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 平台 工程财务

一、意义

(一)加快转变,积极推进核电财务资金管理上的自主创新能力

资金历来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财务资金管理承担着为公司发展服务的责任,在公司改革与创新时期,市场的开拓、效益的提升都对资金管理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正是财务资金管理为适应公司的改革与创新,加快转变所创造的有利于资金管理创新的环境,它提供了资金管理自主创新的平台,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及时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

(二)降低项目成本突出经济性,提升核心竞争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核电竞争环境,公司项目的盈利能力受到挑战,若力图在核电市场上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低项目成本可提升竞争的门槛,成本优势能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对于工程公司而言,可利用其作为核电项目总承包商的角色,将项目资金池统筹使用,合理配置资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资金成本以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主动为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实现项目合作共赢

构建“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是工程公司为日益增多的总承包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有效渠道,它针对各项目的特点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各项目提供专业的、个性化、多角度的金融服务,把工程公司打造成既服务于业主、为业主降低造价,又要创造自身价值的增值平台,实现项目“合作共赢”。该平台的建立对促进公司与各业主间的合作,提升公司财务经营管理水平乃至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一)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

1.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1)核电项目总承包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为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公司政策的支持,市场环境的支持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3)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需寻求能够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金融创新。

2.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策略

(1)依托传统金融工具开展创新及改进;(2)根据项目需求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注重实用性;(3)加强金融创新产品风险评估,注重安全性。

3.开展金融创新工具研究成果

(1)原创型创新产品,即根据自身需求所研究设计的创新金融产品,如商业汇票贴现“第三方付息”模式。

传统模式:传统的商业汇票贴现付息由贴现申请人承担,即卖方付息。

创新成果:首创商业汇票第三方付息的操作方式,即商业汇票贴现利息由票据的第三方承担。

(2)组合性创新产品,即对某些金融工具匹配组合而产生的金融产品,如“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应收款转让/国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开证+国内信用证议付+跨境人民币代付”组合模式。

传统模式:项目业主向公司支付单笔总承包款项时通过使用低利率的短期融资产品支付,该产品到期时需用长期银团贷款予以偿还,短期融资产品最长使用期限为六个月。

创新成果:公司充分利用其作为上游业主的总承包商及下游供应商的业主的双重角色,通过采取组合性创新产品,有效链接上下游,延长业主对公司的付款期限,使得业主的短期融资产品使用期限由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一年,为项目节省了可观的财务费用。

(二)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

1.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的必要性

(1)各项目收付款时间差形成的资金沉淀需要提高资金收益和使用效率;(2)资金价值增值是公司增效和各项目业主降低财务费用的客观需要;(3)资金价值增值是公司进行投资、筹资、收益分配决策的重要条件。

2.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总体原则

根据年度现金流量的预测,紧密跟踪把握金融市场形势,依据集团资金管理的规定,以审慎的态度和稳健的方式,开展资金价值增值和风险防范工作,不断优化资金结构,平衡资金成本与收益,确保公司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经济性,实现“大工程”模式下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公司和业主公司的共赢。

3.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资金管理思路

充分利用公司自身的资信优势和“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对资金运用成本及增值效益的分析,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价值最大的项目。具体来讲,就是保持公司合理的自有资金备付日常支出,通过财务公司短期贷款以及外部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可能出现的临时性资金缺口,在以上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按照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将余下的自有资金和通过商业票据等融资方式从银行获得的低利率资金按合理的比例进行搭配,投入到与业主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间接为业主提供资金需求服务,在公司获得更高的资金收益的同时为业主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

4.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的成果

为顺利开展资金价值增值服务,公司分别与各项目业主签署了相关的财务协作协议,既有效提高了公司的资金效益和使用效率,又降低了整个项目的财务费用,充分发挥了大工程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

(三) 建立银企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关系

构建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关键在于以高度信任为基点,以银企共赢为核心,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思想基础,平等互信地选择门当户对的合作者,同甘共苦,全方位合作,建立战略性协同发展的关系。

1.银企战略合作构建的基本原则

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坚持长期有效原则和贯彻全方位合作原则。

2.银企战略合作的成果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目标社会价值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相互适应,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改善、优化结构,提升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效益,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也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系统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根据不同的系统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可以确定相应的目标。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

财务目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1相对稳定性

财务目标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必须把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外界环境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2.2多元性

财务目标的多元性是指财务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要以主导目标为中心,协调各目标之间的矛盾。

2.3层次性

按财务管理内容的层次,可把财务目标划分成由整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层次体系,以整体目标为中心,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不同,在体现上述根本目标的同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代表观点有:

2.3.1销售额最大化目标

厂商所追求的是销售额最大化。其理由是,经理阶层的工资和其他报酬与销售额的相关程度大于与利润额的相关程度。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密切注视的是企业的销售额,只要企业销售额扩大并继续增加,银行就乐意向企业提供贷款和服务。如果销售额下降,市场份额降低,就会削弱自己的竞争地位以及与对手讨价还价的能力。

2.3.2利润最大化

有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越近企业目标。假定在企业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该观点的缺陷:①它不能区分不同时期的报酬,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今天的一元钱比未来的一元钱更值钱;②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公司之间或期间的比较,税后利润最大化不能成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等;④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⑤会计利润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成本———机会成本。

2.3.3每股利润最大化

通过将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可以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

该观点缺陷:股票市价除了受企业经营盈亏影响外,还要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目标,意味着只要资金能投资于内含报酬率大于零的项目,企业就不应该支付股利,但这种股利政策对股东不可能总是有利。

2.3.4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美国学者ArthurJ.Keown在1996年版(现代财务管理基础)中提出“财务管理与经济价值或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有关创造财富的决策。”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只为一个原因而生存,那就是不断地将股东价值最大化。”Equifax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为股东创造价值是我们全部的经营和财务策略的目标。”Georgia-Pacific公司,1995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我们的任务永远是创造新的价值和增加股东财富。”

这种观点认为,投资者建立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公司价值是指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股票与负债市场价值之和),它是以一定期间归属于投资者的现金流量,按照资本成本或投资机会成本贴现的现值表示的。

该观点的优点:①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②财富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方面的短期行为。反映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因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不仅有过去和目前的利润水平,预期未来利润的多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③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各企业都把追求财富作为自己的目标,整个社会财富也就会不断增加;④财富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克服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顾风险大小,只片面追求利润的错误倾向。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进行补偿。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报酬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报酬和风险达到比较好的结合时才能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的观点也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因而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2.3.5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公司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目标,但这一目标具有以下缺点:①对非上市公司不能用股票价格来衡量其价值;②对上市公司,股价不一定能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股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它同时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时期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从财富最大化的内涵来看,它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企业的总价值可以用股票市场价值总额来代表。这个目标完全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推出来的,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是比较合理的目标,因为它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目标,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它却是个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目标。这是因为:

3.1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忽视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问题

一般说来,如果某人或者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则这种危害或利益就被称为外部经济,也就是外部性,收到的危害叫做负的外部性,得到的利益叫做正的外部性。比如说,空气污染就产生典型的负外部性,因为它使得很多其他的,与产生污染的经济主体没有经济关系的个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这些个体希望减少这样的污染,但是污染制造者却不这样认为。例如,一家造纸厂排放废气,它可以建造设备以减少废气排放量,但是它从中却得不到收益。但是,在造纸厂附近居住的人们却可以从减少废气的排放中大大受益。

由此可见,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生产负的外部性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也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富的增长是牺牲整个社会的财富为代价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生产应减少负的外部性,增加正的外部性,增强企业生产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这存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和社会的利益分配问题。

3.2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会违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目标,比如企业会利用各种渠道得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的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企业获得了优质资源意味着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规模上大大降低。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企业单纯追求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使企业缺乏改进企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的动力,如果企业还是采用集约式的生产,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成本、低产出、低效益,这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符合企业集约式生产的新要求,应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3.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利于人力资源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推行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人力资源增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和价值,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核算人力资源,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体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应将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贡献体现出来。

在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没有反映绿色价值的信息,而科学发展观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学科的发展也要加强对绿色资源的价值管理。

笔者建议,应将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改,体现出人力资源和绿色资源的价值,而这需要企业不仅站在企业的角度,而且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定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修正为公司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EVA;价值管理;综述

一、EVA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思腾斯特公司认为EVA是一个以价值为基础,优于其他会计指标,并能够评价公司发展战略以及经营业绩,评估内部激励机制,评价内部经营业绩的一个综合性指标。EVA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收益”,是通过对投资资金“机会成本”的测算,突出强调企业是否创造价值,关键在于分析企业对股东资本的回报是否超过了资本的“机会成本”。如果EVA为正值,则反映企业创造的收益高于股东投入资本的成本,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如果EVA为零,则表示企业只为股东创造了最低风险报酬;如果EVA为负值,即使会计利润为正数,也表明企业不但没有创造价值,反而在销蚀股东投入的资本价值。

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EVA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2001年,思腾斯特公司高级副总裁A·I·埃巴将EVA描述为“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这进一步推动了EVA的研究进程,随后的研究开始转向如何将这种价值管理模式与企业实现有机的结合。以下简单列举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EVA国外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动态

Bennett Stewart(1991)认为EVA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其作为公司治理的标准已得到国际公认。EVA是建立财务管理和激励补偿的一体化分析框架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一框架,可以重新配置资源来为公司、顾客、雇员、股东和经理创造持久的价值[1]。美国学者O Byrne(1996)利用EVA作为自变量,市场价值为因变量做了回归,结果显示EVA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远大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2]。

Teemu Malmi和SeppoIkaheimo(2003)通过对EVA及其他业绩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认为EVA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致的,与其他业绩评价指标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EVA不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更是一种优秀的公司战略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3]。

三、EVA国内研究现状和动态

目前,国内关于EVA相关的理论文献主要还是以介绍和消化国外研究为主。这种消化和吸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分析与评价EVA管理体系;二是利用EVA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和投资分析。经历了EVA理论认识阶段后,目前国内学者对EVA的研究不再是简单的介绍评价,更多的集中于EVA在企业的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层面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一)EVA管理体系的介绍、分析与评价

王庆芳、周子剑(2001)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剖析了EVA业绩评价思想和价值驱动原理,认为EVA是一个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能更好地评价企业业绩,将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4]。王燕妮和王波(2004)将EVA与传统管理者业绩评价、企业价值评估、投资项目评价、网络股评价方面的指标或方法以及新评价方法进行一一比较分析,发现EVA并非无所不能,但从财务方面评价的企业业绩,其全面性和真实性非常好[5]。

(二)EVA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和投资分析

刘力、宋志毅(1999)依据30家上市公司1994-1996年的报表数据,对经济增加值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同超额收益的相关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未能得出经济增加值比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更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结论[6]。乔华、张双全(2001)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70家公司1997-1999年年报数据,计算分析了EVA、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收入、税后经营净利润对于MVA(市场增加值)的相关性,发现EVA对MVA的解释能力较低[7]。

董雪雁(2008)分析提出传统的财务预警指标的准确性由于其自身缺陷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业绩,EVA指标不仅考虑了企业的全部资金成本,还考虑了经营风险和市场信息,所以将EVA用于企业的财务预警显得更为真实、可靠[8]。

四、EVA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近年来,中国大陆和香港也开始采用EVA作为公司价值的评价指标以及内部激励机制的设计基础,中国证监会也已批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试用。虽然从理论上说,EVA方法相对传统业绩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美国也得到实践的检验,但是在中国,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政策、资本市场环境的不完善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效率;同时,EVA兴起的股东价值革命背景在中国企业界并没有形成,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经营战略仍是非价值导向的。因此,为使EVA理论能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就不能照搬外国的理论,而是要在现有的环境下对EVA理论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变动,实现EVA理论的“本土化”。

五、总结与展望

EVA是一个从公司股东角度评价公司业绩的评价机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所以,利用EVA可以更好地解决现代企业中的问题,促使管理者站在股东的立场进行经营决策,更多地考虑股东的利益,减少管理者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行为以及信息不对称给股东带来的损失。EVA评价方法对于我国企业的意义在于改变完全以利润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以一种更为科学、客观的标准去评价公司经营业绩,更好地激励经理人朝着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努力经营,同时对我国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ennet Stewart.EVA:Fact and Fantasy[J].Joumal of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1(9):17

[2]O Byrne S.F,Stephen.EVA and Market Value[J].Journal of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6(1):116~125

[3]Teemu Malmi,Seppo Ikaheimo.Value Based Management Practices Some Evidence form the Frield[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3,14(3):235~254

[4]王庆芳,周子剑.EVA价值评估与业绩评价的理论探讨.当代财经.2001.10:75~78

[5]王燕妮,王波.EVA与现有指标的比较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4(7):48~49

[6]刘力,宋志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方法—经济增加值与修正的经济增加值指标[J].会计研究,1999(1):30~36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第4篇

国信证券源起于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三家营业部之一,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在中国证券市场近20年的风风雨雨中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中国证券界的翘楚,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是每一个国信人合规自律的结果,是公司凭着遵纪守法,稳健经营的合规管理的结果。公司倡导合规管理,合规经营,合规人人有责,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在全公司推行诚信与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促进公司自律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1.合规经营:公司以合规为经营管理的第一要旨,公司加强合规教育,坚持长期稳健经营,建立长效执行和监督机制,以安全,稳健,合规,守法,效益经营为客户,投资者,股东,员工社会带来有效价值。公司倡导以诚实,守信,正直,守法为内涵的合规文化,并将合规文化做为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合规人人有责:合规不是合规部门或合规管理人员的独有责任,合规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全过程,坚持合规操作是每个部门,每位员工日常工作的神圣职责。

3.全员主动合规: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均有自觉合规意识,将合规视为公司内在的需要和自律行为,将合规视为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主动履行合规职责,主动培育合规理念,接受合规培训,参与合规文化宣导,主动发现,揭示,报告,处置合规风险,使合规成为公司每一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4.合规创造价值:合规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内在需要,合规为公司规避风险,减少公司因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所导致的声誉或财务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合规为公司提升声誉和品牌价值,因而使得公司在业务拓展和创新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盈利空间。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违规和违法的行为必将会得到严惩,在我们偏离轨道的时候,我们要牢记,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

全员要主动合规。我们的头上可以环绕着创造价值的光环,也同样顶着违规的高压线,在我们创造价值的同时,我们要谨慎的问自己。我合规了没有,如果没有合规展业,即使自己创造了价值,那也终归是0!!!

财务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范文第5篇

公司管理者是公司所有者的经营人,但经验表明,管理者并不能总是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去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为对管理者缺乏公司价值增量的测评,也就不可能给予管理者合理的奖酬,而管理者只有得到恰当的褒奖,他们才能尽力为公司所有者的利益服务。因此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及其他资本提供人)要对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对经营业绩进行合理评价。管理者经营业绩如何,取决于对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财务评价结果,所以公司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财务评价是激励公司管理者确保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也需要依据公司的财务信息来评价自己或公司其他人所做的决策所可能产生的财务结果,以便高效地计划和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

一、公司管理者的职责

公司管理的成功标志就是公司价值的保值增值,财务关心的是资金与市场,但也决不忽视人的力量,成功的公司经营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一致的奋斗目标。公司管理者置身于经营与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之间,会不断遇到财务决策问题。下图是现金从投资者流向公司并最终返回投资者的过程:

(1)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证券募集资金;(2)现金被用于公司经营、购买实物资产;(3)企业经营产生现金;(4)现金被再投资;(5)现金被返给投资者。管理者的职责如箭头描述,要对管理者在上述职责过程中作出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进行评价。面对不同的信息、不同的目标,如何评价经营业绩,是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从会计角度与经济角度对经营业绩的财务评价

管理者和投资者经常使用两个重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筹资结构、利润分配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通常用的财务比率是评估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它不能评价公司资产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在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但单纯考虑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也无法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当今,投资者越来越关注管理层是否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创造了价值,并将这一结果与管理层的激励相联系。经济增加值(EVA)是用于评价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方法之一,目的是衡量一个公司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

(一)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1.会计收入与经济收入的确认

会计收入是会计师计量的、体现在会计账面上(损益表)的收入;经济收入是经济学家计量的、体现在价值增量上的收入。例如某人年初净资产价值10万元,年末升值为15万元,一年内他又得到5万元工资收入。会计师确认的收入只有5万元,而经济学家则认为他的年收入应为10万元。由于资产升值的5万元还没有通过资产出售而实现,所以会计师不予计量。但如果此人以15万元出售其资产,并迅速以同样的价格购回,5万元的增值收入会计师就确认了。

2.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确认

会计利润(accountingincome)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又叫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它等于企业税后营业利润减去所运用资本的机会成本(资本成本)。

即:EVA=企业的利润-投资者要求的利润=企业的利润-资本成本×投资额

=税后营业净利润-产生利润的资本成本=EBIT(1-T)-WACC×K

=(ROIC-WACC)×K

式中:EBIT:税前利润(也叫营业利润);T:公司所得税税率;

WACC: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投资资本(生息债务与权益账面值之和);ROIC:资产收益率。

例1.公司总资产为1000万元,40%通过债务融资,60%权益融资,负债利率为10%,机会成本15%,总资产收益率为16%。从会计利润角度分析:利息费40万元(1000×40%×10%)计入损益表,权益资本90万元(1000×60%×15%)损益表不反映。而计算经济利润时,40万元的利息成本和90万元权益资本都要考虑。只有会计利润超过130万元时,公司才有经济利润。即: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必须实现13%(130/1000)的总资产收益率,所以EVA为30万元=(16%-13%)×1000。因此,管理层创造的价值由总资产的收益率、资本(包括债务和权益)的成本以及总资本的投资额确定。

以某公司为例,资本总额为2871万元(生息负债和权益),如果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则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如表1所示。计算经济利润时既要考虑利息成本,也要考虑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而计算会计利润只需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成本。

例2.表2为某公司一张简化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如何利用两种方法来判断这家工厂是否增加了投资者的财富?

投资净收益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由表2可知:对某工厂投入的1000万元,若资本成本为12%,工厂的净利润为134万元,从会计角度计算出投资净收益率=134/1000=13.4%;从经济角度计算的EVA=134-1000×12%=14万元。投资的净收益和EVA关注的是同一问题,当投资的收益等于资本成本时,净收益或EVA都将为0。

(二)两种评价指标的现实应用

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用EVA来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并将管理者的薪酬与之挂钩,这些公司相信对EVA的关注可以帮助管理者集中精力,增加股东的财富。在现实中,进行财务评价时要注意两个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价值的衡量要考虑的是现金而不是利润;二是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在计算EVA时,需要从会计角度转换成经济角度来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即将会计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要强调管理层应该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且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评价应与这一目标相联系。运用财务比率可以衡量公司的财务状况,但财务比率本身不能实现这一重要的管理目的,所以评价管理者经营业绩时要恰当地使用财务评价方法。

三、对两种评价角度的客观认识

从会计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主要是对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通常采用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盈利比率、融资结构比率和权益报酬比率。其特点是:这种指标评价的根据是绝对业绩,而不是与投资者的预期相关的相对业绩;低级管理者的职责仅限于某个部分或某个工厂,用这种方法来评价经营业绩的操作性强;其不足是:会计利润和收益率可能严重偏离真实的盈利水平,利润的增长未必意味着股东得到了好处。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应当着眼于价值的增加,也就是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率。仅仅利用公司的财务报表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经常会使人误解,不是因为公司管理人员或会计人员的失实所为,而是因为会计人员在编制公司财务报表时所遵循的公认会计准则本身的局限性、复杂性造成的,所以,对企图采用公司财务报表来评价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者来说,必须真正透视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理解会计实践的微妙差异及其对报告收入所产生的影响,利用会计报表分析公司经营状况并不是机械的过程,它要求分析者不仅仅要堆砌数据,而是要真正明白数据的由来。

从经济的角度用EVA对经营业绩评价的优点:一是利用EVA来进行业绩评价显然较利润或利润增长更为恰当。工厂或部门产生了大量EVA,不仅管理者应该得到奖励,股东也会赢得价值。二是EVA也可以令企业中业绩未达标的部门暴露出来,如果某个部门未赢得正值EVA,其管理者就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尖锐问题:该部门的资产另作他用是否更有价值。三是EVA向经理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只有收益的增加足以弥补资本,才能进行投资。利用EVA,高层管理则无须告诉下属工厂或部门经理不要浪费资本,进而努力调查他们是否遵照执行,如果将高层管理者的薪酬也与其经济增加值联系起来,同时赋予他们能够影响EVA的决策权,则EVA的应用将意味着决策权的授权。四是EVA使资本成本在管理者面前变得有形,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加利润或降低资本消耗来提高EVA。这样,不能充分利用的资产就会被淘汰处理,就会降低营运资本。五是引入EVA的考评往往会使资产利用量惊人地减少,因为EVA使管理者们认识到资产同样有成本;但EVA也有局限性:其一,EVA不去进行现金流的预测,它不去度量现值,而是依赖于当前的利润水平。因此,运用EVA可能会褒奖选取快速回收项目的管理者,而去惩罚投资需要经长期酝酿项目的管理者。其二,EVA的使用矛盾更多的并不在于利润的评估,因为公认的会计准则要求研发费用必须记录为当前支出,而在于EVA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这样的费用是投资而不是支出。