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艺术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
十八报告中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湖南作为湘湖文化的发源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中伴有重要角色[3]。岳麓书院作为湖南文化的代表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培养了一代代杰出的人物,孕育了湖南特色的文化,激励着一代代湖南人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氛围下,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科教新国”的认识产生了偏颇,导致教育越来越走向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造成了现今社会一方面理科知识明显过剩,一方面人文素养严重不足。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意识和精神力量[4]。
二、充分发挥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作用,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5]。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注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注意将“博学、睿思、勤勉、致知”的湖大精神融入团员青年的思想和意识当中,通过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的开展,使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传统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塑造出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先进青年文化,让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发挥了新的积极作用。
1.融入课堂教学。
通过文化传承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岳麓书院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开设专门的课程,鼓励引导大家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让学生感受岳麓书院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让大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推出课外国学课堂、国学讲座、经典诵读等相关教学活动。随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被社会关注,以及新课程的推进演化,学校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上应投入更多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背景下的育人工程。
2.融入社会实践。
挖掘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支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包括论坛、讲座、征文比赛、校史知识竞赛等多个项目;打造三下乡、文化考察调研、志愿服务活动等品牌活动。使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不局限于原有种类,实现在活动策划上的创新;更有利于活动效果的最大化,同时扩大了参与性,增强活动可持续性。其中岳麓书院义务导游活动是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活动,节假期间,游客成千上万,岳麓书院的专职导游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次类活动既能缓解书院的紧张局面,方便了游客,又能让同学们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学府的许多典故和底蕴。
3.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围绕“继承”与“弘扬”之间的关系,以青年志愿者与团队力量为整体支撑,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机制。发挥学生组织、团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努力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实际成果展示青年学子的才华。千年湖湘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传统文化育人项目的直接精神动力;通过活动的开展,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自我奉献,自我实现”的思想观念;促进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项目文化品牌[6]。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广大党员、学生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4.融入理论研究。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深入挖掘岳麓书院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题申报、思政研究等形式提升高校本校的理论研究水平,为高校做好德育教育做出贡献。
5.融入网络思政教育。
网络作为新时代人们交际交往的又一种方式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特别是大学生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新形式,广泛利用BBS、微博、微信、专兼职团干博客、QQ群、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此外,充分利用网上媒体的优势,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来,从而达到了相互交流,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目的。相信借助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要求,更好的服务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
三、总结
关键词:新媒体;斑铜工艺;传承与保护
引言
“新媒体”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的,对于它的具体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本质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数字化媒体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的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系列工具和手段。而新媒体技术则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媒介形态,带有交互性、多元性、开放性、即时性、快捷性、个性化等时代特点。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民间工艺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中广泛地应用,随着新媒体技术走入民间工艺领域,它的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并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保护模式的机制。因此,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云南民间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云南斑铜工艺的发展与开发工作现状
斑铜工艺是云南地区特有的一项民间工艺。根据工艺的不同,云南斑铜工艺可分为“锻打斑铜工艺(生斑工艺)”和“铸造斑铜工艺(熟斑工艺)”两种。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云南斑铜制作艺人的生存状态也发生着变化,斑铜工艺主要依靠对传统工艺品形态的模仿的制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及要求,加上材料的短缺和工艺技术较难且工艺保密等原因,云南斑铜工艺逐渐开始衰落。
曾经的斑铜手工锻打工艺已经几近失传,现在的斑铜工艺主要是以工厂的方式进行“熟斑”工艺品的制作。虽然“生斑”工艺受到了材料及工艺传承的影响,依然面临灭绝的边缘,但人们对云南斑铜的关注及研究越来越多,“熟斑”工艺仍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斑铜工艺在遭遇到信息化时代之后,它的审美价值和制作工艺已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瓶颈,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便成了斑铜艺术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2利用新媒体技术保护云南斑铜工艺的应用价值
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云南斑铜工艺进行数字化开发不仅使更多的人了解、响应云南本土民间工艺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同时也必将为古老的云南斑铜工艺带来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激发民间工艺在信息时代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其次,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对几近失传的生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以信息化手段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珍贵的民间斑铜工艺,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2.1云南斑铜工艺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从传统的斑铜工艺中寻找设计素材,结合斑铜材质,激发设计灵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理念极具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发展壮大云南斑铜工艺的产业化生产,促进其技艺的发展与创新,实现其技艺在发展中传承和保护的理念。
2.2新媒体技术在斑铜工艺发展中的创新应用
在实践应用方面,将斑铜工艺品的纹样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建立云南斑铜工艺装饰纹样库,按照青铜器装饰题材、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几何图案、吉祥图案、其他图案等分类进行建库应用研究;将斑铜工艺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斑铜工艺的产业和产品设计创意与研发过程中,融入斑铜工艺的造型、装饰和文化内涵,将云南斑铜工艺的精髓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保护和开发转化成与现代审美理念相符的新型工艺品,使云南斑铜工艺作为云南民间文化资源发挥其特有价值;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发挥中国特有的艺术元素,不仅可以培养优秀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同时对研究斑铜工艺的造型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3新媒体技术下云南斑铜工艺传承和开发的构想
通过收集整理云南斑铜工艺的材料,对采集到的原始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按照斑铜制作工艺、纹饰、工艺品造型、工匠艺人等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斑铜工艺素材库,提取斑铜工艺的纹饰和造型设计,将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素材库中,为斑铜工艺快速成型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原始数据积累,进一步将斑铜工艺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云南斑铜工艺的网络交互平台。将传统的斑铜工艺同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用现代设计理念将汲取的丰富素材应用到艺术创意设计中,将斑铜工艺文化的艺术资源转化为艺术设计资源,为高校师生、学者、有志传承开发云南斑铜工艺的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斑铜工艺文化展示平台,实现斑铜工艺保护与文化资源共享。通过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触摸媒体进行互动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斑铜工艺,解读其文化元素及内涵,激发创作灵感,运用到现代设计和创意产品中去。
3.1构建云南斑铜工艺网络互动平台
从云南斑铜工艺、制作工艺、纹饰、斑铜工艺品赏析、工匠艺人、专题研究、创新应用、动画演示、论坛与留言等方面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全方位展示云南斑铜工艺文化。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斑铜工艺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推动斑铜工艺的产业化发展。
3.2新媒体技术保护和开发斑铜工艺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云南斑铜工艺进行保护和宣传,建立一个基于web2.0的云南斑铜工艺保护与开发的多媒体网路交互平台。
(2)通过到云南斑铜生产地区的各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斑铜发展历史、文化、工艺、艺术方面的信息,从生斑工艺和熟班工艺两个方面研究斑铜工艺的传统艺术设计、装饰技艺、造型特征、制作工艺、工匠艺人、纹样和制作技巧。对其表现形式、装饰技艺等进行整体分析,归纳出具有共性的艺术符号(图像、形态造型、纹饰等),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探寻云南斑铜工艺特有的艺术符号形式特征,分析其艺术元素中映射的文化内涵,探索传统斑铜工艺中的视觉艺术元素。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在斑铜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得到创新和提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云南斑铜工艺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3)对已经采集到的大量原始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图形图像软件(Adobe photoshop、Corel DRAW)对图片优化处理,对图片格式进行压缩处理,对斑铜工艺品进行抠图提取纹样,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并对其工艺造型和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探寻云南斑铜工艺纹饰中的美学意蕴在传承中的演变,全面解读云南斑铜纹饰的隐喻和象征性以及指示性。
(4)运用php程序设计语言结合斑铜工艺数据库来构建网络展示平台,设计交互界面,研究交互界面中的设计元素,界面美观,导航清晰,帮助对斑铜工艺感兴趣的群体去交流、理解和表达。在此基础上,可以吸收更多的斑铜工艺艺术资源,用来丰富原有的斑铜工艺数据库。
(5)运用3D动画和flash软件把斑铜工艺制作流程以动态方式展出,对其进行真实的模拟呈现与全真在线,采取动态的形式向喜欢斑铜工艺品的群体展示古老的民间技艺,在虚拟场景中在线真实的传统手工艺状态。同时,这些斑铜工艺的视频资源可以作为斑铜设计师的学习资源,让更多的斑铜艺人进行学习观摩,提高其制作技艺,培养优秀的设计师。
本文立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阐释了美和艺术的功能,以及孔子对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剖析了孔子及后世的功利主义艺术观。指出孔子从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仁”出发,认为美和艺术具有教化社会以实现“仁”的功能,并且提出美和艺术要实现教化功能,其前提是应当首先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即“善”的标准。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形成了后世延绵不绝的功利主义艺术观,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孔子;美学思想;中心问题;功利主义艺术观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部分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孔子的美学思想,包括他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他对于审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他对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看法和阐述,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的塑造,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不过,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的构成上,除儒家思想的影响之外,尚有佛、道等思想的影响和投射。那么,儒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构成中起到何种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孔子的美学思想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源头之一,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儒家思想的鲜明特征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极强的伦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孔子美学思想,特别是审美观和艺术观,也不可避免地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重点,从而也同样呈现出极强的功利和伦理色彩。孔子美学思想关注的重点不是“美和艺术是什么”,而是“美和艺术有什么用”。可以说,孔子关注的不是美和艺术的本质问题,而是美和艺术的功能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需要从孔子思想的核心来阐释。
一、美和艺术的功能是什么?——从“仁”出发的解释
孔子的美学思想,立足于他的哲学思想,其核心即“仁”。何为“仁”?《论语·颜渊》曰:“克己复礼为仁。”复礼是外在要求,要求个体的人适应并遵从“礼”的规范和要求,而“克己”则是“复礼”的前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自我修养的实现和自我人格精神的育成。由内而外,由此及彼,兼济天下,也正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非常明显的特征。“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的基本界定。《论语·颜渊》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中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这个“爱”的确切含义是源自血缘亲情的爱。陈望衡在《中国美学史》中强调:爱是建立在血亲关系的基础之上,强调孝道,由血亲之爱推而广之,移孝作忠,君为父母,移悌为义,友为兄弟,整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泛血亲化了。孔子以基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仁”来释“礼”,强调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
“仁”的本质是什么?《论语·宪问》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认为,此言说明了孔子的“仁”乃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但也有学者认为,“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动机。无论如何,共同的看法是,“仁”并非某种强加的外部行为和道德礼仪规范。《论语·学而》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冯友兰先生说:“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不过,“仁”虽然来自于人自身潜在的心理动机或人天赋而来的禀性,但并不意味着“仁”必然成为现实。如何把“仁”的可能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如何实现“仁”? 《论语·述而》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颜渊》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把“仁”由可能变为必然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我修养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个人经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达到“仁”,“仁”可以逐渐内化入生命体之中,成就理想的生命存在形态——君子。
在个体实现“仁”的过程中,美和艺术因其对个体自我修养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成为了个体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孔子认为,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具有启发、怡悦人的性情,使人乐于“为人”、“服礼”的内在功能。正因如此,孔子对于作用于人的感情为重要特征的审美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并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他的美学观点,使他的“仁学” 与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个体的心理愿望同社会的伦理规范的交汇融合,成为孔子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美学思想的立足点,已经决定了他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征,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也就是说,美和艺术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而是作为手段和工具而存在,用流行的语汇来说,就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人、为社会、为人生而艺术”。
二、什么样的美和艺术具有最佳美育功能——孔子对美和艺术的评价标准
孔子认为,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所以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
美和艺术既然是作为个体的育成手段来定位,那么,作为手段的艺术本身应当是何种面貌?换句话说,能够承担美育功能的艺术应当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论语·阳货》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对美和艺术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去探查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更深层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深层的内涵是什么?
关键词:公共文化体系 歌剧艺术 民族文化 群众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17-01
公共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通过公共文化的建设将文化普及群众,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在多元化的文化共存的背景下,艺术文化市场变得日益复杂,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存在,这为广大百姓提供多种文化选择的同时也使得群众接触了良莠不齐的艺术文化。而对于没有艺术文化修养的百姓在面临这些艺术文化时又该持何种态度呢?面对高雅艺术文化,由于欣赏水平的限制难以真正实现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只有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才能够唤起群众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蕴含了深刻民族内涵的艺术作品能够在历史的沉淀下变得醇香厚重。
1 歌剧艺术的亲民性特点
歌剧艺术作为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以及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以其创作贴近群众的特点能够在文化普及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歌剧艺术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在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逐渐地生根、发芽并在我国受到了高度地重视,歌剧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注重从中国民歌、戏曲、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紧紧地将其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反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华的优秀作品,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借鉴西方歌剧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于歌剧艺术自身亲民性的特点,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歌剧中去,能够在观众心中无形地渗透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歌剧本身的艺术价值,只有能够体现我国当代文化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价值观的歌剧才能够在文化价值观上在我国境域内得到良好地推广和被广泛地接受。
2 公共文化体系下歌剧推广的核心
公共文化活动的核心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宗旨,公共文化活动的目标应该是以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以实现公众文化权利为己任。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而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则需要符合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需要,以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为主要的原则,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应时刻注意保护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特色是一个民族身份之别的核心要素,民族文化是使一个民族、国家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保持自我的重要标识,因此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公共文化体系的责任和义务。
在此背景下,歌剧艺术作为一门“舶来艺术”更是要将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深深植入其中,在其核心处深深烙上中华民族文化的印记,成为中国歌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民族文化服务。意大利是歌剧艺术创作的故乡,歌剧大师威尔第的时代是歌剧和声乐艺术积累了深厚功底的时期,我们不妨看看歌剧大师创作歌剧所尊崇的核心原则,威尔第从他开始创作歌剧时起,便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细细揣摩和深入的考究,他的歌剧作品中贯穿着声乐为主、以如歌旋律见长的意大利歌剧传统。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艺术资源,通过歌剧这门综合艺术推广和传播中国古典艺术具有一定的价值。我国歌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对于歌剧这门高雅艺术的推广,我们要坚持将贴近群众路线的具有民族特点的作品推广到群众中来,在音乐节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歌剧,这是中国歌剧发展的最高认可,歌剧《梁祝》、《黄河》能够被接受和认可要是因为其中具有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作为支撑。
歌剧艺术推广所接受的对象,仍然是广大群众,而目前社会多元文化共存造成了人们精神方面形成多种群落、多种层次和多种程序结构的格局,使得歌剧艺术的推广面临了很多困难,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增强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如高校艺术面向社会,艺术团体参与群众文化演出等等,这均为提升人们群众的艺术文化修养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歌剧艺术的推广在目前的环境下还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首要的是要先被老百姓所接受和认可,歌剧艺术的推广也需要营销和策划,这便需要在歌剧的前期制作、后期的演出及宣传等等各个方面做足工作,如能够变民众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更好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歌剧艺术之美等等。
3 结语
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歌剧制作复杂、成本巨大,但它的表现力也最丰富。歌剧以它的艺术魅力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往更高层次提升。歌剧艺术推广应坚守民族文化这一核心要素,只有牢牢坚守住民族文化这一根基要素,歌剧艺术的推广才能够更加地顺利,歌剧艺术才能够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可,同时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歌剧艺术中来才是真正地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