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开拓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将高等教育转化为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1],因此高校要做好就业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任务。面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和学生以及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渠道,寻找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工作。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进入新世纪以来就一直飞速增长,随着各大高校扩招的实行,大学生的数量呈现几何增长的现象,大学生如今已经从精英阶层进入到大众阶层。这既有利于我国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平均素质水平,更严重的是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这个人数相当于是东莞、青岛、济南、大连等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如此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按照我国高校毕业生70%的就业率来算,将会有200多万毕业生将会找不到工作,这将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我国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就业问题也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从高校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看,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这就会出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的情况[2]。目前我国还有许多的就业岗位空闲着,这使得我国的就业资源无法达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大学生就业也会受到自己的择业观、家庭因素、企业就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就业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2 我国高校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开拓就业市场已经成为一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从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大学生就业人数递增,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增长。每年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毕业,由于毕业生人数太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有限,使得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2013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接近700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社会就业岗位无法容纳700万人,我国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开拓。我国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存在于一些传统的就业岗位,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就非常匮乏,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对传统的就业岗位进行开拓创新,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够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一毕业就将会面临就业的问题,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逐渐成为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高考结束后,就会关注高校的选择,填写志愿书。高中毕业生会在各大高校里面选择适合自己而且又比较有前途的高校,就业率就是其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各大高校也意识到毕业生就业率对学校招生的影响。生源是学校生存的根本,声誉是学校招生的保障,因此高校会通过提升就业率来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招到更多的学生。就业率通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像“985”,“211”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上面就会比一般的高校要顺利得多。但是我国更多的是普通的高校和普通的毕业生,因此在就业方面压力就会比较大。这也促使着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就业质量上也是一个重点。就业质量更能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比如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什么行业,进入什么企业,这都是就业质量的体现。而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往往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业,也是对就业质量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竞争压力会小得多。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专业结构上要进行调整,重点发展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培养专业性人才。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既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学校的发展。
3 影响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因素
随着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来越重视,高校也正在努力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开拓的认识不足
我国的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树立高校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地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认识不足,导致就业市场的开拓不顺利。就业市场就是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是社会劳工供求关系的一个交流场所。就业市场具有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地域分布不均、就业产业分布不均等特点,就业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着市场人才的就业。
就业市场中的主要就业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集中,大量就业人才集中,但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大量的就业人才拥挤,也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加入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三产业,而造成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人才确实严重。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还不成熟,大量就业人才的拥挤势必造成整个就业环境的紊乱,从而从根本上破坏就业市场的秩序。
就业市场的开拓,需要充分认识就业市场,寻找开拓的突破口,进行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开拓。还要结合高校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地开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盲目地进行市场开拓,最后即使开拓出了新的就业市场,但是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毕业生也无法进行有效地就业。因此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市场开拓的时候,需要提高对市场开拓的认识,了解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3.2 就业市场开拓形式过于单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要得到充分的开拓,则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有效地进行开拓。但很多高校在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过程中,开拓形式过于单一化。高校在对就业市场的开拓上认识不足,或者过于片面,通常都只是通过高校的招聘会来对就业市场进行开拓[3]。就业市场的开拓需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整合社会资源,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高校不但要从有形市场进行开拓,还要对无形市场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网上淘宝创业等。如今网络电子商务时代正在来临,网络金融市场已经越来越成熟,可以通过对网络市场的开拓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但是高校由于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形式过于单一化,无法为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资源。
3.3 就业供求出现断层和脱节
我国的就业市场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比较不完善和不成熟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就业需求无法达到统一,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和企业的招聘信息不对称。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和就业市场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比较迷茫,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我国就业市场的信息不畅通,企业招聘需求无法及时准确地得到满足,使得我国就业市场的供求出现断层和脱节,也影响了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
4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策略分析
4.1 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加强毕业生实践技能
高校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首先需要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毕业生毕业之前进行实习锻炼。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毕业生可以提前熟悉社会的需要,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感受社会和校园的区别,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为自己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学生也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2 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
对于企业招聘信息平台的创建对于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非常关键。在很多高校的学校官网上都会有一些就业招聘信息,这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还要积极和58同城、智联招聘等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及时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
学校还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市场,电子商务时代即将来临,高校需要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网络上进行求职招聘、自主创业等。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无形市场,高校应该积极去从这方面开拓。
4.3 高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
毕业生的就业会受到自己的择业观、家庭因素、企业用人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自己的择业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家都想在毕业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高校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学校可以建立一些交流平台,邀请知名的企业家或者就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对学生进行交流演讲,让学生们了解他们的社会经历和经验,感受他们的就业体会,可以积极参考他们提供的一些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就业分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积极投身于社会需要的行业中去,为社会创造效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结语
就业不但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就业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部分。高校要积极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开拓,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综合进行。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
[参考文献]
[1]周志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36-138.
讯:现在每个网站都有自己的定位,那么应该把网站设计定位在什么地方呢?一般来说,专业的建站公司在为客户提供网站建设前期,需要进行专业细致的策划,而策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网站的运营效果。在一大把网站五金圈第6期在线访谈中,河南中诺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职员吴密小姐,与网友们探讨了“五金企业网站定位”的问题。
吴小姐认为,五金工具企业网站的定位依据:首先要定位五金工具企业优势在哪里?适于为哪些对象服务?怎么去服务?对于这些都要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因为正确定位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其目的是能够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般来说,企业网站按其建设的方向性可分为三类:1、企业宣传型: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树立行业品牌;2、市场开拓型:瞄准目标市场、突出产品特点、开发潜在客户;3、综合服务型:增强服务品位、完善服务体系、维系客户基础。明确了网站的方向及目标网站建设就可依此进行了。
作为企业宣传型的网站,在定位时就要明白,这类网站重点在于体现公司本身的精神精华,重点在于介绍公司,提供公司的网络品牌,那么就要从小细节来注意:比如网站的主要色调、主题设计、核心文化精神等,甚至更小到网站的用词都要非常的谨慎。并适当加入一些FLASH、公司图片、员工生活图片等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市场开拓型网站,它的目的就在于提升销售业绩,通过网络营销产生利润。因此,在定位时,就要明白网站的重点在于产品信息,要将企业产品信息设计成符合用户习惯的信息。比如说以前的购物车系统和产品系统是分开的,这样不太人性化,操作也比较烦琐,那么就要在每个产品的下方融合购物车按扭,使消费者最大程度上减少网站购物的烦琐步骤。(来源:慧聪网)
引 言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涌现出很多新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这些发展形态和发展模式可以从主体和区域两个维度进行解构。从主体的维度看,农村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平台企业、生产企业、服务商、合作社、农户等;从区域的维度看,农村电子商务集群的地域单元主要有村域和县域两种考察尺度。其中,以淘宝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专业村,便是村域尺度上的以农户为网店经营主体的新型产业集群。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淘宝村指的是由大量网商集聚在某个村落,以淘宝网为主要交易平台,活跃网店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网店数量占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全村网商年交易总额达到1 000万元以上,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电商产业集聚现象。截至2016年8月,全国淘宝村数量增长到1 311个,广泛分布于18个省份[1]。淘宝村的典型性表现在:(1)淘宝村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形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淘宝村承载着线上线下双重集聚的产业体,是一种农村社区嵌入型的创业和就业模式,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其中;(3)淘宝网具有进入门槛低、技术难度小、初始资金需求量少等优势,能够满足农民草根式创业的起步需求,本质上是一种包容性创新机制;(4)淘宝村极具中国特色,在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2]。
从本质上讲,淘宝村是农户电商化和电商集群化的双重实现[3],对于前者,人们普遍关心农户采纳电子商务以后的增收效应。现实中,有的农户网店经营绩效很好,实现大幅增收,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有的农户网店经营状况一般,甚至亏损。影?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因素很多,既有个体层面的因素,也有集体层面的因素。课题组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与周边村庄的零散网商相比,淘宝村农户的网店经营绩效总体上要好很多。研究认为,发展比较成熟的淘宝村与电商化水平较低的村庄的差别集中体现在集群层面的社会资本上,即发展比较成熟的淘宝村相对而言拥有更多与电商相关的集群社会资本。那么,这些集群社会资本是如何对淘宝村的网店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现有文献尚未对此进行过专项研究。本文试图在收集典型案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集群社会资本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
一、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择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质性研究集群社会资本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扎根理论是一种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取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现实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性探究,并应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框架以促进对现象的理解。
扎根理论方法的使用通常与案例协同,即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进而对资料进行数据编码和分析,最终形成理论框架。由于本文的重点对象是集群社会资本,为了全面发掘集群社会资本的内涵和作用,理应选取发展比较成熟、集群化程度较高的淘宝村案例,与此同时,兼顾数据的可得性和丰富度,本文最终选择了8个淘宝村案例,分别是白牛村、军埔村、消泾村、周圈村、堰下村、丁楼村、湾头村和培斜村(见表1)。这些淘宝村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5个省份,主营坚果炒货、服装服饰、大闸蟹、花木、草柳编、竹制品等不同类型的产品,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快速,集群生态完整,多数较早地被评为“中国淘宝村”,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二)数据收集
本文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种数据。一手资料由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所得。课题组从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先后对这8个淘宝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一方面通过认真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取对淘宝村环境和网商工作场景的认知,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网商代表、村镇干部、协会理事等人物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调研访谈后及时将实地观察到的情况以及访谈录音的内容转换成文字材料,有效访谈录音共计约1 960分钟,所得一手资料多达20万字。二手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关CSSCI期刊文献、阿里研究院撰写的《中国淘宝村》一书及其历年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当地政府和村委会提供的文字材料,经收集后统计,相关的二手资料合计约80万字。
(三)数据编码
首先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阅读,接着将与集群社会资本和网店经营绩效相关的文字内容筛选出来,然后进行数据编码。具体的编码步骤是:1.将相关资料以一定意思表达的一段文字的形式进行条目化编码[4],来自一手资料的条目共476个,来自二手资料的条目共425个,合计901个条目,约8万字。2.将反映集群社会资本和网店经营绩效两个范畴内部维度的条目进行汇总和概念化,确定集群社会资本和网店经营绩效的维度。3.分别将反映集群社会资本各维度经济效应的条目和反映网店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条目进行汇总和概念化,然后将两者中一致的概念确定为集群社会资本作用于网店经营绩效的中介变量,最后将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汇总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模型。
二、研究发现
(一)集群社会资本与网店经营绩效的维度
社会资本包括微观社会资本与宏观社会资本,微观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有目的性的行动中嵌入到社会结构之中的资源[5],宏观社会资本表现为社会组织的一些特征,如信任、规范、网络等[6]。集群社会资本是指集群这种组织的社会资本,属于宏观社会资本,它与企业个体的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对所收集数据的编码和分析得出,淘宝村集群社会资本可以归结为集群网络、集群规范和集群声誉3个维度,分别拥有204个条目、37个条目和79个条目(见表2)。其中,集群网络是指嵌入于同个集群产业链主体之间或相关组织内部的、能够被行动者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自身目标的关系资源[7];集群规范是指集群内部相关主体形成共同制度,并对不按照约定方式的行动者予以惩罚或约束[8];集群声誉是指产业集群发展所积累的整体形象资产财富[9]。经营绩效方面,通常是采用产量、销量、收入、利润等财务性指标进行考察[10]。本文对所收集数据的编码和分析得出,淘宝村农户的网店经营绩效可以归结为收入和销量两个维度,分别拥有81个条目和46个条目(见表2)。
(二)集群社会资本与中介变量
集群社会资本与农户网店经营绩效均是多维度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对一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传导过程。本文通过对条目数据的分析发现,集群社会资本通过作用于资源获取、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3个中介变量影响农户网店经营绩效(见表3)。资源获取是指农民网商在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场地等要素上的获取能力;创新性是指农民网商在产品种类、产品质量、营销策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上的创新能力;市场开拓是指农民网商在销售渠道、销售范围、客户群规模等方面上的开拓能力。
1.集群网络与资源获取。成熟淘宝村的集群网络是由网商、供应商、电商协会、专业市场、服务主体、地方政府等主体构成。淘宝村集群网络的扩张过程就是集群资源不断累积和共享的过程。集群网络能够促进信息传播,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并且成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资源[11-12]。相比于身处电商化程度低的村庄的网商,淘宝村的网商可以从集群网络中获取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产品供应、快递服务、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资源和服务,比如,周圈村建立的盆景市场为农户提供了一个花木交易与信息交流的平台,白牛村电商协会同物流企业谈判降低当地网商的快递费用,培斜村委会邀请电商专家入村进行网店经营培训,等等。该类型条目达126条,表明集群网络是农民网商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
2.集群网络与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需要技术、资金、人才、文化和市场机制综合匹配的系统工程,需要本地与超本地知识网络的整合[13-14]。成熟淘宝村的集群网络中包含着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杰出个体网商、专业电商服务商等创新性网络节点,这些网络节点的搭建与运转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并分享创新资源,带动淘宝村的农民网商进行产品包装、品类拓展、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例如,培斜村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建创新孵化基地,提升网商创新经营能力,消泾村的杰出网商开发“蟹券”实现产品预售,堰下村的杰出网商发明三角包装法和气柱卷材包装法以保证花木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完好无损。该类型条目有79条,表明集群网络是农民网商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
3.集群规范与创新能力。集群规范表现为行业标准、诚信公约、协议、规章制度等形式。良好的集群规范可提升合作效率,促进技术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8,15]。成熟淘??村的集群规范影响着农户网商进行营销提升、产品开发、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活动,尤其为应对电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恶性价格竞争和质量危机问题,推动网商进行差异化经营,起到重要的积极引导与约束作用。例如,军埔村电商协会规定会员不能相互效仿,必须各自创新,若有抄袭,一经发现,每次罚款2万元;湾头村规范草柳编工艺流程和质量检测体系以降低货品的瑕疵率;白牛村网商严格约束网货产品质量,促使网商主动寻求产品QS认证。该类型条目共有27条,相比于“集群网络与创新能力”(79条)要少很多,表明集群规范是提升农民网商创新能力的补充途径。
4.集群声誉与资源获取。集群声誉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地方集群总是在持续不断地提高自身在特定领域的声誉,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为集群内所有企业共享资源,积累领域内的长期专业表现[9,16]。相比于电商化程度低的村庄,淘宝村在电商发展方面拥有更好的集群声誉,吸引着政府部门的关注和介入,以及外来供应商、服务主体的入驻,进而强化农户网商对市场信息、政策扶持与产业配套资源的获取。比如,湾头村在成为淘宝村以后,当地政府积极争取各项资助,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丁楼村成为远近闻名淘宝村后,吸引了一大批厂商投资入驻,使产业配套更加完善;军埔村成为“广东电商第一村”,推动了村里兴建电商文化公园;等等。该类型条目共46条,明显少于“集群网络与资源获取”(126条),表明集群声誉是农民网商获取资源的补充途径。
5.集群声誉与市场开拓。集群声誉具有激励作用,可以促进成员合作,提升效率并谋求长远利益,并且作为一种集群品牌现象,是产品规模、品质、市场占有率与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成熟淘宝村的集群声誉为农户网店经营产品作无形的背书,通过提升网销产品整体形象,扩大产品信息传播范围,拓展了农户网店经营产品的市场。例如,白牛村得到众多媒体的报道使本地山核桃更加畅销;消泾村的“阳澄湖大闸蟹”品牌通过电子商务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丁楼村演出服饰如今远销东南亚和美国唐人街。该类型条目共32条,说明集群声誉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农民网商的市场开拓。
(三)中介变量与农户网店经营绩效
资源获取、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3个中介变量,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网店经营绩效中的收入和销量。本文通过对条目数据的分析发现,资源获取和创新能力影响农户网店经营绩效中的收入,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影响网店经营绩效中的销量,见表4。
1.资源获取与网店收入。资源获取通过影响农民网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数量与质量,降低农户的网店经营成本,进而增加网商收入。资源获取能力是外部性支持水平的侧面表现,并且来自关系网络的资金、信息可以显著改善创业者绩效[17-18]。淘宝村网商通过获取外部资源,提升网店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物流、技术服务与资金获取成本,提升网店经营收入。比如,堰下村网商赵先生可以方便地获得驻村快递服务,低廉的运输成本有助于提升其收入;加入白牛村电商协会的农民网商可以免费获得协会提供的培训服务,有效提高农户的网店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收入;培斜村委为农民网商提供集中办公场地和免租仓库,降低了农户的经营成本。该类型条目数有50条,表明资源获取对农户的网店经营收入有着重要影响。
2.创新能力与网店收入和销量。创新的主体、资源和环境要素可以在不同时期影响创业绩效,并且创新可以产生利润,利润也可以激励创新[19]。创新能力越强的农民网商,越能够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运营个性化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避免淘汰,赚取利润,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在发展比较成熟的淘宝村里,农户在共享集群内部资金、技术和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将集群社会资本中的创新要素转化为网店的收入和销量。例如,湾头村农网商贾先生通过优化设计与品牌营销,使网店草柳编产品档次提高,网店年收入增加;白牛村网商许先生通过开设“山货之乡”品牌进行营销,网店级别已达到金冠且年收入不菲;沭阳网商方先生通过公司化运营与差异化发展路径,进行包装创新与品类拓展,网店销量持续增长;军埔村网商许先生通过创新营销,打造网销“爆款”使销量猛增,如今网店已达皇冠级别;等等。“创新能力与网店收入”“创新能力与网店销量”的条目数分别是共25条和27条,表明现阶段创新能力已经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相比于“资源获取与网店收入”的关系强度,创新能力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市场开拓与网店销量。市场开拓与农户网店销量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市场开拓能力越强,则农户的网店销量越高。成熟淘宝村的网商通过集群网络获得成本更低、种类更多的产品,并借助集群声誉的溢出效应,不断扩大网店宝贝的种类范围和客户规模,进而提升网店的销量。例如,培斜村网商华先生2014年对村里竹制品、特色食品与羽绒服进行供应链整合,使产品市场从原有南方市场拓展到全国各地,销量同2013年相比实现翻番;白牛村网商方先生通过在天猫开设旗舰店,依托食品加工厂与品牌结合,使线上线下销量大增;周圈村网商们陆续开始销售来自外省的花卉品种,丰富了网店的经营种类,并吸纳了更多全国各地的消费人群,网店销量大增。“市场开拓与网店销量”的条目共13条,要明显少于“创新能力与网店销量”(27条),表明市场开拓是影响农户网店销量的补充途径。
(四)理论模型
综上,本文总结出一个集群社会资本影响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理论模型,见图1。
该模型揭示了集群社会资本、中介变量和农户网店经营绩效之间的作用路径和关系强弱:集群网络和集群声誉均作用于农户网商的资源获取,其中前者与资源获取的关系较强,资源获取再进一步影响农户的网店收入,且影响作用较强;集群网络和集群规范均影响到农民网商的创新能力,其中前者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较强,创新能力再进一步影响农户的网店收入和网店销量,相比之下,创新能力与网店收入的关系更强;集群声誉通过影响市场开拓,进一步影响农户的网店销量。总的来说,模型中存在两条强关系链:一是“集群网络资源获取收入”,累计条目数176条;一是“集群网络创新能力销量”,累计条目数104条。
三、总结与讨论
本文基于8个发展比较成熟的淘宝村案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质性研究集群社会资本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集群社会资本通过作用于资源获取、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3个中介变量影响农户网店经营绩效,其中,集群网络和集群声誉通过作用于资源获取对农户的网店收入产生影响,集群网络和集群规范通过作用于创新能力对农户的网店收入和销量产生影响,集群声誉通过作用于市场开拓对农户的网店销量产生影响。
本研究具有积极的文献价值和理论意义。目前学界对淘宝村的研究还比较少,多数学者基于东风村、军埔村、里仁洞村等典型案例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创业网络、行业协会、空间转型、商业模式等方面[20-24],尚未有学者对农民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丰富了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此外,本文通过定性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出集群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及其对农户网店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有助于丰富集群社会资本这一对象的相关研究。值得说明的是,本文虽然以发展比较成熟的淘宝村为案例,但所得的研究结论具有一般性,并非只适用于淘宝村这一特定对象,对于利用其他电商平台而形成集群化现象的电商村(例如京东村、微商村)同样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借鉴价值,因为本文所关注的变量并非与具体的?商平台拴在一起而不可分离的。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合作营销 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曾是冤家对头的企业开始捐弃前嫌、携手合作,通过两个或更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间在资源或项目上的合作,达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合作营销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市场营销的进步性,它也自然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一个重要话题。
一、合作营销的定义
合作营销的定义有很多,这里列举并讨论7个重要的定义:
定义1:所谓的合作营销,也可以称为协同营销,主要是指厂商之间通过共同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传播、品牌建设、产品促销等方面的营销活动,以达到共享营销资源、巩固营销网络目标的一种营销理念和方式(牟俊生、刘志超,2003)。
定义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厂商在营销的各个环节,如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促销、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通力协作,实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方式,就是合作营销(张正林、王春华,2005)。所谓合作营销 (有时也称共生营销) 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目标,而在资源或项目上开展一系列互利合作的营销活动方式,它涉及伙伴间在一个或更多的营销领域的合作,并且可将合作扩展到研究、产品开发甚至生产领域(俞杰龙、占辉斌、詹海斌,2005)。
定义3:合作营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市场开拓、渗透与竞争的能力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的行为(文会军,2006)。
定义4:合作营销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其收益,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尚琳琳,2006)。
定义5:联合营销又称合作营销,它是企业与企业或企业与其他机构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市场、开拓市场、进入市场、占有市场,共同开发产品、修建渠道、传播信息、促进产品销售,为实现各自的营销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其本质是在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与他人建立伙伴协助关系,共同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伍士林、程云行,2005)。
定义6:共生营销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的一种营销策略(肖山,2001;薛大勇,2004)。
定义7:共生营销,就是通过两个或更多相互独立的商业组织间在资源或项目上的合作,达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共生营销战略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营销思想,它以契约为纽带,通过企业间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双赢(王玉臣,2001)。合作营销是企业之间更加战略性的营销合作关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企业,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增强市场开拓、渗透与竞争能力,达成了长期或短期的合作联盟关系,共同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王卓,2004)。
从以上定义的“落脚点”来看,“定义1”属于“营销理念和方式”论;“定义2”属于“营销方式”论;“定义3”属于“营销行为”论;“定义4”属于“营销活动”论;“定义5”属于“营销模式”论;“定义6”属于“营销策略”论;“定义7”属于“营销战略”论。
对于上述观点,我们更倾向于把合作营销界定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的观点,并认为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有着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具体的“营销方式”,其动态就是一种新的“营销行为”或“营销活动”。
对于合作营销定义的表述,我们认为“定义3”的主体部分很具概括性,很深刻,如果将其“落脚点”放在“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上,就是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关于合作营销的定义,即:合作营销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的企业为了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市场
开拓、渗透与竞争的能力,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二、合作营销的类型
根据合作营销的具体内容、营销内容涉及深度、合作伙伴的商业地位、营销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合作伙伴的区域等不同,可以将合作营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从营销的具体内容划分。
在营销的各个环节,如市场调研、新产品开发、促销、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企业都可以进行合作营销,因此,从营销的具体内容划分,合作营销可以有多种类型,如资源合作、拓市合作、产品合作、分销合作、促销合作等。
(二)从营销内容涉及深度划分。
从营销内容涉及深度划分,主要有三种类型:水平合作营销——企业在某一特定营销活动内容上的横向合作;垂直合作营销——在一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不同的企业分别承担某一营销活动,通过各自资源的互补,最终组成合作优势的一种合作营销;交叉合作营销——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交叉合作主要在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进行。
(三)从合作伙伴的商业地位划分。
从合作伙伴的商业地位划分,有两种类型:异质的合作营销——处于不同行业或在同一行业却分属价值链的不同部分,或者在同一价值链部分却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的组织间的合作营销;同质的合作营销——处于同一行业,有着共同的客户,提供共同的产品的组织间的合作营销。
(四)从营销合作的紧密程度划分。
从营销合作的紧密程度划分,有三种类型:偶然型合作营销——一次性的合作,如商业零售商与制造业厂家的促销活动等;松散型合作营销——如在广告宣传上的合作,特别是基于品牌联合的宣传,在当前广告费用日益提升的情况下,合作广告,让对方分摊一半的费用,又具有特别引人关注的效果;紧密型合作营销——如欧洲电信巨头阿尔卡特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cdma的网络营销业务上开展了从产品研发、市场信息系统、销售渠道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就是一种典型的紧密型合作营销。
(五)从合作伙伴的区域划分。
从合作伙伴的区域划分,有同地区企业的合作营销、跨地区企业间的合作营销和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营销三种类型。
三、主要特征
合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合作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双赢和多赢;合作营销的核心是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保持各自实体上的独立性;合作营销范围广泛;营销方式上的多样性。
四、战略价值
合作营销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有利于巩固企业已有的市场地位、有利于进入新市场、有助于扩大规模效应、有助于扩大资源优势、有助于多元化战略的展开、可以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减少无益竞争,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降低营销成本,获得成本优势、带来的组织思维的改变、有利于更高层次的竞争等。
五、合作营销的策略选择
(一)品牌策略选择。
从国内外企业在品牌策略的合作营销实践看,有以下策略可供选择。品牌共享策略、纵联品牌策略、品牌联盟。
(二)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合作营销组织,是企业与其销售商的纵向整合,在国外是一种广为流行的合作营销模式。
(三)共享设施。
不同的公司间往往有互补性很强的设施或营销渠道,这往往成为合作的条件。
(四)共同销售。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为了克服单个企业能力上的限制和节约成本,可以采取合作的方法共同组建销售渠道,共担风险,分享利益,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五)合作开创新企业。
这种策略在新材料工业、计算机工业中屡见不鲜。在一种新技术刚转化为产品时,由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公司间可以结成营销同盟。
六、合作营销的实现形式——产销战略联盟
所谓产销战略联盟(即合作营销),是指处于同一分销渠道的两方或多方成员(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形成风险——利益联盟集团,按照商定的分销策略和游戏规则,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和风检,共同管理和规范销售行为,并共同分享销售利润的一种战略。这里所指的供应商,是指渠道中上游的概念,可以是制造商,也可以是具有批发性质的商或
销商。产销战略联盟具有方式灵活、层次较多的特性,所以供需企业在实行其联盟时有从低到高的多种形式。根据美国学者柯特勒的观点,供需双方企业通常可采用三种方式——合作、合伙与分销规划。
七、合作营销的原则
要想在联合营销中趋利避害,就需要掌握互利互惠、地位对等、优势互补、高附加值、法律保障和强执行力等基本原则。
(作者: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参考文献:
[1]牟俊生、刘志超.以合作营销营造竞争优势.中外管理,2003(6).
[2]张正林、王春华.论新型的合作营销竞争理念.商业时代,2005(11).
[3]俞杰龙、占辉斌、詹海斌.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合作营销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05(29).
[4]文会军.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创新——合作营销.物流技术,2006(2).
[5]尚琳琳.建立双赢的合作营销关系.经济管理,1999(11).
[6]伍士林 程云行,企业间联合营销趋势与战略意义,商业时代,2004(15).
[7]肖山,事半功倍的营销新模式——共生营销,市场瞭望,2001(8).
[8]薛大勇.营销新模式——共生营销.中国经贸,2004(2).
1.有利于企业市场开拓
很多鲜活的事例证明,就中小企业而言,开展市场营销论文对于开拓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营销,使得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欲望与需求,从而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加了本企业产品的市场比重,即中小企业利用营销这一手段可以拓展产品销路。
2.有利于满足消费需求
消费群体是市场营销面对的对象,同时也是中小企业营销的核心。基于此,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只有以满足消费群体需要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赢得消费群体对于产品的赞誉度和美誉度,才能使企业实现既定的营销目标和更大的利益空间。因此,实施市场营销,对于赢得和满足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准确经营决策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开展市场营销,可以获取诸如消费者喜好、产品竞争状况,以及商品销售等方面情况的直观数据和走势,这些基于实践得来的数据为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等提供策略依据,从而使得营销决策更科学、更有效,也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导致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1.落后的市场营销观念影响
激烈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是否得以长久生存并逐渐壮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市场营销观念理解的正确性和重视程度。在我国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良好的市场营销观念有助于企业发展和生存,科学的适用的市场营销观念对于市场营销意义重大,作用无可替代。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沿用滞后和惯性观念来进行市场营销的中小企业仍不在少数,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1)概念混淆,错认为市场营销等同于产品推销;
(2)促销意识滞后,认为市场营销过程中,推销员是主动力。
(3)促销手段缺乏科学性,把销售作为主要目的。
(4)营销渠道仅限于市场,不利于整合资源和拓宽其他已有市场渠道。
(5)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在借助电子商务以及网络营销方面欠缺。
2.对市场营销调研的不重视
大量的真实的信息支持对于企业开展营销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但事实上,由于众多企业认识偏颇以及受其他主客观因素影响制约,却没有足够的进行专业市场调查,导致营销战略不够合理,对宏观营销环境认识分析不到位,过多的注重营销过程中的成本和价格,却忽视了潜在竞争者的存在,即因为过多的注重短期利益而最终延误了长远发展,致使作出的决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销售决策,是中小企业进行市场销售的依据。制定决策需要依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市场调研信息以及市场数据。但现实中,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开展市场营销调研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企业在开展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操作上流于形式,不够规范和深入,因此,缺乏对营销环境的了解和认知,导致市场营销策略不可避免的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和风险性,最终影响到产品销路,由此出现企业受损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3.市场营销团队建设不完善
当前的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营销人员文化素质、认识高度等的差异性,导致整个营销团队整体能力差强人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实需求。实践证明,市场营销团队足够优秀就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营销利润,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反之,团队不健全则会影响产品销售业绩,制约企业发展,甚至使企业蒙受损失。由此可见,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团队非常重要,其健全、优劣与该企业的发展、成长和社会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在我国现阶段,在中小企业中受人事、薪资、福利、奖励等诸多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再加上营销人员个人素养参差不齐,使得整个的团队和人员缺乏健全和完善性,这也最终导致市场营销不能够按照既定规划有序展开和企业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
4.缺乏合理科学的营销技巧
不难想象,市场营销观念滞后情况下,存在的市场营销技巧也十分陈旧。当前,沿用缺乏足够创新性的传统销售技巧的中小企业仍有很多。由于传统销售思维在销售技巧方面不够合理、科学,因而这种思维下,创新意识被禁锢,导致不能够与时俱进的总结提炼以往技巧,对某些蕴含新理念和新技术的现代技巧不敏感和不愿意借鉴,导致与现有市场营销需求脱节,不利于产品营销。
5.产品和市场固有化的影响
中小企业推进市场营销,首先要明确该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因为只有市场定位准确,才有利于为企业塑造与消费群体需求相符合的形象。利用市场定位,可以拉开本企业和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距,彰显自身产品优势特点以吸引消费群体,从而树立起企业产品的社会特色。但现实中,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进行准确良好的市场定位,有的虽有目标市场但定位不准确,最终因为产品缺少特点和个性得不到消费群体的青睐,所以竞争力不尽人意。
三、现代中小企业强化市场营销能力的策略建议
1.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和创新突破
激烈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要想利于不败之地,必须与市场发展要求相同步,用遵循和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现代营销观念替换滞后的营销观念。通过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营销理念,把消费群体作为关注焦点,开拓思路接纳营销新科技、新技术,千方百计探寻和拓展适合本企业的营销渠道,进而使得销售观念和营销策错逐步科学完善。企业还应该将推销与营销区别开来,合理安排营销,依据市场反馈进行有科学、有计划和有组织的促销。
除了观念的转变,中小企业还应该树立创新理念。具体来说,一是与时展需求同步,树立大局观念,拓宽视野,开拓市场,即“全球化营销”;二是大力推动绿色市场以赢得各界赞誉,即“绿色营销”;三是大力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户感觉服务“超值”,即“客户关系营销”;四是依据消费者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营销,即“个性化营销”。
2.利用现代信息系统积极市场调研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使得市场分析数据更为精确、有用,从而丰富信息系统,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众多的信息支持,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决策。
一方面,企业应该端正对于市场营销的认识态度,即要明确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能够促进市场营销活动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立足于企业现状,成立符合本部门发展特点的调研机构并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与调研目的,以此来满足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后勤与数据需求。已经具有市场调研机构的企业,要进行有效督促,促使发挥应有的调研能力。另外,为使内部数据能够快速共享,应搭建有效的传递平台。
3.建立健全并培养优秀的营销团队
市场营销工作的成败,营销团队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健全营销团队,使之优秀高效的服务于企业营销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培养营销团队应注重以下三点:
(1)根据企业需要和自身情况,引进有能力、有潜力的营销人才甚至是完善的营销团队。
(2)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科学实用的课程培训,不断为团队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3)健全用人机制,通过绩效工资、奖励制度等激发市场营销团队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
4.通过营销技巧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时代在发展,市场营销和消费群体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市场营销技巧也应该不断的变革与出新。通过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技巧,吸纳、整合、学习先进适用的营销技巧理念,不断的提升业务水平,是市场与企业发展所需。
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则需要提升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准、道德水准,以建成优秀的适合市场营销需求的团队。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来扩大社会知名度,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度,进而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5.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市场找准定位
很多成功案例证明,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正确定位产品目标市场,则极有可能在众多竞争产品中得以脱颖而出。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与自身产品相匹配的目标市场,并根据情况进行恰当的定位十分必要。举例来说,如果自身产品属于二线品牌,则要与一线强势品牌相避让,从而在适合自身的市场中彰显优势,提升卖点。
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保洁公司的发展则是很好的证明。多年来,保洁公司之所以立于不败,就是依靠优秀的营销技巧先后推出新产品、占据新市场以赢得消费者来获取利润,这也应该成为其他中小企业学习借鉴的教材。所以,企业要想提升综合竞争和发展能力,就要在开发新市场和提升新产品竞争力上下功夫,做文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洪流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拥有更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更多市场营销挑战。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强化市场营销能力才能满足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并促进市场开拓同时也有利于准确的做出经营决策。但是中小企业如果要通过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就必须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特点调整市场营销策略,这样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案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