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行业背景

医疗行业背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行业背景

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第1篇

显著受益二股政策放宽

公司所处大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属于体外诊断领域中的人体微量元素检测市场,主要包括相关检测仪器、检测试剂等。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提供临床检测分析仪器及配套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检测系统集成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60%。微量元素检测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孕妇与儿童,目前市场规模仅有不到2亿元,按信达证券的测算,潜大市场规模可达20亿元,换句话说,存在10倍的增长空间。据了解,微量元素检测是孕妇体检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特别是在晚婚晚育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孕妇一般会在孕前与孕中做两次微量元素检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即普通意义上的“单独二胎”。据《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统计,2014年以来,已有包括浙江、安微等省开始落实“单独二胎”政策,预计在未来一两年以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执行该政策,由此带来一轮生育高峰。机构预测,2014年以后每年新生儿将增加100万,对应的计划怀孕的妇女增加更多,意味着微量元素检测市场规模增速则会增加20%左右,公司作为该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有望成为下一轮婴儿潮中的受益者。

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最高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医疗器械发展迅速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以及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如今新医改正大张旗鼓地进行,成了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占医药总市场的14%,与全球42%的水平还相去甚远,可挖的潜力非常大。无论是产业界,还是研究界,均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黄金十年。

菁英时代是深圳的老牌私募基金,其领军人物陈宏超认为医疗器械行业值得看好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需求面爆增,医疗改革、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趋势以及国民消费水平、保健意识提升推升医疗器械需求量。第二,药械使用结构改善,2010年医疗器械占医药工业产值比重仅14%,全球平均水平是42%,我们国家距全球平均水平有2倍差距,差距就是未来发展的空间。第三,器械公司成长空间大,医疗器械公司现在都比较小,未来跑出牛股可能性大,A股医疗器械类公司就三四家市值超百亿,离国外美敦力3000多亿人民币市值差距甚远。

公司业务扩张性良好

据了解,近几年积极向体外诊断其他领域拓展。2007年公司就着手研发微流控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分子检测领域。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免疫荧光检测平台,主要开发适宜临床快速检测的免疫类产品,当前公司正在这两个平台上积极有序地开发配套产品,向病毒、肿瘤检测领域扩展。随着配套产品的逐步完成,公司的产品品种将极大丰富,已完成“腹泻四病毒联合检测试剂盒”等注册上市。

2014年2月14日,包括中信产业基金、东兴证券、泰达宏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赴公司调研,对于众机构所关心的微流控技术产品申报注册问题,公司表示,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的仪器目前正在申报注册中,因其技术为国内首创,相关仪器注册时间和国家标准确立时间都相对较长;公司此产品为“仪器+试剂”配套的检测系统,即便仪器获得注册,后续仍需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剂注册,整个系统才能进入市场推广。新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文件可能对以后公司的新产品注册有一定的帮助,但要视具体的品种而定。

公司估值低于医疗器械板块平均水平

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第2篇

“当前医药行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医保政策刺激市场需求、政府投入逐年增长,以及各地开放社会资本投入医疗行业。”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文健表示,“医疗行业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稳定增长,2011年的增长率预计也会比较稳定,跟去年差不多。这几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按季度统计,最低16%、最高28%,2008年最差的时候它都有20%的增长。这些数字只是销售增长,利润增长会更高一点,股价也会有溢价。”

北大医药生物硕士毕业的李文健,已拥有10多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可以称为是中国第一代医药行业研究员,他对行业的研究卓有成效。

“2011年医药各子行业都孕育着重大的投资主题,整个行业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李文健对记者表示。

投资主题精彩纷呈

具体来说,七大方面主题值得看好。一是随着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进,一些基本药物品种,特别是独家品种,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二是2009年版的医保目录陆续在各省市实行,处方药将结束2010年观望、徘徊的局面,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三是制剂出口业务,经过多年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和国际接轨,2011年有望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四是品牌中药品种,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五是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继续在全国收购兼并,做大做强;六是在政府加大县级医疗机构投资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盛期;七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行业,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为医疗服务类公司的发展扫除了政策障碍。

估值仍然合理

增长前景虽好,但医药股的估值是否已经偏高呢?李文健认为,医药股相对估值目前仍然处于较合理水平。按照Wind市盈率的方法计算,截至2010年12月3日,沪深300平均PE为15.36倍,医药股的平均PE为47.74倍,医药板块PE和沪深300 PE均为3.11倍。在通胀的背景下,医药股的估值不会太低,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只有十几倍的情况。有相对溢价是可以接受的,在熊市最厉害的时候,医药股出现20倍估值已经是铁底了。从历史溢价率水平看,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行业将通过快速增长化解估值压力。

如果按照2011年的盈利预测对医药公司进行估值,大部分公司估值水平是在30倍附近。这个水平虽然比银行、地产等周期性行业高,但与同是新兴行业的TMT、新能源、新材料等相比并不高。另外,医药行业增长确定并平稳,预计2011年行业利润增长在30%左右,大部分公司的PEG在1附近,也是合理的。

中金公司最新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也认为,医药产业从绝对增速和盈利来看,仍处于高速成长期,行业基本面非常健康。近期医药板块整体出现调整,当前整体板块PE(TIM)达到42倍左右,相对于市场整体的估值溢价略有回落。目前医药板块2011年PE为35倍左右,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李文健补充说,套用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涨得多不是卖出的理由,跌得多也不是买进的理由。股票投资的本质是看未来,如果未来增长的空间大,股价还会继续涨。PE是一个考虑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投资主要是看未来预期,如果未来预期非常乐观的话,稍微高一点的估值可以接受,因为未来的增长可以化解这个风险。

黄金10年

“未来的10年将是黄金10年。有过去十几年的铺垫,‘十二五’期间,中国医药行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我敢说我们一切的规划都是会滞后的。”国家发改委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李文健认为,医疗保健行业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概括来讲当前有三大因素持续驱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一是受益于“新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政策驱动。“新医改”启动后,国家预计在2009年到2011年累计投入8500亿元,包括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设施建设等投入,将对医疗保健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积极影响。“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逐步推出,将使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是医药消费升级的驱动。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态度更加积极,观念也在转变,人们要“小康”、更要“健康”,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

卫生部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2002至2009年,这项指标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在11%以上。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这将成为支撑中国医疗保健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将是未来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棘手难题。据国家计生委预测,到本世纪20年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6.96%增长到近12%。老龄化将带来对医疗保健产业的持续需求。

未来几年这三大因素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可能出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从10年以后更长期的远景来看,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弱周期的、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

个股机会在哪

中投证券认为,医药行业整体调整已经基本到位,估值具有吸引力。从中期来看,大部分医药股已经具备买入价值,但短期出现整体性行情的概率较小,机会仍然存在于个股。

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表示,2011年在政府控制通胀、收缩流动性的背景下,市场或许很难重演2010年流动性推动下的医药板块的全面上涨,但医药行业在快速增长,板块、个股机会永远存在。

从2010年板块表现来看,最差的公司主要是定价过高的新股,表现最好的可以分为三类:成长型公司,如鱼跃医疗、东阿阿胶、康美药业、爱尔眼科、人福医药、科伦药业;拐点型公司,如海翔药业、紫光古汉、华东医药、仁和药业;题材型公司,如华神集团、紫鑫药业、通策医疗、海南海药、广州药业。

在创新和整合推动下,未来3年有望诞生千亿市值药企。创新药有突破的恒瑞医药和正在打造“滋补第一品牌”的东阿阿胶可能最早突破千亿市值;云南白药显然是一家市值最有能力上千亿的公司,但是由于没有对管理团队实施有效激励,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因素;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会诞生市值千亿的企业,正在这一行业整合的康美药业市值能否上千亿,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能力以及未来对终端的掌控能力;科伦药业所处大输液行业仍有很大整合空间,公司市值能否上千亿,须看其能否在医药行业其他领域长袖善舞。目前这5家公司市值分别是446亿元、334亿元、419亿元、334亿元和378亿元。

申万在2011年仍看好医药板块中的成长股,高成长才能享受高估值。分析师建议根据催化剂节奏把握个股机会,1月份主推东阿阿胶和海正药业。理由是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将进一步实施价值回归,提高价格;复方阿胶浆销量已经开始快速提升,公司开始布局自身终端网络。而海正药业的定向增发将启动,虚拟一体化国际产业趋势下,公司作为跨国公司首选合作伙伴,产业转移将深化。其他值得关注的公司有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人福医药、仁和药业、江中药业、国药股份、华兰生物和马应龙等。

中金公司认为,可从两条路径选择超成长公司。自上而下选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品牌专科药”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子行业;自下而上选择,“创新、整合”将是未来几年寻找超成长公司的重要因素。

中金推荐的稳健型组合包括恒瑞医药、云南白药、上海医药、华东医药、康缘药业,成长型公司组合包括康美药业、双鹭药业、沃森生物、康芝药业、科伦药业。

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第3篇

出人意料的是,某网络媒体以修改后的标题《卫生计生委新年致辞:医务工作者要不畏艰苦,甘于奉献》转载了卫生计生委的这篇致辞,旋即引起网络热议。典型的评论如“凭什么医务人员就要不畏艰苦的奉献?安全都没有保证怎么奉献?”甚至有评论“请领导身先士卒如何奉献”。

针对这种现象,行业内的人士和新媒体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某新媒体评论认为是标题惹得祸。原文是表达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带领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网络媒体转载时故意突出“要”字暗示卫生计生委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奉献。

也有分析认为,医疗工作环境日趋严峻,广大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对卫生计生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没能及时扭转这种局面本来就有批评,此时卫生计生委不回应医护人员面临的困难反而号召奉献,传达出某种冷漠的官僚作风和缺少人文关怀。

这些分析都有其道理,但如果仅止于此则可能流于表面。

国家卫生计生委过去三年的新年致辞,基本上是固定格式的7?9段,一千多字。以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始,以表达新一年的决心止。整体上看,表述内容系统性不强,难以区分日常监管和阶段性任务,对涉及医改和广大医务人员关心的热点问题阐述不够突出。特别要指出的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这四句话在三年的致辞中均有出现,只是今年放在了最后一段。

其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新年致辞中生硬地引用这四句话,却不交代其特定背景,是今年引起热议和误解的重要原因。

于2013年3月30日在刚果进行国事访问时为中刚友好医院竣工剪彩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肯定中国医务工作者在援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201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8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受到表彰的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再次以“中国医疗队精神”强调和肯定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的贡献。这四句具有特定含义和历史背景的精神总结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生硬地用在新年致辞中,今年意外引发吐槽恐怕也是始料未及吧。

另外,针对新年致辞的热议还存在情绪性表达,包含着医务工作者对改革中对他们自身利益关注不够的不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2009年确立的任务目标之一是“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其中所规划的医务人员岗位管理、执业管理、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薪酬机制改革等在很多地方还得不到落实,在超负荷劳动、伤医事件时有发生的大背景下,主管部门的一句话就可能触动大家敏感的神经。

再有,目前医疗服务市场中公立、私立医院,营利、非营利性医院并存,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承担监管职责的同时还是委属委管医院的总院长,其发表新年致辞时是以全国医疗机构监管者的身份还是以公立医院总代表的身份,呈现的角度是有所不同的。更进一步,医务人员与医院的劳动关系包含了事业编制、聘用关系及自由执业几类,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与医疗监管者的利益在某些时候并不一致,卫生计生委是否能够作为医务人员的代言人也常常受到质疑。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实施全行业管理”,更是新的一年里卫生系统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第4篇

本正在加速进场,积极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和口腔耗材的发展:2014年,瑞尔齿科获得7000万美金C轮融资;2015年,联想控股拜博口腔(原拜尔口腔),投资达10亿元级别,并于港股打包上市;口腔材料企业沪鸽口腔、区域性连锁医疗机构可恩口腔、大众口腔、华美牙科纷纷在新三板市场挂牌。

那么,没有医科背景的创业者要如何在这片蓝海畅游?河马牙医的创始人兼CEO史骏也看中了这块市场,不过他的做法和医疗机构创业者不太一样。

数字营销如何撬动口腔医疗?

史骏在数字营销领域有着深厚的行业经验与背景:曾就职于美国24/7、DoubleClick等数字广告公司;2007年参与合伙创办科思世通,并在3年时间内使上海分公司完成了从零到3亿元的年业绩量;2013年公司以9.5亿元出售给电通安吉斯集团,至此,史骏服务的客户已涵盖多个产业,宝洁、联合利华、大众、通用都曾是他的客户。

2010年,史骏从一个从事牙科耗材的供应商那里了解到,在那几年里,该供应商的业绩每年都有1?2倍的增长。2015年,史骏结束了上一个项目,把目光投向了更为蓝海的口腔医疗行业,成立了河马牙医。今年4月,河马牙医完成了5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融资方为北辰星资本和严明个人。

作为一个口腔医疗领域的非专业人士,史骏要想杀进市场必须另辟蹊径,而他的选择就是“做熟不做生”,从数字营销入手。他对当下的口腔医疗行业作了一番剖析:在口腔医疗行业,供给是先于需求发展的,因为大多数(约7成)中国人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口腔方面的医疗服务,但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0%以上。

按照全球平均每1万人口拥有3名牙医来看,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8名每万人,而中国仅为1名每万人。与此同时,大多数口腔求诊人群还在涌向公立医疗单位,寻求中低端诊疗服务,更多多元化的、高端的服务还有待发展,例如隐形正畸、All-on-4种植技术等。

目前口腔医疗的供给端正在资本的刺激和消费升级的压力下快速成长,而在需求端,大量的口腔医疗需求还没有潜出水面。

基于此节,河马牙医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定位为C2B的导流模式,通过河马牙医的微信平台(微信号:hemayayi)帮助C端患者、消费者对接医疗机构。

目前,河马牙医已经与1000名牙医和与这些牙医相关联的机构进行了合作,包括著名医师马泷博士(马泷齿科创办人)、房兵教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正畸中心主任)等。

河马牙医的现阶段目标就是,通过合作、线上线下活动、内容等多种手段和渠道积累C端用户,拓展优质口腔医疗机构的B端资源,完成两端的对接模式。

在这样C2B的商业模式里,河马牙医会向医疗机构收取10%?15%的费用。史骏说:“这个数值是合理的,符合行业习惯。”

那么,没有口腔医疗领域背景的河马牙医有什么能力和资格介入口腔医疗市场?

史骏说:“目前这一阶段,我只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帮助(医疗机构)寻找目标用户。”

传统上,一个民营牙诊所、牙科机构的线上流量主要来自百度,通过百度关键词搜索来实现流量导流,但通常这种价格会很高昂,效率也不高。一般来说,单个用户价值2000?3000元,而平均6次点击才会有一次转化,平均营销成本为诊费的20%?30%。也就是说,广大牙科机构每天都在为这样的流量埋单,并因此抬高了患者就医、求诊的最后成交价。

不一样的“三步走”玩法,完成线上线下营销

第一步,制定适合口腔医疗领域互联网化的标准化产品及标准化服务,如仅需10元的十项全面口腔检查、河马会员套餐服务等,方便用户低门槛进入,帮助用户及早发现并解决口腔问题。

第二步,跨界多渠道合作,以河马牙医为召集人,与不同的合作方联合策划组织大量的如微课、小小牙医、爱牙沙龙等各种形式的线上线下活动。河马牙医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人群梳理了十多个微课项目,与英孚、惠普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目前已有超过13万人在线听过河马微课。在这种线上线下活动里,最后会产生一些客户的转化,转化比率不一,最高可达2?3成。

第三步,帮助牙科诊所做营销。史骏利用自已在营销领域的专长带领团队为合作的口腔诊所及牙医提供创新的营销思路及渠道。河马牙医会通过平台向用户推荐各种层次各种特色的诊所和牙医,一方面树立诊所和牙医的特色品牌,一方面也能帮助用户选择更合适的牙医。

在这一系列线上营销和线下活动中,河马牙医希望能更快地向C端普及知识,提高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同时,通过各种线上与线下的接触,口腔诊所能够获得一定的客源导流,实现品牌建立。

学Airbnb对外输出行业标准

史骏认为,目前患者和医疗资源两端是极其不平衡的,首先体现在信息不对称上(不知道去哪里求医、哪种价格比较合理等),其次体现在服务品质的模糊上(事实上,很多民营牙诊所也很欠缺标准化的服务)。以上两个痛点给了河马牙医很多的机会,未来史骏希望河马牙医能成为像Airbnb那样的企业,尽管平台本身没有一个牙医,却能帮助供需双方解决求诊、导流的问题。此外,河马牙医还要学Airbnb,成为口腔医疗行业服务标准的输出者,就像Airbnb帮助业主改造房源一样。

在完成了第一步的原始积累后,河马牙医将强调平台的中立性质,开始对各个医疗机构、医师打分,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把握合适的求诊机会。另外,河马牙医还发现了牙科诊所的教育需求,未来会尝试输出这一块的业务,帮助机构更好地服务患者。

医疗行业背景范文第5篇

医药主题类基金的良好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医药生物板块的强势表现。截至3月18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幅达21.45%,远好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4.56%的收益。

医药主题类基金表现优异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医药行业在较长时间中都维持了高景气度。近些年来,国内医药行业年平均增长率达17.7%,高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是当今医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同样增加了对于医药的需求。全球著名医疗咨询机构IMS 预测,2015 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这将会扩大我国医药市场的需求规模,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医药主题类基金在长期具有良好的配置价值。

从中短期来看,医疗体制的改革成为医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机遇,医药主题类基金也迎来良好的介入时点。医保全面覆盖和补助标准提高,将带动医疗市场的扩容,进一步提升市场容量。国企改革、破除以药养医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将会全面提高行业效率,促进其快速发展。在改革初期布局医药主题类基金,分享行业的快速增长,其收益也值得投资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