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中厂;物流管理;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2-0082-03

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最终应体现在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综合职业能力是从业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体现。具体到物流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应包含物流领域中具体岗位涉及的专业技能、岗位方法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成长力。其中,岗位专业技能就是学生在任职某一岗位所需要拥有的操作技巧或基础能力。如快递收派员岗位,需要掌握快递单填写、物品包装、信息处理等。岗位方法能力是指学生在任职某一岗位或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及其有机结合,如仓库管理、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职业素养和价值观是指在一个或相近的一组岗位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意识,如在操作岗位中的职业道德意识、客服岗位中的协调沟通意识、市场岗位中的成本意识等。社会成长力是学生在接受职业学习与实践训练中积累的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不断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如从收派员转岗到仓管员或主管等新岗位时能迅速调整并适应的能力。

一、校中厂是高职物流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具体实施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实训实践平台、体系。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校中厂是高职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和具体实施模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在建)。2013年4月,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专业与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创建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工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速递中心(以下简称“速递中心”)。

速递中心既是顺丰速运东职营业点,同时又是专业速递实训室,具有校企共建、学生自营自管、校企双重指导的特点。其场地及基础设施由学校建设提供,业务有关设施如运营操作设备及阿修罗操作系统由顺丰提供。速递中心日常管理及运营包括团队建设、市场开发与宣传、HR管理、日常业务管理、质量监控等都由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主成立的学生团队负责,与业务有关的事务接受企业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同时接受学校的行政领导和具体管理。校中厂成立后,在其经营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一体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真实环境建设,通过直接面向市场的物流操作与运营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在校园之内又体现了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实训环境,起到了实习基地、实训场所、教学平台、师生服务中心的多种作用。

二、物流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

“校中厂”成立后,如何运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训教学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校中厂运作的关键。“校中厂”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果,既有企业要求,又有教学要求,这决定了在其运行与管理中既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体现企业的生产性属性,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作用。

(一)在制度建设和环境设置上体现校企双重特性

速递中心既是企业营业网点(门店),同时也是专业实训教学基地,从业人员既是企业员工,同时又是学生,在经营运作上必然是既要服从企业管理要求,又要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成立之初,校企双方经过多次沟通讨论,在参照企业运营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具体实际,建立了一整套的速递中心(实训室)管理制度,如日常运营制度、人员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账务统计制度、办公用品使用与管理制度、业务质量监督制度、企业人员协调制度、指导教师管理制度等,保障了速递中心的顺利运营。

从工作环境设置上,按照企业标准运营模式,在室内文化环境、操作设备、工作流程、实训员工工服工卡等方面设置了具有企业化真实工作氛围的快递营业厅,配置了顺丰专线网络、企业操作管理系统(顺丰阿修罗系统)、顺丰巴枪系统、多媒体电脑、电视机、传真机、验钞机、发票机、电子台秤等先进的快递业务操作设备。同时,规划设置了具有培训、会议、日常办公等功能的办公室,配备了校园内部网络、企业考勤系统、安防与监控系统、打印机、复印机、文件柜、多媒体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投影仪等现代办公设备,为运营团队开展活动提供了真实的职场环境。

(二)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及学生共同参与校中厂管理

在组织架构上,采用扁平化矩形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在实训学生团队中经自愿报名、成员投票及教师把关的方式选拔出骨干学生担任店长、部长等核心职位,负责速递中心具体运营事务。在运营指导上,选派两位教师及顺丰点部经理、主管组成指导团队,实施校企双重指导(如图1)。

(三)理实一体、岗位轮换、日常运营与项目管理相结合进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速递中心由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主组成的运营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设置了综合部、市场部、运营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设置了店长、部长等管理岗位及质控、财务、统计、资产管理、招聘、考核、市场开发、内部培训等技术岗位,同时还根据每日运营需要设置了值班组长、收派员、客服代表、仓管员等业务岗位,实施班组轮值制度,由人力资源部长根据课表调整人员值班时间,合理安排实训与理论学习。

运营团队成员实施“岗位见习”轮换,每一位学生都在承担一个业务岗位的同时兼任一个管理或技术岗位,并不定期进行轮换,使其完整掌握速递物流运营与管理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岗位方法能力。

业务岗位工作内容与顺丰运营点部完全一致(包括上门收派件、巴枪操作、客户服务、数据交换、发票缮制、钱款交接等)。通过每一天具体的业务操作,潜移默化地在语言交流、书面表达、数字运算、自我约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岗位方法能力与职业素养。

管理及技术岗位方面,定期召开会议,监控日常运营情况,规划团队建设项目,不定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包括人员招聘、培训与考核)、市场宣传与推广项目(迎新宣传及不定期的企业业务宣传)、运营质量监督与控制项目、对外交流项目、内部文化建设项目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见表1)。

这种将日常业务操作、点部运营管理与相关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复合性、综合性实训方式,对于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其专业技能、岗位方法能力、职业素养及社会成长力水平,均产生了良好效果,参加实训的学生在物流知识、业务操作、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四、物流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的成效

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现实企业的运营实践相结合,在开展正常企业业务操作的同时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在岗位认知、岗位业务操作、岗位轮换、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强化了专业技能,实践了专业理论应用;在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培养了自己的岗位方法能力;在工作中受到了合作企业先进企业文化的熏陶,切实感受到了物流行业企业的工作氛围与职业要求,有效提升了职业素养;担任各层次管理岗位,团队合作,保障速递中心的顺利运营,培养了一定的社会成长力及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了个人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在实训的同时也初步积累了真实的企业工作经验,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已有三届该专业学生600多人次参加了综合职业能力实训,日常业务操作累计收派件7万多票,日均收派件100票以上,接听拨打电话日均30次以上,服务师生上万人次。培训业务骨干(指参加各届速递中心管理运营团队的同学)共计120多人,为校企合作订单班输送了100多名学生。专业就业率近三年一直在99%以上,毕业学生的企业平均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先后获得了四个国赛一等奖、一个国赛二等奖、八个省赛一等奖、四个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建永,凌红,张高勋.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现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1):38-39.

[2]王军锋,谢一风,江民鑫.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 职教论坛,2012(30):47-52.

[3]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7):61-62.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连锁店;物流配送问题;物流配送策略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现有商业的局限性为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我国农村连锁业没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为连锁经营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瓶颈”,很多农村连锁店物流管理观念落后,盲目跟从,配送模式不合理,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运营成本偏高。等等一系列关于物流配送的问题严重制约着零售连锁业的发展,导致其很难有效实现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农村连锁超市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连锁业的发展背景

新时期的农村消费趋势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潜力。目前,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生活用品、农业用品,而价格低廉、质量保证、服务优良的商业形态在当地的缺位率相对较高。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购物环境的方便、实用和实惠。连锁超市这一新颖经营业态和销售模式的出现,正顺应了新时期农村消费求真求廉求便求全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农村连锁超市,其经营模式是以设立在城市的总连锁店为核心,不断向本区域的各个乡镇以及附近区域及其部分乡镇拓展、开阔,通过规范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的。由于连锁经营在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行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降低了竞争风险,因此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

(二)农村连锁超市概况

与传统的大型百货商场相比,发展连锁店无论在店址选择还是内部装潢上要求均相对比较低,可以大大降低资产的固定投入;开架销售、电子化管理和各门店之间统一采购,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压低商品进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加盟连锁形式,可以极大地减缓总部的资金压力和风险。通过农村超市连锁的形式进军农村市场不但取得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而且还可取得的社会效益明显进展,同时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经营之路,无疑是新时期开拓农村市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但是,农村连锁超市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问题。连锁零售业的运营是以追求规模为目的的,往往掩盖着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面形成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企业向各种业态全面扩张使资源处处短缺,特别是物流配送环节,受主观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充分发挥其存在的巨大潜力。所以,这些有待加强的地方,需要我们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二、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分析

(一)商品连锁经营规模还不大。目前,我区农村仅有部分药品、家用电器、石油、烟花爆竹等实现了连锁配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工副食品经营仍然存在散乱、繁杂、假冒伪劣,维持目前的经营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收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区农村的商品连锁经营和超市发展还任重道远。

(二)经营服务管理水平还不高。按照现代流通方式和连锁经营要求,对已实行连锁配送经营的药品、家用电器、石油和烟花爆竹,通过“连锁配送中心-加盟连锁店(直营销售店或综合服务社)的运营模式,实现业务对接,使集中采购、配送、销售互为保障,形成整体,真正实现连锁规模化和效益化。一是按连锁经营的模式进行注册登记;二是严格按照“六统一”规范业务运作;三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市场经营秩序非常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广大农民无法辨别真伪,形成市场无序竞争。如按照“一主二辅”的多渠道农资经营体制,农资经营的主渠道是供销社,辅助渠道是农业三站和农资生产厂家的销售网点。但由于供销社和农业三站的主辅经营渠道缺失和市场监管松弛,造成农资经营市场价格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随意哄抬价格和恶性竞争随处可见,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四)一般作为连锁企业其根本要求是实现“六统一”:即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信息。但是作为主攻农村市场的农村连锁店,从整体看,特别是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属于物流范畴的这两方面最难实现,农村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环节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不完善。

首先,部分连锁超市在对物流方面仍然不够擅长的情况下自办自搞物流,在仓储、运输、劳动力、设备等方面的直接投入巨大,场地、设备的运营、保养费以及商品周转占用资金等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其次,库存过大。过大的库存不利于资金的流动,降低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很大程度影响了连锁店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库存过大,由于运营和采购之间的沟通不畅有些商品倒反会出现缺货情况。在商品管理方面,总店采购部门没有很好地把握不同门店的需求差异,使得有些销路不佳的商品长期滞留在货架上,造成库存资金呆滞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没有更多的货架摆放畅销产品,造成畅销产品的恶缺货;至于数据管理方面,由于严重缺乏沟通,总部和分店数据库数据严重不符,由于数据不准确,分店店长对于总部和系统给出的补货提示没有信心,等等因素都会造成缺货。

另外,农村连锁超市的规模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薄弱,也就是处于初具规模的阶段,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很难从各个方面达到有效管理整个连锁店的要求。也就是导致无法满足对连锁店“六统一”基本要求,这就不利于连锁店的统一运营管理,不管是从”六统一“之中的核算方面,还是信息管理方面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这会增加连锁店的运营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率。

三、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物流配送,而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快速回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企业通过对物流管理目标的实现,来实现物流过程的增值,帮助企业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最高的客户价值。根据企业物流目标,结合对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问题分析,最后可以提出适合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策略。

(一)整体策略

从连锁店这个整体出发,在物流配送方面还是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首先,应该改变落后的物流管理观念,不要盲目跟从,不要重前(前台门面的扩张)轻后(后台物流系统的构筑及管理)。运营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前面所提的物流管理目标,按最低的总成本这个理念来制定正确的物流模式。其次,关于仓储库存问题。物流管理的一个目标是,最低库存,就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存货可用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保存最低库存就是要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至于缺货的问题,主要还是在企业内部,单就运营和采购来看,两者的必要信息不能充分共享,沟通不畅导致了缺货的严重。所以,总的来说要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特别是采购和运营之间。这就要求采购人员除了采购商品外,对商品销售情形、市场反应或存货数量,都应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再订购“时,有效控制订购点和数量。而采购过程的必要信息要及时反映出来,让各个部门能了解到,并各自做出迅速反应,而反应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一套完整并严密的制度上,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各个运作流程的目的,也就能有力的地解决了库存的问题。

另外,还可以对连锁店整体运营提出以下要求:

(1)迅速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尽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

(2)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为现代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企业要注重信息的管理,促进物流配送的发展和功能实现。

(3)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物流配送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零售,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的流通机构。连锁店应制订一套相应的作业制度,通过成熟完善制度的指导,更有效的进行物流的配送。

(二)具体策略

我们再就连锁超市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具体策略。

首先是针对假货问题的策略。

(1)采购员环节。对于采购员的确定,应该由总店或分店通过各项素质考核确定最终的人选,并把采购这个岗位固定分派给最终的人选,达到采购的专业性和专门性这个目的,确保采购员能胜任采购这个关键性职务。

(2)市场调查。在这里,个人认为调查的内容应该包括对目前市场现状和趋势的分析,依此确定所要采购的商品大致范围。接着对供应方市场进行调查,调查其信誉和货物的配送能力等方面的资料,初步确定供应商。

(3)谈商品、分析商品、选择商品这几个环节都涉及到直接跟供应商面对面的作业,我们对于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是建立在前面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所以供应渠道是有各个层次的保障,比如产品质量、供应方信誉等等。

(4)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为了更好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连锁超市企业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管理已经不再 局限于本企业内部的管理,而是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尽早的实现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 理库存 VMI,超市的数据中心通过与供应商的连接,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供应商 通过这一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到自己供应的商品在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帮助供应商安排 生产和供货,进而实现了缩短配送时间、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

(5)提高标准化的应用水平和程度。不仅要加强门店标准化建设,更要做到主营业 态的标准化。要加强销售、顾客服务、品类管理等的标准化建设。销售标准化是对商品 陈列、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予以标准化。顾客服务标准化就是要通过流程和内容的标 准化来实现对服务水平的量化考核,这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品类管理的标准化就是 通过建立品类分析、品类评估、商品淘汰和引进的标准化流程使门店的销售管理得到进 一步的简化,从成本结构和毛利结构两方面分析商品在超市中的经营价值,为采购中心 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向,这是适应消费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率、增强竞争 力的有效措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条形码技术应用,不仅要在 POS 上应用条形 码技术,在库存、分货拣选等方面也应大力应用条形码技术。配置特色商品。既要保证商品质量的可靠、安全,又要符合农民的消费层次。鉴于农村消费特点,可定位于二、三线的品牌商品和企业自主开发的自主品牌商品。

接下来就是关于处理好我们和供应商关系的问题。

在这些环节上应该始终建立在“双赢”的理念上,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确保送货的及时率和配送的准确性,确保给客户最好、最及时、最方便的服务。有关货物信息要及时向各个部门反馈,同时建立应对体系,对遇到的问题迅速反应,并尽快解决。比如采购到假货,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如反馈制度、协调制度、退货制度等,尽快向总部反映,同时跟供应商沟通,采用最合理的对策,力使损失达到最低限度。再比如缺货问题,这就要求寻求多方的供应商,寻求多种货物采购方式,让这些供应商和采购方式共同支撑连锁店的物流体系。我们本着互信互惠的原则,可以以总店或者分店的名义和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最终合力促进分店甚至总店物流管理的高效实施,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多赢利。

参考文献:

[1] 黄启宝.连锁经营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 顾国建.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管理[M].上海科学出版社,2005.

[3] 郝晓渊.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晓川.物流配送系统规划[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 马士华.企业提高物流能力的路径及外包战略[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32001).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份个人简历能偶成为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仅是其华丽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们能够让对方信服,能够具有很高的说服力。华丽的内容如果没有真实感,也很难当人接受。在语言的使用上,注重专业术语的应用,像是文字处理、职业描述等等,则可以增加信任度。

数据以及数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准确性高,可信度高,比如说在学习成绩方面,你说自己的成绩一直很好,与说层获得4次年级第一,那么肯定是后者更具有说服力。

个人信息

xxx

性 别: 女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广西-桂林

年 龄: 28

现所在地: 广东-深圳

身 高: 162cm

希望地区: 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 行政/人事类-人事经理/主管

寻求职位: 人力资源主管

教育经历

2004-09 ~ 2008-07 河南财经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培训经历

2011-07 ~ 2011-10 东莞市智通职业培训学校 人力资源管理师相关课程

2010-10 ~ 2010-12 深圳市博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战略管理、高效执行力、高效沟通、管理者的角色与责任等

**公司 (2012-03 ~ 2012-10)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咨询与调查业(顾问、企业管理、知识产权)

担任职位: 人力资源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全面负责公司人员招聘工作,满足公司业务及项目需求;

2、负责公司考勤薪资、社保福利项目的核算缴付;

3、作为项目助理负责项目前期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并协助项目文件的整理交付;

4、全面整理规范公司前期项目文件资料;

5、总经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公司 (2010-06 ~ 2012-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

担任职位: 人力行政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人员规划工作:

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参与公司整体业务运营梳理,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工作;

结合公司实际,及合作项目公司的指导建议进行部门职能规划建设、职位职责梳理、人岗对位工作;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参与规划企业人员需求,制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培训提升计划。

2、招聘管理工作:

结合公司招聘管理现状制定完善《招聘管理制度》,并负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优化与完善;

采取网络招聘、猎头招聘、内部推荐等方式进行公司知识性员工招聘工作开展;

组织跟进新入职人员进行试用期考核,提升招聘跟进工作。

3、绩效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公司级KPI指标组织协调部门KPI指标确定,并协调安排部门KPI分解落实工作,

通过季度/半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组织,季度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通报,跟进监督部门绩效工作的具体落实;

在遵循公司整体绩效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参与完善操作族员工技能绩效管理规定、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管理办法、项目考核管理办法。

4、薪酬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整体的薪酬政策、策略,参与建立优化公司薪酬体系;

公司薪酬体系管理维护,薪酬调整申请管理审核。

5、员工关系管理:

根据部门员工考核情况,对员工进行异动(转正/晋升)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奖惩管理规定,对公司项目管理、工作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奖惩处理工作;

部门、员工间及公司与员工间问题冲突的沟通协调处理。

6、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考勤管理制度》、《离职管理办法》《办公物品管理办法》等。

7、行政后勤工作监督:部门预算审核,常规费用管理、员工社保公积金操作管理监督等。

本阶段工作总结:

建立部门基本的人力行政相关流程制度,规范了公司人力行政工作,逐步使部门真正发挥其职能,支撑公司运营需要。

**公司 (2008-03 ~ 2010-05)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批发零售

担任职位: 人事行政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负责公司规章制度与分店人事行政各项工作的宣导、执行与管理;

2、协助总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进行制度编写等工作的完善;

3、负责分店各类相关人事行政工作报表、单据的审核、确认与反馈;

4、负责分店员工考勤、薪酬、绩效评估、人员异动等情况的分析及处理;

5、负责分店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培训结果总结及效果反馈与跟进;

6、负责分店员工关系管理及分店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

7、协助店长开展分店对外事务的协助处理。

本阶段工作总结:

在总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展开人力行政工作, 确保公司总部的相关制度规定在分店的切实执行,结合分店实际针对性的对部门工作进行分配分解完成,确保了门店人力的有效支撑。

项目经验

绩效薪酬体系执行项目 (2010-10 ~ 2011-01)

担任职位: 项目副组长

项目描述: 绩效薪酬体系咨询项目

责任描述: 1、安排协调前期的企业调查及全程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业务梳理,部门职能、职位梳理调整工作;

2、合作项目文件交付内容审核,针对文件内容与项目顾问沟通调整,最后完成文件交付;

3、主推公司绩效薪酬体系落地实施:新旧薪酬调整沟通工作、绩效管理培训宣导落入实施工作。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计算机水平: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操作Word ,Excel,PowerPoint等MS办公软件。

技能专长: 掌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熟悉绩效管理中KPI,BSC的相关知识,掌握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

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模块的实践操作经历。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差

英语水平: CET-6

英语: 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 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 ,能较快的接受新事物;

工作责任心强,做事有始有终;

较强的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施运作能力;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39-02

一、前言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的商业经营模式造成很大的影响。o-to-o这种线上线下交易模式已经成为眼下众多企业采用的经营模式。那种固守传统店铺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消费方式。因此,连锁企业在不断更新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的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会经营、懂管理,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发现市场机会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培养连锁经营企业一线所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主要任务主要由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承担。本文基于对部分高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参照连锁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的调查,在经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的基础上,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二、现状分析

1.是否认同本专业。(1)对本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从调查数据来看,学生对本专业还是基本了解的。从统计数据来看,对连锁经营专业感到“很了解”为零,即未有1人对此专业非常了解。而“一般了解”约占71%,表示“了解”的占20%,仅有9%的学生表示还“不了解”。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该专业是“一般了解”,并不十分清楚专业定位、职业技能和工作要求,对连锁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要利用专业教育活动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要通过讲座、座谈会、到企业参观等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连锁行业的发展现状,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对连锁经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与讲解,让更多学生能够认识并认同它。(2)对本专业的喜爱程度。在众多受访学生当中,有19%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本专业,有64%的学生比较喜欢,有1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有不到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该专业。应该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与教育以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还是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实用性强”和“兴趣”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受学生喜欢的主要因素,分别达49%和38%。所以,教学单位应该因势利导,将社会上一些连锁企业的成功案例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之中,以便学生能及时了解连锁经营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职业素养和职场竞争能力。

2.是否认同课程设置。(1)课程重要程度。在对专业课程设置重要程度上,绝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认为《连锁企业门店运营》、《连锁经营总部运营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最为重要的三门课程,应该学好。因此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强调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连锁管理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以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的需要。(2)基本能力课程重要程度。从调查情况看,受访学生都认为“实践能力”是该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合作沟通能力”处于次重要素质,而“组织协调能力”、“市场推广开拓能力”也是较次之的重要素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减少理论课程时数,通过现场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重视合作沟通、组织协调与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

3.专业培养方面。(1)专业培养模式。有约七成的受访学生都认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需要紧密结合”是当前人才培养较为理想的模式;有22%的学生认为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训类课程,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还有不到一成的学生希望“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来授课”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技能;只有2%的学生仍然认为应该以“课堂授课”方式来满足学习需要。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学校以实践方式来加强对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增强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竞争能力。许多学校也尝试多种方式与途径强化实践教学。除了在课程进行中到企业实训,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还利用寒暑假安排部分有实践要求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企业内部近距离了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管理架构、管理制度等,体会企业经营的种种做法,在检验学习效果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增强后续课程学习的主动性。(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度。从调查数据看,大约有近80%的学生都认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没有一个学生否认这种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的作用。“工学结合”一直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不仅增加参与“工学结合”联合培养人才的企业数量,还通过合同、制度等约束手段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及效果。

4.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调查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感到满意,有一半多的学生感觉一般,表明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当然,也有近六分之一的学生则对课程教学效果表示不满意。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从现有的教学模式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然是学校在今后一段时间抓好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种教学模式为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三、一些建议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符合现今经济发展与商品流通对相关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要广泛利用专题报告、专业认知、宣传报道、现场参观等方式,加大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务必使广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与选择该专业。同时,还要到连锁管理企业广泛宣传,让企业更加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学生的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2.课程设置优化。调查显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就需要每一个学校都能够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对课程设置从结构到内容进行调整,优化课程体系。(1)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培养,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流程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内容与时数,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类课程的比重;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由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模式转变,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从而实现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2)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岗位目标与企业实际,紧紧围绕“职能技能”这一核心,充分体现“必须、够用”的原则,逐步降低理论学时数的比重,使整个课程体系突出体现“动手能力优先”、“职业技术优先”的原则。

3.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工作。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建议有关学校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或管理职能,负责管理、组织、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要与相关企业探讨学生实习途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举措,尽量满足学生现场实习实训的要求。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抓好教师培训工作。为了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积累实践经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通过顶岗挂职、合作研发、行业调查等形式强化实践技能,提高专业素质。(2)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工作。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一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难点。要通过建立相应地资源库,有目的地引入来自企业的技师,充实实践课程的教师队伍,以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门店运营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连锁经营;资金运行管理

一、连锁经营企业的分类

连锁经营方式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企业共有三种类型,本文按日本式分类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一是直营连锁,指狭义的连锁店也就是由总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如肯德基。

二是自愿加盟,自愿加入连锁体系的商店。这种商店由于是原已存在而非在加盟店的开店伊始就有连锁总公司指导创立,其在经营方面有很大的自,只是以加盟联合的形式在进货等方面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特许加盟,加盟连锁是连锁中公司与加盟店之间的一种合同行为,总公司将自己的商标、商品名等足以代表自己公司营业形象的标识供给加盟店使用同时提供经营上的指导,统一的整体设计和商品供应,而对方即加盟店在取得上述权利的同时需要支付一笔加盟费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加盟连锁更多的是一种合同关系而非统一经营关系。因此,在以上连锁经营企业的分类中自愿加盟与特许加盟形式其加盟店与总公司之间并没有统一的经营和资金调配关系,因而论文中的连锁经营企业特指直营连锁形式。

二、资金运行管理的特点以及在连锁企业中的现状

连锁经营企业在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的同时,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企业模式。但是,由于我国连锁企业起步相对较晚,各方面发展不成熟,经营者们都是感性的选择,盲目的扩张。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利润效果,反而因此负债累累,这主要归结于连锁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资金运行管理的特点

一是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由连锁总部进行统一核算是连锁经营众多统一中的核心内容。区域性的连锁企业,由总部实行统一核算;跨区域且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可建立区域性的分总部,负责对本区域内的店铺进行核算,再由总部对分总部进行核算。下属连锁经营企业一般不设专职财务人员,店铺与总部在同一区域内的,由总部统一办理纳税登记,就地缴纳各种税款;店铺与总部分跨不同区域的,则由该区域的分总部或店铺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就地缴纳各种税款。区域分总部应定期向总部汇报该区域各店铺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原则上连锁企业在建立时就应实行统一核算,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在实行连锁初期,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进行核算上的统一。

二是票流、物流分开。由于连锁企业实行总部统一核算,由配送中心统一进货,统一对门店配送。从流程上看,票流和物流是分开的,这同单店式经营中资金与商品同步运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连锁企业中财务部门与进货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财务部门在支付货款以前,要对进货部门转来的税票和签字凭证进行认真核对,同时,在企业财务制度中要规定与付款金额数量相对应的签字生效权限。

三是资产统一运作,资金统一使用,发挥规模效益。连锁经营的关键是发挥企业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为:第一、连锁企业表面上看是多店铺的结合,但由于实行了统一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统一进货、统一配送,使资产的规模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第二、由总部统一核算,实行资金的统一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增加利润。第三、实行资产和资金的统筹调配,统一调剂和融通。总部有权在企业内部对各店铺的商品、资金和固定资产等进行调动,以达到盘活资产、加快商品和资金周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第四、地位平等,利益均衡 连锁企业利润的取得是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创造的,不存在谁地位比谁低、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各方都遵循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地位平等、协商共事的原则,不能靠牺牲对方利益获取自身利益。

四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流动资金需要量大。连锁经营企业多被运用于零售和服务行业,对于这类行业来讲应收账款比重偏低,对外投资也比较少,因此流动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管理尤为重要。

(二)资金运行管理的现状

目前,连锁经营企业的资金运行管理仍然停留在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单一控制层面,其管理重点仍为总店对分店的资金划拨以及分店的资金上缴,没有对企业整体的资金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同时,由于各分店在月末才对自身实现的销售、购进的商品成本进行核算并结算内部利润上交总部,总部对各分店的资金运行管理存在滞后性。

三、连锁经营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连锁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水平,内控制度,以及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连锁经营企业对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是现阶段资金运行管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支机构银行账户过多,资金分散;资金的占用管理不到位。分店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使得资金运行管理失控。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流动资金占用增加、周转缓慢。

二是重视利润指标考核,忽视现金流控制。现金流净额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三者总和,一般而言,经营性现金流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说明企业经营资金周转不灵,可能存在存货积压、赊账过多等不利因素。但总的净流量仍为正,说明企业是通过投资收益、出售资产、大量举债、吸收股东投资(可能有欺骗因素)等因素来维持周转的。公司要生存下去,充足的现金流量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三是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连锁经营企业内部机构中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在资金的流向与控制层面,没有建立有效的决策约束的机制。总部对分部、总部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甚至存在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资金流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四是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由于连锁企业总部与分店之间资金运行联系十分紧密,企业的整体资金运行甚至小部分的资金运行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给整个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对连锁企业及时发现危机,降低损失意义重大。

四、连锁经营企业资金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来看,加强连锁企业资金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对有效摆脱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和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

1.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做到预算指导经营。连锁企业全面预算是在每年的年末对当年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作全面地分析,并对下一年的企业目标进行研究,然后根据上报的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进行修正补充。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突出预算的刚性,管理的重点在于落实过程控制。财务部门要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对由于预算原因造成的偏差,及时修正预算指标,并且针对大额偏差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2.加强结算资金管理,是资金运行管理的中心环节。连锁经营企业具有货币资金流量大、闲置时间短、流量沉淀多的特点。财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调度和运用资金,为企业创造效益。

3.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可使分散的资金快速回拢,一方面保证了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加大了沉淀规模,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具体操作上,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承担资金筹措、使用、调度和管理的职能,门店实施收支两条线,专款专户,专款专用,收款账户只能收款,不能取款,防止门店“坐支”销货款。总部管理人员通过审核往来账单进行监管,并通过远程查询、网上银行随时督察。

4.建立财务资金电子审核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分店地域的分散性给总部资金集中管理造成的不便,审批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均可以登上系统进行审批,增强了用款的时效性,便于财务的资金安排和资金的预算管理。

(二)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强化财务监督

1.在连锁企业内部积极推行内部审计制度。一是建立内部预算审计机构,任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和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对于企业内部重大的经营决策项目要重点审计,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要审计其合法性。

2.实行联网管理,强化财务监督。要在加强资金内部审计制度的同时,全面加强企业的预算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各项先进的收付,应收未收,预算收入等要建立严格的立项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监督。

(三)应用电子结算系统平台,方便信息互通

建立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即财务MIS系统,既便于总部的远程监控,又便于信息互通。资金集中管理电子结算系统风险管理机构由信息中心、财务部门组成:财务部是电子结算系统运行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电子结算系统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电子结算系统的日常收支结算业务的安全运行;信息中心是电子结算系统维护和监控的主管部门,负责电子结算系统硬件设备、网络及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监控,提供日常运行服务和运行技术支持,确保电子结算系统外部环境的安全及稳定运行。

(四)建立基于现金流的资金运行预警系统

基于现金流资金运行预警系统,能较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经营者,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资金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在对分店日常资金运行进行管理的同时,连锁经营企业还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对其分部及总部的现金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现金流的资金运行预警体系,形成信息收集、评价、触及报警系统、启动应急系统等一系列完善的体系,从而保障连锁经营企业资金运行安全。即建立一种机制,在企业资金运行在发生异常时,预先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在财务危机发生前发出预警信号,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寻找导致资金运行异常的根源,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连锁经营企业基于现金流的资金运行预警值是测算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依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以判断企业的资金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临界值的设定应当会同有关专家,或根据经验和理论值来确定。在企业日常的资金运行危机管理中,连锁经营企业应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对预警指标进行实时监控。

总之,连锁经营企业只有不断强化资金运营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更有利于连锁经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营运资金管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海尔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案例研究》,作者:彭家钧;出自中国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营运资金管理论坛论文集;2010:132-153.

[2]《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作者:张月玲; 洪慧林; 邢小培; 陈莉; 陈露;出自《会计之友》2012年11期.

[3]《连锁经营企业资金管理之我见》,作者:袁文玲;出自《才智》,2012,21:14.

[4]《浅析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段术祥;出自《经营管理者》,2011,09:102.

[5]《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困境及应对》,作者:李慧,王元章;出自《现代商业》2010年第5期.

[6]《连锁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陈旭明;出自《会计师》,2011,08:57-58.

[7]《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及强化对策探讨》,作者:杨秀芬;出自《现代商贸工业》,2011,24:258-259.

[8]《浅谈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邹广宇;出自《现代商业》,2013,02:228-229.

[9]《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刘大宣;出自《现代企业》,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