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概括

高中语文概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概括

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研究现状;实施意义;实施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71-02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活动课这一课堂形态日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关注,所以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也成果颇丰,这些成果以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呈现。研究者将这些论文进行整理,并加以概括,发现这些论文大多是一线教师对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活动课的各种形态进行教学模式突破,将课堂活动流程以及学生在活动的收获及成果展示出来,再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感受进行经验性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地方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努力进行着语文活动课的探索,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策略,总结了自己的探索经验,并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等。同时,限于理论素养、学术视野等,这些探索者较少去阐释高中语文活动课实施的理论依据,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形态没有系统性的归纳与呈现,在这方面的校本课程建设也没有比较成熟的开设策略。以下便从本体概念、实施意义、实施建议或原则等三个方面来分析高中语文活动课的研究现状。

一、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概念界定

高中语文活动课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充分开发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来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管理并评价的教学形态。

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袁锦川在《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活动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谢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一概括又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设活动课的意义之深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与互动,这就对组织活动课的教师在专业层面与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而且要将其自然而高效地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

谢辉在文中还创造性地将其主体实践活动分为外显形式与内隐形式两种,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其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全面开展与教学目标实现。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意义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能够活跃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语文课的课堂形态的进化,实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者们都指出,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谢辉也明确肯定高中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同时语文活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限制,可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那么“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其精神生活,改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另外,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在指出在组织活动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之后,总结了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深远意义,文中陈述:“活动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来语文课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黄卫华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强调:“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问题;对策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促使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经济信息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效率,也就是在投入较少精力以及时间条件下获得更加理想教学效果。所谓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高效果以及高效率课堂,利用更少精力、时间投入来获得更多语文知识以及教学效果。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创新

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促使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加关注重点段落以及中心思想等阅读内容讲解,教学呈现出程式化以及流程化,并没有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以及阅读兴趣,再加上传统应试理念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答题技巧教学,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观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过于枯燥、过于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影响学习效率。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从一般角度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以三个课时为一个阶段,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却未必能够真正掌握阅读内容实际含义。在高中语文阅读测试过程中,在一个课时中,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完毕,还需要解答一些与文章相关问题,这就使得阅读教学与考试类似。由于时间限制以及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

1、创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构建高效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原则,充分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此外,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课堂,利用配乐朗诵、情景赏析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2、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人文本”人本主义原则,构建自主化、合作性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阅读文章、感悟文章,构建合作研讨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形式化过于严重促使学生无法掌握文章内涵,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高中语文阅读研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引导以及适度参与,实现思考、研讨多维度、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高中语文《祝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小组学习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循序渐进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小组研讨方式来掌握阅读技巧以及文章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层次性阅读教学,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为了能够构建高效课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阅读对象,促使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构建层次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文章结构,有效提取文本信息,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概括以及问题文章内容、文章表达形式,提升阅读文本鉴赏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环节与解读环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来设计教学思路,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差异性来设计多层次教学方案,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来构建梯度性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专注力以及思考能力,从整体角度来满足不同学生实际需求,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中语文《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差异性,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提出针对性教学目标,诸如,后进生设置鸿门宴场景,优等生则是可以深入掌握文言文内容,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四、结语

构建高效课堂直接的影响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以及阅读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需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提升学生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第3篇

一、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忽视,导致了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所花费的课时就更少的可怜。有的老师在讲语法时,直接拿着练习习题上的例子讲解,一带而过,只是停留在表层,并不深人,不告诉学生这个错误在哪,为什么错的,只是习惯性的读答案,让学生课后去自己学习,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云里雾里,模糊不清的就过了辨析与修改病句学习的课时;有的老师更是奇葩,在考试之前,给学生恶补一把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学习,挑取考试常考的几种类型,有针对性的学习修改病句,对于学生培养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非常不利,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迫不得已的学习。

二、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教学的内容

1.辨析病句

病句的辨析是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综合考察,它涵盖了语法,逻辑、修辞等几个方面的知识,要点多,细节复杂。学生又麻痹大意很不容易发现病句的存在,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塔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表达意思不明、不符合逻辑、结构混乱等。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这个句子读上去明显不顺,感觉别别扭扭的,仔细分析,它属于成分残缺病句里的一部分,属于缺少宾语,在“固定氮”后面加上能力或功能,这个句子就完美了;

2.修改病句

能把句子的错误找出来,它的下一步就是对它修改了,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要觉得只要把病句找出来就可以了,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书面文字加以修订,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缜密,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强。

三、高中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教学方法

1.总结相关语法的规律进行教学

理论是指导实践正确的基础,高中语文的辨析与修改病句也是一样,也需要理论作为指导。老师要对高中语文中适合学生语法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方便学生学习。老师在提高自身语文修养的前提下,总结出的语法规律一定要浅显易懂,并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提高语文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2.语感质疑法--朗读教学

语感质疑法是通过我们日常积累的经验,找出毛病并改正。一般情况下,大声朗读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并让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深处的病句,例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啊。”这个句子乍看上去不会发现毛病出在哪里,但根据我们的常识就可以发现了,因为月朗星稀,怎么可能在“明月高悬”的天空中,又出现“繁星满天”的景象,要是我们不重复地读,还真难发现这个句子的病理所在。在平时的作文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体会其中的用词、用语是否恰当,提倡学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换修改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3.提取句子中心思想针对长句病句教学

对于字数过多,语句过于繁杂的句子,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提取句子主谓宾的游戏,看谁提取的又快又准,先看句子的主谓宾是否正确,在对修饰主谓宾的定状补进行排査,先整体,后局部,很容易就能找出病因所在了。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山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里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从这个长句子里,我们提取出主谓宾--我看到了乡亲、茅草房子、山道、乡音、笑声,一提取我们就发现了病理所在,乡音”和“笑声”怎么能看到呢,要么去掉“乡音”和“笑声”换成别的可以看到的事物,要么就加上听到这个词,使句子比较完整。

4.逻辑分析教学法

有的病句病理藏得很深,光靠语法是找不到的,这是就得教会学生换位思考,运用逻辑分析句子的病理在哪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在这个句子里,在反复通读几遍之后,还是发现不了句子的问题所在,因此,要推断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的要求,前后的顺序、其中的关系是否合理,当学生从这些角度,全方位的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了,“设施”和“通道”在词义上有重叠和涵盖的成分,只要去掉“通道”就可以了。

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第4篇

一、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前引导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做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是以考试而服务的。落实到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采用的模式也就多是“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无论是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人物形象、结构和主题都是通过教师讲授而告知学生,学生则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而被动地采用记忆、背诵、练习的方式完成阅读,因学生没有深入到文本中进行阅读,体验不够丰富,感悟不够深刻,在解答问题时语言也就僵化而没有个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向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指明所学完成的阅读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方向。一般而言,在阅读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本的基本内容等是需要学生提前了解。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目标。以《江南的冬景》为例,郁达夫中期是其低潮期,作品多有忧郁风格,但该文则是作者生活较为顺利时偶得的作品,对江南之景多喜爱之情,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题。而这就需要教师再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郁达夫的创作历程,在此基础上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一般特点,明确通过文本阅读要能体会体会《江南的冬景》清新舒缓的语言特色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能结合具体句段而分析其语言风格,感受自然美。课前导读环节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该阶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具体的去提前预习。

二、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构建

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对作品有了初步的感知,这为理解文本的内涵奠定了基础。而要学生能真正走进作品,教学中还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对作品形成自主构建。在高中语文阅读实践中,初读环节以学生个体为主完成,在该阶段,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自主阅读任务,在课堂中也要预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再次阅读作品。同时,要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学会去理清作品的结构,能初步概括作品的基本内容。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初读中了解作品,教学中教师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也可用具体的任务来指导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可先引导学生在初读中尝试概括作品的内容。依然以《江南春景》为例,在初读中用“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等来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先由学生自主概括,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精简、整理。又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初读中引导学生找出人物、归纳情节、地点、场景,引导学生围绕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发展(“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和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而对情节进行梳理。在引导学生概括时,可用问题作为引导,如《江南春景》中对江南春景特点的概括问题引导如“文章中有几组对比,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初读环节是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更多要让学生去读,把文章读通、读顺,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交流中更好地把收获和疑问提出来。

三、议: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议实质为讨论,即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以问题来引导小组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这个环节是最为核心的环节,也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教材而向学生讲授,学生只是用听来完成“阅读”,学生没有深入到阅读过程中,效果自然不好。提倡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读中去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体验。

高中语文概括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路径

一、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学生不但需要和同学交流学习体验,还要和教师共同沟通、共同学习,协助教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据研究表明,在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和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及时解决自己听不懂的问题,导致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困难的事。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和教师交流互动,会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语文,使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敢于质疑,主动和教师交流,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过程,提高高中语文教学

质量。

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1.教师互动意识不足,课堂师生互动气氛不活跃

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没有互动意识,使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填鸭式”地学习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互动意识,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语文知识,和教师交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部分高中生反映,语文课堂的气氛很乏味,没有兴趣学习,教师只是照着课本读,很少和学生互动。

2.教材重视不够

教师没有对课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分清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无法理解课堂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概括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师使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吸引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3.互动主体性欠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围绕学生来展开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指导作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积极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另外,学校应该做好语文教育工作,适当减少教师的压力,将语文应用到课余活动中,开展与语文相关的课余活动,如读书日、知识竞赛、黑板报设计等,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意识。

三、促进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路径

1.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

课堂上,教师采用卓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可适当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的使用。教师应该经常和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观察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师生互动。另外,教师可以建立互动的动力机制,使用有奖竞答或者语言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促进师生互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2.营造互动的良性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营造互动的良性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语文教学中的任务,促使学生互相交流、思考和讨论。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孔乙己》,让学生了解孔乙己的生活背景,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模拟情境和营造互动的良性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

3.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如阅读杂志、书籍、报纸、小说、纪录片等,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看《鸿门宴》的视频,了解故事的情节,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该文章时,学生能够快速地概括课文内容和分析人物性格。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使得学生尊敬教师并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策划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更加喜欢语文教师,逐渐喜欢语文课堂。

师生互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进行思想交流,使学生可以更加信任教师,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尽管现在的语文教育中出现了很多不足,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营造互动的良性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法,促进师生在课堂上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配合教师课堂

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