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经济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海外指数发行商和交易所的指数分类中,并不能找到策略指数这样一个单独的类别。然而,近十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以后,海外指数发行商和交易所发行了大量和传统指数差异明显的指数系列,这些指数或参用了非市值加权方法,或引入多空杠杆,或按照某一类投资主题选择投资标的,据统计四大指数公司2008年推出的指数中,主题与策略类股票指数占比达到了68%,而传统股票指数仅占18%,且集中在非洲、海湾国家,拉丁美洲、东欧国家等边缘市场。
按中证指数公司的定义,策略指数是指除了仅做多的市值加权指数之外的指数。按照该定义理解策略指数,指数具备两个重要的特点之一即可称之为策略指数1、引入杠杆;2、非市值加权。
如果我们从指数构造方法的角度区分基准指数和策略指数,策略指数可以定义为非传统被动选股及市值加权构造的指数。第二种定义方式策略指数包含的类型更为宽泛。第一种定义可以理解为狭义策略指数,第二种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策略指数。
广义策略指数实际上是和基准指数相对的一种指数类型,基准指数更多是为了衡量股票市场整体或部分(行业指数、风格指数)运动和变化趋势,而策略指数则是用于衡量某种“策略”的投资绩效,这种“策略”本质上是定位于获取超越市场基准的收益,即获取aIpha收益。
海外策略指数发展时间并不长,但衍生出种类繁多的策略指数。(见表1)
指数编制理念进化历程从标尺到投资,从基准到策略的演进
早期的股市指数只是停留在标尺阶段,作为经济研究,学术研究及投资业绩的重要参考,并无任何实际的投资职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指数的投资的大规模发展,使得指数的投资职能凸显。为使编制的指数具备一定投资价值,指数公司开始改进指数的编制方法以适应投资需求。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流通市值加权方法的引入。1999年12月7日是雅虎公司加入S&P500的第一天,当天雅虎公司上涨了24%,事后人们发现这主要是因为雅虎可流通市值仅占总市值的10%,供需的极端不平衡,导致了价格的上涨。此后MSCI于2002年将指数的加权方式调整为自由流通市值加权,2005年S&P也宣布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方法。其后在指数编制上,指数越来越被当做个可行的投资方案来进行开发,如看重成分股的流动性,指数换手率等,这些原本只在交易中受到关注的因素也成为了指数编制时的考虑标准。
指数的投资职能也体现在为投资工具和产品的创新提供了依据,如股指期货和ETF这两类基于指数的投资工具正是依赖指数的可投资性。
指数编制的过程本质上是选股和配置的过程。指数从基准到策略的转变,最开始是从加权方式的改变开始。基准指数采取市值加权方法,市值大的股票占组合中的比重高,这本质上是种“趋势”投资策略,即认为强者恒强。2003年S&P推出第一只等权重加权指数,等权重加权可以视为一种“无观点”的配置策略,即投资者对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没有好恶的偏好,将资金均匀投资在每只成分股上。其定期的权重再平衡是一个捕捉均值回归的投资策略,即卖掉上期赚钱超出平均水平的股票,买八上期亏钱的股票。当年推出的DJUSseIectDividendindex则是从选股策略上改变了原有指数的编制方法。该指数通过分红率选择标的股票,采用每股分红加权方式构建。其后RAFI指数系列采用了基本面指标进行成分股的筛选和加权。此后新推出的指数越来越多的不采用传统的指数编制方法,花样繁多的选股和加权方式开始出现。指数从个衡量市场的基准,开始转变为衡量某一种投资策略的标准。
无法战胜索性参与指数化投资和策略指数ETF发展路径
指数化投资理论一负和博弈论。和人类社会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指数化投资的理论构想先于投资实践,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后,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又推动指数化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策略指数正是在这一交互式发展过程中产生,发展并在近几年逐渐成为海外指数编制和ETF跟踪标的的潮流。
指数化投资的理论基础要追溯到1965年保罗・萨缪尔森发表的论文,他提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就是它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波动是因为买卖双方对股票内在价值出现分歧,而市场成交价格则是双方达成的价格均衡点。Fama(1965,1970)Roberts(1967)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EMH)。WilliamSharpe(1992)提出的“负和博弈论”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证券交易行为是一种“负和游戏”,再加上管理费用,主动管理型投资者整体的收益将低于市场平均收益,因而也将低于指数化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上述理论引发了一种新的投资哲学:指数化投资。
指数型投资工具发展历程。指数型投资工具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数基金从推出到逐渐为投资者接受;第二阶段:为管理风险敞口推出股指期货和期权,第三阶段:第三代共同基金ETF推出、策略ETF风头正劲。
第一个将指数化投资哲学应用到投资实践中的是富国银行。富国银行在1971年7月1日发行了第一只面向机构投资者的指数基金,该基金以等权重投资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只股票。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指数基金成本低廉,换手率低,规则透明及其在推出后优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业绩使得指数化投资方法逐渐为机构投资者所接受,指数基金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截止到2010年底,美国投资于股票的指数基金达到323只,规模为8241亿美元,其中7017亿美元投资于美国股票市场。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期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陆续推出美国股指期货和期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CME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先后推出大盘蓝筹指数期货、中盘股指数期货和小盘股指数期货。股指期货与期权自1982年推出后,便以其身兼数职的独特性能和灵活多变的操作方式迅速风靡市场。投资者使用股指期货和期权主要基于四大用途:对冲保值、价格套利,股市投机和强化指数投资。这些短期交易职能和指数基金的长期投资功能形成职能的互补和完善。
对风险敞口效用及其风险管理的关注促进了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发展,而从组合与指数衍生品交易技术的演化而来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则把指数化投资的优势带给了更多的投资者。1993年1月,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以S&P500为追踪标的的第一只ETF-SPDR。ETF由于交易灵活,成本和税负更低的优势,在推出后即得了投资者的追捧,截至2010年底,美国ETF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920亿美元。
近几年,在指数化投资实践中,人们慢慢发现传统指数基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同时,由于指数化投资的深入人心,一些人有着特殊要求的投资诉求,传统的指数无法满足。为了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要,策略指数
应运而生。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2010年3季度,美国策略ETF已超过278只,资产总额达到592.95亿美元,分别占美国全部ETF的27.02%和7.37%。通过策略指数进行指数化投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ETF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策略指数“主动指数投资”发展的必然
指数化成品通常被认为是被动式的投资,往往和静态、枯燥无味等同,甚至有人指责指数化投资是懒人的游戏。然而指数化投资本身并非“消极”或“被动”的管理过程,相反则是个极具“积极主动”色彩的管理过程。
指数的编制和选择是主动的:“积极”的指数编制是基于以下认识,即证券市场的风险收益结构具有多维、多样,可分等特征,从而可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而每一只证券指数正是从不同的维度刻画出了证券市场不同的风险收益结构特征,因此通过指数的多样化和编制具有最优追踪成本的指数就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
指数组合管理是积极的:“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则是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评价和选择最优的标的指数以及优化复制指数和控制追踪误差和追踪成本等多个方面来取得最优的指数追踪效果。由于细化后的指数(如风格指数,行业指数,而非全市场指数)并不代表整个市场,而是反映某个市场的某个局部,因此指数化投资的结果不再是获得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而是获得某个市场局部的平均收益。这些都与传统意义上的指数化投资理念所不同,从而构成了“指数化投资主动化”的重要内涵。
指数化投资和主动投资可以调和:指数化投资与主动管理型投资可以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比如指数化投资中可以融合进主动管理型投资中对总体经济形势和大盘走势的研究判断,并积极利用指数期货,指数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来对指数组合进行套期保值,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型指数化”(enhancedindexing)。
指数发展与投资方式彼此依赖,互相促进。人们对指数化投资的认识、应用,随着人们指数化投资实践中的开展,不断深化。传统上指数化投资消极,被动的理念被逐渐被主动,积极的观点所替代。这样的变化为策略指数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随着指数功能从标尺到投资、从基准到策略的变化,指数化投资实践的不断探索及人们对主动指数投资的认可,策略指数伴随着争议产生、发展并仍在继续创新和演进。
策略指数及其ETF基本面策略指数及其ETF
最早的基本面加权指数应属于2003年11月由道琼斯指数公司的DJUSseIectDividend,该指数通过分红率选择标的股票,采用每股分红加权方式构建。
基本面加权通常采用基本面因子来决定成分股权重。许多基本面加权指数的权重因素都来自公司的财务报表。权重因素可以是单因素,也可以是多因素。富时美国1000指数是富时公司于2005年11月28日基于富时美国全市场指数编制的基本面加权指数,利用全市场指数中每家公司的4个基本面指标的平均数的排名得出一个综合基本面评分。4个基本面指标包括账面价值。自由现金流、总销售收入和现金红利。富时美国全市场指数中综合基本面评分前1。C0名的股票构成富时RAFI美国1000指数。成分股的权重也是根据它们的基本面评分而定的。富时RAFI美国1000指数每年再平衡一次。
自富时RAFI美国1000指数推出以来,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其余时期的表现均好于富时美国全市场指数。这是由于在行业配置方面,富时美国1000指数在金融行业下了很大的赌注,占总体的20%以上,2008年之所以表现较差,跟金融业所占比例较大有很大关系。
以基本面加权的指数通常被认为就是一种价值策略指数,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iSharess&PSOO价值ETF(IVE)收益高于S&P500的收益,但仍不及富时美国1000指数策略ETF的。同样,这部分收益应该也是由行业配置驱动的。因此,基本面加权和非基本面加权的分类方法可以比价值和成长的分类方法提供更多的价值信息。
固定权重加权策略指数及其ETF
等权重就是指数中所有的成分股都占有相等的权重。比如S&PEW中每只股票占整体指数的1/500。S&P等权重指数(EWI)中大约有125只成分股被适度地加重了权重,125只成分股逐渐地减轻了权重。与市值加权指数相比,等权重加权使指数中的小市值的成分股占据更重要的作用,避免了被一两只股票主导指数的风险。
标普公司在2003年1月首先提出了S&p等权重指数,随后又相继推出了S&P行业等权重指数。S&PEWl成立以后表现一直优于S&P500,实际上从2002-2007年,S&p500EWl和S&p500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87%和6.96%。2007和2008年表现弱于S&P500,但随后的2009年反弹较大。2010年以21%的收益处于大盘股票ETF类别中的前列。而SPY(S&P500),同样以S&P500指数为基础,利用传统市值方法加权的ETF,2010年只获得了15%的收益。现今,RSP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30多亿美元,而且最近仍有等权重加权的策略ETF推出。
在等权重加权的指数中,行业所占权重不受行业中公司规模变动的影响,但是受行业中公司数目的影响。这样EW拥有更稳定的行业配置,相对于传统相应的市值加权指数。EWI还有加重拥有少量成分股行业权重和减轻拥有较多成分股行业权重的特征。
为了使等权重加权指数保持等权重,其必须周期性地再平衡回到目标权重。在再平衡间隙之间,股票价值波动离开等值加权。EWI每季度再平衡一次。这样相对于基准指数来说,EWI每季度再平衡导致了高换手率。同时,等权重加权指数的表现受相对更多小规模股票的权重和高再平衡频率的双重影响。
Rydex是把等权重加权带人主流的一个先锋。Rydex推出了一系列基于s&P等权重加权策略指数的ETF。另外,Rydex还联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推出了跟踪RusseI和MSCI等权重加权策略指数的ETF。到目前为止共16只等权重加权ETF。
优化等权重指数运用的加权方法为分层次的等权重加权。PowerSharesDynamIcMaker指数就是优化等权重指数的一个好例子。
目标日期策略指数及其ETF
目标日期指数利用设定目标日期的投资方法,投资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投资目标控制风险,从而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
Zacks投资研究公司创建并维护的Zacks生命周期系列指数,投资者只需简单的选择目标日期与其打算投资的年限保持一致的基金。整个投资期限的初期,生命周期指数倾向于投资于相对激进风险较大的股票,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其自动调整为相对保守风险较小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在较为激进的生命周期初期,组合中的资
产也严格按照行业、市值、持续年限,国家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散。目标日期策略指数基于目标日期的动态资产配置策略既能满足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将退休计划产品开发成指数化产品,为个体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方式。
2007年TD Ameritrade率先提出了TD×独立系列ETF跟踪Zacks生命周期指数系列,该系列基金是第一次将股票和债券合并的指数基金。一般而言,投资期限越长,投资风险越大。这些目标日期基金从2010-2040年,每10年增加一档。TD×独立2040ETF基金(TDV)持续年限最长,在资产配置方面也最为激进。随着目标日期的越来越靠近,其资产配置方面越来越保守。
杠杆和反向策略指数及其ETF
杠杆和反向策略ETF可以让投资人在资金不多的情况下放大资金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投资风险。比如一倍看多ETF,即当跟踪的指数在下一个交易日上涨1%时,此类ETF将上涨1%同时也要承受1%的波动率。反向型ETF则如同空头卖家一样,投资者是在股票价格下跌时获利的,也有一倍、二倍或三倍的操作方式,因此这种投资可以用作整体股票投资组合的对冲工具。
从反向ETF和杠杆ETF的投资运作可以看出,两者有较大不同。杠杆ETF通常持有80%左右的目标指数成分证券,其余部分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反向ETF本身不持有目标指数成分证券,主要持有金融衍生工具组合和现金、固定收益类产品。
在美国杠杆ETF最早出现于2006年,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发展迅速。目前,美国市场上的杠杆ETF已经超过100只,放大倍数基本集中在2倍或者3倍,产品种类基本涵盖股票,债券与商品等。杠杆ETF的标的股票指数既有覆盖所有行业的,也有只包含若干个或单个行业的。与传统的ETF不同,杠杆ETF能使投资者获得几倍于标的指数波动的投资收益,相反,它也能使投资者遭受几倍于标的指数波动的投资损失。
在这领域当中,市场主要参与者是powershare和Rydex。截至2011年3月11日,美国股票型杠杆和反向ETF共有144只,规模总计为203.56亿美元。
多空策略指数及其ETF
2007年11月17日,标普公司宣布推出S&P500130/30策略指数,该指数的诞生超越了传统股票指数并进入了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领域。该指数旨在衡量一种投资战略(对与标普500指数(s&P500)相关的市场收益处于前30%的股票进行“增持”(overwelqnt)投资,对处于后30%的股票进行“减持”(underweiqht)投资)的绩效,这是快速发展的1000亿美元130/30战略领域的指数供应商提供的第一项产品。)系统对SP500的成分股进行排名,1星到3星进入卖空篮子,4星到5星进入买入篮子,卖空篮子中排名靠后的30只股票在其标准权重的基础上减去1%,如果该权重为负数则为卖空买人篮子中排名靠前的30只股票在其标准权重的基础上加上1%。每季度进行上述三个步骤,对权重进行重新分配。130/30基金跳出了传统基金仅通过仓位、行业和证券间调配获得收益的传统方法,同时利用空头头寸卖空被高估的股票创造更多的超额收益。且他们声称投资者仅需承受与传统共同基金同样的风险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总体而言,年化收益略低于S&P500,长期看来S&P500130/30策略指数收益要高于s&P500的收益。
对于S&P500指数的发展一个比较有趣的转变是ProSharssCredjtSuIssel30/30(CSM)的推出,该基金是第一只基于130/30策略推出的ETF。CSM跟踪的是CredItSuIssel30/30指数,该指数利用有限的卖空和杠杆试图去得到股票价格的正面和负面的变动。
碳排放加权指数及其ETF
主题投资是国际新兴的投资策略,将驱动经济体长期发展趋势的某个因素作为“主题”。富时CDP碳指数旨在支持投资者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投资策略中。该指数是建立在重大风险假说和碳效率假说基础上的。总体来说,富时CDP碳指数是保持行业中立的。成分公司是保持不变的,但是公司的具体权重随着相对同行业公司对碳的风险暴露的变化而变化。每个行业的总权重是保持不变的,其中具体公司权重可能是增加或者降低的。
该指数系列首次提供了长期的,前瞻性的投资工具,密切跟踪现有的英国基准,并能降低投资组合的气候变化风险。在截至2010年底的三年期内,其全股表现优于标准富时全股达1.5%。这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可以通过其投资组合,既可以实现广泛且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又能管理气候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主题类投资策略指数。Powershares推出了一系列跟踪清洁能源及再利用主题类策略指数的ETF。清洁能源指数,利用成分股的经济业务中涉及清洁能源的比重和其他量化指标来决定权重。指数中成分股权重会优先考虑来自清洁能源的收入比例、新技术影响力和公司致力于治理污染的努力程度。
主动管理型策略指数及其ETF
ETF的主要好处之是降低了成本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资产换手率和各项费用。主动管理型ETF最初的出现就似乎与其自身存在矛盾。但在现实中,主动管理ETF可以提供与指数型ET[很多相同的好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战胜市场的机会。
2008年4月,PowerShares推出了四只主动管理型ETF:PQY、PQZ、PMA、PLK,其中PQY,PQZ和PMA为股票型ETF,PLK为固定收益类ETF。PQY和PQZ选用量化选股的方法,更倾向于对成长股的选择。PMA是以量化选股为基础选择最佳大盘股的一只ETF。
国内策略指数及其ETF发展情况
1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我国经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GDP增加,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所产生的经济问题,是一味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结果,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泡沫化,经济发展停滞化和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带来来的国内投资环境恶化,产能过剩致使经济发展再次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物价水平的上升
自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大额投资以来,我国物价开始上升,人民深切的感受到日常蔬菜,食品价格上升。国务院公布十六条后的数天内,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今年11月份,物价控制在了同期的4.1%,物价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投资环境的恶化
随着国内物价的不断上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不断上调,国内投资热潮不断降温,投资环境也逐渐恶化,股市也随着4万亿投资热潮的逐渐退出而进入下降调整阶段,房地产随着政府的调控,资金链也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经济发展在国内环境上困难重重。
1.3对外贸易的严重萎缩
11月以来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额创新低,主要表现在外贸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比2010年明显回落,我国对外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税费较重,盈利空间缩小和融资困难的局面。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外贸企业对经营状况的预期更为谨慎。再加上更为困难的投资环境,这对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
2经济危机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2.1我国企业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并有越演越烈之势
经济危机下,全球资本市场逐渐萎缩,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不断显现。在以金融危机始发的美国,金融业市值蒸发已经接近20世纪初的经济危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均采取较为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具体包括通过政府的采购国内货物产品,与此同时限制其他国家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以达到维护国内经济稳定,保护国内企业正常发展的目的;与我国贸易较为密切的发展中国印度也处于保护本国经济的目的,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了分类的管理,比如限制医药相关的产品以及儿童玩具等,从而有利于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好稳定的发展;而国际贸易的直接参与者大型跨国公司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也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对产品,以及服务的规格制定了一系列相对苛刻的规定。这些都这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从事外贸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2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发展速度降低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企业起着主要的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20%以上,同时应该看到,外贸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就业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我国加入WTO以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增速较为明显,一般保持在20%左右。但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相关贸易政策的出台,我国出口贸易摩擦不段,贸易壁垒重重,贸易出口大幅度萎缩,特别是对美国的出口额度急剧下滑,我国外贸企业对美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出现生存危机。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上年放缓7.9%。各个行业均出现明显下滑趋势。
2.3我国外贸企业融资缺口扩大,出口收款困难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各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远低于2007年的同期水平,贷款规模的缩小,对这些中小企业的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融资困难,很多中小企业因此而倒闭。同时,从外因来看,外贸企业出口商品还面临着货款收回的困难,包括货款收回的额度和收回的时间上都比预定的大打折扣,根据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估算,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企业收款等待时间增加,索赔额度也明显增长。由于银行收紧银根,中小外贸企业融资困难,很多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
2.4国内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倒闭
国内出口中小企业在面对这次金融危机时候准备不足,而且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成本控制以及价格制定上都丧失了竞争力,这导致以出口为主的贸易企业利润急剧下滑,两方面导致外贸企业难以生存下去,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倒闭潮更为明显,相伴随的国内劳动力失业、投资资金面临收回的风险等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了较为直接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开始于美国,美国为我国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美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本文以下将探讨我国外贸与这次金融危机的关联效应。
3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2007~2009年之间,虽然受到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两国贸易始终处于重要地位,相关性保持在0.174以上,美国始终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出口国之一,美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外贸出口的情况,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并通过以下渠道加速传播:其一,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随着美国信贷危机的爆发,国内经济资金链吃紧,部分房地产资金出现断裂,政府处于免于经济崩溃的考虑,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计划,并向国内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8000亿美元的救济资金出台,启动了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资金的大幕。而这些资金并没有像投放时政府所想的那样,流入资金紧缺的房地产等部门,而大部分流入到了其他行业和市场,这就意味着引起局部的通货膨胀,向市场注资的各国同时也面临着物价上涨的压力,流动性紧缩和过剩,经济产生剧烈的波动,这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成本难以控制等挑战。其二,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及引发的问题。危机爆发初期,美国为转嫁国内经济颓势,提出人民币币值低估言论,再加上国内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增大。由于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各国游资涌入我国市场,成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产生结构性通胀的动力。我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提高了存款准备金和贷款利率,这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或者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内外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4我国外贸企业面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且波及面较广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力争使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影响降低到最小;世界各国也认识到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需要共同努力解决所面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虽然在短期内难以复苏起来,但就我国外贸行业来说,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落实并实行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4.1宏观方面的政策
其一,制定拉动内需措施,发展外贸所需的基础保障。全球经济市场的不景气,对外贸易发展困难重重。为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政府制定了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的措施,并以此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为扩大内需,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少国内经济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拓宽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生存空间,同时保证政府出台的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落实在实处。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政府的扶持是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其二,切实加强对外经贸政策的落实。考虑到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资金承受能力,政府运用灵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注重局部的调控优势,而货币政策负责协调全局。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在面对全局的形势上进行间接和全面的调控,并在稳定物价,防治危机传导和引导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在区域协调上,做好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协调合作,同时在产业转移上,把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其三,加强和国际间的合作和沟通,发挥互利共赢的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经济政治密不可分,各国只有本着互利共赢的目的,目标达成一致,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合作框架。具体上,做好对美国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密切和欧洲、亚洲等国家合作,共同面对,以防美国经济问题对其他地区扩散;作为我国政府来说,稳定我国货币的币值,防止国内经济产生大的波动,严防美国转嫁危机的传导机制,以达到我国经济的软着陆。并且使我国对外贸易有着相对宽松的国内经济环境。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为解决贸易摩擦建立磋商机制,有效规避不平等贸易规则。
4.2面对危机,我国外贸企业微观举措
首先,在竞争环境中,注重生产成本的控制。金融危机形势下,各国货币紧缩,流动性减弱,购买力下降,面对这样的恶劣国际贸易环境,要做好贸易工作,必须要控制好产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其中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其一是利用现在的通信网络优势,降低信息的搜集成本和采购成本,并以此促成网上交易。其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外贸企业的人力管理和薪酬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的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外贸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其三是利用我国人力资本的优势,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部转移。其次,做好结构调整,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需求具有多样性,而且商品不同,其需求弹性也相差各异,金融危机中,中高收入水平中的生活必需品所受影响不大,而相对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影响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外贸企业要做好国际市场上需求的动态,把握市场机遇,积极面对挑战,具体要做好及时调整出口的产品结构,延伸服务的产业链条。同时应开发新产品,满足新兴市场的产品需求。最后在全球市场上,要做好新市场的开拓和老市场的维护,在国际市场上做到游刃有余。
1、汇率制度影响居民消费信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GDP总量也从80年代初期的3630亿增长至2013年底的56.88万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与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状态逐步转变为以消费为主的买方市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推动产品销售和拉动产出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众多的经济学者认为,消费水平不仅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且时限也跨至人的一生,当居民的当期收入无法满足现时消费需求,在预期跨期经济运行稳定,并有稳定收入时,往往就会借助消费信贷市场,通过跨期消费信贷来实现自己的消费需求与要求。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新一代的国人消费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贷支持。在投资拉动经济受阻的情况下,政府也愿意通过制定政策,通过扩大消费刺激经济,这为我国的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动力。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了时下流行的居民消费渠道之一,我国居民消费不再是以当期收入为消费来源的唯一消费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游资涌入、西方国家舆论压力、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长期外汇储备过高等原因,我国的汇率制度从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转变为现今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目前,我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处于转型期,从国家统计局发出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经济前三季度GDP增长低于7.5%,预测国内近年的经济GDP增长很难超出8%。鉴于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中央也在不断调整经济对策。另一方面,在当前整个大环境不好的状况下,汇率的波动变化,更是对居民生活消费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采用灵活的汇率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固有着巨大的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又会增强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影响消费信贷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2、汇率直接影响商品价格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是国与国贸易的重要的计算与结算形势,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汇率对居民信贷的消费水平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汇率直接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而商品物价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消费的频率和水平大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于进口商品特别是大宗进口商品更情有独钟。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将会促进居民消费,从而影响消费信贷。
3、汇率的升高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高会给国内居民带来很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就会降低海外原材料的价格,从而降低石油和原材料的上升对居民经济的影响,居民可以分享购买更加便宜的海外原材料及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必定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的增强,从而降低国内居民的出国旅行及游玩的花销。例如,当人民币汇率升高后,1000人民币由原来的可以兑换121美元(以汇改前汇率计算)变为164美元(已汇改后汇率计算),这就使得相同人民币能够兑换的外币增多,促使国内居民对国外消费能力的增强,从而影响消费信贷的使用水平。
4、汇率的变化对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实践与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一段时间内进口商品将占据国内消费市场,但跨期选择和两种商品间的互补关系将在很长一段期间内提升国民对国内商品的消费需求。从长期角度上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资产价格以及居民消费需求。要维持好汇率水平,保持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和保持稳定的货币供给,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基本面服务,为消费信贷一个有利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做好社会保障措施,这样才能让国人能够安心透支明天的钱,追求品质生活,从而带动内需的增长,拖动经济增长。
二、汇率与经济消费调控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实施汇率改革以前,由于对汇率状态的评估的低估,使得出口总量不断加强,这就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的增大,外汇储备的增加,也就使得以外币为基础的货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外汇货币发行的增加,使得我国货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增大,这刺激了居民信贷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挖掘和消费了潜在的消费水平。自我国实行新形势下的汇率改革之后,以新的汇率运行机制为主体的调控控制措施,从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汇率的弹性变化空间,但是当前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同时,还要刺激消费水平的提升,只有在控制好消费信贷的风险的基础上,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意愿,才能更好的使我国的经济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如果对消费信贷管控的过于严格,必定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预期的消费愿望,这会进一步恶化国内经济的增长动力,引起消费的疲软,所以要控制好汇率政策的调动性,增大汇率浮动的空间,以提振国内居民消费的水平。随着我国的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资本的管控越来越放松,这也就加快了我国经济的世界化进程,促使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之中,这就使得国内经济很大程度上将受国际经济变化和浮动的影响。所以汇率的浮动会通过影响资金链的流动而对信贷市场产生影响。在我国的市场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将会导致大量的外部资金流入,促使对国内的融资量增加,从而增大信贷资金的量,进而提升消费信贷的增长,这有利于提振国内消费市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人民币汇率的增高,会导致进口的增强,从而会给国内同类商品企业带来冲击。
三、结束语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经济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体制转轨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2-0088-05
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系列的动态经济效应,如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就业促进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以及社会制度变迁效应等。实践证明,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实现哈萨克斯坦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具有互动效应,即两者之间呈现为一种同向的均衡发展态势。
一、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演变
1992年哈政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引进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与发展哈萨克斯坦”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哈萨克斯坦希望能够得到西方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吸引更多的外资,带动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P762)1997年哈政府在2030年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吸引外国投资”确立为国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把“引进外资”与“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1998-2000年国家最优先发展的方面。[2](P145)为了进一步增进吸引外资力度,哈政府专门设立了直属于内阁的利用外资委员会,并由哈第一副总理兼任国家投资委员会主席。为了更好地规范和鼓励引进外资,1994年12月27日哈政府颁布了《外国投资法》,并于1997年2月28日再次通过了《国家支持直接投资法》,同时还积极建立各种经济特区以更便捷地吸引外资,如“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和“克孜勒奥尔达”等经济特区。2003年1月8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法》出台。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2004年国情咨文中曾明确指出,“共和国极其关注提高立法以保护投资者权利”,“哈萨克斯坦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投资环境”。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分析
独立以来,哈方国内投资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哈方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局的相对稳定为吸引FDI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1993-2008年,哈萨克斯坦共累计吸引FDI达896.717亿美元(参见表1)。总体而言,外国对哈方直接投资呈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参见图1),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程度逐渐加深,但各年份之间波幅较大。从2004年起,标准普尔等三家著名国际信誉评级机构均将哈萨克斯坦列入“投资级”,进而极大地增强了外国投资者对哈方的投资信心,外国直接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哈方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亦遭受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但2008年哈方在吸引FDI上仍继续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98.09亿美元,为1993年的15.6倍,相对于2007年增长了7.4%。同时,据哈方国民银行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1~3月,哈方吸引FDI的整体增速已明显放缓,累计吸引FDI仅为33.40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0.5%,尤其受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哈方国内能源领域投资仅为8.7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0.3%。
(三)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分析
自哈独立以来,世界上共有110多个国家、地区及各种国际组织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投资。1993-2008年,累计投资排名居前十位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金额占哈方吸引FDI总量的76.15%。其中,美国投资占哈方所吸引FDI总量的1/5以上,达到180.717亿美元(参见表2和图2)。美国官方人士曾进一步表示,再过15年美国向哈方国内经济建设的投资将有可能达到800亿美元。[3](P3-10)自2005年以来,荷兰一直作为哈方海外投资的第一大来源地。
(四)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向分析
根据哈方国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1993-2008年,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是能源部门(石油、天然气)、机械加工制造业以及商业部门(金融不动产等);从国民经济产业格局分析,三次产业所吸引的FDI极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流向第一产业为0.605亿美元,所占比例相当小,仅为0.07%;而流入第二产业的FDI为443.115亿美元,所占比例为49.42%,其中,流向采矿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331.72亿美元;第三产业为452.997亿美元,所占比例为50.51%。
呈现如上特征主要是由于外国投资者在进入哈方市场时更多地看重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及巨大的社会市场潜力;[4](P10-11)同时,与哈方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5](P170-171)独立初期,哈政府为实现其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制定了“油气兴国”战略,并给予国内能源部门诸多优惠政策,进而吸引了国外大量能源企业进入哈方从事开采、加工各类自然资源。尤为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持续飙升,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外国投资者对哈方国内能源领域的投资。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
1. 持续的经济增长。独立初期,哈萨克斯坦国内曾出现“转型性经济衰退”,并一度跌入经济低谷,直至1996年经济下滑势头才得以遏制,当年国内经济首次出现了0.5%的正增长。自2000年以来,哈方国内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9%,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成为了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8年在全球经济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普遍衰退的状况之下,哈方国内经济仍然保持了10.3%的高速增长,以1989年为基期100,2008年哈方国内生产总值综合指数已达到144.2。诚然可见,持续、高速的国内经济增长为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预期。
2. 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哈萨克斯坦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保障。其中,钨储量居世界第1位;铬和磷矿石储量为世界第2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居亚洲第1位;铁、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为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t,煤储量为39.4亿t,天然气储量为11.7万亿m3。[6](P62-66)承上所述,十余年来,外商投资动机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哈方国内丰富自然资源的浓厚兴趣。诚然,基于哈方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储量,可预见,哈方在进一步吸引外资方面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 独特的地缘政治。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通道,自古以来就备受世界各大国的青睐。在中亚地缘战略权衡中,哈萨克斯坦则是重中之重,“在五个新独立的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最重要的两个。哈萨克斯坦是本地区的屏障”。[7](P142)哈方独立后,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西方发达国家也竞相与哈方发展经贸联系借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对哈方直接投资是外商参与哈方国内经济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4. 广泛的政策优惠。独立以来,哈政府积极实施体制转轨和经济改革,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和保护外资的法律和法规,建立各种经济特区及对外商实施诸多优惠的税收政策。基于哈方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哈方政府会继续加大实施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此,外国投资者在继续看好哈方国内经济发展前景的同时亦将逐渐增强双边投资合作,加大投资力度。
(二)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劣势
1. 经济发展水平仍较落后。尽管哈方自独立以来实现并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增长,但总体而言,哈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仍然较小,综合实力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仍较后,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9全球竞争力报告》,哈萨克斯坦在参评的57个最具竞争力国家中排名第36位①,尤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相差甚远,根据结构需求理论,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将制约了投资合作程度。如长期以来,第三产业作为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哈方也具有巨大发展前景,但因哈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该产业在吸引外资方面却相对不足。
2. 基础设施落后且不配套。哈方自独立以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时间短,起步晚,总体经济实力仍较为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极大地影响了外商投资范围与深度。从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状况可见,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一些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却长期得不到正常发展,而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又常常因为外资过度发展而存在吸收消化上的种种弊端。故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项配套工程将是未来吸引外资尤其是国内落后地区发展的关键步骤。
3. 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哈方独立后,选择了市场经济作为自身的转轨方向与目标。十余年来,哈方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而言,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尽管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市场经济的各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建立仍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与过程。鉴于此,继续深化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将会大幅提升其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4. 腐败泛滥与行政效率低下。哈方独立以来,国内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相对缓慢,地方官员腐败行为尤为突出,各种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同时,政府机构办事效率较为低下,各部门之间责任不清晰,常常是遇到利益便相争,而遇到责任便相推,政出多门而相互冲突,常常使得外国投资者无法适从,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外商投资的预期和信心。
三、哈萨克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实证预测
承上所述,随着哈萨克斯坦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与日臻完善及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哈方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必将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1993-2008年哈方吸引FDI的原始数据观察可发现,该数据呈指数增长的变动趋势,因此可进一步考虑使用趋势外推法对该变量进行实证预测分析(所有的相关运算过程均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中实现),令预测模型为:
其中,y为被预测变量,t为由1开始的自然数时间变量,?琢、?茁分别为参数。
根据原始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SL)可得到FDI预测模型如下:
Log(FDI)=1.7709+0.2095t+e
其中,式中e为回归模型的残差,根据此模型得出FDI预测结果如下:
通过对上述预测模型的残差e的进一步分析发现,e是平稳序列,但不是白噪声序列,因此可以对其建立ARMA模型②进行预测(在预测理论中,该方法被称之为“博克斯-詹金斯”预测法)。对残差序列建立ARMA模型如下:
e=-0.6171AR(1)+0.9561MA(1)
式中AR(1)表示一阶自回归,MA(1)表示一阶移动平均。由此模型得到残差e的预测结果为:
根据预测理论,最终预测结果应该为上述两预测结果的代数之和,故2009-2011年哈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最终预测值如下(参见图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继续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不断优化外资结构、努力提升利用外资层次及进一步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将是哈萨克斯坦在新世纪中实现经济腾飞和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步骤和重要内容。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哈萨克斯坦国家竞争力排行第36位,见。
②ARMA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主要是研究时间序列的重要方法,即由自回归模型(简称AR模型)与移动平均模型(简称MA模型)为基础“混合”构成。
参考文献:
[1]郑羽.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赵常庆.哈萨克斯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维佳.几个主要国家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情况[J].中亚信息,2007,(7).
[4]谷维.跨国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影响[J].中亚信息,2005,(7).
[5]于洪君.在苏联废墟上的艰难求索[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6]李自国.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与哈萨克斯坦的对策[J].国际问题研究,2009,(1).
[7]【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Study on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Prospect of Kazakhstan Absorbing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Zheng Guofu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400,China)
国内媒体将加入世贸的话题作为热点进行一种定型化的报道。所谓“定型化”是指国内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几乎都是同样的三段论:大前提,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在竞争和市场开放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加入世贸就要缩小这种差距;小前提:我国现有规则要加大竞争和扩大市场开放时,民族经济就要受到冲击;结论:加入世贸将使我国经济各行各业经受一段痛苦期。痛苦期过后,才有可能步入强国之路。
我国图书出版界也将上述“三段论”累积成为书籍,迅速在图书市场铺开。世贸题材的书籍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这些图书多数内容也形成了一种“三篇成书”的模式:上篇介绍世贸的情况;中篇介绍我国与世贸要求的差距;下篇讲我国加入世贸后的问题和对策。
阅读了上述一些论文和书籍,我们感到有一种明示(不是暗示):我国现有经济规则与世贸规则似乎存在着一种“先进与落后”,“市场开放主义与市场保护主义”,或“经济自由主义与经济调控主义”等不同价值判断的差距。世贸经济规则属于前者,市场开放,经济自由,代表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性。我国属于“市场保护”,“经济调控”类型,似乎代表着经济不发达状况。
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应该逐步调整国内的经济规则,以便达到世贸“先进”规则的水平。我国调整规则的时间就是“入世”后的过渡期。如果能够顺利度过“阵痛”期,国内经济规则将来调整到与世贸规则一样的水平,结果就会象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一样好。这种明示价值判断建立后,政策导向也就定位了。入世后的国内经济规则和政策的调整是单向的,调整的方向只是朝着世贸规则的方向进行。
笔者以为,目前我国媒体和出版书籍关于“入世”的报道和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舆论明示并不完善,某些观念过于单一,只看到了“入世”的一面,忽视了“世界进入中国”的“世入”的另一面。如果上述媒体和书籍的观点成为调整国内经济规则的主流舆论,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方向做以下粗浅的探讨。
一、背后的文化
任何国家经济规则的背后都一定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虽然也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相当缓慢。社会历史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各国历史发展不同,社会历史文化也不同。在多元的人类世界历史文化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以我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要是用一个字来概括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个字就是“合”字。我国历史文化体现一个合的精神。从唐朝以来的衣裙联体和服,到清朝大家的四合院;从吃饭的合餐制,到必有我师的三人成行,在衣食住行生活各个方面,无不体现了合的精神。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修身、齐家、治国三合一版的政治理念,也都是合的精神。
西方的文化如果也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的话,可以用“分”字来概括。以美国为例,政权结构采取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的联邦与州两级政府制。在生活中,美国人吃饭采取分餐制度,子女成年后习惯于独立门户居住,汽车更提供了独往独来的方便。美国人在生活中注重个人隐私,在社会工作中注重个人自由。我不象熟悉中国那样熟悉美国,举不出更多的例子。但是,美国社会生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方便起见,在此将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合为基础的文化,简称“合的文化”。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概括成为以分为基础的文化,或简称为 “分的文化”。
历史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背景,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社会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互相适应,互相作用。例如,在“合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稳定”。合与稳是互相起作用的:合是稳的基础,稳是合的结果。或者说合与稳本身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合是稳的静态表现,稳是合的动态表现,合与稳之间的关系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和谐关系。
我国经常说“稳定压倒一切”,就是指在任何经济价值取向与“稳定”价值取向发生冲突时,稳定的价值取向优先。我国在经济运行中选择“稳定”作为最重要价值取向,是由于受到合的文化影响。而合的文化又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历史上建造水利工程和儒家哲学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众多的人之生存比任何问题都重要。稳定就是众人生存条件的社会基础,合是众人生活关系的基本原则。何况我国不仅仅是人口众多,而且是人口过多。在这种国情之下,说“稳定压倒一切”,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同样道理,在“分的文化”影响下,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竞争”。只要有分,就一定会有争。分是争的基础,争是分的结果。或者说分与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是争的静态表现,争是分的动态表现,总之表达一个事物内部的对抗关系。
我们用下面的十字图形来表达文化与经济价值取向的关系:
东方社会“合”的文化 A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的经济“稳定”价值取向 C 世贸的经济“竞争”价值取向 D
在图中,A 代表东方社会“合的文化”;B 代表西方社会“分的文化”。C代表我国经济发展以“稳定为价值取向”,D代表世贸组织中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以“竞争为价值取向”。
从我国与世贸经济规则的差别背后,也反映出东方社会文化精神与西方社会文化精神之间的差别。A和C是互相适应的,我国就是A和C组合模式的国家。同样,B和D也是互相适应的,美国就是B和D组合模式的国家。但是,A和D是不能相融的,无法想象“合的文化”与“竞争的价值取向”如何共存?同样, B和C也是不能在一起的,“分的文化”与“稳定的价值取向”放在一起时,将选择什么来“压倒一切”?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我国的经济规则将要发生调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调整的模式选择是怎样的?如果象上述媒体报道和书籍中介绍的那样,不认真考虑我国东方式的文化精神与人口背景,只谈国内经济规则单向朝世贸组织规则方向调整的话,就可能会出现“A和D”组合的脱离现实的模式。这种“合的文化”与“竞争”的经济价值取向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同时并存吗?我还没有看到先例。这种反文化,脱离现实组合格局如果出现的话,也只能是人为的,扭曲的。同样,B和C 的组合模式也可以人为让它扭曲地存在,即“分的文化”与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共生。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这样组合存在过的先例。
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实际情况是:“B和C”组合的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后的发达国家中没有出现过,包括日本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组合。A和D的组合模式在已经加入世贸的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出现过,包括新加坡和墨西哥。所以,我国加入世贸后,如果仅谈国内的经济规则的单向调整,而且调整方向也是单向朝着世贸规则水平看齐的话,我们认为这样的看法应该是不能成立的,这样的政策定位也是不可以采纳的。
二、规则调整的双向性
一些资料表明,完全接受世贸的经济规则,对我国和世界经济都没有益处。我国将近13亿人口,其中大多数是农业人口。我国的人均资源和生产力水平都不高,人均国民收入排在世界所有国家中的100多位。我国这样国情(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世贸也必须考虑我国的人口状况。否则,外国产品和服务将难以进入我国市场,外国金融机构也难以在我国开展业务。所以,应将我国加入世贸看成是双向的,国内经济规则的调整也是双向的。
我们采用下图表达双向调整经济规则的可能性。
东方社会 “合的文化” A A +B 西方社会“分的文化” B
我国经济模式稳定价值取向 C C + D 世贸经济模式竞争价值取向 D
从图中可以看出,将A和B组合在一起,将“合”与“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为有分有合。中国早有分与合的理论,例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理论,是关于“合与分”在时间上的联系。“合与分”在空间上也有联系,例如,中国有“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合而不同”(《论语》)。所以,中国人看待“分与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并且,我们追求“合与分”之间的平衡状态:“中庸”。
同样,C和D之间也可以找到平衡,即在“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与“竞争的价值取向”之间也存在联系。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联系。此不再赘述。
所以,A向B的方向调整的同时,B也要向A的方向调整。互相调整的结果组成非A非B的中间状态,即A+B 组合。我国的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中,要加入竞争的因素。加入国际竞争,外国公司要到我国国内市场来出售产品和服务。世贸经济规则为了促使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市场,也要考虑我国经济稳定的价值取向,否则就进不来。日本加入世贸比我们早,直到今天外国廉价的大米仍未能占领日本米市。总之,经济规则的调整是双向的,不应该是单向的。我国与世贸应该共同努力,双方都要尊重对方的文化,朝对方的价值取向接近,达到一种平衡。
通过上面的未能充分展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短的结论:
我国加入世贸后的经济规则调整,不应该单纯朝着西方经济竞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调整,而应该采取稳定加竞争的中间状态来调整。世贸不能只要求我国与国际水平接轨,国际发达国家也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人口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政策调整方向,我们的经济价值取向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化,而应该是三极化的。就象过去我们常说的那句名言:“无论白猫黑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