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1.风险识别的分解原则。进行水运工程建设时,存在很多因素可能造成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施工时没有必要考虑每个因素,但又不能遗漏主要因素,此时,可通过风险识别合理地缩小这种不确定性。风险识别的分解原则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且容易识别的事物。水运工程系统风险在某一角度可被分解为以下的小系统:投资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反复比较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因素,选出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常用的方法与工具主要有四种:一是利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风险识别只有清楚项目的组成情况,并了解各部分的性质和关系、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较好地降低它的不确定性。二是敏感性分析,它能够分析出对项目影响最大的假定变化或项目变数。三是智暴法,通俗来讲就是集思广益,即头脑风暴法。四是SWOT分析法,这是一种环境分析方法,首先对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制定发展战略。

二、水运工程的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许多项目风险有明显的阶段性,有的则直接与具体的施工活动联接,风险评价的内容就要考虑到风险在项目的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发生,才能够很好地对风险进行预测。此外,对风险的影响和损失的评价也是主要内容之一,由于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各异,有的风险可能会引起整个项目的报废或中断。最后,风险评价还包括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水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通常用概率来表示风险的规律性。

2.风险评价的主要步骤。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确定风险评价基准,即确定针对一种风险后果的可接受水平。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可以是相对的,也可以是绝对的。就一般而言,单个风险以及整体风险都要有评价基准,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及整体评价基准。在水运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就需要确定项目整体风险,项目整体风险是综合所有单个风险的结果。判断项目风险水平时,应对比项目单个风险水平和单个评价基准、整体风险水平和整体评价基准,来比较全面的确定风险是否发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继续进行。

三、水运工程的风险应对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

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

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管理,定量风险评估

0、引言

电力作为高风险产业,不仅源于其公用事业属性,以及技术资金密集、供求瞬时平衡、生产运行连续等特征,同时电力项目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沉没成本高,而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深入,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电力交易关系复杂,不同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电力行业规划建设、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大、电力市场风险增加。根据“十一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增强风险意识,树立风险观念,加强风险管理将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在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基本框架流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期推动电力系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风险作为客观存在,要求人们考察研究风险时,要从决策角度认识到风险与人们有目的活动、行动方案选择及事物的未来变化有关。风险的形成过程和风险的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特征共同构成风险形成机制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基础。

人们一般对风险持厌恶态度,都想减小风险损失,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风险管理的提出与发展与企业发展状况、社会背景密不可分。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学科,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之后传到西欧、亚洲、拉丁美洲。美国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都开设风险管理课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估计;既要求理性,又要求人性;不但需要多学科理论指导,还需要多种方法支持。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根据风险形成的过程,风险分析需要进行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估计需要进行频率分析与后果分析,而后果分析又包括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通过风险分析,可得到特定系统所有风险的风险估计,对此再参照相应的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判断系统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是否采取安全措施,这就是风险评价。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总称为风险评估。为进行风险定量化估算,要进行定量风险评估(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QRA)。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方案,以控制、抑制、降低风险,即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不仅要定性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状况,而且要尽可能基于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工业企业也希望将风险损失价值化并给出货币衡量标准。风险管理就是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者密切相联的动态过程,见图1。

2、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与基本流程

为有效实施风险管理,企业应由专门的组织及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据《幸福》杂志对美国500多家大公司的调查知,84%的公司由中层以上的经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趋势是董事会下属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3、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QRA)

电力企业QRA的建立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不仅已有可靠性分析、安全分析、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分析作基础,从外部而言有电力用户、政府与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众多相关主体的关注。电力企业QRA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QRA有利于企业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规定标准的风险水平之内,并符合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通过开展QRA可帮助企业全面识别风险,并按轻重缓急排序,以有助于管理者将精力、财力、物力集中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紧急领域,使风险管理决策更为合理、效果更好、成本最小;通过对各种风险控制方案或安全改进措施进行QRA,使决策者对方案措施进行优劣选择,为公司提出决策支持。电力企业的风险将对其它企业和主体带来连带影响,并产生放大效应,电力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优质是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的愿望。电力企业实施QRA具有现实意义。

3.1电力企业QHA的基本框架模式

电力企业QRA是指在工业系统QRA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特点及运行规律,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化进程而以概率模型表征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为便于实施风险管理,保证风险评估质量,满足风险评估过程各阶段的不同要求,构建如图3所示的适用于电力企业QRA的基本框架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允许依实际情况而有所改变。

3.2电力企业QRA的主要工作内容

(1)确定目标及范围。包括风险管理的目的与意义,待分析系统的设备配置、工作流程、资金、人员、管

理、信息、地区、人文环境等,即确定QRA实现目标和实施条件等。

(2)风险辨识。即找出待评价系统中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安全检查看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风险辩识的基本途径有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ZOPS)、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危急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ETA)、事故树分析(ETA)、风险分析调查表、保单检视表、资产风险暴露分析表、财务报表、流程图、现场检查表、风险趋势估计表等。为配合保险公司对出险事项的处理,可采用从下至上的归纳法、从上至下的演绎法及两者综合运用。针对特定风险,可选用基于系统平面布置的区域分析、隐含事件分析、德尔菲法及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风险事故网络法等。风险辩识不只局限于系统硬件,还应考虑人为因素、组织制度等系统软件。风险综合集成是指对所有风险按其特性类型分门别类加以汇总整理。因电力工业特点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特点,把电力系统风险按厂网分开的行业结构进行分类。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主要有电源规划风险、报价竞价上网风险、供求平衡风险、市场力抑制风险、备用容量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项目风险、中介机构风险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主要有电网规划风险、电网融资风险、购电电价风险、电力交易转移风险、辅助服务风险、成本分摊风险、输电阻塞风险、输电能力风险、备用率风险、电力监管风险等。另外,电力企业还将面临电力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风险及电能质量风险等。

风险综合集成后的初步风险分析是对已辩识出的风险进行初步分析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或水平。风险水平低的可忽略不计或仅作定性评估,风险水平高的要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

(3)频率分析。即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频率,其方法主要有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与失效理论模型分析。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是根据有关事故的历史数据预测今后可能发生的频率。因此要建立

风险数据库,既作为QRA的基础,又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故障树分析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分析法,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系统失效(顶事件)与基本部件的失效联系起来,根据基本部件的失效概率计算出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失效理论模型分析是在历史数据与专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某种失效理论模型来计算风险发生频率。

(4)风险测定估计。根据风险特性及类型,运用一定的数学工具测定或估计风险大小。常用方法主要有主观估计法、客观估计法、期望值法、数学模型法、随机模拟法和马尔可夫模型法等。

(5)后果分析。即分析特定风险在某种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损失。其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与损失分析。情景分析通过事件树模型分析特定风险在环境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损失分析是分析特定后果对其它事物的影响及利益损失并归结为某种风险指标。

(6)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风险标准及可接受性应遵循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ALARP原则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水平越低,即风险程度越小要进一步减少风险越困难,其成本会呈指数曲线上升。也就是说,风险改进措施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最终趋于零,甚至为负值。因此,必须在风险水平与成本间折衷考虑。如果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所得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之上,则该风险被拒绝,如果风险水平在可接受线之下,则该风险可接受,无需采取风险改进措施;如风险水平在不可接受线与可接受线之间,即落人ALARP区(可容忍区),这时要进行风险改进措施投资成本风险分析或风险成本收益分析。分析结果如果证明进一步增加风险改进投资对电力企业的风险水平减小贡献不大,则该风险是可接受的,即允许该风险存在,以节省投资成本。ALARP原则的经济学解释类似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样,风险与风险措施投入间的风险曲线也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3电力企业QRA常用方法

根据电力企业QRA的工作内容和实现要求,结合电力企业本身特点,电力企业QRA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即实施安全检查的项目明细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技术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与致命度分析(FMEACA)技术;风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技术;事件树分析技术;基于概率影响图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可靠性工程技术期望值法、风险主观、客观估计法、模糊评估法等。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20-02

对于企业来说,加强风险管理控制都比较重要。无论是什么企业,其内部都存在风险,要想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预防风险和化解风险。近年来,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加强内部审计,实现内部审计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有效结合,并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对于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来说,应当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部分和主要内容。要想研究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当中的作用,必须深入了解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控制相关内容。在明确企业风险管理控制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以及风险管理控制概述

针对企业内部风险来说,其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当企业内部风险产生之后,会导致企业经济受损。风险存在客观性以及可识别性,另外也存在可控性等特点。总的来说,风险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三个:第一个是风险因素,第二个是风险事故,第三个是损失[2]。

针对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来说,是企业相关人员在制定战略后实施的一个过程,通过识别风险来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不仅涉及风险识别,还涉及风险衡量等,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就是为了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经济损失,提升组织运作效率[3]。而内部审计属于一种保证活动,通过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增加价值,促进企业正常运作,还可以改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情况,最终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因此,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中,内部审计应用价值较大。

二、内部审计结合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动因研究

(一)企业内部风险逐渐增加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发展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内部风险也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从根本上降低企业风险,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加强内部审计,不仅可以提升组织价值,还可以明显提升组织经营效率,因此审计人员参与到风险管理控制当中也变得理所当然。

(二)内部审计部门尚待发展

近年来,企业审计部门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发挥作用也越来越大。针对企业审计部门来说,其一直在寻求更重要的领域,为了最终获取更高的地位。针对企业相关部门来说,其对内部风险管理控制十分重视。因此,内部审计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提升内部审计地位,还能提升内部审计水平。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意义重大

大量实践结果表明,企业风险管理控制融合内部审计十分必要。第一,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客观识别风险。对于企业内部风险来说,其存在不对称性等特点,往往这个部门产生风险,要由另一个部门承担,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紊乱,还会导致企业内部道德风险出现。因此,要想正确识别和控制企业内部风险,必须进行综合考虑,而对于一般的业务部门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比较难。而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其不属于管理部门,就可以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和识别,进而采取相应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第二,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其处在董事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可以参与到内部风险策略制定过程中,另外还可以进行风险控制策略调控[4]。第三,对于别的业务部门来说,会受到管理当局的打压,会导致风险管理控制效率降低。但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不受相关限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可以把评估建议报告给企业董事会,从根本上解决内部风险问题。第四,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其具有比注册会计师更高的能力和优势,能够全面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和内部风险产生情况,且其风险管理控制责任感更强。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中的积极影响

对于内部审计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不同点,两者都可以消除企业风险,但两者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差异性,内部审计其实就是第二次的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情况监督[5]。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当中的积极影响比较大,应用作用比较显著,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风险环境分析当中的积极影响

在实际的企业内部风险环境分析当中,必须保证内部目标等符合环境条件和发展状况,还要考虑现有的发展资源,必须重点考虑主要风险[6]。针对内部审计来说,在内部风险环境分析当中,可以有效评估固有风险以及剩余风险。随着办公智能化的发展,实际的风险控制工作人员变得越来越少,企业内部风险性质也有所改变[7]。因此,对于企业管理部门来说,必须了解合作者的风险,要把纠正措施当作主要内容。而自动化系统无法真正识别相关变化。而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全面掌握风险环境相关因素变化情况,明确企业内部风险变化情况是否和形势变化情况相符,最终把分析结果结合在审计报告里面,为后期决策奠定基础。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当中的积极影响

在内部风险识别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应用模板分析方法等,准确识别单位自身风险,还可以准确识别合作者自身风险,在很多企业管理控制部门当中,由于不了解供应链企业运作情况,导致一系列风险无法预测[8]。而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还能在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的基础上,评估管理层风险识别准确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遗漏风险。

(三)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当中的积极影响

在实际的内部风险评估当中,必须加强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对于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都要评估。对于不同的风险种类来说,各部门评估结果都存在差异性。而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特殊地位,能客观公正研究风险假设条件,准确评估风险并提出有效建议[9]。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反应以及控制当中的积极影响

针对风险反应来说,企业必须在掌握风险情况之后,做出最终的风险处理决定,要么进行风险避免,要么进行风险接受,要么进行风险降低。这个工作难度比较大。而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分析风险回报情况是其核心工作,其可以有效评估风险并做出正确的风险处理决定。而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测试相关控制程度的基础上降低内部风险。

(五)内部审计在风险信息沟通当中的积极影响

在实际的风险沟通过程中,企业必须把相关沟通信息传送到对应部门当中,为后期制定风险控制对策奠定基础。另外,对于风险管理相关信息来说,必须传送到与之相关的部门当中。只有保证信息及时送达,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风险产生率。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起到一个证明作用,及时掌握信息传递情况。

(六)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监控当中的积极影响

对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来说,必须加强长时间监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掌握风险环境变化情况的基础上,了解风险控制系统更新情况,还能在长时间审计之后,明确风险管理控制相关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从根本上降低内部风险发生率,而在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当中,加强内部审计十分重要,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万寿义,崔晓钟.内部审计价值变迁的结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财经问题研究,2009,(11):88-94.

[2] 程永泉,冯义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及其在企业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65.

[3] 胡继荣.基于ERM框架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2):146-152.

[4] 张纪军.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大型煤炭企业内部审计探讨[J].煤炭技术,2013,(11):280-282.

[5] 陈晔.浅析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改进[J].中国经贸,2014,(14):287-288.

[6] 刘正军,范晓阳,吴永兰,等.我国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析研究[J].经济纵横,2009,(2):90-92.

[7] 赵婷婷.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85-87.

风险管理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安全评价机构 风险控制 管理

1 安全评价机构面临的风险

对安全评价工作进行分析的意义就是能够使被评价对象运营风险降低或控制,但评价机构属于企业性的组织,一定的风险也存在于其本身之中。以风险产生的主体为依据,把委托方和国家政策等导致的风险列为安全评价机构外部风险;而安全评价机构内部风险就是由资金和人员等方面导致的风险。安全评价机构内、外部风险具有可变性,随着评价过程中的深入会发生改变或消失。

2 安全评价各评价阶段的风险分析

一般针对评价整个过程,把评价分为初期和中期,以及后期和后一段时期。在评价业务各个阶段分散着这些风险,有时候在评价的各阶段存在着同一种风险。由于各个阶段的工作具有不同的主要内容,其所面临的风险紧要程度也就存在差别。

2.1 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是评价初期风险的主要方面,委托方存在的风险是评价机构开展业务初期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考虑。

2.2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在评价初期属于次要地位。外部评价对象和企业内部是评价中期风险的主要部分,在该阶段对风险的主要考虑是在全面把握外部评价对象资料基础上,确定评价人员和评价方法。

2.3 技术风险

评价后期的主要风险源自技术风险,不同的评价方法将会导致结论的差异性,委托方也会极为关注。在不断深入评价的情况下,新的风险也会暴露出来,从而使风险更加复杂,最后可能出现不能及时提交评价报告现象发生,致使评价机构增加投入,产生资金风险。

2.4 国家监管环境变更引发的风险

就国家宏观环境来看,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状态,此类风险相对来说是最小的,但是政府部门和评价机构需要重视法律和法规变更造成的风险,也是安全评价机构重视分析的对象。比如《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在新修订后,规定安全评价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把必要的继续教育必须列入每年参加的内容,重视安全评价水平等的不断提高,才具备从事安全评价活动的资格。

3 安全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3.1 风险管理与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

风险管理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及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的方法以最经济和最合理为标准,从而使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风险控制就是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各种措施和方法的运用,把发生风险事件的各种可能性消灭或者减少,或者把发生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减轻。风险管理与控制是针对一件事情所进行的两个过程。有效运用资源是风险管理面对的难题,而机会成本因素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风险管理中运用资源,可能会减少其他活动资源分配。而尽可能对资源消耗最少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化解危机,这就是理想的风险管理方式。风险控制就是把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通过对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明确,从可行性的角度对各项风险预控措施进行分析。因此,风险管理与控制就是权衡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把风险降低并确保成本的过程。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基础上,以风险的大小和频率以及强度为依据,确定的对策也不同。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方法:

(1)预防和控制风险。采取措施,把风险发生的因素减少或者消除。这种方式为大多数情况下所采用的方式。

(2)自保风险。这种风险形式具有两种。一是无计划自留,从收入中支出风险损失;二是自我保险被纳入计划。企业在平时就把适当资金预留,当发生损失时,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

(3)风险转移。在危险发生前,以出售和转让等方法,转移风险。有两种形式转移风险:一是合同转移。通过签订合同向其他参与者转移部分或者全部风险。二是保险转移,该转移风险的方式为最常见。

(4)逃避风险。由于风险的存在把项目放弃。这种方式极为消极。使用这种方式是万不得已之举。企业把风险行为放弃就意味着把可能的收益放弃。

3.2 建立安全评价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建立安全评价机构,这样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对风险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任何企业都应该运用组织和监督机制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风险管理体系。安全评价尽管具有相对较为简单的过程,但是存在社会责任风险,因此安全评价机构对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从而为每次评价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兼职的形式也可以在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中被运用,但管理和监督职责必须履行。

3.3 制定标准化评价流程降低风险

安全评价机构在重视把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建立的同时还应该充分的重视评价流程的标准化问题,从而减少评价人员过失导致的风险。评价流程要想实现标准化,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技术负责人充分分析技术能力等自我能力,同时对评价对象的要求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把项目的可行性确定下来。然后组织专业的评价人员勘查现场,现场记录结果,最后需要评价对象陪同人员对其进行签字,并把现场的图片等电子资料保存下来,作为观摩研究的依据。现场被勘查完后,以合同为依据把具体的工作计划制定出来,从而为按时完成评价工作提供保障。在完成评价报告后,组织组内、组外人员以及专家,从划分评价单元和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等方面,开展三级审核,从而使报告的质量得到保障。

3.4 强化安全评价机构的人员管理

就整个评价业务来看,其开展的核心决定因素在于安全评价机构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机构在构建评价小组时就应把评价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专业互补,实现层次搭配。专业互补有利于在匮乏某些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使评价人员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的局限性被弥补;而层次搭配主要有利于组合实际经验丰富的人才,这样有利于在认识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的不正确或者整改措施的不合理进行预防,这样能够确保企业的社会效益。知识型企业特点应该是安全评价机构注重发挥的功能,应积极的开展与行业专家的交流,把教授或学者等引进来是最好的举措,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业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凯全,徐庆松,袁雄军.安全评价机构对化工企业的监督作用[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