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嘉兴 生产型服务业 模式
一、生产业
生产业是指为三次产业的实物生产和服务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投入的部门。生产贯穿于一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过程的诸多环节, 其范围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研究开发、管理咨询、通讯、现代物流等。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一般是通过生产投入来实现的。生产作为产品或其他服务的中间投入, 具有高智力投入、高科技含量、 高附加值、高聚集效应、高辐射范围、 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等特点。发达国家服务业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70%以上,而且,生产业在全部服务业中的比重又达70%以上,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生产业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极大提升经济增长的内涵,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中心城市功能和内涵,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二、嘉兴生产业状况
嘉兴位于长三角地区地理核心位置,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国际现代服务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嘉兴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自身迅速融入长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平台,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嘉兴生产业注重投资和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总量不断增长,比重持续上升,但仍呈现出总量不足状况
不论从服务业增加值还是从服务业从业人员来看,嘉兴生产业的总量均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服务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且比重不断上升,生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发展势头较好。注册企业数、注册资本数、产值增幅都超过103%。生产业企业占服务业总量的63%。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27.6亿元,服务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从浙江省的分析数据来看,嘉兴的生产业的整体水平以及各个分行业的发展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但距离发达国家标准还差得很远。
2、 内部结构不均衡,传统生产业占优势,素质不高
传统的批发业在企业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高端知识型和技术型的信息软件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比重相对偏低。
3、 外资比例严重偏低
在生产业企业中,外资仅有165户,占比1.26%,注册资本占比5.9%,而同期,我市外资企业占所有企业数的比例为4.99%,注册资本占比34.88%。由此可见,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领域,外资所占比例严重偏低。
4、 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结构趋于优化
政府制定了服务业规划和发展计划,将嘉兴市工业领域生产业的发展重点确定为、纺织服装与皮革业、紧固件制造业、建材建筑业、临港化工业、太阳能利用业等五大产业,同时提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业,未来生产业内部结构将逐渐趋于优化。
三、嘉兴生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针对嘉兴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需要确定有效的发展模式,来促进、引导和培育适合嘉兴区域产业特点的生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嘉兴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发达国家生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显示:集聚出效益。集聚区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
嘉兴生产业的发展应该整合嘉兴地市的禀赋、区位、产业、经济和文化等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通过不同的模式形成生产业的集聚区或集群,发挥其辐射效应、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赢取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的优势。具体的发展模式包括链式集聚区模式、专业集聚区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虚拟集聚区模式等模式。
1、链式集聚区模式
链式集聚区模式,就是以本地的优势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服务为核心,产业相关的生产企业集聚,嵌入到本地优势产业链的上下游中,形成融合共生、双向互动效应,带动这个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的模式。链式集聚区模式更多地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基地等作为载体。例如海宁马桥经编园区就是典型的链式集聚区模式。海宁马桥经编园区围绕着经编产业的加工已经建立公共服务、科技服务、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合作交流、贸易交易、金融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教育、人才劳力等10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经编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依靠链式集聚区模式,预计到2012年,该园区生产业产值力将达到10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28%;到2020年,园区生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8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35%。目前对于嘉兴工业领域生产业的发展重点行业纺织服装与皮革业、紧固件制造业、建材建筑业、临港化工业、太阳能利用业等五大产业以及众多的产业集群应积极发展链式集聚区模式。
2、专业集聚区模式
专业集聚区就是以生产行业为主导和核心,由同行业或者同性质的生产业企业集聚而成,以专业产业园区、服务业基地为载体,集聚企业在竞合中都能共享集聚带来的品牌放大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提高生产行业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性。
1)专业产业园,单项生产行业聚集区,对于科技信息、设计研发、金融、创意等专业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发展。当前嘉兴应积极引入金融机构,建立服务多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产业园;提供专项的科技研发、信息咨询服务的科技园、研发中心;依托嘉兴的文化和创意优势建立创意产业园,发展工业设计等服务行业。
2)服务外包基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某些职能剥离,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企业内部完成,或者没有能力完成的工作,就是服务外包,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和人事培训外包等。服务外包促进了生产业的急剧扩张和发展。未来几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 ~ 40%的速度递增。嘉兴有着比较强的制造业生产基础、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紧邻上海杭州,技术人才丰富,劳动力价格又比较低廉,可以通过设立服务外包基地,重点发展物流外包、软件外包、人事培训外包、呼叫中心等,为嘉兴和长三角地区提供专业服务,同时承接跨国企业配套的国际外包服务转移。
3)综合服务业集聚区。融多种生产行业于一体的,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覆盖力的集聚区。嘉兴可以通过建立以中介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业集聚区来积极促进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创意策划公司以及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检测等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
3、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
总部经济集聚区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生产业集聚区形态。嘉兴拥有位于沪苏杭之间的区位比较优势,经营成本偏低的优势,可以通过建立总部经济集聚区重点承接中小型跨国公司总部的转移,同时可以承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的转移。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嘉兴当地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虚拟集群模式,
虚拟集群模式是虚拟网络信息为载体发展的创新模式。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产业分工协调和知识经济条件下,许多具有不同资源和优势的服务企业地理位置上并不靠近和便利,但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使用统一交易规则和数据标准进行采购、生产、营销、结算,提供和使用各种生产,形成虚拟集群,集群内各行业企业突破有形地域界限,相互补充、灵活协作、降低成本、促进创新、最终增强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生产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嘉兴应重视并大力虚拟集群模式的培育,谋求嘉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嘉兴生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政府放眼宏观,加强规划、引导和培育,针对嘉兴不同区域产业特色,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在强化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业人才培养引进和智力支撑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业的结构,将嘉兴的生产业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刘杰 ,何骏.中国生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经济体制改革 2010年第1期
[2]路红艳.基于产业视角的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财贸经济 2018年第6期
[3]关于加快工业领域生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嘉经贸园区(2010)217号
十年磨剑:走出“建邺服务”嬗变之路
建邺区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坚持打造特色、错位发展,基本构建了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游戏动漫、高端商务商贸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体系。201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1.1%,服务业在全区产业中的分量进一步加大,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实现了从“城郊结合部”向“城市新中心”,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嬗变。
四大板块基本成型:合作竞争、错位发展。河西中央商务区(CBD)以金融和总部经济为主导产业,是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长三角北翼区域金融中心。新城科技园核心区4平方公里,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江苏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已逐步形成软件和信息服务、广告创意、城市设计以及绿色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正朝着打造国内一流都市型科技产业园和长三角创新创意中心的目标努力。江东商贸区核心区2.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商业贸易、商务办公、文化旅游等。“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南京市迄今最大的对外合作项目,总投入约900亿元,规划建设规模约650万平方米,以建设新型“城市生命体”为目标,重点发展以生态科技、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信息科技、生态环保、都市型和农业科技四大现代服务业。
六大产业加速发展:特色鲜明、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建邺金融产业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为主体,基金、租赁、担保等新兴金融为补充,中外金融机构并存,功能较为完备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据统计,CBD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00家,其中法人总部9家,各类省级以上金融一级分支机构近40家,准金融机构80余家。总部经济:共有各类总部企业27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内资总部企业5家,经市级认定的金融总部企业7家,经市级认定并挂牌的总部楼宇2家。总部企业、金融总部和总部楼宇认定数在全市位居前列。广告创意:全国首批国家广告产业园落户建邺区,园区规划建设载体80万平方米,建有广告总部区、广告企业创业区、广告企业发展区、广告媒体区、公共服务区、广告主题公园等“五区一园”。电子商务:建邺区是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成立了两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江东产业园和舜天产业园。中国电商江苏代表处、南京市电商协会、雨润中央、南京广电淘东西、易钢在线等15家电子商务企业正式入驻。动漫游戏:全力打造“中国(南京)游戏谷”。现已有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国家级游戏基地和微软等游戏制作中心,以及魔盒等近20家优秀动漫游戏本土企业,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游戏创新创意高地和游戏创业产业基地。高端商务商贸:全区商务商业载体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500万平方米,规模基本与新街口商圈相当。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扩大。
三措并举:构筑“建邺服务”坚实支撑
充分筑牢产业之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核心环节,即所谓产业之“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内强核心、外抓造势、内外兼修。结合建邺区实际,我们主要从对内调结构、对外强招商两方面着手。对内调结构:从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度分析,目前建邺区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为此,我们加大了对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以及软件业等产业的扶持引进力度,加快招揽企业,助力扩大规模,提高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度。对外强招商:大型企业会大大提升区域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建邺区专门开发建设了3D智慧和招商平台,重点针对大型龙头支柱企业以及中等规模企业强化招商,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企业集群化程度。2012年,全区税收规模超过千万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达到42家,对建邺区经济增长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将不断显现。
充分发挥政策之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在政策,关键在落实。用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配套扶持政策来激励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建邺区针对新兴产业特别是金融业、广告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科学制定产业规划,陆续出台了《建邺区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邺区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建邺国际英才实施办法》、《建邺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意见》、《建邺区关于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产业促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突出。目前,科技园新兴产业入园企业达85%,CBD新增企业中新兴产业达32%。
充分舞动市场之手。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固本强“芯”、政策引导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借助市场之手加速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企业引进和项目投资方面,大胆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及民资参与筛选,通过市场自主选择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增添项目活力。目前,全区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定,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担保公司等业态纷纷入驻;科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效应明显,入园企业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新兴业态中,总部经济、广告业、会展业和商务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整体结构逐步调整优化。根据2012年抽样统计调查显示,新城科技园科研、信息和软件业占企业总数的85%,从业人员占85%以上;CBD科研、信息和软件业占新增企业的24%,从业人员占20.78%;财政收入中同比增幅前四位的是:金融业116.73%,广告业62.16%,建筑业42.5%,科研和技术服务业40.31%,初步显现出了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四路齐驱:塑造“建邺服务”永续品牌
建邺区如何真正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把“建邺服务”塑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品牌,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具体概括起来是“抢占两个制高点,坚持四条路径”:一是抢占总部经济制高点。总部经济是知识型服务业的重要服务对象,在推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知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四大功能园区发展现状,我们提出要构建CBD法人总部、新城科技园科技研发总部、江东商贸区国际总部和生态科技岛智慧总部四大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南京总部经济中心。二是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为发展方向,以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游戏动漫、云计算、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六大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4年末,全区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和基础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增速达到20%,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坚持走转型之路。转型,转的是传统服务业,是做存量的文章。围绕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通过整合各类资源,重新培植生产要素,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引导园区由粗放的规模扩张转移到突出特色、提升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上来,形成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强的重大主导产业项目,形成高端产业链。以外资为主攻点提升产业链。重视引进与主导产业具有前后联系的外资作为主攻点,特别是国际知名大企业的引进,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吸引外资,推动品牌企业产业化、传统服务业现代化。以政府导向为着力点做强产业链。根据传统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明确鼓励发展和急需引进的行业、产品和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择商选资,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坚持走升级之路。如果说转型是盘活存量,那么升级就是做强增量。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坚持走升级之路,以高端带动整体,以现代带动传统,从而真正形成基础坚实、动力不竭、良性竞争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高品质载体。加快建设一批绿色人性化的国际甲级写字楼,带动区域商务品质提升。加强规划引导。将楼宇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总部经济发展等结合起来,既注重盘活存量,又注重扩大增量,超前规划,稳步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改造升级。注重现有楼宇的扩容更新和品质升级,提升河西新城空间形象。重新打造楼宇业态,搭建精品楼宇总部经济发展主平台,打造更多“南京总部楼宇”,着力构筑金融、保险、证券等总部楼群组团。
坚持走外向之路。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是重要途径,最终必将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当前,建邺区要借助亚青会、青奥会等大型国际性综合赛事的举办,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坚持走外向之路中迈向国际舞台。充分利用亚青、青奥机遇。亚青会、青奥会这两场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为我们展示区域实力、纳入国际视野、融入国际惯例提供了难得机遇。鼓励本土企业参与赛事服务,承接国际订单,扩大国际影响。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服务型企业投资设点,力争在短期内产生集聚效应。加快培育国际型企业。从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研发支持、信息服务等环节入手,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鼓励生产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培育产业联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鼓励金融服务、软件外包等企业,主动参与国际认证,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推动“建邺服务”走向国际舞台、赢得国际赞誉。
关键词:廊坊市;绿色产业;绿色产业体系
收稿日期:2013-10-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3023),课题组成员:靳微微、霍建波、孟建锋、赵斌
作者简介:靳微微(1983-),女,廊坊师范学院组织部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产业经济。
廊坊市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要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实现有效与京津对接,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理念。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河北与北京”共同和谐发展的理念,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天津打造北方经济中心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同时,廊坊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生态约束、人口增长约束、竞争力约束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是廊坊市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廊坊市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廊坊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首都北京政治中心和天津经济中心两个国际化大城市的中心位置上,距北京40公里,天津60公里,在世界上也很难找到这样区位的新型中等城市,因此也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的腹地。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京津冀处于中心位置,其中从河北省的城市布局上看,从石家庄到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一线的中心城市,构成一个坐标系,廊坊就在这个坐标系的原点上,因而廊坊同时也成为环渤海经济带的腹地。这是廊坊最突出、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2.交通优势
廊坊市境内有京秦、京山、京九三条铁路干线,京津塘等四条高速公路,五条国道,八条省道,四十多条省级以下公路。在轨道交通方面,廊坊市已经完成了市区、燕郊以及固安对接北京的初步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建议北京市修编《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将地铁4号、5号、6号线延伸至廊坊界,可以使廊坊更好更快地融入北京,还可以进一步缓解北京和廊坊交通与环境的压力。在高速铁路方面,现已通车的京沪高速把廊坊贯穿其间,缩短了到北京、天津甚至上海的时间,改变了廊坊没有城际铁路的问题,使廊坊的区域经济优势更加明显。
3.后发优势
廊坊市由于设市较晚,发展相对迟缓,但也因此在后期受益,保留了较好的环境土地后备资源。廊坊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兴建大型的、污染较重的工业或低水平的小企业,为现代高科技、低碳、环保产业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且廊坊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成为构建廊坊绿色产业的城市品牌。
4.产业优势
过去五年,廊坊市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2007年的13.2︰56.6︰30.2调整到2012年的11︰54︰35。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总部经济、网络经济、创新经济方兴未艾,华为中国区域总部落户廊坊,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基地、汉能全球研发中心等一批高端项目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富士康、中轻造纸装备、南玻玻璃、航天振邦、燕达国际健康城、中商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亚太国际家居材料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电子信息产业势头强劲,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7倍,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9.3%和16.7%。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奥集团、汇福粮油、梅花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以落实“双三十”工程为重点,实施505项减排工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8%,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9.8%和21.8%,圆满完成河北省下达的任务。
二、廊坊市绿色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1.县域发展不均衡制约经济发展
廊坊市共10个县区,随着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结构、产业效益和投资等方面各县都有所增强,但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为“强县愈强,弱县愈弱”。在经济布局上表现为发展落后的县均集中在中部板块,经济在地域上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这种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可表现出市场化程度、产业层次、经济结构的差距,在GDP总量上的差距,也影射出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差距。这些不均衡问题,影响着全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不妥善处理,还可能诱发社会矛盾。
2.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
廊坊市辖区内没有大型矿产资源,因此无法走开发资源之路;土地资源有限,在边界上已经和京津两市接壤,土地本身的价值增加,“寸土寸金”,在开发和利用时,也属稀缺资源;在水资源上,廊坊市属于严重缺水地区,随着近年来人口增多,人多地少、人多水少的现状更加突出;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廊坊市处于京津两市之间,在承接京津辐射的同时,也明显受到两大城市的“空吸”作用的影响,导致大量高科技人才、优秀管理人员流失。
三、廊坊市绿色产业发展机会分析
国家“十二五”战略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标志着京津冀和京津廊的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而河北省在2010年底提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战略,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简称“14县1圈4区6基地”。其中,在14县中离北京最近的廊坊占6个,这说明在环首都经济圈中,廊坊是“领头羊”,具有引擎作用,廊坊的产业集聚是全省最好地区。北京市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提出8个辐射:金融资本、生产业、科技、市场和流通、总部经济、人才和教育资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这些都会为廊坊的产业化升级、价值链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创造前所未有的良机。
四、廊坊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京津的空吸作用制约其绿色产业的发展
北京所具有的优势,必将在很短的时间内集聚大量的经济要素,这对于廊坊来说,无疑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同时,廊坊市作为河北省的行政范围,与北京之间巨大的政策反差是制约京廊统一市场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由于行政区划分隔和国家在许多方面实行区域差别政策,致使相邻的行政区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政策落差,这一点在京廊(冀)区域表现尤为明显和突出。再加上京津对廊坊资源、要素的“空吸”作用,使廊坊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2.区域一体化的步伐和政策的对接稍显缓慢
京津廊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京津廊一体化的步伐在不断推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领域中仍存在着政策缺失或不完善。由于绿色产业的高新技术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在发展绿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但廊坊市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还缺少有效性,发展绿色投资等方面还缺乏政策支持等。
五、廊坊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绿色意识
目前,对绿色产业本身的理解及其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政府、企业和民众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是认识不到位。这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一方面,可建立各级绿色组织,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鼓励企业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激励企业投资绿色产业的信心,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目光看待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事实上,联合国的研究早已表明,在未来生态经济政策导向条件下,投资于自然保护领域或所谓生态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的经济回报和劳动就业的收益应远远高于传统的汽车制造、钢铁等传统产业。因此,企业投身绿色产业,从长远看不仅不会影响其经济效益,而且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长期收益。
2.加快推进绿色产业结构体系建设
坚持创新型引领、链条式集聚、集群化发展方向,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金字塔型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一是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建设。城郊都市型农业,以服务都市生活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首批现代农业试点县为重点,加快推进三河汇福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霸州达利食品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庄型、基地型、订单型农业。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总部经济、网络经济和创新经济为重点,引龙头、强配套、促聚集,加速推进高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灾备中心等龙头项目建设,以政府云、金融云、电子商务云等为重点,打造云服务基地,促进三河通航机场、华为总部基地、富力总部信息港、安邦保险后援服务中心等总部项目聚集发展,充分发挥新奥能源生态城、汉能全球研发中心等创新经济项目的带动作用。围绕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中广核新奥燃气分布式能源站、洁能国际太阳能、霸州LNG等龙头项目,支持有关县(市)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绿色概念,重点抓好汇福国际健康中心、鲁能生态城、香江全球家居CBD、华北油田地下储气库等项目建设,加快壮大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产业的规模和实力。
3.加速绿色产业工业园创建
产业园区的绿色发展如果离开了政策扶持则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排污费资金、财政资金或者环保专项资金对区内产业链条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污染物有明显削减的项目提供资金。对园区的污水处理、热电联产、中水回用、新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在贷款利率、还款方式、排污费征收、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加快产业园区的绿色创建。按照体系化、规范化、高端化要求,大力推进各类园区提质升级。围绕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以及管道、电梯、航天科技等优势资源,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全力推进空港新区建设,把空港新区建设作为廊坊未来新的战略平台和发展动力,加强与北京方面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省里支持,高起点编制新区总规和产业、交通规划,力求在征地拆迁、核心区启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推进廊坊开发区扩区,加快燕郊高新区、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固安大清河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建设。
4.健全发展绿色产业的投融资机制
绿色产业发展投资大、周期长。目前,绿色产业的投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投入很少。这种机制既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也不能给企业以激励和约束,必须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绿色项目优先布局,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金融部门可把环保因素作为银行信贷的重要条件,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耗能低、污染少的企业在信贷资金上优先支持,实行优先信贷、利率优惠等。此外,大力推行资本经营,组建绿色企业集团,增强绿色产业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风险投资机制,多方吸纳商业资本、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本参与。
参考文献:
[1] 严立冬,邓远建,张陈蕊.三峡库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
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0,(9).
[2] 郝晋珉,赵明,牛灵安.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与实践
[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马林,王亮.安图县域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3).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y in Langfang City
JIN Wei-wei, HUO Jian-bo
关键词:总部经济;区域经济;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20-02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信息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成长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由于特有区域内特有资源的吸引,众多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将其决策机构和经济指挥系统(区域首脑系统)在特有地区内聚集,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相匹配,减少了企业战略资源和常规资源因空间分离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因此特有区域内的人力、财力、决策力、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了重新整合,加速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增值,这种经济活动和现象的体系表现,就是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的概念
总部经济是以经济区域中心城市为基础,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等形式的“总部”,形成总部的集群布局。在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同时,通过向周边地区、全国乃至跨国界实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的集中运作,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通过企业的集聚,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集聚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部是资金、技术、各种生产要素密集交换的枢纽。如果没有区域经济作支撑,总部经济很难发展。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有了区域经济的支撑,总部经济会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的成长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完善和提升。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第二个转型期。转型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总部经济正迎合了这种经济发展的需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总部经济已初见端倪,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和区域总部经济带。一些西部城市也争相扛起了发展总部经济的大旗。无疑总部经济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诸多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二、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的扩大及其对中国战略地位的调整提升,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底,上海有上市公司总部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00余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165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244家;北京聚集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153家,形成了中心商务区、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等总部机构聚集区;天津滨海新区已具备跨国公司总部基地的发展条件,许多国际金融保险业机构总部已在天津抢滩设点,如日本爱和谊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总部等。
为了进一步管理这些生产链、控制更大的市场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资源以进行本土化创新,这些跨国公司又不断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投资性公司小事处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总部环节向中国转移。成立地区总部、集中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一步扩_大在华事业的必然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以其国际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等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这些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也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不断入驻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上海为例,在上海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当中,世界500强企业占56家,占总数的近1/3。并且,有16家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分别占在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家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的一半。
加入WTO以来,上海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崛起,外资正在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腹地:2006年,在进入上海的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7年上海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二、一产业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64.47%、35.28%和0.25%。现代服务业的扩张规模和质量提升令世人瞩目。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不到100家,目前已经超过1600家。先期进入的外资也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新业态外资也后来居上,例如位于青浦的品牌折扣店――上海奥特莱斯开业半年就引进国际品牌和专卖店205个,销售超过3亿元。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人才中介、医院、教育、旅游等产业都向外资敞开了大门。
可见,上海在吸引外资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更注重外资质量的提升。表现在上海吸引外资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上海在开放的格局中凝聚更多的经济集成向心力,并积极拓展产业集聚和市场配置功能,吸引众多国际大资本集团,使他们在上海建立具有辐射和管理调控功能的跨国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大脑型”的总部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引进外资的亮点。百事、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公司最近将地区总部陆续落户上海市中心的都市总部大楼;而英特尔、本田、思科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分别落户上海紫竹科技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2007年,在上海新批的79家外资总部经济项目中,研发中3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地区总部30家。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项目最多的城市。
三、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1.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总部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即首先创造条件,吸引、集聚经济资源,然后通过集聚的经济资源吸引更多的资源参与其中运作,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心城市突破资源瓶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又使周边地区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能源、普通劳动力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常规资源,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正是在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寻求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发展总部经济,一方面解决了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约束问题,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总部经济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通过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一批总部特别是制造业总部的聚集,能够极大地扩展产业选择范围和延伸产业链,既可将一大批关联配套企业吸引在自己周围,形成产业集群,还可带动物流、信息、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3.加快区域经济融入国际化的进程。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产物,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生产布局模式,总部经济将资源有效整合为完整的产业链,开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具有内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三方的利益。同时企业总部如果在一个地方积聚,必然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新模式,总部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区域经济走向国际化发展必然选择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它突破了单个国家和地区的狭隘界限,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深化了区域内的分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部是一种中间层组织,是企业和市场的纽带。按照总部经济进行资源再配置,不仅可使企业取得在原有布局模式下难以取得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综合成本最低化,而且可使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以充分的效能释放,使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市场的指导和政府的合理规划引导作用。总部经济的运行要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导,而市场的消费导向、产品需求、生产能力都左右着总部经济的发展意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服务功能、规章政策等都是总部经济的影响因素。总部经济更加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高效完善的服务设施、优惠的政策扶持等以规避风险,提高效率。总部经济应该做到与市场匹配,与政府合作,才能良好地达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骏.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重点和模式与对策[J],区域经济,2009,(2):61-66.
[2]何骏.上海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投资,2007,(5):12-16.
[3]陈惟.上海引资更重效率与效益[N].文汇报,2006-12-13.
关键词:低碳产业;北京;环渤海;产业体系
一、前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建以一个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技术涉及、、建筑、、化工、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全球金融风暴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产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经济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在四类产业路线上:一是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目前环境压力较大,为了支持绿色革命,环保产业必须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固定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产业。二是节能产业。包括工业节能,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也包括建筑节能、智能建筑、节能电家、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等。另外,汽车节能也可包括在节能产业中,如混合动力汽车。三是减排产业。包括余热回收、余热循环与余热发电、清洁燃煤、IGCC、CCS、农业减排增汇等。四是清洁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也包括清洁能源的水电、核电等。
目前,全球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接近尾声,新一轮以新能源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低碳产业创新初露端倪,为中国低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明显落后,尤其在低碳经济的关键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如在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高参数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中国仍不太成熟;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方面,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技术、烤面包电池技术、氢能技术等,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在交通领域,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等,还处于探索阶段;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也有较大改进余地。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些关键技术上实现赶超和突破,将会有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发展低碳型产业,无论是新型低碳产业的引入,还是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均需要在以下领域取得联动:一是低碳能源及基础设施。由于化石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减少煤炭等高碳强度的能源消耗,增加生物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低碳、零碳能源的使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中国目前正面临着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根据IEA估计,参考情景下,中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如何在这样大规模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低碳先进技术,避免传统高碳排放的设施一旦投放使用所产生的长期锁定效应,是中国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低碳制造。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能源消费的重点大户,也是低碳发展的关键。低碳制造需要从垂直创新和水平创新两个方向展开。垂直创新是通过采用低碳的原材料、高效的工艺流程,通过各种营销活动,搭建低碳产品的销售网络,扩大低碳产品的市场份额,开辟低碳产品的新市场。由此可见,低碳发展需要从投放到产出、从生产到消费、从产品到产业等一系列相关经济活动的协调,而仅靠市场的力量显然难以实现。
二、北京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居民生活节能有待进一步加强。高碳能源在北京的能源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第二产业在北京的产业结构中仍占有相当比例;私家车在北京的出行方式中占有的比重过高;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北京的废弃物管理方式中比重过低,当前北京的能源结构是,煤炭占33%,油品占28%,外调电力占22%,天然气占12%,能源作为动力,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其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也会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2001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229.2吨标准煤,是1980年的2.2倍。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加大了首都环境保护的压力。为此,在奥运筹备期间,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后,北京将节能减排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加强能源基础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量,以进一步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
受产业自身特点的影响,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远远高于第三产业。北京市按照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现代流通、信息传输、房地产、旅游会展和文化体育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体系。2002-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高于全市经济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2007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2.1%,比2001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但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GDP能耗的减少。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一般在70%左右,但人均CO2排放为11.09%t/a,而发展中国家人均CO2排放仅为1.95t/a。2004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温室气体达到1.61t/a,是中国的3倍-4倍。可见,后工业化社会虽然万元GDP的物资资源(原生矿物等)消耗可望减少,但能源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后工业化社会可以预期有低物质化进程,但不会自然导向低能耗化进程,因此不能依靠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达到降低CO2排放的目的,即后工业化社会不会自发进入低碳经济状态。
“十一五”期间,北京依靠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逐步退出,提前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今后,关键是要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减碳、节能减排、降耗等约束性目标的平衡,从解决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走一条有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北京有较丰富的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资源,只要上规模,保证必要的投入,从技术、经济的角度都是切实可行的。开展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项目,只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获得国际援助,这样必然生长出一大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助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实现北京的低碳发展。进入“十一五”后期,北京市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万元GDP能耗下降幅度连续两年居全国之首,并成为全国“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最快的地区。2007年,北京万元GDP能耗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4%。按2001年能耗水平测算,2002-2007年累计节能量达到6731万吨标煤,相当于2007年全市能耗总量的1.1倍。节能降耗工作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实现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北京在环渤海低碳产业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了环渤海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升级的好机会。事实上,在当前形势下,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已纷纷出台应对措施。北京市在2009年、2010年两年内投资1200亿元-1500亿元,主要侧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并期望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天津市出台四项举措拉动内需,力争全年投资净增达到1000亿元,分别用于保障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关系民生的项目建设,同时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银企联系,搭建融资平台。河北省不仅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硅片、风电叶片等产量跻身国内前列,成为国内重要的光伏电池制造基地;同时,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将对河北省长期以来偏重的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环渤海地区的产业仍具有重化工、开发区面积大和生态退化等特点,这就迫切需要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利用技术治理及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相对于发达的第二产业来说,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个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改变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落后的现状刻不容缓。只有从根本上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才能使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发挥出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北京市已经对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要求的企业实施关停改造,明确高端产业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上,加强中关村、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等高端产业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以及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建设。目前全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聚集了一大批自主创新资源,提高了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保证了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北京市研究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实施方案,将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为重要内容,涵盖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生产业、物流业等诸多领域。
今后,北京市应该充分利用总部企业聚集、低碳能源和投资机构汇聚、金融产业发展迅猛等优势,打造环渤海地区低碳产业功能区,建设低碳经济总部基地。
第一,要加强对低碳技术研发的前期方向把握,直接参与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与封存、清洁汽车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低碳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开发投放,分担和降低企业引入新技术的凤险和成本,加快低碳技术的发展。
第二,通过科技投入以及科技孵化器、科技产业园、高新技术园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政策,引导和鼓励集成信息,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主体的培育,促进低碳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力度,把北京建成全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基地。
第三,形成比较系统的政策信号,引导企业通过创新走向低碳发展。重点培育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生态工程咨询、碳交易等低碳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对低碳技术开发和低碳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实施支持低碳经济的金融政策,鼓励发展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对低碳项目实行政策性金融支持,推行绿色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
第四,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拓展低碳产业的市场空间。逐步推行以“低碳”为代表的新技术标准和商品标识,使拥有低碳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更易得到社会认可,鼓励消费者选择和使用低碳产品,从需求方面刺激低碳产业的发展。
第五,整合低碳发展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在人力资源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低碳技术的合作研发等方面为企业的低碳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林海.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低碳经济大格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樊钢.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顾朝林.气候变化与低炭城市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8.
5、张坤民.低炭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