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88-0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阅读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的教学时间都被用于了读文的教学。目前受诟病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资料,然后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以为这是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捷径。其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这只能是教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呢?

1.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传统语文教学观把传授学科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有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传统教学中的那种"被动性"、"强制性"、"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是需要加以改变的。

2.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明确思想,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重视阅读。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新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培养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学生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要遵循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由国内到国际的原则。先推荐一些比较浅易的、趣味性强的一些读物。如:小布老虎丛书、《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杜利特航海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秘密花园》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再推荐《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内涵较深的读物,这样循序渐进,等到学生对各类童话、寓言、故事、以及诗歌、散文、中外名著、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各种报刊都愿意加以涉猎时,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就充分培养起来了。

另外,班级内可成立阅读小组。小组内可以交换书籍,交流阅读心得。既各自为战,又相互监督、联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可逐步由"紧"向"松",待到机制成熟,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在学生刚开始上阅读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摘抄优美的词句并能作简要的品析;写读后感,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对哲理性语句的感悟,也可以是优美语句的赏析,亦或是对写作技巧的评价。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教师可逐步放宽要求,让学生自由去阅读、去选择。圈、点、批、注,摘抄、积累无所不可。学生有了一定的摘抄积累之后,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温习回味,消化吸收,读读背背,相互传阅等。提出一天背一首诗的建议,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篇目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优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以及现代的一些优秀诗文。

定期举办一定的第二课堂活动:手抄报、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以此来展示阅读成效,提高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生活。

4.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字:新课标下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节。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阅读是一种独立的行为,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进行过多的干涉"。在这样的形式之下,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领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提不上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同时提问题的意识也相对较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比较重,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地实现平等,阅读教学就很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其主导地位。

第二,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停地提问,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概述,虽然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的学习,但是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主,使课堂教学慢慢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感和恐惧感。

第三,对于阅读教学的不重视,实行阅读教学的方式比较机械,缺乏一定的情感熏陶,失去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自我设问,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老师仅仅是一个朋友、一个指导者,学生可以不在老师提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情境进行问题的研究。中国有句古话"学贵有疑",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疑问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并在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对文章的讲述进行问题的提出。在这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如:在教学《卡夫》一文时,学生在阅读之后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爷爷最后会将卡夫带回家吗?文章的最好结局会是什么呢?在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卡夫童年的悲惨生活,在痛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底层的劳动人民予以同情怜惜。当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之后,融合自己的思想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

(二)独立思考,引导求索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中,若老师一直采用讨论式和集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得以锻炼,难以得到新的见解和经验。探究式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语文的阅读,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因此,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育时,必须要营造一个开放独立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自主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自主学习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老师不仅仅要讲解课文中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评价。如:诸葛亮足智多谋、并且对待每个人都拥有广阔的胸襟;而周瑜就是一个与诸葛亮相反的人,他心胸狭窄,并且对有才能有胆量的人持以嫉妒的心态;鲁肃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曹操是一个非常狡诈、非常固执的一个人。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对老师做出的评价产生了怀疑,有个同学认为鲁肃不是老实本分的人,它不仅仅对他的上司周瑜进行了欺骗,还对诸葛亮撒谎,。作为诸葛亮的朋友,鲁肃明知道周瑜要谋害诸葛亮却没有将此事告知诸葛亮,这是一个诚实的人吗?若不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用草船借到了箭枝,那么火烧赤壁这个历史就会被撰改。若不是学生与文章有进一步的接触,谁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呢。

(三)阅读实践,拓展创作空间

语文的教学源于现实生活,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对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行传授。丰富教学的内容,开发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探究的空间。在对《火烧云》一课进行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日落,并根据《火烧云》的描写,将自己看到的日落进行讲述,让学生的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苦差事,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总结: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学生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将语文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推动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阅读的内容,在此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小学阶段的教育事业也开始引起重视,尤其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且灌输式教学方式也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尤其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需要他们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材料才能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在当前的新课标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一是要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二是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三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四是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二、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也不断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不比城镇小学差。而即使现状如此,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和城乡之间小学生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关,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并不注意对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培养,即使小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也被家长们认为是“看无用的书”而加以责备;二是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国古语也曾经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很多小学生都不喜欢阅读,即使有一些小学生喜欢阅读,也只是在阅读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故事读本。三是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普遍存在着一节课四十分钟下来,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在被动的听。无论老师在讲什么,学生都完全不用思考,这个过程完全是简单的知识迁移。

三、新课标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校联动。由于家庭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努力克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孩子们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作用,使其主动参与到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也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有区别地对待课内和课外,目前教育部对农村小学的建设也比较重视,很多农村小学都建立了丰富的图书阅览室,这也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这些都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挖掘。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课内阅读中所遇到问题的点拨和引导,有充足时间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让他们能够充分掌握。

2.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思维。兴趣是小学生阅读的前提,而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教师、家长、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而阅读教学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的更好。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开展竞赛以及课外阅读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比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声情并茂的进行阅读,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也使他们理解总理在群众心里的至深地位。作为教师来说,也可以每周都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阅读的图书,以培养他们的多方向、多层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此外,还可以在课后安排阅读成果展示的环节,比如,采用黑板报、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等等。

3.调整课堂策略,鼓励学生质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的40分钟是一个常数,如果教师讲的多,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应的就比较少。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大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类型和结构,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避免出现以“听讲”为主的现象。而且还要强化教师在关键问题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由于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质疑,可以按照疑问设计成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从合作学习中获得答案,这样的话,就从原来的“授人以鱼”转变成为了“授人以渔”,能够取得明显的阅读效果。

4.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习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获益终身。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的开展,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获取更多知识的目的,以提升自行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增强阅读水平。阅读活动主要包括阅读欣赏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指导课、读书汇报课以及读物推荐课等等。在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步骤和方法,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在教师内设立图书角,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能够让他们终生受益。

5.注重阅读积累,提升语文能力。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帮助小学生有效地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言文章的感悟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语文知识积累过程中,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反复撞击,反复刺激才能汇成“涓涓细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最后“奔涌而出”,为学生的写作等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指出了在农村小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比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匆匆》等名篇时,就要求他们大声阅读并背诵下来,然后抄写自己喜欢的片段,配上插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积少成多,不断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第4篇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略读、精读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94

如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现在,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重要内容,又能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而阅读课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实施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造成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应试教育的影响,也有教学思想陈旧、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手段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教师有责任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行之有效的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最近几年刚使用的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明显突出。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培养、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设法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并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大胆学习、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潜能,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展望式问题,以启动学生的联想思维。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引疑、激疑、质疑,引导学生从观察、猜想中提出问题,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参与到结论产生的过程中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注重自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他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就越高,孩子们就越把他当作知识之源而被他吸引。”而一位教师如果想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学科思维和方法的指导,更是离不开对本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这同样也离不开读书。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就认为:“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目前许多教师所存在的落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思想需要改变。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语言,个人魅力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维持他们的积极性。这种能促使学生持续关注学习甚至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作用就是”蔡格尼克效应”或称”未完成效应”。因为人天生对没完成的事情存在着使之完成的“情节”。也就是这种”完成情节”驱使学生能够有始有终的一件件事情完成。

三、培养阅读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1. 提倡任务型教学,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提出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例如九年级Unit10 Knives and forks are used for most food时,教师首先展示一张西餐的图片和一张中餐的图片,提问学生,When do you usually have meals? How do you eat food? What about the westerners? What things are different? What do they usually do before or after meals? 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些题目的答案可以从课文内容里面找到对应的答案,就很容易了解课文的脉络。新教材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生词,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联系、逻辑推理和构词法及一些非语言知识来推断其词义。这种推理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通过捕获的有效信息,正确推断出文章的隐含意义。除此之外学会略读也是尤为重要的,只要浏览文章的内容提要、前言、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开头和结尾等部分就可以了解到全文的内容了。

2. 加强探究性学习,提高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最完善的教学乃是发展智力的教学,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只靠这一途径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来保证。他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他认为,学生思维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课外阅读的,一个肯动脑筋的学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阅读教科书,必须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面临新课程和考试方式的变革,如果教师只依靠教材,反复做试题也将很难应付将来的考试。未来的考试将越来越注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逻辑性等方面的素质考查,而这些技能的获得是需要靠学生广阔的视野作为基础的。

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英语阅读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提高。

其次,通过师生合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科学的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上要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中,笔者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因为和蔼可亲的教师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

最后,每天的英语课笔者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良好情绪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引起师生共鸣、学法和教法的共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4. 教学中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讲不是不可拥有的能力,但实际上多数学生仍然存在依赖的心理。因此,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英语阅读知识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就会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其次,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好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学方法。自学能力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并不排斥教师的点播。因此,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自学方法进行尝试性自学,用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掌握阅读的方法。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进步。

5. 阅读方法的指导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阅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1)不要出声读或指读,要默读。出声读和指读都会分散注意力,限制阅读速度。默读可以集中大脑,边读边想,可设问、可推测。(2)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重复阅读。这样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速度,因此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调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一口气越障碍看到底。(4)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5)不要边读边译,这样影响速度,不能促进理解。应该直接用英语思维、记关键词、抓主旨。

“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注:本文系九年级1-6月阅读强化训练方式及成效研究的课题论文。课题批准号为NBEA1005-ZXM12057。

参考文献:

[1]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