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创新策略 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在研发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性、效益性较高,发展空间大,阶段性明显,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有区别于传统企业的地方。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上,高新技术企业不仅仅要创新财务管理的理念,也要对模式进行一个良好的调整,以此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一)风险性高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在发展的特点上偏重于新形势的一些技术和理念,并且研发过程和融资都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比较高。和传统的企业比起来,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入,研发阶段风险大,存在不确定性,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在将来技术服务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债务偿还能力,或者当前的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出现较大波动等情况,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难以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

(二)效益性高

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的企业相比,虽然风险性高,但是由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有些产品甚至是国内垄断,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较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企业的收益比较高。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技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较为活跃。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造性比较强,因此容易有较高的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想进一步取得更高的收益,就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资本运作,不断去改革和创新自己的财务制度,以此来实现高效益的目标。

(三)发展空间大

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它技术新、理念新、产品的不太容易替代性的特点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有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了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支柱,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崛起就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因此容易获得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四)阶段性明显

阶段性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技术和知识特征较为突出,因此在发展的时候阶段性和生命周期都是比较明显的。不同的一个生命周期会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得到的支持也不一样,需要根据当时的阶段特征来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发展实际出发,进行特点的创新。

二、当前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研发项目的管理较为混乱

新的项目研发对于高新企业来说,是它发展的一个基础,也是生命力的一个体现。项目的研发状况和所得成果的情况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各方面效益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情况。如果一个企业的新项目研发效果好,那么这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比较强。项目的研发是具备了创造性、创新性、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的,因此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要比普通的项目风险性更高,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营的状况。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难题,并且研发的结果有时候是难以通过一般的方法来进行评价和衡量,使得研发项目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方面,整体的管理水平不高,对于具体的项目预算管理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性。

(二)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较大的生存空间,但是机遇存在的同时也会有挑战的出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工作,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切实提高财务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从当前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出发,在财务管理方面,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没有进行认真的关注和衡量。有的管理者认为这些因素是不重要的,因为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进行着工作方面的制约,因此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甚至认为,在制度下,只要财务管理工作不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就可以了,企业的研发设备在采购和日常管理时也不需要按照内控流程进行必要的审批和盘点,不需要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只要不丢失就好。还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认为财务的核算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太强的联系,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国的经济形式是比较多样化的,因此,各个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的管理上会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管理方面较为注重企业的生a、销售,对于财务的管理较为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收支体系,并且在具体的核算、成本和资金流向管理方面,也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的企业发展中,有的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习惯性会使用传统的财务制度来进行项目的财务管理和日常财务核算,造成研发项目的成本核算不够准确。有的企业虽然建立起了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精神,财务制度在一定的时间推移下显得过时,难以跟得上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步伐。

(三)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小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以技术发展为主要生命力的企业,因此技术资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它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将直接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情况。在这样的关系下,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障企业良好发展的一个措施。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很多企业是处于空白阶段,更加谈不上如何去进行一个良好的管理。小部分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有专利权形式的部分资产,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上缺乏一个充足的核算,使得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比较小,与企业的发展性质和特性相违背,制约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改善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模式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改善财务的管理模式。在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的研发中,由于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发展急于求成,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对于项目的可行性了解不够深入,没有能够对项目的条件进行客观的分析便盲目地开展相关的项目研发工作,从而使得项目难以研发成功。有的项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研发成功了,也难以在后续的市场开拓和具体的应用中有着更好的效果,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新项目的研发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对于具体的材料要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对于项目存在的合理性、开发的可行性和整体的经济效益要做一个充分的评估,然后再进行项目的研发,这样才能使研发结果得到一个较好的应用并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管理模式方面,改善组织结构,促进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也是十分必要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会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这套生存之道就是企业自己可以依赖生存发展的核心技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它项目的研发和开展都会围绕着这个核心技术来进行,围绕它周边的项目来进行发展,从而带动企业的整个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项目的研发时,企业的内部资源可以进行良好的共享,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和高效整合,让项目和项目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减少企业的开发成本,降低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缩短项目的研发周期。项目的研发周期缩短了会有利于抢占市场,获得发展的先机。

(二)形成与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理念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自身项目的研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项目的研发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发展和生产的一个源泉。在很多时候,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研发活动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财务的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就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合适的财务管理理念,以此来使得项目的研发活动能够在一个良好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运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能够符合企业高风险、高收入、高效益的特点。在财务的管理上,理念的确立必须要与企业的特点相符合,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上来说,首先,一个严格的管理模式是必须的。对于各个部门的运营资金,要进行一个集中的管理和统一的结算,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分配和相关的经济活动更加有效,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项目研发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和进行。从国家层面来说,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相当支持的,从税收方面,国家也给予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要好好地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进行纳税筹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向研发和生产的部门委派专门的财务专员,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原始的凭证进行一个更为有效的审核,对于会计报表等进行一个及时的编制,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远程办公和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想实现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制度方面,应该对于票据、应收款项的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同时,对于资金、预算、内控等工作要做一个明确的规定细则,保证财务管理有依有据。同时,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具体的要求,要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预算的组织和领导。在该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置预算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的预算、分析和相关的考核等日常工作。其他各个部门是预算的执行部门,这样的一个管理体系,职权分工明确,将财务管理真正落实到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的具体环节,既可以保证各个部门工作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四)加强技术资产管理

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技术等无形资产往往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其无形资产的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个企业无形资产丰富,那么在发展上面就会有着更充足的条件。在技术资产的管理方面,企业应该形成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价值评估体系,用以对无形资产进行一个评估,方便进行分类管理。在无形资产评估和统计方面,应该注重定性和定量统计方式的结合使用,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相对价值法或者绝对价值法等。对于项目的研发资金,要进行单独的核算,并且在核算的过程要严谨细致,对于各个项目支出要区分出来,避免出现资产的混乱。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地方在于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和产出较大,因此设立一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也是必要的,有利于更好地对企业的专利进行保护,避免损失。在研发的成果上面,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保护提携,对于预算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对技术资产的方案进行一个评估,将评估的结果上报财务部进行审批,经由董事会开会讨论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落实。这样第一个逐级上报的体系对于技术资产的使用和保护都是十分有利的。

四、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因此,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将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在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方面,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意识,要能够投入资金进行业务能力的提升,通^专题化的培训和针对性的业务能力训练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同时,还应该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以此来激烈财务人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结合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多变、多样化的特点,在培训的内容上面要进行及时更新,以此来满足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避免业务能力过于落后,不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因而被淘汰。

五、结束语

高新技术企业在现有的背景下依然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能较好地带动社会的发展。和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独有的特点和较高的风险性也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谨慎和严格。当前,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从整个管理制度的完善、体系的构建、理念的创新、资产的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等多个方面进行更好的调整,以此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毅.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283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第2篇

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在我国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和地方都推出多项扶持和鼓励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减免、股权激励、科技计划、项目用地、金融保险、出口信贷等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综合政策体系。

所谓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那些所有权为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该类企业既有别于普通民营中小企业,也不同于一般高新技术企业,它的一大特点是其经营的非独立性。作为中小型企业一般都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但国有中小型企业有其特殊性,它们绝大多数是隶属于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虽然是独立法人,但其经营管理各项活动都会受到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影响。

2.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

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特点包括:

(1)主动性弱。首先,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到行政指令的影响较多,自身进行财务管理筹划的主动性较弱。其次,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多的集中在会计和审计等事务性工作。另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容易将财务管理工作行政化,从而缺乏财务统筹规划。基于这方面原因,国有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主动性相对较弱,外化管理较多而内化管理较少,财务管理的统筹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

(2)缺乏战略规划。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会计管理和财务预算这些较为初级的工作,只要按照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年度财务达标等工作即可。加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不确定性,该类企业往往缺乏战略性的财务规划和管理,从而出现财务管理与公司战略的不匹配、财务工作与经营管理的不协调、甚至财务预算与财务决算偏差较大等现象。

(3)缺乏动态管理。企业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本身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企业经营随着技术创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这类企业往往将财务管理行政化,财务工作主要集中在较为基础的方面,因此缺乏随着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

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财务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1)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企业生存发展大都是使命驱动、战略导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处在发展的上升期,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自身对于发展规划设定了较高的目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使命制定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进行经营管理并对之进行监督和考核。进行财务战略规划符合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的需要。只有制定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财务战略才能够保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主动出击,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也才能够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2)企业经营的需要。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都与财务相关。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尤其如此,比如如何进行投资并规避风险,如何解决资金紧缺,如何利用和优化资产,如何进行利润分配从而达到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规划财务管理战略,服务于经营管理的需要。

3.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战略选择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按照职能可以分为投资战略、筹资战略、经营战略和分配战略等。按照企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成长型财务管理战略、稳定型财务管理战略、防御型财务管理战略和收缩型财务管理战略等。还可以综合分为资本结构优化战略、收支平衡战略、低成本财务战略等。

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战略选择可以从其自身特点进行分析:

(1)国有企业的相对稳定与中小型企业的相对灵活的协调。国有企业大多数环境相对稳定,发展处在平稳上升的状态,对外合作尤其是股权合作相对慎重。这与国有资产的相关管理规定有关,企业要经营和管理好国有资产,避免因为经营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作为中小型企业,本身会带有灵活多变、经营方式多样的特点。遇到新的情况和市场变化,中小型企业可以很快做出反应。作为国有中小型企业,既具有双方面的优点,也带有双方面的问题。在进行财务管理战略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优缺点,通过战略选择将两方面特点协调在一起,趋利避害。如果企业太过求稳,则会丧失发展机会,在财务管理战略选择时可以考虑采取成长型战略,加大投资和项目合作等。

(2)国有企业特点与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相互促进作用。如前所述,国有企业具有稳定的特点,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资产相对雄厚,管理规范,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新技术劳务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国家在认定时有多项标准,如企业研发投入须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5%;企业科技人员须占到企业的20%~30%;直接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研究的人员须占到10%以上等。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这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很大区别。另外,研发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并非有投入就能生产出产品,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资金和政策的保障,而国有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平台。

4.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战略规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服务于企业战略,不同的战略规划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战略,财务管理战略随着企业战略规划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时,无论企业战略如何规划,都会涉及三个基本方面。

(1)筹资规划。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产出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区别。传统生产型企业投入产出规律,有固定的经营周期,资金需求也相对规律。而高新技术企业投入与产出规律性不强,没有固定的投入产出周期,容易出现突发状况,这类企业资金需求规律性较弱。因此,充分做好融资筹划十分必要。

首先,要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时间点。在做资金量预测时要充分考虑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等各项需求,根据公司规定或风险参数留足冗余资金,保证科研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同时,还要确定资金需求的时间点。技术研发工作一般是分步骤开展逐步推进,配套的资金也可以分步投入,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其次,多种筹资方式相结合。现代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资金到位周期、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选择的资金筹措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向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杠杆收购。其中前三种方式筹措的资金为权益资金,后几种方式筹措的资金是负债资金。对于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发行公司债和杠杆收购三种筹资方式不太适用。这类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筹资方式:

吸收直接投资:资金到位周期较长,资金成本低,资本类型权益,五星推荐。

发行股票:资金到位周期长,资金成本较高,资本类型权益,三星推荐。

利用留存收益:资金到位周期短,资金成本忽略,资本类型权益,五星推荐。

银行借款:资金到位周期短,资金成本较高,资本类型负债,四星推荐。

融资租赁:资金到位周期较短,资金成本较低,资本类型负债,五星推荐。

在吸收直接投资方面,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国有控股或独资企业吸收股东投资和增资比较容易;其次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导向使得大量财政支持的补贴资金流向该类企业;最后,财政支持和补贴资金享受税收减免优惠,降低了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在融资租赁方面,中小型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不具备投入大量固定资产的能力,采取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场地和研发设备的需求是较为快捷、方便和实用的方式。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以上提到的关键点,灵活选择筹资方式。

(2)经营规划。企业经营规划主要包括经营目标的确定、预算管理、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现金流控制、成本控制等。经营规划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既体现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把控能力,也体现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做经营规划时,首先要围绕技术创新项目开展,做好预算和核算。同时有多个在研项目时,要充分评估,合理分配资源。其次,要将关键考核指标和多种财务分析方法列入经营规划,提高财务管理规划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从产品导向延伸到利润、EVA或股价等财务管理考核指标。再次,控制好现金流,避免出现短期内大量现金流出造成公司经营资金短缺的情况。最后,做好成本控制,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相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分配规划。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制定分配战略时与传统企业既有相似也有区别。传统分配战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二是分配股利或利润。

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完成以上两项固定分配以外,还需要将留存收益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首先,要考虑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资,可以将一部分留存收益追加为企业资本,改善资产结构,扩充企业实力。其次,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一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后备基金,根据发展需要随时投入。最后,要考虑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需求,做好有针对性的分配规划。

5.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战略综合规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规划是一个综合体,需要统筹分析。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企业和各种情况的财务战略规划。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战略管理也是一个动态规划的过程,财务管理战略规划也随之不断调整变化。无论是传统的财务管理还是现代生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都不能完全涵盖国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需要。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第3篇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推动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及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因此,高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问题,逐渐引起政府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同时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对盈利能力的评价已成为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如何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盈利能力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新科技企业的特点,研究与其相关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一)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具体表现在:

(1)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科学性原则的主要体现。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能够在基本的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并符合企业的实际。慎重考虑指标遴选,评价体系中的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科学的解释,力求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实际状况。

(2)系统优化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对总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树状结构的指标体系。在指标数量的选择上,尽量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系统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内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使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结构都能满足系统优化要求。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各项指标数据可得性以及指标体系本身的可行性。要尽可能地利用量化指标和现有的统计数据,保证数据易于获取,便于实际操作;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概念要清晰,在基本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前提下,简单、实用、可重复验证。

(4)目标导向性。建立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引导被评高新技术企业能比较客观地了解和把握本产业的特色、优势、劣势,鼓励被评企业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能客观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控制,以此体现并发挥企业评价工作对企业发展的导向功能。

(二)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要综合地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必须先对高新技术企业有清晰的了解。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生产科技创新型产品,提供科技创新型劳务的企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多半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其产品主要依赖技术创新来获取市场竞争力,这使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创新工作投入的资金与人力增大。

(2)高成长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相对于传统企业而言,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其产品的功能、性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短短的几年内由原来的小公司而快速成长为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善的大公司。

(3)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高。从风险来源看主要有市场、技术、资金等类型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研发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市场推广风险等。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面临新市场,采用新技术,由“创新”导致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整体运作风险高于传统行业。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高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它们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创造利润与发展的源泉,这使得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行业进入壁垒较高,高新产品一旦为消费者接受,将迅速占领市场,并促进公司在其相关领域得到发展。然而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对企业的盈利是巨大的挑战,不容忽视。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比如政府的行为,金融机构能否给予支持,对企业的盈利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评价一个高新企业盈利能力时,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支持两方面来分析。

三、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必须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对以往理论上盈利能力的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可比性以及数据可采集性,使之能够应用于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市场中的特殊载体,也具有一般企业盈利的基本财务特性,因此,本文从基本财务指标着手,再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深入分析其他对企业盈利能力有重大影响的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一)基本财务指标 从国内外学者对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对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方面来分析。它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盈利状状况。总资产报酬率主要反映了公司管理者运营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和效率,以及所有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回报情况;净资产收益率则从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角度评价获取报酬水平;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商品经营的状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是上市公司盈利的基本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又从谨慎和稳健的角度体现了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这些指标综合性较强,不受行业的限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指标。

(二)资源投入指标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投入主要包括研发人才投入与研发资金投入。

(1)研发资金投入。高科技产品强调知识与技术的含量,对资源依赖较小,相对地其研发成本就极为庞大。要想保持公司稳定的盈利,就必须对研发进行大量的投入。主要指标设有:

一是企业研发经费比重。指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销售额的比重。其中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各执行单位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该指标体现了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支持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对研发的支持度越高,也间接表明了企业依赖研发创利的程度越高。

二是企业人均研发经费比重。人均研发经费支出指研究开发经费按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人均分配数。各个行业中企业规模和研发人员的多少不尽相同,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和开发经费总额也有会差异,但人均研发经费投入水平,是一个硬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研发资金与科技人才相匹配的状况,采用这一指标便于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发投人水平进行比较。

(2)研发人员的投入。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要素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衡量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投入水平的指标有:

一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指从事研发专职人员总数占职工总数比例。一切科研活动都应当是通过科技活动人员的工作实践进行的,而R&D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最直接参与科研创新的人员,在职工总数中占的比重越大,说明创新人力资源的保有程度和投入程度越高,公司创利的空间相对较高。

二是企业研发人员增长率。本年研发人员增长量与上年研发人员的对比,是动态指标,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体现了企业为保持稳定发展对人才投入的能动意愿及发展潜力。

(三)组织管理指标 具有良好有效组织管理水平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模式、信息管理水平、以及激励机制三方面来考察。

(1)企业设置比较合理的管理链条和管理半径,便于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组织结构与模式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对获利所作的贡献。

(2)激励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断创新,依赖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特点,这种特点将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比重从薪酬角度对公司研发人员实行激励,它反映了企业为获得较高经营效益所采用的物质激励方式, 计算公式=研发人员年人均收入/企业年人均收入。

(四)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企业能否获利重要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把投入转化为产出,因此,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时,创新产出能力指标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

(1)企业专利授权数。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成果是专利,当发明者或创造者向专利审查机构申请专利时,这往往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创新经济价值的潜在标志,它很好地反映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实施了商业化并发挥显著经济效益。

(2)无形资产利润率。计算公式为:无形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无形资产×100%。其中:净利润特指企业对投资者分红前的息税后利润,平均无形资产指的是当期无形资产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无形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创新资产,是高新技术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成熟期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相对于传统企业应更加关注。通过在不同企业对该指标的计算和对比,可以比较出其在同行业的获利能力及与同类企业水平上的差异。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凭借智力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企业创新产品的价值越高。

(3)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率。产品是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既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的体现,又是企业研发技术的经济价值的体现。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价值实现的强度以及企业在盈利方面对于新产品依赖的程度。

(五)风险性指标 传统企业由于其技术、设备、工艺、生产相对成熟,因而市场较稳定,风险较小,而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从风险的类型来看,主要体现在技术、财务、市场、国家政策等方面。这些风险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企业将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保障。因此,我们以行业增长比率、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三个方面作为其二层指标。

(1)行业增长比率。是指行业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这类数据通过国家统计和预测数据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具有领跑优势,其主要的竞争威胁来自替代产品或替代技术,因此行业发展前景在高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中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

(2)净利润现金保证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现金流量与平均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关系。该指标从现金流的角度盈利的安全性,它可以直接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例越高,企业通过自身经营实现的现金能力就越强,利润的稳定性也就越强,利润质量就越好。

(3)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越高。同时还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高效率管理和较低的坏账损失风险。

(六)成长性指标 国内研究企业成长性的课题很多,综合起来,指标的选取主要反映在财务和经营成果的增长。如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等。

(1)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量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比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一般的说,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属于成长型公司。

(3)成长流量比。国外学者麦克·墨菲,在《高科技选股策略》中提出“成长流量比”这一概念,通过对30家一直到2010年都将保持高成长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科技公司价值评价中研发费用占据首要地位,因为高科技企业主要依靠智力劳动,有时候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还值钱。他提出,一家高科技股,除了每股收益外,还必须计算每股研发费用,把每股收益加上每股研发费用,就是公司的“成长流量”。用股价除以“成长流量”就是“成长流量比”。 一般上市公司是以市盈率来衡量其股价高低的,高科技企业则应按“成长流量比”来衡量其投资价值。因为每股收益是过去已经拿到的利润,每股研发费用才是未来可能实现的利润。因此,该指标在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盈利的成长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七)环境因素 这一部分主要反映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度。据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之划分为:

(1)金融机构贷款占研发费用比重。金融机构对于科技的贷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重视科技创新、对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的程度。

(2)与供应方的合作关系。反映外部环境对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与供应方的台作关系决定着企业是否能获得长期稳定、有效、低成本的原料资源。

(3)政府资金占研发费用比重。政府对于科技的拨款与科技经费总额的比值。体现政府的行为对企业科研创新的支持程度,也是对企业盈利的重要贡献,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四、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也很难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中去挖掘出对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的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指标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有些指标可能无法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比较;还有一些指标,特别是定性描述的指标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缺乏一个公认、客观的测度标准;另外不同指标之间所反映的内容还会存在相互的重叠,因此,在选择企业盈利能力测度指标时,本文以基本的财务指标为立足点寻找有效衡量盈利能力的相关指标,建立了一套有独特风格和特点的指标集。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用实证的方法分析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麦克·墨菲:《高科技选股策略》,财讯出版社1999年版。

[2]陈劲、陈钰芬:《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财务信息化;问题;对策

通过对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可提供企业完整、可靠、及时的信息,并有利于增强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较为有利的竞争力。

一、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电力财务信息化的区域性差距较大

目前,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经济实力雄厚,发展也相对较快,同时在应用财务信息技术上的程度较高,而在一些落后的中东部、边疆地区的则发展的较慢。随着业务活动范围的扩大,网络流量也增加,而当存的网络带宽尚未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此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上存在“差异化”现象,省级、地级市网络投入较大,但县级网络缺少一定的投入,企业被迫在接收财务信息时收到某种程度的网络限制,阻碍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县级电力企业需增大网络资源的建设资金投入。

(二)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只是单纯地认为财务信息建设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帮助财务管理从以往的手动做账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没有全面的认识到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其企业的重要意义,要改变电力企业管理者及其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

(三)电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既有财务知识,又能较好操作计算机合适的专业人员尚存在缺口,当前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这类高端人员的依赖性很大,由于供求关系不等,现电力企业对财务管理员的聘用标准不一,导致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高低不等,在操作计算机时的工作标准也降低了,这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存储量与专业能力难以匹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正是当前电力企业在财务部门中缺少这种高级的财务人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健全。

二、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当今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流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全面重视并合理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并借此以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的进程。比如,在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时要设置合理的财务分析模式,明确并建立固定的财务分析内容,使每项工程都有明确的财务分析报告。电力企业各项工程拨款都应进行记录,并在工程结束后自动清算工程所用的费用,这样每项费用的去向都清晰明了,财务管理才更加合理规范。

(二)持续加强对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适应方法就是我们需要积极地建立现代化电力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并优化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结构,促进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不断重视企业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果,让财务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同时做好实务指导,让每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责任,真正将内部控制融入员工日常工作中。以提高企业建设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效率,以促使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最低。

(三)加强财务人员职业培训及企业文化建设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企业财务部管理者及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方面的培训,使高层人员对电力财务信息化的理论得以了解,并针对企业自身发展做出相应的电力信息化程序,以有利于其建设的顺利执行。此外,电力企业高层人员要从上往下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有益于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各项要求,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有一种“企业是我家”的态度去工作,以便充分调动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热情。

(四)优化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信息被放到了一个较开放的平台上,尽管便于信息的整合利用,但与此同时存在的弊端就是可能会降低信息的安全性,企业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财务信息资源大部分都来源网络数据库,如何防止非网络系统的人员未经授权便对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这点企业应加强对网络数据库的重点关注。同时保持财务数据的独立性,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系统维护,对网络系统以及其他设备进行维护一定要有明确的记录,对每一个环节的控制都要经过法定程序的认可后才能执行。

(五)开启电力企业与软件行业“双赢”模式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持,因此提高软件应用技术可加快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软件技术的成熟与否决定着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高低。相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也会促进软件技术的更新进步。软件技术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结合,可实现双赢。软件业可把握这次良机,通过自己软件不断更新,以促进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结语

电力企业通过建设电力财务信息化,可以在企业的各公司生命周期里提供完整、可靠、及时的信息,强化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应该在建设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过程中,把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财务信息系统化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以促进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保证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伟达.浅谈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6).

[2]王磊.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息,2013(2).

[3]凌发志.加强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分析范文第5篇

    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远程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为会计报告在传递方式上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信息网络系统便于各种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同时,网上信息的提供扩充了公开信息含量。

    2.信息披露经济主体的“虚”“实”两个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因此,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3.会计信息更及时

    知识更新带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换代频繁,投入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的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对高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相对于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来看。企业的经营方针、特点和经营风险会有较大波动,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亦会适时转换,现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已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充分性的要求。

    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重报告企业的短期财务情况,以传统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第二重报告是关于长期营运的能力,主要报告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价值,目的是报告企业长期前景。

    4.信息内容更侧重于知识资本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其中,人的智力、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经济中,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也依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现金及其流转,而是转向知识的增值。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信息。

    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得到充分反映。正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心,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的年报,在报表中通过对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对瑞典保险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人力资源也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活劳动费用将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该具体化为货币度量,在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了,最终将形成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

    5.信息报告模式进一步扩充

    传统的以三大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

    从横向来看,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披露,主要包括企业背景、行业情况、关联方交易、股东及主要投资者信息等方面。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局限于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资金流动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时,可以反映企业相关情况;但是如果两者发生偏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出现偏差。同时财务分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表数据,表外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增加以下项目: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持有目的、预期收益等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综合情况、企业发展潜力等其他分部信息。

    从纵向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学者韦尔曼的“彩色模式”理论,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从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内容,到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按逐渐模糊外延原则,全面报告与企业相关信息。

    从产生报表流程的基础结构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未来报告模式在电子数据收集和提取系统下,分析程序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支撑未来会计报告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有新的突破。

    同时要特别提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广泛被披露,企业所扮演的角度从经济方面逐步向社会与经济两方面并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企业作为更高意义上的受托人在发展上的重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得以体现。

    6.行业结构知识化

    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等的高速发展,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而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支柱产业则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而一般的未来学家认为对世纪五大战略工程为: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教育工程和金融工程,这也是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