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的正确方法

阅读的正确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阅读的正确方法

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第1篇

教师采用怎样的阅读教法都应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能发现问题,做到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议一议”你对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就会体验到阅读的快乐,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阅读量的不足,因此,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会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他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我特别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多看、多想。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二、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三、比较阅读法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维吾尔语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四、求解阅读法

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老师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能否见效,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而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的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

五、质疑阅读法

维吾尔语族学生经过中小学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已经走出了思维的沙漠和智能的荒原,他们不仅有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的绿洲,智能的园圃,而且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具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开始,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作示范性提问;当他们能提一些问题时,应积极鼓励,决不可以笑其肤浅、简单,挫伤了他们的自读质疑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如果能提出一些质量较高的问题时,那就是“水到渠成”了。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讲求“技法”去引导学生释疑。有些疑点对于学生如同“八卦阵”,学生钻进了没有老师的指引是钻不出来的。然而,引导归引导,学生终究要自己“钻出来,”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钻出来”才能识破迷津,走出迷魂阵。对这一类疑点、有的给予点拔即可,有的应提供思路,还有的则不仅要扶“上马”,还应“送一程”。

六、创造性阅读法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尖子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拔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七、课题分析法

在维吾尔语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注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而往往容易忽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的标题,由解题入手,借助题目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题目也相当文章的睛眼,我们在阅读课文的教学时如果能用心分析课题,对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很多课文的题目都是能突出文章的主线,及作者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炼和概括。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主线,理清作者思路,从整体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题分析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质疑、思考的好方法。

此外,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加批注。坚持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把读、思、写三者有机融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让学生张开个性化阅读的翅膀,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榜样示范,引导批注

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第2篇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理解阅读材料,即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培养,从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二、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例如,许多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往往采用“true or false statements”和“questions and answers”方式,而这种机械的方式仅仅局限于对阅读材料字面的理解。现以SEFC Book 1B Unit 15 “The Necklace”为例,某教师讲授此课时,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然后就课文内容设置了10个true or false statements和10个questions and answers让学生一一回答,这些活动只是针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没有涉及作品深层次的含意;接着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复述故事。笔者认为,教师就阅读文章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课堂设计应具有层次性,要能挖掘文章深层的含意。上述这位教师的失误在于未能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虚荣心,以及由这种虚荣心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并由此告诫学生虚荣心的危害。

问题二:阅读课上滥用多媒体或电化教学手段。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已在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不能把是否应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一堂阅读课优劣的标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使用应该让多媒体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且难以用别的教学手段准确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如果把阅读材料中的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就会使学生失去充分想象的空间,因而限制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了。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制作的课件可用来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2)阅读结束后关键片断音像的回放可用来验证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否合理。(3)较难的科普文章可用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或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4)阅读后可采用同等难度的视频材料以及诊断性或形成性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或限时阅读训练等。因此,在“The Mystery of the Moonstone”这一课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重点可放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作品的内在含意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不可贪婪不义之财,否则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问题三:阅读教学中回避对语法结构的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偏重语法教学,轻视对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非常有限,经过十几年的教学改革,虽然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不少教师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故意在教学中回避对语法结构的分析。

三、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1.指导学生学会搜索性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是:(1)引导学生找出所读材料的主题段;(2)引导学生找出某一小节的主题句;(3)引导学生找出某一小节的关键词;(4)引导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所读的内容;(5)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并据此概括所读的内容;(6)引导学生抓住所学文章的时间和空间顺序;(7)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逻辑线索等。

2.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

阅读文章时除了生词以外,复杂的句子结构也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十分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句子的能力:(1)重视《新课标》中所规定的语法项目的教学。(2)重视阅读材料中典型例句的示范分析。(3)教会学生独立分析句子结构的方法。

3.指导学生学会严谨思维和正确推理的阅读方法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面加以尝试: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典型的范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阅读题材的广泛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巧妙设置检测题,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以及抽象与概括等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SEFC Book 2B Unit 18 “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文,教师可用多媒体手段展现Shylock在法庭上前后的态度变化。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又可以通过视觉材料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学SEFC Book 1B Unit 15 “The Necklace”后,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某些关键句或重点事实编写成无次序的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学生正确排序的过程就是凭借储存在头脑里的已有知识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深层理解的问题:

①Do you think it is necessary for Mathilde to borrow the necklace from her friend Jeanne?

②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story?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时需要借助头脑中的已有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判断与推理,这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

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第3篇

一、兴趣是学生捧起书本阅读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必由之路。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作为促进学生阅读的动力,提高指导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以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精彩故事讲给同学听,然后评选出一位“故事大王”,并且告诉学生要多看书,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胜出。这样,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翻阅各种课外读物,寻找最精彩的故事,争取成为班级的讲故事高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让学生积极收集资料,从校园生活、科学教育等方面确定命题,通过广泛阅读、查阅资料,编辑出独具特色的手抄报。这样的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二、选择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指导的重点

小学生受年龄、知识结构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鉴赏课外读物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很难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正确引导,给予好的意见和建议,选择适合学生具体学情的课外读物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典范性、针对性比较强的课外读物,如《小学生学习报》《我们爱科学》《作文与阅读》等少儿报刊,让学生在这些精心编选出来的课外读物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了提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从原著中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并从中了解诸葛亮、关羽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由此深化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教育部推荐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名家之作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应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方法的指导是提高课外阅读效果的保证

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步,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阅读指导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致使学生的阅读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创新指导策略,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文章的内容和意义各不相同,单一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掌握不住文章的重点,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读和泛读:短小精悍、意义深远的文章或段落应使用精读法,以积累课外知识;对故事性、记叙性较强的文章或段落要使用泛读法,以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别并合理使用这两种阅读方法,学会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碰到一些生字词,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使用工具书,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动因

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一、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

高中生在练习高考模拟英语试卷时,总是发现阅读理解有部分内容读不懂,只有不到3%的应届高中生能够完全看懂高中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文章内容能够看懂,但选不出答案的情况。而在每次英语模拟考试当中,阅读理解部分让80%以上的学生用时超过45分钟。

不少学生抱怨做了很多阅读理解,花了很多心思,成绩依然没有提高。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为难,除了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之外,对提高学生这方面的成绩也束手无策。

一些学生听教师的话多读多背,结果背得很熟的文章,隔一个月就变陌生了,背熟的单词,隔了一个月考试时遇见,发现很熟悉,就是想不起什么意思。这就让学生左右为难,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背诵更多的内容,还是复习曾经背诵过的内容。

二、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造成目前高中生和教师对阅读理解的学习和教学不知所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盲目地训练阅读理解。一直以来,学生认为多读、多背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但是他们只知道盲目地背诵,不知总结和思考,以至于阅读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师经验不足。一些缺乏总结经验的英语教师,只会在考完试卷时,照答案的解析来给生分析,而一旦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教师就不知怎么回答。

(三)教师缺乏对阅读理解考试目的的认识。我发现,很多高中教师没有理解高考阅读理解的考察目的,以为是考学生能否读懂这篇文章。事实上,英语模拟考或高考的阅读理解都会出现超出高中范围的单词,因此阅读理解的真正目的不是在考学生能否完全看懂这篇文章,而是考查学生是否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正确地选择答案。

由于以上原因,教师很难制定出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时毫无目的或者不知道到底怎么教,这也是学生阅读理解差的一个原因。

三、 制定合理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方案

制定一套有效的阅读理解教学方案显得很重要,没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案,教师的教学将无从入手,而一套好的教学方案可以按照下述要求来制定:

(一)规定背诵内容和时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带着学生经常背诵单词和文章,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思考。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看懂阅读中更多的内容。词汇量是学生做英语试卷的资本,如果单词量不够,就看不懂文章,也就更别谈方法了。当然,提高词汇量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做到完全看懂阅读理解,只要能看懂八成即可。

(二)制定并协调好背诵新内容和复习的方案。新背诵内容和复习内容的相互协调,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学生遗忘词汇的几率,同时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的词汇。而一味地复习就不会增加新知识,而一味地增加新知识,又会遗忘旧知识。因此,协调好背诵新内容和复习旧知识,是增加学生知识量的有效方法。

(三)教授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技巧。有效的技巧能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最适合的答案。例如,阅读文中片段写着“Jhon want to go home”。而问题要求学生从文中看出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其中B选项为“Jhon want to go home”。我想,没有总结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选择B,因为问题要求以下哪个是正确的,而B选项是与文章阅读完全一样的内容,因此很多人选择B。但是,B是错误答案,因为这是推理题,题目要求“从文中能看出”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B是直接给出的选项,不是从文中看出的选项。在高考阅读理解中,不少学生和教师没有意识到推理题不能选择跟文章一模一样的句子,因此没有选出正确的答案。此外,英语阅读理解的题目类型还有“细节题”“词义猜测题”“主旨大意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推理和分析。

四、 正确实施英语阅读理解方案

教师制定好教学方案后就要开始执行,而执行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如下:

(一)预期执行效果及时间。教师要设定好执行的效果,比如在什么阶段应取得怎样的效果。如果我们不去关注效果,就会出现方案无效但教师又不知道的情况。

定期反省教学方案。一旦发现在设定时间内没能产生预期效果,教师就应该反省自己制定的方案是否出现了不实际的错误。及时反省有助于教师寻找正确的方法,改善自己的制定计划。

(二)学会查找资料。倘若教师想不出有效办法,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参考专家的看法,比较专家的想法跟自己有什么不同,究竟谁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去认真思考,从而正确地修正方案。

(三)定期修改并实施新方案。教师在反省发现问题后,还不能完全证明修改方案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实施,重新制定预期效果及其时间,并重新实施,检查其效果能否在预期时间内发生。

(四)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有时候方案效果不好,不一定是方案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学生没有按要求学习,或者马马虎虎地应付,这样方案的效果同样会打折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相当有必要。

五、 结束语

以上笔者总结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方案的制定方法和实施方法,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英语教师还需要创造性地研究如何制定正确教学方案,以及如何正确实施教学方案,而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所述。

参考文献:

1.杨小虎,张文鹏.元认知与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

阅读的正确方法范文第5篇

1 深刻把握“阅读能力培养”的内涵

那么,阅读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呢?一个人识了字就开始了阅读,阅读是从文字上理解一个含义,取得一条信息的理解和获取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使阅读更加充满了理解能力的表现,更加显示了其智力活动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事实上,阅读是从文字上获取一个新的信息源,并且加以理解的复杂心理过程。作为教者,必须引导学生在这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地提高“获取”的效率,尽可能精确地理解这个信息源的含义。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呢?首先看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碰到些什么样的知识点:严格来说,学生会碰到字母、单词、短语(或惯用语)、句子(或语言的群意),这些知识点构建了一个对读物进行分析的思维空间。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还会出现具体的情景、情节、内容。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在他的脑子里一下子出现那么多供思维的信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分析和理解,因此,这个思维空间需要有极大的容量。这就关系到语言方面的词汇能力,语法能力,篇章能力;还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社会阅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综合技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这个“综合技巧”的掌握和提高,教师先要分析“理解”的层次,然后训练学生加以掌握。

正确的阅读方法,保证了正确的“理解”。“阅读理解的水平和效果除与阅读能力有关外,还与理解的方法是否科学有关。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阅读理解,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解所读材料的方法”。

2.1 阅读技巧的训练,可以总结以下几点:①掠读(skimming)。即通过对文章标题和首尾句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作者对意图或文章所要涉及的问题。这时,学生不需要细看所读材料,只需快速浏览,抓住基本信息,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这样,可以:a.抓住段落特点。b.抓住主题句。c.抓住关键词。②跳读(scanning)。是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的过程。虽然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但却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相关信息。③研读(close-reading),也叫细读。指在对全文有各种整体印象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文章的细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发展思维能力。④使学生养成一个阅读习惯:“仔细阅读开头部分以了解主题、背景、意图;找出主要段落的主题句,以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再读结尾部分以了解结论、用途、意义”。这样的“全文理解技巧”,非常有效地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快而准地读懂全文,使学生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在阅读时碰到难词、难句、陌生的概念时,就手足无措。这时候,鼓励他们要做的事不是急着查字典,而是继读阅读下去,以正确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题型的效率。

2.2 在阅读课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是:①课前预习:先让学生在课前学习新单词,收集并阅读与该话题有关的材料。②提问:向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几个问题。③阅读: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④思考:让学生思考更深层的问题,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观点等的理解。⑤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文章的内容。⑥复习:通过不同的题型复习巩固课文内容及所学的语言点、语法等。⑦拓展:让学生通过一些精心设计过的活动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3 强化阅读方法训练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益。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法:①限时阅读法。笔者坚持每节课用5至6分钟进行课堂限时阅读,重点训练略读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跳读快速查找某一相关信息,不相关的内容一带而过。②朗读训练法。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长句、难句、好句及好文章,经过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阅读语感普遍增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不断提高。③生词猜测法。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猜测其意义以及构词法判断词义。④四步阅读法。让学生通过先阅读分析文章后面提供的题目,了解这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寻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文字依据,再次反思阅读,最后做阅读理解题,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课外英语文章,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