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策略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我国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国有控股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血液”,科学有效的资金管理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基础。加强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是提高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国有控股资金安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方法。当前,我国国有控股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中,由于历史渊源、体制机制、阶段特征等原因,国有控股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并结合实际寻找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国有控股企业的概念

国有控股企业,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大多是在原有国有企业基础上通过改制、重组等方式形成的。国有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股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并且由国家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实际控制的企业,它也属于广义国有企业的范畴。国有控股企业一般分为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和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国有相对控股企业,是指国家资本(股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比例虽未超过一半,但比企业内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大,或者根据相关协议规定,虽然国有股本所占比例不大,但企业由国家实际拥有和控制权的企业。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则是指国家资本(股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比例超过50%的企业。

二、当前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较大的历史欠账

国有控股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历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经历几十年的积累,一些原有的国有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负债率高、冗员量重、社会负担大、员工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等问题,反映在资金管理上存在着生产经营资金不足、低质产能过剩、基础设备和安全设施老化严重、职工福利不足等方面的历史欠账,使得改制成立之初的国有控股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还贷还息负担,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资金使用效率比较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等影响,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刚开始时的资金管理比较分散,存在调剂额度不足、沉淀资金量大、资金整体优势难以发展等现象,造成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整体上比较低。具体来讲,一些集团性的国有控股企业由于下属的分公司、子公司等比较多,存在多个银行账号,加之各分公司资金使用信息报送滞后,报送的资金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等,使得总部难以及时掌握资金的整体状况,难以实现有效的集中管理,从而造成资金管理不均衡,有时出现“存款高、贷款高”的异常现象,严重影响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整体提升。

(三)资金管理不太规范

由于许多国有控股企业是新改制或重组的现代企业,相关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加之一些国有控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和使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造成企业资金管理的不规范、不完善。此外,由于对国有控股企业资金使用监督不严,导致一些国有控股企业一方面积极向上“哭穷”,申请大量资金调拨;另一方面对存量资金使用不科学,存在盲目投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大量闲置或体外循环等现象,滋生了一些问题。

(四)存在资金管理与资金使用脱节现象

资金管理与资金使用是辩证统一的,管理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使用好也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在一些国有控股企业中,由于官本位思想较严重,资金使用往往按照主要领导的意志进行,企业设置的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不敢监管、不会监管,给一些企业领导私自挪用、转移国有资金提供了机会。此外,一些国有控股企业对资金管理岗位和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不重视,造成资金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协作性差,造成资金监管责任落实乏力,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导致资金管理与资金使用的严重脱节。

三、加强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资金管理风险意识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在资金管理上要有如临深渊的敬畏感,在做决策、签字时要想到是否符合制度、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留下隐患,是否经得起审计和检查,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次,要根据国有控股公司实际,建立完善一套财务核算、内部审计、人员管理、报销制度、应收帐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成本分析制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再次,要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风险责任机制,切实将公司企业财务风险落实到部门和人员;最后,要认真执行好制度。财务人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不能留半点余地,不清楚的地方要请示,明确答复不行的决不能强制执行。

(二)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国有控股企业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现象,要研究如何建立完善资金预算体系和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强化预算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要做到既讲节约又讲效果,一要靠思想觉悟,二要靠制度管理。所以,要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与此相应,要重点强化财务分析,比如现在预算执行进度很重要,对全年可支配资金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地花钱。绝不能稀里糊涂地花钱。

(三)加强企业资金内部控制

国有控股企业应根据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立足本组织、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会计财务政策和财务处理程序,不断制定和出台内部稽核制度、岗位责任制等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的会计处理能够与经济业务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从而不断提升国有控股企业内控水平。要完善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要规范国有控股企业内部运行管理制度,提升对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严格执行国有控股企业的会计和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实行资金信息的动态管理。要实现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资金的审计全覆盖,加强对重大项目专项资金的专项审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动态分析评价,增强国有控股企业的资金风险防控能力。

(四)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要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方针,在尊重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督管理,推动和促进国有控股企业各类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和帮助国有控股企业强化法纪意识和风险意识。要积极推动建立完善和有效落实国有控股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外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信息共享制度、投资追偿保障机制等制度机制建设,加强国有控股企业综合执法工作力度,鼓励社会民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国有控股企业监督,搭建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信息公示平台,为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投资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平台环境。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是实现国有控股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科学有效地解决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从近年查处和曝光的一批批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更加需要坚持全面从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立足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具体实际,对于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对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要全面从严。当然,针对当前我国国有控股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既不可盲目乐观,也不可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刘莹.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及解决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104.

[2]石丽华.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创新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12:201-202.

[3]张莉.关于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创新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154-155.

[4]韩华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创新策略[J].会计之友,2013,15:54-56.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37-02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定义及原则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主要是指整个集团按照资金运动规律和整体经济目标,借助市场发展和信息技术,对整个集团的运作资金进行筹措、运作、周转和分配来实现调配和管理,进行充分的发挥出资金在整个企业集团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实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集中性原则。为了能够实现资金运营效益的最优化,有效地控制集团的全部资金;其二,均衡性原则。均衡地让整个企业集团稳定有序的运作;其三,权变性原则。企业集团的资金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组织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其四,效益性原则。尽可能的将资金投放到能够为企业创造收益的项目上,让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资金参与到企业经营上。

二、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2.1 缺乏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

目前,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比较松散,资金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资金的运作资金流量与储存量较小,甚至不能满足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对资金的使用需求。许多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手段较为落后和松散,仅仅只是通过书面的教育和要求来对工作人员进行资金约束和控制,而没有进行对资金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实现规范化,这就造成了企业集团的资金存在体外循环和坐支的现象发生。集团下各分公司对整体利益的忽视,且只关注自身公司的经营情况,企业集团的整体观念淡薄,使得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运作困难。

2.2 法律和税收方面存在着风险

国有企业集团为了加强集团内部的资金集中化管理,多数采取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模式,各下属企业在集团总部开立账户或是分支企业的资金全部上交到集团总部,并由集团总部统一进行管理、调拨,这样做分支企业与集团总部之间便形成了在资金方面的从属关系,被动的接受集团总部的资金调拨和安排。分支企业在企业集团总部账户上开设账户,而企业集团总部在银行开立账户,如果某一分支企业发生经济纠纷时,法院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只能对集团总部的银行账户进行查封或冻结处理,这样就会导致国有企业集团下各分支企业资金都无法正常运作,各分支企业也将共同来承担法律连带责任。

2.3 贷款管理薄弱,内部信贷不规范

银行在对贷款企业的审查非常严格,贷款的发放要求也极其的高,对贷款的还款以及利息的支付都有较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并且根据企业信誉度,进行针对企业的资信设立了评级系统,对于信誉差的企业有可能走上法律和程序。集团中的资金管理不亚于银行对于资金贷款的管理,作为资金的管理部门,发放内部信贷极少考虑到其信贷分支企业或是个人的资产状况、贷款用途和收益性回报,既不需要担保人的担保,也不需要有抵押的存在,有些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部门,将借来的款项直接用于归还社会上的欠款,从向企业集团借款之日开始就没有归还的打算,贷款管理的薄弱和内部信贷的不规范,使得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成为了很多分支公司归还企业外欠款的人,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情况,造成经营状况差,资金回笼差的现象,影响内部存款的正常使用,甚至让整个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

2.4 资金管理软件的衔接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集团与分支企业的资金管理软件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支企业和集团内部这两个方面的衔接。分支企业内部主要是指,资金管理软件与财务管理软件之间对接性差,一些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结算系统没有与内部管理软件互连上,不仅资金管理中心与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共享,还造成了很多重复工作的发生,这样不利于企业集团总部对于整个资金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还不利于企业集团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之间的真正统一。同时,各个分支企业采用的资金管理如果不同,那么国有企业集团将无法实现资金管理平台的信息统一,更无法形成集团内部信息的共享,不利于查询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正确的、有用的相关企业信息。

三、完善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主要策略

3.1 加强资金监控与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资金结算业务管理的是整个企业资金管理中心工作,资金管理中心根据日常的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业务流程,严格控制银行账户的资金额度,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充分发挥出资金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和结算处理,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做好资金存贷和使用业务。加强资金管理办法和监控使用过程,采取网络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现资金网络银行的规范化、严密化,并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保密工作。同时,加强企业集团的资金预算管理,强化票据和印鉴的管理,防范资金结算过程中造成的操作风险。设定整个国有企业集团的统一预算管理办法,并针对各分公司制定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资金预算的使用和编制、审批、执行以及考核,掌握国有企业集团整体的资金收支情况以及资金的分布情况,系统归纳资金使用的动向,并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出资金的状况成因报告,以便管理者能够根据报告制定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保证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合理有序管理。

3.2 建立健全资金内部信贷管理

建立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信贷管理制度,确定企业有关信贷资金方面的管理,监控信贷资金的具体使用和运作,确保企业信贷资金合理使用并能够收回,避免信贷资金发生坏账现象。能够根据企业的资金状况及存贷款比例,调整集团企业的信贷结构,对于到期的贷款应当做好充分的催收工作,对于信誉不好的公司应当实行强制手段收回,做到合理投放,严格管理。强化企业的内部信贷控制,不仅要掌控企业中的资金动态,还要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借贷业务进行管理。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应当根据各分支企业的经营目的制定审贷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贷款金额,制定贷款管理的有关规章细则,强调信贷风险管控。

3.3 加大融资渠道,保证资金运作

国有企业集团的融资渠道非常之多,包括有: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发行、信托融资等方式,为了确保企业资金链的稳定正常,应当尽可能多的开拓不同的融资渠道,将长短期贷款进行结合,优化融资企业集团的融资结构。同时,还应当考虑企业资金的风险,以扩大融资范畴,确保企业经营的资金需求为基础,加强资金的预警机制,以防资金账面上出来赤字现象,以现金管理平台为基础,借助内部资金管理信息软件,保障企业资金支付的合理性。

3.4 实现资金信息化系统管理

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应采用科技信息化,其信息化系统应主要包括:内部企业的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外部银行的网络资金结算平台。建立符合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点,以企业主要业务为基础,制定企业的内部资金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的系统应当具备资金预算管理系统、资金信贷管理系统以及各分支企业的银行系统。企业集团外部资金系统建设是将银行网络银行系统与企业集团现金管理平台系统相结合,把企业银行的所有账户都归纳到一个系统平台内进行操作和管理,保证对资金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资金风险的有效防范。同时,还应当根据国有企业集团的经济能力和网络银行的发展,建立起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关联,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结算和外部网银的有效衔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快速调拨,减少中间不必要的操作环境,确保资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治理结构;财务控制;现状;问题;建议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独有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保证了我国财产的公有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也在于不断地发展与壮大,给社会带来了具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凸显出来不少问题,例如国有企业内部部门重叠、人员机构庞大、财务不清等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急需内部改革。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是国有企业革新的重要方面,而财务控制是企业治理结构革新的重要方面。有效地财务控制措施对于提高企业财务决策、合理配置企业财务资源、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概论

1.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即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通过适当地配置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便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并实现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最终目的。

2.财务控制的涵义

财务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其特征是: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目的。

财务预测能够为财务控制指明方向,而财务决策则为财务控制提供依据以及规划措施。企业实施财务控制可以督促有关财务目标的实现,并促使企业财务规划的落实。总之,财务控制是企业的经济控制系统中最具有系统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子系统,能起到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的作用,对企业意义重大。

三、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在企业财务治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我国国有企业由于缺少内控机制,造成财务管理无序:自国有企业建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就建立了一套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虽然存在,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在执行起来只是走过场,财务人员在执行财务政策时常常按照领导的意图来执行,没有落实到实处。

(2)我国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低;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一些职位因人设岗,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财务人员责任感不强,专业素养低,财务问题不清现象的发生。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并不公开,缺少透明度,这就促使了国有企业腐败的滋生。

2.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国内外新的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应用到了企业的管理之中去,而我国一些管理者的管理方法、管理观念等依旧很落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进度。另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并不彻底,人员机构重叠臃肿,人浮于事。

3.财务控制中对于企业资金管理不善

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国有企业资金流向失控,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增大;一些国有企业子公司因为缺少总公司的约束权力过大,私设小金库,虚假报账。像一些国内的国有公司,不仅投资主流业务而且任意投资房地产业、药业等行业。

(2)国有企业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很低;我国国有企业一般实行多级法人制度,旨在分散投资风险,但是这也提高了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难度。

四、完善国有企业企业结构和财务治理的对策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我国国有企业企业结构和财务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且要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措施,总结以上各方面,我国国有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我国国有企业应该注重引入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国内外优秀的管理人才

高素质人才的引入仿佛像一股新鲜的血液能够冲淡国有企业原有人才机制的腐朽,高素质优秀管理人才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找到自身管理方面的缺陷,促进国有企业在企业结构方面和财务控制方面进行革新。同时国有企业应该注重对企业内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司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国有企业应该加快企业变革的步伐,完善和建立起现代企业模式

“政企分离,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我国倡导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今激烈的竞争市场,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国有企业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加快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3.简化企业内部机构,实现企业的扁平化管理

我国国有企业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内部机构部门重叠设置,垂直管理,内部缺乏沟通与监督,办事效率低下。企业的扁平化管理方式,使企业层级部门减少,企业变得灵活。而且扁平化企业增强了企业总部对于企业各部门的监督作用,这对国有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尤其是明确财务机构的职责,充分发挥财务机构的作用,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五、总结

总之,国有企业的企业结构与财务控制管理,不仅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应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关规则。深切认识到企业结构改革与财务控制管理对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并且主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是实现我们要实现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所要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研究

资金管理是企业集团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即对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的管理,国外先进的资金管理不仅局限于现金管理领域,而且涵盖了头寸流动管理、债务管理、银行账户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

一、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归根结底表现为资金的运动过程,即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与分配。企业要能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以收抵支,二是能到期偿还债务,这都需要必要的资金来支撑。因此,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如果资金周转不畅,企业经营就会受阻,更谈不上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效益滑坡、经营困难,除了受外部市场环境、产业政策、技术、成本等不利因素影响外,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周转不畅而直接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行。例如,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各项必要的费用,供应环节就会中断;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的债务,严重时会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清算。历史上曾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虽然他们的资产还没有到资不抵债的程度,但是由于资金运作失误,资金链中断,导致经营活动无法正常维持,被迫破产关闭,其中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此可以说,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从母公司的角度看,当企业集团达到一定规模后,在资金管理上往往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分散,效率低下。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矛盾,已成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一方面使得集团总部缺乏对现金的统一管理和筹划,导致各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资金大量闲置;同时,集团内部资金配置不平衡,形成存、贷两高,反映在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中,就是资产方的货币资金项目有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存量资金,而负债方却有大量的银行贷款,从而形成损益表财务费用项目下大量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这也增大了各子公司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他们片面追求自身利益,不顾集团整体的发展能力和战略目标而盲目投资,极易导致投资失误,损失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资金监控不力,资产流失。在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自尤其是财务自得到了不断扩大和落实,这对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地位尚未完全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善,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财务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有效的资金监控手段,使得企业集团无法对下属企业的资金质量及其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监管,容易产生资金账外循环和资金管理失控等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企业改革进程。

3、忽视资金管理,影响企业效益。在存货管理方面,由于一部分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容易在存货管理上失控,盲目大量采购,造成库存物资严重积压,使得大量的资金被无效占用,影响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业务主管单方面追求营业额,缺乏财务风险的意识,忽略应收账款的回收,使得账面营利和现金流不足的现象并存。

由于集团是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及事业性质的单位组成的群体因此,集团的财务管理要在保持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既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又要充分尊重各单位的法人地位,以便发挥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基于此,集团及其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要坚持以资本(资金)运营为核心。

集团内各个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资本这样一条纽带连在一起,无论从事何种业务,何种经营活动,都必须服从与集团资本运营的宗旨。集团及其成员单位的财务管理,也要以资本为核心,集团及其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资本运营责任制。为了切实建立资本运营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体对经营资本负责,避免个成员单位对集团的依赖性,集团财务不要通过对资本运营小率等内容的考核,建立资本运营责任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无论是站在集团整体角度,还是站在成员企业立场,都必须以实现企业价值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的基本目标。在这层概念上,企业集团与其他企业或营利组织并无本质差异,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1、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建立投资论证制度。投资决策是指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资金升值,在一定时期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的资金或实物等经济行为,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对内投资或对外投资,对投资方案的评价及决策都是十分重要的。投资失误是资金管理上的最大失误,要在企业集团内建立严密投资论证程序,大的投资项目应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参与论证。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加快资金回笼,降低资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在比较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收账款的收现率分析和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建立存货资金控制制度。存货是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和商品、处于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企业持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和生产时间,而且能够迅速的满足客户各种订货的需要,从而为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较大的机动性。然而,存货的增加必然要占用较多资金,而且存货的储存和管理费用也会增加,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要在存货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按需生产、按需采购,把库存量降低。建立财产物资清理制度。发现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要及时处,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2、采用合理的融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及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对内和对外等各种融资渠道筹措所需资金,从融资方式看,内部融资不需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内部融资是应是企业集团的首选融资方式,只有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时,企业集团才应转向外部融资,但内部融资付出的资金成本较高。外部融资也就是负债融资是指企业同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等方式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到期要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一般要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3、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资金来源。其主要有“调、并、转”三种方法 。调指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资产结构。并指通过资产重组,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把优势国有企业扩张和劣势国有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互利互补。转指实行股份合作制,对部分中小国有企业的资产实行整体和部分拍卖,有偿转让,用其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4、多渠道筹集资金。筹集资金是指企业集团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一定的筹资方式可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筹资渠道,但是,同一渠道的资金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得,同一筹资方式又往往适用于不同的筹资渠道。传统的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企业集团还可以通过投资基金转换、债转股、发展融资租赁等开发新的筹资渠道。企业筹资应遵循:规模适当、筹措及时、来源合理、方式经济的原则。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不同筹资方式条件下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有高有低。为此,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和渠道。

二、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要在充分发挥集团内部各分、子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智能、才能的基础上,根据集团主要产品的特点及行业发展特色,选择适合本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合理统筹安排企业资源,实现资金均衡、顺畅的流动,保障企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实现集团公司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富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必要性及模式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1

[2]朱鸿.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字: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控;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10-02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维系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集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在资金管理上的难点也不断凸现。企业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业务的多样性、地域的差异性、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资金的流动变得难以准确预测和控制。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充分地利用集团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运营成本,提高资金效益,改善资金结构,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发挥资金整体优势,是国有企业集团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目标和主要模式

(一)企业集团的含义

企业集团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企业集团是一种以大企业为核心,以经营联系或经济技术为基础,规模巨大、多元化经营,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的企业联合组织。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目标

资金管理是指对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的总称。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目标如下:

1.实现资金有效、均衡地流动。顺畅、健康的资金流动通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资金流量、流速、流向是否合理,极大地影响企业资金流动的有效性。如何通过资金集中管控实现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是企业资金管控的核心目标。

2.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目前大量企业集团对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能有效监控,其成员单位的筹资、投资决策缺乏缜密的可研和全方位对比择优的过程,存在集团整体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发挥规模效应,资金管理薄弱信息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合适的、高效的资金管控和集中利用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资金运营效率意义重大。

3.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多数企业集团中的各成员单位独立经营,资金无法实现相互调剂,导致整个企业集团内部“存”“贷”两高现象突出,需要用合理方法将成员单位的资金进行集中统一调度,进行内部余缺调剂,以节省大量融资成本。

4.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资金的安全保管和使用需要严格的制度约束、极强的风险意识、行之有效的资金监管手段和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共同保障。

(三)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模式

1.收支两条线模式

收支两条线是指,集团本部设立总的资金账户,下属成员单位分别设立收入户、支出户,成员单位收入户的资金自动归集到集团本部的总账户,当其需对外支付时,有集团总账户下拨资金到成员单位的支出户,用于支付。收支两条线管控模式的优势是通过账户分离,严格控制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利用资金的上收下拨在集团总账户建立现金池,有效挖掘集团沉淀资金,加强集团内部融资。

2.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集团企业内部的资金收付操作都由集团本部统一进行。在统收统支的模式下,只有集团本部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下属成员单位不允许单独设置银行账号。集团的资金都归集在集团本部的账户上,资金使用的决策权和支配权都集中在集团本部。使用统收统支的模式有助于集团企业从全局的角度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有利于集团实现收支平衡,但是该种模式只适用于地域相对集中的企业。

3.拨付备用金模式

拨付备用金模式,是指集团本部根据下属成员单的用款申请,给成员单位下拨一笔备用金,以作为成员单位日常现金报销使用。相比统收统支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成员单位有了一定的资金使用权限,在备用金额度范围内,成员单位可以直接制定资金使用决策。其缺点是也需要企业集团地域相对集中。

4.结算中心模式

集团企业为了资金管理的需要,专门成立机构处理成员单位的资金往来业务,该机构即是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通常设在财务部门内、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运行。相比较统收统支模式和收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允许集团企业内各个成员单位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各单位对各自资金具有自主经营管理权。

5.内部银行模式

内部银行模式是将银行的一些管理方式与职能引入企业集团内部并为了更加有效进行企业管理而建立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实现集团企业内部集中结算功能、融资信贷功能、资金监督功能以及信息及时反馈功能。

二、国有企业集团在资金管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管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金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数据仍然依靠人工收集填报,造成工作效率低,时效性较差,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不准确甚至失真的可能性加大。

2.资金集中程度不强

由于国有企业集团对成员企业银行账户缺乏管理,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同时,银行地方分支机构对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与保护,以及成员单位为了维护与当地银行的良好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资金集中的力度。

3.结算业务分散

结算业务分散是各国有企业集团最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企业集团的日常结算业务仍分散在各成员单位。只注重现金不注重结算,就无法从源头上关注资金流向,不能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4.事前和事中控制不足

国有企业集团缺乏对结算环节的全流程监控,合同流、物流与资金流未能有效衔接,对现金流的预见性较差,这无疑会使国有企业集团的资金资源配置和资金运作陷入被动。

5.未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资金管理涉及大量的动态信息,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保障,就难以实现资金管理目标尤其是动态的资金管理目标。尽管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控方面仍然缺少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

三、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控的改进方案

(一)强化资金预算管控

1.制定国有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编制统一的预算报表,针对各分子公司制定一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和手册,加强资金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考核程序和加强票据管理制度。

2.资金管理中心应定期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分析,动态掌握企业资金收支的执行情况,系统归纳资金出现异态的原因,向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者提出资金预算分析报告,保证资金合理有序的管理和控制。

3.企业集团要实施资金分级预算管理,对不同的管理层面设定分级预算体系,便于动态掌握资金情况,明确资金管理责任。

(二)加强资金管控的信息化建设

1.根据国有企业集团自身经营的特点,建立现金管理平台系统,将企业通银行账户纳入到一个系统内操作,保证了资金的监控和资金风险的防范。另外根据企业经济实力和网银发展的需要,建立银企直联,实现内部结算和外部网银的有效对接。对接后资金管理中心通过网银的批量操作,实现资金的快速划转,免去大量的操作环节,确保资金安全。

2.资金管控信息化还包括资金信息系统与企业集团其他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为实现内部信息数据的无缝连接,要做好内部局域网络的搭建工作,企业要积极引进ERP系统,建立数据库,从而在局域网内实现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信息共享。

(三)完善资金风险预警系统

国有企业集团需根据自身资金管控模式,有效地进行资金管控的风险预警和应对。对于合规性风险、流动性风险、资金使用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几项主要资金管理风险,各种资金管控模式由于业务范围的不同,发挥的作用势必也不同,风险变化趋势不可就风险类型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国有企业集团应建立适应企业整体发展、符合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资金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