同样,在美国市场,海尔也打算推出众多产品。既要推陈出新,又要保证各种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海尔的资金压力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可以说,进入美国市场本身就是海尔对财务风险的挑战。
收购三洋是海尔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业务。从海尔与三洋达成买卖意向的第一天起,海尔便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准备。为此,海尔成立了专门的并购项目部,这个项目部几乎囊括了所有方面的人才,包括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等等专业方面。在并购的数年进程中,“海洋”团队几乎去了三洋所有的子、分公司,进行细心考察,排除了知识产权、财务等类别中1000多个隐患,正真做到了事无巨细,虽然忙碌、繁杂,但在海尔人的努力下,终于成功完成了三洋的收购业务,实现了海尔的新的跨越。
三、海尔集团应对跨国财务风险的方法
(一)集团化、整体性的风险管理
截止2014年,海尔已经在将近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中,有贸易公司、有电器大厦、有科技研发中心等等,海尔俨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然而,海尔的发展又如气球的膨胀,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迫切的危险。这种风险的扩张试称之为连带财务风险。当海尔的某个子公司遇到了财务风险,势必会影响其相关联的海尔的其他分支机构,正如一个病菌团,一旦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海尔的财务形成冲击。对此,海尔的办法是建立财务公司。顾名思义,财务公司的专职就是应对全集团的财务风险。海尔把这种对财务的重视拉倒集团化的程度。在21世纪初,很多跨国企业还在为分支公司财务而烦扰的时候,海尔就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并获准同意成立了财务公司。海尔为财务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财务公司汇集了海尔乃至全国最顶级的专业人才,包括财务,法律,外贸,国际金融等十几类专业。海尔的每个重要决定都要经过财务公司的审定和支持,可以说,财务公司是除了张瑞敏和股东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正是因为整个集团的大力支持,到2007年,海尔财务公司已经成为了集集约化金融服务、集团化金融管理、集成化金融支持三位于一体的集团服务机构,为海尔的跨国之旅提供了更全面的助力。
(二)全员内控零风险
内控体系的建立是海尔跨国发展的必然。不同于大部分的国内企业,海尔的内部控制被他们称之为全员内控。内控不单单只是财务部门,监事会的事,而是CEO、总监、部门经理、下属员工乃至每一个海尔人的责任。海尔设立了建议箱,这个箱子遍布每一个海尔的分支机构,用于员工向集团提建议和思路。月末会有专人收集并仔细研究这些想法,而他们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奖金和在公司的地位。“化整为零”,“集百家智慧”,逐渐成为海尔全员内控的核心思想。
(三)纵向控制
这里的纵向控制是指从时间轴角度采取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程控制跨国财务风险。
1.事前控制。(1)调研投资环境,做好风险防控。在进行海外投资建厂的过程中,合理分析投资环境的硬环境因素和软环境因素,对国际环境、国家环境、东道国的国内地区环境以及场址环境进行比较,以期达到节省建厂成本的目的,把握好投资环境,因地适宜,根据本土不同的投资环境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2)做好财务预算,预测财务风险。无论是进军最难的美国市场,还是投入相对较易的东南亚市场,都做好充分的财务预算。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并非一蹴而就,一个新的市场自有其准入规则,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险都决定着公司的预算,而公司的预算就是一个总的指导方针,是跨国企业的前行的灯塔,一份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告诉企业要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投资多少,投资的竞争环境。按照这一方针才能稳扎稳打,才能抵御财务风险。财务预算的效果并非是立竿见影的,甚至于有很多地方与实际支出相悖。然而当我们拿着一份财务预算时,我们就知道,我们能动用多少资产,投资预计需要支出多少,投资后多久能回笼资金,能回笼多少。按照这个框架步步为营,在投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财务风险。
2.事中控制。(1)“入乡随俗”。跨国公司的特殊性之一便是其存在的地域不在本土。而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公民素养、行为方式和不同的法律规范。哪怕是细微的差异,都会影响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发展。海尔在美国建立的子公司的员工周会。按照海尔在国内的方式,往往会让表现最差的员工陈述其值得大家谨记的地方,在我们看来,这是对陈述者的激励,对其他人的警示。而美国员工则认为这样的做法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甚至在一段时间反对的声音迭起。海尔吸取教训,改为让表现最好的美国员工在周会上分享心得,迎合了美国人热情,喜欢表现的心理,激发了美国员工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跨国企业在还外投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雇用当地的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员工无疑会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跨国公司是营利的组织,但当尊重和人文关怀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时,“入乡随俗”会成为公司的推动力,抵御财务风险的助力。(2)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企业管理系统。企业管理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对企业经营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3)发挥主导市场投资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3.事后控制。(1)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无论项目进展的情况如何,都必须将风险管理的计划、行动、结果整理、汇总、进行分析,形成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的持续性要求风险管理报告的连贯性和不间断性,因此,该报告不是仅仅在项目结束之后才制作的,而是应该视项目的进展状况、项目计划、报告的对象等条件采取书面或口头、不定期的或阶段性的等多种方式,为项目的实施、控制、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基础。我国跨国公司在项目管理中进行风险控制的同时,还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所制订的风险管理策略本身是否可行?实施风险控制的措施和手段是否与项目总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尝试、总结、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风险总是和效益并存的。只有正确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规避风险,才能确保每一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完成,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四)横向控制
横向控制主要采用集成化思想。集成化思想要求不单单把财务风险管理看成一个过程,更要把它看成一个系统,从信息集成、组织集成、人员集成三个方面来处理和完善这一系统,达到财务风险控制的理想效果。从总体上而言,跨国企业信息集成化的实现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加快资金流通速度的目的,我们能够比对手更快对市场做出合理的应变,从而在市场发展中占尽先机。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作为一种资金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工作。渗透到了跨国公司的各个方面,把风险管理作为跨国财务管理的一个分支,研究其识别、评估和控制方法,对于传统的跨国财务管理而言,是内容上的突破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李尔平.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 Cole,C.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s for MD&A:An update[J].J.Corp.Acct.Fin.,2012(6)
[3] 刘冰.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科技与管理,2004(3)
[4] 毛付根.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