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卫生应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roved nursing on health behavior,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From July 2015 to November 2016 for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12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improvement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was taken in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group to impro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ealth behavior on nursing work satisfaction.Result:After nurs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otal score (40.14 + 8.59), health behavior score (185.36 + 15.69)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routi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and improv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4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 0.05 79.69%).Conclusion: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behavior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Improving nursing;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aged;health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随着近些年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多种生活习惯病发病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冠心病对老年人群影响较大[1]。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应症状,但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仍受到严重影响,且由于该疾病具有易复发性,对患者生命健康仍存在一定威胁[2]。相关学者指出[3],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本次研究通过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探究其护理意义,特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共计128例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共计12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57例,年龄(66.59±5.13)岁,全部患者经检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年龄均≥60岁、病程≥3个月,并排除以下情况:1、患者伴有恶性肿瘤或其他慢性疾病;2、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3、患者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将其随机分为改进组及常规组,每组患者64例,其中改进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5.71±5.47)岁;常规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67.32±4.89)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饮食、运动、用药等进行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对改进组采用改进护理进行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2.1 住院护理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与责任护理人员一同对患者资料进行查看,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其病情、身体机能及心理状态,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通过在病房内摆放患者喜爱的物品等方式提高患者对治疗环境的熟悉程度,避免患者因治疗环境的该病而出现不适感[4];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指导宣传册及当场指导等方式,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病症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该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避免不良事件的?l生;3、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由于该病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5],而患者又为老年人,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及焦虑等负面影响,并对家庭负担及痛苦等情况表现为过多担心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通过专业且易懂的方式,详细向患者讲述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每天与患者交流至少2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5min,以使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情,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消除其疑虑,增强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4、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由于患者为老年人,因此家庭的关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工作的信心[6],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通过常对患者进行鼓励,并实时照看在患者周围,提高患者对生活信心,避免患者听天由命等消极态度的出现。
1.2.2 随访护理 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通过电话方式对其进行随访,对患者运动及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并保证通过时间≥10min,于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家访,详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对治疗的配合情况,协助并指导患者完成相应康复训练,并保证时间≥30min,在患者出院后2-12个月内,每个月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并针对上次随访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通话时间≥10min,并于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对其进行再次家访,巩固其护理效果。
1.2.3 运动及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恢复程度及饮食习惯,制定相应饮食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营养、高蛋白且富含纤维素等食物,并根据其机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在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随访时,可适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护理计划。
1.3 评价指标 采用CQQC评分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体力、病情、社会及心理状态等6方面,总分为154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并采用HPL评分表评价其健康行为,包括躯体活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6方面,总分为208分,分数越高表明其健康行为越好,同时在护理工作结束后,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经过护理后,改进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40.14±8.59)分,与干预前及常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
2.2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健康行为均有所改善,且干预后改进组健康行为评分为(185.36±15.69)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2.3 比较患者满意度
改进组护理满意度为98.4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69%(P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机能下降,导致冠心病治疗后,恢复速度较慢且病情易出现反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并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负担较重,同时,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7],且独自进行康复训练安全性较低,进一步降低了其恢复速度。
【关键词】 :社区;传染病;防空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35-02
如今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使社区卫生所成为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的社区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日常指导、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协助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近年来不断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区传播,加强社区传染病管理成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偏少,且大多兼职,要做好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完善的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应急反应机制和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及应急反应能力的传染病管理工作人员。从2003年我国为有效应对SARS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措施以来,我们按要求不断强化传染病管理,健全防控网络,完善各项制度,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1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防控网络,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1 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我们根据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首诊医生责任制》、《疫情网络直报保障制度》、《疫情报告培训制度》、《疫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等相关规定,将疫情报告管理、登记、核对与自查、奖惩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放到卫生所和辖区社会医疗机构,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告知相关人员必须熟记报告病种、填报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限等内容。
1.2 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
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需要组建由社区卫生所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监测报告、医疗救治、疫点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人,负责辖区内的各种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处置。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召开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例会,形成由各职能小组与中心各科室及社会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传染病防控网络。
1.3 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为有效快速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演练方案》,成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
2 强化知识培训,做好社区宣教,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
2.1 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题培训,增强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疫情上报意识。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处置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突发疫情快速反应能力,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对新调入或聘用的医务人员,及时安排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2.2 做好社区宣传指导。
要求社区责任医生和社会医疗机构医生配合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健康咨询及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处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与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危害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效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从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3 信息规范上报,疫情及时处置,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
3.1 传染病监测信息规范上报。
信息上报工作必须耐心细致,要求辖区所有社会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卫生室等)的医务人员认真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做好登记,填全传染病卡片必填项目,文字要工整、清晰,临床诊断明确、合理,并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传染病总登记簿,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收卡后疫情上报人员要逐项审核报告卡,更正填写中出现的错误、漏项、逻辑错误等,有疑问及时与填卡人核对,并完成登记、网络直报和卡片编号归档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填报的质量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要达到标准,需要各部门间工作人员在登记、收卡、查对、签收和上报的各个环节认真负责,密切配合。为防止个别患者取回检查报告单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复诊而导致的传染病迟报现象,要求检验科和放射科医生在查出传染病阳性结果时按《随时反馈制度》的规定以最快方式通报接诊医生和疫情报告人员,做好反馈记录。
3.2 做好社区传染病疫情处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上查询或临床医生上报等途径获得本辖区的新发传染病病人信息后,发现有需要传染病疫情处置的要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完成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针对性开展疫点消毒处理,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力争不出现传染病扩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和疾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来共同协助疾控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4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1 加强日常工作监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认真检查门诊日志、防保科等处各类登记本,上网核对传染病报告卡,抽查流调、疫点消毒及预防记录,并通过上门调查或电话随访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认真做好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每季召开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辖区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汇总材料,讨论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协调解决,对下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1.质量手册中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高温室管理制度、试剂室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废弃物管理制度等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
2.根据卫生局相关文件,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安全隐患日报表。
二、实验室安全方面知识
星期一集中学习实验室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
三、日常检查
安排专人每天下班时检查实验室的水、电、气、窗户等有无异常,易挥发液体是否泄露。
2019实验室安全计划如下:
1. 完善有关安全方面的制度,针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款进行修改。
紧急医疗抢救护理急救小组共有20人组成,分别从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全院各ICU等科室抽取,成员要求高年资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护理部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应急救援能力,小组成员在非应急状态下由所在科室护士长管理、调配使用,在应急状态下必须坚决服从护理部统一管理和调配,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2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各班职责和工作流程
为了保证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差错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并规范各级人员及各班工作职责,制定并优化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流程,病人出入院流程,医疗卫生用品送入流程,病人标本传送流程,病人被服、医疗垃圾运送流程,防护服及隔离衣处理流程。
3组织应急管理实施方法
3.1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
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增强相关人员对急诊发热病人主动服务意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学习《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并进行实战演练,请ICU、呼吸科等专家授课,讲解H7N9禽流感的防范知识,提高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
3.2人力资源调配与管理
3.2.1隔离ICU护士的调配隔离ICU内均为危重病人,多合并基础疾病,呼吸衰竭进展快,需要密切观察。要求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及各项呼吸、循环的监测和支持技术,如气道管理、呼吸机使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各种静脉输液、注射泵的使用、精密性集尿袋使用等。隔离ICU内护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抢救护理急救小组中抽调组成,并抽调1名胸外ICU护士长负责技术指导、排班和管理;隔离ICU设在感染疾病科内,感染疾病科护士长负责整个病区和隔离ICU的隔离管理及物品等后勤保障支持。3.2.2隔离ICU护士的培训隔离ICU开放前对抽调的护士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护理方案、隔离要求自我防护的理论及操作培训演练。3.2.3普通隔离病房护士调配原则上轻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的收治由感染疾病科内调配,护理部负责科内人员配比到位,护士长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要求合理安排。
3.3隔离ICU护士管理
当ICU内为1例病人时也根据APN排班模式,每班2名护士,3d为1轮。理由:①护士进入ICU后无特殊事宜不会离开,同时也保证了1名护士需要离开ICU时病人身边不会无人照管。②ICU内病人病情危重,管道多,在进行护理和操作时一人难以完成。③减轻护士和病人的心理压力,身着各种防护设施的护士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同伴间的交流能减轻一些心理上的压力,对病人来说多一个人的陪伴和交流也能减轻其恐惧感和心理压力。ICU护士每轮班后休息2d,再上第2轮,2轮结束后回原科室工作1周,再回隔离ICU上2轮,如此交替进行。
3.4感染疾病科的病房管理
3.4.1物品管理感染疾病科护士长应备齐常规的抢救物品和药品,尤其是气管插管用物、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急救药品等。做好中心用氧和中心吸引停用的准备,如瓶装氧和电动吸引器等相关用物。各种用物定点放置,标识清楚,便于各科抽调的护士尽快熟知各种物品放置地点,同时做好隔离ICU内外的一切后勤保障工作。3.4.2人员管理将隔离ICU和感染疾病科病房护士的排班表放置于醒目位置,让隔离ICU内外的护士了解各自的班次安排情况,让抽调人员互相熟悉,便于隔离ICU内外工作合作与协调,提高工作效率。隔离ICU内外均设有电话装置,利于内外工作人员及时有效沟通。
4小结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项职责体系
1、职责体系:
总体原则:按照综治工作属地管理原则
二级政府职责:学校所在地乡镇政府
县市区人民政府
职能部门职责: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学校自身职责:对学校内部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职责
2、责任体系:
县市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任
与各级各类学校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第——责任人责任
与分管综治安全校领导、综治安全办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各级各类学校分管责任人责任
与各班主任、门卫、寝室管理员、保卫科签订安全责任状
3、工作机制:
(一)综治安全工作定期上会制度。行政会议定期对本辖区、校内学校综治工作进行研究、分析、部署,确保综治安全工作领导重视。要求:有相关制度、有详细的会议纪录
(二)安全知识教育制度。学校要有文本资料,安全知识教育计划、教育形式、内容以及课时,各班要有安全知识教育课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人纪录,安全知识教育需纳入学校总体课时。乡镇以上学校每学期需进行一次防火、防震、防地质灾害的突发事件紧急应急演练,此项活动作为安全知识教育重要内容。原则上初中以上学校要没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省市重点以上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综治安全组织机构。学校需有专门的综治安全组织机构,行安全综治领导小组、综治安全办公室、专职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按生均150:1配置)、宿管员、门卫。
二、工作运作机制
1、行政领导值班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安排24小时值班。
2、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学校每周需对学校用水、用电、消防设施、食堂卫生、寝室状况、防盗、校舍等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安全检查纪录表,并填写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报告单,能整改的立即整改,无力整改的需急报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
3、安全巡查制度。有住校生的学校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两小时记录一次巡查状况,学生就寝后一小时巡查一次并作纪录。
4、食堂管理制度,分卫生、采购、留样、规范化操作间、工作人员规范上岗等几大块。
5、学生寝室管理制度分卫生、设施管理、安全教育几大块。
6、晨检制度。
7、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8、督查督办制度
9、危险品管理制度
10、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张贴示意图)
11、安全预警制度,对暴雨、雷雨、高温低寒等自然地质灾害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的威胁进行预警通报。
12、告知义务。学生无故旷学、旷课或生病、发热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采取措施及时援助。
三、安全设施
1、严格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应急灯、紧急通道标识、消防栓、水压增压器)
2、紧急疏散通道需通畅
3、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学校大门、寝室通道、危险品保管室)
4、乡镇以上学校有住校生需在寝室安装无线烟雾探测器
四、标准化台账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名单;
2、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
4、学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学校安全检查记录表(每周一次,装订成册)
6、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单(报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
7、年度学校安全隐患自查登记表
8、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记录(专门记录本)
9、安全月查情况
10、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
11、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综治的文件资料:
为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下一步将结合我市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大力推行
“三三体系”,体系标准和内容如下:
三个平台:
1、安全综治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校县、市县联网互通,进—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
2、综治安全干部动态管理平台。加强对各级学校综治安全干部的动态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待遇,增强工作合力。
3、应急反应平台。进一步推进双线巡查回访、三级预警等工作,提高学校综治安全工作应急反应速度和工作运行效率。
三个体系:
1、工作职责体系。进一步明确学校、所在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责任体系。进一步理清各级责任人责任,确保将责任落实贯穿到综治安全工作全过程。
3、台账体系。加强学校综治安全标准化台账建设,确保综治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常抓不懈。
三种机制
1、督查机制。
2、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