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本约束;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资本覆盖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6-0023-03

截至2004年底,我国16家主要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缺口缩小了1002亿元,主要商业银行加权的资本充足率提高了287个百分点;包括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内,资本充足率按照新标准达标的,从年初的8家增加到了30家。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外生的资本约束的结果,即银监会关于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刚性要求和措施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而非根据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主动而为的结果。

外生的资本约束产生的基础及影响

外生的资本约束主要是指来自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的监管要求和配套的监管措施。

(一)外生资本约束的现实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银行业发生了三次严重危机。这三次危机产生的一个共同的原因便是业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远远超出了资本的约束,从而引发了对商业银行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过度扩张进行必要制约的现实需求。这种现实需求,即是外生资本约束产生的现实基础。

残酷的现实促使监管当局和银行界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进行理性的思考,更加理性地认识资本与业务发展的关系。最终,1988年在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的首倡下,西方十国的央行经过多轮谈判后,达成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做出了规定。协议出台后,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西方十国的范围,成为了对国际银行业具有普遍约束的监管标准,各国监管机构都按照该协议的基本框架和最低要求来设计和实施本国的监管规则。我国也正是参照巴塞尔协议,制定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理念、监管方法、监管技术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外生资本约束机制。

(二)外生资本约束的理论基础

根据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银行因风险而产生的损失可细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又称异常损失),依据不同损失的特性和发生的概率,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

对于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定价转移直接从成本中列支,也就是把风险作为成本转移到产品价格中去,由客户通过贷款利息,以及购买的金融产品中已经给出的损失区间来承担。银行拨备时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即属于转移定价。对于非预期损失,因其相比预期损失具有波动性,是一个变动的量,无法列作当期成本,从而必须以足够的资本去覆盖。资本覆盖风险的程度取决于银行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对于极端损失,由于其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一经发生,数量却极其巨大,甚至用全部的资本都难以覆盖,所以对待极端损失的处理办法是进行压力测试。所谓压力测试,就是银行假设性地把经营环境模拟成极端不利的条件,测试自己的资产、负债、资本等各项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最坏结果。不可否认,压力测试对于极端损失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预期损失通过转移定价计入当期成本,进行了分散转移,即使发生对商业银行自身和社会影响较小。极端损失的特性使其成为了商业银行一个永远的风险缺口,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都无法将这个缺口弥合。非预期损失需要资本去覆盖,考虑到资本的高成本和稀缺性,加之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本质,利润冲动会促使其不断降低资本覆盖水平。鉴于非预期损失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银行的公众性进一步放大了影响范围,非预期损失的防范和处理即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具体表现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外在约束。

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通过巴塞尔协议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得到实施,只是具体比率和形式有所不同。比如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是16%,并将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德国直接根据资本数量规定银行业务扩张限制,规定贷款和投资不得超过自有资本加储备的18倍。

(三)外生资本约束的影响

外生资本约束机制对于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资本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的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商业银行迫于外部监管压力进而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这便决定了外生资本约束作用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债等形式使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后,很可能重新回到规模扩张的老路上,进而放松对资本的管理。例如,招商银行在2001年底上市前的资本充足率为1026%,2002年6月底上市后的资本充足率猛增至1638%;但到2002年末,资本充足率便跌至1257%,到2003年末,跌到949%。2004年在成功发行了65亿次级债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才维持在924%的水平。其二如果外部监管有所松动,那么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监管压力就会变小,迫于这种压力而进行的资本管理也必然会随之松动。

商业银行表现出顽强的“规模扩张”惯性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充足率不断逼近监管下限的趋势,促使监管当局不断强化外生的资本约束机制。但是,这种不断被加强的外生资本约束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与我国的现实状况产生了矛盾,表现为如下两种悖论。悖论之一是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压力迫使商业银行放慢发展速度,这与整个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要求相矛盾。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有限,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向商业银行进行的间接融资,结果是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表现出了较高的依存度。在这种情况下,8%的GDP增长目标客观上需要商业银行保持一个适度的发展速度与其适应。但是,资本充足率管理使商业银行的规模受到了资本的限制,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从而不能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悖论之二是根据资本充足率管理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资本缺口与资本金补充渠道有限的矛盾。根据《2005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分析,2007年以后,商业银行要保持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每年需要补充2000多亿元的资本金。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望通过国家财政或外汇储备注资等方式解决资本金缺口的问题,其他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则不可能由国家解决,一般只能通过如下渠道解决。一是利润留成依靠自身的积累。可是由于盈利水平的限制,国内银行业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能力非常有限。而我国上市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只有035%,相当于美国的1/3,无法完全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补充资本金。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可是,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极其有限,难以承受连续的银行资本融资。三是私募扩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原有股东增加投资来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在实践中,一方面股东对资本回报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并随时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将这种要求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增资扩股意味着股本将被稀释,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老股东往往不愿意银行增资扩股。因此,股东对利润的要求对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产生了一定的约束。总之,现阶段我国资本补充渠道甚为有限,这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客观要求形成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

内生的资本管理的现实基础及本质

(一)内生资本管理的现实基础

资本的高成本和稀缺性以及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渠道的有限性,让我们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看到了风险资本管理的必要性。国外商业银行从最初的依靠监管机构的外在资本约束机制到内在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的培育和建立这一发展轨迹,以及在内在风险资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的积累,为我国商业银行内生的资本管理体系建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基础。

(二)内生资本管理的含义及本质

对于银行资本,有三种最基本的理解,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风险资本。其中,账面资本是指各种形式的具有资本本质的项目依据一定的会计方法和规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的资本。监管资本是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规定的银行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资本标准,其目的是对银行资本实施最低充足率管理要求。风险资本,又称经济资本,是与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的资本范畴,数量随着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风险资本的本质具有“内生性”,即是由银行自身的风险承担所带来和决定的;同时,风险资本还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即不是实际可以直接从银行账面上看到,却可以由于管理的需要而构造出来、相对独立运作的工具。

传统的银行资本管理,只是账面的管理和满足监管要求。现代商业银行不仅包括账面资本的管理,还增加了根据银行风险状况进行名义资本度量和配置资本,即对风险资本的管理。风险资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合理的资本数量与结构、维持并优化合理的资本数量和资本结构、将有限的资本合理地配置到各项业务中等几个方面。商业银行内生风险资本管理的实质是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为标准,通过采用动态的专业化的管理,将资本在各个业务线和各个层面进行配置,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

培育内生的资本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

经营理念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理念决定着银行的方向。“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是从很多成功的银行提炼出的共同的经营理念。“稳健经营”就是要在适度的风险情况下,保持适度的发展速度和适度的回报,尤其要克服发展初期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冲动”;“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潜在的风险在量化的当期进行管理,不仅要关注当期利润的增长,更要关注未来的价值增值。

(二)管理体制的转变

国外很多银行在风险资本的管理体制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也不乏共同之处。其一是系统性,即风险资本管理体制本身是一个系统,资本管理与业务发展、前台操作与后台支持彼此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进而确保了这个系统的平稳运行;其二是专业性,即对风险的管理、对资本的管理不再是笼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是进行了细分,由各自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专业化管理,进而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其三是过程性,即风险资本的管理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结果,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业务活动的始终。换言之,业务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相应的风险管理环节与之对应。

(三)管理技术的转变

风险资本的管理以风险量化为提前,没有对风险的有效量化,就不可能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更无法据此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很多现代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相继出现,例如,针对随机变量建模的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Hull and lee等一批数值模拟技术,以及关于风险度量和管理的VaR值、caR值、RAROC技术等等。这些量化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资本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杜胜利,阎达五.资本管理论.北京:中国人民银行大学出版,2000

[2]科里斯・马藤.银行资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策战略

跟我国国有四大行相比,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贷款、办理相关结算业务为获利目标的金融机构,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相对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更为严重。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政府项目开展及各方面商业贷款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弊端,受理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发放贷款、组织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等问题频频发生,尤其是房地产贷款项目这样具有放贷时间长,市场风险不可控等情况,如何最大限度的规避银行风险将是我们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可以大体分为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两种。

(一)内部风险

所谓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银行自身的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其具体内容包含: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决策风险、结构性风险及经营性风险这几方面。其中资本风险是指由银行资本引发的银行风险,包括自身资本不足和资本过剩两方面,前者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债务偿清问题导致经济利益损失,后者则可能导致大量闲置资本,造成银行机会损失;流动性风险相对比较常见主要指商业银行不能如期支付债务,无法满足正常信贷要求和临时提款需求,使得自身蒙受经济损失、信誉损失的可能性;决策风险是由于决策者决策失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结构性风险及经营性风险分别可能产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不协调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及由于白身经营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效率低下、逐年亏损、经营失败的可能性等问题。

(二)外部风险

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即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变化等引起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信用风险,即商业银行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的违约等行为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到期收回本息的风险;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引起的商业银行资金价格变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法律风险,即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者法律法规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受损的可能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差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制度与其差距并不大,但是在执行力度上就差距甚远。关键在于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太差,没有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市场风险意识不强,银行操作风险意识弱化是造成银行风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都将道德风险及违法风险的防范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对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风险管理意识等工作则不太注重。

(二)风险管理相关流程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和习惯的层次上,世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工具还没有融入到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和工具,建立起完善的一个风险管理系统.大多银行对风险管理只是做了简单的机械理解,对于风险的处理是往往在于应急,缺乏一个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预警、处理、反馈的风险管理流程。

(三)银行治理组织结构混乱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但是结构混乱的问题依然存在。从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与政府是委托——关系,但是实际上这种关系只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这将有可能造成银行经营管理政策不透明,银行激励约束政策不健全等问题。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改造之后仍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四)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多年来商业银行过分重视信贷规模,对于信贷的风险控制、服务的规范性等内部管理机制重视不够,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落后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贷服务是术符的。同时,银行许多制度措施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成了掩盖市场风险而不是化解风险的工具。

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接受相应的风险培训课程;其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励那些将银行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的相关人员;最后,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对于加强风险方法意识有促进作用,对于风险管理有推动作用,要做到这点:第一,做好当前评估。评估的目标主要是,了解银行的风险管理结构,识别行业标准和良好的实践来找出不足和尚需改进的方面.第二,设定未来目标构架。这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发展具体的解决方案,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和限制实施的因素,取得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正式认可。第三,实施具体战略。这个阶段主要工作目标是开发具体的实施战略和项目计划,可以选择部分地方或者部门试行具体的计划解决方案。第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银行制定出目标风险管理结构的实施战略,开发长远计划和迁移策略。

(二)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经营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风险,任何忽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行为都可能导致局部或全面的经营失败。因此,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规范管理流程。第一,风险识别.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第二,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采用高级风险量化技术对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第三,风险监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即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规避以及风险补偿。

此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也有助于规范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同时有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随时更新风险并及时作出分析和判断。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正是连结各业务单元和关联市场的一条纽带,形成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及时、广泛的采集所需的大量风险信息,并进行充分加工、分析,以辅助风险管理决策。

(三)细化银行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控制、管理商业银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利分配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实现安全运曹的关键。因此,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对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就非常有必要。

(四)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控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商业经营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完善相关的业务流程、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预判防范、事中控制、时候监督和修正的动态机制和过程。内部控制机制系统可以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银行组织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正处于房地产泡沫不断深化、地方政府贷款项目增多的状态,加上目前欧美各国严峻的债务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可能随时改变的情况,而我国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处理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十分关键。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监控,科学评估房地产及经济市场的风险走向,严格控制房地产项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规避可能因此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要加强项目审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各项贷款工作,防治挪用信贷资金而且造成的银行风险。

四、总结

综合全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已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高额的房地产及政府贷款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仍然没有退去的情况下,要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从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的国情在政策的指定执行及监管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才能有最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聂琳.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06-06).

[2]王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04-10).

[3]李安.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财会研究,2012,(09-20).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第3篇

“互联网+”行动计划于2015年3月正式提出,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现代制造业及生产业是该计划的实质与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与优势,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利用互联网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发展。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面临新改革,从而适应社会发展。

二、当前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即在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监测以及风险处理等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致使风险得到预防、防范或转移等,避免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确保经营资金安全的一种行为。一方面,传统管理观念与科学风险管理存在较大差距。金融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导致大部分企业采用间接融资方式,致使银行运作空间逐渐缩小。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是我国的四大银行。目前,经营规模是商业银行主要追求目标,短期效益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导致管理观念与科学风险管理存在较差差距。另一方面,风险评估和量化风险技术落后。基于风险识别基础上,开展风险量化工作,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但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仍处于风险量化初级阶段,未充分发挥计量模型和关键参数的作用,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

三、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拓宽数据源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拓宽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数据源,促使数据维度达到多样化效果,细化数据颗粒度,扩展数据延展面,达到提高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二)有利于完善模型方法体系

以互联网+环境为前提条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促使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方法体系得到完善。在增加风险管理数据变量的基础上,转变风险观测视角,将内部评级体系视为重点与核心,优化模型方法,促使运算方法得到改革,摒弃传统量化方式,提高模型精准度。

(三)有利于优化IT整体框架

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迫使银行IT整体框架得到重检和优化。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坐标,财务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轴,在规范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的前提下,对银行核心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对业务交易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科学化处理,确保客户信息、交易信息以及合同信息等的真实性、可靠性,促使IT整体框架优势得到发挥。

四、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弊端

(一)风险管理战略思维落后

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而言,其未达到风险管理战略思维的数据化与信息化标准,仍以风险管理人工模式为主。换言之,机构、多岗位、设层级等是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体,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风险管理存在较大差距,即自动化的风险控制、海量化的风险管理数据以及信息化的风险决策等。

(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不到位

内部数据信息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传统商业银行内部数据信息整合效率低,多元化建设目标未在商业银行中得到建立,且存在功能设计单一化等问题,导致风险管理数据较为闲散,规范性不强,破损度大,致使风险管理内部数据应用价值不高。

(三)外部数据信息利用率低

外部数据信息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依据,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方向。但传统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外部数据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大数据未引起应用的重视度,缺乏对外部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利用,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工作流程未得到规范

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尚未达到自动化和定量化标准。一方面,基于主观经验为主导的专家判断型仍在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中占主要地位,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技术型风险管理法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以制度规章为主导的人为审批型在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中处于主导地位,基于大数据技术下的系统自动化手段实施困难。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导致风险管理工作规范性不强,致使风险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高,阻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五、如何做好当前环境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革

(一)完善风险管理综合风险评估体系

以包括产品评级、客户评级、区域评级以及行业评级在内的四维纲目为指导,充分结合立体刻画、四维定位、分维排序等手段,达到风险描述全面性效果,将商业银行的风险量化成果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推动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革。数据化和自动化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优势,采用先进科技,完善风险管理综合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实时、动态分析风险管理相关数据,优化风险管理模型,提高风险管理评估效率,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

(二)优化区域风险等级评估体系

以区域特色差异为出发点,对区域发展进行预判,结合切实可习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扩展区域性业务,达到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需求。针对中国境内而言,区域性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且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基于全球范围内,各国和不同区域在法律环境、地理位置、产品特征以及企业状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鉴于此,区域性风险评估与研究成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区域战略不断推行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应优化区域性风险等级评估体系,以国家战略为指导,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与价值,提高区域风险评估有效率,为掌握区域发展创造条件。

(三)改革客户征信数据库

基于多边平台下,借助第三方平台,对客户征信数据库进行改革,实现客户征信数据库的全面性升级。征信活动,即以参与市场交易的个人与企业为主体,商业银行调查并评估其信用情况,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量化产物即信用评级”的观念是其核心与关键。鉴于此,商业银行需在认识到互联网开放共享的实质与核心的基础上,强化与外部数据库的合作和交流,促使双边或多变平台得以建立,达到客户征信数据库改革效果,提高数据利用率。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风险管理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公司特有风险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按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风险分类标准,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与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相比,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上。信用风险主要是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中交易对象无力履约,操作风险则在于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内外两方面因素。本文把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划分为两大类: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成因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风险和银行竞争风险。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1)国有企业“绑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加之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以国有企业为主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累积的制度性不良贷款,虽然通过发行次级债券、不良资产剥离、动用外汇储备注资,使得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大下降,然而,只要国有企业还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仍将过度依赖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被“绑架”的现状仍将继续。因为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相当于一个人身上的两个口袋,对一个人来说,把左口袋的钱放在右口袋“绩效”相同。然而,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这个口袋的底破了,放多少钱漏多少钱!因此,只要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都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风险就大大增加。(2)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因此,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很大。

(3)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地位问题。维持国家商业银行的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地位是目前整体和宏观视角的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仅是银行内部存在抵制竞争、保护垄断地位,更主要还是政府行为。其理论依据是:银行业数量太多有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银行结构是有效的(马尔科·斯科雷伯,1999年),在某些情况下,集中性银行要比竞争性银行体系更加有效,如拥有众多竞争性银行的美国金融业曾经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而一些由几家大银行垄断控制的国家则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稳定性(富兰克·艾伦,2002)。然而过度集中意味着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享受经济地租,并且有可能因为缺乏竞争而导致效益和效率低下。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9%的平均资本利润率,远远小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17.6%的平均资本利润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可见,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外在的政策体制风险同时内部化了其盈利性风险。

(二)公司特有风险的成因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股份制改革处“形似”阶段,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对此无能为力,因而国有商业银行主体错位、权责不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非常重视,而微观上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表现为规章制度数量庞大,文件满天飞,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全面风险的职责。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较大。(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过渡。

二、银行ERM的国际经验

美国著名的专业机构COSO在2003年7月份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该框架规定:“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企业的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4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目前,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理念体现在:

(1)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国际先进银行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实质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求共赢。以香港地区为例,香港大小银行150多家,但无论大小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即使有能力满足单一客户的大额贷款要求的大银行,它们往往也不会“独吞”,而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分散风险。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有效预防和分散了风险,造就香港弹丸之地却支持各家银行盈利的奇迹。(2)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董事会依据经济环境的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中长期的经营战略。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股东风险偏好,在风险和收益间进行权衡,确定投资回报目标,制定银行的风险战略管理。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依据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负责银行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由董事会考核。(3)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实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独立的、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即所有者从外部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测,高级管理层对分支机构的业务风险、管理风险进行实时控制。董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全行的风险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进行全面监测。银行高级管理层则建立另一套风险控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通常设立内部审计部或稽核部。(4)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量经济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广泛运用了数学模型。运用模型,根据建立的庞大健全的数据库,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从而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三、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ERM构建

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全世界的各类银行设计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告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施新资本协议要有充分准备,不应盲从,要考虑本国实际情况,不应该降低实施质量,应在完全或基本遵守《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向新协议过渡。因此,我国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风险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经营战略相适应。如果二者不匹配,其结果将是:在经济扩展时,银行对业务发展给予更多关注,风险管理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而在经济紧缩时,风险控制受到高度重视,市场开发则缺乏足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