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监理的要求

工程监理的要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空调制冷;节能;监理

绪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国各地高楼大厦林立,好似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它们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外观,并且内部设施非常齐备,装修精致。其中空调系统广泛为大厦所使用。空调虽然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且某些技术还不成熟,但它的出现毕竟填补了空调领域的空白,它使得小型建筑和住宅的广大用户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现代化的空调,也使得现有的空调行业变得多元化,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前景上讲,小型中央空调都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工程建筑中的空调系统在创造舒适生活办公条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的天气环境来说,我国许多高层建筑特别是在南方的宾馆、饭店及写字楼等高层建筑中,更是离不开空调系统。基于这样的原因,房地产开发商都将重金投入空调系统,例如采用进口的设备、采用智能系统控制运行;由此可见,工程建筑中,尤其是在我国炎热的南方,空调系统在工程建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其施工结果好坏的关键。因此搞好我国工程建筑中空调制冷工程的监理具有重要意义。

1 空调制冷工程监理的内容

(一)室内空调制冷系统的监理

1.首先,针对重大设备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选用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备要适合、吊装的方式要适当、运输的方案要全面、做到精确。否则,轻则对设备有所损坏,甚至有些情况下会导致建筑结构一起被重修或重购都要增加投资或延长工期;严重则会有引起人身伤亡的事件的发生。因此,在运输之前,务必要详细了解设备的尺寸外型、重量以及设备安装书中规定的运输要求;要认真审阅施工单位的运输方案,包括使用的吊装设备、吊装及运输方式,考虑运输路线上可能出现障碍物的情况;重大、重要设备一定要委托专业公司来运输和保险。运输时,现场要指挥好、组织好,并要做好连续工作的准备,要尽早开始,尽早结结,做到一气成。

2.因为建筑规模普遍都很大,所以风管穿楼板、冷冻水管和墙的洞大而且多,如果与土建施工过程配合不当,重新打洞就会造成费时、费力、耗利。还有可能导致土建结构变动。为了能够把留洞与土建施工配和完美,要做到在土建施工前,在了解空调施工图的基础上,确定水管及风管穿洞的定形尺寸及定位尺寸。最完善的解决办法是由设计单位在出示施工图中应有一张专门留洞图,在圈中把所有穿洞的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标清楚。

3.空调的水系统需要承受高压的原因,所以要对接入水系统的部件、设备、管件和管材进货过程千万要做到严格把关、专人监理。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压力有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以上这些问题都应该严格的进行监理。

(二)设备安装的监理

1.安装时要对上岗的焊工进行资质审查及实际操作检查,对所用焊条进行检查;水压试验时,一定要确保系统无空气,否则,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而且空气泄露很难被发现而使水压试验失去效力;试运转时,还着重承压情况的检查、承压设备、阀门及其他部件、管道及其焊缝有无问题,尤其是在水泵起、停时的承压。

2.空调系统结露问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具有冷表面的各种管道,其中,尤其是冷冻水管道,由于冷媒温度低,一般为7℃到12℃,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去湿目的,其温度降到5℃到10℃,有时候甚至更低。对其保温一定要严格监理,不仅对保温材料的厚度、密度和导热系数要严格要求,而且还要严格控制保温层、隔气层的完整型及严密性;并且不仅在本身施工中维护好,而且在其他有关工种施工时也要注意检查、维护好直至交工验收。

3.各种管道交叉的问题。这种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空调系统本身的凝结水管、冷冻水管和风管之间。并且必然还会与消防喷洒系统发生交叉打架情况,在这局限的空间内,有许多的管道会发生交叉打架,确实在处理方面也令人倍感头痛,但是还需要进行认真的处理。其原则是:有压的让无压的;小让大;冷冻水管躲风管的“口”字形弯,在最高点要设置可靠的自动排气阀,并将利于维修的因素考虑进去;监理过程中,也要保证冷凝水管排水要通畅,否则会导致风机盘管冷凝水溢出,会损坏吊顶,此类事故也通常发生。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空调制冷施工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空调制冷系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现在施行的空调制冷施工技术还没有达到近乎完善的标准,在施工过程及使用中仍发现了许多不足,空调制冷技术经常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不能完全发挥出其制冷作用。这里主要表现为一些国内空调制冷技术在质量及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下面一些问题的论述,能够制定出相应的监理工作措施。

(一)空调制冷设备的质量问题

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幕墙工程;接缝处理;技术要求;方法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在提升,而建筑幕墙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了日益的重视。对于建筑幕墙来说,其是由不同的构件、材料以及部件进行组合连接的构筑体,正是由于其这种明显的构筑特征,使得各种变位特征以及应力都集中体现在结构的连接接缝处,除此之外,各种气体、液体、粉体、热介质和振动波等也将接缝作为流动的通道,总之,接缝的密封性能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建筑幕墙工程接缝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建筑幕墙工程接缝处理中的几种常用的技术的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当前建筑幕墙工程接缝的相关概述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对于建筑幕墙来说,可以将其归纳为建筑外墙的装修范畴。而建筑幕墙的接缝设计也即是对建筑目前的构造设计。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建筑幕墙横竖金属框之间的连接、建筑幕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连接、幕墙的玻璃与金属框之间的连接或者各种埋件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等等。而如果建筑幕墙的接缝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建筑物的隔音以及保温效果等变得很差,同时,在建筑幕墙金属框与玻璃接合的地方还有可能会出现冷桥的现象,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幕墙结露现象,尤其在冬夏时节,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对于当前建筑幕墙工程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接缝处理技术是有效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三、关于建筑幕墙工程接缝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分析

在当前的建筑幕墙工程接缝设计中,密封胶密封、橡胶密封条密封、接缝防排水设计、接缝防腐蚀以及防噪声设计是几种主要的分类,下文将结合这几种主要的接缝设计种类中最为常用的密封胶密封和橡胶密封胶密封进行建筑幕墙接缝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的详细探讨。

(1)硅酮结构密封胶

在当前建筑幕墙接缝设计中,密封胶密封无疑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建筑幕墙工程接缝的不同种类,可以选择不同的种类的密封胶。当前比较常见的密封胶主要有硅酮结构、硅酮耐候以及防火密封胶等。在实际的使用中,它们各自具备独有的优势,不能进行互相的替代使用,而只能结合建筑幕墙的接缝实际要求进行某一种的选择。

以硅酮结构密封胶为例,强度延性大、粘结性能强是其两种最为突出的优势,一般在与建筑幕墙安全相关的受力位置中使用,其接缝也是最为重要的胶缝之一。对于这种接缝来说,不仅要承担起玻璃板自身的重量,还要对风力载荷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承担,正是如此,才会对粘结性的要求比较高。例如,在考虑风力、地震等自然作用的情况下,就要比永久性载荷下的常规值要大到20倍以上。

同时,精确的计算对于在不同情况下载荷、膨胀变形等影响是必须的要求。而且胶缝在不同位置时,其计算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也有着很大不同的设计要求。比如,全玻幕墙的面板与玻璃肋之间的连接位置,由于全玻璃墙面板与面板、面板与玻璃肋的空隙大,要求全玻幕墙的板缝中间进行材料填充,然后两面打胶,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胶缝厚度要大于 6 mm;再如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的设计,胶缝厚度经计算要在 6-12 mm 之间,宽度要在 7 mm 之下,做到宽度小于厚度,一般情况下,还会在在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下端和倒挂玻璃顶设置支托或金属安全件,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幕墙的安全性能。

(2)橡胶密封条

对于橡胶密封条来说,其也是建筑幕墙接缝处理中非常常用的密封措施之一,橡胶密封条作为应用非常广泛的连接工具,寿命长、变形小以及抗紫外线是其最为突出的优势所在。而且橡胶条本身还具有弹性,如果将其设置的连接槽内,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密封作用。在橡胶密封条的橡胶制品之中,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和氯丁橡胶是最为常见的。不过由于当前橡胶市场上橡胶制品的质量保证还有待完善,这种密封方法目前正在逐渐被硅酮结构密封胶替代过程之中。

(3)建筑幕墙接缝的防排水设计

对于建筑幕墙来说,为建筑物主体结构挡雨也是其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也要提起对幕墙防排水的重视。在建筑幕墙的接缝防排水处理过程中,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出水口与排水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雨篷等突出建筑主体结构和幕墙的时候,要格外做好防排水工作,如果存在建筑物的主体与雨篷的钢梁直接相连时,务必要对幕墙面板进行密封,同时合理设计雨篷排水口出水口。明玻璃幕墙的接缝处和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组件对插接缝部位以及幕墙开启部位要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雨幕原理防止雨水的渗入和冷凝水的形成。石板幕墙或者金属板幕墙如果使用空缝设计,需要设计排水口。

(4)建筑幕墙接缝的防腐蚀与防噪声设计

对于建筑幕墙接缝的处理中,防腐蚀与防噪声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对于防腐蚀设计来说,除了不锈钢接缝之外,其他不同金属之间可以通过设置绝缘垫片或者其他的防腐蚀设计方法进行接缝的防腐蚀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发生双金属之间的腐蚀。双金属腐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腐蚀现象,指的是两种不同金属或者其他电子导体作为电极而形成的电偶腐蚀。其次,在建筑幕墙接缝的防噪声处理中,可以采用在建筑幕墙构件之间的接缝设置柔性垫片或者预留2mm以下的间隙的方法,间隙之间也可以采用填胶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噪声。

四、结束语

总之,能否对建筑幕墙工程接缝进行良好的处理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能否正常进行发挥,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在本文中,笔者对当前建筑幕墙工程接缝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笔者相信,随着未来新的技术、材料在建筑幕墙工程接缝的处理中进行运用,必将会让幕墙接缝的处理效果提高新的水平,助力建筑业飞快、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佩杰. 建筑幕墙接缝密封胶及胶缝表示方法[J]. 门窗,2008,12:45-55.

[2]高淑艳,张龙. 浅谈建筑幕墙工程接缝处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J]. 价值工程,2011,06:151-152.

[3]高传花,陈世龙,程燕芬,王香娣,张利安. 建筑幕墙、门窗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密封条[J]. 中国建筑防水,2011,14:29-32+41.

[4]蒋金博,曾容,张冠琦. 建筑幕墙用防火硅酮密封胶[J]. 中国建筑防水,2012,08:8-12.

[5]邱泉,黄志成,幸晴文. 建筑幕墙密封胶设计应用技术及存在问题探讨[J]. 中国建筑防水,2014,02:11-15+26.

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 幕墙 工程接缝处理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 U416.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curtain wall project crack deal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it will mainly discuss on the relative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urtain wall; construction; crack joint; deal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

引言

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支承装置与支承结构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1、建筑幕墙接缝的设计要点

1.1 硅酮结构密封胶的胶缝①建筑幕墙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接缝的部位都是受力结构,是关系幕墙安全的关键部位,也是幕墙接缝中最重要的一类胶缝。这类胶缝主要使用部位有:隐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和明框玻璃幕墙的隐框开启窗的玻璃与铝合金框的连接部位;全玻幕墙玻璃面板与玻璃肋的连接部位;倒挂玻璃顶的玻璃与框架的连接部位。②上述部位的连接胶缝,不仅要承受正负风荷载、地震作用,还要长期承受玻璃板块的自重,而硅酮结构密封胶承受永久荷载的能力很低。规范规定,硅酮结构密封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取0.2N/mm2,而在永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仅取0.01N/mm2,只相当于前者的1/20。而且在永久荷载作用下,胶缝还会有很大的变形。所以,对承受永久荷载部位的胶缝,如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下端和倒挂玻璃顶应设支托或金属安全件,以确保安全。③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和厚度应根据计算确定:厚度不应小于6mm,且不应大于12mm;宽度不应小于7mm,且不宜小于厚度,也不宜大于厚度的2 倍。④全玻幕墙的面板与玻璃肋之间的传力胶缝,必须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不能混同于一般玻璃面板之间的接缝。传力胶缝的尺寸必须经过计算确定。由于构造要求,全玻璃墙面板与面板、面板与玻璃肋之间的空隙一般较大(不宜小于8mm)有时接缝的厚度可能大于宽度。当满足结构计算要求时,允许在全玻幕墙的板缝中填入合格的发泡垫杆等材料后再进行两面打胶,但胶缝厚度不应小于6mm。

1.2 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胶缝①硅酮耐候密封胶主要用于各种幕墙面板之间的接缝,也用于幕墙面板与装饰面、结构面及金属框架之间的密封。它与硅酮结构密封胶许多性能要求有相似之处,但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耐大气变化、耐紫外线、耐老化性能较强,而硅酮结构密封胶则有较大的强度延性和粘结性能。所以两者不得相互代用,也不宜将结构密封胶作为耐候密封胶使用。②硅酮耐候密封胶的胶缝有两种主要功能:一是适应温度伸缩和构件变形的需要,使接缝两侧的面板不产生互相挤压而开裂;二是防止雨水渗透进入室内。③酸性硅酮密封胶不宜用于石材幕墙面板的接缝密封,石材幕墙密封的硅酮耐候密封胶应采用石材用建筑密封胶,不能采用一般耐候胶,一般耐候胶会污染石材。因为石材有孔隙,密封胶中的某些物质会渗透到石材内部,产生污染,影响观感。

2、防水

目前,接缝处的防水主要采用密封材进行填充,形成防水层靠近外部的防水层采用建筑密封胶进行处理,如果这一层的材料发生破裂、损坏,则还可通过靠近内部的发泡橡胶密封材进行防水处理。水如果通过建筑用密封胶后,可由垂直的排水沟排出;并且由于室内外板的高差的存在,也可进一步防止水的入侵。

图1防水接缝处的两道密封成型

3、接缝设计

3.1 接缝宽度的设计

根据温度的变化计算(长期作用)。根据层间变位计算(短期作用) 。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和厚度应根据计算确定:厚度不应小于6mm,且不应大于12mm;宽度不应小于7mm,且不宜大于厚度,也不宜大于厚度的2倍。

3.2 建筑用密封胶的形状

接缝宽度w 与密封胶截面宽度D 的形状系数(D/W)的比值一般在l/2

3.3 橡胶密封材的形状

此密封材的形状和材质要以能够吸收板的铁件误差的性能为宜,具体形状举例下图所示:

图2

4、耐候密封胶的选择

密封胶的性能主要有接着性,耐久性,美观的3个特点。总之,要选取与板的特性相适应的密封胶。如接着性的确认,密封胶的选用要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可以日本JIsS A 5758 建筑规范为基准,进行试验)。如果选用不当,则可引起密封不严,接着不当等众多不良后果。

5、其他密封胶的胶缝

① 防火密封胶用于楼面和墙面防火隔离层的接缝密封,也可用于有防火要求的玻璃幕墙的玻璃接缝密封。② 丁基热熔密封胶用于中空玻璃的第一道密封;聚硫密封胶用于明框玻璃幕墙中空玻璃的第二道密封。③“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用于石板与金属挂件之间的粘结。

6、橡胶密封条

玻璃幕墙的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及硅橡胶。当前国内明框玻璃幕墙的密封主要采用橡胶密封条,依靠胶条自身的弹性在槽内起密封作用,要求胶条有耐紫外线、耐老化、永久变形小、耐污染等特性。

7、空缝与对插接缝设计

① 金属板与石板幕墙采用空缝设计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出口。② 明框玻璃幕墙的接缝部位、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组件对插接缝部位以及幕墙开启部位,宜采用雨幕原理进行构造设计。对可能渗入雨水和形成冷凝水的部位,应采取导排构造措施。③单元式幕墙通过对插完成接缝,这样在上、下、左、右四个单元连接点上必然有一个四个单元组件对插均不能到达的地方,此处必然有一个内外贯通的洞,如何堵好这个洞是单元式幕墙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即在设计型材前久要将封口的构造设计好,在设计型材断面时就要将封口构造体现在型材上,挤压出的型材断面就包含封口构造要求,如果在设计时不考虑好封口的构造,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8、建筑变形缝部位的幕墙接缝

主体建筑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等变形缝两侧会发生相对位移,幕墙面板跨越变形缝时容易破坏,所以幕墙面板不应跨越变形缝。幕墙设计应能适应主体建筑变形的要求。

9、建筑幕墙与雨篷等突出建筑构造之间的接缝

雨篷等突出幕墙墙面的建筑构造之间,要进行防水和排水设计。有些轻型雨篷的钢梁直接穿过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其与幕墙面板的接缝应进行密封,雨篷的排水沟、出水口都应合理设计。

10、建筑幕墙接缝的防腐蚀和防噪声设计

① 除不锈钢外,不同金属之间的接缝应合理设置绝缘垫片或采取其他防腐蚀设计,以防止发生双金属腐蚀(指由不同金属或其他电子导体作为电极而形成的电偶腐蚀)。② 幕墙构件之间的接缝,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摩擦噪声。如:铝合金立柱与横梁的接缝,可设置柔性垫片或预留1~2mm的间隙,间隙内填胶隐框玻璃幕墙采用的挂钩式连接固定玻璃组件时,挂钩接触面宜设置柔性垫片。

结束语

在幕墙的构造中,楼面和吊顶与幕墙的连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处经常留有缝隙造成室内上下空间保温和隔声出现问题,因此,幕墙的分格将影响楼面和吊顶与幕墙的连接。装修设计时,应在此处设置横框,使楼面和吊顶的装修与其连接,并做保温隔热处理。幕墙的结露问题,在幕墙的金属框与玻璃接合处是一种很严重的冷桥现象,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会出现结露现象,应采用断桥和保温处理。

参考文献

[1]胡新生.隐框玻璃幕墙与球形网架结合的设计施工[J].广东科技,2006(7).

[2]谢幼荪,教锦章.玻璃幕墙设计初探[J].建筑学报,2002(7).

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处理验收

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第5.0.6条、5.0.7条的规定,共分为五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和验收。其中前三种是能通过正常验收的,在此不再多述。第四种是特殊情况的处理,虽然达不到验收规范的要求,但经过加固补强等措施可以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此种情况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可以协商,根据协商文件进行验收。第五种情况是不能验收。通常这样的事故是发生在检验批,当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通常应该在检验批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要进行分析,找出是哪个或哪几个项目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规定。其中包括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有哪些条款不符合标准规定,影响到结构安全。造成不符合规定的原因很多,有操作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不善方面的,还有材料等质量方面的。

一、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返工重做包括全部或局部推倒重来及更换设备、器具等的处理,处理或更换后,应重新按照程序进行验收。如某栋住宅楼一层砌砖,验收时发现砖强度等级为MU5,达不到设计要求的MU10,推倒后重新使用MU10砖砌筑,其砖砌体工程的质量重新按程序进行验收。重新验收质量时,要对该项目工程按规定重新抽样、选点、检查验收,重新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二、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予以验收。

这种情况多是某项质量指标不够,多数是留置的试块失去代表性,或因故缺少试块的情况,以及试块试验报告缺少某项有关主要内容,也包括对试块或试验结果报告有怀疑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工程进行检验测试。其测试结果证明,该检验批的工程质量能够达到原设计要求,这种情况应按照正常情况给予验收。

三、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这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类似,多是某项质量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多数也是留置的试块失去代表性或因故缺少试块以及试块试验报告有缺陷,不能有效证明该项工程的质量情况,或是对该试验报告有怀疑时要求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测。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这种数据达到设计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经过原设计单位进行验算,认为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不进行加固补强。如某栋五层砖混结构建筑,一、二、三层用M10砂浆砌筑,四、五层为M5砂浆砌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其三层砂浆强度仅达到7.4MPa,未达到设计要求,按照规定应不能验收,但经过原设计单位验算,砌体强度尚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可不返工和加固。由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认可证明,由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由设计单位承担质量责任。因为设计责任就是设计单位负责,出具认可证明,也在其质量责任范围内,可进行验收。

以上三种情况都应视为是符合规范规定质量合格的工程。只是管理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使资料证明不了工程实体质量,经过补办一定的检测手续,证明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给予通过验收是符合规范规定的。

四、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外形尺寸改变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这种情况多数是某项质量指标达不到验收规范要求,如同第二、三种情况,经过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由其设计单位经过验算,也认为达不到设计要求。经过验算和事故分析,找出了事故原因,分清了质量责任,同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同意进行加固补强,并协商好加固费用的来源以及加固后的验收等事宜,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加固技术方案,通常由原施工单位进行加固,虽然改变了个别建筑构件的外形尺寸或留下永久性缺陷(通过加固补强后只是解决了结构性能问题,而其本质并未达到原设计要求的均属造成永久性缺陷),包括改变工程的用途在内,应按照协商文件验收,也就是有条件的验收。由责任方承担经济损失或赔偿。这种情况实际是工程质量达不到验收规范的合格规定,应算在不合格工程范围内,如墙体强度严重不足,采用双面加钢筋网灌喷豆石混凝土补强,加厚了墙体,缩小了房间的使用面积等。又如某工程地下室发生渗漏水,采用从内部增加防水层堵漏,满足了使用要求,但却使那部分墙体长期处于潮湿甚至水饱和状态,留下永久性缺陷。

五、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但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制订加固技术方案前就知道加固补强措施效果不会太好,或是加固费用太高不值得加固处理,或是加固后仍达不到保证安全、功能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就应该坚决拆掉,不要再花大的代价来加固补强。

工程监理的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质量监督 监理单位 控制要点

宁东基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宁东基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监理单位扮演着工程项目的“导演”的角色,担负着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具体组织落实责任,是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其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笔者结合工作经历,简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督控制要点。

一、 监督工程监理单位依法承揽监理业务

在接受建设(业主)单位的质量监督委托(或申报)后,质量监督站应根据监理服务合同和监理招投标文件,着重对负责该项目的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范围及其监理能力进行核查。若工程监理单位不具备相应的监理能力,则应及时提请建设单位,重新委托有能力的监理单位实施该项目的工程监理;若所委托的社会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或其营业范围,不能满足受监项目监理的技术要求时,应立即提请建设(业主)单位,另觅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该项目的监理工作。如发现工程监理单位有以下行为之一时,应及时制止,并提请宁东管委会规划建设土地局对其给予处罚:1、工程监理单位非法取得资质证书;2、工程监理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担工程监理业务;3、工程监理单位以其他工程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4、工程监理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5、工程监理单位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二、监督工程监理单位履行其质量责任和义务

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业主)单位委托后,应在“监理合同”授权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建设法规、质量标准、监理规范、设计文件和建设承包合同,对受监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监理。质监机构对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应控制以下几方面。

(一)督促检查工程监理单位认真编制监理文件

质监站应当监督工程监理单位在项目开工前,按照受监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监理服务合同以及监理投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编制受监项目的《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并按照规定办妥相应的审批签认手续;督促工程监理单位在受监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的要求开展监理业务。

(二)督促检查工程监理单位建立健全的监理质量保障体系

质监站应督促监理单位根据受监工程的规模、施工难易程度、合同工期、现场条件等因素,在施工现场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理组织体系,以保证对所有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应监督监理单位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材料监理工程师技术岗位,专责受监工程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杜绝不合格的材料或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2、设立现场质量检测机构,履行监理单位对受监工程的试验监督检查责任,以确保对各种材料、配合比和强度等主要质量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3、对大型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监理的需要,设立中心试验室,其规模、试验设备的种类及数量应能满足实施工程监理中各项试验的要求,并应配备各专业试验工程师及经过转门培训的试验人员,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

此外 ,中心试验室还应承担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和验收试验等各项现场试验工作,以保证各项质量管理书籍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使现场质量监理工作建立在一个“客观、公正、科学”的基础上。

(三)监督检查工程监理单位派驻合格的监理工程师负责项目监理

质监站应监督监理单位根据受监工程的规模大小和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派具备相应资格和业务水平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理。

1、开工前,应按受监工程的监理投标文件、监理服务合同、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的有关要求,核查工程监理单位拟派驻施工现场的总监理工程师的上岗资格证书,并逐一造册登记,以便开工后随时进行核查。2、开工后,应随时核查所有已派驻现场的各类监理人员的上岗资格,凡不符合条件的监理人员,一律责令工程监理单位予以清退:3、工程施工过程中,受监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的变更,应先征得建设(业主)单位同意并获得其批准后方可变更,变更后应及时报告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四)监督检查监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监理工作程序开展监理业务

质监站在监督监理单位按监理程序开展监理业务方面,应着重控制:1、督促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开工前审批受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2、监督检查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实施前审查试验工程施工工艺、批准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3、督促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合同”的授权监督施工(承包)企业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纠正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和施工(承包)合同要求的工程和施工行为;4、监督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建设法规的规定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5、督促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严肃、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和检验,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工程验收。

(五)监督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监理规范的要求实施现场质量监督管理

质监站应监督监理工程师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受监工程实施有效的监理:

凡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一律不得在受监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序、部位或工程,施工单位一律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部位或工程)的施工,监理工程师拒绝给予计量、建设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办理竣工决算和进行交、竣工验收。

三、结束语

宁东基地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监理单位采取以上质量监督控制措施,始终坚持和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监督控制方针,把质量监督控制的关口前移至项目的正式实施之前,切实把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