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人们对社会学的“外在探索”产生了疲倦感,那么西方的一些结构主义、语义理论等“内在探索”也随之出现,文体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经济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文学探索。不过通过现代文学的探索历史能够看出,方法并非是全能且唯一的。各类探索方式介绍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那么就会产生新问题。也可以说,当现代传媒和中国现代文学探索的理论范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探索模式,以此会全面地论述我国历代文学的理论特征,以此可以增强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程度。

一、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常规关系

(一)媒体即为载体

对于信现代传媒而言,它属于古代传媒与传媒模式的创新发展成果,能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明确完善的传媒模式及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媒体即为载体,现代传媒也就是现代文学之载体。无论哪一个文学作品都需要物质载体,比如古时候的竹筒、纸扇、墙壁等,均通过特定物质形式得以展现。现代文学的出现即为现代传媒的出现,没有现代报纸媒体就没有现代文学,此为学术界已达到一致的认同。不过,传播媒体的变化也会带来现代文学的变化,如马拉印刷机时期的期刊与设备印刷机的报纸,它们的出版效率与质量等有明显的差距,文学创作可否随着印刷效率与质量的增强而发生对应的改变呢?不过,此两者并非是正比例关系,文学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成就的大小不会受到媒体改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二)媒体即为中介

现代传媒属于文字载体,也就是说,报纸期刊属于文学创作的传媒工具,相关作品是利用特点的媒体得以发展的,即,媒体也就是所谓的中介。现代传媒能够将作者与读者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引导及其创作文学的整体倾向。其实,读者也不是被动性地受影响或者被指引,如果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报刊或书籍的话,读者其实属于此“共同体”构成一部分,同时根据个人想法改变这个“共同体”。但是,由于作家力量及文学创作的不断增强,作家与报刊之间的影响力会减弱,个别报刊邀请有威望的学者撰稿并未是为了发行需要,大部分是为了能够点缀门面而已。反之,编辑部在明确选题、方针方面,也需要体现出高尚品格,通过获得大众称赞的方式得到有识人士的认同。29]

(三)媒体即为语境

现代报刊而已,不单单属于载体,也属于创作作品,属于文化形态的展现内容,报刊的发展能够为文学的出现提供特点的文化氛围,明确话语模式,甚至当作文学素材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来。其实,对于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而言,其语境的内联包括两点内容,其一是现代传媒具有的时尚特征,能够指导大众生活、艺术理念的改变,对全社会审美观带来一定的影响。梁启超兴建的《新小说》与《新民丛报》和其“新民”理念、《申报》等明确了不同的建报理念,均展现了报刊面对普通市民的启蒙主义思想,在此氛围中出现的现代文学,通过启蒙为关键引导方向,现代文学具有凝重感,其实这和现代报刊更注重社会、政治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现代报刊对应的传播手段,能够为现代文学的创作语境的出现构建相应的文体模式。现代报刊大多数是稳定连续出版,考虑到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由于此迅速交流的模式与固定持续出版的特征,能够为作家连载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作家实现一次性创作奠定基础,这和基于手抄与说唱的古典文学相比,此传播手段更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二、现代传媒视野里的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文化传播视野里我国现代文化史的构建,必须研究“现代性”和我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形成、发展与其规律。我国现代文学和我国古典文学的关键准则的一个特殊标注即为传播手段与媒体的不同。也就是,文学出现系统的实质改革,是造成文学现代性变化的关键诱因。

(一)重读“现代性”

“现代性”属于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关键定义,不过对此定义的了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通常来看,学术界普遍提到的“现代性”定义是由西方国家演变过来的。在西方,“现代性”可以理解为“当下”,大部分是被社会学家引用,属于“当代社会或文明发展的缩略语”。不过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它重点是阐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并且也体现出民族观念的现代化状况,体现出理想化、未来化的特点。这些年以来,个别研究学家也慢慢重视文学史变化过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此过程的现代性开展了深入性探索,并形成了一个较为活跃的现象。杨春时总结出“二十世纪我国文学的近代性”,此观念其实说明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特性,是通过“现代文学”还是“近代性文学”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不单单属于材料凭证的文学,也属于理论研究模式的问题。奕梅健编撰了《前工业文明和中国文学》一书,其通过我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原理与社会变化特征的层面,总结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文化带来影响的相关论点。所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问题,不单单要重视现代文学的根本特性,同时也要重视其传媒媒体与传播手段,站在时间角度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可以发现它比我国古典文学或西方文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在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时,就要重视现代传播媒体对我国文学造成的影响。就拿报刊是载体的现代传统媒体来说,我国现代文学也属于我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异变的一部分,也就是,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文学在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断层”,一个新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也在缓慢地形成。

(二)媒体属性和雅俗问题

对于现代文化传统媒体来说,其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缠绕着我国文学数百年的理论问题,即为“雅”“俗”与我国文学的高端化与普及化的问题。这数百年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内在联系,为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学理念。“通俗文学”代表着中性含义,不过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批驳者而言,却体现出贬义意义,此为“五四”文学特别是文学探讨会的批驳方向,也是之后被文学史家丢弃的一角。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也慢慢将目光转向了“被丢弃的一角”,一些探索文献也说明了现代文学发展的缺陷。即①,文学作品具有“通俗文学”内容;②个别学者认为,“文学母体包括两类,即‘纯’与‘俗’。由此可以看出,“通俗文学”属于我国现代文学的关键组成内容,其获得了成果即为我国现代文学的成果。不过,怎么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雅”和“俗”,也是缠绕人们的一个难题。

(三)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

通常而言,我国现代文学的理性意识属于我国文学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标识,也属于我国现代文学启蒙思维特点与显著的思想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在我们分析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文化理念的时候,必须重视现性和文学的内在联系。但是,对于支持现性的科学形态来说,它和现代传播媒体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基于现代文学与工业社会代表的印刷媒体,由物质理念至语言创作,再至传播的实质形态与消费模式,均展现出现代文学里显著的理性意识。和古典物质文化氛围中的理性对比来看,现代传播媒体支撑下形成的理性即为基于技术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理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传播媒体与传播模式的不断改变,也慢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从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得以释放,具备了和“世界”直接互动的特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也慢慢影响着人类形成的文化形态,它属于一种要击垮传统文化的冲击力,以此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的社会地位。同时,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欲望与引导也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文学,不过新的现念也在不断地形成,人们在此也慢慢能够看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便我们基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现代文学的时候,也无法真正地认识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理念。为此,现代传播媒体从本质上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同时也对现代文学的变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8(01).

[2]徐萍.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齐鲁学刊,2008(06).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第2篇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正式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教育理念,强调要采取各种措施,如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等教育研究者潘懋元认为:“21世纪,世界各国将或早或迟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突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旨归,是世纪之交中国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也是给21世纪教师提出的新使命。

二、主体性培养:方法与步骤

现代文学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大学本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开设时间是一学年,3个学分。现代文学通常被界定为现代中国人用现代语言表现在现代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感受的文学。现代文学在思想表现、审美感受、语言形式上都区别于传统的古典文学,这门课主要担负的是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语言新质的了解和掌握能力。笔者以自己所承担的现代文学课程为例,浅谈一下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相关策略与步骤。

(1)首先注重课程教学中创建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回应、质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现代文学教学中讲到上世纪20年代新文学初创时期的话剧发展,可以抛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问题。新文学以西方为标尺,以西方强调“写实”的戏剧取代中国讲究唱腔、做念、写意的传统戏曲,但是话剧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其中国化都是极不成功的,传统戏曲在不断的批判下又一蹶不振。这种批判给今天的文化建设留下了怎样的经验教训?可以说,具有问题意识的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促成学生主体性的形成。

(2)阅读原著、文献查阅及相关理论的学习。主体性培养需要发展学生个体独立、能动、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现代文学教学而言,提倡学生作为主体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和深度解读的能力,原著阅读获得基本的感性体验是第一步,相应地,文献资料查询及方法要领的运用是外在条件,却是基本的学术训练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文献的掌握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进而进入学术创新的可行性。相关理论背景的学习可以提供观照的视角和深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3)专题讨论。现代文学教学既要照顾到“史”的线索,又要兼顾作家作品的解读。在当前现代文学课程极度压缩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其中,专题讨论是其中最为可行的方法。专题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态度。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为例,学生对小说中的“三仙姑”、“二诸葛”的形象给出了创造性的看法。他们认为赵树理塑造的这两个人物非常具有喜感,批判中蕴含了有感情的认同,是用了民间文学、戏曲中诙谐、戏谑的手法去表现这两个啼笑皆非的人物的,有着脸谱化的痕迹,与戏曲中的人物塑造相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创造性解读从不同层面进入到文学经典丰富世界的领悟,这种有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4)鼓励学生的社会调研和科研参与。主体性、创新性能力不仅在课堂中,更需要在延伸性的社会实践中获得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程进行中鼓励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研参与意识。在上述讲到的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关系中,鼓励学生利用寒假在各自家乡做传统戏曲发展现状的相关调查。同学给出的结果是让人相当惊喜的。一些同学表示传统戏曲在其家乡事实上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这种需求当前却不能给予相应的满足,传统戏曲亟待发展振兴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一些学生还提供了当地复兴传统戏曲的成功案例。这次实地调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了他们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也进行了一次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

(5)小论文写作。小论文的写作基本上呈现了一次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从最初提出观点到搜集资料、查阅文献,反复思考,锤炼观点,寻求论证,到写作成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试“做学问”的感觉和路子。小论文写作不仅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的领悟,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这个过程也是一次探究性、创新性学习的训练,对大学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主体生成与前瞻目标

1、主体生成

现代文学相比古典文学,具有内容和审美的异质性和陌生性。学生接触现代文学往往缺乏古典文学的熟稔感和亲切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兴趣,因而整个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主体性教学后,主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教师扮演好在其中的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主体性教学的实施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对自我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能力,同时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一种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快乐。教育能够促进个体的完善与自我生成,这应该是教育应有的本质规定性。

2、前瞻目标

(1)研究型教学。现代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深度变革,根源上是与人才创新性的深度需求直接相关,研究性教学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美国高等教育半个世纪以来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的创办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创新潜力,促进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遥遥领先。党的十提出了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提出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力之争主要演变为人才之争。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进而满足新时代对创新性人才的迫切要求。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现代性

自1990年开始,文学界有关现代性的分析逐渐深刻,也就是说其已经被当做目前文学领域所深刻探讨的最新课题。针对现代文学所包含的现代性,不但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意识的成熟,同时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文学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由此能够得出现代性对我国的文学领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欧洲的研究成果,也有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为了对抗古典文学,然而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要展现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在完善现代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因副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第二,表达方式差异。在欧洲的现代文学中,它的现代性特征是推翻传统艺术后所展现出来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国的现代文学则是在传统与现实这两座大山中艰难生长,具备文学艺术中的先进性与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积极的方式展现我国人民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体制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本制度为基础,对个体的精神异化展开研究,寻找个体最适合的定义;我国现代文学以集体为基础,社会现代化和民族解放独立就是其核心目标。欧洲的现代文学尽管给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过依然难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质疑我国的传统艺术,同时也质疑欧洲的文学艺术,使其难以继续发展。

(三)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由于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是在欧洲文学的启发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但表现在现代化和传统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时也表现在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怨恨。

(四)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在触及到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所引发的研究,我国文学的现代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作者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现代性变化是由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的,从现实社会来看,鲁迅是在文学艺术以及个体精神等层次来表达文学现代性。茅盾在《蚀》中,利用知识青年的精神感觉来表达文学现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烟、火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带头下,我国现代文学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日益变化,同时将我国现代文学推向了现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缺点。

三、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所存在的这种现代性是很难以被全面解释清楚的,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具有两面性,而且还有些许的怨恨观念。我国现代文学的复杂程度,使其具有相当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第4篇

一、白话文运动改变现代文学形式的审美高度

现代文学(本文所指的现代文学除特别说明外,都是指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白话文运动。所谓的白话文运动是指废除文言文在生活、生产以及文学活动中的运用,代之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的文化运动,其标志性事件是1919年爆发的。从今天的角度审视白话文运动,不难发现,白话文可以帮助阅读者尤其是文字水平普通的阅读者读懂文学创作者的思想,原本文言文所造就的文化障碍被清除,从而进一步地改变了文学的审美角度。一方面,文学作品以更加清晰易懂的形势呈现,使得普通读者都得以明白。相比文言文的晦涩审美,现代文学能够将文学作品向更广大的人群普及。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精准表达也是现代文学在白话文运动后所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文言文力求缩短文字,因而表达通常是模糊而不精确的,这与科学精神严重冲突,因而成了中的重要批评点。现代文学的精确性提升改变了创作者和读者的思维,其审美不再是“模糊的玄妙”,而是“准确的美妙”。

二、文学语言变迁催生更加丰富的新文学形式

文学语言变迁与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前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某一种文学形式产生的可能性以及发展的前景。如果文学语言变迁与文学形式一致,会对文学的规约和形式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如果文学语言变迁与某一文学形式的内在要求出现冲突,那么就会阻碍该种文学形式的发展和存在。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文学语言变迁事实上催生了诸多新文学形式的产生,并决定了这些文学形式的基本格局。

(一)催生了现代诗的产生和发展在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以后,现代诗歌在发展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特征,这种形式的文学是该文化变迁的必然结果。在后的一段时间内,对现代诗的质疑很多,这是因为现代诗相比较于古诗而言,在押韵、形式方面存在十分突出的差异,以至于当时的一些读者和文人认为这“不是诗”。随着白话文的进一步普及,加之现代诗自身在形式上的变化,其韵脚越来越符合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也便于阅读者感知。

(二)催生了杂文的产生和发展杂文是现代文学诸多形式中的重要类型,它几乎成为了现代文学的标志。而这一文学形式的产生直接得益于白话文运动。文言文对文字的运用有很多要求,白话文运用起来则自由得多,不但破除了文言文的格式要求,甚至不需要声韵的要求,因而适合对社会、经济、科学等领域的事务进行描述和表达。从杂文的内容来看,多数都是作者理性思考的表达,其说理特征十分明显,语言的精确性较高,因而成为现代文学新标准的典型:真、善、美。为了论证某一观点,杂文的语言形式要显著强于文言文,而且相比较于诗歌等文学形式而言也具有显著优越性。

(三)极大促进了小说的发展随着白话文的推广,小说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部分得到繁荣发展,其创作和发表数量、读者数量都呈现跳跃性提升。白话文完全自由地符合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语言的要求。文学大家就认为,曹雪芹、施耐庵等人如果不是运用白话文,就几乎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小说经典作品。事实上,正是白话文将小说从边缘推向了现代文学的中心。白话文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能量,是由于这是普通平民所使用的真实语言,由它所创作的作品通俗易懂,这恰好符合现代文学“启迪民智”的社会追求,因而广大文学人将其充分运用起来,进行大量的文学创作,在客观上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离开了白话文的普及,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就可能仍然是“小众”的,它不可能得到推广、发展和繁荣。

(四)推动了叙事文学形式的丰富化叙事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文言文这种主流文学语言的限制,叙事文学的数量和广度一直有限。以戏剧为例,它是叙事文学的典型,然而在以前,传统戏剧一直是小众的,它不仅不能够由普通人创作,甚至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资源和语言环境的严格制约。白话文运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态,传统戏剧的语言表达受到的规制被破除,推动了戏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话剧这种新的、普通人能够理解、学习和掌握的戏剧形式,规定了现代戏剧的语言范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的内涵。鲁迅认为现代戏剧的发展离不开白话文,这是因为白话文具有“想象、感情、体性”的特点,这符合现代戏剧对语言的需求,使得创作者、表演者能够直接地表达情感和动作,同时又得以进行铺陈表达,从而使得观众能够直接感知戏剧的美。另外,白话文能够对生活中的声音、腔调、形态等进行模仿,从而能够将其传神地呈现给观众,并提升戏剧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而这正是文言文所欠缺的功能。通过对现代文学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白话文的普及使得叙事文学能够更好地进行讽刺、幽默、写意、写实以及戏剧性表达。离开了白话文,叙事文学便会枯燥得多,并会制约现代叙事文学成为普通大众能够直接创作的文学形式,从而减少大众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

三、文学语言变迁与现代文学形式的相互影响

文学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的产生、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文学语言对文学形式的影响并非单向的,后者也对前者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之间是互动的,二者各自对对方产生着影响。当文学语言出现变迁时,文学形式不是对其进行机械地适应,相反,如果文学语言阻碍了文学形式的丰富和发展,那么就会推动文学语言在某一文学领域出现相应变化。这就是文学语言与现代文学形式的互动,这种互动自以来一直在进行,从未间断过。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在西方文学中同样存在。认识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在初期,出于对国家存亡的担忧,大力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种功利主义使得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它既不像中国古典文学那样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按照一贯的方式自然演变,也不像西方文学那样由成熟的语言升华并演化出文学美感。相反,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变化严重冲击甚至是了原来的文学形式,使得新的文学形式要不断探索白话文的特性、使用方式,这个过程既使得文学形式得到丰富和成熟,也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和成熟。

四、结语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第5篇

面对这样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可靠路径,就是重回历史现场,梳理出自身的历史生成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运作机制,重新为自身的命名奠定坚实的历史依据。循此思路进入历史,一个显在的事实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孕身于两个具有不同历史生成机制的时段当中:即“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有了这样两个不同的时段,为重新进入历史提供了可能性,在相互参照和相互发明中为我们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诸多症结留下了极大阐释空间。其中的症结之一就是经济与文学的关系。民国时代恰好处在传统农业经济和高度体制化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之间,中国文学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联中完成了自己的转型。民国时代的作家有什么样的现代经济生存体验?以现代出版传媒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市场为作品的流通提供了怎样的生存空间?被卷入世界市场的中国为作家形成了哪些有别于传统的现实兴奋点?现代经济体制怎样激发人又如何压抑人、经济作为社会存在的要件之一又怎样赋予现代文学别样的审美意味?由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青年学者发起成立的西川论坛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于2011年12月18日至19日,在云南蒙自的红河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年会,专题研讨“民国经济与现代中国文学”。

一、经济体验与文学书写。作家的经济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生体验和他们的文学创作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是与会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王学东(西华大学)以鲁迅为中心,认为现代作家以自己生存体验为基础,在他们的“经济意识”中,他们一方面以“中性金钱观”赢得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又在争取“经济权”的剧烈战斗中,释放出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而正是在围绕经济权的搏斗中,不但完成了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而且在开辟现代新人生的过程中,为如何“立人”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李金凤(四川大学)详细考察了经济生活的窘境怎样限制和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而郭沫若的文学创作又怎样反作用于自己的经济状况,从而为我们理解现代文学家别样的人生历程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王玉春(大连理工大学)考察了现代作家开启的“生之艰”启蒙现代性叙事与自我生存困境形象建构之间的关联。而近年来以陈明远为代表的当代学人对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作家们,“年可坐得版税万金”的知识分子的经济状况与生存状态的细致考察,为我们理解五四文学提供了多重的经济视角,从而丰富了我们理解五四文学话语的多重历史逻辑内涵。张武军(西南大学)以历史发展和地域空间的变化为纵横坐标,聚焦于抗战时期作家群体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经济生活和经济方式之间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作家的人生体验和文学创作。研究者不但关注了文化中心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作家创作的多重联系,而且对边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文学发展的关系也作出了开拓性的发掘。胡昌平(塔里木大学)考察了民国时期不同阶段新疆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文学生产之间的联系;卓玛的(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了青海湟源经济繁荣和湟源新诗学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出版传媒之下的文化市场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学之所以能完成现代转型,和以出版传媒为基础的文化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现代出版传媒彻底改变了文学生产、流通、接受、传播的方式,使得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成为可能。那么通过对文化传媒市场的考察探讨民国时期的经济运作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解现代文学生产空间的必由之路。王琳(四川师范大学)从图书出版的角度透析晚清民初公案狭义小说得以兴起的生产体制以及作品自身的变迁,进而辨析了晚清民初时期小说创作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李直飞(四川大学)以早期《小说月报》为中心,探讨了其影响力中的经济因素、稿费收入影响下的文人心态的转型、广告宣传与作品传播;王永祥(四川大学)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为中心,考察了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与经典建构之间的关系;汤巧巧(西南民族大学)分析了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之间小资本与大“创造”之间的博弈,认为民国出版业的民营性质,特别是民间资本对于现代文学的风格多样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文学创作路向的转变。如果说人生境遇中的经济问题和作品流通的文化市场是现代社会中文学生产的必然遭遇,那么民国历史中经济波动的历史情境,则使经济凸现为文学创作和自身塑形无法绕开的问题。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将中国卷入全球经济的多重利益争夺中,由此而来的中国社会的剧烈分化使得文学叙述和文学想象出现了新的历史动向。从农村到城市,围绕经济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所形成的话语权争夺如何深度介入到文学自身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与会者探讨的核心话题。邬冬梅(绵阳师范学院)通过分析1929-1933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此后的大萧条对民国经济的冲击,详细考察了民国经济危机与30年代经济题材小说的兴起。并分析了围绕经济叙事的左翼文学的兴起,以及社会性质大讨论中对作家写作潜在的导引。认为经济题材的小说丰富了左翼文学的题材与主题,促进了左翼小说的发展,但“经济破产――剥削反抗”的主题过于狭窄,限制了经济题材小说丰富的表现与长久的生命力;布小继(红河学院)则通过对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指出偏狭的阶级视角和历史事实之间强化与遮蔽的矛盾;颜同林(贵州师范大学)分析了三十年代经济叙事与现代左翼小说的偏至倾向;李哲(四川大学)通过对《春蚕》的个案分析,在经济、文本、历史三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叙事关涉的1930年代复杂的话语纠葛。任冬梅(北京师范大学)以1928年代之后农村经济大萧条为分析重点,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心理动向与对乡村的彻底背弃做了详实的史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