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专业素养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学科与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保证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如此才称得上优秀、称职的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难度的加深,教师有必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与教学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2.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是一个育人的职业,除了知识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想价值体系的培育,只有职业道德合格的教师才能更积极地投身教学工作,因此,基础教育课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需要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师范学院发展较之基础教育课改的滞后性

1。教育理念的滞后为了确保师范生能将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应用到基础教育工作中,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充分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基础教育课改对师范教育的重要影响,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致使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无法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这对学生日后参与基础教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很多师范院校或教师只是突出强调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方式的滞后多数师范院校的教师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师范生终将承担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工作,僵化的教学思想与缺乏能动性会为其日后开展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

3.课程设置的滞后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最终需要由具体的课程来承担,但是,很多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老化,长期沿用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以及教育实践等四门必修课不但僵化了师范生的思想,还阻碍了各种新式教学内容的引入。此外,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平衡关系,导致师范生缺乏实践经验,且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甚至语言表达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师范生日后的入职适应能力。三、适应基础教育课改的师范院校改革基础教育课改与师范院校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基础教育工作需要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且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课改则为师范院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我国教育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处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实现基础教育与师范院校双方的协调发展。

4.师范院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明确办学宗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一方面是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则是综合性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设置的教师教育类学院,后者在发展中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师范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明确教育理念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师范学院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并为师范生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与评价理念等,使师范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促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工作中。

三、师范学院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内容首先,师范院校应改变学科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分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来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体系。其次,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汇聚新思想、新观点以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作用于教学实践中.革新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使自己以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从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令学生以课堂主体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探究、竞赛等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日后独自应对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教学缺乏有效性在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新引入的信息技术,没有将它们与课程实现有效进行整合,甚至出现了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偏离教学目标等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不应用新引入的信息技术,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交流得知:他们不理解新技术与原有信息技术的区别(例如新引进的平板电脑与原有的电子白板),甚至认为新技术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2.学生课内外学习割裂学生在课内是数字化学习,课外却又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课内外学习不衔接,降低了学习效果。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些学校会出于设备安全性的考虑,禁止学生校外使用;一些学生自主性差,校外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监管,容易做些与学习内容不相干的事情,如玩游戏、看小说等,因此家长会反对学生在校外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本身就不接受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在校外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

3.缺少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和统一标准的教学平台缺少教学资源和统一的教学平台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过去一段时间里,学校已经自主开发了一些教学资源,一些企业也参与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但是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另外,还有一些资源来自网络的共享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中还发现,教学平台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相互之间不能联通共享,阻碍了不同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也造成了资源孤立和重复建设。

4.缺乏质性的学生评价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用学生某阶段的学习成绩来作为其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宗旨,也违背了学习规律。当新的技术或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会呈现U字型变化,前阶段的下降是师生为了适应新环境,在心里进行概念理解和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后阶段学习上升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长期学习成绩的量性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质性变化。5.学科教学缺乏平衡在调查中发现,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试点学校绝大部分将新信息技术仅应用于科学、地理等小学科的教学,很少用于语数外等主学科。而在主学科的教学应用中,非重点学校占了大多数,重点学校大都会选择在小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这源于家长的压力和对教学质量的考虑。学科应用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实践结果的偏差,影响信息化教学成果的推广。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存在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多个层面中,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三个层面合力解决。

1.政府层面

(1)协调信息化建设中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硬件建设往往走在资源和平台建设的前面,政府应采用相应措施提高资源和平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建立标准的、开放的教育资源管理机制,推广信息技术标准的应用;加大对教育资源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建设中。在平台建设方面,政府要建立平台开发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建立学校平台开发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协调学校工作,以实现各平台之间的流通共享。

(2)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目标明确、通力合作的学科核心团队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高效推进的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核心团队。学科是教育改革活动的承担者,是中小学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组建学科核心团队能够形成合力,对教育改革和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需要牵头组建包括电教工作者、学科专家、一线教师、信息技术专家等人员在内的学科核心团队,打造创造性的研究共同体,起到控制实施风险。帮助试点学校教师开展研究、指导教育资源建设等作用。

(3)实行基于绩效技术的培训在开展培训之前,政府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开展培训,例如根据调研结果开展关于提高教师意识观念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水平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建立透明、公正、严格的考核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考核;在培训结束后,要追踪教师的培训效果,确保教师能够将培训中的内容真正融入教学。此外,政府还要充分调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电教部门、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作用,展开本地和远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使培训方式多样化。

2.学校层面

(1)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在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的初步阶段,应该组建合适的课程实施队伍,包括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由有热情和有管理能力的教学工作者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计划的前期制定、组织实施、过程监控和协调沟通;在组建教师队伍时,大部分学校考虑的是信息技术能力,而忽略教师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应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挑选相对独立、自主的学生组建实验班级,当然,在此之前要与其家长沟通协调。

(2)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学校应为教师创设有利于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的课题研讨环境和条件,以便于他们相互借鉴经验,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开展各学科之间的课题交流会,开展不同学校和年级的课题交流会,及时总结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交流会;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的精品课程和示范性课程;开展教学展示和评比活动;定期提供专家指导,实现学科教师和专家学者的互动;组建关于课题的网络学习型社区,方便教师之间的实时交流等。各个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相应的课题交流研讨活动,以最大化地实现经验共享和思想碰撞,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前面提到,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维持师生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保证信息化教学长久高效的开展。激励机制包括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直接激励主要包括对课题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视情况进行物质奖励,给予先进荣誉称号,计入业务工作量,作为教师年度考评、晋升、评优的条件等。间接激励主要包括提供校外参观培训机会,给予教师特许时间进行课程开发的学习和钻研等。学校应该实现直接激励和间接激励的有效结合。

3.教师层面

(1)提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能力教师要通过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学情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情境,来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首先,教师要能够区别课程的“传统型内容”和“学习型内容”。前者是课程中预先计划的、显性的和确定的内容;而后者是课程中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传统型内容”在传统课堂上可以被很好地掌握,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让学习者自主学习,反而会打破固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不仅难以发挥新型教学方式的作用,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恰好相反,通过教师或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围绕问题进行探索、反思和协商,形成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工作。媒体交流方式设计方面。信息技术提供的教学媒体不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便利,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提供很好的支持。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要能够根据学情设计合适的媒体交流方式。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在做此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的和任务。例如,如果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就可以选用练习法和实习法;如果是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选用讨论法和谈话法。其次,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教师在使用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某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搜索工具进行资源的获取,使用知识建模等工具进行任务建构和作品创造;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用视音频等资源来形象地表征知识点以减轻学生认知活动的难度,用评价工具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实时做出教学调整。学习情境设计方面。信息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多。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具备设计合适的学习情境的能力。学习情境的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其次,要有基础性,即要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结构一致,能够使他们的观点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在不同的情境中建立联系,从而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再次,要有诱导性,即能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最后,要有生动性,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适应角色的转换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随时转换角色。在研究前沿性知识技能时,要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充当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开始前,要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设计教学环境,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在和学生一起进行问题探究时,要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在进行面授教学时,要有条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充当学习导师的角色。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反思时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能会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也会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反思时间,可以让学生适时回望学习经历,总结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修正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形成反思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使思维精确化、概念化;帮助学生寻找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诊断,调节并完善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残疾儿童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都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受到空前挑战,名校与重点班发起教育资源争夺之战,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儿童,生理与心理上存在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基础教育资源争夺中处于劣势,与正常儿童相比,残疾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状况呈滑坡趋势,为我们敲响了公平教育的警钟。

二、解决西部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

1.多渠道筹集残疾儿童基础教育专项经费。

当前西部贫困地区残疾儿童教育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为了保证残疾儿童教育基础教育经费,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残疾儿童基础教育实施所需经费,要优先考虑特教基本建设与教学设备所需经费;同时,我们要特别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经费,贯彻执行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村贫困残疾儿童的生活补助;各县市要专门设立残疾儿童基础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将经费投放到特教学校建设、设施改善等;要建立专项经费增长机制,增长标准要不低于义务教育经费;要积极拓宽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经费筹集渠道,政府在残疾儿童基础教育资金筹集上要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残疾儿童基础教育;要不断完善贫困地区残疾儿童资助机制,学习并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为贫困残疾儿童办理低保,并根据贫困情况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贴,确保残疾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2.提高残疾儿童基础教育普及率。

保证残疾儿童基础教育普及率是发展特教的首要任务,我们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升西部地区残疾儿童入学率。首先,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教布局结构调整。我们要根据残疾儿童分布情况,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设置教学点,做好地区教学点整体布局规划,优化特教教育资源;其次,要不断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体系建设,要根据儿童残疾情况安排轻度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创造有利条件,最大可能满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的要求;要保护残疾儿童的人格尊严,可以为残疾儿童建立特殊的资源教室,提供专门师资与教学设施,努力提升残疾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水平。

3.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

特教面对的学生具有特殊性,他们是一群残疾儿童,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教教师要具有更高的素质:要了解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为儿童营造健康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针对残疾儿童特殊情况与能力差异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1)强化残疾儿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选择特教教师时,要注意选择多面手教师,他们既要是文化知识专家,还要有厚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理论知识功底;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教育教学技术,还要能够胜任康复训练与个别化教学等;要不断优化特教教师结构,“特殊教育教师结构决定其队伍的整体功效”;要不断提升特教教师福利待遇。特教教师教育对象是一群残疾儿童,与普通基础教育教师相比,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付出的劳动与艰辛也要比一般教师多,我们要切实提升特教教师的福利待遇,在人员编制的落实、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做到以福利留人、以事业留人;要不断加强特教教师继续培训。我们要完善特教教师定期进修机制,保证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历水平与教学专业技能,确保特教队伍业务素质过硬。(2)特教教师要掌握适合特教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并不意味着教学无法,残疾儿童是一支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因为自身生理或智力方面存在的缺陷给特教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特教教师要建立起适应残疾儿童发展的教学方法。当前,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对于残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呢?我们认为适应残疾儿童发展、有利于残疾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首先,要充分了解残疾儿童。特教对象与普通基础教育的对象不同,它面对的是一群生理、心理、智力等存在缺陷的特殊群体,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针对儿童的不同学情实施教育。我们要了解班级儿童残疾情况、思想动向、行为表现、心理健康、学习能力等;其次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包括学生的病史、成长经历、生活习惯等,尤其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学习能力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实施个别化教育。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处理学习能力上存在的差异,还存在生理上的差别,各个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不尽相同,这需要教师针对儿童的不同残疾情况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师首先要制定较为完善的个别化教育实施计划,根据残疾儿童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开展富有成效的个别化教学,充分激发残疾儿童学习兴趣,挖掘残疾儿童学习潜力,切实提升残疾儿童的综合素质。

4.不断完善特教体系。

基础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二十多年快速的城镇化,城市的数量和疆域不断扩张,农村人口也越来越涌向城市。农村人口的这种大规模流动,使得城市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面:城市建设热火朝天,而农村却逐渐走向衰落。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HenriMendras)在其著作《农民的终结》中所描绘的场景正在中国上演,随着“农民的终结”,农村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以往“家长里短”的乡村正呈现“空壳化”的景象。有人说乡村出现了“产业空、住房空、年轻人空、干部空”的“四大皆空”现象,用“乡村的终结”一语来形容我国农村的衰败走向虽显得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表达着人们对当前农村现状的担忧。农村的空巢化也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育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也正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从宏观上来看,城市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造村落社会结构的必由之路。而且我们通常认为,这个城市化的过程是充满农民的欢庆、喜悦和梦幻的。然而,在村落城市化的最后一环,在村落的终结点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千年村落文明裂变和新生的艰难。”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有别于西方国家“圈地式”的“被动城镇化”,不应成为一种被动的“上楼运动”。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要规避西方在城镇化过程中所走的弯路,走一条不遗弃农村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双轮驱动”中国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这一特征必然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切切实实重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的发展,将农村教育办好。

第一,重新审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分类处理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农村小规模学校”,一般指的是100人以下的农村学校,包括农村教学点、不完全小学和一部分完全小学,它们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农村地区。由于“小规模学校”从其经费投入与教师配置上来看,显得有些“奢侈和浪费”,与教育上的“规模效应”理论是不相符的,因此,我国开始了十多年的“撤村并校”“布局调整运动”,虽然国家一再明令禁止地方在布局调整上的“随意化”举动,但是,此轮“布局调整”从始到终饱受争议。一直到2010年后,随着由“撤村并校”造成的学生上学所引发的“校车事故”频发,国家才又重新开始审视此轮“布局调整运动”中的“盲动”行为。2012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志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重新反思和改革的阶段,宣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进入“后布局调整时代”。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首先,我们应重新审视他们存在的价值。要将农村学校视为一方水土之文脉,重视农村学校对农村社区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意识到若斩断这条文脉,一方土地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文化根柢。这并非是文人学者“乡土情结”的自我悲情,而是应实实在在树立的一种教育理念,乡村社会随着乡村学校的消逝必然走向消亡,因为在现代乡村社会中“学校教育”俨然成为乡村的“心脏”,若“心脏”不在,乡村民众也将“心不在焉”,逐渐逃离故土。“学校是一个社区组织,学校的存在是一个社区适宜居住的标志与象征。如果学校脱离了乡村社区,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它就不再是什么乡村学校了。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恰恰使学校越来越远离乡村社区,从而加剧了乡村的荒漠化。”因此,除非必要,否则,我们不应因“规模小”而对学校进行撤并。其次,从发达国家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轨迹来看,诸如美国,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的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后,在反思与质疑声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到了90年代,重新掀起了“小规模学校运动”。我们的近邻、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轨迹,目前韩国已经开始调整农村小规模学校合并政策,通过改善教育财政制度、建立适当规模学校、建立特色小规模学校、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建设等措施来纠正以往政策的偏差。因此,我们应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避免盲目撤并。再次,要认识到小规模学校因为班容量小、师生比大,易于教师因材施教,因而具有推进个性化教育等优势。在正视农村小规模学校价值的基础上,我们再分类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雷万鹏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他指出应以公正的程序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对不同类型的小规模学校采取分类发展政策:(1)对于需要关闭的小规模学校,应在学生分流、校车服务、校产处置等方面实施配套政策;(2)对于过渡期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应在校舍稳固、儿童安全、师资供给等方面保障儿童合法权益;(3)对于永久保留的小规模学校,应当在经费投入、师资配置、基础建设、设施设备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实施倾斜性政策,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化发展。

第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立足本土,重视农村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当前,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开展,农村学校在硬件上已有很大改进,但农村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却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只有扎根本土,开门办学,与自己所处的社区相联系,认识农村本土的文化,才有可能办出特色。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盲目仿照城市教育的办学模式,而忽略了自己的本土特征。“当城市的幼儿园注重生态教育,走进大自然,带领儿童体验大自然时,农村的幼儿园却置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于不顾,学着城市幼儿园开辟植物园、种植角。当城市的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成化’、‘生活化’时,农村的很多很多幼儿却被关在小小的教室里,用着小学生退下来的课本,按着小学生的作息时间与课表上课,没有活动,没有游戏……”由于一直以来受“离农”教育的思维束缚,我国农村教育已经丧失了文化之根,形成了不自觉的“向城性”。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们应将农村教育置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场域中,视农村学校为农村社区的“文化堡垒”。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善,农村教育应当树立自信心,重新发现农村之美,发现农村之于城市之优势。这一点成都市蒲江县的探索是值得学习的。蒲江县在发展农村教育的时候,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创造性地开展了以“自然、绿色、融合、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田园教育。大力整合普通中小学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校挂两牌”的学校运营机制,逐步探索出“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学校与茶叶产业相结合,“学校内外都是茶园,茶园处处皆教育”,不但使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学校服务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反哺农村社会的典型缩影。当然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并非仅靠教育的创新就能完成的,乡村教育中呈现出的“文字上移”的无助情形,也并非能靠教育改革就能够挽回的,我们应将农村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个大背景中,才能从根本上认清和理解“文字上移”的原因。“中国社会正在从乡土中国走向离土中国,其间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种种表现,其中最基本的,是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状态也越来越不依赖于土地或以土地为中心,更不用说城镇居民了。正是这一趋势决定了村落学校教育的‘终结’,既然人的生存越发不依赖于乡土,人们生活的重心越发远离村落,那么,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和文字也就必然地不再留恋乡土和村落,这一趋向在以普遍性和抽象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身上将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坚决。”

二、以城带乡,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以重城轻乡为基本发展取向,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不顾及农村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巨大。而新型城镇化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发挥城市在农村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调以城带乡。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著名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当前我们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城市教育的引领作用,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带动农村教育的同步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方面,采用结对联动的形式,向农村教育输出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如成都市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按照其特殊的城市三圈层经济地理结构,提出了“全域成都”、“三圈一体”的发展理念,将三个圈层的教育发展当成“一盘棋”来考量。利用处于第一圈层的城区优质教育去带动处于二、三圈层的薄弱教育。2010年成都市教育局的《关于深化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中心城区学校对第三圈层学校的帮扶计划,由第一圈层的学校与第三圈层学校结对发展,锦江区与青白江区和金堂县学校结对,青羊区与蒲江县、崇州市学校结对,武侯区与崇州市和新津县学校结对,成华区与大邑县学校结对,金牛区与邛崃市学校结对,高新区与都江堰学校结对。除此之外,各个郊区(县)的城区学校还要与农村学校结对发展,于是就形成了主城区—郊区城区、郊区城区—农村地区这样两个辐射圈,构成了全域成都教育发展的独特模式。结对互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干部教师、德育工作等。成都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绩,并于2013年9月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城市。另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方面,要进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设计,缩小城乡教育的人为差距。如苏州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时候就提出“六个一样”,即“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个性一样得到弘扬”。成都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时,着力从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入手: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尤其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方面,探索出了“县管校用”的模式,打破了学校对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打破了教师“从一而终”的模式,让校长教师真正“流动”起来,为城乡教育的顺利交流互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创新机制,推进城市教育的校际间均衡

城市中的择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出现的,城镇化在其中起着很大的助推作用,可以说城镇化加剧了城市中的择校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一方面农村出现了“空壳校”,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中本来就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紧缺。因此,扩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城市学校间的校际均衡,也成为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之一。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在推进校际教育均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均衡的机制。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名校集团化和学区管理制两种方式。

第一,名校集团化。名校集团化是一个区域的名校在地方政府的介入下,为实现名校优质教育的输出与薄弱校教育质量的迅速提升,将区域内一些较为薄弱的学校纳入名校的治理下,采用分校的形式,使名校与薄弱校形成名校集团这种学校共同体,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名校集团一般有一定的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包含了政府、名校和分校三者的权力和利益,其中政府起协调作用,名校本部起主导作用,分校起主体作用,分校在名校本部的帮扶下成长。在我国,杭州市较早地对名校集团化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探索始自20世纪末。1999年,浙江大学附属小学———求是小学接管了城西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竞舟校区,拉开了全国名校集团化探索的序幕,2002年10月,浙江省首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在西湖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为目标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在总结求是教育集团等名校连锁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杭州市将“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并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杭州名校集团化探索的同时,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也开始了运用名校集团化模式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成都、合肥、济南、哈尔滨等,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第二,学区管理制。学区管理制在有些地方又被称为“大学区制”(如西安)或“联合学区制”(如天津)。与名校集团化类似,学区管理制也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迅速提升薄弱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很好的尝试。“学区化管理”是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以街道为单位划分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有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学校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使学区间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学区制的学校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现捆绑式发展。在我国,北京市东城区较早地开展了学区制的改革,从2004年10月起,东城区开始在和平里学区进行学区化管理试点,根据东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街道行政区划,将全区10个街道划分为5个学区,东城区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州市越秀区的学区制改革也较为成功,越秀区学区制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共享、两个建立”,即共享学区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平台,建立学区管理体系、建立学区评价机制。此外,近些年很多城市都开始推广学区制改革,如天津、郑州、贵阳、武汉、西安、长沙等。

四、关注弱势,推进城市教育服务的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