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第1篇

1.1 贵州省物流企业采购新式物流技术设备融资难

例如,采购进口的机场传送带、物流运输企业采购大型包装机、生产输送装载、分类分配等机械装备需要极其巨大的融资规模,物流企业很难从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筹资。企业亏损或者微利,物流中小企业无积累,内部融资几乎没有资金来源。

1.2 贵州省物流产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智能化投资融资难

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自动提货站和智能化自动提货柜融资难,要求把这些设施列入贵州省各地的城建规划难上加难。

1.3 贵州省物流产业智能化融资投资风险管理人才难寻觅

贵州省内的物流企业目前规模小、利润薄,人才收入低、技术层次低,缺少既熟悉物流技术设备信息化、物流智能化硬技术,又能进行物流产业资本运作的金融风险管理的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

2 贵州省物流产业投资融资存在的金融风险

2.1 贵州省扎堆投资物流园物流地产存在巨大的投资融资风险

贵州很多地方都盲目地建设了一些与经济发展极度不相称的、物流标准落伍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地产,加大了贵州物流产业投融资资金有效使用的风险。就以贵州为例,很多县份甚至乡镇都建设一些面积超规格而物流技术标准落后、粗放经营的物流园区。其实其中很多都是打着物流项目的幌子,然后骗取资金,圈占土地,开发高价房地产出售,牟取暴利。

2.2 贵州省存在物流技术设备的标准化技术不统一的严重金融风险

贵州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物流信息化、物流标准化进展缓慢。例如,物流现代化离不开托盘。目前,我国国标中托盘有6种尺寸规格,而贵州省实际流通的托盘规格多达30余种,很难实现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托盘化联运及储存,难以寻觅到与集装箱、叉车相匹配托盘,难以整合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要实现融资投资于贵州物流业的金融风险最小化很困难。

2.3 贵州省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的低效益融资风险

贵州省在计划经济时期,矿产资源以运输能力定产能,贵州物流企业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企业效益,无法积累利润。在市场经济时期,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真正用于物流业企业自身发展和改进物流技术设备的资金较少。由于自身发展资金长期不足,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丧失发展动力,劳动生产能力低、劳动效率低下,造成物流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贵州省国有中小型物流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70%以上,依靠地方税收财政补贴,物流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包袱。

2.4 贵州省对物流产业的投资存在物流技术低下的投资融资风险

贵州省物流企业没有围绕当地的优势产业和强势企业提高物流技术,没有积极诱惑优势企业进行物流外包。例如,贵州省苗族医药即贵州的苗药产业是规模效益比较可观的大产业。贵州省苗药物流的投融资风险就存在技术低下的金融风险。贵州苗药的许多药品供应商、中间商、零售商、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但由于相互之间大多没有形成网络,因而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较高,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当发达,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的自动化水平。

3 对省发展物流产业投资融资风险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

3.1 建议贵州省加大对物流业风险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人才培养的投资融资力度

利用投资基金模式从外面引进,校企合作培养实用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综合性人才,加大贵州省物流企业M&A的金融扶持力度,利用黔惠物流和贵州省物资储运总公司组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上市融资,建好贵州省物流业航母和物流技术示范的标杆。

3.2 建议贵州省高速公路对快递企业减免高速公路过路费

贵州省“高速公路收费似乎被当成了印钞机、提款机。”听说还要延长高速公路收费期,部分老师被高房价、高物价、高油价,低工资、高价车(相比国外汽车)逼疯了。私家车强制年检应该取消强制年检。因为传统私家车的强制年检只收费拿钱,无技术检测服务。收费路只占3%的目标和计划到哪年落实?有没有落实时间表?不收过路费是不是真心的?中国垄断油企业供应汽油费价高质次祸害私家车的使用年限,不能把私家车误认为是高速路打工车。

3.3 建议贵州省要优先发展物流金融和科技金融

建议加大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RFID、EPC、GPS、The Internet of Things等等,及物流自动化和标准化物流技术设备投资融资,发展包括物流技术应用以及物流技术设备在内的科技金融。

3.4 建议在贵州省物流产业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降低投融资风险

贵阳市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它是我国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城市和物流网节点城市。例如,贵州振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智能交通和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利用金融的扩展作用,打造贵州省的物流通道的经济效益。

3.5 建议贵州省要督促贵阳市加快物流金融体制改革

贵州省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至今只有21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建议大胆地多种形式利用股权交易市场,在贵州省物流产业引入民间资本,在物流产业利用BOT和TOT等投融资方式,利用淘宝网的互联网金融,从事小额无抵押信贷、融资担保、期货融资等金融模式,贵阳先试。物流金融,贵阳先行。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第2篇

所谓的“大资管”,是指随着监管的不断放开,原有资管业务不断扩展,参与主体不断增加,业务开展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今,随着券商、基金、保险、期货等机构相继获得了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资质,我国的资产管理市场一改之前银行、信托专享的局面,真正进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资管时代”。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时,2012年无疑将会被认为是“大资管时代”的元年。证监会、保监会等行业主管机构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券商、基金、保险、期货涉足资产管理,再加上原先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银行和信托,共同组成了我国“大资管时代”的主力军。

券商:等到了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

2012年10月18日,证监会了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集合细则》”)及《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定向细则》”),合称为《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办法》在行政审批、投资范围、业务限制等方面进行了放松,促进了证券公司进一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2012年11月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的通知》的授权下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对证券公司的直投业务进行自律管理。

这两部法规为券商直投业务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监管,其中包括增加直投业务范围,即首次明确了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可以参与股权相关的债权投资,为直投子公司和直投基金以可转债或过桥贷款等债权方式向被投资企业进行投资提供了可能性。

基金:成为全能选手

2012年11月1日,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正式试行。

根据此法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设立专门的子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在资产管理的投资范围上,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投资于“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商品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品;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等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资产管理范围。

保险:多面开花

2012年7月16日,保监会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同意符合一定资质的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委托给符合条件的投资管理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专项资产管理或者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投资业务。

2012年10月12日,保监会进一步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明确符合一定要求的保险公司和/或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境内依法发行的、符合一定要求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金融产品。

2012年10月22日,保监会还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1)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的资金和能够识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合格投资者的资金;(2)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接受客户委托,以委托人名义,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3)符合有关规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申请,依法开展公募性质的资产管理业务;(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子公司,从事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上述一系列规定大大扩展了保险资产管理的业务范围,也为保险资金与其他非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提供了依据。

期货:新鲜血液

2012年5月22日,证监会颁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并已于2012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允许国内期货公司以专户理财的方式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除了能够投资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外,还可以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票据等金融资产,改变了期货公司原先单一的盈利模式,同时也为我国的资产管理业增加了新鲜血液。

另外,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对于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此法规,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保险资管公司、券商都可开展公募业务,扩大了公募队伍,并且能够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参与资产管理市场的机会。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大资管”除了参与机构数量增加外,还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新进崛起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投资、理财、交易等金融活动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面临已经到来的“大资管时代”,嗅觉灵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瞄准了这块蛋糕,凭借互联网快速、便捷的先天优势,在产品销售、理财咨询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周到的理财服务,在“大资管时代”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将有可能进一步深入到金融产品设计等领域。

另外,“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大量的金融产品,这也为各地的金融资产交易所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来源,这就意味着各地的交易所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第3篇

从全球范围看,资产管理是金融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1年末,全球资产管理资金规模已接近90万亿美元,其中来自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等领域的资金占比合计近90%。近五年来,除对冲基金规模小幅下降外,其他渠道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均已达到或超过危机前水平。

“资产配置专家”瑞士银行

瑞银是全球领先的银行集团,是欧洲第二大互助基金管理者,业务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形成了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四大核心业务体系。全球资产管理部是瑞银的唯一资产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约61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0,业务多元化,追求长期总投资回报。

产品与业务。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部的业务定位是资产配置专家,其不直接设计理财产品,而是提供跨地域、跨产品、跨渠道的多样化选择,资产配置方案涵盖了各类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产品、货币市场、对冲基金、房地产、基础设施、私募股权投资和基金咨询等。经过各组合的相互搭配,可以形成多层次投资策略,而客户关系维护则由位于瑞士、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本地团队负责。

财务与经营。2012年,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部的营业利润为19.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5%,对集团的贡献度为7.4%(投资银行占33.8%,财富管理占27.7%,零售及公司业务占14.7%,其他业务合计占16.4%)。

与集团及其他业务部门关系。瑞银集团内部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有机整合在一起,机构资产管理与私人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产生重要的协同增效作用。瑞银创建了独特的一体化业务模式,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已有资源,通过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互动协同,挖掘更多机会,从而实现最大增加值。例如,投资银行部可为财富管理部和资产管理部设计多种结构化产品;资产管理部不仅为其客户做投资决策、管理所有共同基金,同时也为私人银行、零售与公司银行部提供信息和解决方案,不仅在收入方面挖掘协同效应,还从成本、技术、后勤等方面充分做到资源共享。

风险隔离。为了防止过度协同带来的风险叠加,瑞银采取了三项风险隔离措施。

强化独立风险管理。瑞银提出,要减小总部的资产和人员规模,把更多资产和职能重新配置给各业务部门。在弱化总部职能的同时,对自身融资框架进行改革,使每个部门的资金成本和负债结构与专业化运营的竞争对手相似。

理顺内部定价,引入独立监督。瑞银对各部门之间交叉服务、收入分享及连带安排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市场环境和产品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内部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进行重新定价。此外,瑞银还提出“双董事会制度”,即以CEO为首的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严格分开,前者负责日常运营,后者负责战略制定和风险监控,在非执行董事会内重新组建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独立负责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的最高权利机构。

创造外部市场,实现有限协同。由于很多创新产品都有“长尾”特征,历史数据有限,通过计量模型很难准确度量该产品的风险。为此,瑞银主动放弃了部分协同效应和潜在收益,如投资银行部的某些创新产品不能直接服务于财富管理部的个人客户,必须先经由资产管理部推向外部公开市场,在外部市场获得充分定价和长期评级后再以成熟产品形式提供给财富管理部门。

“全球本土银行”汇丰

作为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平台,汇丰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AUM)已超过43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13位,并自2010年起将旗下信托、基金和投资管理业务等纳入该平台,共享同一品牌,不但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全球知名的新兴市场资产管理机构,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营网络,遍布亚太、北美、欧洲、拉美、中东和北非地区,员工数量超过2000名。

产品与业务。汇丰环球投资管理的客户包括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经纪、中介及批发商等。业务方面,汇丰提供一系列积极投资及量化投资配置,包括股票、债券、流动资金管理及另类投资策略,致力提供长期投资价值,同时注重全球配置和本土资源相结合,这与汇丰的“全球本土银行”的策略相一致。此外,遍布于20多个新兴市场地区的投资团队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研究能力和资源。

管理模式。集团高管层委任来自于不同地区且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管理团队,是为了满足各地区客户不同需求的同时,综合拓展全球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在伦敦设有全球执行委员会,主要是制定策略指引,该委员会主要构成包括全球首席执行官、全球首席投资官、北美首席执行官、全球首席产品总监、全球首席运营官、亚太首席执行官、全球人力总监、全球合规总监、拉丁美首席执行官、欧洲首席执行官及全球客户策略总监。

与集团及其他业务部门关系。一方面,汇丰较强调发挥自身实力,依靠内部团队而非外部力量提供资产配置方案,这源于强大的集团资源和协同能力,除所属板块外,集团内其他产品和投研团队都是强大后盾;另一方面,资产管理业务依托汇丰集团全球范围的网络和子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开展营销,并为客户提供专业资产管理服务。其管理资产中83%通过内部消费者金融、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等渠道而来,但组合交易和风险控制则通过资产管理团队统一运作,这方面与UBS较为相似。

对中国资管机构的启示

目前,我国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基金、信托、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2012年末,整个资产管理行业26万亿的管理规模中,信托、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各自规模均超过7万亿。欧美国家的管理资产规模通常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0%左右,日本在7%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2.17%。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第4篇

伴随着“8号文”的出台,各种分析评论、应对策略也纷至沓来。然而我们认为,如果仍像以往一样仅针对监管政策而应变,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品种单一、资产管理技术薄弱的局面。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历过粗放式增长而进入到徘徊期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更长远的视角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进行讨论。

什么是资产管理产业链

资产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人们进行储蓄就是最基本的资产管理行为,这也是人们普遍具备的最朴素的资产管理意识。我们可将资产管理分为“自主管理”和“委托管理”两大类。自主管理是指人们通过自身技能、知识及占有信息,管理并运用财产以期望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的行为。人们进行储蓄、投资房产、买卖股票和债券、购买金条及收藏艺术品等行为均属于这一范畴;委托管理则是指人们将自有财产委托具备专业投资技能和丰富投资经验的机构进行管理和运用的行为。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财富在日益增加;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在逐渐细化,专业的委托资产管理机构快速发展;伴随着劳动力对工作时间外闲暇时间要求的提高,人们自主管理的时间和精力在减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进行自主管理的意愿逐渐减弱,自主管理的效用日益下降;而委托管理方式在资产管理中的地位则显著提升。理论上,委托管理方式的确可以拓宽投资渠道,更充分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提升投资回报率;与自主管理方式相比,属于更高级、更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我们在本文中的讨论也都是针对委托资产管理这一方式展开的。

若将资产管理业务整体视作一条产业链,那么在这一链条中存在四个重要的主体,分别是管理人、销售商、客户及中介商。

管理人是资产管理产品的提供商,承担着产品研发及管理运作的职能。管理人可以根据其擅长及允许使用的投资工具、目标客户资产规模、风险收益偏好、期限偏好等,开发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资产管理产品。例如,富人及巨富阶层具有客户数量少、单笔委托资产金额大的特点,因此管理人针对该阶层提供的资产管理产品多以定制类、个性化并辅以多元化衍生服务为主;中低收入阶层具有客户数量多、单笔委托资产金额小的特点,因此管理人主要向该阶层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产品。综合实力较强的管理人,可以提供覆盖所有客户阶层、所有风险偏好以及各类投资工具的产品;而专业化的管理人,则可能仅就特定客户阶层、特定风险收益偏好及特定投资工具提品。

销售商的主要功能是接受管理人的委托,借助销售商自身的销售网络和营销技能,向客户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销售商和管理人可能是同一主体,也可能是不同主体。管理人委托非同一主体的销售商代为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费,同时需要承担较高的委托成本。若管理人倾力搭建自身销售网络,特别是全国性质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本,这并不是所有管理人都有能力承担的。因此,尽管管理人都更乐于进行自我销售,但从现实出发,区域性质的自我销售较容易达成,全国性质的自我销售很难实现。

客户是资产管理产品的消费者,是委托资产的提供方。处于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知识技能、具备不同性格特征的客户群体,对资产管理产品的需求都不尽相同。对于客户群体的辨识和区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通过定位某一类客户群体而推出专属产品较为困难。在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初级阶段,管理人通常仅通过资产规模来辨识客户,同时先推出产品而后寻找客户的方式较为常见。另与一般消费产业不同,管理人、销售商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迎合客户需求,而应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令客户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

资产管理领域的中介商包括经纪商、托管人和评级机构等。经纪商包括证券经纪、期货经纪等,主要为投资工具的交易提供服务;托管人包括具备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主要提供资金保管、资金清算及估值等服务;评级机构既包括针对资产管理产品和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的评级机构,目的是为客户选择适合的产品和管理人提供技术支持,也包括对各种投资工具进行评价的评级机构,目的是为管理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若评级机构独立于管理人和客户,我们称之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其评级结果有效性和独立性会更好一些。

在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市场中,资产管理产品种类丰富、定位清晰、风险收益匹配得当;管理人、销售商、中介商专业界限明确、竞争适度、主动创新意识较强;客户理智、文明,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监管机构张弛有道。与之相比,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商业银行在产业链中的角色

商业银行在整个资产管理产业链中承担着管理人、销售商及中介商等多重角色,是这一产业链中最容易通过内部联动、整体布局获得综合效益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管理人角色

与销售商、中介商等角色相比,商业银行作为管理人的角色最容易遭遇激烈的竞争。除商业银行外,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含公募和私募)、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外资资产管理机构都在奋力争夺客户资源。从中国目前的格局看,管理人这一领域已经从21世纪初基金公司“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也在迅速膨胀,成为管理人中一股新兴的力量。

在众多管理人中,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都较为突出。传统信贷业务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商业银行进行债权类投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特色。在这方面,能与商业银行媲美的仅有基金公司,其擅长做权益类的投资运作,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宽泛却缺乏经营特色。另外,因商业银行兼具销售商、托管人的角色,因此在销售、托管本机构产品时,委托成本较低。

然而,作为管理人,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首先,在进行债权类投资时,商业银行主要使用期限错配的管理技术,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流动性问题日益突显;加之近年来期限错配技术在投融资业务中被广泛运用,这无疑给体量巨大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流动性管理雪上加霜。其次,游离于传统的直接、间接融资渠道外,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进行的债权类投资,为经济政策的实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增添了难度,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狙击;而为了规避监管,更多结构复杂臃肿的异型产品登上资产管理舞台。这些异型产品的生命力非常脆弱,监管敏感性强且缺乏技术含量,如果商业银行将全部资产管理资源都用于开发该类型产品,非常容易在未来日趋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最后,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商业银行现存的资产管理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存款类产品的竞争力会大幅减弱,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否是“昙花一现”,完全取决于未来的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的销售商角色

尽管自2007年起凭借地域优势兴起了一批第三方理财机构,如上海地区的诺亚财富、深圳地区的启元财富等,但商业银行仍以无可比拟的网点和人员优势占据着销售冠军宝座。尽管这一因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积淀而产生的资产管理产品销售优势地位不易被动摇,但商业银行若要始终保持这一绝对优势地位,则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

资产管理产品销售的层次由低至高分别为:正确销售,即将其所代表管理人的产品向客户介绍和解释清楚,不存在过度宣传、消极宣传的行为。量体裁衣,即根据客户对风险、收益以及流动性的基本要求,为适合的客户推介适合的产品。全面规划,既根据客户的经济状况、家庭情况、职业规划、健康情况及税负情况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长期的、全面的资产管理规划。能为客户提供全面规划服务的销售商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会为管理人积累宝贵的客户特征资料。商业银行的销售角色和管理角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然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销售服务仍停留在“正确销售”这一层面,未来仍需努力。

商业银行的中介商角色

商业银行可以承担托管人、评级机构等中介角色。托管人的出现,最初是为了保护客户委托资金的安全,但随着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托管人的内涵也日趋丰富起来,包括资金清算、核算以及资产估值等等。商业银行的托管人角色是具有排他性的,除商业银行外,其他机构暂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对资产管理产品进行跟踪与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营销客户,有助于为管理人提供自我评判依据。然而,商业银行这一角色是缺失的,暂未成为完整的资产管理跟踪与评价体系。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商业银行的管理人角色、销售商角色和中介商角色,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其他机构望尘莫及。在这样巨大的天然优势下,商业银行应为其他机构作出表率,带领资产管理业务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前行。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建议

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宏观层面,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人口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的稳定程度都会影响,甚至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轨迹。微观层面,从业人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与道德修养、资产管理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飞跃以及商业银行管理者制定的发展战略会影响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速度。宏观层面的影响因子,如监管机构的干预程度、混业经营的步伐、利率市场化的程度、投资品种的丰富性等等,是作为个体的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更多地,商业银行可以从微观层面,在现状下,对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建议,并对宏观因素的变化进行预判,适时调整规划,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人才培养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如果想做大作强,必须在投研团队建设、销售团队建设、运营支持团队建设方面下功夫。

培育优秀且稳定的投研团队。作为管理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应拥有一支完备的投研队伍。投资与研究团队需要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判断,对大类资产(如权益、债权、贵金属等)的价格走势和风险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界定,对资产定价方法进行持续地研究和优化,对投资策略进行有效地制定和修正,对投资结果进行阶段性地总结和回顾等。对这支队伍的培育和建设速度决定了商业银行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速度和核心竞争力。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资产管理机构投研团队的人数来评价其优劣,而应看这支队伍中研究人员和投资人员的配置比例是否与其管理的资产模式相适应,以及这只队伍中是否具有领军人物。

建立专业化的营销团队。作为销售商,商业银行销售部门应拥有一支独立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营销团队。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应根据客户的经济状况、流动性需求、期望投资回报率、风险承受能力、文化程度及健康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客户制定投资计划或推介产品。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资产管理服务营销人员的理论培训,提高营销人员准入门槛,建立一支具备科学营销意识的专业化营销团队。

建立强大的运营支持团队。运营支持服务包括资金清算、会计核算、内部控制、法律合规及系统开发人等。一支敬业、忠诚的运营支持团队,对业务的发展会起到无法量化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运营支持团队人员流动性高、工作拖沓懒散,则会对业务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薪酬制度、精神奖励、职业规划等充分调动和加强运营支持团队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战略定位

拥有长远发展战略并走在资产管理领域前列的商业银行一定热衷于创新和变革,而目光短浅的商业银行只会一味的跟随和模仿。先认清未来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并主动改革的商业银行,会在第一时间获得长期收益。因此,战略定位很重要。

综合性或者专业化。如果要做综合性的资产管理龙头,商业银行就需要在产品开发、销售、托管等业务领域齐头并进发展,并且可以通过参股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主动拓宽资产管理的投资领域。如果要做专业化的机构,商业银行则需要结合自身的人员与技术优势,重点发展某一特定业务或产品。

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文第5篇

《新财经》:以您在财富管理行业多年的经验,您认为中国目前是否到了财富管理业成熟的最佳时间点?

严骏伟:我认为目前还没到这个时候,行业还处在生长期,比较活跃和躁动。目前资产管理市场投资者需求极为旺盛,但投资渠道被堵死,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很差,房地产投资需求也被抑制,资金没有出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开始找出路,通过银信合作,开发理财产品进行资产配置,但目前它们还主要处在卖产品的阶段。

《新财经》: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监管层在财富管理政策上的彻底松动?

严骏伟:信托这几年做得很好,实现了一定的财富效应,规模上去了,钱也挣到了,引起了其他金融机构眼红。而保险、券商和基金等由于市场原因和政策限制,近几年很不景气,投资手脚被限制住了,信托的财富效应让券商、保险、基金有了兴奋点。现在大家蜂拥而上资产管理,而证监会和保监会也看到证券市场长期处于熊市,要为它们找出路,一系列激进的资产管理松绑政策开始大规模出台。

《新财经》:您认为金融机构全面杀入资产管理,将对这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全面的竞争会不会导致价格战?

严骏伟:目前还谈不上真正的竞争,大家目前主要是在争夺银行的通道业务,但这个业务做不长,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是监管套利。资金池业务因为期限错配和信息披露不够透明,有较大风险,监管层肯定要规范。今后竞争的焦点应该看真正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银行业务能力,能够在技术上产生优势,为客户提供真正的资产管理服务。

《新财经》:监管层目前对于资产管理缺少哪些监管手段?

严骏伟: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监管标准和监管机构不统一,即使是监管机构部门与部门之间也不统一,这容易产生市场的监管套利,也容易使机构无所适从。

比如目前银行做资产管理就有很大问题,银行其实是透支了信用。在国外,银行做资产管理是独立的,有完备的风险隔离。在中国,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完全混淆在一起,资产管理是高风险行业,其风险完全可能外溢到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上,这将产生很大风险。

《新财经》:您认为在各家金融机构中,哪些机构做资产管理更有优势,各有哪些弊端?

严骏伟:目前来看,在资产配置上,券商的资产管理能力要强些,它们在股票、债券、外汇和货币市场上的投资和研发实力更?强。

不过券商目前做银证合作业务存在一定风险。一是政策风险。低价圈地银信通道业务不断触犯监管底线,而票据业务、资产池业务可能被叫停。二是信用风险。融资类业务团队在制度和经验上欠缺,股权质押融资跌破警戒线、无法补足保证金事件时有所闻。三是道德风险。从业人员在交易中无视风险和法规飞单和收受佣金。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原来政策管制很厉害,现在放开肯定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但它们的投资还是有自身的特点,比如注重配置和长期投资。

基金以前旱涝保收,但基金现在设立子公司其实就是信托公司的功能,是一个很大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